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合集下载

“倾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

“倾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
课堂上 , 学生倾听 的对 象有 老师 、 生 , 学 信息源很 宽广 , 学生不知
目标 , 同样 ,倾听” “ 在数学课堂教学 中也 同等重要。好的倾 听者
不仅能听懂对方 的语言文字 , 而且能穿 透文字 , 理解对方所要表 达 的感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 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 、 主
维普资讯
2 0 年 3月 08 ( 总第 7 期) 8
’ UI , Z S

论 坛

I I O IJ A
C mua vtN . ) u l ie O7 t y 8
N .2o O3 08 .
“ 倾听"数 学课 堂教 学 中的另一种互动 ,
动和富有个性 的学习过 程 ,这个过程有 了老师的有效 引导和监 督长会 富有生命 , 高效 的课 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 积极表 达 ,
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 听、学会思考。卡耐基 曾经说过这 么一句 话 :一双灵巧的耳朵 , “ 胜过十张能说会道 自主倾 听的 意识不强 , 听 倾
金 秀 芬
浙江省金 华 市金 东 区含香 中心 学校 , 江 金 华 3 13 浙 20 2
摘要 : 倾听是一项复杂 的心 智活动 , 倾听能力 的好坏 , 学 对 过: 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 , 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 , 不是缺少美 , 而 是缺少发现。 课堂上不管是好学 生还是潜能生 , 无论是说对 了还
是说错 了, 无论是说得语无伦次还是清楚明 白, 教师都要专心倾
听, 不能有半点 的不耐烦更不能随意打断学生 的发言。 在倾听的 过程 中, 如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 、 理解 的偏差 、 观点 的创意 , 应及 时给予点拨或激励 。象 以上这个例子 中, 如果 老师不及时改正 , 那么学生的学 习热情就会被浇灭 , 也许他 们的学 习潜能 , 创新火 花就会被无情地抹杀。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兴趣合作交流体验思维的创造性学感体验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例如《组织比赛》,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趣活动的动画场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然后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会有不同意见,进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新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无关事物吸引而转移注意力,这一特点,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趣致动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小小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这一生活情境,先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小孩乐于助人,设置给图书馆管理员帮忙,让学生想一想,你能帮助她干什么?促发了学生的思维,紧扣主题。

在后面的练习中,让学生开展竞赛,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运算速度,把枯燥的计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学生乐学、爱学。

二、尊重自主选择,创建民主的合作氛围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如教学《大家来锻炼》时,可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根据自己喜欢的活动将学生分组,小组里看图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机会,并逐步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体会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既能达到互动学习,又能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的能力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还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

例如,除法的意义这一节的教学,我们可通过实践活动,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情境:给出一些筷子,问学生有几双,学生自己会动手圈一圈,每两根圈一圈,能圈成几圈就是几双,这一过程我在教学中没有直接教给学生方法,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发现这样做既准又快。

让数学课堂在倾听、交流中活起来

让数学课堂在倾听、交流中活起来
吐露心声. 学会表达 表达是人 与人交 往的基础 , 因此 , 教师要有意 识地让学生用


生 2我想用摆 小棒的方法, 1 根里先 : 从 1
完整的句子表达 自己的思想。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 词汇量少 , 表达
拿走 1 ,剩 1 根再拿走 4 ,最后 剩下 6 根 0 根

时往往词不达 意 , 另外 , 小学生的思维 多以直观思维 为主 , 他们一 般不会像成人那样 能借助抽象 的数学概念进行思 考和表达 。因 此, 教师在逐步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同时 , 要耐心地引导学生 , 把
根 , 以 1- = 。 所 1 5 6
苏 省

阳 市
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和感受 ,尊重学生 个性化的见解 ,在努力营造丰 富对话的课堂
话讲完整 、 讲正确 , 学会用符号表达 , 要让学生善于用线段 图 、 实 物图等图形具体 、 直观地表达 自己的意思。
二、 学会倾听。 突出精彩
班交流算法 )
生 1我 想 , 前 我 们 学过 5 6 1 , 么 : 以 + = 1那
1 -5 1 =6。
;学符号, 数学图形语言进行互译, 通过师生交 流来学习抽象 的数学概念 , 建立数学模 型 , 运用 数学方法解决 问题。
的 笑是 聪 明 的 笑 。”
五、 学会反思 。 提高 自己 反思是一个 自我矫正 、 不断提高的过程。 通过倾听 、 评价他人的意见 , 对照 自己的思考方法及思考过程 , 才
老 师一 愣 , 紧 问 :为 什 么?” 赶 “
那个学生大声说 : 因为小猴 想到 了其他 的猴子 。如果只拿 6 “
有粗暴地简单地否认孩子的想法 , 反而觉得这个答案非常难能可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说数学”和”做数学”同样重要。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通过语言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愿意说。

二、在质疑探索中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三、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师生互动评价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操作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六、在小结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平等氛围;质疑;小组讨论;评价;操作;小结【中图分类号】g623.5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数学这门学科不像语文那么重视语文的表达,数学在大多数人心中更是倾向于计算,认为会计算就学会了数学。

这个观念其实是对数学的大大的误解,其实,数学同样要重视语文表达,与任何学科相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文表达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育学认为,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紧密相关,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口头的数学语言的表达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口头的数学语言的表达简单地来说就是要开口说数学,当学生的数学思想通过语言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明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更加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说数学能力应如何培养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说数学”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教师的教,转变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

师生之间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许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学生,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决心,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

立足倾听,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立足倾听,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立足倾听,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倾听的方式和老师讲授方式出发,提出了关于数学课的倾听,从数学课的实践出发,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倾听的论述,从而提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倾听;提高;课堂实效自从新课程开始在各种小学实施以来,课堂变得生动了,课堂提问时我们能看到的是林立成荫的手,这表明我们的学生变得勇敢,敢说了。

这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彼此交流学习的场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了,倾听不仅仅是学生要学会的,老师也应该学会,只有学生和老师都学会,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才能够提高。

一、学生倾听(一)、给学生一个方法,让学生学会听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听学生的讲话,欣赏学生思维的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说的对还是错,教师必须全神贯注地听,不要打断他们,并要努力在听的过程中找到学生创新的角度,有意义的论断以及不明确的焦点。

我记得又一次在讲授“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课堂练习“25×48”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我说:”25×48可以被看成是 25×(40 +8),计算就变得很简单的。

“随即,有学生举手说:”25×48还可以看成是 25×4×12,这样不是更简单吗?”当时,我很高兴地赞美了他,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想的深入,谁都可以是老师,而这位同学想的就比老师好,大家包括老师都应该向他学习。

”这一次教育机会的捕捉,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学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灵感来源,纷纷积极竖起一个个小耳朵,十分认真的听讲。

(二)、建立一个平台,让学生善听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倾听几乎可以说是枯燥的。

但作为一个好老师应该用各种方法从这个枯燥中发现和创造快乐,老师可以采用一系列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来,促使课堂学习的活动。

比如说在第一学段引入一个故事与所学课题相结合,在《年月日的认识》一课中,我对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在上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11年3月15日,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进入我国,这张边境通行证的最后日期是2011年2月29日在深圳海关进入,即使他整容后改变了外观,武警叔叔检查文件的时候仍然可以一眼看穿他,扣留他。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只有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科性质定性为“人类的一种文化”,从人文维度考虑,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

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完备呢?一、回归课堂真善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只有成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载体,才能焕发其旺盛的生命活力。

“真”,就是真理、真实。

真理包括知识、技能等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内在规律;真实是指务实、实在、求实的精神与态度。

数学是严谨的,任何结论都需要严格的论证,这需要足够的耐心与虔诚。

把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风迁移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方式,谨慎的学习态度,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我们经常引用真实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形成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数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数学知识,还有他们那种在研究过程中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常和学生一起学习数学家的奋斗经历,让他们明确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克服它需要坚强的意志与持久的毅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数学结论是在公理和定义的约束下所形成的逻辑结果,数学问题的解决须遵守相应的数学规则,把这种约束与遵守迁移到生活中,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对公德、秩序、法律的内在自我约束力。

“善”,就是指善良、善意、富有爱心、同情心,它是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品质、一种人格倾向,包括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善待社会、善待自然。

学会表达与交流是将来走向社会、适应新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为此我们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课堂学习中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

创建倾听回应课堂,使数学课堂具有灵动性论文

创建倾听回应课堂,使数学课堂具有灵动性论文

创建倾听与回应的课堂,使数学课堂具有灵动性《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老师是在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但这个行为过程却没有力量。

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包括“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希望从学生那里直接提取标准答案,直接得到概念性的表达,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困惑、质疑、反思”等知识的建构过程。

学生被圈在一个个狭窄的问题里,小心谨慎地满足教师对标准答案的需要,因此,他们丰富的、朴素的发现和思考没有了,课堂变得僵硬起来。

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发言时,他们有的嘴里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

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与同座“交流切磋”,有的学生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注意力不全在发言的学生身上。

而上课的老师一直微笑着注视这一切,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甚至连一个责备的眼神都没有。

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中新型的老师——学生学习的伙伴、顾问,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活力奔放、“当家作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的确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这样热闹的背后,我们的课堂上还缺少了一份沉静,一份用心倾听他人发言的沉静,一份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沉静!“提醒学生发言讨论不太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

是的,如果我们的新教育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倾听,缺少了这份沉静,那么我们学生的获益将不会比正襟危坐的课堂多多少。

建立起一种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信赖的关系,一种互相倾听的关系,一种能直率地向教师、同伴求助的关系,一种即使拿不出意见来,也能得到老师和同伴善意的微笑的关系。

让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回应,由沉静的课堂到鲜活的课堂,真正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实效性、灵动性。

数学课堂因教师的倾听而精彩

数学课堂因教师的倾听而精彩
教师简单地急于告知 , 效果要好得多 , 感 受 也 深 亥 U 得 多。 如 在教 学 “ 两位 数 加 两位 数 ( 进位 ) ” 时 , 学 生
问题补充完整 , 分 别 列 m算 式 , 得 出 四 句 乘 法 口 诀 : 二五一十 、 i五 十 五 、 四五 二 十 , 等 把 第 五 只 船 的人 数 用 算 式 表示 f 十 J 来时 , 一 部分 学 生 齐 声说 出 口诀 : “ 五 五二 十 五 ” 。 随 即有个 学 生 说 : “ 不对 , 不 对 !应 该 是 五 五 二 五 。 ” 教 室 里一 下 子 沸腾 起 来 , 有 的学 生 争 着说 : “ 五 五 二 十 五 。” 有 的学 生受 刚 才学 生 的影 响 , 说 : “ 五 五 二 五 。” 老 师没 有 直接 否定他 . 而 是 不 动 声 色 地 请 刚 刚 提 出 反 对 意 见 的 学 生说 , 为什 么 是 “ 五五二五” 。学 生 回答 道 : “ 前 而 句 都 是 四 个 字 的 口诀 , 所 以 这 句 也 应 该 是 四 个字的” 。这 是 个 多 么 善 于 思 考 和 观 察 的 孩 子 呀 !
外, 别无他法。” . t t t , , 教师的每一次倾 听 , 是 课
堂 中 又一 次 对 话 的开 始 , 义一 次碰 撞 的开 始 。可 以说 , 没 有倾 听就没有对 话 , 没有 x l , - 话 , 就 无 法 开展教学活动。总而言之 , 有 了教 师 的倾 听 , 就 有 T学 生 自主 思 考 的 空 间 , 创新灵感 、 创 新 思 维
恩 格 斯 曾 说 过 :最 好 的 学 习 是 从 错 误 中 学
习 。课 堂 上学 生 出现 的错 误 , 往 往 足 很 好 的 教 育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激情飞扬、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深思.本文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一、将幽默引入课堂,增强感染力作为数学教师,要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和丰富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在课堂上能够随机拓展,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此外,数学教师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或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来表示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如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有位数学教师为了强调格式的重要性,故意没有按照规范的格式写.结果教室像炸开了锅,学生纷纷挑刺儿:“老师,证明全等的三个条件必须按照sas的顺序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是由sas证明的)“老师,三个条件后面必须写‘已知’、‘已证’、‘公共边’!”“老师,左边必须写左边三角形的条件,不可以颠倒的!”“老师,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来的结论后面要写‘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边相等’!”有学生实在挑不出毛病了,竟然说:“老师,你那个‘∴’写得不标准,写的像‘∵’!”教师哭笑不得,“恶狠狠”地把那个“∴”擦掉,说:“我不写它了,行了吧”“老师,不行,不写扣分呢!”……教师最后总结:“原来你们都知道书写格式啊,可是做作业时你们为什么会出错呢?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哈……”欢笑中,学生们记住了写作业时一定要规范.幽默如春天里的花朵,让数学课堂生机勃勃,无形中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进而浇灌出数学课堂的知识花朵.二、建立和谐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处理好了,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和学生应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真正做到理解和接纳对方.只有这样,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更浓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往往会使知识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一视同仁地关爱每位学生,给予学困生和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必要的帮助,用心教学,用情护生,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好坏都尊重他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以“唯我独尊”的姿态自居,以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习引导者为目标,使学生轻松地参与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课堂中的“插嘴”,教师不要一味地理解为学生不遵守纪律而给予生硬的批评,因为这常常是学生思维敏捷、开阔的表现,应适当引导或互相交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想法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快乐、合作和渴望,少了沉闷、不快和矛盾.一旦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为趣味无限的教学活动,就会让学生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主动、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三、走向生活,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传统的数学教学会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在经过“正规”的学习后变得枯燥、晦涩、深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学习数学”变成“学习数学书”.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绝,成为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中的数学素材.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没有生活乐趣的体验,这样的数学学习自然就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课堂引向生活,将生活融入课堂,使学生快乐学习.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如果将它对折1次,会有多厚?2次呢?3次呢……请估算一下,如果将它连续对折27次,会有多厚?”折纸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争相回答问题,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这样就给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活化因素,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力量,让学生能团结合作,使数学课堂丰富多彩,更具生命活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四、计算机辅助教学,让数学教学生动形象教师要学会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能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又能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教师,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如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用课件展示“日食”的过程,先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用几何画板制作出“日食”现象的动画.这样既体现数学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五、正确运用评价功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在学生回答问题、产生设想的过程中,教师暂时不要作出评价,以便使参与讨论的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最终得出尽可能完美的结论.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学生很容易发现窗户符合要求,思考一段时间后,发现文具盒也符合要求……这样既让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又因受到教室电扇的启发,学生发现“时钟时针是旋转”、“甩呼啦圈也是旋转”等现象.如果教师过早地作出了评价,不利于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空间拓展,更不能很好地理解概念的外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要以和悦的态度去接受,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要经常用“你的想法真不错”“你真聪明”“你的想法妙极了”“请继续努力”等赞扬激励的话语去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力量,再加上亲切的表情,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诸如”你真行”“再试一次,老师相信你这一次一定比上次做得还要好”“你瞧,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你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成功”“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一定能进步”“你们真棒,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等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有利.教师若不注意学生的答语,学生就会敷衍塞责.当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教师应该指出答案中有价值和可接受的地方,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在一定的场合中,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课堂教学活动是双边互动的,只有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活动,激发求知欲,挖掘学习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不断摸索、探究,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充满活力.(责任编辑黄春香).。

让数学课堂更富生命的张力与个性的魅力

让数学课堂更富生命的张力与个性的魅力

让数学课堂更富生命的张力与个性的魅力数学课堂充满着理性与思辨,但不该是冰冷的,应该是理性与激情的智慧碰撞;数学课堂同样应该是火热的,充满着生命的张力与个性的魅力。

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一、善于倾听张扬个性教师要俯下身子,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想法,关注孩子的需求,从孩子的发言中寻找闪光点与思维的火花,对孩子的想法给予恰当的点拨、回应与指导。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在研究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为学生安排了学具,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部分小组是等腰三角形或一般三角形)、梯形(部分小组的学具是等腰梯形或一般梯形)和圆。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后的交流中,引发了如下的辩论。

第一小组说:“我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小组成员演示给大家看,教师评价说:“讲的似乎有理有据。

”第二小组说:“我们小组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梯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接着孩子们举起自己的学具,演示给班上其他同学看。

教师追问:“对于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不一样的两种想法,看来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呢?其他小组对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看法吗?”第三小组接着说:“我们小组觉得,刚才的两组发言都不全面,应该说有的三角形和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又一次追问:“看来,我们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在三角形和梯形的形状上,让我们来看看你们小组中的这些三角形和梯形的学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接下来,教师在通过展示各小组的学具,学生们不断地修正自己先前的想法,得到了准确的想法,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理性之美。

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用心地倾听着每个孩子的发言,细心辨析其中的富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及时地给予孩子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引发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孩子享受自己思维所带来的快乐,从彼此交流中获得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张扬。

数学课堂中如何学会倾听

数学课堂中如何学会倾听

数学课堂中如何学会倾听1数学课堂中如何学会倾听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1.明确“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

如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教给学生科学的倾听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比如要边听边动脑子,筛选比较,分析综合,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要学会“听话听音”,听出“话中之话”,言外之意;要边听边“察颜观色”,留心说话者的语气情感,以求进一步理解对方讲话的含义。

运用策略,让学生善于倾听1.展开竞赛抓住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的特点,结合数学课堂的实际环节,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有时处出于教师的一句话,如“比一比,哪组做的又对又快?”“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这下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听的特别认真,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让学生当好小老师学生学会倾听,有时在教学法中也可以轮换一下角色,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

如教学“8、7、6加几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9加几的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就让多个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的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课堂上练习题有机会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考从倾听开始——浅谈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思考从倾听开始——浅谈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面对 这 样的 情况 ,可 以通 过看 录
入这样的听说训练, 如我说“我是某某
朋友 的 发言 ,这 时就 需要 教师 正确 地
像、听录音、看投影等手段,利用声音、
学校一年级的学生” ,让孩子重复,或
加以 引 导。 教师 可以 引导 学生 眼睛 看
形象、色彩来调动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
者我说“我爱我们的 老师”,让学生注
二、复述 :习惯的培养从有 限的强 迫开 始
一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坚持听讲的 时间有的是十几分钟,有的只能坚持 几分钟,那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就需
动中同学们的表情、 动作、语言和活动 时的气氛。这次的作 文,学生写得又快 又好。有位同学这样 写道:看,王良托 这个小胖墩儿正颠着 屁股“哼吱哼吱” 地一上一下,一听那 么多“坐”宇,一 愣,竟一屁股瘫在了 地上,结果他与那 些瞪大了眼睛、做错 的人站在了一旁。 写 出了 那个 同学 憨态 可掬 的样 子, 令 人忍俊不禁。
听明 白了 吗? ”“ 谁能 来再 说一遍 7”
四、评议:倾听的积极性在鼓励中
学前 教 育的 孩子 来说 都已 经知 道, 那
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有意强迫中慢慢
坚持
怎样让孩子在学枯燥的数字时也喜
学会倾听。
很 多孩 子在 听到 教师 的问 题后 只
欢听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会特意加 管自己举手,根本不去注意听其他小
为了 增 加学 生的 实践 活动 ,我 每 周向学生布置“生活作文”,主要是让 学生 做一 些力 所能 及的家 务活 ,然 后 把 自己 通过 实践 创造 出来 的素 材写 成
作文。于是在学生笔下,( 洗红领巾> <今天 我当 家>等 一篇 篇反 映学 生真 实

懂得倾听,数学课堂更精彩

懂得倾听,数学课堂更精彩

懂得倾听,数学课堂更精彩学生认真倾听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同样,教师也需要认真倾听。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了解学情,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一、倾听,是一种尊重,教师需要细心学生发言时,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要细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

因为学生回答问题时,结果可能是正确的,还有很多时候是错误的。

当学生的发言有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否则会不能及时纠正甚至放大学生的错误。

一位教师执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几?学生回答说:2的公倍数有:2,4,6,8……3的公倍数有:3,6,9,12……2和3的公倍数有6,12,18……所以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

教师接着评价说:很好,要找2和3的最小公倍数,先要找到2和3的公倍数。

显然,学生的回答是有错误的,可惜教师未能发现。

可能教师比较紧张,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课堂上不指出学生的错误就等于纵容其犯错。

以上学生的错误并非偶然,因为学生在学习公倍数时,一方面容易与旧知“倍数”发生混淆,另一方面对刚刚学习的“公倍数”还不甚理解,所以在运用时常会张冠李戴,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就会有所预设。

即使备课时没有充分估计,如果教学时认真倾听,也会发现并指出学生的错误。

实际上,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2的公倍数有:2,4,6,8,……”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的意义,还能提醒全班学生注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二、倾听,是一种等待,教师需要耐心课堂上当学生的发言偏离教师的预设时,有些教师可能会打断学生的发言,或强行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改变学生原本很有价值的思考。

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在不经意间还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时,先引导学生学会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建构的概念比较清晰时,可是在教学用几分之几表示可能性时,由于教师没有耐心听完学生的发言,致使刚刚点燃的创新火花破灭。

倾听,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倾听,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

倾听,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摘要】作为有效教学中的主体,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或某一现象发表不同的主张、见解,创造一种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境界.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大胆质疑,引发探究的深度;学会倾听同伴的不同见解,调控解决问题思路;学会倾听同伴的感悟,引发深度的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倾听;质疑;见解;感悟;探究;思维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这样说:“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含义,能倾听世间各物对我们说的话. ”作为有效教学中的主体,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对话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对方的世界. 所以要提高有效教学,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先养成倾听的习惯. 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倾听者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倾听,分为教师的倾听和学生的倾听两个层面. 教师的倾听,指教师将全部心理活动指向或调向发言的内容,记忆学生发言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和判断学生发言内容的正确与错误及原因,并及时进行反馈. 学生的倾听,指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同学或老师所讲的内容,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作出相应的判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针对某一具体的数学问题或某一现象发表不同的主张、见解,在满足了学生表示自己“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身份欲望的同时,已经创造了一种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境界.1. 倾听同伴的大胆质疑,引发探究的深度所谓质疑,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事实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某一问题作出回答或者对某一既定结论重新思考,在辩证、反驳中,将问题透彻化、深刻化,或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之一. 质疑的过程也是学生被“唤醒”、“激发”和“升华”的过程,实现自身主动的建构——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智慧能力,完善主体人格的过程.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因此,在学生认真倾听基础上,要尝试抛出问题进行质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学生们凭借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也许在某些时候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是胡搅蛮缠,可是如果在学生说出这种“奇思妙想”时就板着脸训斥,一直把自己高高处在上方,那就直接扼杀了学生“说话”的意识,长此以往,出现的局面将是——课堂上孩子们总是处于“倾听状”或努力朝着老师要的答案回答,思维越来越窄.2. 倾听同伴的不同见解,调控解决问题思路例如在教学“近似数”这一内容时,请学生填2302的近似数时,学生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生1:我认为是2000,因为302的最高位没有达到5可以省略,所以就是2000.生2:既然这么说,那我觉得2302更接近2500,302的最高位是3,接近5.生3:我认为不妥,还有更接近的,应该是2300,302最接近300.……学生们各抒己见,不仅说出了答案,而且说出了理由. 谁对谁错?其实都没有错. 最后我告诉他们,其实你们的答案都对,估计本身就有不同的答案,无非是你们估计的层面不同.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展示着最鲜活的学情,所以应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瞬间的契机,展开讨论,有效调控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当别人发言与自己不同的时候,要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如上面所用到的“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来表达.3. 倾听同伴的感悟,引发深度的思维如教学“认识小数”的复习课.师:我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很多知识,大家回忆一下,你都掌握了哪些?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一会儿,学生纷纷回答,教师也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整理形成知识系统. )当学生小明提出“小数都比1小”时,我紧紧抓住小明这个个体独特的感悟,提出话题:“你是怎样理解‘小数都比1小’这句话的?”小明说:“当一个物体不够1米长,或不够1千克重时,我们就用小数来表示,如:0.5米,0.6千克等. ”我立即组织小组对小明同学的话进行讨论. 很快,小组的意见就汇报上来了:物体的长度有3.2米,重量有10.5千克……更妙的是孩子们画出数轴来表示小数!0~1之间的小数是比1小,但从1开始,后面的小数就比1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是啊,学生虽然不知道混小数、纯小数的概念,但在同学的辩论、交流中,已经深深地理解了这两种小数的内涵.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完成任务,而是要不断地观察和倾听学生的声音. 通过倾听不仅辨别学生是否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条理性,是否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发思想的交流,观点的交锋,产生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倾听,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充满生命的活力!【参考文献】[1]颜厥苗.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倾听的操作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46):111.[2]吴肇姬.思考从倾听开始[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06):21.[3]张光陆.教师倾听的意义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03):56.。

倾听 让数学课堂绽放美丽之花

倾听  让数学课堂绽放美丽之花

倾听让数学课堂绽放美丽之花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

只有用尊重、理解、欣赏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把握自然生成的资源,才能让更多的生成得到展现。

关键词:倾听;尊重;鼓励;赏识;智慧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041-02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

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用诸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启发孩子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么做。

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停顿了一下,摸摸儿子的小脸,充满耐心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瞬间,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我为这位母亲感到骄傲和欣慰。

正因为给了孩子把话说完的机会,她才感受到了母亲的幸福;正因为倾听了孩子的话语,她才感受到孩子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一位母亲尚且如此,为师者难道不更应该如此吗?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点滴体会。

一、倾听需要尊重和理解教师需要主动改变教育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每一位学生的观点。

课堂倾听只有在师生双方平等互动的关系中才能成为一种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不应追求热闹的课堂,而应追求彼此用心倾听的课堂,把精力集中在细心地感受、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上,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及时、全程地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

案例1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教学片段师:我们已经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生1:黑板的边缘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2:铅笔可以看成线段。

生3:一根头发可以看成线段。

教室顿时热闹非凡,学生兴奋地争议起来。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堂是孩子的,应该把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只有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课堂永远充满活力。

教师应如何组织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发展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学习;创新精神;畅所欲言;动手操作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在教学中,通过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我先讲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故事,祖冲之发现圆周率值比外国数学家早2000多年,他是多么值得我们骄傲啊!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成为我们班的小数学家。

学生一听顿时情绪高涨,个个按捺不住地开始探索起来,有的测量、有的计算、有的记录……课堂气氛活跃。

二、让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投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下“师尊”的架子,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普通三角形。

问:同学们,现在我要把这两个三角形合并成一个新的图形,你们猜猜看,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说拼成一个正方形,有的说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还有的说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甚至有的学生说拼成一个梯形。

这时对于学生的答案我不急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而是动手操作让学生观察他们刚才所说的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普通四边形。

接着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我再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的 综合 评 价 。 我 在 自 己 所 教 班 级 的 数 学 学 科 教 学 中
开放 的、 趣味性强的 、 与 高的教学素材 , 参 度 让
学生动起来 , 数学课 堂活起来 。为此本人对如
2与学 生 一 起 总结 答 案 :
一 采 它 们既 不平 行 , 也不 相交 。 无论 如何 也找 进 行试 验 , 改往 日评 价 模 式 , 用 综 合 评 价 即 的方法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 学期总成绩= 课堂× 使 何让新课程标准下 的高中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 不到一个平面, 该平面同时经过这两条直线 。 2 %+自主 探 究 x O 作 业 X 0 平 日测 验 × 0 - %+ t 2%+ 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 愿与符位老师共 同商讨。 3创 设 问题 情 境 . O 学 4 %。这种 评 价 强 化 了对 学 习 引人概 念 “ 同在 任何一 个平 面内 的直 1%+ 段 考试 X 0 不 过程的评价 , 也强 化了考试的发展功能 , 以 不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 , 在进 行概 念教 线 ” 就是异 面直 线。因此 , 教师应该精心 没计 次考试成绩论成败 , 评价方 式更科学 、 全面 、 学之前有一个新课引入的环节 , 在这个教学环 课 堂的每一个环节 , 每一个练 习 , 激发学生 来
学 能力 。让 学 生 走进 数 学 , 为 学 习 的真 正 主 得到答案 , 成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例如 : 异 在“ 宰者。 关键 词 : 课 改 新 创设 情 境 充 满活 力 传统 的数 学 教 学是 一 个 枯 燥 无 味 的 过 程 ,
四、 评价模式活起来 传统教 学中 , 对学生 的评价 方式 , 只是对 学 生的课业情况 和考试成绩来评价 。新课改
对, 也应让学生表达 。相信学生 的每一个 回答 技 能技 巧 。这 个练 习适 用 于公 式 、 理 教学 。 定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打造常态下的数学课堂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打造常态下的数学课堂
师应 告 知学 生 , 我们 的数 学题 都来 源 于生 活题 材 , 所 式 计 算 ” “ 算 下 面各 题 ” “ 计 算 , ;估 ;不 比较 算 式 大 以所得 的结 果若不 符合生 活实际 , 或与生 活实际偏 差 小 ” ……或经 常性 地开 展适 合估 算 练习 的实践 活动 , 太大, 基本 可 以断定是错误 的答 案。如从 上海开往 南 使 学 生运用 估算 对 日常 生活 中的一 些事 情进 行 预先 京 的 火 车 的速 度 为 8 米/、 , 明 步行 的速 度 为 估 计 、 千 /时 小 J 策划 , 实践 活动 中提 高估算 水平 。如 可 以设 在 10 0 千米/ 时等 。教师应经 常这样训练学生利用 生活 计 这样 的活 动 : / b 学校组 织秋游 , 参与设计 消费方案 ; 估 经验 先在解 题之前 预估一个 答案 的取值范 围 , 而后 再 算 一个没有 关紧 的水 龙头一年 流失 的水量 ; 估计 一本 检验 解题 的结果是 否在这 个范 围之 内 , 若不 在此 范围 杂 志 的字数 、 袋米 的粒数 等 。在解 决 问题 时 , 一 明确 内就可 以判 定是 错误 答案 , 就需 重新解 题 。这 样 , 学 地 把估算作 为解决 问题 的一个 步骤 , 先估算 结果再 解 生 在 检验 中体 会 到估 算 的确 非 常 实用 , 就会 乐 于估 题 , 出估 算在解决 问题 中的价值 。教 师可经 常性 地 突 算 , 而提高解题 的正确率 。 从 设 计 这 样 的估 算 练 习 , 引 导学 生 总结 估 算一 般 策 并 三、 作业 中精心设计估 算练习 在 略 , 学生对估算 形成一定 的技能 , 使 从而精于估算 。 学 生估算 习惯 的养成 , 非一朝 一夕 、 蹴而就 , 并 一 学生掌握 了科学 的估 算方法 , 把估算 逐步 内化为 对 需 要教 师 长时 间 、 有计 划 、 步 骤地 渗透 和训 练 。但 算 法策 略并 能够灵 活 地运用 它 , 提高学 生 的分析 、 有 构建 学生 良好 的认 知结构 , 养学 生思 维 培 不 少教 师认 为 , 现行 教材 出现 的估 算 内容 少 , 有训 判 断 能力 , 没 灵 练 的机 会 。其 实不 然 , 教材 中估算 题 材是很 丰 富 的 , 的深 刻 性 、 活 性 和独 创性 都 将 起 到积 极 的促 进 作 无 论是 计算 、 用 题 , 是几 何 、 的计量 , 应 还 量 只要教 师 用 。因此 , 我们 教师 应在 平 时的教 育教学 过 程 中 , 多 用 心挖掘 , 目的 、 有 有意识 地渗透 到教学 的各个细节 , 去挖 掘这方 面 的素材 , 为学生搭 建估 算 的平 台 , 估 使 估算 运用 习惯 化 , 让估算 成 为学 生一 随时都 可 以进 行估 算训 练 。教 师也 可 以精心设 计 一 算 训 练经 常化 、 些 估算 练 习。如 :先估算 , 结果 填在 () , 列竖 种 自觉 的行 为。 “ 把 里 再

课代表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的活跃度

课代表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的活跃度

课代表如何促进数学课堂的活跃度在数学课堂上,课代表如同一位灵活的桥梁,连接着老师与同学们的心灵与思维。

她不仅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更是激发学习兴趣和互动氛围的重要推动者。

课代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课堂的活跃度,让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变得生动有趣。

首先,课代表懂得倾听同学们的声音。

在每次课前,她总会认真收集大家的意见和疑问。

许多同学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能会感到畏惧或无从下手。

课代表会在课堂开始前,把这些问题整理成一个小清单,以便老师在讲解时能针对性地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课代表不仅帮助同学们消除了心理障碍,也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其次,课代表善于组织互动活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以讲授为主,而课代表则会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和互动。

她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共同解决一道数学题目。

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又能让同学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显著增强,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课代表还会利用现代科技工具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她会使用一些数学软件或应用程序,让同学们在屏幕上直接观察不同形状的变化和性质。

这种直观的展示,不仅让同学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得课堂不再单调乏味。

课代表总是能巧妙地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令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新。

此外,课代表在课堂上充当了“桥梁”的角色。

当同学们对某个难点产生困惑时,课代表会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并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老师。

这样一来,老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关注到同学们的需求,进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课代表深知,只有打破传统的师生壁垒,才能让知识的传递更加高效和顺畅。

在课堂结束后,课代表也不会停止她的工作。

她会积极组织学霸分享会,邀请成绩优异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这种分享形式不仅能够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还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内容摘要: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

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们做教师的也要有善于倾听的耳朵,怀一颗细腻的心倾听学生的童心、错误、奇思妙想和“弱势”声音。

不仅要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且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应当追求的不仅是发言热闹的课堂,更要用心地相互倾听的课堂。

关键词:教师课堂倾听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会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机敏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境,仔细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去灵活地调整教学、组织教学,只有在倾听中捕捉宝贵的教学机遇,好好加以利用,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让数学的耳朵幸福起来。

一、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倾听的几个案例:[案例一] 听而不思,随意应付一位教师在教“长方形的认识”的时候,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长方形的例子。

一名学生回答:“铅笔盒是长方形。

”老师此时不知在想什么,随意敷衍学生的回答:“嗯,好,还有谁来?”又一名学生回答:“遥控器是长方形。

”这时老师又随意应付到:“哦,你还知道…遥控器‟!”……这位教师只是听而不思,随意应付,煞有其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评价。

其实学生的回答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铅笔盒的形状角落是弯的,不是严格的长方形,“遥控器”是立体的不是平面,如果指其中一个面也可能是梯形的。

可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听而不思,使学生对长方形特征的理解产生了偏差,白白错过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大好时机。

[案例二] 听而不究,未寻根源有位教师讲一年级的图画应用题,他出示了一幅图画:有六只小羊,四只头向左,两只头向右,让学生列式计算。

经过片刻思考后,一名男生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6-6=0……”老师一愣,继而就不再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学生,而是转向其他同学很严肃地问:“他的解法对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这道题究竟怎样列式才对呢?”老师接着问。

一生回答说“6-2=4或6-4=2”时,老师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个孩子低着头慢慢坐下。

课后,我曾问那位男同学,他说:“原来有6只小羊,往左走了4只,向右走了2只,一只都没有剩下,所以用6-6=0。

”多有创新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为这位教师“定向”的思维,对学生的的解题方法法听而不究,迫不及待地将目光投向另外的同学,根本就拒绝没有追寻他这种解发的根源,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

[案例三] 听而不引,滞于形式师出示题目:小明有8个苹果,小亮有5个苹果,小明苹果比小亮多几个?生:列式解答,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8-3=5 (2)5+3=8 (3)8-5=3师:那么你喜欢哪一种呢?并告诉老师你喜欢的理由。

生1:我喜欢第(1)种,因为8减3得5,所以小明苹果比小亮多3张。

生2:我喜欢第(2)种,因为5加3得8,所以小明苹果比小亮多3张。

生3:我喜欢第(3)种,因为8减5得3,所以小明苹果比小亮多3张。

师:那你们最喜欢哪种解法呢?(师预设是第3种)学生有的喜欢第(1)种,有的喜欢第(2)种,也有人喜欢第(3)种。

师:再想一想?生沉默不语……师:(无可奈何)那我们今天先这样,以后再讨论吧。

这位教师想在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引导,可是他只听得进去自己预设的答案,当学生出现意外回答时不置可否,以一句“下次说”简单地回避,使这次讨论滞于形式。

缺乏思维的倾听,使课堂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善于倾听。

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

倾听的核心是思考。

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活跃的思考和智慧的引领。

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做出教育的决定,或引领学生的疯狂想象,或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或激活错误的资源……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1、、倾听——引领学生的“疯狂想象”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响应生命,儿童就是那鲜活的生命。

外甥女告诉我“桔子变成猕猴桃”,我非常惊讶:桔子和猕猴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水果,桔子怎么会变成猕猴桃了呢?经过耐心的倾听才知道,因为桔子烂掉了,颜色如猕猴桃,所以说“桔子变成猕猴桃”。

耐心的倾听使我体会到孩子这个鲜活的生命,可以为我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带领我们进行一次次全新的体验。

而这样的情形我在《比轻重》的课堂中也感受到了。

老师出示一个青椒和一个萝卜的实物,让学生来比一比那个重哪个轻。

学生有的说用手掂一掂就知道了!有的说把它们放在一盆水里,浮上来的轻,沉下去的重,教师及时表扬学生“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学生的思维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有的说我只需要一根橡皮筋,把青椒和萝卜吊在上面,把橡皮筋拉的长的东西重!有的把两支铅笔扎成十字架,两旁各吊一根绳子做成自己的天平,把东西放在上面称一称。

又有人想出了妙招:把青椒和萝卜分别放在纸上哪张纸弯下去的多,就哪个东西重!还有人想出了奇招:要一个塑料盆,把青椒和萝卜扔下去,哪个发出的声音大,哪个就重……我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殊不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奇妙的“大千世界”,教师只要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倾听,稍稍给他们一点鼓励,把足够的空间交还给学生,那么就样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们,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思维,奇妙的想象,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师生之间弥漫、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

课堂成了“阳光课堂”,学生便成了那一个个在“阳光课堂”里快乐飞舞的小小天使。

2、倾听——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课堂教学,有交流才有价值。

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学生可能是“无心”的,但教师一定要“有意”,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他们的奇思妙想。

只要教师有心去倾听,或许,能从学生的“灵光一现”中从听出动人的旋律,在课堂中谱写一曲创新之歌。

例:求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下图(单位:厘米)。

已经有学生想出了三种解题的方法:(5×10+5×5+10×5)×2,5×10×2+5×5×2+10×5×2 ,5×10×4+5×5×2 。

师发现一个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同学,你还有什么问题?”(如果老师满足于在备课时预设的三种解题方法,放弃了那双举起又放下的手,忽视了那张欲言又止的嘴,那么就不会出现下面这没有预设的精彩和自发的掌声了。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算法是5×10×5。

师看他列的是求长方体体积的算式,于是就说:“题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求体积。

”其他同学都笑了。

生:老师,我是求长方体表面积的。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起先,老师枉猜学生的心思,可听说学生确实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马上转变想法,决定把宝贵的课堂时间再次交给学生,一“听”为快。

)生拿起一个长方体学具,指着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我把它当作2个5×5,那么4个侧面就是8个5×5再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积2个5×5,这样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共就有10个5×5,即:5×5×10。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立即响起了掌声。

(赞扬的掌声证明老师的决定是正确的,赞扬的掌声表达着学生的心声:我们需要解释自己见解的时间。

)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有一种新的解法,列式是5×10×5。

”师:你的想法跟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吗?(这次,老师不再枉猜学生的心思,枉加自己的想法,放手让学生一讲为快。

)生: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计算的,两个底面积的和刚好等于一个侧面积,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所以列式是5×10×5。

掌声又一次响起。

(这掌声,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赞赏,也是对老师的肯定,赞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更要长着一双慧眼和两只聪耳,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捕捉学生那灵动思想的产生。

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国度,倾听学生异想天开,为学生哪怕是稚拙的、愚劣的想法而喝彩,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去思考、解答。

我们要利用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裁决”的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3、倾听——激活学生的“阳光错误”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

”一般来说,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独特的思维,反射出智慧的光芒。

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教师从显露的错误中捕捉“闪光点”,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将合理成分“激活”,使错误变成“阳光错误”,课堂变成“阳光课堂”。

案例:可能性大小师:小朋友,通过游戏,我们认识结果的可能性。

请你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个词语来描述一些生活中的事情。

例如,太阳早上一定是从东方升起的。

生1:今天可能要下雨。

生2:过马路,一定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生3:儿子不可能比爸爸高。

(这是个错误的例子,教室里出现了小声的嘀咕。

)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生4:我认为是的,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比爸爸矮。

生5:不对不对。

儿子长大了,有的就比爸爸高,我表哥就是这样的。

师:那么,怎样改一下说法就对了?生:儿子可能比爸爸高。

师:儿子与爸爸比什么就可以用到“不可能”一词呢?生:年龄。

师:怎么说?生:儿子的岁数不可能比爸爸大。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感知,容易出现错误。

在案例中,学生受自己生活中“爸爸比我高”的影响,考虑问题比较片面。

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从而正确认识儿子和爸爸比身高、比年龄之间存在着不同点,应该区别对待。

教师的耐心倾听,以部分学生的正确认识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智慧火花,从错误中提升了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

有人说:“孩子是没错的。

”是的,孩子有错也是美丽的,孩子的错是有价值的,学生的错是一种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调控,站在新的视角给“错误”以新的定位,热忱地引导点拨,抓住错误延伸,诱发思维,开启心智。

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用我们的热情去倾听,用智慧去激活学生的“错误”,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阳光般的生命活力。

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是一种修养,倾听更是一种智慧。

古诗曰:“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

”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给学生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你的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