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语文试题
2024北京朝阳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朝阳初三二模语 文2024. 5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公众号开设了“文化中华行”专栏。
请你协助编辑小组的同学,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公众号主编撰写的开栏语。
请你帮助润色修改,完成(1)-(3)题。
(共5分)行走于中华大地,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
无论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还是南方的脉脉温情,无论是东海之滨的广阔无垠,还是西城边塞的神秘莫测,每一处都迷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些文化印记不仅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更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这个夏天,让我们共同奔赴一场时光穿梭之旅——探访古老村落,在古韵街巷中徜徉,探寻历史古迹和文化瑰宝,让文化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文化中华行”,作为专栏标题。
(1分)(2)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脉脉温情”中的“脉”和“血脉”中的“脉”都读作“mo”。
B.因为表达的是“充满、布满”的意思,所以“迷漫”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融合”的意思,所以“融入”中没有错字。
D.“奔赴”在这里的意思是“奔向目的地”,其中没有错字。
(3)同学们想把画线句改写成一个节奏匀称的句子。
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A.探访古老村落,徜徉古韵街巷,探寻历史古迹和文化瑰宝B.徜徉于古老村落和古韵街巷,触摸历史古迹,探寻文化瑰宝C.探访古老村落,徜徉古韵街巷,触摸历史古迹,探寻文化瑰宝D.在古老村落和古韵街巷中徜徉,探寻历史古迹和文化瑰宝2.下面是编辑为公众号撰写的文字稿。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了文字之后,人类的文化创造才能被记录下来。
在汉字之前,虽然也会有古老的文化,但由于它不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也就无法进入历史记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留。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但能记录文化,在它的构形中,也蕴含了很多历代的文化信息。
汉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它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见证者,可以和历史记载相互印证。
我们也由此可知,汉字在保存中国文化、保存历史上,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应文化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文化洪流中演变发展。
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汉字记载的文献来了解中华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解析汉字的结构和系统,来捕捉中华文化的精神。
汉字是书写汉语的表意文字,是五六千年从未间断的、因义构形的文字系统。
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古老的汉字中,可以追溯中华文化的种种原生态!首先,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字深刻地反映出古人的生产文化,它把古人如何谋生,如何顺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联考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8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本小题共3小题,6分)“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甲)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diàn 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乙),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 jù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丙)起来,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1.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淀具 B.淀俱 C.绽俱 D.甸具2、文中加点词语“馈赠..“素昧.”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kuī zèng mèi B.kuìzēng wèiC.kuì zèng mèi D.kuī zēng wèi3.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熟络 B.津津乐道梦寐以求娴熟C.津津有味心驰神往娴熟 D.津津有味梦寐以求熟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脚步。
二模语文试题(高三)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著名的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
B.“程士成的脸色不由青了又白,白了又红”,是因为在众人“纷纷表示同意”的情况下,他为撒谎而羞愧。
这两则《世说新语》,故事虽短,却形神兼备,所展示的魏晋风度,令人向往。因此,立刻激起了我的创作兴趣。
但是,怎么处理这两则文史资料呢?一般来说,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以此为本,添头加尾,扩写演绎成一篇小小说;一种是取其一点,不着其余,另起炉灶,自由创作。
前者的尴尬之处在于资料太少则难以敷衍成篇,资料太多则缺少创造性。而后者的难度则在于凭空造物,缺少模特。
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这种螺旋上升的三段完成模式,强化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合比例而又有节奏地把故事推向高潮。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处理情节的手法推迟了高潮的到来,使读者期待的心弦绷到最紧,而又未至于滥用读者的耐心,在读者急不可待的顶点,恰到好处地呈现结局,这正如筑堤遏流,筑到可以承受的极限突然放开,才能造成水流宣泄的最壮观场面。
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无意深研《世说新语》,因此,人物创造不免多受掣肘。而抛开《世说新语》,就可以天马行空,自行设置。于是,我打算只保留“驴叫”这一细节,脱胎换骨,再造人物。
(节选自岑燮钧创作谈《脱胎换骨 画龙点睛》)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考二模测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③我常常因为烧蜂窝煤的火炉而想念那时候北京的冬天。
④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炉子被安放到屋里的一个角落,烟囱先伸向房顶再转向一面墙,最终探出屋外。为了伺候炉火,老爸自制了很多工具,夹煤的、捅煤的、掏灰的、钩火炉盖儿的,其中捅煤的钎子常常被我们拿去滑冰车用,总丢,老爸总是多做几个备用。蜂窝煤似乎有两种:一种比较普通,数量多,含煤少;另一种数量少,含煤多,贵,用来引火,先放在煤气炉子上烧着,然后放进火炉最底层,最后再放上普通蜂窝煤。蜂窝煤烧尽,要从下面捅碎,煤灰因重力落到炉底,用煤铲掏走,再往炉子里加一块新煤。最考验技术的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很有讲究:留大了,封的煤前半夜就烧没了,下半夜全家被冻醒;留小了,不热,一整夜全家受冻;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大更难控制。老爸的解决办法是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常常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用铁钩子拉开炉盖儿声,用铁钩子合上炉盖儿声,脱鞋再上床声。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9分)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魏寅
①”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②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计28分)1.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主宰(zǎi) 惆怅(C óu) 亢奋(kàn)B .恪守(kè) 泄气(xiè) 星宿(xiù)C .殷红(yīn) 晌午(xiǎng) 熄灭(xī)D .怂恿(rǒng) 寒噤(jìn) 归省(shěng)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①壮阔,百年初心历久②坚,常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我们③持以人民为中心,永④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澜②弥③禀④葆B .①斓②弭③禀④保C .①斓②弭③秉④保D .①澜②弥③秉④葆3. (8分) 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2)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善用色彩来描摹画面或传情达意。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描绘出动静相生、色彩分明的奇寒美景;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凸显老者艰辛困苦的生活,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4.(4分)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为什么一个原本正直、勤劳、朴实的年轻人会自甘堕落,最后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结合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写写你的阅读认识。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不多,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分析其形象。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沿着荀子的思路,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二模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2023-2024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检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的发明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随着农业社会的建立,远古时期的农民需要从事松土、播种、收获等繁重的劳作,比采集渔猎者更辛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田间劳动,生活更乏味;辛苦的劳作还带来身体上的多种疾病;农业生产主要种植一种或几种作物,导致食物结构单调,造成营养不良.使人类体质下降等等。
总结上述一系列现象后,有学者提出远古时代的农业革命是一个骗局或者陷阱。
农业的发明的确产生了以上诸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表面的和过程性的,并不是农业革命带来的变化的中心内容,农业的发明的实质和后续结果无疑是有利的。
农民虽然劳作更辛苦,但他们的资源开发效率大大提高,是采集渔猎者所不能及的,同样养活一个五口之家,采集渔猎者需要数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而农民只需要几十亩土地;农民虽然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田间劳动,但他们的集中劳作能够积攒出一段较完整的农闲时间,有整段的较长时间可以进行其他活动。
反观采集渔猎者,虽然可能一天只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就能收集到满足一天需要的食物,其余时间用于娱乐。
但是,这些空闲时间是分散的,每天都要被搜寻食物的工作打破,很难形成专心于某一事务的整段时间。
而关于人类体质的变化和相关疾病,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农业生产方式。
需要考虑的是,在原来的采集渔猎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流动,很多体质较弱的人,较早就被不稳定的环境和生活自然淘汰。
徐汇2024高三语文二模试题
一、句子默写1.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2)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
(张养浩《________·潼关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二章》)(5)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6)“家住吴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北宋词人的《苏幕遮·燎沉香》。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梦境时,尤显时空变幻倏忽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9)王昌龄的边塞诗具有雄浑苍茫的意境,比如,《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又如,《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A.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吹醒,让人不寒而栗。
B.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C.昨天下午,千人团队游览了日月潭,领略了巧夺天工的宝岛风光。
D.为了使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克服了重重困难。
3.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①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中考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⒁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⒂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采。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忘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志 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慨叹时光易逝,并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⑧”你要做什么呢!”
⑨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2024南京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详解(附文言文详注)
2024南京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详解(附文言文详注)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概括:材料一共有4节,分别从历史观念、中国气候史研究、全球气候波动的关联性以及科学证据的角度,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
材料一:(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有删改)材料二:第一节:竺可桢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节: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第三节: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摘编自徐飞、江增辉《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学者中,沈括最早对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提出了质疑。
B.在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里,寒冷波动趋势总是自东而西。
C.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
D.东西方国家同样存在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冰川进退遗迹。
正确选项: C解析:C选项,“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
”这句话与原文中的描述相符:“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
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
”A选项: 原文中提到沈括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但没有明确指出他是最早的。
B选项: 原文中提到“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但没有说“总是自东而西”。
D 选项: 原文中没有提到“东西方国家同样存在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冰川进退遗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研究结论,殷商以前的年平均气温和一月温度都高于现在,可见五千年来的中国气候由热而冷的渐变趋势。
B.十七世纪,中国的寒冷比欧洲早了五十年,可能是因为寒冷的传布往往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到欧洲大西洋海岸。
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研究报告称,在一栋普通的商业建筑中,用于引起材料电致变色的电力不到建筑总用电量的0.2%,但可节省建筑每年供暖和制冷消耗能源的8.4%。
通常的智能建筑,是利用计算机或通信技术为住户提供管理和服务,还没有“智能”应用在建材结构上的报道。
本次研究通过一种可切换的新材料为建筑物降温或升温,虽然这种材料还需要后续一些其他数据来佐证它的实用性及安全性,但它是智能建材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摘编自2023年1月28日《科技日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生态建材不仅更绿色环保,还具备传统建材不具备的特性。
B.泡沫混凝土的制作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还不能投入使用,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改进。
C.建筑材料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来改变其外部温度和颜色,是对变色龙的仿生利用。
D.能为建筑物降温或升温的新材料,虽不具备实用性及安全性,但仍是有益的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建材是充分利用了清洁生产技术而制造的无毒无害且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包括加气混凝土等。
B.三种新型混凝土中,模网混凝土在应用方式上与其他两种完全不同,加气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范围更广。
C.室内温度的控制与调节是影响建筑物能耗的重要方面,许多科学家都在尝试通过研制新材料来解决这一难题。
D.利用计算机或通信技术为住户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建筑,如果加入新型智能化建材,其智能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3.以下选项中,不符合现代环保理念且不属于新科技建筑材料的一项是()A.储量丰富,可大量开采,具有保温、隔热、吸声、防震等优良性能,且被大量用于房屋建筑的石棉。
B.以平板玻璃或瓶罐碎块为原料,加入发泡剂粉碎混匀,再经高温熔化发泡、退火,制成的无机玻璃。
上海杨浦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杨浦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春眠不觉晓,______。
-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
- 会当凌绝顶,______。
- 但愿人长久,______。
- 红豆生南国,______。
2. 根据题目所给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故乡的哪些情感?- 文中提到的“乡愁”具体指什么?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使用场合。
(每题2分,共10分)- 举案齐眉:适合用在描述夫妻关系和睦的场合。
- 画龙点睛:适合用在描述文章或演讲中的关键之处。
- 画蛇添足:适合用在描述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破坏了原有效果的场合。
- 一箭双雕:适合用在描述一举两得的场合。
- 杯弓蛇影:适合用在描述因疑神疑鬼而自寻烦恼的场合。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看法?- 文中提到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文中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困境?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文章中提到的“时间”一词在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三、写作(共30分)1.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30分)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 处处闻啼鸟、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览众山小、千里共婵娟、春来发几枝。
2. 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眷恋和对故乡变迁的感慨。
“乡愁”指的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变化的忧虑。
3. 举案齐眉:夫妻相敬如宾;画龙点睛:文章的点睛之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一箭双雕:一举两得;杯弓蛇影:自寻烦恼。
湖南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含答案
湖南2024届模拟试卷(二)语文(答案在最后)命题、审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假如地球只有一岁(节选)①①第三次物种大灭绝结束两小时后,中生代继之而来。
首先登场的是槽齿龙和板龙。
不过,要想称霸地球,恐龙还得等待时机,静候又一场大灭绝的“洗礼”。
12月15日,地球迎来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这一回,气候成了致命因素。
曾经干热的环境逐步变得温湿,适应不了新时代的生物只能被淘汰出局,特别是那些古代大型裸子植物,几乎无一幸免......。
接下来的两天,现代蛙类、海龟和咸水鳄这些现存的活化石登场,令人欢欣鼓舞。
恐龙注定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它们非但没有灭绝,反而变得更加昌盛兴旺。
腕龙、剑龙和雷龙,割据三地。
尽管爬行动物看似统治了这个时代.........,但内部却已经出现了分化。
有一部分爬行动物悄然变身,成了早期的哺乳动物,它们在大地上游走,暗暗积蓄力量,为日后的霸权易主埋下了伏笔。
但此时的哺乳动物只有老鼠般大小,在狭缝中求生和挣扎。
②还有一部分爬行动物向往天空,于是,始祖鸟诞生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有羽毛的温血鸟类。
12月26日,即距今7500万年前左右,恐龙家族的巨无霸霸王龙登场了,它们横行于大地。
12月26日,地球遭遇了第五次物种大灭绝。
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全军覆没。
一个主流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了火山爆发,并导致了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爬行动物“逊位”,鸟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登基”,新生代展开了。
12月28日,齿鲸和须鲸诞生,它们属于现代鲸类,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哺乳动物。
潍坊二模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潍坊二模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 hóng)B. 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C. 蹊跷(qī qiào)D. 踌躇(chóu chú)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让人印象深刻。
C.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D. 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谦虚谨慎。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不拘小节”。
B.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真是“滴水不漏”。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D.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真是“一丝不苟”。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C.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D.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7.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______所著。
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______卦。
三、阅读理解(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文言文段落略)(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路南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路南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饕餮(tāo tiè)B. 缄默(jiān mò)C. 蹉跎(cuō tuó) D. 恣意(zì yì)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了。
C. 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D. 这个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光如水,洒满大地。
C.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D.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答案:A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一曝十寒”。
B. 他虽然年轻,但“老马识途”,经验丰富。
C.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的结尾。
D. 他“一言九鼎”,说话很有分量。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他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还很有才华。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D.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令人印象深刻。
B. 他的演讲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C. 他的演讲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D. 他的演讲让人如痴如醉,无法自拔。
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工作吗?B. 我们应该努力工作。
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工作吗?D. 我们不应该努力工作吗?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B.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因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C.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难道不就是为了成功吗?D.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南通二模语文
1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宫廷乐歌。
B. “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和曾巩。
C.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探花、榜眼。
D. “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黄山。
(答案)B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非常独特,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B. 在那场激烈的辩论中,他口若悬河,但最终却未能说服对方。
C. 他的演讲内容空洞无物,让人听了味同嚼蜡。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真是差强人意。
(答案)C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B.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
D. “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C.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蔓延,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D.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答案)D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B.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成功后,唐僧被封为“斗战胜佛”。
C. 《水浒传》中,林冲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后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所救。
D.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蜀汉。
(答案)A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清脆悦耳。
(比喻)B. 难道这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吗?(反问)C. 春天,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请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厄.运(â) 惬.意(qi â) 伎.俩(j ì) 叱咤.风云(ch à) B .匀称.(ch ân ) 污涩.(s â) 恣睢.(su ī) 引颈受戮.(l ù) C .倔.强 (ju â) 踌躇.(ch ú) 滞.碍(zh ì) 断壁残垣.(yu án ) D .喑.哑 (y īn ) 嗔.视(ch ēn ) 两栖.(q ī) 吹毛求疵.(c 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惊慌失措 妄下断语 物竟天择 格物致知 B .忍俊不禁 惟妙惟肖 杂乱无张 巧妙绝伦 C .进退唯谷 相得益彰 颔首低眉 万恶不赦 D .家喻户晓 一反既往 粗制滥造 涕泗横流 3.按要求默写。
(共7分,每小题1分)A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 .征蓬出汉塞, 。
(王维《使至塞上》)C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D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E .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F . ,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G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 , 。
(朱自清《春》)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共4分,每小题2分) 读书、生活、新知,是理想人生的轨迹。
读书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生活,探求新知,更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读书就是精神生活的源头。
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美, ,涵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A .请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2分) 生活、读书、新知,是理想人生的轨迹。
B.请结合语境,仿照文段中画线句,仿写句子。
(2分)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美,,涵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
5.名著阅读。
(任选其一作答......,两个都做,以第一题计分)(共5分)(1)请结合名著《老人与海》,回答下面的问题。
A.《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是,体现他性格特征的名言是:(2分)B.简述《老人与海》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对比情景。
(3分)(2)①最忌讳人家叫他的乳名,比方街上的孩子们,那些讨厌的,就常常在他身后抛一颗石子,掘一捧灰土,嘴里边喊着①的乳名。
①一遇到这样的机会,就没有不立刻打了过去的,他手里若是拿着蝇甩子,他就用蝇甩子把去打。
他手里若是拿着烟袋,他就用烟袋锅子去打。
把他气得像老母鸡似的,把眼睛都气红了。
那些顽皮的孩子们一看他打过来了,就立刻说:“二爷,二东家,二掌柜。
”并且举起手来作着揖,向他朝拜着。
①一看他们这样子,立刻就笑逐颜开,也不打他们了,就走自己的路了。
A.上面文段节选自 (人名)所著的《呼兰河传》,人物①是。
(2分)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①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黄入天。
【注】①碛(qì):沙漠。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
B. 该诗开篇气象壮阔,“走马”是写行军紧张,“西来”是写行进方向,“欲到天”极写边塞野旷天低、大漠辽阔高远、天地相接的气势。
C. 三、四句诗,上句故设疑问,D.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在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选段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分)(三)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愚患之。
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 【注释】①庄: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王之.伐越 楚人怜之. B .而.吏不能禁 学而.不思则罔 C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贤于.材人远矣 D .庄为.盗于境内 不足为.外人道也 13.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可知楚庄王是一个 的人;听了庄子进谏后“乃止”,可见楚庄王 。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身在“辐”中要知“辐”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冰箱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电吹风有辐射、电视机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
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辐”色变。
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
如果辐射会说话,它一定会非常得意地说:“我无处不在,你无处可逃!”□如此,你□不用怕了。
因为,怕也没用!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
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
人体组织中的每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一旦受到核辐射,就会无差别地破坏人体细胞中原子的化学键。
当破坏的程度非常之大,人体自身无法修复时,就会出现致癌、致死等情况。
更可怕的是,为了修复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
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
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⑦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大家都知道在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
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⑧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
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⑨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
⑩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
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
当然,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
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⑪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作者阮华君,文章有删改)Array14.作者以“身在‘辐’中要知‘辐’”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15.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16.阅读第⑦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说明的。
B.第②段“□”处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既然……就……”。
C.文章主要介绍了辐射及其分类,告诉人们要科学认识辐射并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
D.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济南的味道①站在济南一些偏街背巷的路沿上,掰开一只烤得焦黄的汪着油的烤地瓜,未等入口,一股仿佛弥漫着数千年历史的悠远绵长的香气便会扑鼻而来。
济南由于地辖华夏南北的要冲,其饮食自然融会了南北大菜和各地民间小吃的精华,有着亦朝亦野的特点,能登得大雅堂奥,也能下得百姓厨房。
诸如说起来就能让你流下口水来的油旋儿和想起来就放不下的甜沫,更是济南独有的风味,并且深深地附着了济南人怀旧的情结。
②评价济南在突破饮食口腹囿围之余,品味若干元素亦会让人流连忘返。
③品济南不能不读济南的山,山是这座城市的骨架,也定格了济南的品质。
有堪舆家言,泰山是济南的太祖山,因此济南的山从南边一路走来,携着东岳的余威,裹挟着南山的秀美和北域的风情,成就了隽秀沉稳、旷远绵邈的别一番风韵。
它们时刻不停地在向你述说着这个城市的骄傲和温情。
无怪老舍先生当年看到这群山簇拥..的济南老城,便发出了“这个城市像一个卧在群山中的摇篮,在冬天里一望便让人觉得温暖”这样由衷的慨叹了。
④品济南最美莫过于畅饮济南的水了。
这是一个被泉水滋养着的城市,泉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灵动、带来了性情、带来了极致的品位。
泉水是济南的魂,“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光景不是哪一座城市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