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之要重在节欲---蒲辅周先生述

合集下载

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精粹(一)

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精粹(一)

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精粹(一)STORY.2021蒲辅周先生(1888—1975年),四川梓潼县人。

少名启宇,出生于中医世家。

蒲辅周先生以善治急性热病和疑难病证而盛名于世,上承经典,中及历代百家,下采同道或民间经验,医理精深广博,临床术高效宏,德高艺精,誉满杏林,名扬九州,望重如山,乃学验丰富的杰出中医药大师,被敬爱的周总理誉为“高明医生,又懂辩证法”。

蒲辅周先生从医70余年,以振兴中医学为己任,突显了中医药应对急性传染病的非凡之功,诊治疑难病证的卓越之效,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奉献了一生,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20世纪中医学界一代宗师。

蒲辅周先生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融会新知,兼收并蓄,师古而不泥古,扬新而不弃道。

熔伤寒、温病学说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学术思想。

著名老中医董建华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既不取一家之言,亦不守一孔之见,此乃蒲公学术思想之特点。

”博采融通,寒温一统01尊崇经典,博采众长蒲辅周先生幼禀庭训行医,虽求诊人数众多,但有效者亦有不效者。

为提高水平,毅然决心闭门读书三年,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熟读、精思,反复揣摩,深有领悟。

关于此事后来蒲辅周先生曾说:“当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认为我闭户停诊是高其身价,实际是不懂得经典的价值所在。

”蒲辅周先生认为,医易同源,“《内经》《难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基础理论,就谈不上学好临床。

如果仅读点汤头、药性去治病,那是无根之木”。

《黄帝内经》《易经》之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为纯朴的自然唯物辩证法,“道法自然”结合人体生理病理产生了藏象与经络学说,构建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蒲老称赞中医药学是东方文化的结晶、瑰宝。

仲景依纯朴自然唯物辩证、脏腑经络学说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学说,突出八纲辨证要领,内含脏腑辨证及病因辨证,孕育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中医药学智慧之学。

蒲辅周医案

蒲辅周医案

蒲辅周医案简介蒲辅周(1849年-1911年),字凤岩,号晋轩,江苏省宜兴县(今苏州市宜兴市)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医学家、草药学家,被誉为“蒲氏一统天下百家方”。

蒲辅周医案是蒲辅周在其医疗实践中总结的一系列医治疾病的案例,不仅记录了他临床经验的积累,更展示了其独到的医学见解和治疗方法。

这些案例涵盖了多个疾病种类,体现了蒲辅周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医术技巧。

本文将以蒲辅周医案为主题,介绍其中一些经典案例,以及蒲辅周的医学思想和对中医草药的研究。

经典案例案例一:治疗胃炎患者,男性,37岁,自述服用一周左右,上腹疼痛,嗳气,恶心。

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薄黄。

诊断:胃炎。

方剂:参照方剂《蒲氏一统方》中的《升阳生胃汤》。

组成:生姜、黄芩、白术、厚朴、人参、甘草。

用法:煎服,每日3剂。

治疗结果:患者服用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嗳气和恶心症状也有所缓解。

连续服用10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案例二:治疗高血压患者,女性,65岁,血压骤然升高,头痛,头晕,恶心。

诊断:高血压。

方剂:参照方剂《蒲氏一统方》中的《降压平头散》。

组成:天麻、荆芥、龙胆草、双花藿香、延胡索、丹参、黄芩、川芎、党参。

用法:研粉为散,每次服用3克,每日3次。

治疗结果:患者服用1个月后,血压逐渐稳定,头痛、头晕、恶心症状明显改善。

经过3个月的持续治疗,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

医学思想蒲辅周的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对草药的研究。

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蒲辅周深入研究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注重理解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如阴阳、气血、病因病机等。

他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是基于阴阳平衡的调节,通过草药配方的运用可以调整阴阳失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草药的研究:蒲辅周对草药的研究颇有成就,他广泛搜集草药资料,研究草药的性能和功效,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

他提出了“类制相投”、“四气五味”等草药运用的原则,强调草药的配伍和药性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蒲辅周医案ppt讲解30页PPT

蒲辅周医案ppt讲解30页PPT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蒲辅周医案ppt讲解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蒲辅周先生谈用药

蒲辅周先生谈用药

蒲辅周先生谈用药(卢祥之)执一方,当万方,左右逢源——蒲辅周先生生前一席谈1971年,笔者与一友受邀在蒲老家中吃过一次午饭。

饭前,见蒲老入内室,将一枚自制丸药交与家人,嘱炖鸡时化入。

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十年动荡尚未结束,我们数人自云贵归京省亲,数周颠簸,皆极疲惫。

蒲宅的午饭虽不为盛,但能喝鸡汤,且食鸡肉,很是知足了。

然后不仅饱腹,而且疲倦全消,精力倍增。

为什么我们几个人吃只鸡以后,精神焕发,体力迅速恢复,至今,我还疑是那一丸“神药”的作用。

那次饭后,与蒲老曾有一席短谈。

蒲老告诉我们,学医的人,不要去死记硬背几千几百首方剂。

临床组方,切忌浮泛。

方不在多,药不在杂,执一可以驭万,左右而可逢源。

一首桂枝汤,能变化出小建中、当归四逆汤许多方子,既治外感,又治内伤。

蒲老说他早年在四川学医,有位老中医,善用五积散,饮誉川蜀。

蒲老曾求教于他,老中医说:“一首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

”待笔者年事稍长,蒲老早已仙逝。

后阅及六人著述,更深地体会到蒲老善用小方、经方的精湛功底。

蒲老用当归四逆汤治月经不调和冠心病,取其养血虚,祛寒闭之功;用乌梅丸治头痛、失眠、痛经和慢性结肠炎,取其直入厥阴之能。

其他如封髓丹治遗精,还治慢性口腔溃疡。

调经用茺蔚子与老姜,童便治长期低烧,急性传染病以《伤寒温疫条辨》杨栗山温疫十五方入手,以升降散为总方,化裁进退,泛用于流行性脑炎、急性肺炎等症。

蒲老治此类温病,尤重胃气,讲求升降润燥与通补,以及擅用两和散治冠心病、高血压,玉屏风散治老年外感等经验,都一直为医界所乐道。

方不在多,药不在杂,执一可以驭万,左右而可逢源。

旨在斯言,愿事斯语。

转载:蒲辅周前辈之医路体会绍奇述:三十六年前,我有幸在北京拜访了同乡前辈蒲辅周先生。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老谈兴颇浓,他一边吸着叶子烟,一边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其间,有沈仲圭先生、陈鼎祺大夫来过,寒喧几句之外,我们老少两代的谈话没有停止过。

我们都忘掉了窗外如火如荼的世事。

蒲辅周医疗经验。

蒲辅周医疗经验。

蒲辅周经验阅读:232016-01-07 22:16注意时令气候蒲辅周强调,治病“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认为各种不同气候环境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发病因素,因此要注意自然气候和季节等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

如麻疹病,多发于春季,但其他三季也有发生,见症有所不同,治法亦有同有异,所同者,宜宣透;所异者,宜根据季节时令之暑湿燥寒而酌增苦辛或苦辛微温之品。

1945年近立秋,成都小儿麻疹流行。

当时大雨连绵,街巷积水,病儿麻疹隐伏于皮下,医生用宣透无功。

蒲辅周联系到其时多雨,热从湿化,因而用通阳利湿法,俾湿开热越,疹毒豁然而出,虽不宣透亦热退神清而愈。

同道用之,亦皆应手。

1956年,石家庄市曾流行乙型脑炎,用清热解毒、养阴法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而次年北京流行此病时,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显。

蒲辅周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北京多年阴雨连绵,湿热交蒸,因此属暑湿偏盛,遂用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化裁,通阳利湿,收到了良好效果。

蒲辅周在总结经验时说:“在这一次实践中体会到:由于气候的影响,今年的患者在诱因上多有暑湿并重的现象,个别的还有一些变症,我们在治疗脑炎过程中,随时都要注意到这一些”。

在对内伤杂病治疗中,他亦注意气候的影响,适当加入相应时令药,如其治周期性发热,就按季节灵活处方用药,暑天选用四妙丸加茵陈、青蒿、木瓜、荷叶等清热利湿,入秋后用五积散合四妙丸加味,祛寒除湿,以提高疗效。

为配合季节,还注意用药的剂型。

1963年治金某心气虚痛(冠心病)一例,即冬用膏、夏用散,以与季节相适应,既考虑到疗效,亦方便了病人。

强调治病求本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蒲辅周对此深有研究,并对在辨证求本过程中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作了阐述:一是邪正关系。

他认为从邪正关系上来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为标,正气为本。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正是邪正斗争胜负消长的过程。

因此,在治病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正气情况,掌握扶正祛邪、祛邪养正的辨证关系。

蒲辅周--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蒲辅周--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蒲辅周治疗时病学术思想探讨任光荣《山西中医》编辑部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已故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毕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治疗时病经验极其丰富,强调“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古为今用,独树一帜,以擅治温热病、包括各种急性传染病著称。

危急之际,每能洞察毫厘,通权达变,出奇制胜。

为学习继承蒲老的宝贵经验,兹据蒲老及其弟子著作中有关时病的论述,对其治疗时病的学术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1.重视节候变化与时病发生规律的研究蒲老指出:“时病指的是春夏秋冬一般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古人统名之为伤寒、热病,如《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一切外感病,称时病,也称六气为病”。

可见,时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多种流行性、寻节性、感染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

他认为,“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一年十二个月,有六个气候上的变化。

即风、火、暑、湿、燥、寒。

学习祖国医学,治疗急性病,要掌握这个规律。

”也就是说,要熟悉四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

概而言之,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六十天,为初之气,言厥阴风木,此时的外感病,多为风温、春温,亦有气温反寒而病寒疫的。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为二之气,主少阴君火,其病多属温热病范围。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为三之气,主少阳相火,多暑病。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为四之气,主太阴湿土,其时多雨,外感病多属湿温。

秋风、寒露、霜降、立冬,为五之气,主阳明燥金,时病秋燥。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为络之气,主太阳寒水,伤寒病多,亦有气候反暖而病冬温的。

强调“必先岁气”,就是讲研究四时五运六气为病的一般流行规律,为医者不可不知,只有知常才能达到变。

这是与《内经》中提出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人与自然统一观一脉相承的。

掌握这个规律,便于审证求因。

对于疫疠邪气,虽吴又可有“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的认识,但这是从病原体的高度来讲的,而中医治温疫亦必辨邪之性质,求属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秽湿、火毒之不是,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治疗。

蒲辅周——名医名方!

蒲辅周——名医名方!

蒲辅周——名医名方!王红伟教授,国医大师贺普仁入室弟子。

主编《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我学针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蒲辅周,原名启宇,1888年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梓潼县长溪乡一个世医之家。

祖父蒲国桢,父亲蒲仲思,都是精通医道、名闻乡里的医生。

蒲辅周7岁开始上私塾,11岁后在上小学同时,还由其祖父讲授医书。

15岁起,在祖父潜心教授下,他掌握了不少医药知识。

于是,白天随祖父临床侍诊,入晚苦读到深夜。

他以《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基本研读之书,以《外台秘要》、《千金方》及历代诸家之书为参考之学。

经3年的苦读与侍诊,蒲辅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18岁便悬壶于乡里。

他牢记前人“医乃仁术”之教诲,将名字改为辅周,取辅助贫弱、周济病人之意。

在他7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以振兴祖国医学为志,始终精研医理,博览兼收,治学严谨,精益求精。

除了从书本学习外,他还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

他平时所用的痛风验方、百损丸和治肺结核吐血经验方等,皆得自其他老中医口授;治疗和控制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的“九子地黄丸”,也是从四川一位眼科医生那里学来的。

现将其常用方药整理如下,以作参考学习之用。

1二鲜饮外感热病,肺胃津伤,不能达热外出,烧热不退,烦渴,此时不能再用表剂,亦不可用下法,惟宜生津退热,轻宣之法引热外出。

用二鲜饮,服后汗出热退,烦渴尽除。

我四,五十岁时从临床实践中,自拟比方,在农村行医时用之有效,简、便,验、廉,颇受欢迎。

若热及血分,见鼻衄者加鲜茅根二两,酌加童便为引。

鲜芦根三两鲜竹叶一两水煎服。

2走马通圣散冬日伤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制麻绒(麻黄去粉)打下的扮研细,加入1/2量的甘草粉,和匀,成人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体弱者酌减。

价低廉,我祖父传此方,据防风通圣散,而命名走马通圣散,我在农村使用有效。

3 外用寒湿积聚方治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或足背、或小腹两翻,腰部,自觉冷痛,或有块,照法用之能消散而愈。

蒲辅周老先生谈治病求本

蒲辅周老先生谈治病求本

蒲辅周老先生谈治病求本蒲辅周谈治病求本凡治病必先找出发病的根本,即《内经》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这一点,是临床治疗的绳墨。

历代先哲的著述,无处不体现这种观点。

展开剩余94%观仲景《伤寒论》,同属太阳病,由于病人体质这个“本”不同,于是就有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不同表现和治疗方法。

以《金匮》而言,同属虚痨病,有的因中阳不足,有的因干血内停,由于这个“本”的不同,所以在治疗上也各不相同,一用黄芪建中汤、一用大黄蛰虫丸。

后世各家,对这方面的总结,论述如汗牛充栋,不胜枚举,颇能启发人使之巧。

三十多年前,我在蜀中曾治两例失眠患者。

一例自述不思食、不思睡、夜愈欲睡愈兴奋,昼却头昏然寐亦不能,其他无任何不适。

查其舌、脉亦无特殊变化。

观其所服方药皆系养阴、清热、重镇安神之类。

反复考虑不外如此治疗,何以毫无效验?详细询问,才知道患者在两月之内,几乎天天饮酒食肉。

我猛然醒悟,此乃高粱厚味郁积蕴热,热郁阴分,内扰神明,神不安宅。

故而精神亢奋。

此病虽未见脾胃积滞之实象,但不思食即可以从积滞论治,因高粱厚味郁积发热不能与燥热内结等同,山查最善消肉积,故用山查八钱、神曲五钱、麦牙五钱、茯苓三钱,令其煎服。

一剂后小便较正常略多,且自觉发烫,极臭;当天即感睡意朦胧,两剂后即能正常入睡。

之所以能够通过消积滞以达到安神的目的,就是失眠之“本”,乃是高粱厚味所发之郁热内扰阴分所致。

另一例失眠患者,自述因冒雨行走,自后渐次身重、脘闷、失眠,前后达两月之久。

病人极言失眠之苦,迫切希望医生药到寐安。

观其所服三十余剂方药,多系养心,和胃,安神之类。

我反复推敲,病在淋雨后发生,属湿邪作祟,再仔细询问,果然除上述症外,尚有头胀、呕逆、口苦、舌苔根部微黄腻,脉象沉缓。

症与湿邪为病相符合,失眠显系湿邪阻滞气机所致,祛湿即可安神,以藿朴夏苓汤主方,进退加减三剂即告痊愈。

两例患者虽同系失眠,但一因膏粱厚味郁积发热所致,一因湿邪内扰所致。

致病的根本一经了然,治疗方案便容易解决了。

名老中医之路--忆先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经验

名老中医之路--忆先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经验
但是,在旧社会里,单靠个人力量是不可能拯救广大人民的。先父曾经有过许多实干计划,如将西溪沟改旱地为水田,变荒山为果园等等,虽经多方努力,仍不得实现。特别是当时征收烂粮一事,使他猛醒。所谓烂粮即无法征收的公粮,年复一年,数字也就越拖越大。原以为贫苦农民因天灾人祸,无力交纳,结果经他组织人力多方核查,才知大部分皆地主谎报,借以损公肥私,他决心秉公办理。不料此举竟遭仕绅群起反对,威胁讹诈,不一而足。先父乃深深感到时政的腐朽黑暗,于是闭门读书,专心治医,一九五五年春,先父返梓时曾说:早年我摹范文正公,想为社会尽匹夫之力,谁知能行者,仅医学之一道尔!这就是他当时思想的写照。
先父这样的见解决非偶然。早在一九四五年,全川大雨,成都家家进水,秋后麻疹流行。患儿发病,每每麻疹隐伏,用一般常法辛凉宣透无效。先父仔细分析了上述情况,改用温化,立见透发,就是一例。病虽不同,治法亦异,但基本精神都是要严格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从具体情况出发,灵活地考虑问题,不能因循守旧,对前人经验死搬硬套。
先父喜欢在读过的书上加眉批,每次给我的书也加上按语。这些内容,有些东西真是画龙点睛。如上海锦章图书局影印的《幼幼集成》,纸色暗,字迹细小,无标点符号,阅读起来相当吃力。先父在每篇都加了标点、厘定错讹,重要的地方,结合他的实践都加了批语。如对《神奇外治法》的批语是外治九法皆良,对《治病端本澄源至要口诀》的批语是:举例甚佳;对《瘰疬证治》的批语是各方甚妙,可用。在《医林改错》一书上,他写道;王清任先生苦心医学,究有心得,值得向他学习和尊敬。但仅观察十数具不完整之尸体而确定古人皆非,殊属太过。以绘图立论证之于现代解剖亦有未合,且将七情六淫一概抹煞,只论瘀血气滞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全书理论虽个人理想,但亦有可贵之处,所创之方法深得古人之义,有临床参考价值,亦可作研究之参考。所制诸方,余采用多年,有效者,有不效者,未为所言之神也。

蒲辅周附子运用二十三法

蒲辅周附子运用二十三法
04 阴回阳生
浓煎徐服不拘时,各症渐减,阴回阳生。继 进三才汤佐枣仁、石斛、阿胶养阴益胃,未 及数帖而瘥。
04
CATALOGUE
扶阳固卫
扶阳固卫
自汗治疗
先生对于阳虚卫弱导致的自汗,倾向于使用 玉屏风散加附子,或者芪附汤来进行治疗。
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加附子 可温阳益气,芪附汤由黄芪和附子组成,可 益气固表。
健脾养胎
先生首调脾胃以养胎元,五味异 功加砂、藿、姜、枣、山药,3帖 恶阻止。继补肝肾以固胎本,泰
山磐石合安胎银苎酒增损。
02
01
03
足月顺娩
一周服1剂,直至足月顺娩。通过 调养脾胃和补肝肾,先生成功地 帮助患者养胎元和固胎本,为患
者的顺利生产奠定了基础。
15
CATALOGUE
益气强心
益气强心
01 虚阳上越
VS
理中四逆治寒痢
先生对于寒痢下利清谷,肢厥脉微, 甚则滑脱不禁者,常采用理中、四逆
等方剂进行治疗。
21
CATALOGUE
平复厥热
《本草经读》:“太阳之标阳,外呈而发热,附子能使之交于少 阴而热已;少阴之神机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周行通达
而厥愈。”
平复厥热
附子交阳
附子能促使太阳标阳与少阴神机相交, 从而降低体温,恢复脉搏,并使厥愈。
附子的药性与应用
附子药性辛温雄烈,蒲辅周先生对其有大量精到的配伍应用经验,归纳总结为 二十三种配伍方法,详述如下。
01
CATALOGUE
回阳救逆
《伤寒蕴要》言附子“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本 草经读》赞其“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之要药

国医圣手蒲辅周行医余载

国医圣手蒲辅周行医余载
中医专著
其中《蒲辅周医案》 一书收集了蒲辅周 先生的经验良方, 由多单位高年资的 学者专家列出功用、 适应证,并选编了 蒲辅周先生的临证 心得进行阐发和提

国医圣手蒲辅周,行医60余载
《蒲辅周医疗经验》一书包括论述、医话、方药杂谈、医案,记录了蒲辅周先生的临床经验,有助于读
1 者对现代中医发展的认识和研究
7 我们应该铭记这些老一辈中医的贡献,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秀传统
-
感谢您的欣赏
汇报人:XXXX
时间:20XX.7
国医圣手蒲辅周,行医60余载
1
经此事,蒲辅周深感自己学医不精,险些耽误病人,于是决定停诊 三年,闭门重新读书
他在家潜心钻研,广搜医书方书,认真研究医理,汲取众家所长, 遍访名医,广交医友
2
3
六十多年来,蒲辅周先生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驰骋于医者的世界, 他不仅治疗了无数的患者,更是将中医药的精髓与世界分享
项 目4 10
项 目2 10
望的病人,在几次大的传染病防病救治过程中,
蒲辅周灵活运用辩证疗法,大胆创新,治愈了
许多危重急病患者,被誉为国医圣手
到了1956年1月奉调入京,专门从事医疗、

目3
教学和科研工作
10
解放后,蒲辅周也终于迎来了医学昌明的春天, 他在1950年进入到成都东城区的联合诊所,成 为了一名光荣的区人民代表,不久又调入成都 铁路分局医院坐诊Biblioteka 国医圣手蒲辅周,行医60余载
01
02
03
04
05
有次总理问他:为 什么蒲老给他开的 药特别灵验?蒲老 说,这是因为别人 把你当总理来医, 而我是把你当病人 来医,总理的病医 生不好医,而病人 的病医生自然可以 医,总理对他这般 高尚的医德大是赞

蒲辅周医话十则

蒲辅周医话十则

蒲辅周医话十则一、大象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天生相互依存的,因此,不要把自己置若罔闻,而应当怀着一颗友善的心,与朋友把真心相知。

二、蒲辅周医认为,医者的责任是拯救生命,消解痛苦,救治疾病,主要的原则是治未病,救死扶伤。

三、蒲辅周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过度、缺乏运动,或精神紧张,或摄取不健康的食物,或生活环境恶劣等因素导致的。

四、蒲辅周医认为,在预防疾病方面应该坚持“养生”原则,尽量减少压力,因为过度紧张会导致身体紊乱,引发疾病。

五、蒲辅周医认为,在治疗疾病方面要按照蒲辅周医的“祛病标准”,即“把病源去,病症自灭”的原则来疗养病人。

六、蒲辅周医认为,在处理病人的情绪问题方面,要学会把握改变病人正确的办法,严禁医生在治疗病人的心理上进行暴力言语威胁。

七、蒲辅周医认为,医术要在技术及治疗中结合应用,不能片面只偏重技术,也不能片面只偏重治疗,要综合处理,并以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准绳。

八、蒲辅周医认为,要建立病人与医生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医者要尽职尽责,坚持把治疗归咎于药物,而不是以假充真。

九、蒲辅周医认为,医疗服务要以最负责的态度来提供,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治疗理念,以医治病、以药物治病,严禁贸然用药。

十、蒲辅周医认为,医者要以敬业精神来担负职责,作为一名职业医师,要坚守医德,忠实地遵守专业性精神,使病人得到应有的尊敬与满意。

蒲辅周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术,自古以来,它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影响着中国后代。

蒲辅周医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底蕴,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它的理论和实践,某种程度上起着指导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减轻他们的痛苦。

因此,人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蒲辅周医,努力学习其理论,熟练掌握其实践操作,以此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蒲辅周医的核心思想是“预防为主,解病为辅”。

它强调确定治病的前提是预防病,不要让病人出现疾病。

它主张要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并建立治病有效的理论体系,以“祛病标准”作为整体思想,其中包括“把病源去,病症自灭”。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蒲辅周先生述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蒲辅周先生述

——某天你必定会感激谁人抛弃你的人,感激谁人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掉落臂的人.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比什么都强.________舍不得又如何到最后还不是说散就散.保胎之要重在节欲---蒲辅周师长教师述作怙恃的谁都愿望后代健康.愚蠢.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养分教导外,重要身分还在先天.所以在怀孕之前,起首应留意怙恃的身材健康,俗话说“母壮儿肥”,若育儿伉俪体质不好,胎儿的健康必定受到影响,要想育儿伉俪身材好,节欲是个重要方面.假如房事不节,肾中真阴.真阳俱缺少,则很难熬痛苦孕;即使受孕,多易流产,苔多不壮,就是想尽千方百计保住,生下的小孩往往弱不由风,无论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差.要想胎儿硬朗,在受孕前三月至半年,伉俪最好分家,如许戒房事一段时光,两边气血皆充足,精华饱满,最易受孕.孕后胎儿发育也好,孩子一般都健康愚蠢.我曾见一须眉患遗精病,无论白日黑夜,心中稍有所动,精就遗泻了.前后治疗半年多,补养.收涩.重镇等药如六味.八味.十全大补.斑龙.金锁固精之类,迭进百余剂无效,病者在大夫今朝发性格,以为大夫对他不努力,有绝招不必.经由细心讯问,才知道他在新婚蜜月,性生涯无分日夜,到第二十五本性交时忽然觉得天旋地转,周身骨架如散.经由多方治疗,半年后才干作近距离行走,稍劳动则气短.心慌.疲惫平常.爱人因他形同废人,也离婚而去.我告知他:“夫妻房室,切勿纵欲贪欢,即使年青力壮,也应控制,以一月三五次为宜.前人所以倡导须眉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婚,就是以免早婚毁伤元气.你日夜无度,元气大伤,肾不克不及藏五脏六腑之精,短期安能恢复.如能清心寡欲,留意养分,再助以药饵,慢慢或可见效.若徒靠药物,实难收功.”这类纵欲伤身者,临床其实许多见.纵欲者岂但不轻易种子,即种子亦易夭折.《内经》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就是对纵欲伤身的高度归纳综合.有的人把愿望依附在药物上,愿望依附药物来填精补髓,这也不是不成能但总不如自养.李恒超曾批“种玉丹”说:“与其精既竭而籍药饵以补填之,何如节之使之不竭之为得乎.即或禀受怯弱,本质虚羸,然惟能节欲尔后药力之滋补乃有用耳.”可谓要言不繁.况且药物总有偏弊,哪及自身保养.我在旧社会行医数十年,有许多富贵之家,不知节欲,求诸药饵,奏效者寥若晨星.记得在成都行医时,有一巨室授室三房仅得一子.某年冬春之交,其子焦躁哭泣不已,三天内更医近十人,孩子仍然哭泣不思乳食,最后求我诊治.我见已开药方许多,有健脾的,如参苓白术;有消导的,如神曲.山楂;有散寒的;有疏风的,等等我细心检讨小孩的指纹.大便‘舌苔均无特别之处,仅神色略红,思虑半天,处不出什么方剂.于是讯问家长,始知此财主生子前乏嗣,常服参茸后才生此子.因而此子先天就阳盛阴亏,故而焦躁不乳.这就解释寄愿望于药饵,老是不那么幻想的.孕后不克不及同房,这是保胎的要诀,孕后同房最易导致流产.即使不流产,欲火煎熬,出生后的小孩也轻易生病.曾有某君因爱人多次流产,十分忧?,向我问询保胎良方,我察其无病,问及伉俪生涯,得知孕期同房过多.嘱其孕期必定不要同房,成果安产一婴.除留意节欲外,还应留意清心宁神.这一条对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关系很大,同时也将影响孩子的体质.《内经》平常强调精力和健康的关系,比方:“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哀思忧闷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大怒则形断气”,“澹泊虚无,真气从之,精力内守,病安从来”等等.后世医家在此基本上更予以填补.施展.如严纯玺在“教化宜忌论”中就重复谈到妇人怀胎三月,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口谈正言,身行正事,生涯正直肃静.还说:“勿信师巫,勿听淫词野传,口不成出恶言,勿见鬼神怪戏.”妇人在孕期精力高兴,情感安定,对胎儿的发育是有益的.情感不好,除了影响孕期胎儿,甚至可以使妇女不孕,如傅青主就专门把嫉妒列为不孕的原因之一.是以,妊妇应比日常平凡加倍留意性格教养.节劳,也是孕期不容疏忽的一个问题.因为孕期气血消费大于日常平凡,过劳,气血消费量增大,势必导致胎儿赡养缺少,从而影响到胎儿发育甚至流产.许多妊妇消失气短,心慌的现象,就是气血缺少是明证.在这种情形下,如不节劳,生下的孩子也不会很硬朗.我所说的孕期节劳,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还要解释的是,人们往往留意了“形劳”而疏忽了“神劳”.作劳力劳动的妇女,孕期更应留意不克不及用脑过度.“曲运神机则悲伤.”脑力太甚所伤,在某种程度上说,更甚于体力劳动,所以有“形苦志乐寿,形乐志苦夭”的说法.有些劳心过度的妇女,生是孩子也显得年轻.她们曾问我:“我们的孩子养分也不差,为什么老是干瘪?”殊不知这就是孕期未节“心劳”所致.我所说的“心劳”就是指为私利而终日营营,势必影响胎元.孕期的养分卫生也应当留意,除了不吃刺激性的器械外,饮食的养分必定要合理.孕期是两个性命在消费养分物资,尤其是胎儿的发育,须要多种养分,所以养分的消费量也响应的增大.不然胎儿发育不好,形成先天缺少,造成毕生憾事.但是,也不成无选择地把各类养分品一路上,如许就会起到相反的感化.妊妇体形肥胖,平昔白带较多者,宜少吃生果,以免孩子未来胃凉,稍微饮食掉慎,不吐就泻.有的婴儿长年流口水,就是过食生果,生冷,两湿相合,伤及中阳的表示.这类妊妇饮食应偏于温热.妊妇平昔热重者,饮食应偏于清冷,可以经常吃适量新颖生果.不唯不伤胎,还能有助胎元.为防止未来小孩生疮,妊妇平昔适量吃点苦瓜最好.因为苦瓜虽苦,非大苦大寒之品,苦中有甘,不伤胃气.历代各家所列饮食宜忌,多可作为参考,但不成全信,妊妇饮食总宜清淡,因淡味为五味之本,禀冲和之气.这里重要讲节欲.宁神.留意饮食与胎元的关系,不独妇女应留意,就是须眉也应留意.人们往往只留意了饮食.药饵,疏忽了上述几个方面,殊不知是疏忽了最重要的方面.。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导读“留得一分胃气在,就留得一分命”,老百姓知道,有胃口能吃能拉,得病的人就有治,本文讲述名医蒲辅周老先生,治病尤重胃气的经验,微言大义,值得医者诚心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蒲辅周小传】蒲辅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

三世精医,祖父尤知名。

十五岁始继承家学,三年后独立应诊于乡,后悬壶于成都,声誉日隆。

解放后,于一九五五年调中医研究院工作。

倾心中医事业凡七十余年,医理精深,经验宏富,长于内,妇、儿科,尤擅治温病,在中医学术的许多领域内皆有独到见解,为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临床家。

一生忙于诊务,未暇从事著作,晚年由其门生整理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等。

《内经》曰:“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

”蒲氏认为,凡病之发生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

故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盛衰。

防治外感病须助胃气蒲氏认为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

胃气强者卫气始固。

《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

”玉屏风散用白术,即本于此。

若惑于炎症之说,滥用苦寒解毒之品,则有伤脾胃之弊。

因此蒲氏谆谆告诫说:“凡用苦寒攻下之法,必须谨慎。

要辨证准确,中病即止。

”他认为调理脾胃为外感病恢复期的治疗关健。

★伤寒后期脾虚气滞伤寒后期脾虚气滞,法宜甘温调脾,可选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异功散之类,补脾当先醒胃,可加砂仁、藿香、木香。

★温病后期胃津耗伤温病后期胃津耗伤,法宜甘寒养胃,可选麦门冬汤,益胃汤之类,益胃当先柔肝,可加白芍、石斛,甘草。

其效更宏。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五脏虚损,多从脾胃立法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蒲氏认为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

故上损及胃,下损及中。

皆在难治之倒。

五脏无论何脏之虚关乎胃者,必以胃治,不关乎胃者亦当时刻不忘胃气这个根本。

俾后天资生有源,中气斡旋得复,顽疾始有转机。

故历代医家,对不少病症,多从脾胃立法。

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蒲辅周医案

蒲辅周医案
健忘头晕(高血压症)
艾XX,女,41岁,1960年1月6日初诊。
素有健忘,精神不集中,俯首则眩,劳动则头部自觉发热、血压随即上升,右胁下时有掣痛, 有时胃痛,大便有时稀溏,胃纳尚可,睡眠不佳,脉沉细数,舌红无苔。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症, 曾服凉药甚多,证未减轻,此属肝郁血热,宜平肝清热。
处方: 抱木茯苓三钱 酸枣仁三钱 石斛三钱 白芍三钱 香附(炒)二钱 栀子一钱五分 石决明(煅) 五钱 夏枯草三钱 地骨皮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荷叶三钱 竹茹二钱 服三剂。
复诊:服药后无大改变,偶有心慌,脉舌同前,前方去香附、地骨皮,加蒺藜二钱、菊花一钱 五分、远志(炒)一钱。
三诊:睡眠转佳,诸症均减,尚微感头晕欲吐,原方去栀子、丹皮加广陈皮一钱五分、炙甘草 一钱兼理胃气,再服三剂。
四诊:除有时微感头晕、睡眠不稳固外,余症均减,拟以丸药调理肝脾,兼滋心肾,以资巩固。
处方: 炙黄芪八钱 当归三钱 吉林参四钱 白术三钱 茯神五钱 远志肉(炒)三钱 酸枣仁六钱 炙甘草 二钱 木香二钱 白芍五钱 血琥珀二钱 五味子二钱 干生地五钱 珍珠母五钱 龙眼肉五钱 共为 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每晚一丸,温开水下,服后诸证愁平。
心气虚痛(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于X,男,51岁,1964年2月17日初诊。
1960年3月某医院确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时检查心电图有冠状动脉供血不 足、陈旧性心肌梗塞、左心室劳损。胸片:有主动脉增宽。并有心跳气短,下肢浮肿等,血压 偏高已六年,现检查已属高血压第二期。1944年起有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天气改变即疼痛。自
按:健忘,眠差,胁痛,俯则头眩,劳则血压上升,皆系肝郁血热所致。徒用凉药,而不平肝, 则肝愈郁,而脾胃反受其损,所以时有胃痛便溏之象。蒲老先用平肝清热,终用肝脾两调,先

蒲辅周预防学思想浅析

蒲辅周预防学思想浅析

蒲辅周预防学思想浅析
倪世美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9)005
【摘要】蒲老对预防高度重视,并提出预防五要,即加强锻炼;饮食有节;节情欲、远补药;适寒温及情致畅达.它切合现实需要,于健身防病很有实用价值,值得宣传推行.【总页数】2页(P4-5)
【作者】倪世美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伏其所主先其所因--蒲辅周治疗疑难病证学术思想初探 [J], 任光荣
2.蒲辅周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成就 [J], 赵苍
3.蒲辅周先生学术思想及其医疗特点探讨 [J], 陈鼎祺
4.蒲辅周学术思想及医疗风格的探讨 [J], 吴登山;高辉远
5.蒲辅周学术思想拾萃 [J], 李兴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蒲辅周先生论医妙语

蒲辅周先生论医妙语

蒲辅周先生论医妙语1968年,我有幸在北京拜访了同乡前辈蒲辅周先生。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老谈兴颇浓,他一边吸着叶子烟,一边与我论医。

其间,有沈仲圭先生、陈鼎棋大夫来过,寒喧几句之外,我们老少两代的谈话没有停止过,并且都忘了窗外如火如荼的世事。

蒲老这次的谈话,影响了我一生。

香江教余,心境颇静,回想往事,恍然如昨。

兹就记忆所及,追写出当年谈话的内容,浑金朴玉,以公同好,是为记。

一、病证论治伤寒本寒而标热,故治用辛温,汗出热去;温病本热而标寒,故清热必兼透达。

外感病重在辨表里寒热,内伤病重在辨虚实阴阳。

张菊人先生改银翘散为银翘汤,说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炉火不熄,如此,则寒郁于外,热固于中,银翘散中辛温的荆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当去之,加黄芩、栝楼。

蒲老说:此固一说也,但不可视为定例,蒲老用银翘散,治风温初起,无汗畏风者,怕它透达之力不足,还要加葱白呢。

葱白辛润,汗而不伤,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热透。

蒲老一般不用苦寒药,用白虎汤亦嫌早,常用鲜芦根、鲜竹叶,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鲜汤”。

沈钧儒先生的公子,感冒发热,午后为甚,倦怠,纳少,口淡,尿少,自服银翘散,药后热不退,反增便溏。

外感当分六淫,当辨何邪而区别治之。

区区感冒,也不是只分风寒、风热那么简单。

此乃阳气不足之体,感受寒湿,湿为阴邪,治当芳香淡溜,间可用刚,凉药伤中阳,湿就更难化了。

蒲老用平陈汤合三仁汤,二剂,即汗出,尿畅,热退。

湿温或温邪夹湿,最容易见到湿热郁遏,阳气不能通达。

徒清热而热不去,湿留之故也。

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常用芦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叶。

通阳不在温,是因为湿热混在一起,热在湿中,故与杂病不同,不能用温药如桂枝、肉桂、大茴香通阳,小便利,则湿去热孤。

利小便的药味淡,所以蒲老把它概括为“淡以通阳”四个字。

表未解未可攻里。

即使表已解,热邪入里,当清,苦寒药也不要过量,在阳气不足之体,宁可再剂,不用重剂。

蒲辅周医话十则

蒲辅周医话十则

蒲辅周医话十则蒲辅周是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

惜生前忙于诊务,亲自著述甚少。

这里所选《蒲辅周医话》十则,系蒲老生前对其子志孝言传心授。

虽系只言片语,但亦可窥蒲老学术思想之一斑,现公诸于世,以飨读者。

一、谈脉之常变及诊脉的价值六三年在京同先父出诊。

诊张老之脉,六脉皆大。

先父说张老禀赋素厚,不能以火看待,这是六阳脉,还有一种六脉沉细如丝,亦不为病者,名六阴脉,如刘某就是这样。

我的脉也经常结代,仍然活了这么多年。

一女学生一日为我诊脉,先喜形于色,既则蹙眉不语。

余笑问曰:“何如?”良久,始告曰:“我知之而不敢言。

”余曰:“何也?”答曰:“四至一歇。

”余微笑曰:“汝有功夫。

歇止脉危,是否三四动止应六七?六七日后尔当再来。

”后果来,讶其如初,问其故?余曰:“我有此脉久矣,岂可一见歇止脉即断为不治,须脉证合参”。

我在四川、北京都曾见过。

六脉俱浮,但从容和缓者,皆活了九十多岁。

还曾见一女同志其脉细,沉取始见,但六部匀平,也长寿。

所以无病之脉亦可见浮或沉,如五部脉皆虚,一部脉独实,其病为实;反之五部脉皆实,一部脉独虚者,其病为虚。

可见持脉应知常达变。

《金匮》云: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所谓大,是大而无力或无柔和感,心脏有病者多见此脉。

中医所称痰湿体形多见脉沉细,或大而鼓指,皆为气血紊乱所致。

临证一定要四诊合参,切不可执一。

罗天益云:“医之病,病在不思”,确为名言。

“不知其常,焉知其变”,惜乎中医典籍中言变甚多,言常甚少。

蒲老结合实例,不仅指出六阳脉、六阴脉是其常,就是结代脉,正常人亦有出现者。

六脉皆浮,六脉皆沉,只要和缓匀平者,均属正常。

临证时细心观察其常与变,认真总结,可补典籍之不足。

蒲老为海内名医,尚且不单凭脉断病。

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医生自恃高明,只凭三个指头切脉,便可洞察一切。

真可谓“不用病家开口,便知病情根由”,其实这纯属江湖之术。

《内经》早就指出要四诊合参,不可执一,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虽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儿科学文献知识】胎儿期保健

【儿科学文献知识】胎儿期保健

胎儿期保健男女媾精,阴阳相合,受精怀孕,新的生命就产生了。

胎儿期保健,我国古代称之为“养胎护胎”、“胎养胎教”,历来认为这是儿童保健的第一步。

先天之本,是一生的根基,胎儿保健,对于后天体质强弱、智力高下、疾病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

胎儿期间,母体与胎儿息息相关,正如《格致余论·慈幼论》所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所以,胎儿的强弱,禀受于父母,胎儿期保健,必须依靠胎前及妊娠期孕妇的保健来实现。

我国汉代《大戴礼记·保傅》关于“文王胎教”的记载,表明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做好胎养胎教能使小儿健康聪慧长寿的实例;《素问·奇病论》对“胎病”的记载,说明当时已认识到不注意孕期护养可形成小儿先天性疾病。

所以,胎儿的强弱,禀受于父母,孕母的体质、精神、营养、起居、疾病、用药、环境等,均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儿保健,首先要从择偶婚配开始。

近亲之间,血缘相近,不可通婚,否则会使后代体弱而且患遗传性疾病的机会增多。

男女双方应在适当的年龄结婚生育,男子三八,女子三七,肾气平均,发育完全成熟,所以,男子24~32岁,女子21~28岁,才是婚育的合适年龄。

结婚之前,应作婚前检查,查明有无不宜婚育,可能影响后代健康的疾病。

男女身体健康,阴阳和谐的情况下婚配受孕,才能为胎儿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胎护胎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饮食调养胎儿的生长发育,全赖母体的气血供养。

孕妇脾胃仓廪化源充盛,才能气血充足,涵养胎儿。

孕妇的饮食,应当富于营养,清淡可口,易于消化,进食按时、定量。

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必须保证供给。

禁忌过食大冷、大热、甘肥粘腻、辛辣炙煿等食物,以免酿生胎寒、胎热、胎肥等病证。

对于不同孕期的饮食安排,北齐徐之才提出,在妊娠的第1、2个月,要“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腥辛之味。

”就是说,妊娠早期要有全面的营养,按孕妇的口味调配饮食,不要吃可能加重妊娠反应的刺激性食品。

临深履薄唯谨慎——名医的谨慎作风

临深履薄唯谨慎——名医的谨慎作风

临深履薄唯谨慎——名医的谨慎作风
张存悌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3(30)5
【摘要】1975年4月,名医蒲辅周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生行医十分谨慎小心,真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学医首先要认真读书,读书后要认真实践,二者缺一不可.【总页数】1页(P408-408)
【关键词】名医;谨慎;作风
【作者】张存悌
【作者单位】沈阳市抗癌止痛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6
【相关文献】
1.网上找医需谨慎——五专家共同发起曝光“名医被出诊”活动 [J],
2.名医谨慎用木香 [J], 王焕华
3.富贵险中求化险唯谨慎--典当行的法务工作 [J], 王培隽;
4.司马一生唯谨慎 [J], 李庆西
5.汉王科技唯谨慎 [J], 李国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蒲辅周先生述.txt——某天你一定会感谢那个遗弃你的人,感谢那个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不顾的人。

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比什么都强。

________舍不得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说散就散。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蒲辅周先生述
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

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营养教育外,重要因素还在先天。

所以在怀孕之前,首先应注意父母的身体健康,俗话说“母壮儿肥”,若育儿夫妇体质不好,胎儿的健康必然受到影响,要想育儿夫妇身体好,节欲是个重要方面。

如果房事不节,肾中真阴、真阳俱不足,则很难受孕;即使受孕,多易流产,苔多不壮,就是想尽千方百计保住,生下的小孩往往弱不禁风,无论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差。

要想胎儿健壮,在受孕前三月至半年,夫妇最好分居,这样戒房事一段时间,双方气血皆充足,精髓饱满,最易受孕。

孕后胎儿发育也好,孩子一般都健康聪明。

我曾见一男子患遗精病,无论白天黑夜,心中稍有所动,精就遗泻了。

前后治疗半年多,补养、收涩、重镇等药如六味、八味、十全大补、斑龙、金锁固精之类,迭进百余剂无效,病者在医生目前发脾气,认为医生对他不尽力,有绝招不用。

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他在新婚蜜月,性生活无分昼夜,到第二十五天性交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周身骨架如散。

经过多方治疗,半年后才能作近距离行走,稍劳动则气短、心慌、疲劳异常。

爱人因他形同废人,也离婚而去。

我告诉他:“夫妻房室,切勿纵欲贪欢,即使年轻力壮,也应节制,以一月三五次为宜。

古人所以提倡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婚,就是以免早婚损伤元气。

你昼夜无度,元气大伤,肾不能藏五脏六腑之精,短期安能恢复。

如能清心寡欲,注意营养,再助以药饵,慢慢或可收效。

若徒靠药物,实难收功。

”这类纵欲伤身者,临床并不少见。

纵欲者岂但不易种子,即种子亦易夭折。

《内经》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就是对纵欲伤身的高度概括。

有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药物上,希望依靠药物来填精补髓,这也不是不可能但总不如自养。

李恒超曾批“种玉丹”说:“与其精既竭而籍药饵以补填之,何如节之使之不竭之为得乎。

即或禀受怯弱,本质虚羸,然惟能节欲而后药力之滋补乃有效耳。

”可谓要言不繁。

何况药物总有偏弊,哪及自身保养。

我在旧社会行医数十年,有很多富贵之家,不知节欲,求诸药饵,奏效者寥寥无几。

记得在成都行医时,有一富家娶妻三房仅得一子。

某年冬春之交,其子烦躁啼哭不已,三天内更医近十人,孩子仍然啼哭不思乳食,最后求我诊治。

我见已开药方不少,有健脾的,如参苓白术;有消导的,如神曲、山楂;有散寒的;有疏风的,等等我仔细查看小孩的指纹、大便‘舌苔均无特殊之处,仅脸色略红,思考半天,处不出什么方子。

于是询问家长,始知此富翁生子前乏嗣,常服参茸后才生此子。

因而此子先天就阳盛阴亏,故而烦躁不乳。

这就说明寄希望于药饵,总是不那么理想的。

孕后不能同房,这是保胎的要诀,孕后同房最易导致流产。

即使不流产,欲火煎熬,出生后的小孩也容易生病。

曾有某君因爱人多次流产,十分苦恼,向我问询保胎良方,我察其无病,问及夫妇生活,得知孕期同房过多。

嘱其孕期一定不要同房,结果顺产一婴。

除注意节欲外,还应注意清心宁神。

这一条对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关系很大,同时也将影响孩子的体质。

《内经》非常强调精神和健康的关系,比如:“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大怒则形气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等。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更予以补充、发挥。

如严纯玺在“教养宜忌论”中就反复谈到妇人妊娠三月,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口谈正言,身行正事,生活端正庄严。

还说:“勿信师巫,勿听淫词野传,口不可出恶言,勿见鬼神怪戏。

”妇人在孕期精神愉快,情绪安定,对胎儿的发育是有益的。

情绪不好,除了影响孕期胎儿,甚至可以使妇女不孕,如傅青主就专门把嫉妒列为不孕的原因之一。

因此,孕妇应比平时更加注意性情修养。

节劳,也是孕期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因为孕期气血消耗大于平时,过劳,气血消耗量增
大,势必导致胎儿供养不足,从而影响到胎儿发育甚至流产。

很多孕妇出现气短,心慌的现象,就是气血不足是明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不节劳,生下的孩子也不会很健壮。

我所说的孕期节劳,不是说什么都不干。

还要说明的是,人们往往注意了“形劳”而忽略了“神劳”。

作劳力劳动的妇女,孕期更应注意不能用脑过度。

“曲运神机则伤心。

”脑力太过所伤,在某种程度上说,更甚于体力劳动,所以有“形苦志乐寿,形乐志苦夭”的说法。

有些劳心过度的妇女,生是孩子也显得苍老。

她们曾经问我:“我们的孩子营养也不差,为什么总是干瘦?”殊不知这就是孕期未节“心劳”所致。

我所说的“心劳”就是指为私利而终日营营,势必影响胎元。

孕期的营养卫生也应该注意,除了不吃刺激性的东西外,饮食的营养一定要合理。

孕期是两个生命在消耗营养物质,尤其是胎儿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所以营养的消耗量也相应的增大。

不然胎儿发育不好,形成先天不足,造成终生憾事。

但是,也不可无选择地把各种营养品一起上,这样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孕妇体形肥胖,平素白带较多者,宜少吃水果,以免孩子将来胃凉,稍微饮食不慎,不吐就泻。

有的婴儿常年流口水,就是过食水果,生冷,两湿相合,伤及中阳的表现。

这类孕妇饮食应偏于温热。

孕妇平素热重者,饮食应偏于清凉,可以经常吃适量新鲜水果、不惟不伤胎,还能有助胎元。

为防止将来小孩生疮,孕妇平素适量吃点苦瓜最好。

因为苦瓜虽苦,非大苦大寒之品,苦中有甘,不伤胃气。

历代各家所列饮食宜忌,多可作为参考,但不可全信,孕妇饮食总宜清淡,因淡味为五味之本,禀冲和之气。

这里主要讲节欲、宁神、注意饮食与胎元的关系,不独妇女应注意,就是男子也应注意。

人们往往只注意了饮食、药饵,忽略了上述几个方面,殊不知是忽略了最重要的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