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答案

合集下载

核舟记阅读答案15篇

核舟记阅读答案15篇

核舟记阅读答案15篇核舟记阅读答案15篇现如今,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舟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核舟记阅读答案1(二)《核舟记》节选(11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8—21题。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③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1)高可二黍许(2)神情与苏、黄不属(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4)珠可历历数也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小题3:.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1)苏东坡________ (肖像特征)(2)佛印_________ (神态特征)小题4:.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参考答案:小题1:(1)上下、左右(2)类似(3)同“屈”,弯曲(4)分明可数的样子(4分)小题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2分)小题1:(1)峨冠多髯(2)绝类弥勒(矫首昂视)(2分)小题1: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王安石C. 欧阳修D. 司马光答案:A. 苏轼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A. 玉石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答案:D. 核桃壳3. 核舟上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A. 渔翁和小孩B. 书生和老者C. 将军和士兵D. 僧侣和信徒答案:B. 书生和老者4.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制作技艺有何评价?A. 技艺平平B. 令人赞叹C. 难以置信D. 毫无价值答案:B. 令人赞叹5. 核舟记中提到的“舟子”指的是什么?A. 船夫B. 船上的人C. 船的主人D. 船上的物品答案:B. 船上的人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苏轼描述的核舟上共有______人,其中______人坐着,______人站着。

答案:五,二,三7. 核舟记中,苏轼提到核舟的尺寸是______。

答案:长约八分有奇8. 在《核舟记》中,苏轼认为核舟的制作者______具有极高的技艺。

答案:王叔远9. 苏轼在《核舟记》中提到,核舟上的人物形象生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10.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用______来比喻核舟的精巧。

答案:鬼斧神工三、简答题11. 苏轼在《核舟记》中是如何描述核舟的精细程度的?答案:苏轼通过细致的观察,描述了核舟上的人物、船只、器具等细节,如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舟尾横卧一棹,棹左右舟子各一人。

舟子的神情、动作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极高的精细程度。

12. 《核舟记》中,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是什么?答案: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王叔远的技艺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用“技亦灵怪矣哉”来形容王叔远的技艺,认为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论述题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苏轼对核舟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核舟记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核舟记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核舟记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核舟记》是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

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核舟记》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核舟记》文言文阅读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文言文阅读题目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2)其两膝相比者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3.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核舟简介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雕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④。

《核舟记》文言文阅读答案1、(1)高高的 (2)靠近2、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3、①长不盈寸②各具情态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核舟记》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都能按着木头的原来的样子来摹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3分)(1)如有所语(2)神情与苏、黄不属(3)诎右臂支船【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小题3】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小题1】①说话②相类似③通屈,弯曲。

【小题2】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小题3】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或:说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2分)《核舟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2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答案

核舟记答案

核舟记答案夷,则 | 题名其上虞山 | 王毅叔远甫 | 刻罔不 | 因势象形盖 | 大苏泛赤壁云楫左右 | 舟子各一人盖 | 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表示数量结构,不使用量词,直接用数次限制或补充说明。

8、第一部分(1)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第二部分(2-5)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三部分(6)总说,总结全文,统计核舟的内容,并以“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9、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

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

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10、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11、奇巧、灵怪12、苏轼泛舟赤壁根据呢船舱部分对联的描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句子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13、交代环境,利于突出主题14、三人都比较放松,自然。

心情也都比较好。

宽松的气氛里能看出他们豁达的胸怀。

相对而言,苏轼和鲁直更为谨慎一点,而佛印是目中无人了(前两位并未退出官场,也未脱出红尘,从他们“共阅一手卷”的如痴如醉可以看得出,而佛印已看破红尘,所以能放浪形骸。

)15、一个粗犷、悠闲,一个平静、专注。

“椎髻”“执扇”“啸呼”“听茶”的细节,突出了雕刻家的奇巧。

舟子的情态和泛舟的主角的情态是呼应的,给观赏核舟的人造成了江上泛舟的实感,与苏轼《后赤壁赋》中"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合,从而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16、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

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

核舟记文言现象 答案版

核舟记文言现象  答案版

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2、一词多义①奇: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②为:A.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B.中轩敞者为舱(是)③而: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B.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④之:A.径寸之木(助词,的)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B.其人视端容寂(那)⑥属:A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⑦语:A如有所语(说话)B 此中人语云(告诉)3、词类活用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④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4、古今异义①罔不因.势象形古:顺着、就着②高可.二黍许古:大约③其两膝相比.者古:靠近④曾.不盈寸古:竟然5、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②舟尾横卧一楫③尝贻余核舟一④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明确:“一手卷”翻译为“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横卧一楫”翻译为“横放着一支船桨”。

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定语,必须和量词组成数量词组才能充当定语。

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则可单独充当定语。

“尝贻余核舟一”翻译为“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翻译为“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

可见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而这种把数词放在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

核舟记测试答案

核舟记测试答案

1.B【解析】【详解】B.guàn——guān。

故选B。

2.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项文中并未详细写鲁直的外貌,只写了他的动作。

故选A。

3.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状物,如魏学洢的《核舟记》。

《核舟记》主要内容是对“核舟”这一工艺品的介绍。

故选D。

4.D【解析】【分析】【详解】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冠”是名词作动词,带着高高的帽子;B.“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C.“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故选D。

5.B【解析】【详解】B.“为宫室”翻译为“雕刻宫室”,“为”意思是做,这里是雕刻。

故选B。

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D项有误,“曾”的意思应该是“竟然”。

7.B【解析】【分析】【详解】本文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由清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

8.D【解析】试题分析:D加点词意义相同。

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

B.句末语气词/说。

C.奇妙/零数、余数。

D均为“好像”。

9.B【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CD三项中的“为”都是动词,“雕刻”的意思;B项中的“为”是“是”的意思。

故选B。

10.D【解析】【分析】【详解】A.“有”同“又”;B.“衡”同“横”;C.“诎”同“屈”;故选D。

11.C【解析】试题分析:C没有词类活用现象。

A项“箬”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箬竹叶做”。

B项“石青”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石青”。

D项“椎髻”名词用作动词。

译为“梳着椎形发髻”。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核舟记》选择题

核舟记》选择题

核舟记》选择题核舟记》选择题1.正确答案为C。

解释:①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②中轩敞者为舱(作为)。

2.正确答案为B。

解释: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3.正确答案为D。

解释:矫jiāo首昂视(jiǎo)。

4.正确答案为A。

解释:中轩敞者为舱,意为“作为”。

5.正确答案为D。

解释:绝类XXX(绝):很。

6.正确答案为B。

解释:中轩敞者为舱。

7.正确答案为A。

解释:为宫室、器皿(作为)。

8.正确答案为A。

解释:中峨冠而多髯者。

9.正确答案为B。

解释: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10.正确答案为B。

解释:左臂挂念珠倚之(之)。

11.正确答案为D。

解释: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两个人的膝盖相比,都隐藏在收卷下边的衣褶里)。

一颗明月(可以)2.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A)A.第一段描写了雕刻家XXX的技艺高超,通过木制小舟上的雕刻细节来展现。

B.文章主要描写了一艘名为“核舟”的小舟,以及舟上的人物和细节。

C.文章通过描写“泛舟”和“泛赤壁”的场景,来展现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

D.文章描写了雕刻家XXX的生平和作品,以及他对雕刻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1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A.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X高超的雕刻艺术。

B.本文首尾呼应,开通写了XXX的技艺高超与结尾“技亦灵怪矣哉”呼应。

C.文章详略得当,因为是核舟记,所以详写了“核舟”的构造整体,略写了人。

D.这是一篇说明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1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B)A.文章记叙了泛赤壁的故事,所以是一篇记叙文,语言生动、简洁。

B.作者运用空间顺序,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次序分别描写。

C.文章层次井然,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分写,再总写;从左到右,由上至下。

D.作者观察细微,描写细致,使物神形飞动,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16.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C)A.船中三人,XXX、佛印、XXX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但XXX的用笔是最多的。

《核舟记》练习答案

《核舟记》练习答案

《核舟记》明有奇巧..(奇妙精巧)人曰王叔远,能以.(用)径.(直径寸之.(的)木,为.(wéi)(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①罔.(无)不因.(顺着,)势象.(雕刻)形,各具情态。

②尝.(曾经)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概)大苏泛.(坐船游览)赤壁云.(……的情景)。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通又)奇.(jī)(零数),高可.(大约)二黍(shǔ)许.(上下)。

中轩(xu ān)敞者为舱,箬.(ruò)篷.(遮风雨,挡阳光的东西)覆(fù)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连接词)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慢慢地)来,水波不兴.(起)”,石青糁(sǎn)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é)冠.(guān)(高高的帽子)而.(其中)多髯.(rán)(胡须)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说话)。

东坡现.(露出)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略微侧着身子),④其两膝相比(靠着)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

⑤佛印绝.(非常、极)类.(像)弥勒,袒(tǎn)胸露乳,矫.(jiǎo)(举、抬)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类似)(shǔ)。

卧右膝(xī),诎.(qū)(同曲,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yǐ)之——珠可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船桨)。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⑥居右者椎髻..(jì)(梳着锥形发髻)仰面,左手倚一衡.(同横木,右手攀右趾(zhǐ),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⑦其人视端.(端正、正)容寂,若.(好像)听茶声然.(好像……的样子)。

其船背稍夷.(平)(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同父)刻”,细若蚊足,钩画了.(liǎo)了.(清楚明白),其色墨.(黑)。

部编版《核舟记》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核舟记》课后题答案

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
一一介绍?
参考答案: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 体介绍大苏泛舟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 统计。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又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来 介绍的。首先,这只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 有高度,被刻为船舱、船篷。所以首先介绍中间部分,这 是这条船视觉上的“主体”的缘故。其次,中部的窗上又 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 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
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 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 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 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 序井然,神态毕现。
四、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 同。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看看不同在哪里。 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 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使结合下列句子 做具体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 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 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 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 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确性、严密性的把握。 回答本题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在理解文章内 容的基础上分析回答。
参考答案:1.为了说明雕刻之能,作者先说尺寸之短, “径寸之木”,而后再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 兽、木石”,然后再进一步总结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 情态”。通过这样的三个层次,条理清晰地将王叔远的 “奇巧”充分介绍出来。语言简洁明了。这样既以综述的 笔触说明王叔远微雕艺术之高明,后文再以“尝贻余核舟 一”,自然引出对核舟的具体介绍。 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高度, “约八分有奇”“可二黍许”,具体介绍了核舟的大小; 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作者使用了表示约数的“约”“有 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谨慎、严密。

核舟记练习与答案精全版

核舟记练习与答案精全版

《核舟记》练习与答案精全版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2)髯:胡须 (3) 袒:露(4) 历历:清清楚楚2.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

佛印极像弥勒佛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峨冠而多髯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5.写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二、6.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D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7.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绝类弥勒(绝):很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8.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9.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B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 )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11.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船头(或舟首),以_空间顺序__为说明顺序。

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2.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

《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多髯(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2.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 象( )(2)尝贻余核舟一贻( )(3)箬篷覆之之( )(4)雕栏相望焉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 ) 属( )(6)其船背稍夷夷(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 盈( )3..找出以下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通 ( )(2)诎右臂支船 ( ) 通 ( ) (3)左手倚一衡木 ( ) 通 ( )4.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朝人,全文全面照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表达王叔远构思奇异、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对核舟技艺发出赞美之情的语句是。

5.以下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

(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观看)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奇异)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竟然)7.以下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8.以下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以下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核舟记》阅读习题(附参考答案)

《核舟记》阅读习题(附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

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参考答案:1.D2.B3.A4.B5.D6.船头(或舟首) 空间顺序。

《核舟记》课后练习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答案【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核舟记》课后练习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核舟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同步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l.①wǎng ②yí ③ruò ④jī⑤sǎn ⑥rán ⑦rén xū⑧zhuàn2.①无不②曾经③极④同“屈”,弯曲⑤篆字图章⑥神色⑦还⑧长而窄3.清张潮《虞初新志》明魏学洢4.大苏泛赤壁奇巧技亦灵怪5.古汉语中无专门的量词,常用数词加名词表示数量。

二、(1)C (2)C (3)诎屈弯曲(4)D (5)A.主题是大苏泛赤壁B.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c.三人位置东坡居中(6)说明雕刻技艺娴熟高超。

三、1、乃2、历历3、动作,神态,突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4、空间(方位)5、①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鬐,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②(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球靠在左膝上。

同步练习题二参考答案(略)同步练习题三参考答案一、mǐn wǎng yí yòujīshǔruò s ǎn guān rán zhé qūjí zhuījìrénxūyú zhuàn二、1.奇妙精巧2.无不顺着雕刻3.曾经赠我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大约黄米上下6.打开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8.正对着9.缓缓地起10.用石青涂抹11.高帽子胡须12.说话13.他们的靠近14.极像15.举16.不相类似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19.视线神色20.好象……的样子21.平22.清楚明白黑23.竟然满24.长而窄三、1.通邀邀请2.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3.通屈弯曲4.通横5.通父男子的美称6.通拣挑选7.通举推举选拔8.通鳏老而无妻的人9.通层10.通花四、①木头树木②叫是③奇异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通又⑤雕刻是有⑥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⑦大约可以⑧句尾语气词说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子敬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鲁直4. 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阅读习题(附参考答案)

《核舟记》阅读习题(附参考答案)

《核舟记》阅读习题附参考答案《核舟记》阅读习题(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绝类弥勒(绝):很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

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参考答案: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空间顺序。

八下语文-《核舟记》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核舟记》精选题含答案

《核舟记》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乙]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节选自《独醒杂志》)[注释]轴:画卷。

物色:观察。

逮:等到。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佛印绝类.弥勒类:_____________(2)神情与苏、黄不属.属:_____________(3)旦.而过之旦:_____________(4)令怪.之怪:___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段中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看出来。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甲][乙]两文段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段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11《核舟记》(课后解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11《核舟记》(课后解析)

11《核舟记》(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现,富有诗情画意。

解析:课文第2-5段是对核舟的具体说明,生动地描绘了核舟上人、物、景、字等。

归纳概括即可。

二、参考答案第一问:核舟的部位| 说明的具体事物说明顺序船舱若篷、小窗、对联船头佛印(右)、苏轼(中)、鲁直(左)空间顺序船尾右舟子(仰面)、左舟子(视听)船背题名、篆章第二问:原因有二: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竟然还可以开合,由此写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后赤感赋》《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解析:本题意在使同学们充分了解本文的主体部分,用心体会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六、参考答案:l.句中“奇巧“总说雕刻技艺的高超。

“能以径寸之木……木石”说明雕刻者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很广;“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

这个句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这一特点。

2.“可”,“大约”的意思;“许”,“上下”的意思。

这个句子体现了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这段话描绘了船尾两个具有不同动作和神态的舟子的形象。

先写总体布局,再细写两个舟子的姿态、神情。

一个“啸呼”,闲散不羁;一个“视端容寂”,专注沉静,一个“听“字,突出了该舟子等待茶开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育。

这段话体现了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解析:结合句子描绘的具体内容,扣住关键词体会语言特点。

七、参考答案: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卷横幅书画长卷。

2.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3.总计这一核舟,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有竹船篷、船桨、火炉、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解析:古汉语中使用数量词时,往往省略量词,有时数词还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核舟记》课后题答案

《核舟记》课后题答案

补出。 其次,古代汉语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
“有”(同“又”)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 候要删去。
此外,关于数词和名词的搭配,如若重点在名词上, 数词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例句中的“一手卷”“一 楫”“一舟”;如若重点在数词上,数词一般要放在名词 之后,如“人五”“窗八”等。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 里也有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后的现象,比如在说明性地逐一 列举的时候(类似本题第3小题的情况),因此这一点并不 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时也不必(有时甚 至是不能)把数量词移到前面。
2.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船体长度和 高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见核舟 确实很小;而且因未经准确测量,使用了表示约数的 “约”“有奇”“可”“许”,可见作者用语很有分寸感。
3.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
分别加以生动的说明介绍。居右者,呈现动态之美,因此 先面部,后举止,重点在举止。居左者,呈现静态之美, 先举止,后面容,重点在面容。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次 序井然,神态毕现。
参考答案: 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 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 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 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四个例句均无量词。这 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

三、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试结合下列句子做具体 分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 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D
《核舟记》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
1.有奇巧人(奇妙精巧)
2.罔不因势象形(无不)(依照)(模拟)
3.尝贻余核舟一(曾经)(赠)(我)
4.盖大苏泛赤壁云(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高可二黍许(大约)(黄米)(上下)
6.启窗而观(打开)
7.箬篷覆之(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
8.雕栏相望焉(正对着)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起).
10.石青糁之(用石青)(涂抹)
11.中峨冠而多髯者(高高的帽子)(胡须)
12.如有所语(说话)
13.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靠近)
14.佛印绝类弥勒(极像)
15.矫首昂视(举)
16.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
18.居右者椎髻仰面(椎形发髻)
19.其人视端容寂(视线)(神色)
20.20.若听茶声然(好象……的样子)
21.其船背稍夷(平)
22.钩画了了,其色墨(清清楚楚)(黑)
23.长曾不盈寸(竟然还)(满)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而窄)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木头)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文曰“初平山人”(是)
③奇:明有奇巧人(奇异)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④有:明有奇巧人(动词表示存在)长约八分有奇(通假字,同“又”)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为人五;为窗八(有)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并列)启窗而观(表示修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示转折)
⑦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此中人语云(说)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

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3.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扶鲁直背”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专注悠闲。

的神态则显得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七、回答下列问题 1.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2.“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共阅一手卷。

…如有所语。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

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DBAB 船头空间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