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昆虫学实验指导书(森保专业用)

合集下载

《森林昆虫学实验》课程大纲

《森林昆虫学实验》课程大纲

《森林昆虫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森林昆虫学实验(英文):Experiment of Forest Entomology课程编号:14351053课程学分:0.6课程总学时:18课程性质:专业课前修课程:《森林昆虫学》二、课程内容简介主要围绕昆虫体躯构造、外部形态、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与鉴定以及主要林木害虫类型的典型危害症状与识别特征等,包括验证性实验7个,设计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1个。

通过森林昆虫学的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具备和掌握昆虫形态学鉴定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识别与林业上关系密切的各分类单元,依据各类害虫危害症状,对常见森林害虫进行区别与鉴定。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森林昆虫学的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森林昆虫学的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具备和掌握昆虫纲特征、昆虫体躯构造、昆虫各体段附器的基本构造与类型、昆虫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与林业关系密切的各分类单元,依据各类害虫危害症状,对常见森林害虫进行区别与鉴定。

四、学时分配注:森林昆虫学课程总计0.6学分,安排九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4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56%。

五、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和附肢着生位置(自学)1、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2)、明确各附肢的名称和着生的位置;(3)、明确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2、实验主要仪器镊子、放大镜、玻璃皿、解剖镜。

3、实验内容与方法(1)、比较蝗虫、虾、蜈蚣、马陆体躯的一般构造(它们的体躯分段、触角、眼、翅、足的数目等)有何不同;(2)、借助镊子、放大镜观察比较蝗虫、虾、蜈蚣、马陆体躯的一般构造;(3)、以蝗虫为例观察昆虫纲的特征;依据昆虫纲的特征,区分头、胸、腹3个体段,各体段有何区别,并看各体段分节情况;(4)、观察蝗虫体躯各部分附器(附肢),明确各附器名称、着生位置、数目及形态。

4、作业(思考题)(1)、根据实验观察结果,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林业病虫害防治与森林保护作业指导书

林业病虫害防治与森林保护作业指导书

林业病虫害防治与森林保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林业病虫害概述 (4)1.1 病虫害定义及分类 (4)1.1.1 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藻类、原生动物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

41.1.2 害虫:主要包括食叶性害虫、蛀干性害虫、刺吸性害虫等,它们以取食、侵害植物的方式造成危害。

(4)1.1.3 害鼠:以森林植物为食的鼠类,如松鼠、红腹锦鸡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4)1.2 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5)1.2.1 分布广泛:病虫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更为严重。

(5)1.2.2 种类繁多:我国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已知的病虫害种类超过一万种。

(5)1.2.3 危害严重:林业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51.2.4 气候影响:气候变化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5)1.2.5 人类活动:过度开发、乱砍滥伐、森林经营不当等人类活动加剧了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5)1.3 林业病虫害的危害及影响 (5)1.3.1 植物生长受限:病虫害导致森林植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甚至死亡。

(5)1.3.2 生态平衡破坏:病虫害的发生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5)1.3.3 经济损失:林业病虫害造成木材、竹材等林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5)1.3.4 环境恶化:病虫害导致森林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剧,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5)1.3.5 森林景观破坏:病虫害造成森林景观质量下降,影响森林旅游和生态观光产业的发展。

(5)第2章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方法 (5)2.1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5)2.1.1 生态平衡原理 (6)2.1.2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理 (6)2.1.3 适时适地防治原理 (6)2.1.4 安全、高效、经济原理 (6)2.2 病虫害防治方法概述 (6)2.2.1 生物防治 (6)2.2.2 化学防治 (6)2.2.3 物理防治 (6)2.3 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 (7)第3章林业病虫害监测技术 (7)3.1 病虫害监测的意义与任务 (7)3.1.1 意义 (7)3.1.2 任务 (7)3.2 病虫害监测方法与手段 (7)3.2.2 仪器监测法 (8)3.2.3 实验室检测法 (8)3.2.4 信息化监测方法 (8)3.3 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8)3.3.1 预警体系构建 (8)3.3.2 预警指标体系 (8)3.3.3 预警模型 (8)3.3.4 预警信息发布 (8)第4章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8)4.1 化学防治 (8)4.1.1 喷雾防治 (8)4.1.2 注干防治 (9)4.1.3 土壤处理 (9)4.2 生物防治 (9)4.2.1 天敌生物防治 (9)4.2.2 性信息素诱杀 (9)4.2.3 生物农药防治 (9)4.3 物理防治 (9)4.3.1 人工捕杀 (9)4.3.2 隔离措施 (9)4.3.3 诱杀措施 (9)4.4 生态调控 (9)4.4.1 森林结构调整 (9)4.4.2 混交林营造 (10)4.4.3 森林抚育管理 (10)4.4.4 生态恢复 (10)第5章主要森林病害及其防治 (10)5.1 林木真菌病害 (10)5.1.1 真菌病害种类及症状 (10)5.1.2 防治方法 (10)5.2 林木细菌病害 (10)5.2.1 细菌病害种类及症状 (10)5.2.2 防治方法 (10)5.3 林木病毒病害 (11)5.3.1 病毒病害种类及症状 (11)5.3.2 防治方法 (11)5.4 林木生理性病害 (11)5.4.1 生理性病害种类及症状 (11)5.4.2 防治方法 (11)第6章主要森林虫害及其防治 (11)6.1 针叶树害虫 (11)6.1.1 落叶松鞘蛾 (11)6.1.2 油松毛虫 (11)6.2 阔叶树害虫 (12)6.2.1 桉树尺蛾 (12)6.2.2 桃红颈天牛 (12)6.2.3 槐树豆象 (12)6.3 果树害虫 (12)6.3.1 梨小食心虫 (12)6.3.2 苹果蠹蛾 (12)6.3.3 柑橘红蜘蛛 (12)6.4 竹林害虫 (13)6.4.1 竹笋象 (13)6.4.2 竹毒蛾 (13)6.4.3 竹节虫 (13)第7章森林防火与保护 (13)7.1 森林火灾概述 (13)7.1.1 火灾类型及成因 (13)7.1.2 火灾的危害 (13)7.2 森林火灾预防 (13)7.2.1 森林火灾风险排查 (13)7.2.2 森林火灾宣传教育 (13)7.2.3 火源管理 (14)7.2.4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14)7.3 森林火灾扑救 (14)7.3.1 扑救准备 (14)7.3.2 扑救策略 (14)7.3.3 扑救方法 (14)7.4 森林火灾善后处理 (14)7.4.1 火场清理 (14)7.4.2 灾后调查 (14)7.4.3 恢复与重建 (14)7.4.4 总结经验教训 (14)第8章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14)8.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与任务 (14)8.1.1 意义 (14)8.1.2 任务 (15)8.2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15)8.2.1 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5)8.2.2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15)8.2.3 生态廊道建设 (15)8.2.4 生物多样性友好型森林经营 (15)8.3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5)8.3.1 物种保护 (15)8.3.2 生态系统保护 (15)8.3.3 森林保护与管理 (15)8.3.5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16)第9章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保护 (16)9.1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理念 (16)9.1.1 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16)9.1.2 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16)9.1.3 可持续经营的原则 (16)9.2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16)9.2.1 森林资源保护 (16)9.2.2 森林资源合理利用 (17)9.3 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 (17)9.3.1 森林资源监测 (17)9.3.2 森林资源管理 (17)第10章林业病虫害防治与森林保护法律法规 (17)10.1 我国林业法律法规体系 (17)10.1.1 法律层面 (17)10.1.2 行政法规层面 (18)10.1.3 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18)10.2 林业病虫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18)10.2.1 病虫害防治基本法律 (18)10.2.2 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与标准 (18)10.2.3 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 (18)10.3 森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与实践 (18)10.3.1 森林保护基本法律 (18)10.3.2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法规 (18)10.3.3 森林保护实践案例 (18)10.3.4 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 (18)第1章林业病虫害概述1.1 病虫害定义及分类病虫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害虫、害鼠等有害生物对森林植物生长造成的危害。

森林昆虫学

森林昆虫学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第六组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09级组员及分工:王亚莲(20090653035):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撰写实习报告冉宜凡(20090653036):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撰写实习报告马柯楠(20090653037):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撰写实习报告刘博(20090653038):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撰写实习报告陈鑫(20090653039):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撰写实习报告卓嘎拉姆(20090653040):标本采集,标本鉴定,撰写实习报告此次夏季雨季野外实习主要调查了四个地方,分别是林科院树木园、安宁楸木园、自然中心、学校后山树木园。

林科院树木园紧邻黑龙潭公园,地势较平。

园内少部分地段林分人为影响较小,但大部分地段是人工林树种较单一。

由于距离市区较近,人为活动较多。

这里以灌木为主,高大的乔木以桉树、杉树等为主。

昆虫种类以半翅目、鞘翅目较多。

楸木园位于安宁老校区,地势为山地。

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较丰富,昆虫种类多样。

自然中心位于昆明市区北部,山顶地势较平。

森林结构单一,多为人工纯松林、柏树林等。

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昆虫大多为常见种类。

实习主要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是采集森林昆虫标本、苏铁介壳虫专项调查、云南松小蠹虫专项调查和标本鉴定。

昆虫标本的采集,所采标本要求进行临时保存,后用于鉴定。

苏铁介壳虫调查,选5株分别在每株的东、南、西、北选1枝条,记载该枝条上的虫口数、无虫枝条数。

云南松小蠹虫调查,选定调查松树每组选取树干的1段及其枝梢,采集其上小蠹虫,统计数据。

最后进行标本鉴定分科并撰写实习报告。

实习结果标本采集本次总共采集到14目54科370头昆虫。

下表为本次采集的所有标本的鉴定结果。

标本鉴定汇总序号目名科名虫头数1 蜻蜓目蜻科蟌科蟋蟀科1 1 22 螳螂目螳螂科 33 蜚蠊目蜚蠊科 24 等翅目白蚁科305 直翅目蝗科菱蝗科螽蟖科蟋蟀科30 3 5 26 革翅目蠼螋科 37 同翅目角蝉科蝉科1 18 半翅目蝽科缘蝽科红蝽科同蝽科5 16 2 149 脉翅目蝶蛉科 110 长翅目蝎蛉科 211 鞘翅目天牛科叩甲科拟叩甲科吉丁虫科叶甲科拟步甲科坚果科瓢虫科花金龟科象甲科小蠧科铁甲科伪叶甲科朽木甲科萤火虫科2 4 1 2 23 5 3 19 6 12 100 3 2 1 112 双翅目食虫虻科丽蝇科食蚜蝇科大蚊科蝇科蜂虻科麻蝇科长足虻科3 4 2 7 7 3 1 113 鳞翅目透翅蛾科蛱蝶科粉蝶科斑蝶科1 1 1 1眼蝶科 114 膜翅目姬蜂科青蜂科茧蜂科蜜蜂科小蜂科叶蜂科蚁科3 1 2 9 1 1 11标本制作关于昆虫针昆虫针有5种型号和粗细,1号最细,5号最粗,视虫子大小而选择针,大虫用粗针,小虫用细针,夜蛾类一般用3号针。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

森林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实习报告实习课程森林昆虫学题目安宁及西南林业大学森林昆虫的调查及分析分院系部林学院班级森保2008级学生段玉辉()指导老师吴伟实习时间 2011-6-29至2011-7-2摘要本次教学实习是《森林昆虫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农林植物虫害的特点及各种虫体的形态特征,了解虫情调查、虫态的鉴定以及虫害的林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虫害的能力。

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班于2011年6月29日至2011年7月2日在安宁草铺和西南林业大学校园进行《森林昆虫学》课程的实习。

在校园实习中,我们认识到园林植物一些主要的虫害,以及这些虫害的危害情况的调查方法,利用昆虫数量的动态指标和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密度来分析虫害。

通过这次实习,使得我们对森林昆虫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关键字】森林昆虫学;虫害;园林害虫;枝梢害虫;叶部害虫实习课程森林昆虫学......................................................... - 0 -摘要 (I)1前言 (1)1.1实习地点 (1)1.2实习地概况 (1)1.3、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习容 (2)2.1基本园林植物害虫识别 (2)2.2各类群森林害虫调查 (2)2.3基本园林植物害虫调查 (2)3 调查方法 (3)3.1调查时间 (3)3.2踏查 (3)3.3松林枝梢小蠹虫的调查 (3)3.3.1松枯木的解剖 (3)3.3.2样方调查 (3)3.3.3天牛、小蠹蛀干孔室调查 (3)3.4基本园林植物害虫调查 (4)4结果及分析 (4)4.1松林枝梢小蠹虫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4)4.2木蠹象和天牛 (4)4.3校园病虫害的调查 (4)4.3.1铁上的蚧虫调查(校医务室门口) (4)4.3.2枸骨上红蜡蚧的调查(A栋后花坛中 (5)4.3.3山茶盾蚧的调查(A栋后花坛中) (5)4.3.4双亭苑虫害调查 (6)4.3.5 学校滇润楠虫害调查 (6)5建议及总结 (8)5.1建议 (8)5.2总结 (9)1前言1.1实习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安宁草铺1.2实习地概况西南林业大学起始于1939年的大学森林系,历经农林学院、林业学院、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院,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林虫实验指导2012

林虫实验指导2012
问题,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有疑难问题及时与教师及同学商讨解决。 3、依据实际观察结果,按时、独立地完成实验报告,不唯书、不唯师。 4、要抓住重点进行记载和绘图。绘图要求:
①仔细观察、求事求是:要认真观察标本的主要特征,严禁不仔细观察就绘图,甚 至临摹别人或照书本绘图的作风。
②绘图整齐,用具恰当:选用软硬适合的铅笔(3H 为宜),统一的实验报告纸,绘 图的布局在纸上要均匀美观。
将解剖结果与盒装的口器类型标本进行一下比较。 (四)刺吸式口器的观察:
取黑蝉 1 头,将其头部扯下,可看到整个头呈倒圆锥形,喙很长,不用 时紧贴胸腹面胸足之间,为后口式。头下面有脊纹的区域为唇基,内面着生 有强大的牵引肌肉。口器的基本构造:
1、 下唇:唇基下方的管状物——喙,分 3 节。 2、上唇:用解剖针轻压喙中部,在喙管基部翘起 1 小的楔形片状物即为 上唇,颜色较浅。 3、上颚:将喙继续下压,在喙管基部露出黑色针状物,用解剖针轻轻挑 出,可见两粗一细的口针,左右两根较粗的即为上颚口针。 4、下颚:特化为由两根细口针嵌合在一起的一根口针。用解剖针针尖(不 弯、不钝)在下颚口针基部中央向前轻划,可将此根细的下颚口针剖开为两 根更细的口针。
2Hale Waihona Puke 结果随时详细记载,所有数据要认真加以分析,再根据种种事实加以真实的总结说明。
5、所用解剖镜、镊子、实验盘、放大镜、钢卷尺等仪器,应加爱护,仔 细使用,避免损伤,如有损伤应报告指导教师。
6、实验中非经许可,不得任意解剖标本,观察针插标本时,用手或镊子 拿住虫针,不能直接触动虫体,观察浸渍标本时,应先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 然后再放到镜子底座园盘上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应按显微镜操 作规程进行,切勿压碎玻片,观察盒装标本时,不要打开标本盒,示范标本 看后应立即送回原处,以免影响他人观察。

森林昆虫学--森林害虫控制和森林健康

森林昆虫学--森林害虫控制和森林健康
2、反馈和负反馈机制: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间自我调控机 制是由于能流、物流、信息流中的负反馈机制。如天敌和 寄主的关系。
二、森林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机制
在一般情况下,森林昆虫除非处于生存环 境发生激烈的变化或受人为措施的干扰, 其密度一般不会发生大幅度的急剧变化, 而是以平衡密度为中心来回变动,这一过
3. 对生物防治的态度。IPM强调自然控制,生物 防治助增自然控制。TPM不反对生物防治,但怀 疑态度。
4. 费用和收益上,TPM更注重长期效益,IPM多 考虑短期效益。
5. TPM注重消灭技术,而IPM着重于生态学原则。
(三)大面积种群治理(areawide population management,APM)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上述局限性,使它不能满足 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需要。
(二)全部种群管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 TPM)
意大利的Knippling提出,化学防治对控制高密度 种群最有效,而不育技术是以低密度种群下最为 有效。二者结合可彻底消灭害虫。其哲学基础是 消灭哲学。 适用于卫生害虫及危害严重的森林大害虫。
强。
加强有关的基础研究
• 系统生态学研究 • 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机制 • 防治指标研究 • 生态管理信息系统及预测系统研究 • 生态管理技术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
SPMF以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稳定性为基础,强 调森林生态系统对生物灾害的自然调控功能的发挥, 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相和谐 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 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可持续控 制的效果。
森林昆虫学--森林害 虫控制和森林健康

农学专业《昆虫实验指导》

农学专业《昆虫实验指导》

宁夏大学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郝丹青编2011年8月目录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的观察实验二昆虫各发育阶段的观察实验三昆虫分类(一)实验四昆虫分类(二)实验五地下害虫识别实验六麦作、水稻害虫识别实验七玉米、经济作物害虫识别实验八蔬菜害虫、贮粮害虫识别第一篇昆虫学基础知识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昆虫体躯构造的基本特征;2、了解各种附属器官着生位置、形态和构造;3、了解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二、实验材料针插标本:蝗虫、蟋蟀、步行甲、象甲、菜粉蝶、沙枣蝽、胡蜂、螳螂、蜜蜂、蝼蛄、地老虎、食蚜蝇。

玻片标本:昆虫复眼、触角、口器玻片、蓟马。

二、内容和方法(一)、昆虫体躯的观察躯蝗虫一头,从侧面观察,体躯为外骨骼包被,由体节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具有口器,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胸部有三对足,二对翅;腹部由10节组成,第一腹节具听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和尾须。

(二)、头部与感觉取食器官的观察1、头壳的分区,观察蝗虫的头壳,头的前方叫额,额的下方为唇基,上方叫头顶,两侧部分叫颊,头顶之后叫后头。

2、单眼和复眼:观察蝗虫头部的两侧上方有一对圆形凸起的复眼,其内侧有三个单眼,显微镜下观察复眼切片,区别单、复眼构造的异同。

3、触角:触角是一对分节而可以活动的附肢,着生在额区可以感触。

取蜜蜂的触角区别梗节和鞭节,其中鞭节变化最大,形成不同类型的触角,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

取昆虫触角类型玻片标本,观察各种类型的触角。

4、口器:(1)咀嚼式口器:用镊子把蝗虫口器的各部分取下来放在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观察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的基本构造,并体会各部分的取食功用。

(2)刺吸式口器:取班衣成虫,观察上唇形状和下唇延伸形成的喙管;并用拨针挑出由上颚和下颚各一对形成的四根口针,进行观察。

(3)虹吸式口器:取小地老虎或白粉蝶成虫,由侧面观察,由外额叶及度延长合成一条中空的管子,卷曲在头部下方,这就是虹吸式口器的主要部分—喙管。

森林昆虫学(苗圃根部害虫)

森林昆虫学(苗圃根部害虫)

第一节
一 二 三 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类群 发生与环境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四 五
一 、概
念:
苗圃根部害虫
是指生活在土壤中危害苗木根部 的害虫。
二 、主要类群:
我国苗圃根部害虫种类繁多, 据记载,地下害虫有9目,30余科, 300余种。
二 、主要类群:
1、金龟子类
2、蝼蛄类
3、地老虎类
二 、主要类群:
招引和保护食虫鸟类
(3)人工挖掘:
春季挖窝灭虫,夏季挖窝灭卵
蝼蛄类防治方法
(4)诱杀:
马粪鲜草诱杀
毒饵诱杀
(5)灯诱:
黑光灯诱杀
蝼蛄的预测预报
1)目测查虫:早春3、4月间,在蝼蛄出洞前接近地表
活动时,根据华北蝼蛄于地面呈现10厘米左右的新鲜虚土 隧道和东方蝼蛄在洞顶拱起一小堆新鲜虚上的特征,及时 选择各类地块,目测查虫,记载隧道和虚土小堆数,依此 预报每块田的实际田数、虫种、密度和分布范围。
随国际交流的增多,国外的地 下害虫进入的可能性增加,时刻危 害我国的农林生产。如近年传入我 国的稻水象甲在我国南方已造成了 严重的危害。
三 、发生与环境
地下害虫的分布、发生量及危害与土壤的 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的质地、含水量、酸碱 度有密切关系。 地下害虫的发生还与苗圃的前茬作物有很 大关系。
第二节
1
地下害虫的主要类群
蝼蛄类
金龟子类 地老虎类 金针虫类 大蟋蟀类
2
3
4 5
一、蝼蛄类
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
一、蝼蛄类
成虫和幼虫均喜食刚发芽的种子,危害幼苗根部 和嫩茎,被害部位呈丝状残缺,致使幼苗枯死; 同时它的成虫和若虫还能在表土层内钻蛀隧道, 使幼苗根土分离失水而枯死。 蝼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东方蝼蛄 华北蝼蛄 普通蝼蛄 台湾蝼蛄

森林昆虫学实验指导

森林昆虫学实验指导

森林昆虫学实验指导书林学专业林业大学林学院森保系实验规则一、明确的实验目的实验室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继续。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标本等实物的观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初步学会昆虫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做好实验准备1.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报告及与之有关的课本容及笔记,明确实验目的、容及方法、步骤,防止做无准备的实验。

2.准备好必要的文具用品(如:HB和2H铅笔各一支,实验报告纸、直尺、橡皮等)及实验指导书、教科书三、遵守实验室规则1.严格遵守实验室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

2.按实验室排定的就座,并按号领取双目实体解剖镜,实验完毕将镜子按号送回原处。

3.应该按时参加每一次实验课,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因病等正当理由不能参加实验的,必须事先向老师请假。

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

无故缺席者以缺实验论,不计成绩亦不予补做。

4.实验时,首先认真听老师讲解主要实验容及操作要领。

操作时按指导书要求,逐项进行仔细观察。

实验中,不得随意走动,拖拉桌凳。

相互讨论问题时应小声说话,切忌大声喧闹,以维护正常实验秩序。

四、认真完成作业必须按时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实验报告按学院要求书写。

报告要求真实、准确,图形美观正确,字迹端正。

形态图一律使用铅笔。

作业应独立完成。

发现有抄袭现象,抄者和被抄者该次实验不计成绩。

绘昆虫形态图要求:1.昆虫形态图一般为点线图,用线来表示昆虫轮廓,节间或骨片的分界;毛和刺等,用点表示不同颜色和身体的凹凸,并表达立体感。

线条要求粗细均匀,不露毛尖起落的痕迹。

点要求圆而匀,明亮和色淡的部分点应小而稀;色暗和深的部分点应大而密。

2.要布局合理,大小比例恰当。

3.所画的特征要求真实、正确、有代表性。

4.在上述基础上,力求做到精细、整洁、美观。

5.注解时应用虚线水平方向引出后再注字。

6.画图时要安静、细心,并且有耐心。

森林昆虫认知实验报告

森林昆虫认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森林中的昆虫种类、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提高对森林昆虫的认知水平,了解昆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实验地点:XX省XX森林公园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 昆虫标本采集箱- 实验记录本- 拍照设备- 镊子、放大镜、解剖针等2. 实验工具:- 捕虫网- 毒瓶(含脱脂棉和适量乙酸乙酯)- 采集管-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内容1. 昆虫种类观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标本采集,记录森林中昆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如活动时间、栖息地等。

2. 昆虫形态特征观察- 使用放大镜和解剖针,详细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形态特征。

- 记录昆虫的体型、颜色、翅膀、触角、足等特征。

3. 昆虫生态习性研究- 研究昆虫的食性、繁殖方式、共生关系等生态习性。

- 观察昆虫与植物、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4.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昆虫在农业、医药、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作用。

- 讨论昆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五、实验过程1. 前期准备- 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

- 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地观察与采集- 按照实验计划,分组进入森林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集。

- 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捕捉昆虫,记录种类、数量和特征。

- 利用拍照设备记录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3. 室内分析- 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了解其种类和特征。

- 分析昆虫的生态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实验总结-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六、实验结果1. 昆虫种类- 本次实验共采集到昆虫标本100余种,包括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

2. 昆虫形态特征- 观察到昆虫的体型、颜色、翅膀、触角、足等特征,为昆虫分类提供了依据。

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大纲

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大纲

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
课程)实习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植物病理学
课程代码:
实习时间(周数)/学分:1周/1学分
实习形式:校内校外集中实习
一、实习目标与要求
学生通过该实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与知识目标:通过实践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鉴定方法,植物病理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常见疾病的识别和诊断能力以及对疾病标本的收集、制作和鉴定能力。

3.实现目标:本课程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的第4、5、6、7条。

二、实习项目内容与时间安排
1.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的培训(0.5 天)
学习并掌握疾病的收集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疾病类型;了解野外标本采集后如何保存,以及如何制作不同类型的标本。

2.植物病害田间识别与采集(2 天)
识别不同生境下不同类型病害的症状,收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并对标本进行正确的抑制和保存。

3.植物病害标本的鉴定与制作(2天)
根据采集的不同类型的疾病标本,采用正确的制备方法完成标本的制备;通过肉眼观察寄主的受害症状,观察病原菌的显微形态特征,初步确定病害类型,完成对标本的鉴定。

4.以制作课件的形式进行实习总结与汇报(0.5 天)
要求学生对疾病鉴定、标本采集和标本鉴定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报告和交流。

三、实习报告(作业)要求。

森林保护学(实践)

森林保护学(实践)

森林保护学(实践)实验一林木虫害调查一、实验目的为了解当地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学会害虫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调查资料的整理、计算方法和分析等。

二、实验要求放大镜,尺子,虫害调查记载表。

三、实验内容1、调查内容(1)害虫发生及为害情况的调查:了解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病虫种类、发生时间、发生数量及危害程度等。

(2)害虫、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调查某一病虫或天敌的寄主范围、发生世代、主要习性以及在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数量变化的情况等。

(3)害虫越冬情况调查:调查病、虫的越冬场所、越冬基数、越冬虫态和越冬方式等。

(4)病虫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前后病、虫发生程度的对比调查、防治园林与不防治园林的对比调查和不同防治措施的对比调查等。

2、调查抽样方法林木虫害调查取样常采用随机取样法,但随机并不是随便,而是按照有害生物或其危害状的园林分布类型,采用一定的取样方法,间隔一定的距离,选取一定的样点。

样点内全面技术,不得随意变换,以避免调查者的主观成分。

(1)五点取样法:按面积、长度或以植株为单位选取样点,每块田取5个样点。

适用于地块小、近方形、病虫分布较均匀情况下采用。

(2)对角线取样法:分为单对角线和双对角线两种。

适用于病虫在田间分布比较均匀的随机分布型。

(3)棋盘式取样法:取样的样点数较多,适用于田块较大或较长方形田快。

适用于随机分布型或核心分布型的虫调查。

(4)平行线或抽行式取样法:适宜于成行的作物田或害虫在田间呈核心分布的调查取样。

(5)“Z”字形取样法:适用于害虫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嵌纹分布型取样。

3、取样单位及数量(1)长度单位:用于生长密集的条播作物。

一般可取每样点0.6 m 行长、1 m 行长或2 m 行长等。

(2)面积单位:用于调查地下害虫、苗期或密植、撒播作物上的虫害,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每个样点可取0.5 m2、1 m2等。

(3)植株或植株的某一部分为单位:全株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幼苗、虫体小或密度大的害虫的调查,常以植株为单位。

【森林昆虫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院长PPT】第二章

【森林昆虫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院长PPT】第二章

2.2 可持续控制
1.林业技术措施 结合林木抚育管理,冬季剪除有卵枝叶或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
2.化学防治 在成蚜、若蚜,特别是第一代若蚜和浪荡期蚧虫发生期,① 用40%乐果乳油、
25%对硫磷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或20%氰戊菊脂乳油 3000倍液喷雾;② 亦可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射或在刮去老皮的树干上用50%久效磷乳油、50% 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涂510cm宽的药环。
第二章
林木枝梢害虫及可持续控制
枝梢害虫指危害林木枝梢及幼茎的种类。根据其取食习性及被害情况可 分为两大类:钻蛀类—以咀嚼式口器钻蛀和啃食枝梢、嫩茎、幼芽,直接影 响主梢、枝条的生长和主干的形成,给植物带来机械性损伤;刺吸类—以刺 吸式口器吸食林木枝梢、嫩茎、幼芽,导致嫩梢干枯、叶片卷曲、枝叶丛生、 甚至整株死亡,并传播植物病毒,给林木带来生理性损伤。
4、蝉类及可持续控制
4.1 主要种类与发生规律
4.1.1 主要种类
(1)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危害杨、柳、刺槐、槐、榆、桑、枣、 竹、臭椿、核桃、桧柏、扁柏、梧桐、构树、沙枣、桃、李、苹果、梨等林木,各种农作物及花卉。 (2)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分布于陕西、四川、浙江、江苏、河南、北京、河北、山东、 广东、台湾。危害椿类、刺槐、苦楝、楸、榆、青桐、白桐、悬铃木、五角枫类、栎、女贞、合欢、 杨、化香、珍珠梅、李属、海棠、葡萄、黄杨等。 (3)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几乎为全国性分布,危害树种非常广泛,涉及到144种林木其中受 害较重的林木包括杨、柳、榆、悬铃木和各种果树。 (4)榆叶蝉(Empousca bipunctata ulmicola),分布于新疆和宁夏,主要危害榆树、棉花和大麻等杂 草。

森林昆虫捉虫实验报告

森林昆虫捉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森林昆虫的种类和习性。

2. 掌握森林昆虫的捕捉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实验地点某森林公园四、实验材料1. 捕虫网2. 毒瓶(装有少量乙酸乙酯)3. 镊子4. 采集管5. 防虫手套6. 记录本五、实验方法1. 采集昆虫(1)观察森林昆虫的活动规律,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进行采集。

(2)使用捕虫网捕捉会飞的昆虫,或在植物上停留的昆虫。

(3)使用毒瓶捕捉活泼的昆虫,如蝴蝶、蛾类等。

(4)使用镊子轻轻取出网中的昆虫,放入采集管。

2. 记录昆虫信息(1)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翅膀等。

(2)记录昆虫的名称、数量、采集地点和时间。

(3)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等。

3. 观察和比较(1)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

(2)分析不同种类昆虫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实验结果1. 采集到昆虫种类:蝴蝶、蛾类、甲虫、蜻蜓、蜘蛛等共20余种。

2. 昆虫数量:共计300余只。

3. 昆虫习性:(1)蝴蝶和蛾类以花蜜为食,具有鲜艳的颜色,有利于吸引配偶。

(2)甲虫多以腐肉或植物汁液为食,对分解有机物质有重要作用。

(3)蜻蜓和蜘蛛具有捕食其他昆虫的能力,维持生态平衡。

4. 森林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促进物质循环:昆虫通过捕食、分解等作用,加速物质循环。

(2)维持生态平衡:昆虫捕食害虫,有利于保护植物资源。

(3)提供生物多样性:昆虫种类繁多,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保障。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森林昆虫的种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了森林昆虫的捕捉方法和技巧,为今后进行昆虫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增强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

八、实验建议1. 增加实验次数,提高对森林昆虫的认识程度。

2.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被昆虫叮咬。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

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植物保护专业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二ΟΟ一年二月昆虫实验须知实验课和教学实习,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对昆虫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

为保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应遵守以下规则:1·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

2·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听从教师指导,注意观察、善于分析,按时完成作业。

3·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严格按操作规定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

4·节约使用昆虫标本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

5·爱护公物,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6·保持清洁,实验完毕应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倒入指定容器内;仪器、用具检查后归还原处。

7·值日同学应认真做好清洁整理工作,离开实验室应认真检查水电开关是否已关好。

张传溪、余虹修订于2001.2目录实验一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实验二昆虫的胸部、翅及其附肢足实验三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属器官、体壁实验四昆虫的生物学实验五昆虫内部器官(系统)的位置和消化器官及排泄器官实验六昆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发音器实验七昆虫的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实验八昆虫纲各目识别附:检索表的使用实验九蜻蜓目、等翅目、直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同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一半翅目、缨翅目、脉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二鞘翅目等的分科实验十三鳞翅目成虫和幼虫的分科实验十四双翅目的分科实验十五膜翅目的分科附1:《普通昆虫学》实习计划附2:昆虫标本的采集附3:《普通昆虫学》多媒体授课提要附4:复习思考题实验一昆虫体躯外形和头部的构造一、目的要求:1. 认识昆虫体躯外形的一般特征。

2. 了解昆虫头部的构造及主要附属器官的着生位置,认识头壳上的主要骨片和沟及骨骼,了解头型的变化。

3. 认识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变化类型。

昆虫学通论实验指导书

昆虫学通论实验指导书

学生实验守则普通昆虫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在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

2、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许嬉笑和高声谈话。

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等。

注意观察、分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

不能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3、要节约使用标本和药品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

对公共财产如仪器、家具和小工具等要特别爱护。

实验室内的一切设备应力求整齐、清洁,切勿杂乱放置,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出实验室。

4、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教师。

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报告教师说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按赔偿制度处理。

5、实验完毕,应对仪器和用具进行检查,清洗整理,归还所借物品,公共用具归还原处。

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要到处乱扔。

经教师验收后才可离开实验室。

6、值日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整理工作。

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检查水电、煤气等是否关好,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

实验一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一、目的要求:1、了解昆虫体躯的分节现象,以及附肢着生的部位,并注意与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蛛形纲进行比较;2、观察昆虫头部的基本构造;3、了解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二、内容及方法:(一)昆虫体躯基本构造的观察:取飞蝗一头,使其头朝左,侧放在蜡盘内,用大头针自后胸插入,固定在蜡盘上,将盖在体背的复翅和褶叠的后翅拉开,分别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使两翅向上伸展而不遮盖体躯。

观察:蝗虫的体躯表面坚硬的表皮为外骨骼,它们的体躯和附肢都是分节的,体躯由18或20个原始的体节组成,各体节按其功能的不同又趋向于"分段集中",因而构成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是由4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的,头壳上已找不到分节的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的口器和感觉器官—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森林保护昆虫学实习报告

森林保护昆虫学实习报告

昆虫实习报告班组组长:组员:一.实习目的系统地掌握和学习森林害虫的生活习性、采集、捕捉和保存等方法,以及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习时间及安排1. 2012-6-7——2012-6-9:磨盘山森林虫害的调查和昆虫标本的采集。

2. 2012-6-11——2012-6-12磨盘山昆虫标本的制作和鉴定。

3.2012-7-5 腰岭子昆虫标本的采集。

4.2012-7-6 北山昆虫标本的采集。

5.2012-7-16——2012-7-18 磨盘山、腰岭子、北山昆虫标本的制作和鉴定。

三.实习地点概况1.磨盘山:位于吉林市城西,在丰满区前二道乡王相村境内,总面积10平方公里。

磨盘山山势陡峻,林木茂密,山体由花岗岩构成,表层为棕壤土,植被茂密。

2.腰岭子: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

3.北山:吉林北山公园,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西北,始建于1924年,是吉林市重要的旅游胜地,地处市中心。

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风景园林。

占地万平方米,以山地景观为主,主峰海拔270米。

四.实习方法与步骤(一)外业森林虫害调查昆虫标本采集1. 采集注意事项:全面采集标本保持完整爱护生物正确记载(时间、地点、植被)2. 采集工具:毒瓶(乙酸乙酯)吸管镊子捕虫网3. 采集方法:网捕法扫捕法振落法观察和搜索法诱捕法(灯诱巴氏罐颜色)4. 虫害调查方法:(1)样地虫害调查:建立30m*30m样地,调查树种,胸径,树高及干部和叶部受害情况。

(2)地下害虫调查:在样地内选1m*1m样方进行调查。

(3)样地害虫调查:对角线单网800次扫捕。

(二)内业1.标本制作与保存(1)工具:昆虫针大头针三级台展翅板整肢板(2)制作方法:针插位置展翅整肢(3)标本保存2.标本鉴定五.实习结果与分析1.磨盘山样地虫害调查结果与分析编号树种胸径cm 树高m 干部受害情况叶部受害情况备注1 花曲柳 5.5 7.2 +2 稠李 4.4 5 +++3 色木槭10.5 9.5 +4 花曲柳13.7 18 +5 胡桃楸20.7 20 ++6 花曲柳14.2 19 +7 花曲柳 4.5 5.5 +8 花曲柳 5 4.5 +9 稠李 3.5 2.5 +++ 10 春榆 24.5 21 ++ 11 春榆 30 21 ++ 12 胡桃楸 29 21 ++ 13 稠李 4.6 2.5 +++ 14 胡桃楸 18 19 ++2. 地下害虫调查与分析结果3. 采集昆虫标本 磨盘山样地内标本编号 目名 科名 种名 数量 备注 1 半翅目 蝽 科 益蝽1 2 鞘翅目 步甲科 单齿婪步甲 1 3 同翅目 蝉 科 柳叶卧蝉 2 4 鞘翅目 象甲科 短带长毛象 1 5 鞘翅目 瓢虫科 龟纹瓢虫 6 6 鞘翅目 象甲科 土象2 7鞘翅目象甲科中华长毛象2磨盘山样地外表本编号 目名 科名 种名 数量 备注 1 鞘翅目 叶甲科 杨叶甲 10 2 鞘翅目 瓢虫科 奇变瓢虫 3 3 鞘翅目 叶甲科 黑胸扁叶甲 8 4 膜翅目 蜜蜂科 意大利蜜蜂 1 5 鞘翅目 叶甲科 榆紫叶甲1 6 鞘翅目 天牛科 大麻多节天牛 4 7 鞘翅目 天牛科 双簇污天牛 1 8 鞘翅目 步甲科 暗广肩步甲 1 9半翅目缘蝽科广富同缘蝽2调查日期调查地点 土壤状况植被情况样地大小与深度害虫名称 害虫数量 备注2012-6-7磨盘山O 层8cmA 层13cm 暗棕壤名称 高cm 多 盖 %尾叶香茶菜 30 400 7银线草 25 100 1丝引薹草 20 1500 2 藜芦 25 50 2大小1m*1m 深度50cm褐叩头虫110 半翅目蝽科广蝽1311 半翅目蝽科紫滇蝽812 鞘翅目天牛科曲纹花天牛 413 鞘翅目步甲科单齿婪步甲 314 半翅目蝽科菜蝽715 鞘翅目象甲科北京灰象 116 半翅目猎蝽科污黑盗猎蝽 117 鞘翅目龟甲科星斑流龟甲 118 半翅目猎蝽科红缘猛猎蝽 119 鞘翅目叶甲科柳二十斑叶甲 320 半翅目缘蝽科宽肩达缘蝽 221 鞘翅目埋葬甲科四星埋葬甲 122 鞘翅目步甲科大星步甲 123 鞘翅目天牛科中华柱花天牛 124 鞘翅目天牛科双带钩天牛 325 鞘翅目瓢虫科黄斑盘瓢虫 126 鞘翅目天牛科麻竖毛天牛 427 半翅目蝽科益蝽 128 矍螋目革翅目矍螋科 229 鞘翅目花金龟科斑青花金龟 130 鞘翅目叶甲科金条叶甲 231 鞘翅目花金龟科黄斑短突花金龟 132 鞘翅目花金龟科小青花金龟 533 鞘翅目叶甲科十斑光额叶甲 134 鞘翅目花萤科双带钩花萤 135 鳞翅目蛱蝶科孔雀蛱蝶 136 鳞翅目凤蝶科丝带凤蝶 237 鳞翅目蛱蝶科黄缘蛱蝶 138 鳞翅目蛱蝶科大闪蛱蝶 239 鳞翅目蛱蝶科老豹蛱蝶 140 鳞翅目蛱蝶科小豹蛱蝶 141 鳞翅目粉蝶科锐角尖钩粉蝶 542 鳞翅目蛱蝶科眉蛱蝶 143 鳞翅目粉蝶科娟粉蝶 244 鳞翅目蛱蝶科中环蛱蝶 445 鳞翅目蛱蝶科残萼线蛱蝶 146 鳞翅目灰蝶科橙灰蝶 147 鳞翅目粉蝶科东方菜粉蝶 148 鳞翅目灰蝶科线灰蝶 149 鳞翅目粉蝶科黑脉圆粉蝶 1腰岭样地外昆虫标本编号目名科名种名数量备注1 半翅目猎蝽科异跗窄猎蝽 22 鞘翅目叩甲科褐叩头甲 13 膜翅目叶蜂科断突细锤角叶蜂 14 鳞翅目蛱蝶科小红蛱蝶 25 鞘翅目天牛科阿尔泰天牛 16 蜻蜓目春蜓科双角戴春蜓 17 鳞翅目天蛾科柳绿天蛾 18 鳞翅目天蛾科鹰翅天蛾 19 鳞翅目舟蛾科杨白剑舟蛾 110 鳞翅目灯蛾科星白雪灯蛾 111 鳞翅目天蛾科霜天蛾 112 膜翅目蜜蜂科大蜜蜂 113 鳞翅目眼蝶科长眉蛱蝶 114 鳞翅目凤蝶科绿带翠凤蝶2615 鳞翅目蛱蝶科银斑豹蛱蝶 116 鳞翅目眼蝶科阿矍眼蝶 217 鳞翅目娟蝶科冰清娟蝶718 鞘翅目象甲科油菜筒喙象 119 鞘翅目鳃金龟科东北大黑鰓金龟 120 半翅目猎蝽科独环瑞猎蝽 121 鞘翅目金龟科短毛鳃金龟 422 鞘翅目天牛科松山天牛 123 鞘翅目天牛科柳坡天牛 224 半翅目蝽科横纹菜蝽 425 同翅目蝉科柳叶卧蝉726 半翅目蝽科宽碧蝽 1北山样地外昆虫标本编号目名科名种名数量备注1 鳞翅目粉蝶科横纹菜粉蝶 42 鳞翅目蛱蝶科大网蛱蝶 13 鳞翅目眼蝶科中环矍蝶 14 鳞翅目灰蝶科黄灰蝶 15 鳞翅目天蛾科红天蛾 26 鳞翅目叶蛾科杨枯叶蛾 17 鳞翅目天蛾科黄脉天蛾 18 鳞翅目眼蝶科多眼蝶 19 鳞翅目眼蝶科斗眼蝶 110 鳞翅目眼蝶科柳紫闪蛱蝶 211 鳞翅目眼蝶科绿豹蛱蝶 212 鳞翅目眼蝶科线蛱蝶 213 鞘翅目叶甲科二纹柱萤叶甲 314 鞘翅目步甲科拉步甲 115 鞘翅目瓢虫科异色瓢虫1016 膜翅目胡蜂科胡蜂 117 鞘翅目瓢虫科四斑显盾瓢虫 118 半翅目猎蝽科环斑猛猎蝽 319 鞘翅目叩甲科泥红槽缝叩甲 14.部分昆虫标本及实习图片六.实习收获。

小龙门昆虫学野外实习指导

小龙门昆虫学野外实习指导

林学认知实习昆虫学野外实习指导及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白天主要采用观察法或扫网法采集昆虫,采集工具:昆虫网。

观察法最容易采到的是植物枝条之上的昆虫以及空中飞行的大型昆虫,例如蝴蝶,蜻蜓等。

除此之外,还需多注意以下特殊环境,可采到各类特殊的昆虫:1)花上,尤其是伞形科、忍冬科、壳斗科等植物上可采到一些访花昆虫,如花金龟科、盲蝽科、食蚜蝇科、蜜蜂科等;2)较粗壮的树干或倒木上,尤其注意不很健康的树木,这上面可能会见到一些以朽木为生的昆虫,如天牛科、吉丁科、小蠹科等;3)路边遮蔽物下,例如大石头、木材等,这是一些夜间活动昆虫的躲藏地,如步甲科、拟步甲科;4)水边泥泞的地表、芦苇或草丛则可见到一些湿生或半水生的昆虫,如水龟科、蜻蜓目、沼蝇科等;5)粪便、垃圾堆等腐朽物上,可采到蜣螂科、埋葬甲科、粪金龟科等。

扫网法适用于晴天采集,可用昆虫网迅速扫动路边的杂草或小灌木,扫数十网之后在网内扫下的树叶等杂物内可找到很多小型善于飞行的昆虫,例如叶蝉科、小蜂总科、叶甲科等。

夜间主要采用灯诱法采集,主要可采集鳞翅目(蛾类)、鞘翅目、脉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昆虫。

灯诱诱集昆虫的高峰期在日落至午夜12点之间,后半夜诱集的甲虫相对很少,但蛾类较前半夜会更多。

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天亮之前起床查看灯诱,会采集到一些特殊的蛾类。

(日出后诱到的多数昆虫会离开)此外,许多甲虫白天不活跃,夜间会在树干上或地表活动,利用手电在这些环境搜寻可以采到平时很难见到的一些昆虫。

陷阱诱捕是昆虫定点调查或某些特殊昆虫常用的采集方式,常见的有巴氏诱罐法,飞行阻断法,马氏网诱集法等。

初学者往往只注意采集大型、美丽、活泼的昆虫,忽视小虫的采集(而昆虫是小型的种类多于大型的种类),或者一种昆虫只采1个或几个,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2.标本处理及保存大多数昆虫采到后直接置于毒瓶内毒杀,有攻击性的昆虫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拿。

小型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等体型小较柔弱的昆虫应注意单独用小型毒瓶毒杀,以免被其他大型昆虫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实验一苗圃害虫识别 (1)实验二钻蛀性枝梢害虫识别 (7)实验三刺吸性枝梢害虫识别 (13)实验四食叶害虫识别(一) (20)实验五食叶害虫识别(二) (26)实验六食叶害虫识别(三) (34)实验七食叶害虫识别(四) (41)实验八蛀干害虫识别 (49)实验九种实害虫和干材害虫识别 (57)参考文献 (64)实验一苗圃害虫识别目的:识别主要苗圃害虫的特征。

材料:下列苗圃害虫标本: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Yang、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urg、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lter、红脚绿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 Hope、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ulsky、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方法与内容:1、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Yang(直翅目蝼蛄科)成虫体较细瘦短小,长30~35mm,呈灰褐色,腹部颜色较浅。

全身密布细毛,头圆椎形,触角丝状。

前胸背板卵圆形,中央具1个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坑斑,长4~5mm。

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棘3~4个,腹部末端近纺锤形。

华北蝼蛄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棘1个或消失,腹末近圆筒形。

雄虫前翅后缘近中部靠里的一些区域上,Cu2脉明显成角状弯曲,并与A脉愈合成粗大坚硬的音锉。

雌虫前翅后缘的Cu2脉与A脉不成角弯折,亦不愈合成音锉状。

卵椭圆形,初产时长1.58~2.88mm,宽1.0~1.56mm,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呈暗褐色或暗紫色。

若虫末龄若虫24~28mm,体色接近成虫。

图1-1 东方蝼蛄图1-2 大蟋蟀2、大蟋蟀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直翅目蟋蟀科)成虫体长40~50mm,体呈黄褐、棕褐、黑褐色;触角丝状。

前胸背板大。

前缘较后缘宽,中央有一纵沟,两侧各有一楔形纹。

雄虫前翅具明显皱褶,相互摩擦能发音。

雌虫前翅多纵脉,无横脉,不能发音,尾端具有长卵管。

卵圆筒形,稍弯曲,长4.5mm左右,初产时黄色,后变为黄白。

若虫与成虫相似,唯体形较小,色浅。

随着虫龄增长,体躯增大,翅芽亦有所变化。

3、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等翅目白蚁科)兵蚁体长5.44~6.03mm。

头暗深黄色,被稀毛;胸腹部淡黄至灰白色,被有较密的毛。

头部背面卵形,长大于宽,最宽处在头的中后段。

上颚镰刀形,左上颚中点的前方有一显著的齿,齿尖斜朝前;右上颚内缘的相对部位有一微齿,小而不显著。

上唇舌形,后部宽,前端狭而无透明小块,两侧呈弧形,沿侧边有一列直立的毛。

上唇前端约伸达并靠拢上颚中段,未遮盖齿。

触角16~17节,第2节长度约相当于第3节与第4节之和。

前胸背板前部窄,斜翘起;后部较宽,由上方看形如元宝状;前部和后部在两侧的交角处各有1斜向后方的裂沟;前缘及后缘中央皆有凹刻。

有翅成虫体长12~14mm,翅长24~25mm。

头、胸和腹部背面黑褐色,头部和腹部腹面为棕黄色。

上唇前半段橙色,后半段淡橙色,中间有一条白色横纹。

上唇的前缘及侧缘呈白色透明。

翅黑褐色。

全身覆有浓密的毛。

头圆形,复眼椭圆形黑褐色,单眼亦椭圆形橙黄色,单眼与复眼的距离约等于单眼本身的长度,触角19节,第2节长于第3节或第4节或第5节。

前胸背板微狭于头,前宽后狭,前缘中央无明显缺刻,后缘中部向前凹入。

前胸背板的中央有一淡色十字纹,十字纹的两侧前方各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的淡色点。

十字纹后方有一小而带有分支的淡色点。

前翅鳞大于后翅鳞,前翅M由Cu分出,末端形成许多分支;Cu有10余根明显的分支。

后翅M由Rs分出,其余同前翅。

工蚁体长4.61~4.90mm,头黄色,胸、腹部灰白色。

头侧缘与后缘连成圆弧形。

卤位与头顶中央,呈小圆形的凹坑。

后唇基显著隆起,长约相当于宽之半。

中央有纵缝。

触角17节,第2节长于第3节。

4、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 (等翅目白蚁科)兵蚁体长10.51~11.00 mm。

头大,深黄色,背面观长方形,略短于体长的1/2。

囟很小,位于中点之前。

上颚黑色,粗壮,镰刀形,左上颚中点之后有不明显的浅缺刻及一较深的缺刻;右上额无齿,上唇舌形,先端白色透明。

触角17节。

前胸背板倒梯形,前后缘中间内凹。

中后胸背板梯形,中胸背板后侧角呈明显的锐角。

腹末毛较密。

有翅成虫体长14~16 mm,背面栗褐色。

头宽卵形,复眼黑褐色,单眼棕黄色,均椭圆形。

触角19节。

翅长24~26 mm,黄色。

前胸背前宽后窄,中央有一淡色“十”字纹;前方两侧、后方中央也有一圆形淡色斑。

前翅鳞大于后翅鳞。

工蚁体长6.00~6.50 mm。

头棕黑色,圆形。

触角17节,2~4节大致等长。

胸部浅棕黄色,前胸背板约为头宽之半,前缘翘起。

腹部膨大如橄榄形。

图1-3 黑翅土白蚁图1-4 黄翅大白蚁1.有翅成虫2.蚁后3.兵蚁4.工蚁 1.有翅成虫 2.大兵蚁 3.小兵蚁 4.小工蚁5、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urg(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

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分枝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丝状。

前翅暗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均为暗色,楔状纹、肾状纹与环状纹暗褐色,肾状纹外有1尖三角形黑斑。

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边缘黑色。

卵半球形,高约0.5mm,宽约0.61mm,表面有纵横交叉的隆起线,初产时乳白色,卵化时灰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1~50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满布龟裂状皱纹和黑色微小颗粒,腹部1~8节背面有4个毛片,后方2个较前方2个大1倍以上,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褐色纵带。

蛹体长18~24mm,红褐色或暗褐色,腹部第4~7节有1列圈点刻,腹端具臀棘1对。

图1-5 小地老虎图1-6 大地老虎6、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lter(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20~30 mm,翅展42~52 mm,体灰褐色,雄性触角双栉齿状,分枝几达端部。

前翅前缘黑褐色,环状纹及肾状纹明显,亚外缘线以外灰黑色,端部为一列黑点(一般8个),后翅灰黄色。

7、红脚绿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 Hope(鞘翅目丽金龟科)成虫体背青绿色,腹面紫铜色,均具金属光泽。

体长约20mm。

触角鳃片状,鳃片3节。

鞘翅满布点刻,边缘稍向上卷起,且具紫红色光泽,末端各有一小突起。

腹部背腹面均可见6节。

卵乳白色,椭圆形,长2mm,宽1.5mm。

幼虫共3龄,乳白色,老熟时黄白色,头部黄褐色,腹末节腹面有黄褐色肛毛列,排呈梯形裂口。

蛹椭圆形,长20~30mm,宽10~13mm。

8、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鞘翅目丽金龟科)成虫体长19~21mm,体宽10~11mm。

铜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呈红褐色,前胸背板侧缘、鞘翅侧缘为黄褐色。

鞘翅各具4条纵肋,肩部具瘤突,前足胫节具2枚较钝的外齿。

活雌虫腹板呈白色;活雄虫呈深黄褐色。

卵初产时椭圆形,乳白色,长1.65~1.93mm,宽1.30~1.45mm。

孵化前几成圆形,长2.37~2.62mm,宽2.06~2.28mm,卵面光滑。

幼虫体长29~33mm,头宽4.9~25.3mm,肛门为一字形横裂,肛腹片后部腹毛区有两列针刺毛,每侧多为15~18根,两列刺毛尖大部分彼此相连和交叉,毛列后端少数分开。

蛹体长22~25mm,宽11mm,淡黄色,体稍弯曲,腹背有6对发音器。

臀节背面雄蛹有4裂疣状突起,雌蛹较平坦。

图1-7 红脚绿丽金龟图1-8 铜绿丽金龟9、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ulsky (鞘翅目鳃金龟科)成虫体长7~8 mm,宽4.5~5 mm。

体黑褐或棕褐色,亦有少数淡褐色个体,体表较粗而晦暗,有微弱丝绒般闪光。

体小型,近卵圆形,体表布深大刻点。

头大,唇基油亮,无丝绒般闪光,表面刻点挤皱,有少量刺毛,中央微隆突,额唇基缝钝角形后折。

额上刻点较稀、较浅,头顶后头光滑。

触角9节,少数10节,棒状部3节组成,雄虫触角棒状部长大,约为其前5节的1倍。

前胸背板短阔,后缘无边框。

小盾片长大三角形,密布刻点,缘褶有成列纤毛。

臀板宽大三角形,密布刻点。

前足胫节外缘2齿,后足胫节较狭厚,布少数刻点,胫端2端距着生于跗节两侧。

卵椭圆形,长1.2 mm,乳白色,光滑。

幼虫 3龄幼虫体长14~16 mm,头宽2.5~2.6 mm。

头部前顶毛每侧1根,后顶毛缺,额中侧毛、额前侧毛每侧各1根,额前缘毛缺,上唇基部、中部、两侧毛各2根。

内唇端感区感区刺3根,其前缘具两组紧密排列的感觉器,每组约3~4个小圆形感觉器,另有2~3个散生。

腹毛区的刺毛列成单列横弧状,每列约16~22根直扁刺毛,刺毛排列较均匀,刺毛区前方腹毛区的刚毛明显呈扁形,但尖端较尖锐,略微弯成钩状。

肛门孔纵裂约等于或略长于每侧横裂的1倍。

蛹长8.0 mm,黄褐色,复眼朱红色。

图1-9 黑绒腮金龟图1-10 沟金针虫1.成虫2.幼虫3.幼虫尾部4.蛹10、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鞘翅目叩头虫科)成虫雌虫体长14~17 mm,宽5 mm,雄虫体长14~18 mm,宽3.5 mm。

雌虫显著较阔壮,背面拱隆。

体色由棕红色至深栗褐色,触角、前胸背板两侧、鞘翅侧缘和足为棕红色,而前胸和鞘翅盘区色泽较暗。

全体密被金黄色半卧细毛,头、胸部的毛较长,鞘翅上的毛较短。

头部刻点相当粗密深刻,头顶中央低凹,两触角窝上侧明显高隆,略呈瘤状,触角尖低平。

雄虫触角12节,细长,约与体等长,雌虫触角短粗,11节,向后伸展稍过鞘翅基部。

前胸背板长显大于宽,侧边直,略向前端收狭,后角尖瑞,被毛长而密。

小盾片略呈心脏形。

雄虫鞘翅狭长,两侧近乎平行,端前收狭,末端略尖;雌虫较肥阔,末端钝圆,翅面略具沟痕。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30 mm,金黄色,体形宽而略扁平,体节宽大于长,自胸背至第八腹节,各节背中有1条细纵沟。

腹末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各有1个小齿。

卵椭圆形,长径0.7 mm,短径0.6 mm,乳白色。

蛹长纺锤形,乳白色。

雌蛹长16~22 mm,宽约4.5 mm;雄蛹长15~19 mm,宽约3.5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