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宾语问题研究述评_朱少红
《语法讲义》中几个问题之我见
问题二:语法与语义的关系是什么?
总结词
语法和语义是语言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详细描述
语法和语义是语言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法是表达意义的框架和基础,而语义 则是通过语法规则构建出来的。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法和语义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语言的交流 意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 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 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语法讲义》 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VS
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值,有助于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和完善。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 等方法,对《语法讲义》中的问题进行了深 入研究。
《语法讲义》中几个问题之 我见
2023-11-01
目 录
• 引言 • 几个问题之我见 • 解决方案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语法讲义》是中国语言学界 的一部经典著作,具有很高的 学术价值。
0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著作一 直被广泛用于中国语言学的教 学和研究。
03
04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语法体系
本书对《语法讲义》的语法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发现该体系具 有系统性、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简洁的语法 指南。
语言实例
书中通过丰富的语言实例,展示了语法的实际应用,使读者能够 更好地理解语法的内涵和应用。
语法难点
针对《语法讲义》中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规则,本书进行了详细 的解释和说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语法难点。
关于_语法讲义_中语素分类问题的思考
雁 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12,34 -5 63,789 ,-2:34 1,9(82;9<6
()*+ $$ ,-+ % ./0+ $&&’
关于《 语法讲义》 中语素分类问题的思考
李晓华
( 山西大学文学院
摘
山西 太原
&%&&&’)
要: 朱德熙先生的 《 语法讲义 》 在理论上有许多创新之处, 但在语素分类问题上有些提法欠妥。本文试
! "# !
理解时, 这个 “ 最” 只能看作一个后置成分, 素。在当 “ 最 +” 也就是说, 这是一个后置定位语素。 因此,我们在对语素进行分类时,仅从构词平面上考 虑是不够的,还应结合语义平面加以考虑,而不该将其笼 统定类。 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于定位、 不定位语素的划分, 对 于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的确立同样重要。 “ 一个汉字可 以代表若干个语素。……2 梳 2 是单纯词, 实际上仅指动作 2 梳头 2 、 2 梳棉 2 中的 2 梳 2 ) 的2 梳 2 ( 如: , 而指物的 2 梳 2 就是 一个不成词的语素,因为人们只说 2 用梳子或木梳或牛角 注释:
的范围。 因为大家都知道, 不管 “ 吗” 还是 “ 呢” , 本身就是一 个独立的词,其语法功能一般是放在句末或句中,表示某 ” “ ” “ 种语气或停顿。 如在 “ 你来吗? 、 谁去呢? 中, 吗” 和“ 呢” 都是作为独立的词存在的。也就是说, 是以词的身份进入 “ 句子的, 并非语素。朱先生还说: 前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 ” 句子末尾出现。 后置定位语素永远不在句子开头出现。 很 明显, 像句中的 “ 吗、 呢” 之类, 朱先生是把其当作语素而非 词来理解的。即语素可以单独入句。与我们前面论述的正 “ 好相反。 能够独立成词, 但又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 词的单音节语素,尤其是一些表示语气和感叹的语素,可 ( 以称之为半自由语素。比如: 吗、 吧…… ” 张斌 《 新编现代 ) 我们暂撇开半自由语素这个概念,将注意力放在 汉语 》 “ 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 上, 这说明, 这些表语气 的“ 吗、 呢” 一般只能独立成词, 倘若使它们和别的语素组 合, 那么这个组合体已经不再是一个词, 而变为句子了。 但 此教材之后也将 “ 吗、 呢” 等看作后置定位语素, 这是笔者
存在词做谓语的双重主语句-朱
()象(鼻力是卜。 f 、 4 I
2 .存在词的特殊性和存在句的基本句型 如例 ( )所示,存在词 “ 1 南乙”可以构成双 重主语句。对于存在词做谓语的双重主语句, 尾上
一个句子一般只有一个主语,但有时也会出现 两个主语构成双重主语句。对于双重主语句,尾上 把其抽象化为 “ .Y " 并做了如下说明: X N方Z , " 「 .Y 」o文o 今屯、 x - f [ ,」力方 x " 方z ) ) , 格名G L} } 上U,乙扎 含基1 L匕 Y ' J J / } ` } o 9
“” 提 。 方 来 示③
原 极 相 。 理 为 似④
(' * )上(l 体 7,T。 5) 机0 Ib ) 4a '7 ) 另外,超时性存在句如 (' 1)所示,场所项后 面也可添加格助词 “ : 二” (' 部屋忆法大;c ' 0。 1 )乙O ) } 南7 t息b
然后 ,尾上把 日 语的双重主语句分为两种 :第 一种双重主语句是由谓语的特殊性形成的,主要包
文 在尾上一系列研究的 将 基础上, 语存在词① 对日
形成双重主语句的条件及双重主语句的定位等问题
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先行研究
括存在句 ( 存在文) 、情意句 ( 情意文)和自 然发
生句 ( 来文) 种。下面 别举例如 出 3 ② 分 下:
()乙0R屋6大C} ‘ h t - 息力南z。( 1 ' } 存在句)
()私以,7 } 吞L ‘ 、 Lo( 2 > D 力嚷力 U > 情意句)
尾上 ( 0 )根据 场os 7)提出的主语的 24 0 n( 7 1 9 3 个侧面— 逻辑主语 ( g as j t、心理主语 l il e ) oc u c b (s hlil j t p coga s e )和语法主语 (r mta y oc u c b g m ac a il s j t, u e ) 对日 bc 语的主语应该从哪个层面上把握进行
关于汉语宾语问题的思考(给《汉语学习》)
关于汉语宾语问题的思考——纪念汉语主宾语问题讨论50周年范晓[关键词]宾语;意义;形式;典型宾语;基式宾语[摘要] 50年前的汉语主宾语问题的讨论对汉语语法研究有促进作用,值得纪念。
但当时的一些分歧至今还存在,理应进一步研究。
本文认为:宾语是属于句法平面的语法范畴,是与述语相对待并被谓词支配的句法成分;确定或辨认宾语时要兼顾“意义”和“形式”;宾语映射的是动核结构中跟主事相对待的客事或与事,其中客事映射的是直接宾语,与事映射的是间接宾语;操作上应以谓词所联系的客事或与事为基础或根据,再借助于形式(包括位置、问答、虚词、固定格式等)来辨认。
本文还提出了确认汉语宾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要注意宾语和谓词的关系,要区别典型的宾语和非典型的宾语,要区别动态句子中的宾语和静态述宾短语中的宾语,要区别基式宾语和非基式宾语,要区别不同句类中的宾语,解决宾语问题要跟解决主语问题统一考虑,要结合语用来研究宾语。
[中图分类号] H1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汉语宾语研究的现状1.1 50年前的汉语主宾语问题的讨论1955年7月《语文学习》编辑部发动汉语主宾语问题的讨论,至1956年12月《中国语文》杂志社将讨论的文章编辑成《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由中华书局出版,前后断断续续讨论将近一年。
这是汉语语言学界继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后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专题学术讨论。
这次讨论集中在如何确认汉语的主语和宾语问题上。
在讨论中,大家提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语料摆出了各自的看法,大多数学者主张解决汉语的主宾语问题要兼顾“意义”和“形式”,虽然在如何“兼顾”上人们没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但从总体上看,这次讨论对汉语语法研究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是很值得纪念的。
关于主语问题,我已发表了《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载《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文。
这里,想专论汉语的宾语,以此作为对50年前这场讨论的纪念。
如何确认汉语语法中的宾语,是个棘手的问题。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报告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2017汉硕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涵:了解更多的汉硕考研信息、资料加丹丹老师Q。
依旧义乌散散思伊尔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写摘要
谓词性宾语的句法地位1 谓词性宾语谓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的句法地位,一直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
五十年代关于主语和宾语的讨论中,占上风的是名词化的意见,即这种谓词性成分都变成了名词(见中国语文杂志社1956)。
六十年代初朱德熙先生(朱德熙等1961)明确提出,谓词性成分的功能原本就包括充当宾语,并不需要改变句法地位,这一意见现在已经成为主流了。
后来朱先生又进一步将充当宾语的谓词性成分划为两类,而且给出了相应的判断方式。
简单地说,一类谓词性成分以下面例子中(a)句的宾语为代表,可以用“什么”来提问,已经“事物化”了,成了“指称”的对象;另一类以(b)句中的谓宾为代表,可以用“怎么样”来提问,没有“事物化”,仍然是“对于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陈述”(朱德熙1982:101)。
(1) a. 看下棋 b. 觉得很舒服(2) a. 喜欢干净 b. 喜欢干干净净的(3) a. 考虑参加不参加b. 开始写小说(4) a. 研究自杀 b. 打算自杀将充当宾语的谓词性成分划成两类,比原来大一统的“名词化”(黎锦熙1924,黎锦熙、刘世儒1960,史振晔1960)理论自然是进了一大步。
不过,“指称”和“陈述”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始终不够清晰,理论基础似乎也还有些可商榷之处(石定栩2005)。
用“什么”和“怎么样”来替谓宾分类,具体的操作又总是不够顺畅,所以有改进的余地。
本章从朱先生的两分法出发,探讨如何界定谓词性宾语的句法地位,并且试图建立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判断方法,以便更好地描述和解释谓宾的句法地位。
2 “什么”与“怎么样”之间的对立和谓宾的特点朱德熙先生(1982)用“什么”和“怎么样”的对立来区分谓词性宾语,是基于疑问代词在语义上和句法上的对立。
一般都认为,“什么”是问人、问事的疑问词,针对名词性成分提问;而“怎么样”及其变体“怎样”是问性质、状态、方式或程度的疑问词,针对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提问(刘月华等2001)。
北大参考书语法答问(朱)
壹汉语语法的特点客: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弄不很清楚。
今天想听听你的意见。
主:特点因比较而显,没有比较就没有特点。
所以要问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先要问你是拿汉语跟哪种语言比较。
客:过去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大概都是跟印欧语比较的。
现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恐怕也还是要跟印欧语相比。
主:要是跟印欧语比,经常提到的有两点:一是说汉语是单音节语,二是说汉语没有形态。
客:你认为这两点符合事实吗?主:如果单音节语的意思是说汉语的语素(morpheme)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那是符合事实的。
说汉语缺乏印欧语里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的变化,那自然也符合事实。
客:通常说因为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词序和虚词显得特别重要。
主:这种说法非常含胡。
说汉语的词序特别重要,似乎暗示印欧语里词序不那么重要。
实际情况恐怕不是这样。
拿英语来说,词在句子里的位置相当稳定,倒是汉语的词序显得有一定的灵活性,随便举些例子来看:(1)我不吃羊肉~羊肉我(可)不吃~我羊肉不吃(吃牛肉)(2)肉末夹烧饼~烧饼夹肉末(3)你淋着雨没有~雨淋着你没有(4)他住在城里~他在城里住(5)借给他一笔钱~借一笔钱给他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我们当然不能说汉语的词序一定比英语灵活,可是我们也不能说汉语的词序一定比英语不灵活。
在谈到汉语语法的特点时,有人一会儿说汉语的词序重要,一会儿又说汉语的句子组织灵活,忘记了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客:要是拿汉语跟拉丁语比较,恐怕还得承认拉丁语的词序要比汉语灵活。
主:是的。
“保罗看见了玛丽”在拉丁语里可以有六种说法:Paulus vidit Mariam。
Mariam vidit Paulus。
Paulus Mariam vidit。
Mariam Paulus vidit。
Vidit Paulus Mariam。
Vidit Mariam Paulus。
汉语的词序当然没有这么自由。
不过在拉丁语里,这六种说法只是词序不同,结构并没有变。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配价语法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的,70年代末由朱德熙先生引入我国。
“配价语法理论”创立之初是为了研究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性成分。
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运用此理论来研究形容词、名词。
例如,在汉语中“放了一只鸽子”与“飞了一只鸽子”词类序列、内部构造层次都相同,但前者可以改为被动句“一只鸽子被我放了”,后者则不能改为“一只鸽子被我飞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放”是二价动词,可以支配两个配价成分“我”和“鸽子”“飞”是一价动词,只能支配一个配价成分“鸽子”。
前者可看作是主语省略句,后者则可看成是主语后置句。
①汉语中可以说“他对我很热情”,不能说“他对我很热”;可以说“他有思想”“他有意见”“他对此有意见”,不能说“他对此有思想”等等。
这些现象都可以运用配价理论来解释:“热情”“意见”分别是二价形容词、名词,“热”“思想”则分别是一价形容词、名词。
正因为配价理论对某些语法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所以在引入我国后,很快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如张国宪、杨宁、邵敬敏、袁毓林、沈阳等都对配价语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如1995年、1998年两届研讨会的召开,三部论文集以及一部专著②的出版等等。
这段时期对汉语配价语法的研究逐渐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出研究对象广泛化、研究角度多样化、研究方法精密化的趋势。
总之,配价语法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上世纪末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999年以来,语法学界对配价语法的探讨又出现了新的研究视点,如更注重与汉语的实际相结合,开始对二十多年的研究进行反思等等。
为了使条理清晰,本文从配价语法的理论研究、具体研究、应用研究及反思研究四个方面综述1999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展示其发展的最新动向。
一、理论研究配价语法理论引入我国以后,就配价的性质问题、配价的确立问题以及配价的类别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大学生英语写作语篇的主位标记性研究
第7卷第1期2015年1月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Vol.7No.1Jan.2015大学生英语写作语篇的主位标记性研究朱诗花(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 要:以韩礼德等的主位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胡壮麟、黄国文、张德禄等的语篇研究,对所选语料的小句主位标记性等进行分析,以揭示作文的语篇功能特点。
研究显示:在所选的语料中,48.1%为有标记主位,而51.9%为无标记主位;而有标记主位中,状语主位占97%。
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能起到实践指导作用;同时再一次证实语言、语篇功能与语式间的关系。
关键词:英语写作;主位;语篇功能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01-0090-03主位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李战子和陆丹云总结了以往对功能语法的研究并指出了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1]。
现代语言学的主位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德裔法籍学者亨利.威尔[2],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接受并进一步发展了威尔的思想,认为主位是话语的起点、句子正在谈论的对象。
以韩礼德[3]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接受了其思想,把主位定为交际内容的出发点,一般由句首成分体现。
主位以外的成分均为述位。
近年不少学者关注主位与写作的关系。
周菊娥[4]总结了写作质量不同作文在主位推进模式上的不同。
程寅[5]从主位结构选择探讨了中美大学生的作文在主位选择上的差异并分析了原因。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运用主位理论分析35个中国大学生的写作语篇,推断主位选择是否完美实现了语篇功能、是否符合特定的语式要求。
1 有关术语主位是一个特定的语法结构,总的来说,它将小句连成一个信息单位,这个单位就是主位+述位。
它是信息的起点,小句的出发点[6]。
小句的主位结构是语篇拓展的重要因素。
主位的组织与选择有助于实现语篇意义。
系统功能认为,语言承担着各种语言功能。
制约主宾互易的语用因素探讨
制约主宾互易的语用因素探讨本文从语用层面分析了制约主宾互易的因素。
话题焦点的不同、语篇上的衔接与连贯、概念功能的制约及特定表达的需要,是影响此种句式在语用选择上的主要因素。
标签:主宾互易语用制约主宾可互易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句式,宋玉柱(1991)、李敏(1998)、任鹰(1999)、陈昌来(2000)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该句式的特点,并作了详细分类。
李宇明(1987)、陈平(1994)、袁毓林(1998)、沈阳(1998)等对主宾可互易句中部分主宾互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实际上,我们所讨论的主宾可互易句其主宾互易是就抽象的语境而言的,在具体语境中,语序的确定大都具有强制性和唯一性。
这种强制性和唯一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文拟从语用层面分析制约主宾互易的因素,希望能够完善对此句式主宾互易的原因探讨。
一、话题焦点不同从语用结构角度看,主宾可互易句述语成分的两个配项都有可能作为谈话的起点,也都有可能成为语句的焦点。
动词前的名词处于话题位置,是陈述或说明的对象,但不是表达重点,一般读次重音(赵元任,1968);动词后的名词为表达的焦点,处于信息焦点的位置,一般要重读。
如“井里钻出一个人”和“一个人钻出井里”这两句基本语义都一样,但语用成分不同。
前一句“井里”为话题,“一个人”为“焦点”;后一句“一个人”为话题,“井里”为焦点。
在具体语境中,用哪一个作为话题,哪一个作为焦点,要视表达者的交际需要而定。
陈昌来(2002)明确指出,主宾易位后,变化最大的当属语用方面,即主题变成了述题或述题的一部分,述题或述题的一部分变成了主题;信息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已知信息成了新信息,新信息成了已知信息。
如课堂上老师提问:“如果一间屋子住五个人,三间屋子住多少人?”这时,学生们通常这样回答:“三间屋子住十五个人”,而不是“十五个人住三间屋子”。
如果老师换一种问法:“五个人住一间屋子,十五个人住几间屋子?”学生们一般这样回答:“十五个人住三间屋子”,而不是“三间屋子住十五个人”。
主位述位理论和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语篇教学
导意义。
”①周海艳(2011)运用主位推进模式,分析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议论文篇目,她认为:与阅读汉语记叙文、说明文不同,阅读汉语议论文除了要调动学习者汉语语言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图式之外,更需要读者对汉语篇章生成和构造规律的知识的理解,而把主位推进知识这一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引入到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能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很有力的帮助。
在笔者搜集主位推进模式的文章时,发现该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很少,很少有学者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做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节汉语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笔者综合前人的研究,总结了汉语连贯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常见的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种:一、平行型以第一句的主位(T)为出发点,后面小句中的主位均为此句的主位,分别引出不同的述位(R),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主位进行阐述。
例如:(12)他们这样做活计的(T1)I,也不过是几个极粗糙极丑陋的人(R1),他们(T2)I虽然懂得怎样打扮一个马僮或是打扮一个车夫,怎样打扮一个妇人女子(R2),但他们(T3)I对他们自己是毫不加修饰的,长头发的、毛头发的、歪嘴的、歪眼的、赤足裸膝的(IU)……(萧红《呼兰河传》)这个模式可以用下式表示:T1_R1T2(=T1)_R2T3(=T1)—哼IB在例(12)中,各句的主位相同,都指的是同一个描述对象。
但是在有些时候,各句的主位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可能一些句子的主位是另一些主位中的一部分,如:①参见张絮媚《主位推进模式及其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科教论坛,2009(7)这个标准方面我做得不错。
另外我有的时候讨厌中国菜,因此我会吃熟悉的美式菜,我对美式菜的口味很熟悉。
(三)并列型主位推进模式中的偏误并列型主位推进模式在留学生作文中的表现有时显得杂乱无章,和上下文没什么特别紧密的联系,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只是简单地将事情列举出来而没什么逻辑上的顺序,比如:(52a)木喜洲位于在大理,云南省的外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二)
基于上述弊端,齐沪扬依据词类的必 要的功能,重新调整了词类的划分。
A、首先依据能否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把 词分为实、虚词两大类。能单独充当句法 成分的是实词,否则是虚词。
B、然后再依据它们所占据的语法位置 的不同,把实词分为三个下位类:体词、 谓词、加词。能做主、宾语,一般不做谓 语的是体词,能做谓语的是谓词,不能做 主、宾语和谓语,只能做修饰(定、状) 的是加词,区别词只能做定语,所以应归 入加词的范畴。
朱先生给区别词下的定义:只能在名 词或助词“的”前面出现的粘着词。朱先 生的这个定义与他划分实词的三个标准是 矛盾的。
B、朱先生依据能否作谓语把实词分为 体词和谓词两类。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主、 宾语,而区别词它恰恰不能做主、宾语, 所以朱把区别词放入体词中显然是很勉强 的。
C、朱先生把实词二分的结果对于一些 主要在修饰语位置上的词类作了不同的处 理,他把副词摈弃在实词之外(副词和区 别词都出现在修饰语的位置上,功能单 一),又把区别词归入体词之中,同一个 等级的词类被分到不同的等级中,这样处 理在分类标准上显然缺乏一致性和科学性。
2、朱德熙对把“小型、彩色、慢性” 等归入形容词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认为象“金、银、雌、雄、西式、中式、 大型、彩色、慢性”这一类词跟典型的形 容词很少有共同点,把它们称为非谓形容 词的唯一依据,恐怕是因为能做定语,要 是光凭能做定语这一点,把它归到形容词 中去,那么经常作定语的名词岂不是同样 也有理由叫非谓形容词吗?如:木头(桌 子),塑料(凉鞋)。
4、齐沪扬认为:区别词是一种独立于 体词和谓词之外的加词(主谓—主要成分, 定状—附加成分)。
他把区别词的语法性质归结为三点:
(1)非体词性:不能作主、宾语;
(2)非谓词性:不能作谓语;
现代汉语主主语句研究
.内容提要{f实际语言运用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
把大量具有相似结构的句子进行归纳,也便有了不同的句子类型。
划分句子类型,有实际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更有理论上的巨大意义。
主谓短语可以做句子的任何成分,其中做主语的句子我们称之为主谓主语句。
主谓主语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主语往往表示某个动作、某个抽象意义上的事件等等。
谓语往往是非动作动词,表示对主语的评判、说明、解释等。
同时,由主谓短语作谓语构成的主谓谓语句的研究状况也还存着较大的分歧,学者们对主谓谓语句的范围、分类标准等还有许多不同意见。
而在对许多句子的句型归属上,究竟划为主谓主语句抑或主谓谓语句,很多人还持不同意见。
事实上,由于个人发话方式、具体语境的不同,有一部分句子是存在着两可的情况的。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到的实际语料(主要是书面上的材料),从句法、语义、语用几个层面对主谓主语句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
提出了自己关于主谓主语句和其他几种句型、复句的辨析方法。
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特别分析了主谓主语句中双主谓结构的情况,并归纳了出现于特定句型中的动词、形容词。
户一。
全文分七个部分:一、绪论部分。
主要介绍主谓主语句的研究概况及本文的考察目的,以及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和方法。
二、主谓主语句主语部分分析。
分析了主谓短语的性质,认为主谓短语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短语。
主谓短语的结构特点。
提出了“准主谓短语”的概念,并进行了分析。
三、主谓主语句谓语部分分析。
本文将主谓主语句划分为三种类型:A.“(NP+VP)+NP”B.“(NP+VP)+VP”C.“(NP+VP)+(NP+VP)”。
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四、从语义的角燮,考察了主谓主语句中,主谓之间的关系,认为主谓主语句·h主渭之间也存在着话题——说明的关系。
五、主谓主语句与某些句式的区分。
六、从语用的角度.考察了主谓主语句在实际语言中的表现特点。
七、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主谓主语句的历时流变。
主题词:主谓主语句特点句型i?,戗、殳该ABSTRACTThereareallkiridsofexpressionsinthefactuallife.IfWeconcludemanysentenceswithsimilarstructure,WegetdifferentSentencestructures.IthastremendOUSmeaningsinthetheoryaswelIas柚importanteffect;nthepracticallife.Thesubject—predicatephrasecanbeusedanycomponents.AmongthemWecallthesentencessubject-predicate—phrasedsubjectinwhichthesubject-predicatephraseisusedaSsubject.Thesubject-predicate-phrasedsubjecthasitscharacteristics,suchasthesubjectusuallydenotesacertainaction,acertaineventintheabstractIevel。
主位语篇分析
主位与语篇分析陆彦(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1级研广州 510275)1.引言: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的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 of linguists)提出的,后来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他写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94)中指出,任何句子或话语从交际功能角度出发均可分为主位和述位。
本文首先简述主位、述位,主语、主题的基本含义,然后试就一篇文章的片段进行主位分析并略对主题主位和主语加以对比。
2.主位与述位主位是小句的第一个成分,是小句表达信息的起点,即韩礼德(1994:38,37)认为的小句除主位以外的剩余部分(remainder), 即围绕主位加以叙述发展的部分,统称为述位,the Theme is the starting-point for the message. It is the ground from which the clause is taking off. the remainder of the message, the part in which the Theme is developed, is called the Rheme。
主位述位结构中,有一点值得强调,那就是主位总是在述位前面出现,这是主位的“起点”功能所决定的。
The structure is expressed by the order — whatever is chosen as the Theme is put first.(1994:37,53)2.1 主位、主题和主语2.1.1主位和主题韩礼德(1994:52-53)的观点是,就主位和主题(topic)而言,前者的含义大于后者。
主题是一种专指句子话题的主位,仅仅标示主位概念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