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治疗四季感冒的临床经验
蒲辅周医疗经验。
蒲辅周经验阅读:232016-01-07 22:16注意时令气候蒲辅周强调,治病“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认为各种不同气候环境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发病因素,因此要注意自然气候和季节等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
如麻疹病,多发于春季,但其他三季也有发生,见症有所不同,治法亦有同有异,所同者,宜宣透;所异者,宜根据季节时令之暑湿燥寒而酌增苦辛或苦辛微温之品。
1945年近立秋,成都小儿麻疹流行。
当时大雨连绵,街巷积水,病儿麻疹隐伏于皮下,医生用宣透无功。
蒲辅周联系到其时多雨,热从湿化,因而用通阳利湿法,俾湿开热越,疹毒豁然而出,虽不宣透亦热退神清而愈。
同道用之,亦皆应手。
1956年,石家庄市曾流行乙型脑炎,用清热解毒、养阴法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而次年北京流行此病时,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显。
蒲辅周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北京多年阴雨连绵,湿热交蒸,因此属暑湿偏盛,遂用杏仁滑石汤、三仁汤等化裁,通阳利湿,收到了良好效果。
蒲辅周在总结经验时说:“在这一次实践中体会到:由于气候的影响,今年的患者在诱因上多有暑湿并重的现象,个别的还有一些变症,我们在治疗脑炎过程中,随时都要注意到这一些”。
在对内伤杂病治疗中,他亦注意气候的影响,适当加入相应时令药,如其治周期性发热,就按季节灵活处方用药,暑天选用四妙丸加茵陈、青蒿、木瓜、荷叶等清热利湿,入秋后用五积散合四妙丸加味,祛寒除湿,以提高疗效。
为配合季节,还注意用药的剂型。
1963年治金某心气虚痛(冠心病)一例,即冬用膏、夏用散,以与季节相适应,既考虑到疗效,亦方便了病人。
强调治病求本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蒲辅周对此深有研究,并对在辨证求本过程中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作了阐述:一是邪正关系。
他认为从邪正关系上来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为标,正气为本。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正是邪正斗争胜负消长的过程。
因此,在治病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正气情况,掌握扶正祛邪、祛邪养正的辨证关系。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
蒲辅周:治外感内伤,尤重胃气导读“留得一分胃气在,就留得一分命”,老百姓知道,有胃口能吃能拉,得病的人就有治,本文讲述名医蒲辅周老先生,治病尤重胃气的经验,微言大义,值得医者诚心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蒲辅周小传】蒲辅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
三世精医,祖父尤知名。
十五岁始继承家学,三年后独立应诊于乡,后悬壶于成都,声誉日隆。
解放后,于一九五五年调中医研究院工作。
倾心中医事业凡七十余年,医理精深,经验宏富,长于内,妇、儿科,尤擅治温病,在中医学术的许多领域内皆有独到见解,为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临床家。
一生忙于诊务,未暇从事著作,晚年由其门生整理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等。
《内经》曰:“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
”蒲氏认为,凡病之发生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
故察病者,必先察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盛衰。
防治外感病须助胃气蒲氏认为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
胃气强者卫气始固。
《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
”玉屏风散用白术,即本于此。
若惑于炎症之说,滥用苦寒解毒之品,则有伤脾胃之弊。
因此蒲氏谆谆告诫说:“凡用苦寒攻下之法,必须谨慎。
要辨证准确,中病即止。
”他认为调理脾胃为外感病恢复期的治疗关健。
★伤寒后期脾虚气滞伤寒后期脾虚气滞,法宜甘温调脾,可选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异功散之类,补脾当先醒胃,可加砂仁、藿香、木香。
★温病后期胃津耗伤温病后期胃津耗伤,法宜甘寒养胃,可选麦门冬汤,益胃汤之类,益胃当先柔肝,可加白芍、石斛,甘草。
其效更宏。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五脏虚损,多从脾胃立法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蒲氏认为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
故上损及胃,下损及中。
皆在难治之倒。
五脏无论何脏之虚关乎胃者,必以胃治,不关乎胃者亦当时刻不忘胃气这个根本。
俾后天资生有源,中气斡旋得复,顽疾始有转机。
故历代医家,对不少病症,多从脾胃立法。
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蒲辅周医案 解析
蒲辅周医案解析
蒲辅周医案解析
蒲辅周医案是明代蒲辅周研究伤寒病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医案对于伤寒病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以下是对蒲辅周医案的解析。
蒲辅周医案以病例的形式描述了多种类型的伤寒病,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症状、
体征、病程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蒲辅周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诊治方案,对于后人的临床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蒲辅周医案强调了伤寒病的辨证施治。
他认为伤寒病的发病机制是外感邪气入
侵人体,导致人体的阳气受损。
因此,在治疗上应当重点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
根据不同的病情,蒲辅周提出了不同的疗法,如清热解毒、温阳补虚、和解清热等。
他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对症下药,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蒲辅周医案还注重了辨证施治的时间性和防止疾病反复的重要性。
他强调在不
同的病程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确保疾病能够得到控制和恢复。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预防疾病复发的方法,如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以及适当运动等,以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总而言之,蒲辅周医案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医学著作,对于伤寒病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他强调了辨证施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些经验和思路在临床实践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蒲辅周先生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
蒲辅周先生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介绍蒲辅周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医学家,中医界一代宗师,曾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数次传染病流行之时,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对国家防治传染性疾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丰富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
1971年周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示:“蒲老是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要很好总结他的医学经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
蒲氏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内、妇、儿科疑难病证。
重视临床,讲求疗效。
外感热病是中医宝库中最为可贵的部分,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关键在外感热病证治过程,脱离外感热病,只治内伤杂病,难以铸就高水平的中医!”外感疾病依赖西医已成普遍现象,中医单位以及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员亦忽略对外感热病的研究运用,导致有关知识的缺乏,临床实践更缺乏。
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传染性疾病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呈上升趋势,如禽流感等。
中医同道继承发扬中医事业必须改变此局面!辉煌首部外感热病专书-----《伤寒论》:《伤寒论》六经辨证实际是八卦学说全方位、圆机活法的运用,一阴一阳谓之道,三阴三阳,天道、人道、地道融合立体思维,要立体的分析外感热病全过程。
《伤寒论》实为伤邪论,伤于六淫、疫疠之邪,《伤寒论》内涵温病、温疫之病。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广义伤寒,其“寒”实为邪之义,寒为肃杀之气,使万物凋凌,象征六淫之气、疫疠之气,对人生命健康的危害,甚则摧残致死,故《伤寒论》实为伤于外邪之论。
外邪一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腑入脏,由实到虚,然正气来复他由阴转阳,外感热病为邪正相搏,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转变过程,有病位、病性、病情发展趋向不同阶段。
祛邪扶正圆机活法运用为其要。
☆外感初起,祛邪即可达安正(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后期正气大伤,扶正即所以祛邪(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然少阴病有三急下,扶正难一时而效,求背水一战,拼搏祛邪,急则治标也。
蒲辅周先生论医妙语
蒲辅周先生论医妙语1968年,我有幸在北京拜访了同乡前辈蒲辅周先生。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老谈兴颇浓,他一边吸着叶子烟,一边与我论医。
其间,有沈仲圭先生、陈鼎棋大夫来过,寒喧几句之外,我们老少两代的谈话没有停止过,并且都忘了窗外如火如荼的世事。
蒲老这次的谈话,影响了我一生。
香江教余,心境颇静,回想往事,恍然如昨。
兹就记忆所及,追写出当年谈话的内容,浑金朴玉,以公同好,是为记。
一、病证论治伤寒本寒而标热,故治用辛温,汗出热去;温病本热而标寒,故清热必兼透达。
外感病重在辨表里寒热,内伤病重在辨虚实阴阳。
张菊人先生改银翘散为银翘汤,说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炉火不熄,如此,则寒郁于外,热固于中,银翘散中辛温的荆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当去之,加黄芩、栝楼。
蒲老说:此固一说也,但不可视为定例,蒲老用银翘散,治风温初起,无汗畏风者,怕它透达之力不足,还要加葱白呢。
葱白辛润,汗而不伤,和麻桂羌防不同,表解热透。
蒲老一般不用苦寒药,用白虎汤亦嫌早,常用鲜芦根、鲜竹叶,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鲜汤”。
沈钧儒先生的公子,感冒发热,午后为甚,倦怠,纳少,口淡,尿少,自服银翘散,药后热不退,反增便溏。
外感当分六淫,当辨何邪而区别治之。
区区感冒,也不是只分风寒、风热那么简单。
此乃阳气不足之体,感受寒湿,湿为阴邪,治当芳香淡溜,间可用刚,凉药伤中阳,湿就更难化了。
蒲老用平陈汤合三仁汤,二剂,即汗出,尿畅,热退。
湿温或温邪夹湿,最容易见到湿热郁遏,阳气不能通达。
徒清热而热不去,湿留之故也。
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常用芦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叶。
通阳不在温,是因为湿热混在一起,热在湿中,故与杂病不同,不能用温药如桂枝、肉桂、大茴香通阳,小便利,则湿去热孤。
利小便的药味淡,所以蒲老把它概括为“淡以通阳”四个字。
表未解未可攻里。
即使表已解,热邪入里,当清,苦寒药也不要过量,在阳气不足之体,宁可再剂,不用重剂。
蒲辅周:我屡用屡效的十首验方
蒲辅周:我屡用屡效的十首验方蒲辅周先生的老家是四川梓潼县,据当地人说,蒲老出川到北京的时候,几乎整个梓潼县的人来相送。
名医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经验来源于不间断的实践,用疗效让患者信服,而且将自己一生经验毫无保留传承下来。
蒲老屡用屡效的十首经验方,送给勤奋好学的你——编辑:小药童写于天空放晴的北京1外用寒湿积聚方组成:乌头一两,干姜、良姜、白胡椒、北细辛、肉桂、丁香各五钱。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用一匙,加白面一匙,和匀,用生姜、葱白,煎取汁,调成膏状,摊于布上,贴患处,固定一夜,晨起去之。
主治:治寒湿冷气,凝于四肢关节,或足背、或小腹部、腰部,自觉冷痛,或有块,照法用之,能消散而愈。
热证慎之,凡热证红肿热痛;寒湿皮色不变,喜暖怕凉。
背景:1972年5月,有一位姓孟的女同志,左脚长一硬块,形如李子,不痛不痒,皮色不变。
已经数月,治疗无效。
我从气滞寒凝试治之。
用胡椒、小茴香、荜拨、白芥子各五钱,肉桂二钱,共为末,入面二两,和匀,分成五包,睡前用黄酒调药一包如饼样,贴患处,用布包扎固定,用四包药,硬块就消散了。
回忆十多年前,在成都亦治愈过一类似病人,用乌头、细辛、肉桂、荜拨、良姜为末,诸法同前,经两夜即消失。
由此可见,足背硬块,多由寒湿引起。
2三生祛痛方组成:生乌头(草乌亦可)、生南星、生白附子。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为细末,每用一两,以葱白连须七茎,生姜五钱,切碎捣如泥,入药末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在痛处,其效颇速,痛可缓解。
主治:偏头痛。
3头痛验方组成:全蝎二十一个,地龙六条,土狗(蝼蛄)三个,五倍子五钱,生南星一两,生半夏一两,白附子一两,木香三钱。
用法:上药为细末,加二分之一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纱布包固定。
主治:偏正头风,三叉神经痛,痛不可忍者。
4连参散组成:苦参十两,黄连五两,甘草三两,木香二两。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二钱。
痢疾白多者红糖水冲服,赤多者白糖水冲服。
主治:痢疾。
背景:解放前农村大流行,蒲老的祖父在香连丸的基础上立此方,治痢疾多效。
蒲辅周治四季感冒的临床经验
蒲辅周治四季感冒的临床经验已故名医蒲辅周先生是当代数一数二的中医大家,生前有一句名言:“中医治病有一个秘诀,就是一人一方。
”蒲老在时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颇有见树,且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若能灵活运用于临床,则四时感冒屡试屡验。
现加以整理,以餮同道。
蒲老生前以善治时病著称,他认为自然气候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强调临床“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指出“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气候”。
祖国医学虽对病原体没有直接观察,但已注意其自然环境,气候的外在因素对感冒的影响,所以对感冒的治疗还必须区别是时令之邪还是非时之气。
什么是时令之邪?指风、暑、湿、燥、寒,这是五行所分,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为四时之正候。
中医认为感冒与四季时令有密切的联系,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某一种病毒的流行亦不无与某一季节的特异气候有关系。
蒲老认为《伤寒论》是以邪气伤人立论,伤寒的“寒”字实指“邪”字,伤“寒”即伤于“邪”气,如暴寒,是非其时而有其气。
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亦云:“寒字,只得与一邪字看”,即是印证。
什么是非时之气?王叔和云:“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卒相似者,此则时行不正之气也。
”蒲老强调病有体异,木火型的人与痰湿之体就不同,木火体既感寒邪亦易化热化火,痰湿之体既使感受热邪,并不一定有火毒之证,并进一步指出人的体质有强弱,受邪有轻重,年龄有大小,地域有燥湿,气候有寒热,治疗上不拘泥于一方一法,必须灵活圆通,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治病求因。
笔者遵循蒲老时病的治疗经验,临证时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知常达变,因时制宜,辨证施治,提高了四时感冒的治疗效果。
怎样治疗四季感冒?四时感冒亦称四季感冒,即冬季感冒、春季感冒、夏季感冒和秋季感冒。
现分述如下:一、冬季感冒。
冬为寒水主令腠理密固,常与寒邪有关,即狭义的“伤寒”之说,若气候反温,感其气发病者,则为非时之气,为病,当于冬温法中求治。
阳气一升,病退千里!蒲辅周的医案故事,教你补阳治感冒,请学习
阳气一升,病退千里!蒲辅周的医案故事,教你补阳治感冒,请学习(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蒲辅周医案》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跟你聊聊感冒。
有道是,阳气一升,病退千里。
经常感冒,或者说感冒不爱好,有可能就是你体内的阳气,升不起来了。
这么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真凭实据的。
我给你讲个医案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
关于蒲师,我曾经用“国医圣手”四个字来形容他。
今天为了节省时间,就不多介绍了。
总之,您记住,他是我国近当代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有一次,蒲师遇上一个患者。
这个人啊,医案记载,姓宋,当时是55岁。
这个人平时就身子弱,容易感冒。
大概在一个月以前,他又感冒了。
而且,这一次得病,竟然迁延一个多月,未能康复。
当时的主要表现就是,头痛,畏风,爱出汗,身体疲倦无力,四肢关节酸楚。
刻诊,见脉象沉迟无力,舌淡无苔。
当时,患者的心态十分脆弱。
他说,自己已经年过五旬,这一次得病,恐怕是再也好不起来了(就诊时间为1960年,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年过五旬确实会有垂暮之感)。
愁苦之间,他竟然和家里人安排起了后事。
蒲师见状,笑而不语,不过是开了四味药的小方子,但见——黄芪15克,防风9克,白术9克,熟附子9克。
蒲师嘱咐,熟附子要先煎3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药材,一起煎煮,取药汁,分2次温服。
结果,用药以后,患者很快感觉到畏风的现象不见了,恶寒之感减轻,头痛之感缓解,但是依然爱出汗。
看舌脉,见沉迟而弱,舌苔白腻。
这个时候,蒲师就说了:风寒已解,内湿露出来了。
于是,他老人家果断换了方子——黄芪12克,白术9克,熟附子6克,薏苡仁15克,山茵陈9克,桑枝30克。
这回,药喝下去以后,患者顿觉浑身畅快,诸证大减,几乎没有不适感了。
只不过,微微感觉到有些恶寒,身体不热乎。
蒲辅周老先生治疗“伤风感冒”医案三则
蒲辅周老先生治疗“伤风感冒”医案三则图*蒲辅周老先生导读春季伊始,季节更替间,外感病又开始找上了那些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那么对于这类的感冒,该如何治疗?本文蒲辅周老先生的医案告诉你。
伤风何XX,女,83岁,1960年5月11日初诊。
患者近来头重身倦,咽乾,目涩,兼有乾哕,胃纳不振,身微热而恶风,左侧大腿酸痛,动则乏力,汗出,睡眠不佳,二便正常,舌质正常,舌後根苔白腻,脉寸浮迟,关沉迟,尺沉弱。
此乃高年气血两衰,卫气亦虚,疲劳汗出则风邪乘之,治宜益气和卫,祛风化痰,以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生黄芪四钱防风一钱白术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甘菊花一钱化橘红一钱五分茯神二钱桑枝三钱生姜二片红枣(去核)二枚复诊服药後见轻,但仍感倦怠,下肢酸软无力,足酸指麻,已不咳仍吐痰,舌苔已退,脉寸沉迟,关滑尺弱。
伤风虽解,正气虚弱,治宜扶元养阴兼化痰湿。
处方:东北参二钱茯神二钱天门冬三钱怀山药三钱五味子二十枚炒杜仲二钱潼蒺藜三钱枸杞子二钱化橘红二钱龙眼肉二钱远志八分大红枣(去核)三枚水煎取汁,日服二次,每次西洋参粉三分冲服,连服五剂之後全鹿丸常服以增气血,固护健康。
按伤风乃外因爲病,其治或温散,或凉解,何以采用甘温之法,盖因机体的卫外功能不同而权变之。
本例年老气血两衰,腠理疏豁,本属风邪易伤之体,今既疲劳汗出,故风邪乘虚而入,如果不固护腠理,益气祛风,而用一般发表之法则何异开门引盗,撤其藩篱,恐卫愈弱而风亦难除。
选用玉屏风加味,发在芪、防,收在术、甘、姜、枣调和营卫,发而不伤,实爲高年体虚伤风善治之法。
後用扶元育阴,补助奇经,对于老年亦是最妥善之法。
感冒(一)宋XX,男,55岁,1960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本体素弱,平时易罹感冒,此次感冒持续月余,服药不愈,头痛,畏风,自汗出,身倦乏力,关节不利,二便正常,舌淡无苔,脉象沉迟无力,此属阳虚感冒,营卫不固,治宜温阳益气,宗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黄芪五钱防风一钱白术三钱川熟附子三钱先煎附子三十分钟,再纳余药同煎,去滓取汁,分二次温服。
蒲辅周【季节交替性过敏性鼻炎】验方
蒲辅周【季节交替性过敏性鼻炎】验方
展开全文
季节交替是过敏性鼻炎的好发时期。
西医认为这是过敏反应所致,因此,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脱敏治疗,但该疗法需持续数年之久,且极易复发,在中医看来,这是不懂治本之法。
此类病患可以下方:【药方一】紫草15克,茜草10克,旱莲草10克,白花蛇舌草3克,地龙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荆芥10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如果由于肺气不足,每每感受寒冷邪气而发用鼻塞流涕的患者,可用此方。
【药方二】辛夷花30克,川芎10克,川木通10克,细辛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蒿本10克,升麻10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
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6克,淡茶水送服,日服2次,饭后半小时许服。
我曾用之于高年男性久患鼻炎,服药一次而鼻即通畅。
如果病人出现鼻流黄涕,那是邪郁化火之象,要清其邪热,可暂用此方:【药方三】辛夷12克,当归10克,栀子10克,柴胡6克,川贝母6克,玄参30克。
水煎服,日一剂。
此方服后,浊涕消失即可停药,后当以扶正为法。
或者亦可用此方止涕:防风10克,荆芥10克,独活10克,藁本10克,辛夷10克,生甘草6克,细辛10克,牙皂3克,石菖蒲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如果未效可将细辛5克,牙皂2.5克,石菖蒲5克,共研极细末,棉花裹塞鼻内即效。
若鼻流浊涕,久久不止,则治疗时当清解内郁之火。
用下方:苍耳子9克,辛夷6克,白芷6克,细辛2.1克,川芎3克,藁本3克,桔梗3克,枯黄芩3克,连翘3克,藿香6克,生石膏12克,淡竹叶6克,甘草1.5克,水煎服。
以蒲辅周医案为例谈效不更方与效必更方
以蒲辅周医案为例谈效不更方与效必更方杏林墨香效不更方与效必更方所谓“效不更方”,是指某病证用某方初试取效后,即知道药达病所,药投病机,故不随意更法易方而继以原方施用。
不可否认,此说在临床上是有其指导意义的。
那么为什么,又要强调“效必更方”呢?节录蒲老风寒犯肺(腺病毒性肺炎)验案一则以说明之:初某某,男,3个月。
患儿突然发热咳嗽,无汗,有少量痰,伴腹泻日四五次,两天后咳嗽气喘加重,至第4天曾抽风两次,用土、红霉素等西药并服大剂麻杏石甘汤复以银翘散加味寒凉散热,症状未见改善,遂请蒲老会诊。
当时高烧40℃仍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色青,唇淡,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舌质淡苔灰白,胸腹满,属感受风寒。
始宜辛温疏解,反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
治拟调和营卫,透邪出表,苦温合辛温法。
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一剂后微汗出,体温渐退,精神好转,膈动微减,吃奶好转,喉间有水鸡声,腹仍满,便仍溏,日5次。
口周青色稍退,脉滑不数,指纹青紫稍退,舌淡苔秽白。
营卫已和,肺气仍闭,湿痰阻滞。
宜温宜降逆化痰。
用射干麻黄汤1剂,药后体温降至36.4℃,精神好转,全身潮润,足欠温,腹满已减,二便如前,面色青白,脉沉滑,舌淡苔退。
表邪已解,肺胃未和。
宜调和肺胃,益气化痰。
仿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两剂。
一药后仅有微咳,呼吸正常,食欲增进,大便日一二次,成形,小便多,脉沉细而滑,舌正常,无苔。
用二陈汤加味调肺胃化痰湿以善后,连服2剂而渐愈出院《(蒲辅周医案》)。
此案蒲老先后诊断4次,调方4首,抓住病机,效即更方,仅治6天,就立起沉疴,使患儿化险为夷,化病为愈。
试想若遵“效不更方”之说,守一法一方接连施用,病儿将会怎么样呢?由此悟及,临床既要“效不更方”,某方初试取效,若病机未变,立法处方就不宜轻易更换,以期乘胜追击,尽驱邪寇,或连续补虚,以至正复;,如风温在卫,拟银翘散但也要重视效必更方,凡某方初服见效,病机有转,则贵在灵活机动,随机立法调方遣药辛凉透解,初服表解热退,当施清肺润肺,以清余邪;热闭心包,拟安宫牛黄丸开窍解毒。
蒲辅周运用黄芩治疗温病经验举隅
蒲辅周运用黄芩治疗温病经验举隅董历华;王璞;王嘉伦;王亚旭【摘要】The methods of curing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should be facilitating the Qi movement , dispelling exogenous pathogen and saving Yin liquid .It was prohibited to use the bitter cold medicine during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 while as one of the bitter cold medicine , scutellaria was widely used to treat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This paper analyzed Professor Pu Fu zhou`s experience in using the scutellariae to cur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 such as the measles , Japanese encephalitis , adenovirus pneumonia and so 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lthough scutellaria was one of the bitter cold medicines , it was appropriate to be used to cur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when the treatment plan was flexible and time was suitable .%温病治宜宣。
气机,祛邪外出、保存阴津为法,忌用苦寒伤阴之品,黄芩性味苦寒,但众多医家临证治疗温病常配伍黄芩。
春、夏、秋、冬的感冒治法大有不同,蒲辅周的经验是……
春、夏、秋、冬的感冒治法大有不同,蒲辅周的经验是……蒲辅周治疗四季流行性感冒蒲辅周先生擅长治外感热病,热病最常见就是感冒、流感,跟师临诊亦必是最常见的病。
此文为蒲老给徒弟薛伯寿教授反复讲述,真实记录,蒲老修改。
善治外感必须从善治感冒起步,真正掌握感冒治疗方法,方可掌握达到外感热病善治者治其皮毛。
反复研读此文为善治外感热病重要奥秘之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有重、有轻。
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
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流行性感冒是传染性极大的疾病,也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急性传染病。
蒲辅周先生为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防治流感的流行,曾在《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中探讨了中医对四时流行性感冒论治的一般原则。
简要学习概述如下。
流感总属外感的疾患,治疗流感的原则也就总不外乎解表透邪为主,而解表法又应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法则。
根据流感的发病因素和季节,区别宜温宜凉,再辨其有无兼夹,自能执简驭繁,得其要领。
01流行感冒冬日治疗可分感冒寒邪(同伤寒治法)和应寒反温感受非时之气(同冬温治法)两类。
1. 感冒寒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紧、无汗、舌白、口不渴、舌质不红,可予麻黄汤;发热、头痛、身疼、项背强、脉浮长无汗,可与葛根汤。
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胸胁满、目眩喜呕、脉浮弦,可与小柴胡汤。
恶风寒、头痛身酸、胸闷不渴、舌苔白、脉浮,可与荆防败毒散。
恶风寒而咳嗽、身微痛、舌苔白、脉浮而体虚者,参苏饮可与之。
以上虽同是辛温解表的方法,但见症不同,体质有异,故处方用药,应区别对待。
2. 感受非时之气(时行不正之气)发热甚、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鼻塞、舌苔白或微黄、口微渴、脉浮数,宜葱豉桔梗汤凉解之。
医案026回蒲辅周老轻灵治外感病例一则~
医案026回蒲辅周老轻灵治外感病例一则~昨日银翘散合升降散,治疗风温卫分重症,逆传心包一案,属于外感中属较为急重类型,今日学习卫分证轻证用药,一起来看看吧~~026回专注医案学习案例韩某,男,74岁。
1960年3月28日初诊。
昨晚发热,体温38.5℃,微咳,咽红,今晨体温37.9℃,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
(《蒲辅周医疗经验》)积极想一想~【辨证】属风热感冒,治宜辛凉。
【处方】桑叶二钱菊花二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二钱桔梗一钱半芦根五钱僵蚕二钱竹叶二钱生甘草一钱薄荷(后)八分香豆豉三钱葱白(后)三寸 2剂水煎2次,共取200ml,分早晚二次温服,连服2剂。
3月30日复诊:服药后热退,体温36.4℃咳嗽减轻,但痰黏滞不利。
舌正无苔,脉缓和。
【辨证】感冒基本已愈,治宜调和肺胃,兼化痰湿。
【处方】瓜蒌壳二钱橘红二钱川贝母一钱半前胡一钱半云茯苓三钱天冬三钱竹茹二钱枇杷叶三钱芦根四钱。
2剂水煎2次,共取160ml,兑蜂蜜一两,分早晚二次温服,连服2剂,愈。
按语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清轻,不宜重浊,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道理。
初诊患者脉证属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合葱豉汤辛凉透表,辛凉与辛温药并用,治疗而愈。
二诊时,外感基本痊愈,痰黏滞不利,舌正无苔,痰热内蕴兼阴不足,温邪本易耗阴,加之患者素体阴不足,故宣肺、清热、化痰之剂中加入天冬、蜂蜜以养阴润燥。
方义分析桑菊饮长于宣肺止咳、疏风清热,故常用于风温初起卫分证阶段(卫分证轻证),常以咳嗽、口微渴,身热不甚为主症。
吴鞠通言“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
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
……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侯,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
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
“辨证要点咳嗽、微渴,身不甚热为主症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菊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蒲辅周先生治疫经验谈
蒲辅周先生治疫经验谈敬爱的周总理称颂蒲老:高明中医,又懂辩证法。
1971年周总理在全国卫生会议上指示:'蒲老是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要很好总结他的医学经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
'蒲老常说: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余治温疫多灵活运用杨氏温疫十五方,而升降散(僵蚕、蝉衣、广姜黄、大黄)为其总方。
治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
升降散的作用为辛凉宣泄,升清降浊。
其方以僵蚕为君、蝉衣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
僵蚕味辛苦,气薄,轻浮而升,能祛风除湿、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辟一切怫郁之邪气;蝉衣气寒无毒,味咸而甘,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祛邪伐恶,行气散郁,建功辟疫;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盖亢盛之阳,非此莫抑。
杨氏认为:温疫与四时温病有别,温疫为杂气为病,疫邪多种多样,侵袭一定脏腑组织而得某种疫病,'各随其气而发为诸疫',传染性强、有普遍易感性,如《内经》'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症状相似、无问大小',杨氏还阐明温疫既有大流行,'延门合户'也有散发,'偶有一二人',更阐明了空气和水的污染以致温疫流行蔓延,'种种秽恶,上溷空明清净之气,下败水土污浊之气,人受之者,亲上亲下,病从其类。
'杂气感则一时不觉,'先时蕴蓄',相当于潜伏期,邪毒自益鸱张而致病甚,认为外感无名暴病顷刻即亡,皆为温疫所致。
蒲老认为,对外感热病的诊治应当融会贯通'伤寒'、'温病' 、'温疫'学说,方能如虎添翼。
在非典邪魔猖獗之时,特介绍先师有关学术经验精华,据此继承心悟,对非典辨证论治设想,研究拟定八法及方药如下,供临床医生参考。
1、辛凉宣透法蒲老云:'温病、温疫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一般疫病畏用麻黄,然麻黄开表闭,宣透肺邪,消散间质饮邪而利小便,是其他药难以取代的。
蒲辅周用药经验总结
蒲辅周用药经验总结蒲辅周先生用药杂谈蒲老毕生勤于治学,写了许多读书笔记,对有些中药和方剂亦记录了自己的心得。
其中中药部分记录了蒲老的部分用药体会和一些单验方,录于后,以飨读者。
1.香薷味辛微温芳香,专长祛暑利水,为祛暑之良药。
有人说:夏月香薷乃冬月之麻黄也,因而被误解为发汗的峻药,但临床实际不是峻汗之药,夏季外感疾病,属暑湿郁闭于表者常需用到香薷、鲜香薷之类,但香薷确与麻黄不同。
香薷还可治疗水肿病,应注意实水时方可用。
2.荆芥辛温,为治诸风要药,外感风邪常用有效药,如咽喉痛、风疹多选用,荆防败毒散是外感病初起重要方剂。
炒黑走血分,治血病及产后血晕,用炒荆芥穗为末,以童便和酒调服。
3.姜生姜辛微温,干姜辛温,姜皮辛凉。
生姜散热温,主治颇多,主要是温胃,散风寒,和胃降逆。
一患者候诊,呕吐清水难忍,给生姜一片含之即止。
治痢,生姜与好茶叶各一两,浓煎服。
冻疮可用姜汁频涂。
火邪、温病慎用。
4.紫苏气香味辛性温,为民间常用有效发汗药。
临床上苏叶发表、苏梗理气安胎。
紫苏既能走气分又能走血分,白苏只能走气分。
5.桂辛温,温里用肉桂,发表用桂枝。
桂,春夏慎用,乃因春温夏热而言。
一云损胎,亦非确论,乃用之当否。
有表证五苓散用桂枝,无表证用肉桂。
6.藁本足太阳经药,祛风寒作用很好,主治风寒及头巅顶疼痛,脊强、疝瘕、阴中寒肿痛亦治之。
治头屑,取藁本、白芷等份为末,夜擦日梳,头屑垢自去(用食盐水,每晚洗一次亦效)。
7.白芷善治阳明、太阴诸风,以祛风为主,并能下乳。
治头风,香白芷一味,为末。
炼蜜为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荆芥汤下,名都梁丸;治口臭,以白芷为末,食后服一钱,白开水下,芳香解秽。
8.淡豆豉苦甘寒,临床主要用于解郁热,为解表发汗通用药。
葱豉、姜豉、栀豉、生地豆豉等都是有效简方,豆豉在伤寒、温病都可选用,我用火郁汤亦多加豆豉。
9.浮萍辛寒,水中紫背浮萍也。
浮萍为热证之发汗药,主治风热风温有效,除寒热、发汗。
治身痒、瘾疹、癣疮等。
名医蒲辅周:低烧2年,药费2元!用好甘温除热法是关键!
名医蒲辅周:低烧2年,药费2元!用好甘温除热法是关键!导读:肝脾不和,亦能引起低烧,主要调理肝脾两脏。
蒲老说:“我本着'肝为罢极之本','阳气者,烦劳则张',这个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低烧的治疗经验病因为本,症状为标,急慢性病都要询问病因,审证求因,“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正气为本,邪气为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就将疾病的内外因联系起来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外感发热病,必须分清是风、火、暑、湿、燥、寒以及温疫之杂气、戾气为病。
外感发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烧,治疗可参考外感热病。
而不少低烧病人,求因就是困难,病因不易问出。
有的一拖几年。
内热低烧病我本着“肝为罢极之本”,“阳气者,烦劳则张”,这个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这两句《内经》原文及我的体会:因患者不善于掌握劳逸结合,过度疲劳,中气损伤,脾阳下陷,以致消化不好,营养不足,中气不固,脾失健运,脾气不敛,虚热内生;肝喜条达,而易寒易热,精神过度紧张,而致肝脾不和,亦能引起低烧。
这样的低烧,主要调理肝脾两脏。
我治一病人年近七十,低烧8年,自诉开会或烦劳之后必然体温升高,静养不服药体温也能恢复正常。
由此可知“阳气者,烦劳则张”是有根据的。
“烦劳则张”实为阳虚,这个阳是指中焦脾胃之阳,亦谓之中气、中阳。
虚则不内敛而外越,以致低烧。
这样的低烧,用青蒿鳖甲汤多不见效,这是治疗阴虚发热的方。
阴虚发热每至夜晚烦热、盗汗、热退无汗,有时微恶寒。
久患内伤低烧有气虚、血虚之分,属气分者多,而属血分者少。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都是病人自己的感觉。
而这种低烧病人也有不觉发热、发冷,只觉疲乏无力、自汗、头晕,脉无力,体温偏高,一般是下午高,劳累之后往往高得更明显。
这种病人,我在北京、四川都治得不少,用药大体上是甘温除热法,轻则用补中益气汤,重则用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即当归、黄芪、党参、甘草、小麦、大枣。
蒲辅周临床惯用方
蒲辅周临床惯用方蒲辅周,现代医学家(1888—1975年)。
四川梓潼人。
其祖父为医生,辅周初习儒,后因经济原因而辍学,改从祖父习医,18岁时即悬壶应业。
后又深入钻研《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著作。
医术益精,名噪一时。
195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甫成立,即应聘到该院任职,曾任该院副院长之职。
其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多种。
曾任全国政协第三、第四届委员。
蒲辅周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科、妇科、儿科,尤擅治热病。
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
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1.艾附丸治疗痛经艾叶、四制香附等分,共研细末,红糖熬膏为丸。
每次服9克,每日2次,开水送下。
学习和运用体会温经理气止痛。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属胞宫有寒,肝气不舒者。
艾叶辛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配以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全方药简力专,共奏其效。
2.当归艾叶汤治疗痛经当归30克,生艾叶15克,红糖60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温经散寒,行血止痛。
主治痛经,症见经行腹痛,下腹凉,手足不温。
煎熬取3碗,分3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3.茺蔚老姜汤治疗痛经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煨老生姜各30克,红糖60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活血止痛。
主治痛经,症见经行腹痛。
水煎,分3次热服。
4.解毒丹治疗妇科肿瘤当归30克,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0.3厘米长即晒干)90克,肉苁蓉(酒洗去盐)30克,土茯苓90克,金银花、银花叶各30克。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每夜服1丸,嚼细,白开水送下。
学习和运用体会化瘀消癥,利湿解毒。
主治妇科肿瘤。
当归、牛膝和血消瘀;肉苁蓉滋肾肝,消癥瘕;赤豆卷、土茯苓、银花叶有消有补,可清火窍,和脾胃,利湿热,解毒;白蜜润五脏,解百毒,利二便,生凉熟热。
蒲辅周先生临证四诊撷菁
蒲辅周先生临证四诊撷菁
戴永生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6(23)6
【摘要】文中据《蒲辅周医疗经验》,将其临证四诊举隅为察神浮断病危、望白主情志伤、析动静知病候、验舌象辨病证、闻声音知虚实、问寒热辨气血、切脉象达常变等,旨在继承蒲老的四诊经验。
【总页数】2页(P243-244)
【关键词】蒲辅周;四诊;中医诊断
【作者】戴永生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
【相关文献】
1.蒲辅周辨治小儿腺病毒肺炎经验撷要 [J], 唐彦;何平
2.蒲辅周先生临证应用中成药思路和经验(续) [J], 李兴培
3.蒲辅周先生临证五辨探析 [J], 戴永生
4.蒲辅周先生治疗湿证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J], 张辉;何庆勇;惠小珊;但文超;孟培培
5.周仲瑛教授治疗疑难杂证用药特色撷菁 [J], 叶丽红;吴勉华;皮文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辅周治疗四季感冒的临床经验
被周总理称为“高明中医,又懂辨证法”的已故名医蒲辅周先生是当代数一数二的中医大家,生前曾为周总理和许多中央领导看病。
他有一句名言:“中医治病有一个秘诀,就是一人一方。
” 蒲老在时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颇有见树,且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若能灵活运用于临床,则四时感冒屡试屡验。
现加以整理,以餮同道。
蒲老生前以善治时病著称,他认为自然气候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强调临床“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指出“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气候”。
[注]
祖国医学虽对病原体没有直接观察,但已注意其自然环境,气候的外在因素对感冒的影响,所以对感冒的治疗还必须区别是时令之邪还是非时之气。
时令之邪是指风、暑、湿、燥、寒,这是五行所分,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为四时之正候。
中医认为感冒与四季时令有密切的联系,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某一种病毒的流行亦不无与某一季节的特异气候有关系。
蒲老认为《伤寒论》是以邪气伤人立论,伤寒的“寒”字实指“邪”字,伤“寒”即伤于“邪”气,如暴寒,是非其时而有其气。
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亦云:“寒字,只得与一邪字看”,即是印证。
非时之气:王叔和云:“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卒相似者,此则时行不正之气也。
”蒲老强调病有体异,木火型的人与痰湿之体就不同,木火体既感寒邪亦易化热化火,痰湿之体既使感受热邪,并不一定有火毒之证,并进一步指出人的体质有强弱,受邪有轻重,年龄有大小,地域有燥湿,气候有寒热,治疗上不拘泥于一方一法,必须灵活圆通,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治病求因。
笔者遵循蒲老时病的治疗经验,临证时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知常达变,因时制宜,辨证施治,提高了四时感冒的治疗效果。
四时感冒亦称四季感冒,即冬季感冒、春季感冒、夏季感冒和秋季感冒。
现分述如下:一、冬季感冒:冬为寒水主令凑理密固,常与寒邪有关,即狭义的“伤寒”之说,若气候反温,感其气发病者,则为非时之气,为病,当于冬温法中求治。
风寒郁闭:无汗,全身酸痛,头痛,身痛,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舌不红,苔白,咳嗽,咽痒,咽痛(有寒有热),微喘,可用麻黄汤,或用麻黄葱豉汤,有汗用桂枝汤,加味香苏饮为蒲老常用方:苏叶、香附、陈皮、甘草、桔梗、枳壳、前胡、杏仁。
加减法:邪表加豆豉、葱白;邪里加豆豉、栀子;邪气伤阴加豆豉、生地;冬天咳嗽重,表郁闭肺时加麻黄,即合三拗汤意,为治外感咳嗽的效方。
冬天偏温的,发热甚,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鼻塞,心烦,舌红苔黄者,蒲老喜用葱豉桔梗汤:葱白、豆豉、桔梗、甘草、薄荷、连翘、竹叶、栀子,本方为辛凉透邪,但药不宜太凉,太凉则冰伏其邪。
若体虚感冒冬温,咳嗽咽干,发热头痛,可用加味葳蕤汤:葳蕤(即玉竹)、葱白、豆豉、桔梗、甘草、薄荷、白薇、大枣,并发肺炎喘咳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含有皮疹者用越婢汤。
冬天非时之气的感冒(流感),症见舌红,干咳无痰,发热但不高,偏热者用桑杏汤;舌不红偏于寒象者用十神汤:葛根、升麻、陈皮、甘草、川芎、白芷、苏叶、麻黄、香附、赤芍、姜枣;寒热并重者用柴葛解肌汤:柴胡、黄芩、半夏、桂枝、生石膏、葛根、花粉、羌活、甘草、生姜。
二、春天感冒:风为主令,叶天士称为风温感冒,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挟风加薄荷、牛蒡子,挟湿加芦根、滑石,使其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热势必孤。
即《内经》“风淫于内,治从辛凉”。
有汗,但往往是汗出不畅,蒲老经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有的有汗,有的无汗,有的恶寒,但唇红、面赤、微渴、微烦、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是其主症。
风温也怕表气郁闭,温病是内热外达,最忌表闭,蒲老生动地把温病比喻为室内的一盘炭火,要使室内降温,一要开窗子,二用冷水泼火,室温才能降得下来。
开窗子就是宣发表闭,泼冷水才是清热泻火,言简意赅,比喻精当,实为温热病治疗的经验概括。
温病一由新感引动伏邪,二是内热盛,由内而外发,所以要用辛凉宣表,防止表闭,用牛蒡子、薄荷、荆芥、豆豉宣肺开表。
如热毒盛时,银翘散亦可合黄连解毒汤。
银翘散的配伍十分得当,银花解毒,连翘清热而不碍表。
银翘散不可久煮,辛凉药久煮则失去解表作用,银翘散的服法亦十分讲究,一次6克,每日三次,才能保证疗效。
银翘散的加减应用:银翘散加葱白,可加强解表作用,咳重加杏仁、前胡,咽痛加全蝎、蝉衣,全蝎为散风解毒之主药,或用露蜂房代之,僵蚕能解毒、散风、消肿,蒲老喜用。
蒲老治病药少,量轻,而疗效确切,此为关键所在及用药之奥妙。
春天的寒疫,即春之非时之气,类似冬天之伤寒,春应温而反寒,是气候的异常变化,这类感冒用十神汤加减,咽痛加僵蚕,蝉衣,此时之寒疫重邪,非此方不解,轻的可用加味香苏饮,此方不仅治春时之流感,还可灵活运用治疗肺炎、扁桃腺炎等,暮春或夏日流感可用增损双解散(蝉衣、僵蚕、姜黄、大黄、桔梗、黄芩、甘草、栀子、连翘、当归、生石膏、滑石、薄荷、白芍、荆芥、防风、芒硝),疗效确切。
三、夏日感冒:属热属暑,长夏则兼暑兼湿,一般都有头痛发热、流清涕、咽喉肿痛等症,可用银翘散加六一散,暑必挟湿,使湿从小便出,通腑也,或加郁金、藿香等芳香化浊。
香薷饮为夏天感冒常用方,加鲜藿香、连翘、神曲等,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夏天的感冒往往是因热受寒,方中香薷芳香化浊解表,醒脾利小便,厚朴行气祛湿,扁豆健脾利湿,实为暑湿外感之良方。
舌红加黄连,小便不利加滑石,即为新加香薷饮。
黄连香薷饮还可治疗夏天之菌痢,不治痢而痢自止。
藿香正气散(包括五加减正气散),亦为夏日感冒兼有胃肠道症状者之效方,症见吐、泻、胸闷、全身发紧、恶寒者,中医认为是“秽湿”之邪,外寒内饮之病,蒲老的经验是方中的白术应改为苍术。
四、秋天感冒:秋则燥气偏胜,有凉燥、温燥之分,秋为小寒之气。
凉燥用杏苏饮,温燥用桑杏汤,甚则用清燥救肺汤。
偏寒者用三拗汤疗效甚好,用小量的麻黄对付小寒之气,有热象用石膏,而麻杏石甘汤是重用石膏,此时石膏不须重用,寒重加葱豉汤,热重加芦根,身重或淋雨者用麻杏薏甘汤。
五、体虚感冒:表气虚兼营卫不调者,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气虚感冒用补中益气汤。
产后感冒可用桂枝汤,调营卫祛邪,或用熟料五积散(白芷、川芎、炙甘草、茯苓、当归、肉桂、白芍、半夏、陈皮、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治疗感冒兼有身痛明显者,脾虚感冒可用六合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木瓜、藿香、砂仁、厚朴)。
总之,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上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如流感,其传染力甚强,对人的健康和工作都有影响,感冒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可引发肺、心、脑等脏腑病变,应予以重视。
《内经》“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四时感冒的治疗,体现了蒲老治疗外感病必须掌握季节气候的正确论断,验证临床,疗效卓著。
[注]:蒲辅周医疗经验《时病的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