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新部编本
单音与和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单音与和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单音与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能够分辨不同的单音和和声。
3.掌握表现情感和意境的音乐技巧,通过演唱表达情感和意境。
4.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单音与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不同单音和和声的辨别。
3.音乐表现技巧。
三、教学方法1.介绍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例如:调式、音阶、节奏等。
2.用户身边的事物、活动、景色等,吸取一些音乐创作的素材。
3.在听到一个唱段后,让学生模仿并且一起唱,加深体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基础知识首先,讲解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什么是调式、音阶和节奏等,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对于唱歌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单音和和声的概念介绍单音与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区别,同时指导学生听取过程中掌握单音与和声的区别。
第三步:单音课堂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单音,诱发学生欣赏,认知不同的单音。
第四步:和声课堂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和声并引导学生区分不同和声,让学生体验将单音合在一起所产生的不同美妙的声音。
第五步:情感表现通过演唱歌曲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学习和掌控一些表情,动作和呼吸等技巧,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
第六步:展示和连续演唱学生可以像分组比赛一样,进行演唱比赛,并且表演的歌曲可以是学生自己选出,加深了学生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连续演唱一段时间的歌曲。
五、教学要点1.介绍单音与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区分不同和声所产生的美妙的声音。
3.掌握音乐表现技巧,通过歌唱表达情感和意境。
4.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时长本节课目前时长为45分钟,其中23分钟为理论课教学,22分钟为实际课堂演练,根据需要,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七、教学思路本教案着重体现现代教育思路,将学生思维和体验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单音和和声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的表现技巧,达到乐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八、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演唱实践,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单音和和声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能够更好的理解到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本文对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材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各个单元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音乐与文明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文明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音乐的欣赏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不同文明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各文明音乐的背景和历史发展- 研究欣赏不同文明音乐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开阔眼界- 了解不同文明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第二单元:音乐元素与构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手法- 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 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式- 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表达风格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三单元:音乐绘画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感受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点和相互影响- 音乐绘画表达的特点和方法- 研究通过音乐绘画表达内心情感的技巧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 学会运用音乐绘画技巧表达个人想法和感受...(继续分析其他单元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单元教材的大致分析,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份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内容。
编创-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编创 -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创作过程和编曲方法;
2.掌握简单的编曲技巧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编创,是让学生了解音乐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并亲自动手进行创作和编曲。
本教案选用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作为参考教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音乐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创作和编曲。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通过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和音乐类型,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音乐制作。
第二步:讲解
1.介绍音乐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分享编曲经验和方法。
第三步:实践
1.将同学分成小组;
2.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音乐创作和编曲;
3.学生需要自己创作音乐和编排曲子。
第四步:总结
1.带领同学们对创作的过程和编曲的方法进行总结;
2.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
1.知识获取能力: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动手能力: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音乐创作和编曲;
3.创新思维: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要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经验。
七、教学延伸
1.让学生在音乐软件上进行编曲;
2.让学生录制自己的音乐并进行演出。
初中下册音乐教案
初中下册音乐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辨别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理解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欣赏我国不同民族的经典音乐作品。
2. 学习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3. 分析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民族音乐,让学生猜测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音乐知识,教师总结。
二、欣赏民族音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民族的经典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2. 学生欣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学习民族音乐特点(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如旋律、节奏、乐器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民族音乐,让学生辨别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音乐知识,教师总结。
二、欣赏民族音乐(15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民族的经典音乐作品,如《赛马》、《敖包相会》等。
2. 学生欣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学习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四、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辨别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2. 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3. 学生理解民族音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4. 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渴望春天-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渴望春天-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式;
2.学习感受二胡演奏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并尝试用声音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问题以及配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的呈现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状态,比如: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们喜欢听哪种音乐?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吗?
2. 二胡概述(10分钟)
介绍二胡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乐器构造,简单演示二胡的演奏技巧。
3. 音乐鉴赏(20分钟)
播放《渴望春天》的音乐,让学生认真聆听,指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音质等方面分析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二胡演奏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
4. 小组讨论(15分钟)
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本次音乐鉴赏的内容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分享表达自己对这首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突出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同时提出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一些音乐基础知识。
同时,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到自己对音乐的想法和感受,激发了他们对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能够看到一些不足,如教学时间不够,有一些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些不专注,需要教师多加调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以提高教学效果。
7_1单音与和声 2节奏与旋律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7_1单音与和声 2节奏与旋律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7_1单音与和声 2节奏与旋律”,属于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材通过介绍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概念认识不够清晰。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的概念,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将音乐与道德法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音乐基本元素的运用和实践。
3.将音乐与道德法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的关系。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创作,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渗透教育法:将音乐与道德法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如歌曲、乐曲等。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音乐案例。
3.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4.准备纸笔,用于学生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响设备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音乐案例,让学生了解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的概念。
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基本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首歌曲,分析并讨论歌曲中的单音与和声、节奏与旋律。
音乐教案新部编本-《雪绒花》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音乐教案-《雪绒花》《雪绒花》教学目标:1、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吹奏歌曲《雪绒花》,区分什么是非连音吹奏和连音吹奏法。
教学重点:掌握吐音的技术和连音吹奏的方法。
教学难点:1、“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2、连音奏法时舌头和气息的运用。
教材分析: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传遍了全球。
《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
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VCD光盘、歌曲挂谱、竖笛、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为后面的老师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
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
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
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
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
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
《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
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
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
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
最新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乐海泛舟》word教案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一、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对西方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有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得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自然圆润得声音和优美抒情得情绪演唱《摇篮曲》。
(三)能够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和《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得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得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四)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得变奏旋律。
二、教材分析(一)《摇篮曲》1.作者简介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乐派后期得代表人物之一。
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他曾与巴赫、贝多芬齐名,被称作“德国三B”(姓氏得第一个字母都为B),由此可见他在欧洲音乐史上得重要地位。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音乐、追求古典精神得作曲家,主要作品有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及合唱作品。
在他得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得传统,和同时代得作曲家相比,他追求内在得感情和深刻得表现,反对浮华得表面效果,风格质朴、严峻,作品富有哲理性。
他继承传统,汲取浪漫主义得精华,写出有创造性得、有个性得、表达强烈得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思想得作品,成为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得杰出代表。
勃拉姆斯一生从未间断过艺术歌曲得创作,数量最多并最有影响得是抒情歌曲和民歌改编曲(近两百首)。
它们直接继承了舒伯特和舒曼得艺术歌曲得传统,感情真挚朴实,声乐和钢琴部分结合完美。
他记录整理所完成得《德意志民歌集》是他对德奥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得最大贡献。
2.歌曲分析勃拉姆斯得《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得歌曲,作于1868年。
它通过强弱拍节奏得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得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情绪亲切、温柔、恬静,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得动人画面。
听来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母亲坐在摇篮旁边,用手动摇篮,以亲切对话得语气,唱着催眠得歌曲,表达了人类最崇高得感情——母亲对孩子得慈祥得爱,也使我们感受到和平、幸福和温馨得生活气息。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红河谷》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歌曲《红河谷》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使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
3、通过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相关乐理知识,了解弱起小节,并能用4/4拍指挥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红河谷》,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能边演唱边指挥歌曲。
(2) 掌握4/4拍强弱规律。
教具:多媒体、钢琴、课件、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观察一下,这是哪的景色?生:加拿大师:为什么?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师:对了,枫叶是加拿大的国树,中国的第一高塔是东方明珠,467.9米,多伦多电视塔有553.33米,堪称是世界上最高的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式建筑物,从高处眺望,可以游览最完整的都市风光。
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美国本土。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
加拿大人常说:“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丰富多彩的地理”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
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学唱歌曲:1、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同学们考虑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2、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知识与实践-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知识与实践-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和节。
2.听懂简单的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3.了解各种音乐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4.学习唱歌和合唱,并能够较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感。
5.能够组织和创造简单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知识点:节奏、旋律、和声和节。
学习任务: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能够听出简单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音乐常识和乐器知识点: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音乐的分类和特点。
学习任务:了解各种音乐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能够听出不同乐器演奏的音色和声音特点;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分类和特点。
3. 唱歌和合唱知识点:声音的表现手法、歌曲的基本构成。
学习任务:学习唱歌和合唱,并能够较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感;了解歌曲的基本构成和演唱技巧。
4. 音乐创作和演奏知识点:创作音乐的基本要素、演奏技巧。
学习任务:能够组织和创造简单的音乐作品,并能够演奏乐器或唱歌创作的曲目。
三、教学方法1.听课:教师用CD播放一段简单音乐,让学生通过听来感受音乐的元素和情感。
2.互动: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常识和技巧。
3.合唱:通过合唱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学习声音的表现手法。
4.定向听觉训练:针对特定音乐元素进行听觉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5.音乐创作: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1. 音乐的基本元素1.讲解:教师在黑板上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和节,并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体验其中的元素。
2.定向听觉训练:让学生听几段不同节奏和旋律的音乐,让学生能够区分和分辨音乐中不同的元素。
3.制作乐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乐器,并演奏乐器演奏出简单的旋律和节奏。
2. 音乐常识和乐器1.讲解:教师通过PPT介绍各种不同的音乐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让学生对音乐乐器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互动:与学生进 行互动,鼓励他 们参与示范和表 演
反馈:对学生的 表现给予及时反 馈和指导,帮助 他们改进
互动与参与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音乐中的角色,增强情感体验 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音乐表演: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强自信心
合性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音乐 的兴趣和爱好, 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音乐活动。
培养学生的音乐 审美能力,提高 学生的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和集体 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自信 心和表现力,鼓 励学生展示自己 的才华。
03
教学内容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和休止符的 名称和时值
音阶和音程的概 念及辨识
音乐速度和节奏 的掌握
常用音乐记号和 术语的理解
音乐欣赏
欣赏曲目:《茉莉花》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音乐审美 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 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巩固、 总结
歌唱技巧
学会使用头声和胸声,掌握 真假声的转换。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 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
练习音准和节奏感,能够准 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加 强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 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学生反馈与互动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感受
教师自我提升
总结教学经验, 提升教学能力
反思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创新性:学生是 否在作业中展现 出创新思维
进步情况:学生 作业的进步程度
节奏与旋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节奏与旋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1.节奏与旋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2.音乐对人们情感和心理的影响;3.歌曲歌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节奏与旋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2.歌曲歌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2. 教学难点音乐对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播放器和音响;2.本单元教材;3.相关引导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并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 教学内容(1) 节奏与旋律1.定义:节奏指音乐中有规律的、有节制的时间间隔,旋律是一段由单个或多个音符组成的,有一定节奏的音乐片段。
2.作用:音乐中节奏和旋律不断交替,有节奏的旋律将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感更好地传达给人们。
3.实践:让学生通过唱歌和打拍子来感受节奏和旋律,并让学生动手创作一个简短的旋律。
(2) 音乐对情感和心理的影响1.大多数人都喜欢音乐,因为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情绪,让人体验到幸福和愉悦的感觉。
2.音乐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反应,并有助于塑造人们的个性和性格。
3.研究表明,听一些特定类型的音乐能够帮助人们改善睡眠、缓解紧张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4.实践:让学生用音乐来改善自己的情绪或情感。
(3) 歌曲歌词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1.指导学生阅读歌词,理解歌词背后的含义和思想;2.帮助学生探究歌曲所包含的故事和情感。
3. 布置作业1.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和背后的思想;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歌曲的文章,分析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并讲述与他们个人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了解音乐和歌曲的基本概念,并探究音乐对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互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创作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教案一、教学内容交响曲《伏尔塔瓦河》二、教材依据交响曲《伏尔塔瓦河》是人教版第二单元祖国颂歌里的内容。
三、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包括人声、乐器的音色听辨;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旋律线、音乐结构;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了解音乐体裁和表演形式;了解音乐风格与流派以及相关文化。
四、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含拟使用多媒体计划)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
(2)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3)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形象思维。
(4)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七年级下春之声教案新部编本
7、和老师情绪
3、达到目标1
4、掌握比较难唱的地方
5、突破难点
6、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歌曲
7、总体回顾本科内容,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渴望春天》
快 稍快 很快 极快
分组:……
表演形式:……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
作者及工作单位
巩义市特殊教育学校牛玲玲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力度和速度的掌握还可以,可以利用这一点表达歌曲的感情。
七年级音乐下册《镜湖月夜》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六单元神奇的九寨《镜湖月夜》教案课型:唱歌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镜湖月夜》,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欣赏、模唱等活动,体会乐曲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3、体会歌曲优美的旋律及藏族音乐风格,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字多音的连贯性及换气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1、播放歌曲《离天堂最近的地方》2、在我们四川有一处美丽的风景,闻名于世,被誉为人间仙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三、新课学习1、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a、歌曲是什么拍子的?2/4 3/4b、歌曲的旋律明显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风格?c、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饱含深情,舒缓、优美的情绪。
d、用什么样的力度呢?----轻柔、舒缓2、歌曲学唱1)打开口腔,开嗓练习。
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体会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3)跟范唱哼唱旋律,整体把握旋律线。
4) 模唱旋律,熟悉曲调。
5)加词演唱,注意连音线的位置,一字多音的音准。
单独练习一字多音的地方,谱子----加词6)根据歌词的断句及歌曲的意境,在歌谱中标明换气记号,统一换气的地方。
3、歌曲表现1)根据自己所理解的情绪演唱歌曲。
2)设计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4、拓展1)试着用报纸等材料为自己做一顶藏帽或一件藏裙,穿戴起来做歌曲表演。
2)请班上会跳藏族舞蹈的同学给大家表演,并试着学习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5、小结,下课。
《跳呀,快来跳舞》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跳呀,快来跳舞》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民族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3、学习高音、唱名、手势“6”(la)以及五声宫调式音阶,能在模唱后听辨出不同的音组。
教学重点: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教学难点: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音乐知识。
1、复习,唱一唱下面五个音。
演示课件。
1(do)、2(re)、3(mi)、5(sol)、6(la)。
2、跟着老师的手势唱一唱下面的音组。
①5336;②3566;③3532。
3、认识“6”(la)4、视唱与听辨。
61531626。
3、学生自己唱一唱。
32165652。
4、听辩老师弹奏的是哪一组。
三、新课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你能不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吗?2、在56个民族里,有一个民族名字叫“哈尼族”,这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
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给我们唱歌,我们听听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四、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弹琴,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4、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教材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道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
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教学用具多功能一体机,PPT等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介绍1、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学习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生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听辩出是几拍子,有何特点?3、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
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4、复习三拍子击拍图式,学习新图式,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击拍,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二、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歌曲背景介绍:1955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准备参加由苏联发起、社会主义阵营广泛参与、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联欢节的主题是和平、友谊、团结。
当时世界青年联欢节向全世界征集活动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就是在这次征歌活动中创作出来的。
当时,曲作者天戈和词作者江山同在北京群众艺术馆工作,都才二十几岁。
天戈先写的曲子,江山用一个晚上就填好了词,俩人又在一块修改定稿《青年友谊圆舞曲》后《歌曲》杂志发表,不到半年就很流行了,各地群众艺术馆纷纷转载,印活页歌谱,传唱开来。
2、学唱谱:(1)学生击3/4拍子视唱二次,教师辅以琴声。
【优质部编】2019-2020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楚商》教案2 湘艺版
《楚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介绍我国古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识别编钟、编磬,听辩其声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识别编钟、编磬,听辩其声音;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
生:举例(略)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很多例子,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生: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
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
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1.独特的钟、磬磬(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
(图片)钟(1)介绍陶钟。
(2)编钟的历史: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甚称中国一绝。
在古代遍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为何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4)作品听赏:《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5)想一想:听钟声和磬声,并说出其特点。
《卡门序曲》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卡门序曲》教材分析:《卡门序曲》作为歌剧《卡门》的前奏曲,对于整部歌剧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歌剧序曲所具有的一般特点。
经常被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它的结构简练,乐曲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部主题:采用紧凑的节奏、带顿音的、模进的旋律、辉煌的音色,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
第一插部:节奏轻快、旋律跳跃,描绘了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的欢乐;第二插部:来自《斗牛士之歌》,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两次,第一次,弦乐主奏,抒情细腻,第二次,不仅高八度演奏,还加进管乐,情绪激昂、雄壮,刻画了一位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
《卡门序曲》音乐语言丰富,艺术表现力极强,成功地用音乐描绘了故事场景,刻画了人物形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教学目标:1、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序曲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3、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难点:感受《卡门序曲》的回旋曲式中的三个音乐主题和它们的情绪对比。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要求学生自主了解《卡门》剧情、作曲家生平及序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一、音乐导入师:首先我给大家来一段音乐,请大家听完这段音乐回答几个问题:(一)这段音乐的情绪如何,请你选择一下?A抒情优美 B热烈欢快 C忧郁悲伤(二)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师:这段音乐是描绘了斗牛场的情景,它选自歌剧《卡门》。
所谓歌剧呢,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包含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
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
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
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
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第一单元第二课教学内容: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1.《新疆之春》(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
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
4.《春天奏鸣曲》(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
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二)学吹竖笛《春游》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
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
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
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二单元红旗飘飘一、编写意图本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的主题意义,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从音乐材料上看,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歌剧《江姐》选曲、有管弦乐、有通俗歌曲、有合唱歌曲。
虽然主题相对集中,但音乐表演形式各异,如《绣红旗》为女生齐唱;《红旗颂》为管弦乐合奏;《红旗飘飘》为独唱;《国旗颂》为合唱。
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上看,本单元也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
比如,“音乐故事”介绍了国歌产生的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田汉、聂耳在强烈的爱国情感召之下的创作激情,这与20世纪上半叶“抗战”前夕的历史紧密关联;与《红旗颂》同时呈现的配图是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作),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同时也从音乐、美术的角度讲述着历史,提示学生关注音乐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价值;《红旗飘飘》是2000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壮行的歌曲,所配插图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的照片,将体育与音乐相关联,等等。
从时间上看,进行到本单元教学时大约在4月初的“清明”前后,与学校组织的祭扫革命先烈陵园等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比较贴近。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唱歌”和“创编”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音乐活动”。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
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背唱《国歌》”。
《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
《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
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
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 音乐欣赏:《绣红旗》。
教学目标: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教学过程:(一)唱歌1.学生随音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