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与精深中医养生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内容清晰)
中医“治未病”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
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治未病解读》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和完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的要求,并就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要说皇帝中的长寿者,非乾隆莫属。
他活了80多岁,在位60多年,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呢?答案是,常吃大黄。
乾隆皇帝吃少量大黄的目的,主要是取其“推陈致新”的功用。
就吃的方面来说,现代人不是吃不饱,而是吃得太多,吃得太好。
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经常超过我们身体的需要,而运动量如果又太少,过剩的营养物质就会存留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从而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所以我们不要老想着“食补”,而应该想办法防止营养过剩带来的危害。
比如老年人,体质相对偏虚,饮食上就得多加注意。
正如苏轼《养老篇》中说:“软蒸饭,烂煮肉。
温羹汤,厚毡褥。
少饮酒,惺惺宿。
缓缓行,双拳曲。
虚其心,实其腹。
丧其耳,忘其目。
久久行,金丹熟。
”其中“软蒸饭,烂煮肉”是指老年人饮食应以多稀少稠、多软少硬、多熟少生为主,这样便于消化吸收,不仅可以保护肠胃,而且各种营养如维生素等也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特别是肉食,虽香美可口,但不易消化,应煮熟炖烂。
“温羹汤”中的“羹汤”是一种滋补性很强的饮食,特别适宜中老年人服用。
羹汤多种多样,如红枣莲子汤、银耳燕窝汤、通心粉面汤、鸡汤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身体状况加以选择。
服用时要趁热温服,这样能温阳化阴,和畅气血,改善循环与微循环功能。
“厚毡褥”是指在衣着床铺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被褥要松软绵厚,要常晾常晒,勤洗勤换,讲究卫生。
中医养生治未病
中医养生治未病中医养生,治未病之道,源于我国千年文化的精髓。
自古以来,中医便强调预防为主,注重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养生已成为每个人关注的焦点。
以下,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养生治未病的世界,探寻那些蕴藏其中的智慧与奥秘。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构成。
养生之道,在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平衡气血。
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强调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首先,中医养生注重情志调养。
古人云:“百病生于气。
”情志不畅,易导致气血失调,百病丛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是养生的重要一环。
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练习瑜伽等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其次,中医养生强调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五谷杂粮、水果蔬菜等天然食物具有滋养身体、调和阴阳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合理膳食,避免过量摄入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同时,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如脾胃虚弱者可食用红枣、山药等;肝肾不足者可食用枸杞、核桃等。
再者,中医养生重视运动养生。
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如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
此外,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此外,中医养生还强调起居有常。
古人云:“不卧不安,不食不饱。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
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
同时,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免损伤身体。
在中医养生中,还有一些独特的疗法,如针灸、拔罐、推拿等。
这些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总之,中医养生治未病,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养生方法。
它不仅关注人体本身,还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
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中草药、经络调理等各种中医传统疗法,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即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
其中,“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
●未病先防:重在养生,或者运用中医药及各种传统疗法促使欲病
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变,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这需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及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
●既病防变:已经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需要我们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积极寻求医疗帮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瘥后防复:疾病痊愈后进行合理的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这需要我
们在疾病治愈后,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起居,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及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
总之,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我们应该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现的养生精神
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现的养生精神早在2400年前,《黄帝内经》就精辟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既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
“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种状态;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完善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治未病”理论体系。
所谓“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
也有学者将其内涵细分为“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及“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层面。
通俗地讲.“治未病”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时、未加重之时、未演变之时、未复发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及复发。
可见“治未病”思想是渗透在中医防病治病的全过程中的。
它的预防为先的治疗理念涵盖了现代预防医学中三级预防的全部内容。
现代“治未病”切入点可以表达为: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是重点。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减轻医疗卫生负担、保障民众健康、发挥中医优势、实现中西医对话与交流等方面。
一、未病先防《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是非常超前的医学思想,是现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核心,和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有着惊人的一致。
未病先防,主要应用于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的高危人群。
虽然亚健康人群在临床检查上暂时难以发现明确的病因及器质性病理变化,但也可以根据“未病先防”的理念,针对未病状态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以帮助其缓解不适或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这一完善的中医预防医学理论体系中蕴藏着大量关于生活方式调养和行为方式干预的内容。
如《黄帝内经》开篇即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对于生活方式的调摄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和中医的养生学有着很大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顺应天时:《内经》中提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养生与中医治未病理念
养生与中医治未病理念
生活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突出。
传
统中医文化所倡导的“养生”理念在这个时代愈发重要。
养生一词,最初是指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式,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生活、饮食、运动和休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强调的是在人体尚未发病的状态下,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以
及经络气血的流畅,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疾病的发生源于体内的阴阳失调或气血不畅,而对此提出的治未病理念强调的是在未患病之前,就要做好身体的调理和保养,使身体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养生与中医治未病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强调了人体内部的平衡和调整。
养
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起居饮食、养生保健、适度锻炼等,这些方面在中医治未病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通过适当的食疗、穴位按摩、气功练习等方式来促进体内经络气血的流通,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养生与中医治未病理念并不是一蹴即至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在
现代社会,人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注重预防医学与中医养生相结合,早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只有将养生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健康与幸福。
“治未病”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治未病”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养生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方面的内容。
这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展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能够采用的预防方法,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这正契合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中医养生的目的是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做到百毒不侵。
因此,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不要口渴时才开始挖井,为时晚矣。
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就是告诉大家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尤其是病人,要提倡养生,因为人体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一定的预防方法和适量的运动,可以让机体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有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由于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正气和邪气密切相关,应重视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抵御疾病的发生。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使气机畅达,坚持进行卓有疗效的保健运动,提高健康水平。
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也是提高正气的重要手段。
还应注意防止邪气的侵害,搞好卫生,防止污染以及避免六淫、七情、饮食与劳逸等致病邪气的侵袭,也是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既病防变是指已经发生的疾病要控制或延缓病情进展,避免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出现。
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音乐及运动等疗法有机结合标本兼治,达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目的。
浅谈中医“治未病”及养生
浅谈中医“治未病”及养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预防疾病发生的工作应放在首位,而疾病的治疗工作为第二位。
基于此,国家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例如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管理。
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开展儿童免疫接种,产妇访视,健康教育普及,这些都是治未病及养生的具体措施。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医圣张仲景秉《黄帝内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的措施,是“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的具体体现。
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
“治未病”的原则在临床各科疾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指导人类已知的所有疾病的预防。
中医药“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开展非常广泛,而且其防治意义已经逐渐为人们所公认。
对于病因明确的疾病,人们可以主动的避免远离各种致病危险因素。
但是,目前大多数疾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并不明确,从对疾病的掌握上来看,不能实施有效的预防。
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在对于疾病的预防与已病防变方面就显出了巨大的优势。
中医“治未病”理论涵盖了疾病的防治工作,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的具体养生方法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调摄精神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从“治未病”思想论中医药膳养生
3、调节情志,保持心理健康
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长期的精神压 力和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引发疾病。因此,我们要学会调 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音乐、绘画、书法等方 式来陶冶情操,释放压力。
4、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4、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此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养生治未病与现代健康观念的结合也越发 重要。例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与现代健康观念 不谋而合。因此,如何将中医养生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健康观念相结合,推广更加 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中医养生治未病:预防为主,养生为辅
总之,中医养生治未病是一种独特的预防保健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实践经验。在现今社会中,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疾病预防的,中医养生 治未病理念越来越受到欢迎。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但 无疑中医养生治未病在现代社会中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让我们一起努力, 通过运用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理念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养生治未病:预防为主,养生为辅
中医养生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养生保健方法,增强机 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抵抗力密切相 关,而养生治未病则强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式来提高机体抵生为辅
刍议中医“治未病”浅谈中医养 生保健
刍议中医“治未病”浅谈中医养生保健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中医一直以其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式为人们的健 康保驾护航。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治未病”这一概念逐渐受到 大众的。本次演示将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的精髓和实施 路径。
一、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及重 要性
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养生一、什么是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千金要方》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3、瘥后防复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6、早期诊治,防病传变四、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主要包括了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灸法、内服中药、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食疗、膏方等等。
“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重视调理后天,培补脾土以治未病的思想,通过改善脾胃功能,可以促进气血精液的生长,达到平阴阳,和五脏,通六腑,增寿命的养生目的。
五、人体体质辨识的意义:中医体质分类是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及与健康疾病相关性,实现个体化诊疗的前提,也是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核心与基础,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体质辨识用于健康评估及制定个体化的诊治方案,适用于疾病危险因素、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及康复期的人群与个体。
六、人体体质有多少种:1、气虚质2、阳虚质3、阴虚质4、痰湿质5、湿热质6、血瘀质7、气郁质8、特禀质9、平和质1、气虚质: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
气虚质者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
如小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等。
由于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品,亦宜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
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
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摘要: 目前我国慢性病人群越来越多,已经影响了我国民众的健康,一旦患病,患者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压力及生活负担。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践行中医四诊、体质辨识、经络评测、治未病干预和回访于一体的中医健康养生模式,发挥中医的优势特色,解决人们的健康养生问题,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中医角度将,未病指未出现的疾病,但又不是完全健康的状况,因此中医治未病就是未病健康养生,中医在其中发挥预防和保健的作用,对已发疾病及时治疗,并避免未发疾病的出现,最大化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发挥中医健康养生的突出效果。
我国中医理论基础雄厚,在治未病方面效果明显[1-2]。
并且,中医健康养生则是通过系统的保养、调养、颐养等方面的干预,来实现延年益寿和保健养生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保健方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自然环境恶化,致病因素增多,慢性病发生率快速增长。
治未病属于中医理念,与现代医学思想不谋而合。
并且,从国家角度,大力推广治未病理念健康养生工程,试图通过中医治未病来实现健康养生的效果。
并且,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加快,健康问题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如放任自流,易引发相应的疾病,从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的理念出发,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避免疾病侵扰和蔓延,降低治疗难度,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这是中医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从中医角度来说,治未病与健康养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治未病能够健康养生,健康养生能够预防未病,两者结合,能够使机体保持在一个更加良好的状态,从而实现治未病和养生的目的[3]。
一、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方法《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意思就是说:医生应在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及时发现苗头,进行中医调理,使人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三部分内容。 中医学一般是通过问诊、抓住主诉 作为突破口,以“但见一症便是”或采 取“以方测证”的方法进行辨洽和调摄,
健康浙商◆名医名家
常能取得理想疗效,这是中医学治未病 的一种特有手段。但对于多数尚未出现 明显不适症状而又无征象可辨的未病, 则应注重养生与预防。 2.中医未病养生理念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机体正气在 抗邪防病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夫精者身 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气 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和养生有机地 融合在—起,如“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 根本也……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无恚嗔之心,行不欲
薄滋味等;是指精、气、神的保养;动 形、气血周流、脏腑
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
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 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 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离子世……外环涟珊≥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素问・上古天真论》);“是故谨和 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生气通天论》)。治未病首先 应在疾病发生之初就积极采取措施,防止 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 洽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 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 工,刺其未病者……故日,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这些未病先防、积极预防的 理念,要求健康之八在平时就应注意保养 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药王孙思邈也提 出,“常需安不忘危,预防诸病”;清代
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
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健康理念。
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身体、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等方式,达到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食疗对养生有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饮食可以补养气血、调整阴阳平衡,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脾胃造成伤害。
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传统中医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但要注意,运动要适度,过度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精神调养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同时,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身心,达到调节情志的目的。
四、起居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要戒烟限酒,避免不良嗜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是一种全面、科学的健康理念。
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精神调养、起居规律等方式,达到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我们应该积极践行这种健康理念,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引言中医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或未恶化之前,通过调理身体、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
这种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体现了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思想。
本文将探讨中医治未病的现状、疗养保健实践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医治未病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是中医治未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推动中医药治未病全面深入发展”。
“治未病”与精、气、神
“治未病”与精、气、神上海市中医学会会长、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严世芸尊敬的王部长、尊敬的徐局长,各位朋友,各位同仁,今天我要报告的题目是“治未病”与精、气、神。
我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精气神”理论哲学观、精气神理论生命观、调养精气神以“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历史悠久,刚才王部长在报告当中就已经提到了,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子百家也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
实际上,“治未病”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上:一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以病防病,愈后防犯。
精气神从我们医学的概念上,从中医的概念来说认为是人体的“三宝”,生命基础在于精,生命维持赖于气,生命现象表现于神,中国传统养生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精气神,所以精气神的理论与“治未病”的观念非常密切。
那么“精气神”的理论开始的时候是在古代道家也是自然科学家的自然哲学,它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一切有幸之物皆生于气”,气是元。
后来到了宋代把“元则气也”,变成了元气概念,这是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一种观念,当然气以外还有精,精也者气是精也,精是气当中最精华的东西,精跟气也有区分,又分不开。
另外就是神,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也。
神就是在天为气,化身的作用就是神,所以有一个说法,像我们的天体运行、四季的变化,不见其事而见其功。
所以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转化,互相依存,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也,元神则元气生,元气生则精气神。
三,充分认识“治未病”的重大意义。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体现中医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在古往今来的中医药防治疾病实践当中发挥着光辉,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当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重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新生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中医】中医养生治未病
中医养生治未病中医养生,古往今来,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智慧的结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生命健康与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强调的是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它告诉我们,养生之道,贵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相互依存,彼此制约。
养生之道,便是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使人体处于最佳状态。
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使身体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讲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生冷之品。
同时,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运动养生,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中医提倡“动则不衰,静则生疾”。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脏腑功能。
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是很好的养生运动。
情志养生,关注人的心理状态。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疾病。
因此,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喜怒哀乐,是养生的重要环节。
中医养生,还要注重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勤于梳头,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等等。
在中医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关爱自己的身体,如何预防疾病。
治未病,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养生之道,在乎养心。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中医养生智慧,共创美好人生。
中医养生学以治未病为主
中医养生学以治未病为主中医养生学以治未病为主,强调的是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以及人体的脏器、经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调整五行的平衡,调理脏器功能,人体才能达到健康的状态。
一、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五行学说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根据五行学说,金代表肺,木代表肝,水代表肾,火代表心,土代表脾胃。
五脏与五行相应,相互关联,并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维持人体的平衡。
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金克木,意味着金元素(肺)可以消耗木元素(肝),防止木元素的过旺导致肝病的发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肺功能,如避免吸烟、避免扬尘等。
另外,合理选择食物也是调整五行平衡的一种方法,如多食用有益于胃脾的土属性食物,如红枣、山药等。
二、脏腑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中医养生学强调脏腑功能的调理与保养。
脏腑学说认为,人体内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异常,都会对其他脏腑产生影响。
以肝脏为例,它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将军”,主要掌管气血运行和情绪活动。
肝脏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不畅,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中医养生强调要保护肝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饮食过度刺激等不良生活习惯。
三、经络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经络学说是中医养生学中关于人体脏腑之间联系的理论基础。
根据经络学说,人体有12条主要经络,通过这些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的健康。
例如,中医认为手太阳经和手阳明经是与头部、面部有关联的经络,可通过按摩这些经络来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因此,经络养生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草药食疗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中医草药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医理论,草药食疗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例如,人参被视为中医草药食疗中的“至宝”,具有滋补强壮、调节脏气的功效。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得防病养生谋略,就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得“预防为主"战略得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得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得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得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得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得“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就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就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就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得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得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就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得发生;二就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得发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得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她们得医学实践加以运用与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得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就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得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得目得、对于外界不正常得气候与有害得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得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得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得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得强身健体得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得原因与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得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得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思想总结
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思想总结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它着重强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就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思想进行总结。
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是指在人体内部疾病没有出现之前,通过调养身体、调整生活、预防疾病,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中医强调“治未病”,认为病症的出现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气血不畅等原因所导致的。
因此,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是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中医强调“以食为先”,认为饮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医养生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即食谷、果脯、肉、蔬菜等五大类食物要均衡摄入,以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节饮食的烹饪方法和食物的荤素搭配,以增强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食欲。
此外,中医还强调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作息、有规律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中医养生的另一个核心方法是情志调摄。
中医认为情志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因此,中医推崇“心静则神宁”,强调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中医养生还提出了对于不同情绪的调节方法,比如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气血调畅、内脏功能平稳,而愤怒、忧郁、悲伤等消极情绪则容易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引发疾病。
中医养生也注重个体化的调养。
中医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体质和病理特点,因此在养生过程中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养。
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艾灸等,都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总的来说,中医养生与治未病思想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具有个体化、综合性、整体性等特点,注重防病于未然,注重人的整体健康,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保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
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
《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渊源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
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
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
“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
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
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
有形的运动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
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
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
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
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
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
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
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
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养生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
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
“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
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
“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
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
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
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养生。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养生。
《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第五是气功养生。
《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
“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
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
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
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
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
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药物养生。
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
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
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实践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
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
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童心,要童心未泯。
蚁食,要少吃。
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
龟欲,要心境淡泊。
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
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
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
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5.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
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
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大众养生要走出理念误区最近,随着一些所谓养生名家蒙人、误人、坑人的丑行被曝光,人们开始思考这一怪现象的根源。
很多人认为其根源在于医改滞后,大众就医难未得到解决。
也有人认为,根源在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缺位。
这些观点都很有道理,确实道出了问题的一些症结所在。
但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重要根源就是大众对养生的错误认识。
误区一把养生作为替代一切医疗行为的万应灵丹众多养生书籍的热销就是这一错误理念的体现。
人生了病以后,是不是仅靠自己揉揉某个穴位,调节一下饮食就能完全解决问题?比如一个人生了阑尾炎或肠梗阻,医生告知必须手术治疗,他却说我自己解决,人们肯定会认为这样做不对。
可是我们的大众却偏偏犯了常识错误,以致不少人生了病,真的按照这类书的指导去自我按摩、自我食疗导致延误治疗,甚至因中毒而被抢救。
为什么人们会轻信所谓的养生专家,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把养生保健与医疗混为一谈。
其实养生和医疗在中医自古以来就分为两门学科。
尽管养生、医疗都与人体健康有关,但养生却不能取代医疗,养生家也不能等同于医家。
医家可以兼通养生,而单纯养生家却不能取代医生。
正确的按摩、食疗可以健身防病,但按摩、食疗绝对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疗法。
正确的养生,尚且不能代替医疗,谬误的养生就更不能代替医疗。
把养生当作解决一切医疗健康问题的万应灵丹,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错位。
误区二对养生刻意追求,并寄望功毕一役大众有句谚语:一口吃不成胖子。
养生与此同理,也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术,让你短时间内达到养生的目的。
而我们很多人却犯了认识上的错误,专门热衷于所谓灵丹妙术。
今天听说吃某种食物或药物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购来食用;明天听说某种妙术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跟着实施,成了典型的追风族。
还有的人十分在意生活中的对与错,常常刻意去追求怎么才能健康长寿;也有的人忙时玩命,闲时就翻出养生书,按图索骥去养生。
殊不知,正确的养生在于时时处处均应遵循养生之道,长年顾护身体才会成功,并非毕功于一时一役。
人们常把养生之道比喻成一根燃烧的蜡烛,必须时时防风顾护,既不让大风吹灭又不让风助燃,以期能最长时间地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