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共41张PPT)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 的效果。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 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近现代中国饮食种类及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美 食
你能说出中餐四大 菜系各有什么特色
专 和招牌菜吗?

二、近现代中国饮食种类及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⑴中餐四大采系、特色和招牌菜
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鲁菜 山东(济南、胶州) 清香、鲜嫩、味纯
特色招牌菜
三蛇龙虎会等
粤菜
广州、潮州等地
鲜、嫩、爽、滑
蟹黄鱼翅等
材料3
黄遵宪劝止缠足
1897年10月,梁启超应邀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
习,在当地提倡不缠足,按察使黄遵宪马上予以
支持。黄遵宪首先列名不缠足活动发起人,接着
亲撰布告,劝告人民不要缠足:“天地生人,本
无生女悲惨之意,父母爱子,时仅生疾毁伤之忧。
故圆颅方趾,麻木偏枯则为疾,属毛离里,疾痛
弱化之谓慈。自薄俗流传,公理蒙晦,求工纤趾,
肆彼忍心,毒螯千年,波靡四域,肢体因而脆弱,
民气以之凋残,几使天下有识者伤心,贻后世无
穷之唾骂。
材料4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 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 证婚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 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 已。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备课资料 专题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备课资料 专题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重难点精讲】
五、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使西方 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
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 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 方式,引领时代潮流。
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 (2)史料二注意关键词句“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中国所受许多侮辱”;另外,史料的出 处也是重要提示,当时剪辫不仅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 族耻辱的需要。
【解题技巧指导】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重难点精讲】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重难点精讲】
史料二 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 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的 一种,我们应该立刻把许多侮辱去掉。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史证
(1)史料一从外交、工业、军事、外貌四个方面说明了断发易服的理由:不利于中外友
本质(实质)类选择题解题技法 实质(本质),是高考选择题中常用的术语,也是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感到最棘手、最难
把握的一类选择题。下面对实质(本质)这一概念及解题技巧予以阐述。 实质就是本质,
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本质隐藏于事物内 部,比较稳定而深刻,它是通过现象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的,而有时现 象中也有假象(用虚假的、歪曲的、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 象。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体。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 直接感知,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因此,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在大量感知材料的 基础上,认真分析、抽象概括、准确把握,不能只凭简单直观的表面现象去认识,否则就 会在选择判断的过程中造成失误。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共53张PPT)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共53张PPT)

A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1)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翻 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
设的奋斗目标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衣:朴素;颜色款式单调( 列宁装、布拉吉、灰蓝色) 食:简单;凭票证购物
住:拥挤;陈设简单 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①新中国成立后,下令取缔了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 反动会道门等社会丑恶现象,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② 1950年正 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 生活的重大变革。
2、改革开放后 原因: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实 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影响 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有利于中国社会反封建的斗争
促使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有哪些特点?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 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 发展而不断加深; (3)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 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 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4)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的 民族特色。
1、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 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 2、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 3、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衣: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 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食: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 构和营养配餐 住: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 房为主 社会风俗: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共31张PPT)

长袍 学生装
中山装 旗袍、西装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7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3:46:4123:46:4123:468/27/2021 11:46:41 PM
2.服饰之势:原因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思考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 因有哪些?(从外因、政治、经济、思想四个方面来 归纳)
外因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政治
中国政府改革的推动
经济
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Hale Waihona Puke 思想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老街——箍桶巷
城市新貌
竹竿巷
改革开放前
艰苦朴素
改革开放后
学雷锋活动日
主题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五权分立
(行政权、立法权、 司法权、考试权, 监察权 )
以文治国


列宁装
革命装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
——徐珂《清稗类钞 》
主题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长袍马褂、西装、 中山装、 旗袍……
服饰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饮食 中西餐并行
建筑 四合院、欧式别墅、花园洋房、中西合璧
变化趋势:落后——文明进步
3.服饰之示:启示
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民族特色,服务世界; 多元发展,融合进步。
课后探究
假如你是一位服装设计师,结合本课所学知 识,请为即将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代表 队设计队服,要求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 富有个性和新意,并简要谈谈你的设计理由。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8张ppt)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38张ppt)

主题一 动荡中变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断 发易服”“废止缠足”的主张最先出现于( B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孕 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 最具代表性的是( B ) A.西装 B.中山装 C.洋楼 D.四合院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最早出现在租界 的“洋房”
中西
合璧
的里
弄住
宅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 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
【思维点击】请同学们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各地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吗?
主题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思考】国家当时为何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
提示:当时物资匮乏,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改革开放后 变化 改革开放前 (城市和农村) 五彩缤纷;多样化 衣 灰蓝为主;单一款式 温饱,小康;丰富 简单,不温饱 食 住房极大改善;追求内部 城市拥挤 住 陈设、外部环境 家具简单 休闲娱乐多样化;注重 社会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环保、讲究卫生等 习俗
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点训练】 1.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 B )
A.实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的理想
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 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近代中国,带有“洋”字的词便成了当时汉语词汇中
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2017-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017-2018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用“一、二、三、四”理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 迁
要点一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的特点及其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特点。 (1)地域: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 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
(2)过程: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 西方社会习俗经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 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 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 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提示:(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原因:①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②辛亥革命后,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 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2)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意义:顺 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 不平等,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动力: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 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 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 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开展,促进了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 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 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 的变迁
[ 目标导航 ]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 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服饰都以自 产棉布、丝绸缝制,食物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精华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精华版

上海英国租界的咖啡店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上海英国租界的面包房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 食物简单,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粮票、布票和油票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改革开放以后,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倡 导“菜篮子工程”,使饮食更加丰富多彩。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2.国门洞开 西服东渐(近代服饰)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2.国门洞开 西服东渐(近代服饰)
西服的传入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旗袍的演变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时代缩影:从孙中山服装看男装变迁






长袍马褂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西装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 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 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 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2014年上学期
服装、饮食、建筑和风俗礼仪是 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们的变 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 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最近,运动式校服引起了网友的持续吐槽,青 春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了。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学校为单位或者 是在一定区域内学生统一穿着学生装已实行了近二 十年。难道突然间,丑就成了校服的代称?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18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共1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共16张PPT)
反映了民国初期婚姻习俗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民国初期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反对封建婚姻要求婚姻自主。
2)近代我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 ②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 强; ③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社会生活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 色。
“中山装”真得有这样的含义吗?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薛伟强 汤文:<中山装 “政治含义”考辨,《历史教学》2014年第21期
一、孙中山或国民政府是否明确赋予中山装特殊的政治含义 二、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是否与特殊政治含义相关 三、中山装的特殊政治含义如何源起、为何流行
饮食方面 传统中餐(北面,南米) 西餐传入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什么?当 时的人们生活体现了怎么样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 决定的? 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特点: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水平较低 因素:①人民当家作主②物资的匮乏;③计划经济 的影响 4.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 的社会风尚?是什么导致了人民生活的变化? 社会风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 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了改革开放;物资 的充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代 中
饮食

变迁 物

服饰
习俗



居住


服饰、饮食、居住、 习俗各自变化的过 程
四个阶段——



一、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
时间
1840——1949

人教版必修二第5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5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共45张ppt)

三 十 年 代 的 旗 袍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 典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早期西装
西装革履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 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 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 下。
50 年 代 的 时 尚 —— 列 宁 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 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 ——布 拉 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基
60 年 代 的 流 行 —— 绿 军 装
现代的西装
自主学习: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 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阶 段 流行服饰
鸦片战争 后~~新中 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旗袍等 国成立
我们的思考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外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 西学东渐: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 政治变革: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内因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思想解放: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 们的思想解放。
现在城市与农村的住房条件及居 住质量为何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服饰变幻
饮食变化 住宅变迁 习俗变革
告示: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
辛亥革命前 后,人们的 社交礼仪会 发生怎样的 变化?
传统社交礼仪
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
服饰变幻
饮食变化 住宅变迁 习俗变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共5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共55张PPT)

上个世纪80年代,又穿上 了婚纱,在照相馆里假背 景下的婚礼
文革期间,农民手持快剪伺于途。 瞥见豚尾及锋试, 道旁观者拍手呼。
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
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 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 国人的口头语。
导语:
• 19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伴随着列强的侵略,先进、开放 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古老、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各种社 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与碰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 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 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 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而显得单调和呆板。 •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成果在民 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 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正在迅 速改变着民众的社会生活。 • 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清晰的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
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鸦片战争后,民国后流行西装
西装
国人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 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 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 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 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鲁菜:糖醋黄河鲤鱼、油瀑海螺…… 粤菜:五蛇羹、盐火鸡、烤猪…… 川菜:怪味鸡块、麻婆豆腐…… 淮扬菜:鸭包鱼翅、西瓜鸡、盐水鸭……
2、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
中餐:把追求美味 奉为首要目的。
西餐:以讲究营养 为最高准则。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 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
自主探究:为何改革开放前人们购物时要 一些票证才能买得到东西?而现在我 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了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 (共6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 (共69张PPT)

松仁粉丝
麻婆豆腐
熏樱桃.
北方饮食
本地自产
南方饮食
引进西餐
• 西餐 :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 以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 的色、香、味是次一等的要求。 • 中餐: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此外,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 境、餐具、礼节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题解读 物质生活
相对于精神生活而言,即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要 素(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的总和。
社会习俗
是一定区域内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节、 习惯的总和。(如婚丧嫁娶、节日娱乐、宗教信仰等)
课标要求
衣、食、住、社会习俗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变”的表现 二、“变”的原因(重点) 三、近代社会“变”的影响(难点)
一、“变”的表现(阅读思考,独立完成)
鸦片战争前 近代社会 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后
服 饰 饮 食 建 筑 社 会 风 俗
长袍马褂
老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袍
旗袍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饰,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 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 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 家礼服之一。
女子裹足
旧习
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后
一夫多妻、中式婚礼
新式婚礼
婚姻包办
旧习
婚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 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 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 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 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 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 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 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后 “洋布”“洋装”进入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20 世纪二三十 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粗布大 年代 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
②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 有钱人的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风俗:
思考: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代婚俗发生了什么变化?导 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 响。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
提示:(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追求婚姻自由。 原因:①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②辛亥革命后,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 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4)动力: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 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 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 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开展,促进了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 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 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思想不断得到解放,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理论。 4.国外文化和思想的传入。 5.科学技术的进步。
[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 会生活。
材料二 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 人节, 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 气氛愈演愈烈。 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 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 的变迁
[ 目标导航 ]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 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服饰都以自 产棉布、丝绸缝制,食物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2.鸦片战争后 (1)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 国民生活中。 ①衣:
[探究问题]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 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 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 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 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材料二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 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 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 令》
2.用“一、二、三、四”理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 迁
要点一 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的特点及其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特点。 (1)地域: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 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
(2)过程: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 西方社会习俗经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 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 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 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提示:(1)图 1 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友好(或学习苏联发 展社会主义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图 2 反映了改革 开放后,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的改变。特点:服饰 变化由简单朴素到五彩缤纷彰显个性。 原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 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戊戌变法时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 足” ,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后 “断发易服”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 令。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
(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民过着贫 穷的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在沿袭。
[名师点拨]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在服饰、饮食和住 宅方面引起了重大变化, 但西方文明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国 传统,而是呈现出了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特点。
(2)影响:很大程度上受革命思潮的推动。意义:顺 应时代潮流,革除封建陋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 不平等,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要点二 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主要 原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还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新中国成立后 (1)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 计划供应,总体水平较低。 (2)20 世纪 50—70 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 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 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到 1987 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 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3)住: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4)风俗习惯: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名师点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20 世纪 70 年代, 尽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加之“左”的思想的干扰,贫穷 落后的状态仍未彻底改变。
1.图示法理解近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过程
思考: (1)流行的服饰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 结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一说法。从图 1 到图 2 可以看出服饰变化的什么特点?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
(2)面对材料二中的现象,一些人认为,西方文化的 进入有利于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 就是一种文化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 这种现象?请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