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板块学习课件:第1课 荷塘月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看到这段文字后,为找到了蝉在夜晚会叫的证据 很高兴。就在他准备给陈少白回信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刘崇乐教授是位治学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虽然拿来了关于 这个问题的记录,自己其实并没有表态。如此看来,书上那 一段记录也许是个例外。 于是,朱自清在给陈少白回信时说,自己请教了昆虫学 专家,专家和你的看法一致,蝉在夜晚是不叫的。并表示如 果以后《荷塘月色》再版时,要删掉月夜蝉声那句子。
《故都的秋》 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 的感受。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 “我 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 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 气也”的萧瑟、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愤懑、 “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 慨。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众不同的体会,从 “清” “静” “悲凉”入手,咏赞了故都的秋天。 “文以载道” ,郁达夫 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了“秋”的故都。在郁达夫的眼中,故都是一种 象征。这时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都,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故都。中 国北方的战云,东北沦陷的屈辱,内忧外患的夹击……凝聚在郁达夫 的笔头,一篇《故都的秋》就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明证。
(一)背景链接 《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7 月。当时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 二”反革命政变后, 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的时候, 朱自清正处 于苦闷彷徨中。 他曾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变化:“在旧时代 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 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 加这种实际行动时, 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 我 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总得找一个依
生 平 经 历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主要作品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诗论《诗言 志辨》,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
尺度》。
评价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
(二)人物轶事 求真的朱自清 1927 年 7 月, 朱自清发表了写景散文 《荷塘 月色》 ,其中有一段关于“月下荷塘”的描写: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 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 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 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 有。”文章以优美秀丽的风格,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囚绿记》 陆蠡身处沦为孤岛的上海,一直怀念一年 前他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他 喜欢这绿色,留恋这绿色,引为绿友,是因为 这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有一种“永 远向着阳光”的执着,有一种“永不屈服于黑 暗”的精神。卢沟桥事变,祖国山河沦落,我 们的国家正像这被囚系而枯萎的常春藤。朝着窗外阳光的常春藤, 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是中华民族对光明前景的信仰。常春 藤是陆蠡向往光明的象征,也是他不屈不挠的体现,更是他高尚品 格的证明。 一首 “绿的赞歌” 寄寓了一个正直爱国者的情感和愿望。
第1课
荷塘月色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192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1931 年留学英国,后又 漫游欧洲; 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 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 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在反 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 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咐家人不买配售面粉, 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1930 年的一天,朱自清收到了一位名叫陈少白的读者来信, 毫不客气地对朱自清指出,那段“月下荷塘”的描写严重失真,树 上的蝉在夜里是从来不叫的。对于这位普通读者的质疑,朱自清没 有置之不理,而是非常重视,并决心要把此事的真相弄个清楚。他 在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无果后,又询问了很多朋友,大家都赞 成那位读者的看法。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又写信请教昆虫学教授 刘崇乐。接到求援信的刘崇乐也很重视,翻阅了大量书籍后,抄了 一本书上的话拿给朱自清,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好不容易找到了 这一段儿。”该书的作者说,蝉一般夜里不叫,但也有叫的时候, 作者本人就亲耳听到过月夜蝉鸣。
《荷塘月色》 朱自清诉说了自己 的不宁心境,却描写了 一个宁静的荷塘 : 这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环 境,环境中透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 环境,环境中透出诗人的洁身自好。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 荷花有作者的影子,清冷的明月是他人品的象征。身为清华教授 的朱自清一生清贫, 甚至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 其人其事其文, 从精神上感动了一代代读者。这样一位民主战士,宁愿饿死也不 吃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文学家的尊严与气节。我们需要 的就是这样有骨气的文人,我们的民族也需要这样骨气的脊梁。
朱自清寄信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陈少白的回音,直到抗战爆 发的第二年,才在正中书局出版的《新学生》月刊上,看到陈少白 发表的一篇针对蝉在夜晚是否会叫的专文。 文中不但引用了朱自清 的回信,还引用了北宋诗人王安石《葛溪驿》中的诗句“鸣蝉更乱 行人耳”,更正了此前对朱自清描写夜晚蝉叫的质疑。 自接到陈少白的质疑信,朱自清总是“有这切己的问题在心 里”。其间,他非常关注所有这方面的探讨,更十分留意蝉在夜晚 是否会叫。而且,他也曾两次亲耳在月夜听到了蝉声,也就是说, 蝉在夜晚会叫的描写没有错。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曲解了昆虫学 家刘崇乐教授的话。
百度文库
朱自清想写信与陈少白进一步探讨,却已不知道他的确切 地址,便于 1948 年专门写了题为“关于‘月夜蝉声’”的短 文,感慨道:“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做概括的推论。例如, 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的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 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 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里是个有 趣的例子。” 这件事在他人眼里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一贯治学严谨的 朱自清来讲,却容不得半点瑕疵。这不仅反映了他对“真”的 执着追求,更体现了一个作家视普通读者为上帝的高贵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