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高中历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岳麓版必修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本课是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难探索。
“社会主义”一词学生耳熟能详,但是学生更多是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来理解的。
从经济成长历程来说,社会主义如何成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认识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
如果偏重理论的讲解未必能实现理性的认识,如果按照常规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的套路进行教学或许会令这一生动、曲折的历史探索大为减色。
鉴于此,本课设计以“在历史中对话”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从而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这种对话不是对历史的审判,不是一次性对话,也不是单向的对话,而是双向的、多次的对话。
自从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理论后,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与实践,这无形中是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马克思是一个提问者,虽然他本人不能再作任何回答,可是无数的理论家与实践家们一次又一次地从他的著作中引经典据,试图解答现实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制度的制订都是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为根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考、实践、斗争都是在回应马克思关于人类终极理想的提问,既令人振奋又让人叹息。
把这样一个至今还在持续的“对话”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沉重历史中的鲜活、理论到实践的艰辛,或许能够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市含光中学陈敏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推进,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为了建立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在经历充满错误和挫折的探索后建立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本课主要讲述了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可以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借鉴。
2、教材的处理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录,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线索,我将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处理,分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设想、列宁的两次社会主义探索实践、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和邓小平的社会会主义探索。
以几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做位主线,帮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借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对于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模糊不清,甚至偏颇、错误。
鉴于此,本课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使学生较全面的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
三、【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实施的背景;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4)客观全面地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
【公开课教案】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二《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推进,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
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艰难历程,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为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借鉴。
2.教材的处理教材分为三个子目录,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将教材处理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等四个方面。
我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调整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一目,而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调整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二目,斯大林经济体制调整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三目,将阅读与思考部分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调整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放在第四目。
(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了解各政策产生、变化的背景,认识其国际、国内影响。
2、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24岳麓版必修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以列宁首创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斯大林统治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斯大林模式超过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种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导入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
观看视频
利用暴风影音截取视频片段
讲授
利用PPT展示内容
学生阅读史料图片等合作探究
PPT课件
探究
展示PPT课件: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表格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比较项目
设计电子表格
巩固训练
网络查找相关习题编制导学案提前下发
课堂演练
精心设计习题
结构建构
PPT课件展示大框架
将所学内容整合,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部分:临时的办法—正确的途径—僵化的模式。使用PPT,针对本课的课标要求和确立的重难点问题,使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疑引思。本课的重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围绕这几个问题选择材料。针对每段材料和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得出相应答案。在让学生阅读材料、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做到论从史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材料,深入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运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历史必修2岳麓版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在的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难点: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其在实践中的经济教训。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历史概念(2)过程与方法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要有清晰的认识,并从中感悟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中国了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探究我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知识结构】背景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目的巩固新生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督内容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产品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进步性: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评价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背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内容(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新经济政策(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高中历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14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PPT出示图片普京和材料
讲授
视频《大国崛起》片断,设问: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还有什么目的?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这一目的?带来了什么后果?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PPT视频
探究
出示史料,设问: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修正完善
PPT,投影
讲授
视频《大国崛起》片断,设问: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新经济政策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斯大林为什么要改变这一切?即斯大林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引用2011年,普京在苏联解体20周年时说过的关于苏联的一句话,设问: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联人民虽然惋惜但又不想恢复过去,过去的苏联到底给苏联人民带来了什么?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R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视频《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果》,截取自《大国崛起》,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时播放,让学生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把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历史概念;培养用唯物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认识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正确评价。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习构建知识网络框架,并体现其中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是在摸索中艰难前行的。认识到变革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因时而动,与时俱进。
高中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岳麓版必修2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艰难曲折,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创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本课共三目内容。
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介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如何一分为二地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第二目“新经济政策”,主要介绍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在苏俄(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地位。
第三目“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主要介绍了斯大林体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及其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
处理方法:把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背景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认识结合起来。
通过逻辑推理引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通过图表展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成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难点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处理方法:学生受经验、阅历、理论水平的制约,对事物往往持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看法。
通过资料搜集和小组讨论,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双重作用及其对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影响。
教学方法1.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路,采用创设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创建的艰辛历程,同时指导学生注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空结合。
板书设计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设计一:设计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功过渡——新经济政策最终建立——斯大林经济体制教学设计导入设计设计一:展示图片《十月革命的胜利》导语: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西大附中郭秀锦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形式的背景,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3〕客观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
过程与方法:〔1〕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学生培养解读、提取历史信息并进展概括的才能。
〔2〕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的方法。
〔3〕通过老师讲述,帮助学生理解根本的历史概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始了一种新的现代化开展之路,其探究与理论是人类社会的财富。
(2)通过学习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究过程,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适应消费力开展程度,合适国情,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非常好奇,但历史储藏知识有限。
本课理论性很强,而且内容较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做好知识铺垫,利用谈话、文字、图片、表格等方式点拨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斯大林形式的主要表现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形式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大国崛起之风云新途?片段〔1分07秒〕老师:苏联的迅速崛起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理论,它的经历和教训,都成为人类开展的珍贵财富。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实立。
展示课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关于社会主义理想PPT展示材料: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在消费力高度兴旺的资本主义根底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方案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消费和货币。
——见自教材P64老师:根据上面这段文字,马克思描绘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请注意: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第一、要建立“在消费力高度兴旺的资本主义根底上〞;第二、特征是“公有制〞“方案经济〞“按劳分配〞;第三、“取消商品消费和货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依安县第一中学杨喜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教学手段】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和设计学案教学的方式辅助教学。
课堂实录(片段)【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引出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任务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图片《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的演说》。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开始一个新时代。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出示图片:《俄国战后经济形势》。
战争使俄国所面临的形势。
经济衰败,生产力水平低下。
【合作探究】1:请回答:当时的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出示材料(教材内容):材料1: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
由于原料缺乏,铁路运输瘫痪,40%的工厂停工。
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块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物也得不到。
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影响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得苏俄取得了胜利,挽救了国家危机,可是,此项政策的实施,在战争结束后,有无停止?那没有停止的话,为什么政府不停止?这样发展下去,那会使苏俄面临怎样的处境?【合作探究】4:有哪些特点?如何评价?给我们什么启示?4、特点、评价、启示:提示: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高一历史教案:《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岳麓版必修二)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在的经验教训。
落实课标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原因:①直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武装叛乱,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和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根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③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3、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4、评价:①积极:该政策是在战争逼迫的特殊条件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②消极:第一,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和阶级矛盾尖锐,苏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1、目的:①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常年战争导致经济破败,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频繁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②从苏俄国情出发重新探索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②工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①经济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②所有制和分配: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部分地恢复和利用资本主义。
4、评价:①直接结果: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25年苏俄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工农联盟得到巩固,苏维埃政权得以稳固;②结论认识: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材分析】宏观: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第一课,开始了二战后各国经济改革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启下作用。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借鉴作用。
微观: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过程,全面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建设与突破,并通过分析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调整提供了经验教训。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整体思想活跃,对国内外经济问题较为关注,再辅之以丰富的课文图文素材,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个学期的累积,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学生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问题基本上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和讨论法,有利于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等历史内容,整体把握和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发现探索过程中的问题,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中充满了艰难与曲折;②准确把握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以史为鉴,感悟经济发展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③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分析,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成就与弊端及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用历史指导如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十月革命后,苏俄内有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尽管这一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反还激化了工农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逐渐形成。
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但也产生了消极后果。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涉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理论性较强。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学习过,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初中不重视历史课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
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点拨启发。
教学方法1.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解决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和创建的艰辛历程。
3.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学习方法1.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2.课下查阅有关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资料,并对二者作一对比,深层次理解这两种经济政策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3.同学间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弊端等方面展开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2.掌握斯大林经济模式建立的过程。
3.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意义。
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1.运用史料,深入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模式。
2.运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2.通过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学习,认识苏联在短期内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国力,为后来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4.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评价。
难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十月》片断):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新课题。
教学新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师: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并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残酷的现实迫使苏维埃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种经济政策为什么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学生:从背景看,处于战争时期(国内战争)。
从目的看,一方面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争取战争胜利(一切为了前线);另一方面苏俄领导试图通过这一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从政策内容看,实行国有化并以政令取代市场机制的经济规律。
它是由战时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政策。
教师:看来战时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经济政策,也是一种道路探索,即探索当时俄国如何立即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种带有共产主义特色的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哪些体现呢?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学生填写具体内容:1.农业方面:2.工业方面:3.分配流通:4.强制劳动: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二(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材料三(列宁)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既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一一《苏联的共产主义》请你思考:1.材料一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什么内容,效果如何?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有哪些一致性或相悖之处?3.根据以上分析,总体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怎样的探究?学生:1.材料一体现了余粮征集制逐年提高,为前线斗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2.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两个关键之处,一个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一个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
苏俄领导人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向公有制直接过渡的设想,但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观点不一致。
因为苏俄当时小农经济占主体,十月革命前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3.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积极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成为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
消极方面,这一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特别是随着战争的基本结束,布尔什维克党试图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这就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
4.列宁的话表明,苏俄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应对特殊局面的特殊政策,但是后来布尔什维克党又把它当成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模式,然而由于其超越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列宁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苏俄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教师:历史证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直接过渡”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
他们误解了人民群众在战争条件下所表现的对“战时”体制的耐受力和十月革命所反映的社会变革的客观限度。
一旦战争危机过去,那些违背经济规律的强制性措施和脱离社会实际的理想化方案很快就同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及选择取向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一场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接踵而至。
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根据列宁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这标志着苏俄开始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总结新经济政策在哪些方面修改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新经济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阶层对粮食的需求。
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
所有其余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
这批粮食自然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指令执行。
——列宁签署的《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请你思考: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规定了什么经济政策?二者最主要的不同特征是什么?2.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主要“新”在什么地方?3.你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学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实行余粮征集制,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材料二实行固定粮食税制,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
2.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3.从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评价。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正反两方面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
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教师: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从国际形势看,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的强大压力和日益抬头的德、日两个战争策源地所带来的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加速工业化是十分必要的;从国内看,新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粮食危机和经济困难等问题;此时的斯大林急于将苏联建成世界强国,而联共(布)全党也充斥着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和因革命胜利所激起的狂热情绪;联共(布)在理论上并未真正解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概括一下斯大林经济模式有哪些特点。
学生:工业化和集体化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是单一的公有制;在经济管理上实行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的调节作用。
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
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会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移动,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
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