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改性与表面工程

合集下载

表面工程习题

表面工程习题

名词解释1、表面重构:在平行基底的表面上,原子的平移对称性与体内显著不同,原子位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种表面结构称为重构。

2、离子镀:在真空料件下,利用气体放电使气体或被蒸发物质部分离化,在气体离子或被蒸发物质离子轰击作用的同时把蒸发物或其反应物沉积在基底上。

3、表面改性:采用某种工艺手段使材料表面获得与其基体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不同的一种技术。

4、莱宾杰尔效应:受环境介质影响以致表面自由能的减少,从而导致固体材料的塑性、强度降低减小的现象。

5、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度超过0.1%的气体,是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6、化学镀:在没有外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用化学法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7、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将镀料气化成原子、分子,或离子化为离子,直接沉积到基体表面的方法。

8、阳极氧化:是指在适当的电解液中,以金属为阳极,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的方法。

9、真空化学热处理:是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工件,渗入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从而改变材料表面化学产能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10、贝尔比层:固体材料经切削加工后,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表层中,可能发生组织结构的剧烈变化,而最外的5-10nm 厚可能形成的一种非晶态层。

11、现代表面技术:为满足某种特定的工程需要,使金属表面或零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够、功能的物理化学方法与工艺。

12、磷化:把金属放入含有Mn\Fe\Zn 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方法。

13、CVD: 在一定的真空度和温度下,将几中含有构成沉积膜层的材料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反应源气体,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固态物质幷沉积在基体上的成膜方法。

二、填空题1、CVD 分类,按综合分类为热激发CVD 、低压CVD 、等离子体CVD 、激光(诱导)CVD 、金属有机化合物CVD 等。

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导言金属材料是重要的工程材料,其特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性能和寿命。

然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遭受腐蚀、磨损和疲劳等损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延长其寿命,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表面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表面改性的意义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化学、物理性质或结构来提高材料性能的方法。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延长使用寿命: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往往受到氧化、腐蚀、磨损等因素的限制。

通过表面改性,可以形成耐蚀、耐磨等保护层,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2.提高强度和硬度: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通过表面改性,可以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高硬度的层,从而提高整体的强度。

3.改善摩擦和润滑性能: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引入润滑剂或涂层,可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摩擦性能,减少能量损耗。

4.实现功能性要求:通过表面改性,可以为金属材料赋予特殊功能,如防尘、抗菌、阻燃等,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二、表面改性的研究方法目前,对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材料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包括喷涂、喷粉、电弧喷涂、激光熔覆等。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能量改变金属表面的结构,形成不同的表面层,改善材料性能。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电镀、离子注入等。

这些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引入新的元素或分子,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材料性能。

3.材料方法:材料方法主要包括涂层和薄膜技术。

在金属表面形成特定的涂层或薄膜,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三、表面改性的应用表面改性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以几个典型领域为例进行讨论。

1.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

通过表面改性,可以为金属部件提供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特性,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制造中,金属材料经常接触到恶劣的工作环境,容易发生腐蚀和磨损。

材料改性与表面工程

材料改性与表面工程

材料改性与表面工程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

他是金属结构材料中最轻的一种,镁合金从早期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到目前在汽车材料、光学仪器、电子电信、军工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镁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硬度及耐高温性能较差,在某种程度上又制约了镁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喷涂覆盖上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是解决镁合金腐蚀和磨损问题,提高镁合金铸件使用寿命,拓宽镁合金应用范围的关键之一。

1.冷喷涂原理和特点超音速冷喷涂(简称冷喷涂)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层制备工艺,常以金属材料(如钛、镍、钨、钴、铜、合金等)[1-5]为喷涂材料进行金属表面改性和功能涂层的制备。

冷喷涂技术[6]就是将经过一定低温预热的高压(1.5~3.5MPa)气体(N2、He 或压缩气体)分两路,一路通过送粉器,携带经预热(100~600℃)的粉末粒子(1~50 m)从轴向送入高速气流中;另一路通过加热器使气体膨胀,提高气流速度(300~1200 m/s),最后两路气流进入喷枪,在其中形成气─固双相流,在完全固态下撞击基体,通过较大的塑性变形而沉积于基体表面形成涂层。

在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为 5~30 mm。

冷喷涂实现低温状态下的金属涂层沉积,具有如下主要优点:其一,喷涂粉末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温度低,几乎无氧化现象,涂层表面组织均匀;其二,涂层密度大、结合强度高;其三,涂层材料适用广泛,可制备硬度大、耐磨性高、强度高的涂层;其四,可以加工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涂层;其五,组织稳定;其六,涂层表面具有残余的压应力,使耐疲劳性增加;其七,喷涂粉末可以回收再利用。

2.国内外用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基体上喷涂铝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Yongshan Tao[7]等人用冷喷涂的方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沉积一层纯铝涂层,发现涂层中存在微米尺寸的裂纹和孔洞,涂层颗粒边界处中形成了新的界面和亚晶相;在质量分数为3.5%的中性NaCl溶液中浸渍后发现涂层的抗点蚀性能比具有相似纯度的铝块好。

我对材料科学四要素的认识

我对材料科学四要素的认识

我对材料科学四要素的认识武晓博材料科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以研究和揭示固体材料性质规律为主的一门科学,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随着高技术的兴起,又把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如今,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所说的材料,包括传统材料和各种新型材料。

材料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材料的性质、使用性能、结构与成分、合成与加工这四者间的关系,因而将其称为材料科学的四个基本要素。

1、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包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

(1)力学性质。

包括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

强度:材料抵抗外应力的能力;硬度:材料在表面上的小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刚度:外应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塑性:外力作用下,材料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韧性:材料从塑性变形到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2)物理性质。

包括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光学性质及热学性质等。

电学性质:主要包括材料的导电性、绝缘性及介电性等;磁学性质:主要包括材料的抗磁性、顺磁性及铁磁性等;光学性质:主要包括材料的光反射、光折射、光学损耗及光透性等;热学性质:主要包括材料的导热性、热膨胀、热容和熔化等。

(3)化学性质包括催化性质及防化性质等。

2、材料的性能。

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作用下,为描述材料的行为或结果,按照特定的规范所获得的表征参量,称为材料的性能。

包括力学性能、(1)力学性能。

弹性表征:包括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比例极限等;塑性表征:包括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杯深度等;硬度表征:包括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刚度表征:包括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等;疲劳强度表征:包括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等;抗蠕变性表征:包括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等;韧性表征:包括断裂韧性和K IC和断裂韧性J IC等。

第四章材料表面技术

第四章材料表面技术
粒状沉积物:熔化的液滴或细小的固体颗粒在外力作用下于基体材料表
面凝聚、沉积或烧结,涂层的显微结构取决于颗粒的凝固或烧结情况。如: 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爆炸喷涂、搪瓷釉等
整体涂层:将欲涂敷的材料于同一时间加于基体材料表面。如:涂漆、
包覆金属、静电喷涂、浸渍涂层等
表面改性:用离子处理、热处理、机械处理及化学处理等方法处理材料
工程意义: 可以利用相对廉价的基材,通过 表面改性,达到采用整体材料同 样的使用效果,满足服役需要, 降低工件的材料成本。
2
4.1.2 表面工程技术分类
分类Ⅰ-根据沉积物的尺寸
原子沉积物:原子在基体上凝聚,然后成核、长大最终形成薄膜,被
吸附的原子处于快冷的非平衡态,沉积层中有大量结构缺陷,沉积层常和基 体反应生成复杂的界面层。电镀、真空蒸镀、溅射、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 分子束外延等
材料工艺基础 第四章 材料表面技术
1
4.1 概述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工艺方法使材料表面 具有与基体材料不同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从 而使经过处理后的表面具有与基体材料不同的性能。
工程意义: 经表面处理后的材料,其基体材 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性能 并未发生变化,但其表面却具有 特殊的组织和性能,如耐磨性、 耐蚀性、耐热性、导电性、电磁 特性、光学性能等。
20
溅射沉积的特点
结合力较高; 容易得到高熔点物质的薄膜; 可以在较大面积上得到均一的薄膜; 可以控制膜的组成,制备合金膜; 可以长时间地连续运转; 良好的再现性
阴极溅射几乎可以制造一切物质的薄膜
21
(Ⅲ) 离子镀
镀膜与离子 轰击改性同
时进行
22
多弧离子镀
蒸发源多,膜厚分布均匀 有效利用真空室 靶材辐射热被水冷却,可

表面工程的基本涵义、特点、分类及常用工艺方法

表面工程的基本涵义、特点、分类及常用工艺方法

• 在工程上,它针对产品典型服役条件,研 究表面失效机制、特征,同时设计新的表 面,应用表面加工、表面涂覆、表面改性 等单一或复合的技术,实现基体、界面及 表面三者的优化组合,获得最佳表面性能。
技术特点
• 表面工程最突出的技术特点是无需整体改 变材质而能获得原材料所不具备的某些特 殊性能。 • 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使基材表面获得 整体材料很难得到的特殊成份与结构,如 超细晶粒、非晶态、超饱和固溶体、多重 结构、多相弥散结构等,相应具备一些整 体材料很难得到的特殊性能。
表面工程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表面层种类分类之一
• 无覆层:基体表面经过化学预处理、精整或热 加工硬化,仅改变表面应力或组织状态,不改 变基体表面成份。 金属覆层:用电镀、金属喷涂、表面合金化或 热浸、包覆、气相沉积等方法,在基体表面覆 以薄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基复合材料。 有机覆层:基体表面覆以有机材料,主要是涂 装层,此外还有塑料、橡胶粘附等覆层。
表面工程常用工艺方法
• 热喷涂: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 涂,爆炸喷涂,粉末等离子堆焊等 制备耐蚀,耐磨,减摩,隔热,导电,绝 缘,可磨耗封严等多种功能涂层
表面工程常用工艺方法
• 物理气相沉积(PVD):蒸发镀,溅射镀,离子 镀等 制备装饰性,耐磨,耐蚀及光,电,磁等功能薄 膜 • 化学气相沉积(CVD):常压化学气相沉积,低 压化学气相沉积,激光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 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等 制备耐磨,抗氧化,抗腐蚀固态薄膜,适用于复 杂零件及难熔金属、石墨、陶瓷等基体材料零件 处理,可沉积难熔金属
表面工程常用工艺方法
• 其 他:包覆、衬里、搪瓷涂覆、离心浇注、 料浆喷涂、机械镀等 制备耐化工腐蚀厚覆层及耐蚀镀层(机械 镀)

现代表面工程技术

现代表面工程技术

同时,复合电镀、纳米电镀等新型电镀技术不断涌现,为电镀行业带来
新的发展机遇。
化学镀技术
原理
化学镀是一种无需外加电流,通过化学反应在基体表面沉积金属或合金层的过程。与电镀 相比,化学镀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镀层均匀等优点。
应用
化学镀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石油等领域。例如,化学镀镍可用于电子器件的电磁 屏蔽和耐磨涂层;化学镀铜可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导电层;化学镀金可用于精密仪器的装饰 和防腐等。
现代表面工程技术
• 表面工程概述 • 表面预处理技术 • 表面涂层技术 • 表面改性技术 • 表面复合处理技术 • 表面工程新技术展望
01
表面工程概述
表面工程定义与分类
表面工程定义
表面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性 质、组成、结构或形态,以获得所需 性能或功能的综合性技术。
表面工程分类
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和目的的不同,表 面工程可分为表面改性、表面涂层、 表面合金化、表面复合处理等多种类 型。
THANKS
感谢观看
微粒选择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微粒,如陶瓷颗粒、 金刚石、碳纤维等。
工艺参数
控制电镀液成分、温度、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实现微粒与金属 离子的均匀共沉积。
复合化学镀技术
复合化学镀原理
利用化学反应在基体表面沉积金属或合金,同时 加入微粒形成复合镀层。
镀液成分
选择合适的还原剂、络合剂、稳定剂等,保证镀 液的稳定性和沉积速度。
应用
热喷涂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例如,热喷涂陶瓷涂层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温防护 ;热喷涂金属涂层可用于修复磨损的机械零件;热喷涂塑料涂层可用于管道的防腐等。

表面改性原理

表面改性原理

表面改性原理
表面改性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新的物质或改变材料表面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质和功能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材料的性能,例如增加材料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性、耐腐蚀性或增强材料的粘附能力等。

表面改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化学方法中常用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溶液处理、电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等。

溶液处理是将材料浸泡在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溶液中,使化学物质与材料表面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层。

电沉积是利用电解作用,在材料表面沉积一层新的金属或化合物。

化学气相沉积则是将特定气体在高温条件下与材料表面反应,生成新的表面物质。

物理方法中常用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离子注入、磁控溅射和激光处理等。

离子注入是将高能离子轰击材料表面,使离子能量转化为材料表面的热能,从而改变表面结构和性质。

磁控溅射是利用磁场控制金属靶材上的离子,将其沉积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

激光处理则是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表面熔化或表面重结晶,改变材料的组织和性质。

生物方法中常用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生物功能化修饰和生物分子固定化等。

生物功能化修饰是将生物大分子或生物活性物质修饰在材料表面,从而赋予材料特定的生物功能,如抗菌、抗炎或细胞黏附等。

生物分子固定化是将特定的生物分子固定在材料表面,用于生物传感、靶向治疗等应用。

总之,表面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不改变材料体积和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对材料表面进行改变,从而获得新的表面性能和功能。

这些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对表面工程的认识

我对表面工程的认识

我对表面工程旳认识表面工程是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变化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旳形态、化学成分、组织构造和应力状况,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旳系统工程。

表面工程技术是表面工程旳关键和实质。

1.表面工程旳基本知识1.1表面工程旳发展历史·1983年初次由Prof. T.Bell提出。

英Birmingham大学成立澳福森表面工程研究所·1985年发行表面工程(Surface Engineering)杂志·1986年在布达佩斯国际热处理联合会更名为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1987年在英国,1988年在日本召开ICSE·1987年12月在京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研究所。

88年创刊《表面工程》杂志。

11月召开首届表工程研讨会。

1998年表面工程杂志更名为《中国表面工程》(CSE)1.2表面工程学旳现实状况1.2.1表面工程技术分类○1表面涂镀技术将液态涂料涂覆在材料表面或将镀料原子沉积在材料表面形成涂层或镀层。

常见手段有热喷涂、堆焊、电镀、化学镀、气相沉积和涂装技术。

○2表面改性技术运用热处理、机械处理、离子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措施,变化材料表面旳成分及性能旳技术。

常见手段有热扩渗、转化膜、表面合金化、离子注入和喷丸强化。

○3薄膜技术采用多种措施在工件表面上沉积厚度为100nm至1um或数微米薄膜旳技术。

常见手段有气相沉积技术等。

1.2.2表面工程旳特点表面工程技术最突出旳技术特点是无需变化整体材质,就能获得本体材料所不具有旳某些特殊性能。

表面技术多获得旳表面覆盖层厚度一般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

1.2.3表面工程旳功能装饰性:表面工程技术旳老式作用之一是赋予表面更好旳装饰性。

不过对于金属旳纯装饰性表面处理不多,诸多是在兼顾表面防护性能旳前提下赋予材料旳装饰性,如在钢制工件上底镀Cu、中镀Ni、表镀Cr,Cu层和Ni层起防护作用,而表镀旳Cr层可长期保持装饰性金属光泽。

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表面工程技术是一种将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和处理的技术,旨在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和功能。

在材料科学领域,表面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改性、防腐、涂覆、增强和修复等方面,在提高材料性能、改善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方面具体介绍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首先,表面工程技术常被用于改善材料的耐磨性能。

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和处理,可以增加材料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从而提高材料在摩擦、磨损和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例如,在机械制造领域中,通过对零件表面进行表面渗碳、氮化或氮化碳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得零件能够在高温、高压和大负荷环境下长时间运行而不损坏。

此外,对一些常见材料如钢铁、铜、铝等的表面进行镀层、硬化或涂覆等处理,也能有效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

其次,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还常用于改善材料的表面润滑性能。

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摩擦系数的薄膜,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和表面摩擦力,提高材料的润滑性能和滑动性能。

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表面工程技术常被用于制造发动机缸体、气缸套、活塞环等零件的润滑面。

通过在润滑面上进行硬质涂层、纳米复合涂层或摩擦剂涂层等处理,可以降低零件之间的摩擦力和磨损,提高零件的润滑性和工作效率。

此外,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还被广泛应用于改善材料的防腐性能。

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防腐蚀层,可以有效阻隔外界氧气、湿气和腐蚀介质的侵蚀,延缓和防止材料的腐蚀和损坏。

例如,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和化工设备等领域中,表面工程技术经常被用于制造金属材料的防腐层。

通过电镀、涂覆、喷涂或热喷涂等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金属或陶瓷涂层,从而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表面工程技术在材料科学中还常被用于提高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

在多种材料接合和复合材料制备中,表面工程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增加材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和界面粘接性。

表面工程

表面工程

一、名词解释1表面工程(定义):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工程技术复合处理,改变材料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和组织状态,在保证材料整体强度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2表面定义:金属或合金与周维环境(气相、液相和真空)间的过渡区称为金属的表面。

因环境不同,过渡区的组成和深度不同。

3表面自由能:产生原因:液体(熔体金属)的表面原子受到向内的吸引力的作用。

欲使其内部原子转变为表面原子,即增大表面积,需要环境对体系作功,从而形成表面能。

定义增大(液体)表面积所需要的功(能量)就是(液体)表面自由能。

4纯净表面(洁净表面):大块晶体的三维周期结构与真空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纯净表面5清洁表面:不存在有表面化合物,仅有气体和洗涤物的残留吸附层的金属表面称为清洁表面,也称为工业纯净表面。

6粗糙度:加工表面所具有的微小凹凸和微小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就构成了其特征,粗糙度的波距与波深之比常常为150:1~5。

7莱宾杰尔效应:活性介质与金属接触后,使金属的表面自由能下降,导致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发生变化的效应称为莱宾杰尔效应。

如Cu表面覆盖熔融薄膜后,使其高塑性丧失。

8磨损:相对运动的物质摩擦过程中不断产生损失或残余变形的现象按磨损机理分为磨料磨损、冲蚀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等七大类9腐蚀:腐蚀就是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10钝化: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阳极反应受阻的现象) 。

钝化大大降低了金属的腐蚀速度,是提高金属耐蚀能力的主要方法。

11表面淬火: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或者Ac1(对过共析钢)之上(奥氏体化),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12喷丸强化:是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之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生物体接触后对生物体不产生明显的有害反应,能够与生物体良好地相互作用的能力。

这一研究领域的目标是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生物材料,以满足医疗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从材料表面的改性、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组织的再生等方面,介绍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一、表面改性与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质直接影响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为了提高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人员常常通过表面改性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例如,利用物理方法如等离子体处理、激光照射等,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增强其生物相容性。

另外,化学方法如表面接枝、共聚合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的改性。

这些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引入功能性团体,如羟基、胺基等,从而提高生物材料的亲水性和细胞黏附性。

通过表面改性,可以使生物材料更好地与周围组织和细胞相容,减少异物反应的风险。

二、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在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中,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被广泛关注。

细胞接触材料表面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基质相互作用,这些过程对于生物材料的相容性和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和体外评价等方法,评估材料对细胞的影响。

例如,通过观察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细胞代谢产物的释放等指标来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此外,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物理结构也会影响细胞行为,例如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孔洞结构等。

因此,在设计生物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细胞-材料相互作用的因素,以保证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三、生物组织的再生与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也与生物组织的再生密切相关。

生物材料可以用于支持和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例如,生物可降解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用于制备人工骨骼、软骨和血管等。

这些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对组织再生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控制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人员可以调控材料的降解速率、生物活性因子的释放等,以促进组织再生。

材料化学就业前景

材料化学就业前景

材料化学就业前景材料科学是一个广阔的学科领域,包括科学、工程和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的重要地位。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制造业和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材料化学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材料化学的研究方向1.新材料合成与应用:多种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如光伏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多孔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油田化学品、聚合物等。

2.材料化学分析:主要研究新型材料的物理性质、稳定性、结构特性等方面,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揭示材料的内部机制。

3.陶瓷材料制备技术:主要涉及陶瓷粉体的制备加工、成型、烧结等方面,为陶瓷制品的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4.材料表面工程:研发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利用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提升材料的疲劳性能、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二、毕业生就业前景在材料化学领域中,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到理想的工作,如从事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生产、销售与市场开发、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工艺开发、教育行业等多个领域。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科研机构:从事材料化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新材料合成、改性和性能研究以及新产品开发等。

2.制造企业:负责材料生产、质量检测、技术开发、售后服务等全方位工作,从材料市场角度出发,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转化应用。

3.行业服务机构:常常是作为材料分析、材料检测、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持机构。

4.教育行业:担任高校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材料科学与化学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服务。

5.其他领域:还可以在石油化工、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找到工作。

三、薪酬待遇材料化学专业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和薪资待遇。

合格的毕业生将在工作的前几年获得不错的薪资。

对于材料科学博士生和博士后来说,晋升为教授或在企业里从事高端研发方面工作将会有相当不错的待遇,同时还有其他的福利与奖金。

材料表面工程考试题

材料表面工程考试题

名词解释:1. 材料表面工程表面工程是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况,以获得所需要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

2. 高能量密度能源表面技术高能量密度能源表面处理是指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能源(一般大于103W/cm 2)施加到材料表面,使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获得特殊表面性能的方法。

3. 表面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不同的活性介质中,向钢的表面渗入适当的元素,同时向钢的内部扩散,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为目的的热处理过程。

4. 材料表面纳米化材料表面纳米化是采用常规的表面处理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的技术。

5. 激光合金化激光表面合金化是一种用激光将合金化粉末和基材一起熔化后迅速凝固,在表面获得合金层的方法。

6. 电刷镀电刷镀技术是采用一个专用的直流电源设备,电镀的正极接镀笔,作为刷镀的阳极,电源的负极接工件,作为刷镀的阴极,刷镀时使浸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在工件表面移动,并保持适当的压力,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成原子并在工件表面沉积结晶,形成镀层的技术。

7. 激光表面淬火激光表面淬火是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受激光辐照,表面被迅速加热到奥实体化温度以上,并在激光停止辐照后快速自冷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方法。

8. 电火花表面强化电火花表面强化是通过电火花放电的作用把一种导电材料涂覆渗到另一种导电材料的表面,从而改变后者表面物理和化学等性能的工艺方法。

9. 自洁玻璃自洁玻璃是采用溶胶凝胶等表面涂覆技术在玻璃表面形成纳米级半导体氧化物(主要是TiO 2)的光催化薄膜,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光催化效应,将玻璃表面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并降解为相应的无害无机物,这种具有自洁、防雾和不易再被污染的功能的玻璃成为自洁玻璃。

10. 电弧喷涂电弧喷涂是以电弧为热源,将金属丝熔化并用气流雾化,使熔融离子高速喷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一种工艺。

现代表面技术

现代表面技术

11-磁四极聚焦透镜;12-静电扫描;13-靶室; 14-密封转动马达;15-滚珠夹具
面上,再经过扫描系统扫描轰击
工件表面。
精品PPT
离子注入机实物(shíwù)照片
精品PPT
在离子进入工件表面(biǎomiàn)后,与工件内原子和电 子发生一系列碰撞,这一系列的碰撞包括三个独立的过程: (1)电子碰撞:荷能离子进入工件后,与工件内围绕原子核 运动的电子或原子间运动的电子非弹性碰撞。其结果,可 能引起离子激发原子中的电子或原子获得电子、电离或X射 线发射等。 (2)核碰撞:荷能离子与工件原子核弹性碰撞(又称核阻止), 碰撞的结果是使工件中产生的离子大角度散射和晶体中产 生辐射损伤等。 (3)离子与工件内原子作电荷交换:碰撞会损失离子自身能
精品PPT
喷丸强化不仅用于汽车工业领域的弹簧、连杆、曲轴、齿轮、 摇臂、凸轮轴等承受交变(jiāo biàn)载荷的部件,还广泛用于其他 工业领域。如喷丸强化可以提高电镀零件的疲劳强度和结合力;各 种合金钢经过任何一种电镀处理后,一般均会导致疲劳强度下降10 %~60 % ,而喷丸强化则可有效提高疲劳强度, 同时还可以增加电 镀层的结合力, 防止起泡。
腐蚀与防护理论
表面涂镀层
表面摩擦与磨损理论 成分结构设计
表面界面理论
表面复合
表面强化与失效理论 表面结合与复合理论
功能膜层设计 表面涂镀层
的选择和应用设计
多层表面与界面结合 施工设计
表面膜层的电迁移 设备设计
低维材料结构理论 车间生产线的设计
表面涂镀层的材料 加工技术
表面分析与检测 试验方法与标准 表面质量的评估
表面层特性及其综合利用 ’ 表面层材料及加工技术 表面层标准及检验 表面界面维修与再造 表面质量与工艺过程控制 表面工程管理与经济分析

改性材料

改性材料

改性材料改性材料,在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改变,可以大幅度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改性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它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等物理性能。

例如,通过添加纳米颗粒或纤维增强材料的强度,使之更加耐用和可靠。

同时,通过改变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可以改善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这对于电子器件、汽车发动机等需要高温高压工作的设备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改性材料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阻燃性。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强酸、强碱等恶劣条件下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蚀性和耐化学性能。

通过在材料中引入特殊的化学成分,可以改变其分子结构,使之具备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防腐蚀性能。

这对于汽车、飞机、建筑物等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改性材料还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使之具备特殊的功能。

例如,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涂层,可以实现自清洁、防污染、抗菌等性能。

这在医疗器械、食品加工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同时,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光学特性,还可以实现光学信息存储、光学传感等功能,推动光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改性材料的研发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与合作。

化学、物理、材料学等学科的专家们共同合作,探索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制定合适的改性方案。

同时,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学科的研究者则负责将新材料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和验证。

当然,改性材料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研发新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测试,以验证新材料的可行性。

其次,新材料的成本通常较高,对于大规模工业应用来说,还需进一步的成本降低。

最后,新材料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也需要考虑。

研究者需要确保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改性材料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第二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作业一第一部分填空题(10个空共10分,每空一分)1.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和。

2.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强度可以用弹性极限、和比例界限等来表征。

4.三类主要的材料力学失效形式分别是:、磨损和腐蚀。

5.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和组织结构。

6.晶体结构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晶体、和准晶体。

7.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8.材料的强韧化手段主要有、加工强化、弥散强化、和相变增韧。

第二部分判断题(10题共20分,每题2分)1.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

()2.疲劳强度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3.硬度是指材料在表面上的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4.性能是包括材料在内的整个系统特征的体现;性质则是材料本身特征的体现。

()5.晶体是指原子排列短程有序,有周期。

()6.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

()7.材料表面工程包括表面改性和表面保护两个方面。

()8.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

()9.材料合成与加工过程是在一个不限定的空间,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10.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研究是微观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1.材料性能的定义是什么?2.金属材料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工程强度值不再恒定,而是迅速增大,原因有哪两点?3.流变成型包括哪几个方面?4.材料改性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第四部分论述题(2题共30分,每题15分)1.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主要的测试手段有哪些?它们使用于哪些范围?2.加工与合成的定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作业二第一部分填空题(10题共10分,每题1分)1.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磁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改性与表面工程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

他是金属结构材料中最轻的一种,镁合金从早期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到目前在汽车材料、光学仪器、电子电信、军工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镁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硬度及耐高温性能较差,在某种程度上又制约了镁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喷涂覆盖上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是解决镁合金腐蚀和磨损问题,提高镁合金铸件使用寿命,拓宽镁合金应用范围的关键之一。

1.冷喷涂原理和特点超音速冷喷涂(简称冷喷涂)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层制备工艺,常以金属材料(如钛、镍、钨、钴、铜、合金等)[1-5]为喷涂材料进行金属表面改性和功能涂层的制备。

冷喷涂技术[6]就是将经过一定低温预热的高压(1.5~3.5MPa)气体(N2、He 或压缩气体)分两路,一路通过送粉器,携带经预热(100~600℃)的粉末粒子(1~50 m)从轴向送入高速气流中;另一路通过加热器使气体膨胀,提高气流速度(300~1200 m/s),最后两路气流进入喷枪,在其中形成气─固双相流,在完全固态下撞击基体,通过较大的塑性变形而沉积于基体表面形成涂层。

在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为5~30 mm。

冷喷涂实现低温状态下的金属涂层沉积,具有如下主要优点:其一,喷涂粉末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温度低,几乎无氧化现象,涂层表面组织均匀;其二,涂层密度大、结合强度高;其三,涂层材料适用广泛,可制备硬度大、耐磨性高、强度高的涂层;其四,可以加工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涂层;其五,组织稳定;其六,涂层表面具有残余的压应力,使耐疲劳性增加;其七,喷涂粉末可以回收再利用。

2.国内外用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基体上喷涂铝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Yongshan Tao[7]等人用冷喷涂的方法在AZ91D镁合金表面沉积一层纯铝涂层,发现涂层中存在微米尺寸的裂纹和孔洞,涂层颗粒边界处中形成了新的界面和亚晶相;在质量分数为3.5%的中性NaCl溶液中浸渍后发现涂层的抗点蚀性能比具有相似纯度的铝块好。

在浸渍过程中,由于在涂层中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孔洞而发生了传质现象。

在浸渍十天之后,由于涂层致密细颗粒的结构,它仍然可以为AZ91D 镁合金基体提供良好的耐蚀性保护。

他们还在铝粉中加入α-Al2O3作为增强颗粒,发现涂层和纯铝涂层相比有较小的气孔率,由于α-Al2O3在基体上的渗透和侵蚀,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也增强;α-Al2O3在铝基体上的捣固和增强作用涂层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而且和纯铝涂层相比,α-Al2O3的添加并没有降低涂层的耐蚀性。

图1(a)(b)(c)分别为纯铝涂层,含Al2O3质量分数为25%和50%的铝合金涂层的表面形貌K.Spencer[9]等人在AZ91E基体上喷涂一层以Al2O3为增强体颗粒的铝合金涂层,实验结果发现在铝基冷喷涂涂层中添加Al2O3可以提高拉伸结合强度以及涂层硬度;随着涂层中Al2O3含量的增加,磨损方式由附着变成磨损,这种磨损方式的转变伴随着摩擦系数的稳定和增加,当摩擦方式完全转变成磨损时,磨损速率会降低几个数量级;AL-Al2O3复合涂层的耐蚀性和铝合金块相差不大。

3.对冷喷涂涂层进行适当热处理的研究现状由于用冷喷涂技术沉积的涂层和基体的界面结合以及涂层之间的粒子结合都是以机械结合为主,由此导致涂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不高,如何对冷喷涂涂层进行热处理,使其结合强度有所提高,已成为冷喷涂技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Bertrand Jodoin等人用冷喷涂技术在AZ91D-T4镁合金基体上喷涂致密的纯铝涂层在400℃下用不同的保温时间对涂层进行热处理,发现在热处理过程中涂层和基体的界面处生成了金属间相Al3Mg2(γ相)和Mg17Al12(β相),金属间相的生长速度遵循抛物线规律,γ相比β相的生长速度要快大约2.5倍。

而且经过热处理的涂层和AZ91D基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硬度,增大了提高镁合金表面耐蚀性的可能性。

袁晓光[11]等人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快凝Al-12Si-3Fe -3Mn-2Ni合金粉末涂层,观察了涂层与基体合金界面形态,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涂层与基体之间相互扩散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冷喷涂技术制备的快凝Al- 12Si - 3Fe-3Mn-2Ni合金粉末涂层,经热处理后涂层更加致密、均匀,涂层中的 Al元素和基体中的 Mg 元素均发生互扩散;基体中的 Mg元素向涂层方向的扩散量要大于涂层中的Al元素向基体方向的扩散量 ;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基体和涂层之间的 Mg 、Al 元素扩散程度均提高;但是当温度提高到300 ℃,时间延长到3h后 ,其扩散层变化微小。

涂层和基体合金中的其它元素扩散量较少。

图2热处理保温2 h 的界面特征图3 300 ℃热处理的界面特征图4能谱分析点Mg 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图 5能谱分析点 Al 元素含量变化曲线4.关于冷喷涂工艺参数的研究现状4.1冷喷涂颗粒的临界速度粒子能否产生塑性变形,主要取决于粒子的撞击速度。

当粒子速度低于其临界速度时,将会发生冲蚀现象;当粒子速度高于其临界速度时,粒子撞击基体表面发生塑性变形,粒子沉积于基体表面形成涂层。

表 1 给出了几种典型材料的临界速度。

典型金属粉末的临界速度(m/s)不同特征的材料具有的临界速度也不尽相同,H.Assadi等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形象地表达喷涂工艺及材料特征对临界速度的影响,将影响因素概括成一个简单的公式:Vcr = 667 - 14ρ0.08Tm + 0.1σu - 0.4Ti (1)式中ρ为粒子密度, kg/m3; Tm 为粒子熔点,℃;σu为粒子极限强度,MPa;Ti 为粒子初始温度,℃。

因此,冷喷涂粉末能否形成涂层主要取决于颗粒撞击基体的速度能否超过颗粒沉积所需的临界速度。

4.2 影响粒子速度的因素由于粒子的速度决定了涂层的质量,所以所有能影响粒子速度的因素(如气体预热温度、气体种类、喷枪的结构等)都是影响喷涂效果的因素。

影响涂层质量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4.2.1 气体压力这是粉末颗粒能否达到临界速度的首要因素。

典型的气体压力为1.5 - 3.5MPa,粒子速度随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4.2.2 气体温度在气体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加热器预热气体,能够进一步提高粉末颗粒的速度。

另外,气体温度的升高还将使粉末颗粒获得一定的温度,从而有助于在撞击基体时更易于产生塑性流动变形。

一般温度控制在 100~600℃范围内。

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粒子的碰撞速度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且小粒子的碰撞速度受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12]。

4.2.3 气体种类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不同种类的气体会产生不同的速度,且差别较大。

实验中发现,相同条件下He气产生的速度远高于其他常用气体。

考虑到氦气成本高,在实验中主要采用氮气作为载气。

4.2.4 喷涂粒子特性由于气体的密度、粘滞系数相对较小,气体对粉末颗粒的作用力有限,所以粉末颗粒不能太大;但颗粒太小又将受到高速气流作用于基体表面产生冲击波的影响;材料密度较大时,颗粒直径应相对取小,材料密度较小时,颗粒直径应相对取大些,喷涂效果最佳[13]。

理论计算和实验表明,较为适中的颗粒尺寸为10 -45 m。

在相同状况的气流下加速,非球状颗粒的速度大于球状颗粒的速度,主要是因为气流对非球状颗粒的牵引系数更大。

另外,颗粒表面的活性及氧化膜的性质对涂层组织也有显著的影响。

4.2.5 喷涂距离超音速双相流离开喷嘴以后,受到空气的影响,其速度、方向、温度都将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颗粒和气体的速度随着离开喷嘴喉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较为合适喷涂距离一般为10-50 mm。

4.2.6 喷涂角度图6 粒子速度随离开喷嘴喉部的距离的变化曲线王晓放等[16]人指出随着粒子入射角度的增大,侵彻深度逐渐减少,粒子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逐渐减弱。

西安交大焊接研究所曾经做过有角度入射的铜粒子冲击铜基板的冷喷涂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得到与数值模拟相同的结果。

3.2.7 送粉速率送粉速率过高会导致粒子在喷管中的相互作用增强,影响粒子在喷管中的速度,并且,制备的涂层容易局部过厚,甚至有局部脱落的现象。

典型的送粉速率应控制在 3-15 kg/h。

在喷涂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工艺参数。

目前的研究表明,冷喷涂技术在涂层的工艺参数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

并且,对冷喷涂涂层进行热处理作为冷喷涂技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受到关注,同时也说明冷喷涂技术的理论基础性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冷喷涂技术从基础研究向工业应用的转化。

参考文献1 Novoselova T, FoxP, MorganR, et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itanium/aluminum deposits produced by cold gas dynamic spray[J]. Surf Coat Techn, 2006, 200(8):27752 LimaRS, Kart hikeyan J, Kay CM, etal.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sprayed nanostructured WC2Co coatings [J]. Thin Solid Films ,2002 ,416(122):1293 Ajdel sztajnL, Jodoin B, Schoenung J M. Synthesi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 Ni coatings produced by cold gas dynamic spraying[J]. Surf Coat Techn, 2006 ,201 (324) :11664 王佳杰, 王志平, 霍树斌, 等. 超音速冷喷涂铜涂层特性分析[J]. 焊接学报,2007,28(4):775 刘彦学, 袁晓光, 吕楠, 等. 镁合金表面锌铝合金冷喷涂层的磨损行为[J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4):3856 郑涛, 陈辉, 代双贺. 冷喷涂技术及涂层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J].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9, (6):56-627 Yongshan Tao, Tianying Xiong, Chao Sun, Lingyan Kong, Xinyu Cui, Tiefan Li,Guang-Ling Song.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a cold spyayed aluminum coating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J]. corrosion science. 2010, (52):3191-31978 Yongshan Tao, Tianying Xiong, Chao Sun, Huizi Jin, Hao Du, Tiefan Li. Effect of α-Al2O3 on the properties of cold sprayed Al/α-Al2O3 composite coatings AZ91D Magnesium alloy[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9,(256):261-2669 K.Spencer, D.M.Fabijanic, M.-X.Zhang. The use of Al-Al2O3 cold spray coatings to improve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lloys[J].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2009,(204):336-34410 Hengyong Bu, Mohammed Yandouzi, Chen Li, Bertrand Jodoin,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intermetallic layer of cold sprayed aluminum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J].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2011,(205):4665-467111 袁晓光, 刘彦学, 王怡嵩, 黄宏军. 镁合金表面冷喷涂铝合金的界面扩散行为. 焊接学报. 2007(11):9-1612 章华兵,张俊宝,单爱党,等.气体温度对冷喷涂Ni粒子结合与变形行为的影响[J]. 金属学报,2007,43(8):823 - 828.13 王晓放,赵爱娃,李芳.冷喷涂制备功能涂层工艺中两相射流数值模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 64(2):191 - 193.14 李刚,王晓放,殷硕,等. 粒子入射角度对冷喷涂涂层形成的影响[J]. 爆炸与冲击,2007, 27 (5):477-48015 章华兵,单爱党,魏仑,等.冷气动力喷涂涂层结合机理及其工艺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7,21(4): 80 - 91.16 王晓放,李芳,赵爱娃,等. 喷嘴出口截面形状对冷喷涂涂层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J]. 机械工程材料,2006, 30 (12): 84 -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