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掌握主要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影响;•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过程;•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生活的三位一体,与文化的关系;2.理解物质生活的含义:物质、生活、物质生活。
二、发展过程(3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2.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3.以道路、交通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三、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30分钟)1.分析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析物质生活与文化的关系。
四、思考讨论(2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2.探究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日新月异,习俗多彩多变的原因是什么?五、总结(1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课堂作业1.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总结全文论点明确、举例充分、思路清晰。
2.研究某一时期或领域的物质生活或习俗变迁,撰写一篇详实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既定的教育目标,我给学生展示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来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和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本课的掌握得以加深。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我安排了思考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在研究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历史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而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今天的社会现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内容解读:(1)简析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其表现。
(2)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变化的关系。
3.本课概述: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
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的方面的变化。
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4.学情分析: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教学方法: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归纳,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
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4)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人教版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参现展览,阅读材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纵向比较“衣”、“习”的变化,横向比较“食”、“住”的变化→培养分析比较能力☆校服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变”的原因→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合作收集材料,分类归纳整理,列入四个展厅,到问题讨论,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明史观:理解“变”的过程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文明的过程;世界史观:认识到中西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2学情分析:学生们对这课的知识应该有所了解,学习本课可结合初中教材中有关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知识理解本课的相关内容。
认识到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4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一播放赵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断。
师:不知大家从这段小品中感受到什么?【知识梳理】1.把全班分“衣、食、住、习”4个组,每组分别找出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四个方面的变化。
时期近代现代评论(0)【知识梳理】1.把全班分“衣、食、住、习”4个组,每组分别找出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四个方面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3.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以下题目:
a.简述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发展脉络;
b.分析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如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等,阐述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认识。
4.观察生活,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现象,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堂上,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4.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提高历史研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历史比较法、历史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历史脉络,形成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c.举例说明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
2.开展课后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一个方面,如服饰、饮食、住房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每组需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a.选取的主题及调查方法;
b.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c.对所选主题的分析,包括变迁原因、影响等;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具体措施: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设想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高一历史教案: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新人教必修2)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可以适当地采用幻灯和录像等多媒体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和影视资料来讲解,也可以采取课前收集和采访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活动,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讲述过程中要多配合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本引言中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的情景和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上书的内容。
提问:从图片判断反映了什么历史时代的事情?说明了什么问题?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
【讲述内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近代物质生活的演变及其原因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鸦片战争的结果?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商业贸易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了破坏。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我国,并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
最早的变化来自租界,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复杂怀念,城市近代化设施也发生重大变化。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进一步传入我国,我国社会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从我国的东南沿海开始,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从“衣”的方面来说。
中国人民最早意识到“断发易服”是在什么时候?中国人民真正开始“断发易服”又是什么时间?留美幼童不仅穿起西装,而且剪掉辫子,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
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近代化的程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设计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本课主要介绍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分别是: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本课内容特色将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趋向。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涉及本课内容,也反映了高考命题对这一区域的关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具体表现,认识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解读史料的基础上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发思考,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文化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近现代人们在物质生活与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
难点: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增加教学效果的直观性。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针对某一内容做简单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进行课堂讨论。
课堂上以讲述加引导为主,在讲述过程中要多配合提问、史料阅读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思辨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当下很火爆的清宫剧的剧照,逐渐将话题引到照片中主人公的辫子上,提出问题:清朝男人的辫子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并给予提示:同学们在民国时期的电视剧中还看得见辫子吗?再提问为什么看不见辫子?在学生的思考中借势进入新课,开始第一部分的学习:(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衣着方面:首先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动荡时期中国在服饰方面发生的变化。
通过新旧服饰的鲜明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学习的能力,并得出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服饰变化体现了从保守到文明开化的趋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时期,讨论该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及其原因、影响。
2.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讨论中的争议点,如某些变迁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当堂完成。
8.适时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试等方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
10.加强课后辅导,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推荐阅读书目、历史纪录片等,拓宽他们的知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反映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图片,如服饰、饮食、住房等方面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吗?”“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变迁的已知知识和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从鸦片战争开始,讲述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程,强调关键历史节点,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
2.分析每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导致这些变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
3.结合教材内容,详细介绍各个时期的生活习俗,如服饰、饮食、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4.通过讲解典型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变迁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以及这一变迁背后的规律。
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变迁。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历史场景,提高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案设计
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
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探究2:分析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题关键: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原因。
思路引领:分析外因和内因。
答案提示(两种种表达方式)
【本课总结】
(1)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
【新课讲授】
一、自主预习(阅读课文、填写下表,了解课文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纵横线索)
自学引导——
解题关键:四个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思路引领:分四个阶段列举四个方面的变化表现,比较分析每个阶段的变化原因。
操作过程:阅读教材、参照地图册,按课本内容顺序提炼内容,纵向填写“四个阶段四个方面的史实”;然后横向读表,对四个阶段进行比较,综合表述出变化表现,并参照课本内容,归纳变化原因)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3)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当堂训练】
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引导学生在历史现象中建立联系
基本名词解释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在历史现象中建立联系。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回答此题
学生总结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回答此题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本节卡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结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的工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传统的社会。
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又有什么变化呢?请我们的同学们展示给我们看。
推进新课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4~65页问题情境: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自主学习: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尚1.服饰方面:(1)鸦片战争后,“洋布”,“佯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胜生活。
(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欢饮。
(3)到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衣,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
2.饮食方面:中国传统饮食非常丰富,各地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如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居室建筑方面:随着中国通商口岸越来越多,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居民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历史素养。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变迁的重要性。
(四)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包括饮食、服饰、居室、交通、婚姻等方面的变化。
2.掌握这些变迁背后的社会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
3.认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如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环保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痕迹,提高历史意识。
2.通过对比分析,阐述这些变迁背后的社会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
3.结合实例,展示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如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环保等。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痕迹,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饮食、服饰等,探讨该主题在近代以来的变迁过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近代以来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变迁。
2.利用历史短视频、文献资料等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他们的时空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痕迹,如传统节日、习俗、建筑等,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变迁背后的原因,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变迁中的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变迁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同时,我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他们对历史变迁的尊重和理解。
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引导: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细节,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变迁吗?”“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学生思考: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导入新课: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场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题展览。要求:
a.展览内容涵盖各个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重点突出近现代变迁。
b.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期的展览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变迁过程。
c.展览结束后,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展览总结,分享策划、筹备和展示过程中的收获。
3.学生自主收集家族史或身边人的变迁故事,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想文章,谈谈自己对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认识和体会。
1.针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针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c.结合具体案例,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阐述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历史过程。
d.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应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4.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与变迁;
5.创设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迁的主要表现,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结合教材内容,详细阐述每个方面的变化。
2.分析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方面,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社交礼仪等,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历史变迁的细节。
-你认为这些变迁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3.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涵盖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要方面。
2.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历史变迁,增强民族自豪感;
2.尊重和理解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培养包容心态;
3.结合现实生活,思考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人教版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续页)2017年5月9日
导入:(观看微课,引出本课内容)同学们,从上面的小短片中我们可
以总结出一些历史信息——当鸦片战争在中国爆发后,中国大门被炮火打开,伴随着西方商品的不断输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随之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在主观上也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本节课就课程结构而言是出自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之中,是容纳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发展之中,即是一个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过程;就课程内容而言,本课知识其实就是与平头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那么这节课我们通过走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展,通过参观服饰厅、饮食厅、居住厅、习俗厅去窥探百年中国民生之变迁,在充分把握衣食住俗变迁的表现后去探究这种变迁的原因,继而去感悟这种变迁带来的历史意义。
PPT展示本课思维导图(即展览行程安排),让学生对整节课有清晰的线索,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
探究一:衣食住俗变迁的表现
一、参观服饰厅
言归正传,首先让我们来到服饰厅,去参观与时俱变的男女服饰。
展品一,这是末代皇帝溥仪与其皇后婉容的时代照,老师分别讲解他们的衣服,让学生从总体上去感受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服装是如何变化的。
观看微课。
教学设计(续页) 2017年 5 月9
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优秀教学案例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具体包括:
1.了解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背景,如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
2.掌握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主要变迁表现,如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婚丧、节日等。
3.认识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原因,如历史背景、政策影响、文化传统等。
(二)讲授新知
本节课的讲授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具体包括:
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举例,讲解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过程,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策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因果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水平。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案例进行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1.培养学生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尊重,认识到历史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变迁中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创新发展的人生观。
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3.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要观点和知识点。
4.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认知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2.社会习俗的演变,包括婚姻、丧葬、节日等方面;3.文化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审美、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时,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过程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历史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些亮点也展现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认识文化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展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提高学生的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内容,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位于历史必修二的第四单元“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过程,包括以下知识点:
1.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的变化,如饮食、服饰、居住等方面的变迁。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知识点理解不深入、课堂节奏控制不当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采取以下措施: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配合实例加深理解;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持课堂节奏适中。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针对学生的疑问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总结每节课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于,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法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不同时期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电子白板:用于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讨论成果,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直观性。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一般为高中生,年龄大约在15-1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认知水平: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2.学习兴趣:高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历史变迁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
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
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
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记忆就是如此。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
2、发展分期: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合作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1、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
2、流行的原因:
(1)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2)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3)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
【合作探究】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合作探究】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近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1)男子:长袍马褂—西服礼服—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休闲服
女子:旗装—旗袍—连衣裙
(2)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牛仔服、休闲服、西装、T恤衫、晚礼服等等)。
二、饮食方面
1、中餐——八大菜系
中国八大菜系:鲁、苏、粤、川、闽、浙、湘、徽
2、西餐——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3、改革开放后的“菜篮子工程”
【合作探究】:看购物票证。
请思考: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
这些票证主要适用于当时城镇有商品粮户口的居民。
由于当时城镇人口急剧膨胀,使得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其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于是,国家就对粮食、食用油、棉布等主要日常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一方面限制粮油需求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保证人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到1987年,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政府关心民生,注意解决人民的生活。
三、房屋建筑
1、西式建筑与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楼房出现)
中式:四合院中西合璧:上海是石库门建筑西式;别墅
2、从拥挤简单到改革后的“安居工程”
【小结】:现在,我根据大家对吃、穿、住的描述,把我国人民现阶段这三个方面情况进行归纳和概括。
四、习俗风尚
1、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
(1)女子裹足-迫令放足
(2)男子留辫-剪辫易服
【合作探究】:以断发易服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内因:A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戊戌变法、B思想解放,。
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合作探究】:上述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之中,那么广大的农村有没有大的改变呢?为什么?
(1)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
(2)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
(3)婚姻风俗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B、一夫多妻、指腹为婚、童养媳-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
(4)丧葬礼俗
趋于简化,带有西方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葬-火葬
(5)、社交礼仪
作揖、鞠躬、拱手、叩首-握手
旧时代称呼:老爷、大人-新时代称呼:同志、先生
【合作探究】8:民国时期人们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第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2、建国后的习俗风尚演变
(1)新中国成立后,取缔和禁止了旧社会一些丑恶社会现象。
如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
(2)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颁布了《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
妇女地位的提高,是我国几千年来家庭社会生活中一项重大的习俗变革。
(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习惯又有重大变化。
【本课小结】
【课后习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