中国托派:那些被尘封的真诚革命者

合集下载

陈独秀与托派的一点思考

陈独秀与托派的一点思考

陈独秀与托派的一点思考摘要:本文关于陈独秀被开除出党以及加入托派组织提供了一点看法,对陈独秀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提供了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陈独秀;托派;大革命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开除陈独秀的党籍。

一个被连选五届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最终以这种方式离开了党,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

其中问题错综复杂,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管他们的思想曾经陷入怎样的歧途,不管他们是否真的错了,这一批批投入中国革命热潮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牺牲是永远不可以被抹去。

关于陈独秀与托派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思想上予以认识才能在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才可能有所明白,所以我想从陈独秀的思想上先说,然后再分析大革命失败以及之后的种种导致他走向了托派。

一、陈独秀的思想转变与人格魅力陈独秀出生于1979年,卒于1942年。

他的一生经历中国革命的几个重要关节点,而他从戊戌变法开始投入政治运动的热情铸就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诞生。

我不曾了解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有怎样的潜质,我也不知道一个思想家所具备的要素。

但从陈独秀看来,奋斗是一个革命思想家所要具备的品质。

陈独秀最初是康梁派的支持者,二十世纪初几次东渡日本后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从改良走向革命,五四运动时期,受到巴黎和会失败以及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接受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转向劳工运动,再到后来受大革命失败影响走向中国共产党反对派到最后的宣布不属于任何党派。

陈独秀的这一生思想一直在变,从一个侧面反应当时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悲哀,追逐于西方思想潮流反而是禁锢了自己。

陈独秀应该说走在那群知识分子的前头,同那个时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经历了中国风雨飘摇饱受压迫摧残的七十多年,但与那个年代许多知识分子不一样的是,陈独秀从康梁派走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到无产阶级革命派最后甚至走的更远。

从学习精神来说,陈独秀不停的批判与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作为一个革命家,他的这种精神特点却为他后来的人生境遇埋下了伏笔。

中国名人故事之陈独秀

中国名人故事之陈独秀

中国名人故事之陈独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名人故事之陈独秀中国名人故事之陈独秀(精选6篇)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

陈独秀人物介绍

陈独秀人物介绍
陈独秀人物介绍
陈独秀人物介绍
目录
陈独秀人物介绍
陈独秀人物介绍
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 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 抗战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
发展
02
政治家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 史上的政治家,他 曾经担任过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和中央局书记 等职务,是中国共 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中国政治舞台 上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推动了中国革 命和现代化进程的
发展
03
教育家
陈独秀也是一位教 育家,他致力于推 广现代化教育,提 倡科学、民主和文 化教育,推动了中 国现代教育的改革 和发展。他在北京 大学担任教授期间, 积极参与了五四运 动,推动了中国的 文化革命和思想解
陈独秀人物介绍
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 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他的进一步介绍
陈独秀人物介绍
01
思想家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 史上的政治家,他 曾经担任过中国共 产党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和中央局书记 等职务,是中国共 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中国政治舞台 上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推动了中国革 命和现代化进程的

04
文化领袖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 史上的文化领袖之 一,他积极参与了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 运动,推动了中国 文化的现代化和解 放。他的思想和理 念对中国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推动了中国文 化的现代化和开放

陈独秀是中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领袖

陈独秀是中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领袖

他在上海和李汉俊创办了宗旨在改良劳动阶级境遇的《劳动界》周刊,他在创刊号上写了《两个工人的疑问》一文:“劳动是什么?就是做工。劳动者是什么?就是做工的人。劳动力是什么?就是人工。世界上若是没有人工,全靠天然生出来的粮食,我们早已饿死了。”“人工如此重要 ,所以有人说什么‘劳工神圣’。但是有一个做工的人问我道,既然是劳工神圣,既然是人工如此重要 ,为什么大家都说做工的人是下等社会,不做工的人反来是上等社会呢?”“我们为什么要做工?我们为什么要劳动?”“是因为不做工、不劳动,便没有粮食吃,没有屋住,没有衣穿。……但是又有一个做工的人问我道:有许多出力做工的人做出粮食房屋或是衣服,却仍然没得吃没得住没得着,有许多人不劳一点力不做一点工,反而吃得很阔住得很阔衣服也穿得很阔,这还不算,还要把出力做工的人压在脚底下不当人看待,这又是什么原故呢?” (二卷 p.243)
他这时期从事工人运动,主要宣讲的是要工人认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他认为工人最高的觉悟就是阶级觉悟。他以他在思想界、文化界崇高的威望,加上他在办《安徽俗话报》时所积累的通达学问,明白时事,短小精悍,生动活泼 ,用最通俗的白话文语言,热情地用马克思主义来宣传工人,教育工人。
1920年初他初到上海时,在上海劳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上对工人讲:“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必有一般糊涂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他们说错了,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若是没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 、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如此,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倒塌吗 ?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但是现在人的思想,都不是这样,他们总觉得做工的人最无用,最下贱;反而那不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我们现在一方面盼望不做工的人,快快觉悟自己无用的下贱;一方面盼望做工的人快快觉悟自己有用,贵重。” 他向工人解说 :“世界劳动者的觉悟,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是要求管理权。”即“第一步要求还是讨饭吃,必须到了自己做饭吃的时候,油、盐、柴、米、菜蔬、锅、灶、碗、碟等,都拿在自己手里,做工人底权利,才算稳固。”(二卷p.226-227。)

中国托派:湮没的文人革命家

中国托派:湮没的文人革命家

中国托派:湮没的文人革命家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3年第03期1936年6月,重病的鲁迅公开发表著名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用一贯的语调痛斥托派“用日本人的钱办报纸”“攻击毛泽东先生们的一致抗日论”。

1949年以后,这篇文章被长期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本中,塑造了托派在几代中国人眼中妖魔的形象,在过去很长时期几乎人人喊打。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中国托派”是怎么形成的“中国托派”的形成来自莫斯科,实际上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权力斗争的产物。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分歧表现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上,斯大林主张国共实行“党内合作”,并在遭受国民党右派进攻时,要求中共妥协退让;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主张中共独立发展。

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不敢承担指导方针失误的责任,从而引起苏共党内和在莫斯科部分中国留学生的强烈不满。

1927年11月7日,反对斯大林的群众和学生在莫斯科红场打出写有“执行列宁遗嘱,罢免斯大林、拥护托洛茨基”的旗帜。

这场事件最后以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而告终,那些拥护托洛茨基的中国留学生也被开除党籍和团籍遣送回中国。

回国后他们大都被继续留在党内,由于政见与遭遇相同,1928年12月,这些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托派组织“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

用今天流行的话讲,陈独秀是“被托派”。

他因执行共产国际的战略导致大革命失败,结果被扣上“右倾投降主义”帽子,在党内名誉扫地,丧失领导地位。

1929年,在共产国际的授意下,陈独秀被开除党籍。

托洛茨基则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不是陈独秀败于蒋介石,而是共产国际领导失败了。

”一方面是称赞肯定,另一方面是排挤打击,这样一来,在彭述之、尹宽等老部下的怂恿下,陈独秀走上了托派的道路。

1931年5月1日,在陈独秀的号召下,4个托派组织在上海成立统一后的托派中央,陈独秀为总书记。

抗战时期“人人喊打”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托派”几乎成了“过街老鼠”,受到国共两党的严厉打击与制裁。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八七会议”后从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领导‎岗位上撤下来‎的陈独秀,陷于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态。

他觉得心里有‎无穷的冤屈和‎蕴怒,他表现得十分‎消极。

他坚决不与中‎共新的临时中‎央领导班子合‎作,尤其对中共中‎央要求他去苏‎联“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明确表示拒绝‎。

他对大革命的‎失败,有切肤之痛,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路线‎,尤其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方略‎与手段,不愿意再相信‎。

对“八七会议”对他的指责,他心中不服,他还坚决拒绝‎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中央派人屡屡‎动员劝说,他不为所动。

党内高层已经‎觉察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关‎系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1929年5‎月爆发了中苏‎外交严重冲突‎的“中东路事件”,两个月后陈独‎秀就事件的本‎末、性质与动向以‎及中央的宣传‎方针向中央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以此为契机,或者说为裂口‎,陈独秀与中共‎中央的矛盾分‎歧和对抗公开‎化、明朗化,日趋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导致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彻底决裂‎,并且在彻底决‎裂之后,一直厮缠在一‎起,口诛笔伐,斗争不已。

此间托洛茨基‎的思想纲领正‎一步步渗透进‎陈独秀的头脑‎,并在行动上顽‎固地、偏执地表现出‎与中共中央的‎严重对立。

1929年8‎月5日就在中‎东路事件引发‎的陈独秀与中‎共中央关于宣‎传策略的争论‎中,陈独秀扩大了‎论题,也扩大了事态‎。

他向中央写了‎一封全面涉及‎“中国革命问题‎”的15000‎字的长信,从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央的政‎策路线、形势的估计与‎宣传、关于“民主”等12个方面‎阐述自己对当‎前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与思‎路。

1929年8‎月28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代表约见陈‎独秀谈话,批评了他不应‎该轻率地、随意地发表和‎中央不同的意‎见,并提醒他:中央的政治路‎线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10月5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明确提出“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反对派”,苏联的托洛茨‎基问题第一次‎直接与陈独秀‎的“反党小组织”活动挂上了钩‎,并且有了“托洛茨基———陈独秀取消主‎义”的新提法。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

陈独秀托派问题始末“八七会议”后从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领导岗位上撤下来的陈独秀,陷于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态。

他觉得心里有无穷的冤屈和蕴怒,他表现得十分消极。

他坚决不与中共新的临时中央领导班子合作,尤其对中共中央要求他去苏联“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明确表示拒绝。

他对大革命的失败,有切肤之痛,当然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路线,尤其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方略与手段,不愿意再相信。

对“八七会议”对他的指责,他心中不服,他还坚决拒绝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中央派人屡屡动员劝说,他不为所动。

党内高层已经觉察到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关系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1929年5月爆发了中苏外交严重冲突的“中东路事件”,两个月后陈独秀就事件的本末、性质与动向以及中央的宣传方针向中央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以此为契机,或者说为裂口,陈独秀与中共中央的矛盾分歧和对抗公开化、明朗化,日趋激烈,互不相让,最后导致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彻底决裂,并且在彻底决裂之后,一直厮缠在一起,口诛笔伐,斗争不已。

此间托洛茨基的思想纲领正一步步渗透进陈独秀的头脑,并在行动上顽固地、偏执地表现出与中共中央的严重对立。

1929年8月5日就在中东路事件引发的陈独秀与中共中央关于宣传策略的争论中,陈独秀扩大了论题,也扩大了事态。

他向中央写了一封全面涉及“中国革命问题”的15000字的长信,从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央的政策路线、形势的估计与宣传、关于“民主”等12个方面阐述自己对当前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与思路。

1929年8月28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代表约见陈独秀谈话,批评了他不应该轻率地、随意地发表和中央不同的意见,并提醒他:中央的政治路线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

10月5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明确提出“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反对派”,苏联的托洛茨基问题第一次直接与陈独秀的“反党小组织”活动挂上了钩,并且有了“托洛茨基———陈独秀取消主义”的新提法。

党史人物评析-陈独秀

党史人物评析-陈独秀

陈独秀的生平
• 他后来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 撤销党职,转向托派立场,被 开除出党,受到国民党政府的 迫害和监禁。
• 抗日战争期间,他拥护国共合 作,反思苏联模式的缺陷,批 判斯大林的极权主义。
陈独秀的生平
• 1942年5月27日,在 四川江津病逝。
• 1943年1月,陈独秀 葬仪在江津“康庄” 前坡举行。墓文为: 独秀陈先生之墓。
• 陈独秀也有一些缺陷和错误。他在国共合作时期过分 高估了国民党的革命性和可靠性,忽视了国民党内部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在被开除出党后过分依赖了托 派的意见和指示,忽视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过分保守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忽视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陈独秀的影响
陈独秀的思想
• 他在国共合作时期提出了任务解析论,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而不是直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是无产阶级 和农民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应该与国民党合作,利用国 民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革命,而不是与国民党对抗或取代国民党。他认 为中国共产党应该遵循共产国际的指导,而不是独立自主或与共产国际决裂。
陈独秀的影响
陈独秀的影响
• 陈独秀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新文化 运动中打破了封建文化的束缚,为中国思想界带来了 一股清新的气息。他在五四运动中引进了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他在中国共产 党的创建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中国革命积 累了经验和教训。
陈独秀的影响
• 他在被开除出党后转向托派立场,认为斯大林背叛了列宁的遗志,建立了一个官僚专制的体 制。他反对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和指挥。他提倡无产阶级多党制和工人民主。他批判中 共领导的农村武装斗争,主张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

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与中国革命

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与中国革命

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与中国革命高翊凯1 托洛茨基与托洛茨基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是由前苏联革命家列夫·托洛茨基(1879-1940)创建的思想体系,在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区别于以列宁主义为代表的20世纪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托洛茨基主义属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的极左派别(又称“托派”)。

经典的托洛茨基主义理论也称为“不断革命论”,在托洛茨基1906年服刑期间写作的《总结与展望》一书中首次完整提出。

总结起来,“不断革命论”大致有如下三个观点:第一,否认民主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存在界限,主张由推翻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立即过渡到推翻一切阶级压迫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斗争,将使革命“成为不断革命、不间断的革命”。

第二,认为农民作为小资产阶级的落后性使他们不可能成为革命的依靠力量,反对实行工农联盟;主张在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由工人阶级单独专政;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工农矛盾将上升为对抗性矛盾。

第三,否认在一国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认为“不可能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种建设将是“反动的”、“乌托邦的”。

认为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只能维持暂时的专政状态,如果没有先进国家取得胜利的工人阶级的帮助,那么新确立的一国无产阶级统治将在各种国内外矛盾(包括外敌入侵、农民反抗和官僚化褪变等)中被牺牲掉。

进而,无产阶级需要的不是“一国社会主义”,而是“世界革命”。

这些观点后来经托洛茨基及其他托派理论家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完整而复杂的体系。

自1897年参加革命后,托洛茨基曾成为列宁短暂的同路人,并为列宁主持的《火星报》撰稿。

但自1903年俄国党内发生“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的分裂后,他与列宁分道扬镳,先是成为孟什维克的重要成员,又脱离孟什维克成为“中派”代言人。

此后,他与列宁时而合作,时而对立,始终保持着距离。

陈独秀与中国托派

陈独秀与中国托派

陈独秀与中国托派陈独秀离开中共中央领导层后,心绪烦乱,郁郁寡欢,对于共产国际所批评的机会主义,总是耿耿于怀,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他在读过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后,一种相知恨晚的亲近感油然而生。

于是,他便将托洛茨基的理论奉为自己的新的信仰,开始其与中国托派长达十多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政治关系。

自立门户中国托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政治概念呢?1991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重新修订《毛泽东选集》,在第一卷中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释中这样说:在一九二七年中国革命遭受失败之后,中国也出现了少数的托洛茨基分子,他们与陈独秀等相结合,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已经取得了胜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中国无产阶级只有待到将来再去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就只能进行所谓的以“国民会议”为中心的合法运动,而取消革命运动。

因此他们又被称为“托陈取消派”。

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托派的最具权威性的政治界定。

较之1951年版《毛泽东选集》的同一注释,其内容已有明显的改动,如再也不称陈独秀为“叛徒”,删去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即“中国托洛茨基分子公开参加国民党的特务机关。

在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接受托洛茨基的‘不阻碍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的指令,与日本特务机关合作,领取日寇的津贴,从事各种有利于日本侵略者的活动。

”和“完全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对人民的卑污工具。

”所谓托派即是党内反对派,因他们的领袖是托洛茨基,故而统称为托派。

中国托派起源于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列宁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些学生便是托洛茨基的积极拥护者。

1927年11月7日,在十月革命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中国的一些留学生在红场游行时,公开高呼“执行列宁遗嘱,罢免斯大林,拥护托洛茨基”的口号,这批留学生的公开亮相,可谓中国托派运动的滥觞。

斯大林以严厉的手段打击反对派,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接着被政治流放。

中国托派:湮没的文人革命家

中国托派:湮没的文人革命家

中国托派:湮没的⽂⼈⾰命家2019-03-08“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彭述之和陈独秀并肩作战,与中央展开论战。

⼆⼈两次联名致信中央,对中央进⾏反击,“你们说我们是反对派,不错,我们是反对派;我们的党此时正需要反对派”,还指责“滥⽤中央威权,钳制党员对于政治问题公开讨论”,并表⽰“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是不怕开除党籍的”。

1936年6⽉,重病的鲁迅收到⼀封私⼈信件和⼏份⾃印刊物。

随后,他向这位仰慕者⼝述了⼀封答信,由冯雪峰笔录,并公开发表于当时的⼏个主流⽂学刊物。

这就是著名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

毕⽣嫉恶如仇的鲁迅⽤⼀贯刻薄的语调痛斥托派“⽤⽇本⼈的钱办报纸”“攻击先⽣们的⼀致抗⽇论”。

1949年以后,这篇⽂章被长期收录到中学语⽂课本中,塑造了托派在⼏代中国⼈眼中妖魔邪恶的形象。

勿怪鲁迅的尖刻,事实上在过去很长时期,托派都是⼀个令⼈不寒⽽栗的名词,⼏乎⼈⼈喊打。

斯⼤林将托派定性为“⼀伙暗害分⼦、破坏分⼦、间谍和杀⼈凶⼿组成的鲜廉寡耻的、⽆原则的匪帮”;在国民党眼⾥,他们是⼀群激进的共产分⼦,理应格杀勿论;在中共看来,他们是共产党的反对派,是共产党阵营中的异类和叛徒,是“汉奸”和“反⾰命”;⽇本占领期间,他们也因伸张民族正义、抨击异族侵略⽽备遭⽇本⼈迫害。

忍受⼏⼗年骂名,在凄风苦⾬的夹缝中谋⽣存中国托派并⾮⼗恶不赦。

他们有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坦荡的襟怀和圣洁的向往,他们是⼀群崇尚独⽴思想的中国⽂⼈,顽强地承袭了古代⼠⼈风⾻,坚韧刚烈⽽桀骜不驯。

只是他们太过理想主义,坚定信念便⼀往⽆前,如扑⽕的飞蛾,撼树的蚍蜉,悲壮⽽绚丽。

反对党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陈独秀就是典型的⽂⼈⾰命家,他因执⾏了共产国际的战略导致⼤⾰命失败,结果却被扣上⼀顶“右倾投降主义”⼤帽⼦,在党内名誉扫地,丧失领导地位。

从此,这位在党内拥有巨⼤权威的领袖⾛上反对党的道路,⼀去不返。

在苏联,⽆产阶级⾰命先驱托洛茨基同样反对斯⼤林把持的共产国际。

斯⼤林主张国共实⾏“党内合作”,并在遭受国民党右派进攻时,要求中共妥协退让;⽽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国民党”,之后多次提醒并告诫中国共产党⼈要警惕国民党右派叛变,要遏⽌反共。

鲁迅与中国托派的恩怨

鲁迅与中国托派的恩怨

作者: 王彬彬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坛
页码: 54-60页
主题词: 《鲁迅全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恩怨;托派;中国;公开信;语文课本;冯雪峰
摘要:《答托洛斯基派的信》,1936年7月是以鲁迅的名义在几个刊物同时公开发表的。

在信的末尾,说明是鲁迅“口授”而“O.V.笔写”。

在1949年后,这封行文颇有几分恶劣的公开信收入《鲁迅全集》时,对“O.V.”做了注释,让读者知道这“笔写”者即冯雪峰。

虽然是他人“笔写”,但毕竟是鲁迅“口授”,因此人们都自然地把这封公开信视作鲁迅文章之一,与其他出自鲁迅之手的文章无异。

由于这封公开信曾长期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因而也成为鲁迅的名文。

抗日战争中的托派

抗日战争中的托派

抗日戰爭中的托派1937年8月13日,日本軍隊進攻上海,上海軍民奮勇抗敵,托派中央於8月15日,立即散發傳單《武裝保衛上海!發動全面抗戰!》,傳單提出:「保衛上海,使這次戰爭達到勝利,把日本帝國主義強盜驅逐出境;這是我們必須擔負起和必須完成的任務,必須全體工人及一切勞苦群眾武裝起來和前線兵士站在一道積極參加這次戰爭!」最後,傳單提出:一、武裝保衛上海;二、要求國民黨立即對日本絕交,立即宣戰,立即發動全國普遍的抗戰;三、沒收日本在華的一切銀行、工業及一切財產,廢除不平等條約;四、反對任何妥協的談判!五、組織群眾的抗戰團,要求國民政府發給武裝;六、要求釋放一切政治犯,反對箝制民眾運動,力爭集會、結社、言論、出版之自由;七、徵收資本家特別捐作為抗戰經費;強迫徵收一切大建築物,收容和救濟失業工人和難民;八、反對國民黨御用的國民大會,召集全權的國民會議,領導抗戰並解決國事。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國、法國宣佈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蘇聯於17日進軍波蘭與德國共同瓜分波蘭,佔領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在這樣的世界局勢之下,托派中央於1939年9月13日召開緊急擴大會議。

會議通過決議案:《世界大戰與我們在抗戰中的任務》,確定這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重新分配殖民地的戰爭,我們要「堅決站在反戰反法西斯的立場」,「要以國內戰爭反對帝國主義大戰」。

中國的抗日戰爭,自然會捲入世界大戰中,我們「應該以獨立的態度,利用帝國主義的矛盾,首先予直接壓迫的帝國主義以打擊,並進而解脫一切帝國主義的束縛」。

中國的資產階級,「把抗戰的希望全部寄託於美帝國主義身上」,把戰局拖延到日美戰爭,「參加在美帝國主義方面作戰,那時假如抗戰還不以中國民眾行動,而仍舊處於國民黨的反動領導之下,則無論在客觀或主觀上,都只是美帝國主義的工具,即令美國戰勝,仍不能爭得中國民族的真正獨立。

」中國共產主義同盟「堅決認為中國抗戰祇有靠全體民眾奮起並與先進國工人階級的反戰鬥爭,及其他殖民地的獨立運動聯繫起來,才能達到勝利的目的。

托派通俗理解

托派通俗理解

托派通俗理解托派,即托洛茨基主义,是20世纪早期出现的一种革命思想和政治运动。

托派主张通过革命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实现全球革命。

本文将就托派的历史背景、思想特点、政治主张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思想和运动。

一、托派的历史背景托派的产生和发展与俄国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兴起密切相关。

1905年,俄国爆发了一次范围广泛的革命,但最终被沙皇政府镇压下去。

这次革命使得俄国的左翼政治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托派的前身——布尔什维克左翼。

1917年,俄国再次爆发了一次革命,这次革命成功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然而,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了分裂,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右翼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获得了胜利,托派则被排除在党外。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握了苏联的政治权力,对托派展开了残酷的迫害和清洗,托派被迫流亡海外,成为了一个被压制的政治运动。

二、托派的思想特点1. 革命暴力托派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无法通过和平手段改变的,只有通过革命暴力才能推翻它。

托派认为,革命暴力的目的不仅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更重要的是要摧毁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 全球革命托派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不可能仅在一个国家内实现,只有全球范围内的革命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托派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支持和援助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以促进全球革命的进程。

3. 革命的领导者托派认为,革命必须由一个专门的革命党来领导,这个党必须是由最有经验的、最有组织能力的革命者组成的。

这个革命党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能够在革命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三、托派的政治主张1.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托派主张通过革命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托派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2. 建立苏维埃政权托派主张建立苏维埃政权,即由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组成的政治组织。

对《简论中国托派》文中一处史实的订正

对《简论中国托派》文中一处史实的订正

对《简论中国托派》文中一处史实的订正
钱听涛
【期刊名称】《中共党史研究》
【年(卷),期】1989()3
【摘要】读了《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上唐宝林同志《简论中国托派》一文,感到内容充实,很有参考价值。

但其中有一处小的史实错误;文章第一部分讲到1927年11月7日红场事件后,中国留学生中的托派分子被遣送回国,其中“宋逢春到北方区委做宣传干事”。

按:中共北方区委(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的简称)是在原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基础出建立的。

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6月党的三大后建立。

【总页数】1页(P71-71)
【关键词】执行委员会;简论;中共党史研究;参考价值;托派;北方;中国留学生;区委;中共五大;遣送回国
【作者】钱听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
【相关文献】
1.“絮帽”是“绵帽”还是“棉帽”——《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处注释订正[J], 王振华
2.对《中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创建始末》一文史实的补充与订正 [J], 黎青
3.《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的若干史实订正 [J], 刘明钢
4.建国初期城市政策的几个问题——为《剑桥中国史》订正史实 [J], 孙瑞鸢
5.简论中国托派 [J], 唐宝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新认识“托派汉奸”问题

重新认识“托派汉奸”问题

重新认识“托派汉奸”问题
邓培
【期刊名称】《中共党史研究》
【年(卷),期】1989()6
【摘要】《邓小平文选(一九三八——一九六五)》关于托派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话:“抗日战争时期,托派在宣传上也是主张抗日的,但是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把托派与汉奸相提并论,是由于当时在共产国际内流行着托派与帝国
主义国家间谍组织有关、中国托派与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组织有关的错误论断所造成的。

”这段释文没有沿用把中国的托派称作“汉奸”、“日寇奸细”、“民族公敌”等等传统的说法,而是对托派当时的所作所为采取了有分析的态度,既肯定托派在当
时还是主张抗日的,也指出他们恶意攻击和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释文的最后一句话,概括地说明了把托派与汉奸相提并论的历史原因,这段释文
不只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托派的历史作用作了说明,更重要的是对当时反对“托派汉奸”的斗争进行了再认识。

【总页数】4页(P47-50)
【关键词】托派;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陈独秀;共产国际;托
洛茨基分子;汉奸;重新认识;张慕陶
【作者】邓培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
【相关文献】
1.陈独秀蒙冤“托派汉奸” [J], 张家康
2.中国托派不是汉奸 [J], 曾宪新
3.陈独秀:蒙冤“托派汉奸”始末 [J], 张家康
4.陈独秀是"托派汉奸"吗 [J], 张家康
5.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反托派汉奸斗争若干问题的考察 [J], 王学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托派的命运

中国托派的命运

中国托派的命运
苏若群
【期刊名称】《红岩春秋》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1988年,苏联最高法院宣布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部”等案平反,苏联托派问题尘埃落定。

这一判决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同时引发中国国内对中国托派问题的关注。

中国托派究竟是怎么回事?笔者根据目前手中掌握的资料,对其来龙去脉作一简要介绍。

【总页数】5页(P152-156)
【作者】苏若群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169
【相关文献】
1.中国托派的命运 [J], 苏若群
2.关于中国托派的几个问题 [J], 祝彦
3.“失败主义”是否成立:试述一则中国托派研究史料的争论 [J], 杨强
4.尹宽略论——考察一个中国托派分子所走过的道路 [J], 陈贤忠;童志强
5.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托派研究(1926-1930) [J], 孙会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所认识的刘仁静先生

我所认识的刘仁静先生

作者: 许进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世纪风采
页码: 28-29页
主题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大革命” 仁 先生 中学课本 托洛茨基派 托派 陈独秀
摘要:日前,我读到刘文澜女士所撰《父亲刘仁静的“监护”岁月》一文,对刘老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境遇有了详细的了解,也唤起了我对刘老的回忆。

我是从中学课本上第一次知道刘仁静的,当时的课本上介绍说陈独秀和刘仁静是中国“托派”的头头。

托派是托洛茨基派的简称,中国“托派”又称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

当年,所有被列入党的历史上十次路线斗争中的人物都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托派:那些被尘封的真诚革命者
2010年09月20日09:23南风窗河西
资料图:陈独秀晚年走向托洛茨基
资料图:中国托派代表人物郑超麟
1936年6月,鲁迅收到了一封私信和几份自印的刊物,随后,于6月9日,由病中的鲁迅口述,O.V.(即冯雪峰)笔录了一封答复,同时公开发表于《文学丛报》和《现代文学》,这就是著名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

不太著名的是,《且介亭杂文•末编》中署名“陈××”的这位陈先生,事实上在收到鲁迅答复之后,还给鲁迅写过一封言辞激烈的信:“你躲躲藏藏地造谣,说日本人拿钱叫我们办报等等。

真亏你会诬蔑得这样曲折周到!布列派的《斗争》与《火花》是同志们节衣缩食并闷在亭子间阁楼上挥汗劳动的产品,正因财力不给,《斗争》已从周刊转变为半月刊,听说又快要降为月刊了。

假如布列派能从日本人拿钱办报,那它一定要像你们那样,公开的一本本一种种地出书出杂志,并公开摆在四马路出卖,即不然,也仍可以交给日本人书店在玻璃窗内张广告出卖,而决不须这样自印自散了。


陈××即陈仲山(原名陈其昌,仲山为化名),中国托派临时中央委员会委员,信中的“布列派”,即托派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布尔什维克—列宁派)”。

陈仲山很愤怒,也难怪,原本指望他所崇敬的鲁迅先生能够站在他们一边,结果没有想到,鲁迅在回信中这样写道:“你们高超的理论为日本所欢迎……在大众面前,倘若有人造一个攻击你们的谣,说日本人出钱叫你们办报,你们能够洗刷得很清楚么?”更由私信而公开回复,成为街知巷闻的新闻。

托派真的拿日元印杂志?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因发表抨击日本侵华及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和宣言,被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以违反《国民紧急治安法》
名义逮捕入狱。

而鲁迅去世3年之后,陈仲山因为抗日被捕,1942年被日本人装麻袋用刺刀戮死,尸体扔进黄浦江。

鲁迅泉下有知,亦不知作何感想?
左翼文人的党同伐异
托派是不是被妖魔化了?以至于鲁迅一看到陈仲山的来信就联想到日本走狗?在默默忍受几十年骂名的背后,这又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中国托派多是文人,官方学者对托派的批判,就有所谓的“文人革命者”、“左翼圈子”之类的结论。

陈独秀就是典型的文人革命家,他因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战略(来自莫斯科的决议平均两天半一个)导致大革命失败,结果却被扣上一顶“右倾投降主义”大帽子,在党内名誉扫地。

其实,陈独秀当时所谓出格的举动,便是于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但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遥控中国的共产国际,恰恰不在于对此提出异议的陈独秀。

托洛茨基在会见刘仁静时就说:“中国革命失败了不是陈独秀败于蒋介石,而是共产国际领导失败了。

”陈不服气“右倾”帽子,自然在情理之中。

结果,陈独秀于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晚年最终走向托洛茨基,成为中国托派领袖。

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后,彭述之于1948年筹划成立了第四国际中国支部,但支部生不逢时,彭本人1949年之后流亡越南、日本和美国,始终坚信真理在托洛茨基一边;王凡西在澳门过着寂寞孤单的生活,也没有停止用托派思想思考中国现实的努力;经过那么多年的改造,郑超麟改变了他的立场了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在国内出版的托洛茨基三卷本传记《先知三部曲》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套书,正是郑超麟临终前组织翻译者完成的一部大部头翻译工程,可见他对托洛茨基,至死尚不能忘怀。

为什么他们如此相信自己是对的?他们的文章总是在攻击对方,攻击任何一个反对派,甚至在他们的内部同样如此。

王凡西批评彭述之:“不过在我的认识中,觉得他有一个最大毛病,那就是接受了被斯大林伪造过的‘列宁主义’,特别是……那个组织观念。


如果说王凡西对彭述之的批评还多少比较客观理性,那么郑超麟针对彭述之口述回忆录《中国共产主义的发轫》所写的文章《一本给自己涂脂抹粉的回忆录》就毫不留情了。

在文中,郑超麟直斥彭为冒牌农民、自封书记、国民党的辩护士、王明以前的王明,甚至说这位老资格托派是“第一个反托分子”、“一尊有害的偶像”。

这是一个内部争斗不休的小团体,为了独立思考而不顾及整个政党的利益,自然难成大器。

但在今天看来,托洛茨基反对官僚主义、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的一些思想,以及晚年关于在议会中开展政党斗争的主张,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如王凡西所说:“‘永远正确’原是罗马教皇的特权,也是近世斯大林式专制独夫们的标记。

它与真正革命者的品德绝不相容。

一个革命组织的领袖如果想方设法来制造这一种‘正确’,借以造成‘个人崇拜’,其结果
只能一方面僵化自己,另一方面毒化组织;万一这个组织仍能因其它有利因素之助而使革命取得胜利的话,它也只会使革命迅速堕落而归于失败。

”这种对党内民主的强烈诉求,恰恰是托派的一大特点(也许太民主了,它们难逃分裂的宿命)。

2003年2月,第四国际第15次世界大会通过的《第四国际章程》,第一条首先强调的就是:“在尊重民主规则下进行自由讨论。


托洛茨基生前建立的第四国际虽然分裂为不同的小党派,但它毕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现存的国际性共产主义组织,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托洛茨基去世70年之后,几乎到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

往事并不如烟
1952年开始的全国大肃托几乎将留在内地的托派一网打尽。

周任辛,原名周仁生,1948年参加托派多数派的建党大会,1952年被捕,判处无期徒刑。

同年被捕的还有郑超麟。

郑是托派少数派中的重要成员,他早年与周恩来等人在巴黎组建“少年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与陈独秀一起转向托派。

1929年8月刘仁静暗访托洛茨基回国后,就与郑超麟一道把托洛茨基口述的《中国现状和中国反对派(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的任务》俄文稿翻译成中文,经陈独秀过目后,发表于他们办的刊物《十月》上。

1952年郑超麟被判处无期徒刑,于1979年获释,半年后,与他一起在监狱中吃尽苦头的妻子终于不治,郑超麟则落下了终身残疾,在上海度过了他的余生。

但他们的骨头是硬的,或者,如果一定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许可以用上“顽固不化”这个词。

刘平梅,因加入托派组织解放后被判无期徒刑。

1979年,他在监狱里接到一份“宽大释放”的裁定书,但他很平静,说了一番让管理人员震惊的话:“我不是反革命,托派不是反革命,我没有认罪,没有悔改。

你们可要想好,如果一定要认罪才释放我,我宁愿回到监狱。


托派希望在一个更为民主的环境中讨论革命问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实在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念头。

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群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中国人,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就像王凡西对彭述之的评价一样,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段话来评价整个托派的成员:“这样一位始终不变,为一个政治主张而斗争终生的革命者,不管他的所信正确或者错误,也不管他的事业成功或者失败,他之值得人们悼念,值得后来者的研究,那是完全应该的。


1940年8月21日,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刺客拉蒙•麦卡德用冰镐打破颅骨去世。

至今,托洛茨基去世已整整70年。

1988年,苏联最高法院先后为1936年8月的“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案平反,宣布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无罪,由于当年托洛茨基流亡在外,所以苏联政府并未对托洛茨基宣判,但是这一冤案的平反,间接地也正在为托洛茨基平冤昭雪。

只是在中国,这段历史仍如冰川雪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托派已成往事,但往事并不如烟,发生过的,总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点点痕迹,是泪痕?是血痕?需要更多的学者重新审视一段不应被忘记的复杂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