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必考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小明记录了昆明市年月份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如表:日期最高气温那么这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B. ,C. ,D. ,2、如果是二次根式,那么x应满足的条件是()A.x≠2的实数B.x<2的实数C.x>2的实数D.x>0且x≠2的实数3、如图,在⊙O中,AB是直径,BC是弦,点P是上任意一点.若AB=5,BC=3,则AP的长不可能为()A.3B.4C.D.54、对于一次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B.图象与x轴交于点C.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 D.当时,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如图,在Rt△ABC中,∠B=90°,AB=BC,AC= .四边形BDEF是△ABC的内接正方形(点D,E,F在三角形的边上).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 )A.25.B. .C.5.D.10.7、下面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8、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A.菱形B.矩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9、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10、关于正比例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象必经过点B.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C. 随的增大而减小D.不论取何值,总有11、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ACB=90°,AB=AD,AC=4BC,设CD的长为x,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 B. C. D.1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 C.3+ =3 D.13、如图,直线AB、CD、BC分别与⊙O相切于E、F、G,且AB∥CD,若OB=6cm,OC=8cm,则BE+CG的长等于()A.13B.12C.11D.1014、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下列哪个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5、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0.56,=0.60,=0.50,=0.44,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已知A地在C、B两地之间,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甲继续向B地前进,乙继续向A地前进;甲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在C地甲追上乙.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米)与出发的时间x (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C两地相距________米.1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边AB上一点,AB=5BP,点E在对角线AC 上,△PEF是直角三角形,PE=PF,AE=2,△APF的面积为12,则BF的长是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cm2。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4x a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3 D .a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3,2)-B .(2,3)-C .(2,3)-D .(3,2)-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3=- B.3=- C3=± D3±4.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42)423122x a x x ⎧--≤⎪⎪⎨-⎪<+⎪⎩的解集是x ≤a ,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24111y a y y y ---=--有非负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和为( )A .0B .1C .4D .6 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m <7B .4<m <7C .4≤m ≤7D .4<m ≤76.如果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是( )A.y=2n+1 B.y=2n+n C.y=2n+1+n D.y=2n+n+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45°,DE⊥BC于E,BF⊥CD于F,DE,BF相交于H,BF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2BD BE=;②∠A=∠BHE;③AB=BH;④△BCF≌△DC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是BD上两点,BM DN=,连接AM、MC、CN、NA,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MCN是矩形,这个条件是()A.12OM AC=B.MB MO=C.BD AC⊥D.AMB CND∠=∠10.如图,将△ABC沿DE,EF翻折,顶点A,B均落在点O处,且EA与EB重合于线段EO,若∠DOF=142°,则∠C的度数为()A.38°B.39°C.42°D.4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5x+m2﹣2m=0有一个根为0,则m=________.2.已知AB//y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________.3.因式分解:24x-=__________.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P是CD边上一点,且AP和BP分别平分∠DAB和∠CBA,若AD=5,AP=8,则△APB的周长是________.5.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2,E是边CD上一点,连接AE.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AE上的G点,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F,点F在AD上.若5DE=,则GE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2,则△DOE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11322xx x-=---(2)311xx x-=-2.先化简,后求值:(5a5a(a﹣2),其中a=12+2.3.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311(1)(2)x kx x x-+=++-的解为非负数,求k的取值范围.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2|b40++-=,点C的坐标为(0,3).(1)求a,b的值及S三角形ABC;(2)若点M在x轴上,且S三角形ACM =13S三角形ABC,试求点M的坐标.5.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1)证明:AF=CE;(2)当∠B=30°时,试判断四边形A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6.某商场计划用56000元从厂家购进60台新型电子产品,已知该厂家生产甲、乙、丙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子产品,设甲、乙型设备应各买入x y,台,其中每台的价格、销售获利如下表:甲型乙型丙型价格(元/台)1000800500(1)购买丙型设备台(用含,x y的代数式表示) ;(2)若商场同时购进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子产品(每种型号至少有一台),恰好用了56000元,则商场有哪几种购进方案?(3)在第(2)题的基础上,为了使销售时获利最多,应选择哪种购进方案?此时获利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B4、B5、A6、C7、B8、A9、A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3,7)或(3,-3)3、(x+2)(x-2)4、24.5、49136、1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无解;(2)32x =.2、43、8k ≥-且0k ≠.4、(1)9(2)(0,0)或(-4,0)5、(1)略;(2)四边形ACEF 是菱形,理由略.6、(1) 60x y --; (2) 购进方案有三种,分别为:方案一:甲型49台,乙型5台,丙型6台;方案二:甲型46台,乙型10台,丙型4台;方案三:甲型43台,乙型15台,丙型2台;(3) 购进甲型49台,乙型5台,丙型6台,获利最多,为14410元。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2.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A.2211xx-+B.211xx+-C.2222x xy yx xy-+-D.236212xx-+3.在圆的周长C=2πR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A.2是常量,C、π、R是变量B.2π是常量,C,R是变量C.C、2是常量,R是变量D.2是常量,C、R是变量4有意义时,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5.若(b为整数),则a的值可以是()A.15B.27 C.24 D.20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 4,5 B.2,3,4 C.4,6,7 D.5,11,12 7.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A.3 B.4 C.5 D.68.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A .B .C .D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是BD上两点,BM DN=,连接AM、MC、CN、NA,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MCN是矩形,这个条件是()A.12OM AC=B.MB MO=C.BD AC⊥D.AMB CND∠=∠10.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 B.AAS C.ASA D.SS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2.不等式组34012412xx+≥⎧⎪⎨-≤⎪⎩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_________.3.33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AD ⊥于E ,点F 为边AB 中点,12AD CD =,40CEF ∠=︒,则AFE ∠=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4(4)x x x x -+=-+B .2()x xy x x x y ++=+C .2()()()x x y y y x x y -+-=-D .244(2)(2)x x x x -+=+-2.已知点A (1,-3)关于x 轴的对称点A'在反比例函数ky=x 的图像上,则实数k 的值为( )A .3B .13C .-3D .1-33.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51234a b a b +=⎧⎨-=⎩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4.用配方法解方程2890x 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A .()249x +=-B .()247x +=-C .()2425x +=D .()247x += 5.如果2(21)12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a <B .12a ≤C .12a >D .12a ≥ 6.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边长分别为a 和b ,正方形CEFG 绕点C 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 ;②BE ⊥DG ;③DE 2+BG 2=2a 2+2b 2,其中正确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7.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2m ,宽为20m 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 2.若设道路的宽为xm,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32﹣2x)(20﹣x)=570 B.32x+2×20x=32×20﹣570 C.(32﹣x)(20﹣x)=32×20﹣570 D.32x+2×20x﹣2x2=5708.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A.B.C.D.9.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1=∠2 B.∠3=∠4 C.∠5=∠B D.∠B +∠BDC=180°10.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3,底面直径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31π+B.32C.2342π+D.231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5x+m2﹣2m=0有一个根为0,则m=________.2.已知(x﹣1)3=64,则x的值为__________.3.在数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如图所示,化简2(5)a-+|a-2|的结果为____________.4.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4,△ABC的面积是________.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 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AEF的周长=______cm.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AD=6,BE=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4342312x yx y⎧+=⎪⎨⎪-=⎩(2)1263()46x y yx y y+⎧-=⎪⎨⎪+-=⎩2.先化简,再求值:(a+b)2+b(a﹣b)﹣4ab,其中a=2,b=﹣12.3.解不等式组3(2)2513212x xxx+≥+⎧⎪⎨+-<⎪⎩,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0)ky xx=>的图象与直线2y x=-交于点A(3,m).(1)求k、m的值;(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0)ky xx=>的图象于点N.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6.为支援灾区,某校爱心活动小组准备用筹集的资金购买A、B两种型号的学习用品共1000件.已知B型学习用品的单价比A型学习用品的单价多10元,用180元购买B型学习用品的件数与用120元购买A型学习用品的件数相同.(1)求A、B两种学习用品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购买这批学习用品的费用不超过28000元,则最多购买B型学习用品多少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A3、B4、D5、B6、D7、A8、D9、A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53、3.4、425、96、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083xy=⎧⎪⎨=⎪⎩;(2)2xy=⎧⎨=⎩.2、5.3、–1≤x<34、(1) 65°;(2) 25°.5、(1) k的值为3,m的值为1;(2)0<n≤1或n≥3.6、(1)A型学习用品20元,B型学习用品30元;(2)800.。
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高为h,则下列各式总能成立的是()A。
a^2+b^2=2h^2B。
ab=h^2C。
1/2ab=hD。
2ab=h2.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长为4,则它的腰长为()A。
7B。
6C。
5D。
43.已知函数y=(x+1)/(x-1),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1<x<1B。
x≥-1且x≠1C。
x≥-1D。
x≠14.对于函数y=2x+1下列结论不正确是()A。
它的图象必过点(1,3)B。
它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C。
当x>1时,y>2D。
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5.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
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A。
众数B。
平均数C。
中位数D。
方差6.“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
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
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9B。
6C。
4D。
37.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
-2B。
-1+2C。
-1-2D。
1-28.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上一动点,矩形两边长AB、BC长分别为15和20,那么P到矩形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
6B。
12C。
24D。
不能确定9.某商场对上周某品牌运动服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颜色 | 黄色 | 绿色 | 白色 | 紫色 | 红色 |数量(件) | 120 | 150 | 230 | 75 | 430 |经理决定本周进货时多进一些红色的,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的()A。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32a 3a +=﹣a 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a ≤0B .a ≤0C .a <0D .a ≥﹣32.已知多项式2x 2+bx +c 分解因式为2(x -3)(x +1),则b ,c 的值为( ).A .b =3,c =-1B .b =-6,c =2C .b =-6,c =-4D .b =-4,c =-6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4.如果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k >0,且b >0B .k <0,且b >0C .k >0,且b <0D .k <0,且b <0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6.如果2a a 2a 1+-+=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和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8.如图,过△ABC 的顶点A ,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CD=CE,若∠ABC=30°,则∠D 为( )A .85°B .75°C .60°D .30°10.如图,点P 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中点,则MP+PN 的最小值是( )A .12B .1C 2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22(3)16x m x +-+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21273=___________. 3.分解因式:2x 3﹣6x 2+4x =__________.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在同一直线上.若AB=2,则CD=________.5.如图,OP 平分∠MON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OA =OB ,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的点,40BAD ABC ︒∠=∠=,将ABD ∆沿着AD 翻折得到AED ,则CDE ∠=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250x x --= (2)1421x x =-+2.先化简,再从﹣1、2、3、4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22444424x x x x x x x ⎛⎫---÷ ⎪-+--⎝⎭.3.已知方程组137x y a x y a-=+⎧⎨+=--⎩中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21ax x a ++>的解集为1x <?4.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求证:AB+AD=2AE.5.如图1,在菱形ABCD中,AC=2,BD=23,AC,BD相交于点O.(1)求边AB的长;(2)求∠BAC的度数;(3)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菱形ABCD的顶点A 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连接EF.判断△AEF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6.在“母亲节”前期,某花店购进康乃馨和玫瑰两种鲜花,销售过程中发现康乃馨比玫瑰销售量大,店主决定将玫瑰每枝降价1元促销,降价后30元可购买玫瑰的数量是原来购买玫瑰数量的1.5倍.(1)求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多少元?(2)根据销售情况,店主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鲜花共500枝,康乃馨进价为2元/枝,玫瑰进价为1.5元/枝,问至少购进玫瑰多少枝?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B5、D6、C7、C8、A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或-123、2x (x ﹣1)(x ﹣2).415、36、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211x x ==(2)3x =是方程的解.2、x+2;当1x =-时,原式=1.3、(1)a 的取值范围是﹣2<a ≤3;(2)当a 为﹣1时,不等式2ax+x >2a+1的解集为x <1.4、略5、(1)2;(2)60︒ ;(3)见详解6、(1)2元;(2)至少购进玫瑰200枝.。
【常考题】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
【常考题】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售出型号记录情况如表所示: 型号(厘米) 38 39 40 41 42 43 数量(件)25303650288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2.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3.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AM =MN =2,NB =1,以点A 为圆心,AN 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 为圆心,BM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4.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4)-=2 B .52=3-C .52=10⨯D .62=3÷ 6.已知y =(k -3)x |k |-2+2是一次函数,那么k 的值为( )A .3±B .3C .3-D .无法确定7.若函数()0y kx k =≠的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则函敷2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222()()0a b a b c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9.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C =90°,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A →B →C →D 的顺序在边上匀速运动,设P 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PAD 的面积为S ,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P 运动到BC 中点时,△APD 的面积为( )A .4B .5C .6D .710.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2B .﹣1+2C .﹣1-2D .1-2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5+=B .32﹣2=3C .236⨯=D .632÷=1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C =120°,BD =4,则BC 的长是( )A .4B .5C .6D .3二、填空题13.函数x____.14.已知一次函数y =kx +b(k≠0)经过(2,-1),(-3,4)两点,则其图象不经过第________象限.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6)C ,射线//x CE 轴,直线y x b =-+交线段OC 于点B ,交x 轴于点A ,D 是射线CE 上一点.若存在点D ,使得ABD △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 的值为_______.16.如图,已知ABC ∆中,10AB =,8AC =,6BC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CD ___17.若二次根式2019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º,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19.有一组数据如下:2,3,a ,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20.A 、B 、C 三地在同一直线上,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相向匀速行驶,甲车先出发2小时,甲车到达B 地后立即调头,并将速度提高10%后与乙车同向行驶,乙车到达A 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 的方向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同时到达C 地,设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 (千米),甲行驶的时间x (小时).y 与x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B 、C 两地相距_____千米.三、解答题21.一辆汽车在某次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 (升)与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定义域)(2)已知当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8升时,该汽车会开始提示加油,在此次行驶过程中,行驶了500千米时,司机发现离前方最近的加油站有30千米的路程,在开往该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连接DE,BF.(1)求证:△DOE≌△BOF;(2)若BD=EF,连接DE,BF.判断四边形EB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1=−23x+2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和点B,直线y2=kx+b(k≠0)经过点C(1,0)且与线段AB交于点P,并把△ABO分成两部分.(1)求A、 B的坐标;(2)求△ABO的面积;(3)若△ABO被直线CP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及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24.甲乙两位同学参加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学生甲93938990学生乙94929486(1)分别计算甲、乙同学成绩的中位数;(2)如果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成绩按4:3:1:2计算,那么甲、乙同学的数学综合素质成绩分别为多少分?2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2,﹣1),B(1,3)两点,并且交x 轴于点C,交y轴于点D.(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商场经理要了解哪些型号最畅销,所关心的即为众数.详解:根据题意知: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各种型号的衬衫的销售数量,即众数.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所得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邻边互相垂直且相等,可得四边形是正方形.【详解】解:、、、分别是、、、的中点,,,EH=FG=BD,EF=HG=AC,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3.B解析:B【解析】【分析】依据作图即可得到AC=AN=4,BC=BM=3,AB=2+2+1=5,进而得到AC2+BC2=AB2,即可得出△ABC是直角三角形.【详解】如图所示,AC=AN=4,BC=BM=3,AB=2+2+1=5,∴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A【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正确,是真命题;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是假命题;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故选:A.【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与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故A选项错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与运算法则.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k-3≠0,|k|-2=1,解答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所以|k|-2=1,解得:k=±3,因为k-3≠0,所以k≠3,即k=-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kx+b 的定义条件是:k 、b 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7.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函数()0y kx k =≠的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k >0,∵一次函数2y x k =+, ∴1k =1>0,b=2k >0,∴此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 【解析】 【分析】由(a-b )(a 2-b 2-c 2)=0,可得:a-b=0,或a 2-b 2-c 2=0,进而可得a=b 或a 2=b 2+c 2,进而判断△ABC 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详解】解:∵(a-b )(a 2-b 2-c 2)=0, ∴a-b=0,或a 2-b 2-c 2=0, 即a=b 或a 2=b 2+c 2,∴△ABC 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时注意: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满足a 2+b 2=c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三角形面积得出AB+BC=6,CD=4,AD=4,AB=1,当P运动到BC中点时,梯形ABCD的中位线也是△APD的高,求出梯形ABCD的中位线长,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ABCD是梯形,AB+BC=6,CD=10-6=4,∵12AD×CD=8,∴AD=4,又∵12AD×AB=2,∴AB=1,当P运动到BC中点时,梯形ABCD的中位线也是△APD的高,∵梯形ABCD的中位线长=12(AB+CD)=52,∴△PAD的面积1545 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看懂函数图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边长为1=∴∵A在数轴上原点的左侧,∴点A表示的数为负数,即1故选D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得加减法法则及乘除法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B.,故该选项计算错误,,故该选项计算正确,,故该选项计算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得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对角线平分对角,从而可知∠ABD=∠CBD=60°,从而可知△BC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知答案.【详解】∵∠ABC=120°,四边形ABCD是菱形∴∠CBD=60°,BC=CD∴△BCD是等边三角形∵BD=4∴BC=4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性质,能够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由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x的取值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解析:0x>.【解析】【分析】由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x的取值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0 xx≥⎧⎨≠⎩解得,0x>故答案为:0x>.【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基础题.14.三【解析】设y=kx+b 得方程组-1=2k+b4=-3k+b 解得:k=-1b=1故一次函数为y=-x+1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易得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不经过第三象限故答案:三解析:三【解析】设y=kx+b ,得方程组 解得:k=-1,b=1,故一次函数为y=-x+1,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易得,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不经过第三象限.故答案:三.15.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B 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 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解析: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 、B 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 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BC=∠BAO ,由直线y x b =-+交线段OC 于点B ,交x 轴于点A 可知OB=b ,OA=b ,∵点C (0,6),∴OC=6,∴BC=6-b ,在△DBC 和△BAO 中,DBC BAO DCB AOB BD AB ∠∠⎧⎪∠∠⎨⎪⎩=== ∴△DBC ≌△BAO (AAS ),∴BC=OA ,即6-b=b ,∴b=3;②当∠ADB=90°时,如图2,作AF⊥CE于F,同理证得△BDC≌△DAF,∴CD=AF=6,BC=DF,∵OB=b,OA=b,∴BC=DF=b-6,∵BC=6-b,∴6-b=b-6,∴b=6;③当∠DAB=90°时,如图3,作DF⊥OA于F,同理证得△AOB≌△DFA,∴OA=DF,∴b=6;综上,b的值为3或6,故答案为3或6.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建求得三角形上解题的关键.16.5【解析】【分析】由是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D=CD 可得∠CAD=∠ACD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ACB=90°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B 可得CD=BD 可知CD=BD=AD=【详解】解:∵是的解析:5【解析】【分析】由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D=CD ,可得∠CAD=∠ACD ,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ACB=90°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B ,可得CD=BD ,可知CD=BD=AD=152AB = 【详解】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D=CD∴∠CAD=∠ACD∵10AB =,8AC =,6BC =又∵2226+8=10∴222AC BC AB +=∴∠ACB=90°∵∠ACD+∠DCB=90°, ∠CAB+∠B=90°∴∠DCB=∠B∴CD=BD∴CD=BD=AD=152AB =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利用等腰三角形求线段是解题的关键. 17.x >2019【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解答【详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即x-20190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x2019【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解析:x >2019【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解答.x-2019≥ 0,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x≥ 2019.【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18.七【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边形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七【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2180900n-⋅︒=︒,解得7n=.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2考点:平均数方差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x=1n(12nx x x++⋯+),则方差2 S=1n[222 12nx xx x x x-+-+⋯+-()()()]),2 S=15[222222434445464-+-+-+-+-()()()()()]=2.考点:平均数,方差2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设甲车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b千米/小时解得∴AB两地的距离为:80×9=72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设甲车的速度为a 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b 千米/小时,(62)()560(62)(96)a b b a -⨯+=⎧⎨-=-⎩,解得8060a b =⎧⎨=⎩, ∴A 、B 两地的距离为:80×9=720千米, 设乙车从B 地到C 地用的时间为x 小时,60x =80(1+10%)(x+2﹣9),解得,x =22,则B 、C 两地相距:60×22=1320(千米) 故答案为:132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三、解答题21.(1)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60.(2)在开往该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10千米.【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剩余油量为8升时行驶的路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设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将(150,45)、(0,60)代入y=kx+b 中,得 ,解得:,∴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60;(2)当y=﹣x+60=8时, 解得x=520, 即行驶520千米时,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8升.530﹣520=10千米,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为8升时,距离加油站10千米,∴在开往该加油站的途中,汽车开始提示加油,这时离加油站的路程是1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弄清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2.(2)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EBFD 是矩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SAS 即可证明;(2)首先证明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证明;【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C ,OB=OD ,∵AE=CF ,∴OE=OF ,在△DEO 和△BOF 中,OD OB DOE BOF OE OF ⎧⎪∠∠⎨⎪⎩===,∴△DOE ≌△BOF .(2)结论:四边形EBFD 是矩形.理由:∵OD=OB ,OE=OF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BD=EF ,∴四边形EBFD 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A(3,0),B(0,2);(2)3;(3)P (34,32),y=-6x+6 【解析】【分析】(1)已知直线y 1的解析式,分别令x=0和y=0即可求出A 和B 的坐标;(2)根据(1)中求出的A 和B 的坐标,可知OA 和OB 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ABO ;(3)由(2)中的S △ABO ,可推出S △APC 的面积,求出y p ,继而求出点P 的坐标,将点C 和点P 的坐标联立方程组求出k 和b 的值后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详解】解:(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3x+2, 令x=0,得y 1=2,∴B(0,2),令y 1=0,得x=3,∴A(3,0);(2)由(1)知:OA=3,OB=2,∴S △ABO =12OA•OB=12×3×2=3; (3)∵12S △ABO =12×3=32,点P 在第一象限, ∴S △APC =12AC•y p =12×(3-1)×y p =32, 解得:y p =32, 又点P 在直线y 1上, ∴32=-23x+2, 解得:x=34, ∴P 点坐标为(34,32), 将点C(1,0)、P(34,32)代入y=kx+b 中,得 03324k b k b =+⎧⎪⎨=+⎪⎩, 解得:66k b =-⎧⎨=⎩. 故可得直线CP 的函数表达式为y=-6x+6.【点睛】本题是一道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根据S △APC =12AC•y p 求出点P 的纵坐标,难度中等.24.(1)甲的中位数91.5,乙的中位数93;(2)甲的数学综合成绩92,乙的数学综合成绩91.8.【解析】【分析】(1)由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详解】(1)甲的中位数=9093=91.52+,乙的中位数=9294=932+; (2)甲的数学综合成绩=93×0.4+93×0.3+89×0.1+90×0.2=92,乙的数学综合成绩=94×0.4+92×0.3+94×0.1+86×0.2=91.8.【点睛】此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用到的知识点是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掌握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25.(1) y=43x+53;(2)52.【解析】【分析】(1)求经过已知两点坐标的直线解析式,一般是按待定系数法步骤求得;(2)△AOB的面积=S△AOD+S△BOD,因为点D 是在y轴上,据其坐标特点可求出DO的长,又因为已知A、B点的坐标则可分别求三角形S△AOD与S△BOD的面积.【详解】解:(1)把A(﹣2,﹣1),B(1,3)代入y=kx+b得213k bk b-+=-⎧⎨+=⎩,解得4353kb⎧=⎪⎪⎨⎪=⎪⎩.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43x+53;(2)把x=0代入y=43x+53得y=53,所以D点坐标为(0,53),所以△AOB的面积=S△AOD+S△BOD=12×y=43x+53;×2+12×y=43x+53×1=52.【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步骤:(1)设出函数关系式;(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函数关系式中,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式子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12B.18C.27D.44 2.下列各式2a 与11-+a a 与a 4和mn mn 7-中分式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事件中是确定事件的是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B.等腰三角形都相似C.等边三角形都相似D.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4.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2.0B.21C.28D.21 5.右图为农村一古老的捣碎器,已知支撑柱AB 的高为0.5米,踏 板DE 长为1.8米,支撑点A 到踏脚点D 的距离为1米,原来捣头 点E 着地,现在踏脚D 着地,则捣头点E 上升了A.1.5米B.1.2米C.1米D.0.9米 6.已知点A(x 1,x 2)、B(y 1,y 2)在反比例函数y =xk(k >0)的图象上,若x 1<x 2<0,则下列关于y 1、y 2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y 1>y 2B.y 1<y 2C.y 1=y 2D.无法确定 7.关于x 的方程2142-=--x xx k 的解为正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k >-4 B.k <4 C.k >-4且k ≠4 D.k <4且k ≠48.定义一种新运算“&”如下:对于任意的实数a 、b ,若a ≥b ,则a &b =b a -;若a <b ,a &b =3b a -。
下列结论:①当a ≥b ,a &b ≥0;②(18)&9= -3;③(2022&2023)+2023&2022)=0;④(a 2+1)&(a 2-3)的值是无理数.其中一定成立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若二次根3-x 有意义,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若两个角互为补角,则其中一个角度数为多少?A. 30°B. 60°C. 90°D. 120°{答案:C}2.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则其高为多少?A. a/2B. √3/2 * aC. √3/4 * aD. √3 * a{答案:B}3. 以下哪个数是勾股数?A. 3、4、5B. 5、12、13C. 6、8、10D. 7、24、25 {答案:B}4. 已知函数f(x) = 2x + 1,那么f(-1)的值为?A. -1B. 0C. 1D. -2{答案:A}5. 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E,那么AE和CE的关系是什么?A. 相等B. 平行C. 垂直D. 互相平分{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6.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为0.5,那么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30°}7.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那么第5项的值为______。
{答案:14}8. 若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4和8,那么它们的面积之比为______。
{答案:1:4}9. 函数f(x) = x² - 2x + 1的顶点坐标为______。
{答案:(1,0)}10. 在梯形ABCD中,AB // CD,AB = 6,CD = 8,AD = BC = 5,那么梯形的高h为______。
{答案:3}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5分)已知直角三角形ABC,∠C为直角,AB = 8,BC = 6,求AC的长度。
{答案:AC = 10}12. (5分)解方程:2x - 5 = 3(x + 1){答案:x = -2}13. (5分)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答案:第10项的值为21}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10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5,且宽为3厘米,求长方形的周长。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选项中,哪一个是一个无理数?- A. 5- B. -7- C. √2- D. 1/3- 答案:C答案:C2. 设函数f(x) = 2x - 3,若f(4) = 5,则x的值为多少?- A. 1- B. 2- C. 4- D. 5- 答案:C答案:C3. 已知a = 2,b = -3,c = -5,求下列各式的值:a - (b + c) = ? - A. 0- B. -2- C. -4- D. 5- 答案:A答案:A2. 解答题:1.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a) 5 + 7 - 3 × 2 = ?- b) 2 × (4 - 1) + 6 ÷ 3 = ?- 答案:答案:- a) 5 + 7 - 3 × 2 = 5 + 7 - 6 = 6- b) 2 × (4 - 1) + 6 ÷ 3 = 2 × 3 + 2 = 82.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cm,求它的面积。
- **答案: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 = 边长 ×边长。
所以,面积 = 10cm × 10cm = 100cm²。
3. 解析题:1. 若m×m+m = 10,求m的值。
- 答案:答案:- 化简方程:m×m+m = 10- 化简:m(m + 1) = 10- 由题可知,m和m为整数,因此m必须是10的因数。
- 10的因数为:1, 2, 5, 10- 尝试m = 1,可得m = 9- 所以,m的值为9。
4. 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平行线。
- 答案:平行线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它们的斜率是相等的,但不一定长度相等。
答案:平行线指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它们的斜率是相等的,但不一定长度相等。
5. 证明题:1. 设点A、B和C都在同一直线上,且AB = BC,则证明点B在线段AC的中点。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7分)1(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列表达式中,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2y x =B .||1y x =+C .||y x =D .221y x =-4.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A .2,3,4a b c ===B .5,6,8a b c ===C .5,12,13a b c ===D .7,15,12a b c === 5.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B =C 2±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数据0、1、2、3、4、5的平均数是3B .选举中,人们通常最关心的数据是众数C .数据3、5、4、1、2的中位数是3D .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 甲2=0.1,S 乙2=0.11,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更稳定 7.如图①,正方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B 边在y 轴上,其余各边均与坐标轴平行,直线:1l y x =-沿y 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该直线被正方形ABCD 的边所截得的线段长为m (米),平移的时间为t (秒),m 与t 的函数图象如图①所示,则图①中b 的值为( )A .B .C .D .8.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CD ,AD BC =B .A B ∠=∠,CD ∠=∠ C .//AD BC ,AD BC = D .AB AD =,CD BC =9.下列哪个点在一次函数34y x =-上( ).A .(2,3)B .(-1,-1)C .(0,-4)D .(-4,0)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将①BOC 绕着点C 旋转180°得到B O C '',若AC =2,AB ='AB 的长是( )A .4B .C .5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1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为_______.13.新定义[a ,b ]为一次函数y =ax +b (其中a ≠0,且a ,b 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3,m +2]所对应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 的方程1111x m+=-的解为____. 14.如图,已知面积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D BC ,于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2,x+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三、解答题16.(6分)计算:;)031+;17.在数轴上表示a、b、c三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化简:|c||a-b|.18.(6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①BC于E,AF①CD于F,且BE=DF.(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连接EF,若①CEF=30°,BE=2,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19.(10分)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为庆祝国庆,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从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200名学生党史知识竞赛成绩的频数表请结合表中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频数表中,a = ,b = ,c = ;(2)将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请估计本次党史知识竞赛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人数.20.(10分)某校有一露天舞台,纵断面如图所示,AC 垂直于地面,AB 表示楼梯,AE 为舞台面,楼梯的坡角①ABC =45°,坡长AB =2m ,为保障安全,学校决定对该楼梯进行改造,降低坡度,拟修新楼梯AD ,使①ADC =30°.(1)求舞台的高AC (结果保留根号);(2)求DB 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21.(10分)如图,直线6y k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点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 x y 是线段EF (不与点E 、F 重合)上的一点,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探究:当点P 在什么位置时,OPA ∆的面积为278,并说明理由. 22.(10分)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分别过点C 、D 作//CE BD 、//DE AC ,CE 、DE 交于点E .(1)求证:四边形OCED 是菱形;(2)将矩形ABCD 改为菱形ABCD ,其余条件不变,连结OE .若10AC =,24BD =,则OE 的长为多少?23.(10分)某汽车运输公司根据实际需要计划购买大、中型两种客车共20辆,已知大型客车每辆62万元,中型客车每辆40万元,设购买大型客车x(辆),购车总费用为y(万元).(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购买中型客车的数量少于大型客车的数量,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 24.(10分)如图,ABC 中,D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F 是AC 中点,过点C 作CE ①AB 交DF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AE ,CD .(1)求证: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2)若4BC =,45CAB ∠=︒,AC =AB 的长.参考答案与解析:1.D=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化简的问题,掌握无理数化简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 、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3.C【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A 、2y x =,对于一个x ,存在有两个y 与之对应,例如:当x =1时,y =±1,y 不是x 的函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1y x =+对于一个x ,存在有两个y 与之对应,例如:当x =1时,y =±2,y 不是x 的函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y x =对于一个x ,对于任意的x ,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y 是x 的函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221y x =-对于一个x ,存在有两个y 与之对应,例如:当x =0时,y =±1,y 不是x 的函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记定义.4.C【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一分析各选项,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22222223134,a b c +=+=≠= 故A 不符合题意;22222256618,a b c +=+=≠= 故B 不符合题意;22222251216913,a b c +=+=== 故C 符合题意;22222271219315,a c b +=+=≠=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掌握“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法、混合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详解】A.,故A 选项错误;B.42=-=2,故B 选项错误;C.2=,故C 选项错误;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A【详解】试题分析:A 、数据0、1、2、3、4、5的平均数是16×(0+1+2+3+4+5)=2.5,此选项错误; B 、选举中,人们通常最关心的数据是得票数最多的,即众数,此选项正确;C 、数据3、5、4、1、2从小到大排列后为1、2、3、4、5,其中位数为3,此选项正确;D 、①S 甲2<S 乙2,①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更稳定,此选项正确;故选A .考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7.D【分析】先根据图①分析a 和b 的含义,先求出a 后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 即可.【详解】解:由图①可知,当直线l 运动a 秒时,m 的值最大为b ,当直线l 运动10秒时,m 的值又变为0,①可以得出直线l 运动到经过A 点时用了a 秒,经过D 点时用了10秒,①55a AB ==,,即正方形边长为5,①AC = ①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图象中的点的含义.8.C【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当//AD BC ,AD BC =时,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能证明;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9.C【详解】A 选项:①当x=2时,y=3×2-4=2≠3,①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B 选项:①当x=-1时,y=3×(-1)-4=-7≠-1,①点(-1,-1)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C 选项:当x=0时,y=0-4=-4,①点(0,-4)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D 选项:当x=-4时,y=3×(-4)-4=-16≠0,①点(-4,0)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10.C【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求出OB 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即可.【详解】解:①菱形ABCD ,①BD ①AC ,AB =BC ,AO =OC =1在Rt①OBC 中,4OB =,①旋转,①OB O B ''=,90O '∠=︒,在Rt①AO B ''中,'5AB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旋转和形的性质,能够利用勾股定理结合性质解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1.x ≥5.【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x﹣5≥0,解得:x≥5.故答案为:x≥5.【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绝对值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详解】解:设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x,由题意得,12x2=5,解得13.5 3【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关联数”[3,m+2]所对应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得到y=3x+m+2为正比例函数,即m+2=0,解得:m=-2,则分式方程为11112x-=-,去分母得:2-(x-1)=2(x-1),去括号得:2-x+1=2x-2,解得:x=53,经检验x=53是分式方程的解.考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2.解分式方程;3.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4.1 4【详解】依据已知和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AOE①①COF,则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14,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其面积为1,于是这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 故答案为14. 15.﹣1<x <2【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P 在第二象限,再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可得关于x 的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解:①点P (x ﹣2,x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①点P 在第二象限,①2010x x -<⎧⎨+>⎩, 解得:﹣1<x <2,故答案为:﹣1<x <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16.(1)(2)4【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2)原式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绝对值的意义,以及0指数幂的法则计算即可的到结果.(1==(2)031+(31=-+31+=4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0指数幂,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7.2a【分析】首先根据数轴可以确定,,a b c 的符号,以及各个绝对值数内的数的大小,然后即可去掉绝对值符号,从而对式子进行化简.【详解】解:根据数轴可以得到:0c a b <<<,且a b c <<,①c a b -()(),c c a b b a =-+++--,c c a a =-+++=2a .18.(1)见解析(2)16【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①B =①D ,进而易证△ABE ≌△ADF (ASA ),即得出AB =AD ,进而即可求证结论:▱ABCD 是菱形;(2)由菱形的性质可知BC =CD ,进而可得CE =CF ,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①ECF =120°,即求出①B =60°,最后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B 的长,进而即可求出菱形的周长.(1)证明:①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①①B =①D ,①AE ①BC ,AF ①CD ,①①AEB =①AFD =90°,在①AEB 和①AFD 中,B D BE DFAEB AFD ∠=∠⎧⎪=⎨⎪∠=∠⎩, ①①AEB ①①AFD (ASA ),①AB =AD ,①四边形ABCD 是菱形.(2)如图,由(1)可知BC =CD ,①BE =DF ,①CE =CF ,①①CFE =①CEF =30°,①①ECF =180°−2①CEF =120°,①①B =180°−①ECF =60°,在Rt①ABE中,①BAE=30°,①24==,AB BE⨯=.①菱形ABCD的周长为441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1)20,80,0.32;(2)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见解析;(3)本次党史知识竞赛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有1080人.【分析】(1)根据频数表可直接进行求解;(2)由(1)可直接进行作图;(3)由(1)、(2)可得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人数的频率,然后直接列式求解即可.【详解】(1)a=200×0.10=20,b=200×0.40=80,c=64÷200=0.32,故答案为:20,80,0.32;(2)由(1)知,a=20,b=20,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见右图;(3)1500×(0.40+0.32)=1500×0.72=1080(人),即本次党史知识竞赛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有1080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数与频率,熟练掌握频数与频率是解题的关键.20.(2)m【分析】(1)在Rt △ABC 中,根据①ABC =45°,得到AC =BC =AB •sin45°=; (2)根据Rt △ADC 中,①ADC =30°,得到CD=tan AC ADC=∠推出BD =CD ﹣BC =)m . (1)解:①AC ①BC ,①①ACB =90°,①在Rt △ABC 中,AB =2m ,①ABC =45°,①①BAC =90°-①ABC =45°,①AC =BC =AB •sin45°=2×2m ),答:舞台的高ACm ; (2)在Rt △ADC 中,①ADC =30°,则CD=tan AC ADC==∠①BD =CD ﹣BC =)m ,答:DBm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运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含45°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1)364y x =+;(2)9184s x =+;80x -<<;(3)当P 的坐标为139,28⎛⎫- ⎪⎝⎭时,OPA ∆的面积为278,见解析【分析】(1)把点E 的坐标为(-8,0)代入6y kx =+求出k 即可解决问题;(2)△OP A 是以OA 长度6为底边,P 点的纵坐标为高的三角形,根据1••2PAO y SOA P =, 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3)利用(2)的结论,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把()8,0E -代入6y kx =+中有086k =-+ ①34k = ①一次函数解析式为364y x =+ (2)如图:①OPA ∆是以OA 为底边,P 点的纵坐标为高的三角形①()6,0A -①6OA = ①1139666182244s y x x ⎛⎫=⨯⨯=⨯+=+ ⎪⎝⎭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80x -<<(3)当OPA ∆的面积为278时,有9271848x += 解得132x =-把132x =-代入一次函数364y x =+中,得98y = ①当P 的坐标为139,28⎛⎫- ⎪⎝⎭时,OPA ∆的面积为278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三角形的面积、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学会构建一次函数或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2.(1)见解析;(2)13【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性质证明OC=OD ,即可证得结论;(2)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到CD =13,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OE 的长.【详解】(1)证明:①//DE AC 、//CE BD ,①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①AC BD =,12OC AC =,12OD BD =, ①OC OD =,①四边形OCED 是菱形;(2)解:①四边形ABCD 是菱形,①AC BD ⊥,152OC AC ==,1122OD BD ==,①13CD ,①//DE AC 、//CE BD ,①四边形OCED 是平行四边形,①AC BD ⊥,①四边形OCED 是矩形,①13OE CD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运用是解答的关键.23.1)22800y x =+;(2)购买大型客车11辆,中型客车9辆时,购车费用最省,为1 042万元.【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购车的数量以及价格根据总费用直接表示出等式;(2)根据购买中型客车的数量少于大型客车的数量,得出y=22x+800,中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得出x 的值.试题解析:(1)因为购买大型客车x 辆,所以购买中型客车(20)x -辆.()62402022800y x x x =+-=+.(2)依题意得< x . 解得x >10.① 22800y x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x 为整数,① 当x=11时,购车费用最省,为22×11+800="1" 042(万元).此时需购买大型客车11辆,中型客车9辆.答:购买大型客车11辆,中型客车9辆时,购车费用最省,为1 042万元.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4.(1)证明见解析(2)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AD ACE ∠=∠,ADE CE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 CE =,于是得到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2)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1)证明:①AB CE ,①CAD ACE ∠=∠,ADE CED ∠=∠.①F 是AC 中点,①AF CF =.在AFD △与CFE 中,CAD ACE ADE CED AF CF ∠∠⎧⎪∠∠⎨⎪=⎩==,①AFD CFE AAS ≌(),①AD CE =.①AB CE ,①四边形ADCE 是平行四边形;(2)解: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在ACG 中,=90AGC ∠︒,4BC =,45CAB ∠=︒,AC =由勾股定理得(22228CG AG AC +===,①2CG AG ==,在BCG 中,90BGC ∠=︒,2CG =,4BC =,①BG =①2AB AG BG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含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含有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A超过一个均记零分。
)1. 若式子√2x−4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x≠2B. x≥2C. x≤2D. x≠−22.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5 D. x2=0A. x2+2y=1B. x3−2x=3C. x2+1x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②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定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④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一定能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A. 4个B. 3个C. 2个D. 1个4. 把代数式(a−1)⋅√1中的a−1移到根号内,那么这个代数式等于( )1−aA. −√1−aB. √a−1C. √1−aD. −√a−15. 陈师傅应客户要求加工4个长为4cm、宽为3cm的矩形零件.在交付客户之前,陈师傅需要对4个零件进行检测.根据零件的检测结果,图中有可能不合格的零件是( )A. B. C. D.6. 已知m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一个根,则2022−m2+3m的值为( )A. 2023B. 2022C. 2021D. −20207. 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的菱形ABCD如图所示,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折叠菱形,使B,B′两点重合,MN是折痕.若B′M=1,则CN的长为( )A. 7B. 6C. 5D. 48. 若最简二次根式√7a+b与√6a−bb+3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为( )A. 2B. −2C. −1D. 19.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m2x=9x+5化为一般形式后不含一次项,则m的值为( )A. 0B. ±3C. 3D. −3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其中11-14题每小题3分,15-18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
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得分评卷人人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试卷(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总分 总分人 复查人 得分友情提示:答题前先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等信息;答题时,请你认真审题,做到先易后难;答题后,要注意检查.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列括号内.1.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2 cm ,3 cm ,5 cmB .3 cm ,3 cm ,6 cmC .5 cm , 8 cm , 2 cmD .4 cm ,5 cm ,6 cm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235=x x x +B .()222=x y x y ++ C . 236=x x x ⋅ D . ()326=x x4.一枚一角硬币的直径约为0.022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2.210m -⨯B .22.210m -⨯C .12.210m -⨯ D .32210m -⨯5.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2)1(3222++=++x x xB .22))((y x y x y x -=-+ C .222()x xy y x y -+=- D .)(222y x y x -=-6.如图,点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PE ⊥AC 于点E .已知∠BAC =60° ,PA=6,则PE长是( )A .3B .4C .5D .67.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关系:∠A+∠B=∠C ,则此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8.“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当天,我区一中学 “善行文学社”的全体同学租一辆面包车前去“夕阳红”老年公寓看望那里的老年人面包车的租金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花费了3元车费.若设“善行文学社”有x 人,则所列方程为( )A .18018032x x -=- B .18018032x x -=+ C .18018032x x -=+ D .18018032x x-=-9.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 为一边作△ABP ,使之与△ABC 全等,从P 1、P 2、P 3、P 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则点P 有( )A . 1个B .2个C . 3个D . 4个10.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 )A . 90°B . 100°C . 130°D . 180°11. 分式1x mx --中,当x m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分式的值为零B .分式无意义C .若1m ≠时,分式的值为零D .若1m =时,分式的值为零 12.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AQ=PQ ,PR=PS ,PR ⊥AB 于R ,PS ⊥AC 于S ,现有①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 ②AS=AR ;③QP ∥AR ; ④△BRP ≌△QSP 四个结论.第10题图第12题图得分评卷人人• 则对四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 ).A .仅①和②正确B .仅②③正确C .仅①和③正确D .全部都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13.若点A (m ,7)与点B (8,n )关于x 轴对称,则m = . 14.因式分解:23aa -= .15.如图,∠ABC =∠DCB ,请补充一个条件: ,使△ABC ≌△DCB.(只填一个即可)16.如图,在△ABC 中,A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是AD 的三等分点,若 △ABC 的面积为122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2cm .17.如图,在△ABC 中,将△ABC 沿DE 折叠,使顶点C 落在△AB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 处,若BE=BO ,则∠BOE=____________度.18.如果记22()1x y f x x ==+,并且f (1)表示当1x =时y 的值,即f (1)=2211112=+;得分评卷人人得分评卷人人f (12)表示当12x =时y 的值,即f (12)=221()12151()2=+.那么111(1)(2)()(3)()(4)()234f f f f f f f ++++++1(2017)()2017f f +++= _.三、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19题10分,20题6分,共16分)下列各题解答时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19.计算或化简(每小题5分,共10分)。
(必考题)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0217]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AM =MN =2,NB =1,以点A 为圆心,AN 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B 为圆心,BM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2.(0分)[ID :10211]一次函数111y k x b =+的图象1l 如图所示,将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2l 的函数表达式为222y k x b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2k k =B .12b b <C .12b b >D .当5x =时,12y y >3.(0分)[ID :1020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0分)[ID :10145]计算4133÷的结果为( ). A .32B .23C .2D .25.(0分)[ID :10134]对于函数y =2x +1下列结论不正确是( ) A .它的图象必过点(1,3) B .它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C .当x >12时,y >0 D .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6.(0分)[ID :10192]如图2,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菱形的是( )A .BA =BCB .AC 、BD 互相平分 C .AC =BD D .AB ∥CD7.(0分)[ID :10186]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AC ,AB 边的中点,AH ⊥BC 于H ,FD =8,则HE 等于( )A .20B .16C .12D .88.(0分)[ID :10175]函数y =x√x+3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 A .x ≠0B .x >﹣3C .x ≥﹣3且x ≠0D .x >﹣3且x ≠09.(0分)[ID :10166]如图,点P 是矩形ABCD 的边上一动点,矩形两边长AB 、BC 长分别为15和20,那么P 到矩形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是( )A .6B .12C .24D .不能确定10.(0分)[ID :10164]某商场对上周某品牌运动服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 颜色黄色绿色白色紫色红色数量(件)12015023075430经理决定本周进货时多进一些红色的,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的(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平均数与众数11.(0分)[ID :1015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AEF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 交EF 于点G ,下列结论:①15BAE DAF ∠=∠=;②3;③BE +DF =EF ;④2CEF ABE S S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0分)[ID:10155]如图,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A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DC边上.若AFD的周长为18,ECF的周长为6,四边形纸片ABCD的周长为(的点F处)A.20B.24C.32D.4813.(0分)[ID:10151]如图,已知△ABC中,AB=10 ,AC=8 ,BC = 6 ,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 ,交AC于点E ,连接CD ,则CD的长度为()A.3B.4C.4.8D.514.(0分)[ID:10150]如图,已知点E在正方形ABCD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B.60C.76D.8015.(0分)[ID:10148]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BD=4,则BC的长是()A.4B.5C.6D.3二、填空题16.(0分)[ID:10332]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DF∥AB,交BC 于点F ,当△ABC 满足_________条件 时,四边形BEDF 是正方形.17.(0分)[ID :10327]如图,过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K 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MN 与PQ ,那么图中矩形AMKP 的面积S 1与矩形QCNK 的面积S 2的大小关系是S 1_____S 2;(填“>”或“<”或“=”)18.(0分)[ID :10323]如图.过点A 1(1,0)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1;点A 2与点O 关于直线A 1B 1对称,过点A 2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2;点A 3与点O 关于直线A 2B 2对称.过点A 3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y=2x 于点B 3;…按此规律作下去.则点A 3的坐标为_____,点B n 的坐标为_____.19.(0分)[ID :10304]若x <2,化简22)x -(+|3﹣x|的正确结果是__. 20.(0分)[ID :10296]已知20n 是整数,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___ 21.(0分)[ID :10265]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2()a b b a +--的结果为________22.(0分)[ID :1026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1,31,则它的斜边长为____.23.(0分)[ID :10259]甲、乙、丙三人进行飞镖比赛,已知他们每人五次投得的成绩如图6-Z -2所示,那么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__.24.(0分)[ID:10249]如图,矩形ABCD的边AD长为2,AB长为1,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1,以A点为圆心,对角线A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E,则这个点E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25.(0分)[ID:10240]已知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三、解答题26.(0分)[ID:10401]某商店销售A型和B型两种电脑,其中A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400元,B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500元.该商店计划再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A型电脑出厂价下调a(0<a<200)元,且限定商店最多购进A型电脑60台,若商店保持同种电脑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设计出使这100台电脑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27.(0分)[ID:10385]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5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单位:度):度数91011天数311(1)求这5天的用电量的平均数;(2)求这5天用电量的众数、中位数;(3)学校共有36个班级,若该月按22天计,试估计该校该月的总用电量.28.(0分)[ID:10370]如图为六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矩形方块组合而成的图形,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下列方框内完成作图:(1)在图(1)中,作与MN平行的直线AB;(2)在图(2)中,作与MN垂直的直线CD.29.(0分)[ID:1035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点E在AB上,点F在CD =.上,且AE CF求证:DE BF=.30.(0分)[ID:10424]如图,在□ABCD中,∠ABD=90°,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接CE.(1)求证:四边形BECD是矩形;(2)连接DE交BC于点F,连接AF,若CE=2,∠DAB=30°,求AF的长.【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B2.B3.D4.D5.C6.B7.D8.B9.B10.C11.C12.B13.D14.C15.A二、填空题16.∠ABC=90°【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详解:当△ABC满足条件∠ABC=90°17.=【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K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四边形MBQK是矩形四边形18.(40)(2n﹣12n)【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2点的坐标再根据A2点的坐标求出B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A3Bn的坐标【详解】解:∵点A1坐标为(10)∴OA1=1过点A1作x轴19.5-2x【解析】【分析】本题首先根据题意得出x-203-x0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3﹣x|=+|3﹣x|∵x<2∴x-203-x0∴原式=2-x+3-x=5-2x故20.5【解析】【分析】因为是整数且则5n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5【详解】∵且是整数∴是整数即5n是完全平方数;∴n的最小正整数值为5故答案为:5【点睛】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乘21.0【解析】【分析】根据数轴所示a<0b>0b-a>0依据开方运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0b>0b-a>0∴故填: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实数与数轴去绝对值号关键在22.【解析】【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得斜边的长度【详解】由勾股定理得(2 +1)2+(2 −1)2=斜边2斜边=故答案为:【点睛】勾股23.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24.—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再根据A点表示-1可得E点表示的数【详解】∵AD长为2AB长为1∴AC=∵A点表示-1∴E点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25.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方差不变进而得出答案∵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2故答案为2考点:方差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B 解析:B 【解析】 【分析】依据作图即可得到AC =AN =4,BC =BM =3,AB =2+2+1=5,进而得到AC 2+BC 2=AB 2,即可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如图所示,AC =AN =4,BC =BM =3,AB =2+2+1=5, ∴AC 2+BC 2=AB 2,∴△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CB =9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2.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两函数图象平行k 相同,以及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判断 【详解】∵将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 ∴直线1l ∥直线2l , ∴12k k =,∵直线1l 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直线2l , ∴12b b >,∴当x 5=时,12y y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平移后解析式有这样一个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关键是要搞清楚平移前后的解析式有什么关系.3.D解析:D【解析】A、两条对角线垂直并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A错误;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项B错误;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C错误;D、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选项D正确;故选D.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除法,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k、b的值依据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当x=1时,y=3,故A选项正确,∵函数y=2x+1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B、D正确,∵y>0,∴2x+1>0,∴x>﹣12,∴C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熟记性质并运用解题是关键. 6.B【解析】【分析】【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已知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需添加条件:AC、BD互相平分故选:B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AC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详解】∵D、F分别是AB、BC的中点,∴DF是△ABC的中位线,∴DF=12 AC;∵FD=8∴AC=16又∵E是线段AC的中点,AH⊥BC,∴EH=12 AC,∴EH=8.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熟记性质与定理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9.B解析:B【解析】由矩形ABCD 可得:S △AOD =14S 矩形ABCD ,又由AB=15,BC=20,可求得AC 的长,则可求得OA 与OD 的长,又由S △AOD =S △APO +S △DPO =12OA •PE+12OD •PF ,代入数值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连接OP ,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 =BD ,OA =OC =12AC ,OB =OD =12BD ,∠ABC =90°, S △AOD =14S 矩形ABCD , ∴OA =OD =12AC , ∵AB =15,BC =20, ∴AC 22AB BC +221520+25,S △AOD =14S 矩形ABCD =14×15×20=75, ∴OA =OD =252, ∴S △AOD =S △APO +S △DPO =12OA •PE +12OD •PF =12OA •(PE +PF )=12×252(PE +PF )=75,∴PE +PF =12. ∴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是1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由于销售最多的颜色为红色,且远远多于其他颜色,所以选择多进红色运动装的主要根据众数.考点:统计量的选择.11.C解析:C【解析】【分析】易证Rt ABE Rt ADF ≌,从而得到BE DF =,求得15BAE DAF ∠=∠=︒;进而得到CE CF =,判断出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在Rt AGF 中,利用正切函数证得②正确;观察得到BE GE ≠,判断出③错误;设BE x =,CE y =,在Rt A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就可得到2222x xy y +=,从而可以求出CEF 与ABE 的面积比.【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F 是等边三角形,∴90B BCD D AB BC DC AD AE AF EF ∠=∠=∠=︒=====,,.在Rt ABE 和Rt ADF 中, AB AD AE AF ⎧⎨⎩==∴()Rt ABE Rt ADF HL ≌. ∴BE DF =,∠BAE =∠DAF ∴()()1190601522BAE DAF BAD EAF ∠=∠=∠-∠=︒-︒=︒ 故①正确;∵BE DF BC DC ==,,∴CE BC BE DC DF CF =-=-=,∵AE AF =,CE CF =,∴AC 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90ECF ∠=︒,∴GC GE GF ==,在Rt AGF 中,∵tan tan 60AG AG AFG GF GC ∠=︒===∴AG =,故②正确;∵BE DF GE GF ==,,15BAE ∠=︒,30GAE ∠=︒,90B AGE ∠=∠=︒∴BE GE ≠∴BE DF EF +≠,故③错误;设BE x =,CE y =,则CF CE y ==,AB BC x y AE EF ==+====,.在Rt ABE 中,∵90B ∠=︒,AB x y BE x AE =+==,,,∴222())x y x ++=.整理得:2222x xy y +=.∴CEF S :ABE S11CE ?CF :AB?BE 22⎛⎫⎛⎫= ⎪ ⎪⎝⎭⎝⎭()()•:?CE CF AB BE ==2y :()x y x ⎡⎤+⎣⎦()()2222:2:1x xy x xy =++=.∴CEF ABE 2S S =,故④正确;综上: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而采用整体思想(把2x xy +看成一个整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易知矩形ABCD 的周长等于△AFD 和△CFE 的周长的和.【详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F=AB ,EF=BE .所以矩形的周长等于△AFD 和△CFE 的周长的和为18+6=24cm .故矩形ABCD 的周长为24cm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已知AB=10,AC=8,BC=8,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又因DE 为AC 边的中垂线,可得DE ⊥AC ,AE=CE=4,所以DE 为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即可得DE=12BC =3,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5,故答案选D.考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中位线定理;中垂线的性质. 14.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AEB=90°,AE=6,BE=8,∴10==∴S阴影部分=S正方形ABCD-S Rt△ABE=102-168 2⨯⨯=100-24=76.故选C.考点:勾股定理.1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可知对角线平分对角,从而可知∠ABD=∠CBD=60°,从而可知△BC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知答案.【详解】∵∠ABC=120°,四边形ABCD是菱形∴∠CBD=60°,BC=CD∴△BCD是等边三角形∵BD=4∴BC=4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性质,能够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ABC=90°【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详解:当△ABC 满足条件∠ABC=90°解析:∠ABC=90°【解析】分析: 由题意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证明一组邻边相等,可知四边形DEBF是菱形, 进而得出∠ABC=90°时,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详解: 当△ABC满足条件∠ABC=90°,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理由:∵DE∥BC,DF∥A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BD是∠ABC的平分线,∴∠EBD=∠FBD,又∵DE∥BC,∴∠FBD=∠EDB,则∠EBD=∠EDB,∴BE=DE.故平行四边形DEBF是菱形,当∠ABC=90°时,菱形DEB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ABC=90°.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正确掌握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7.=【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 K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MBQK是矩形四边形解析:=【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K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MBQK是矩形,四边形PKND是矩形,∴△ABD的面积=△CDB的面积,△MBK的面积=△QKB的面积,△PKD的面积=△NDK的面积,∴△ABD的面积﹣△MBK的面积﹣△PKD的面积=△CDB的面积﹣△QKB的面积=△NDK的面积,∴S1=S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18.(40)(2n﹣12n)【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2点的坐标再根据A2点的坐标求出B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A3Bn的坐标【详解】解:∵点A1坐标为(10)∴OA1=1过点A1作x轴解析:(4,0)(2n﹣1,2n)【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2点的坐标,再根据A2点的坐标求出B2的坐标,以此类推总结规律便可求出点A3、B n的坐标.【详解】解:∵点A1坐标为(1,0),∴OA 1=1,过点A 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B 1,可知B 1点的坐标为(1,2),∵点A 2与点O 关于直线A 1B 1对称,∴OA 1=A 1A 2=1,∴OA 2=1+1=2,∴点A 2的坐标为(2,0),B 2的坐标为(2,4),∵点A 3与点O 关于直线A 2B 2对称.故点A 3的坐标为(4,0),B 3的坐标为(4,8), 此类推便可求出点A n 的坐标为(2n ﹣1,0),点B n 的坐标为(2n ﹣1,2n ).故答案为(4,0),(2n ﹣1,2n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9.5-2x 【解析】【分析】本题首先根据题意得出x-203-x0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3﹣x|=+|3﹣x|∵x<2∴x -203-x0∴原式=2-x+3-x=5-2x 故解析:5-2x【解析】【分析】本题首先根据题意得出x-2<0,3-x >0,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化简,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x| =2x -+|3﹣x|∵x <2∴x -2<0,3-x >0∴原式=2-x+3-x=5-2x故答案为:5-2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二次根式的化简. 2的区别,第一个a 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第二个a 的取值范围为非负数,第一个的运算结果为a ,然后根据a 的正负性进行去绝对值,第二个的运算结果就是a.本题我们知道原式=x 2-+3x -,然后根据x 的取值范围进行化简.20.5【解析】【分析】因为是整数且则5n 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 为5【详解】∵且是整数∴是整数即5n 是完全平方数;∴n 的最小正整数值为5故答案为:5【点睛】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乘 解析:5【解析】【分析】,则5n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5.【详解】∴5n是完全平方数;∴n的最小正整数值为5.故答案为:5.【点睛】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乘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进行解答.21.0【解析】【分析】根据数轴所示a<0b>0b-a>0依据开方运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0b>0b-a>0∴故填: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实数与数轴去绝对值号关键在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数轴所示,a<0,b>0, b-a>0,依据开方运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0,b>0, b-a>0,a b b a a b b a-+--=-+-+=()0故填: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实数与数轴,去绝对值号,关键在于求出b-a>0,即|b-a|=b-a.22.【解析】【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得斜边的长度【详解】由勾股定理得(2 +1)2+(2 −1)2=斜边2斜边=故答案为:【点睛】勾股【解析】【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由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得斜边的长度.【详解】由勾股定理得( +1)2+(−1)2=斜边2,斜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应熟练正确的运用这个定理,在以后复杂的题目中这是最为常见也最为基础的定理公式.23.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解析:乙【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波动的幅度即可推出.【详解】通过图示可看出,一至三次甲乙丙中,乙最稳定,波动最小,四至五次三人基本一样,故选乙【点睛】考查数据统计的知识点24.—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再根据A点表示-1可得E点表示的数【详解】∵AD长为2AB长为1∴AC=∵A点表示-1∴E点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进而得到AE的长,再根据A点表示-1,可得E点表示的数.【详解】∵AD长为2,AB长为1,∴,∵A点表示-1,∴E-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25.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方差不变进而得出答案∵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2故答案为2考点:方差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时方差不变,进而得出答案.∵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11,12,13,14,15的方差为2.考点:方差三、解答题26.(1) =﹣100x+50000;(2) 该商店购进A型34台、B型电脑66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46600元;(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总利润=A型电脑每台利润×A电脑数量+B型电脑每台利润×B电脑数量”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且电脑数量为整数”求得x的范围,再结合(1)所求函数解析式及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3)据题意得y=(400+a)x+500(100﹣x),即y=(a﹣100)x+5000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0<a<10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a=100时,y=50000,③当100<m<200时,a﹣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分别进行求解.【详解】(1)根据题意,y=400x+500(100﹣x)=﹣100x+50000;(2)∵100﹣x≤2x,∴x≥1003,∵y=﹣100x+50000中k=﹣10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为正数,∴x=34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46600,答:该商店购进A型34台、B型电脑66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46600元;(3)据题意得,y=(400+a)x+500(100﹣x),即y=(a﹣100)x+50000,3313≤x≤60,①当0<a<10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4时,y取最大值,即商店购进34台A型电脑和66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最大.②a=100时,a﹣100=0,y=50000,即商店购进A型电脑数量满足3313≤x≤60的整数时,均获得最大利润;③当100<a<200时,a﹣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60时,y取得最大值.即商店购进60台A型电脑和40台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最大.【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9.6度;(2)9度;9度;(3)7603.2度.【解析】【分析】(1)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平均用电量即可;(2)分别利用众数、中位数及极差的定义求解即可;(3)用班级数乘以日平均用电量乘以天数即可求得总用电量.【详解】(1)平均用电量为:(9×3+10×1+11×1)÷5=9.6度;(2)9度出现了3次,最多,故众数为9度;第3天的用电量是9度,故中位数为9度;(3)总用电量为22×9.6×36=7603.2度.28.(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画图即可.试题解析:如图:29.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推知AB=CD,AB∥CD.然后根据图形中相关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得BE=FD,易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AE=CF.∴BE=FD,BE∥FD,∴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DE=B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应用时要认真领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根据条件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1)见解析(2)27【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判定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BE=AB∴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ABD=90°,∴平行四边形BECD是矩形;(2)如图,作PG⊥AE于G点,∵CE=2,∠DAB=30°,∴∠CBE=30°,PG=1,BE=23∴AB=23∵P为BC中点,∴G为BE中点,∴AG=AB+BG=33∴AP=22=27AG PG【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矩形判定与性质.。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对角线长是()A. a/2B. a√2C. 2aD. a²2.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不是二次函数?()A. y = 2x² 3x + 1B. y = x² + 4C. y = 3x + 2D. y = 5x² 4x + 1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3, 4)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 60cm²B. 78cm²C. 84cm²D. 90cm²5.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9B. √16C. √3D. √1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若a > b,则a² > b²。
()7.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8.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9.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10.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r,则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
12. 一次函数y = 3x 5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是______。
13. 二次函数y = x² 4x + 4的顶点坐标是______。
14.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高是______。
15. 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结果是这个数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请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17.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请给出一个例子。
18. 请解释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的原理。
19. 什么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如何找到它?20. 请解释无理数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10cm,宽度是5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带有答案)
1、 以下问题,不适合用普查的是( )A.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 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2、 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A. 全体实数B.x≠1C.x=1D. x >14、 把 118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得( )1 1 1 1A. 18 18B. 18C. 2D.18 6 3 25、 若反比例函数y = (2m 1)x m 2-2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 m 的值是( )A. −1 或 1B. 小于 12 的任意实数C. −1D. 不能确定k6、 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 y=kx+3 与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位置可能是( )x第 1 页 共 12 页3、 如果分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x 1A. 1B. 2C.9、当x 时,分式3 D. 4x 1的值为0.x10、若x = 5 3 ,则x2 + 6x + 5 的值为.12、袋子里有5 只红球,3 只白球,每只球除颜色以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 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是白球的可能性。
13、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BD 交于点O, ∠AOD=120 ,AC=4,则△ABO 的周长为.14、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 .15、某校高一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试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100 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90.5 95.5 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a + 3b c11、若a:b:c=1:2:3,则=a 3b + c7、某工程队准备修建一条长1200m 的道路,由于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实际每天修建道路的速度比原计划快20%,结果提前2 天完成任务。
若设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x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1200 1200 1200 1200A. = 2B. = 2(1- 20%)x x (1+ 20%)x xC.1200-1200= 2 D.1200-1200= 2x (1- 20%)x x (1+ 20%)x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cm,AD=12cm,点P 在AD 边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从点A 向点D 运动,点Q 在BC 边上,以每秒4cm 的速度从点C 出发,在CB 间往返运动,两个点同时出发,当点P 到达点D 时停止(同时点Q 也停止),在这段时间内,线段PQ 有()次平行于AB?第2 页共12 页第 3 页 共 12 页2 和 y =x△PAB 的面积是 3,则 k = .17、 图 1 所示矩形 ABCD 中, BC =x ,CD =y ,y 与 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 2 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F 的斜边 EF 过 C 点, M 为 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①当 x =3 时, EC <EM③当 x 增大时, EC ⋅CF 的值增大18、 如图 1,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发生形变后成为边长为 a 的菱形,如果这个菱形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h , a我们把 的值叫做这个菱形的“形变度”。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函数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B .1x <C .1x ≤D .1≥x 2.若a b c d ,,,满足a b c d b c d a ===,则2222ab bc cd da a b c d ++++++的值为( ) A .1或0 B .1- 或0 C .1或2- D .1或1-3.若α、β为方程2x 2-5x-1=0的两个实数根,则2235++ααββ的值为( )A .-13B .12C .14D .15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3,2),B (3,5),C (x ,y ),若AC ∥x 轴,则线段BC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C 的坐标分别为( )A .6,(﹣3,5)B .10,(3,﹣5)C .1,(3,4)D .3,(3,2)5.下面四个图形中,∠1=∠2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6.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22x ax b +=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Rt ABC ∆,使90ACB ∠=,2a BC =,AC b =,再在斜边AB 上截取2a BD =.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 )A .AC 的长B .AD 的长C .BC 的长D .CD 的长7.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小桐把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中90E∠=,90C∠=,45A∠=,30D∠=,则12∠+∠等于()A.150B.180C.210D.2709.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CE,若∠ABC=30°,则∠D为()A.85°B.75°C.60°D.30°10.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着x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8-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2.不等式组34012412xx+≥⎧⎪⎨-≤⎪⎩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_________.3.因式分解:24x-=__________.4.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________.5.如图,在Rt △ABC 中,∠ACB=90°,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点F 是AD 的中点.若AB=8,则EF=________.6.如图,在△ABC 中,AF 平分∠BAC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B=70°,∠FAE=19°,则∠C=______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20346x y x y +=⎧⎨+=⎩2.化简求值:(127x 484x 3x (2)2(53)(113)(113)+.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25x y a x y a -=+⎧⎨+=⎩. (1)若x ,y 为非负数,求a 的取值范围;(2)若x y >,且20x y +<,求x 的取值范围.4.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1)求证:CE=AD;(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3)若D为AB中点,则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6.2017年5月,某县突降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桥梁垮塌,房屋大面积受损,该省民政厅急需将一批帐篷送往灾区.现有甲、乙两种货车,已知甲种货车比乙种货车每辆车多装20件帐篷,且甲种货车装运1 000件帐篷与乙种货车装运800件帐篷所用车辆相等.(1)求甲、乙两种货车每辆车可装多少件帐篷;(2)如果这批帐篷有1 490件,用甲、乙两种汽车共16辆装运,甲种车辆刚好装满,乙种车辆最后一辆只装了50件,其余装满,求甲、乙两种货车各有多少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D3、B4、D5、B6、B7、B8、C9、B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03、(x+2)(x-2)4、8.5、26、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原方程组的解为=63 xy⎧⎨=-⎩2、(12)3、(1)a≥2;(2)-5<x<14、(1)略;(2)四边形BECD是菱形,理由略;(3)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理由略5、略6、(1)甲种货车每辆车可装100件帐篷,乙种货车每辆车可装80件帐篷;(2)甲种货车有12辆,乙种货车有4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题】初二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 ,先到终点 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 .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 =8;②b =92;③c =123.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仅有①②C .仅有①③D .仅有②③2.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数轴重合(点C 在正半轴上),5AB =,12BC =,若点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则对角线AC BD 、的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A .5.5B .5C .6D .6.5 3.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围成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4.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2a b c a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5.若点P 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则点P 一定不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4)-=2 B .52=3-C .52=10⨯D .62=3÷7.如图2,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菱形的是( )A .BA =BCB .AC 、BD 互相平分 C .AC =BD D .AB ∥CD8.明君社区有一块空地需要绿化,某绿化组承担了此项任务,绿化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绿化组完成的绿化面积S (单位:m 2)与工作时间t (单位: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绿化组提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完成的绿化面积是( )A .300m 2B .150m 2C .330m 2D .450m 29.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C =90°,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A →B →C →D 的顺序在边上匀速运动,设P 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PAD 的面积为S ,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P 运动到BC 中点时,△APD 的面积为( )A .4B .5C .6D .710.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 )A .-2B .﹣1+2C .﹣1-2D .1-211.如图,在▱ABCD 中,AB =6,BC =8,∠BCD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AE +AF 的值等于( )A .2B .3C .4D .612.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y k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6)C ,射线//x CE 轴,直线y x b =-+交线段OC 于点B ,交x 轴于点A ,D 是射线CE 上一点.若存在点D ,使得ABD △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 的值为_______.14.函数1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120°,CE//BD ,DE//AC ,若AD=5,则四边形CODE 的周长______.16.已知0,0a b <>,化简2()a b -=________17.如图,直线y =kx +b (k >0)与x 轴的交点为(﹣2,0),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0的解集是_____.18.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 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汽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t(小时)0123y(升)100928476由表格中y与t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________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19.一组数据:1、2、5、3、3、4、2、4,它们的平均数为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方差是_______.20.某水库的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米,水位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0≦x≦5)的函数关系式为___三、解答题21.某篮球队对队员进行定点投篮测试,每人每天投篮10次,现对甲、乙两名队员在五天中进球数(单位:个)进行统计,结果如下:甲1061068乙79789经过计算,甲进球的平均数为8,方差为3.2.(1)求乙进球的平均数和方差;(2)如果综合考虑平均成绩和成绩稳定性两方面的因素,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定点投篮比赛,应选谁?为什么?2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CF=BC,连接CD和EF.(1)求证:DE=CF;(2)求EF的长.23.为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某县城区四校决定联合购买一批足球运动装备,市场调查发现,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种品牌的足球队服和足球,已知每套队服比每个足球多50元,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经洽谈,甲商场优惠方案是:每购买十套队服,送一个足球,乙商场优惠方案是:若购买队服超过80套,则购买足球打八折.()1求每套队服和每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2若城区四校联合购买100套队服和a(a10)>个足球,请用含a的式子分别表示出到甲商场和乙商场购买装备所花的费用;()3在()2的条件下,若a60=,假如你是本次购买任务的负责人,你认为到甲、乙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算?24.某公司开发处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10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图象,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该节能产品的日销售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3)若5≤x≤17,直接写出第几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多少元?25.已知:一次函数y=(1﹣m)x+m﹣3(1)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求实数m的值.(2)当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解:∵乙出发时甲行了2秒,相距8m,∴甲的速度为8/2=4m/ s.∵100秒时乙开始休息.∴乙的速度是500/100=5m/ s.∵a秒后甲乙相遇,∴a=8/(5-4)=8秒.因此①正确.∵100秒时乙到达终点,甲走了4×(100+2)=408 m,∴b=500-408=92 m.因此②正确.∵甲走到终点一共需耗时500/4=125 s,,∴c=125-2=123 s.因此③正确.终上所述,①②③结论皆正确.故选A.2.A解析:A 【解析】【分析】连接BD交AC于E,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90°,AE=12AC,由勾股定理求出AC,得出OE,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连接BD交AC于E,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AE=12 AC,∴AC=222251213AB BC+=+=,∴AE=6.5,∵点A表示的数是-1,∴OA=1,∴OE=AE-OA=5.5,∴点E表示的数是5.5,即对角线AC、BD的交点表示的数是5.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所得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邻边互相垂直且相等,可得四边形是正方形.【详解】解:、、、分别是、、、的中点,,,EH =FG =BD ,EF =HG =AC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构造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4.C解析:C 【解析】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等式变形为a 2+b 2=c 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可得答案. 【详解】∵22()2a b c ab +=+, ∴a 2+2ab+b 2=c 2+2ab , ∴a 2+b 2=c 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5.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定即可. 【详解】一次函数y=-x+4中k=-1<0,b>0,所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经过二、一、四象限,又点P在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上,所以点P一定不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y=kx+b: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与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故A选项错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与运算法则.7.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已知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则需添加条件:AC、BD互相平分故选:B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4+=1200 {5k+b=1650k b,解得450 {600 kb==-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450x﹣600,当x=2时,y=450×2﹣600=300,300÷2=150(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三角形面积得出AB+BC=6,CD=4,AD=4,AB=1,当P运动到BC中点时,梯形ABCD的中位线也是△APD的高,求出梯形ABCD的中位线长,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ABCD是梯形,AB+BC=6,CD=10-6=4,∵12AD×CD=8,∴AD=4,又∵12AD×AB=2,∴AB=1,当P运动到BC中点时,梯形ABCD的中位线也是△APD的高,∵梯形ABCD的中位线长=12(AB+CD)=52,∴△PAD的面积1545 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看懂函数图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边长为1=∴∵A在数轴上原点的左侧,∴点A表示的数为负数,即1故选D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8,CD=AB=6,∴∠F=∠DCF,∵∠C平分线为CF,∴∠FCB=∠DCF,∴∠F=∠FCB,∴BF=BC=8,同理:DE=CD=6,∴AF=BF−AB=2,AE=AD−DE=2∴AE+AF=4故选C12.B解析:B【解析】【分析】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0)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可得k>0,-k<0,然后判断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即可.【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kx(k≠0)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k>0,∴-k<0,∴一次函数y=kx-k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k ≠0)中k ,b 的符号与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如下:当k >0,b >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k >0,b <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k <0,b >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k <0,b <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二、填空题13.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B 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 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解析:3或6【解析】【分析】先表示出A 、B 坐标,分①当∠ABD=90°时,②当∠ADB=90°时,③当∠DAB=90°时,建立等式解出b 即可.【详解】解:①当∠ABD=90°时,如图1,则∠DBC+∠ABO=90°,,∴∠DBC=∠BAO ,由直线y x b =-+交线段OC 于点B ,交x 轴于点A 可知OB=b ,OA=b ,∵点C (0,6),∴OC=6,∴BC=6-b ,在△DBC 和△BAO 中,DBC BAO DCB AOB BD AB ∠∠⎧⎪∠∠⎨⎪⎩=== ∴△DBC ≌△BAO (AAS ),∴BC=OA ,即6-b=b ,∴b=3;②当∠ADB=90°时,如图2,作AF⊥CE于F,同理证得△BDC≌△DAF,∴CD=AF=6,BC=DF,∵OB=b,OA=b,∴BC=DF=b-6,∵BC=6-b,∴6-b=b-6,∴b=6;③当∠DAB=90°时,如图3,作DF⊥OA于F,同理证得△AOB≌△DFA,∴OA=DF,∴b=6;综上,b的值为3或6,故答案为3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作辅助线构建求得三角形上解题的关键.14.x >1【解析】【分析】【详解】解:依题意可得解得所以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解析:x >1【解析】【分析】【详解】解:依题意可得10x ->,解得1x >,所以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1x >15.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AOB=120°可证△A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 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 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 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解析:20【解析】【分析】通过矩形的性质可得OD OA OB OC ===,再根据∠AOB=120°,可证△AO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D 的长度,再通过证明四边形CODE 是菱形,即可求解四边形CODE 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OD OA OB OC ===∵∠AOB=120°∴18060AOD AOB =︒-=︒∠∠∴△AOD 是等边三角形∵5AD =∴5OD OA ==∴5OD OC ==∵CE//BD ,DE//AC∴四边形CODE 是平行四边形∵5OD OC ==∴四边形CODE 是菱形∴5OD OC DE CE ====∴四边形CODE 的周长20OD OC DE CE =+++=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周长问题,掌握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b|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即可【详解】∵a<0<b∴|a−b|=b−a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二次根式-解析:b 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b|,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即可.【详解】∵a<0<b,=|a−b|=b−a.-.故答案为:b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绝对值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7.x<﹣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为(﹣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解析:x<﹣2【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直线y=kx+b(k>0)与x轴的交点为(﹣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0,即kx+b<0.故答案为:x<﹣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说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8.5【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100L每行驶1小时油量减少8L据此可得y与t的关系式【详解】解:由题意可得:y=100-8t当y=0时0=100-8t解得:t=125故答案为:125【解析:5【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100L,每行驶1小时,油量减少8L,据此可得y与t的关【详解】解:由题意可得:y=100-8t ,当y=0时,0=100-8t解得:t=12.5.故答案为:12.5.【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注意贮满100L 汽油的汽车,最多行驶的时间就是油箱中剩余油量为0时的t 的值.19.33【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中位数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平均数=将数据重新排列是:12233445解析:3, 3,32. 【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中位数,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方差.【详解】平均数=1(12533424)38⨯+++++++=,将数据重新排列是:1、2、2、3、3、4、4、5,∴中位数是3332+=, 方差=222221(13)2(23)2(33)2(43)(53)8⎡⎤⨯-+⨯-+⨯-+⨯-+-⎣⎦=32, 故答案为:3,3,32. 【点睛】 此题考查计算能力,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正确掌握各计算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y=6+03x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水库的水位=初始水位高度+每小时上升的速度×时间即y=6+03x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解析:y=6+0.3x【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水库的水位=初始水位高度+每小时上升的速度×时间,即y=6+0.3x.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三、解答题21.(1)乙平均数为8,方差为0.8;(2)乙.【分析】(1)根据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平均数相同时,方差越大,波动越大,成绩越不稳定;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成绩越稳定进行解答.【详解】(1)乙进球的平均数为:(7+9+7+8+9)÷5=8,乙进球的方差为:15[(7﹣8)2+(9﹣8)2+(7﹣8)2+(8﹣8)2+(9﹣8)2]=0.8;(2)∵二人的平均数相同,而S甲2=3.2,S乙2=0.8,∴S甲2>S乙2,∴乙的波动较小,成绩更稳定,∴应选乙去参加定点投篮比赛.【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S21n=[(x1x-)2+(x2x-)2+…+(x n x-)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也考查了平均数.2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 BC,进而得出DE=FC;(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DC=EF,进而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EF的长试题解析:(1)证明:∵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 BC,∵延长BC至点F,使CF=BC,∴DE FC,即DE=CF;(2)解:∵DE FC,∴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DC=EF,∵D为AB的中点,等边△ABC的边长是2,∴AD=BD=1,CD⊥AB,BC=2,∴DC=EF=.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23.(1) 每套队服150元,每个足球100元;(2) 购买的足球数等于50个时,则在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多于50个时,则到乙商场购买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少于50个时,则到甲商场购买合算.【解析】试题分析:(1)设每个足球的定价是x元,则每套队服是(x+50)元,根据两套队服与三个足球的费用相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甲、乙两商场的优惠方案即可求解;(3)先求出到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时足球的个数,再根据题意即可求解.解:(1)设每个足球的定价是x元,则每套队服是(x+50)元,根据题意得2(x+50)=3x,解得x=100,x+50=150.答:每套队服150元,每个足球100元;(2)到甲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50×100+100(a﹣)=100a+14000(元),到乙商场购买所花的费用为:150×100+0.8×100•a=80a+15000(元);(3)当在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时,100a+14000=80a+15000,解得a=50.所以购买的足球数等于50个时,则在两家商场购买一样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多于50个时,则到乙商场购买合算;购买的足球数少于50个时,则到甲商场购买合算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4.(1)20320(110)1420(1030)x xyx x-+≤≤⎧=⎨-<≤⎩;(2)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3)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确定x的取值范围;(2)根据利润=(售价-成本)×日销售量可得w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根据分段函数计算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对应的x的值;(3)分别根据5≤x≤10和10<x≤17两个范围的最大日销售利润,对比可得结论.【详解】(1)设线段AB段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ax+b(1≤x≤10);BC段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10<x≤30),把(1,300)、(10,120)带入y=ax+b中得,解得,∴线段AB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20x+320(1≤x≤10);把(10,120),(30,400)代入y=mx+n中得,解得,∴线段BC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14x-20(10<x≤30),综上所述.(2)由题意可知单件商品的利润为10-6=4(元/件),∴当1≤x≤10时,w=4×(-20x+320)=-80x+1280;当10<x≤30时,w=4×(14x-20)=56x-8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即w≤1040,∴当1≤x≤10时,w=-80x+1280≤1040,解得x≥3;当10<x≤30时,w=56x-80≤1040,解得x≤20,∴3≤x≤20,∴日销售利润不超过1040元的天数共有18天.(3)当5≤x≤17,第5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日销售利润是880元.【点睛】本题考查应用题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25.(1)m=3;(2)1<m<3.【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进行作答.【详解】(1)∵一次函数图象过原点,∴1030mm-≠⎧⎨-=⎩,解得:m=3(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1030mm-<⎧⎨-<⎩,∴1<m<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是本题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