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P
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又被称为“点对点”。
“对等”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
P2P还是英文Point to Point (点对点)的简称。
它是下载术语,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载的同时,自己的电脑还要继续做主机上传,这种下载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点是对硬盘损伤比较大(在写的同时还要读),还有对内存占用较多,影响整机速度。
互联网能够发展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布建的任何一根血脉都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设置的。
而现在能够引起互联网震动的,无非也只有交流方式的变革本身。
如今,在基于网络的各种技术充斥于我们周围之时,恐怕只有很少人不知道P2P的概念了,即便您没有深入探究,但您每日在互联网间进行的活动几乎没有不沾P2P技术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你使用QQ尽情聊天之时,实际上就享受着P2P技术给你带来的快感与兴奋。
P2P技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关于P2P技术的两种解释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种解释是,P2P即peer-to-peer。
而peer在英语里是“(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的意思。
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我甚至觉得解释成为person-to-person更好一些。
反正交流也都是人的交流。
而另一种解释是,P2P就是一种思想,有着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的潜能的思想。
客观讲,单从技术角度而言,P2P并未激发出任何重大的创新,而更多的是改变了人们对因特网的理解与认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BM早就宣称P2P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现象。
不管是技术还是思想,P2P是直接将人们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
它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真正地消除中间环节。
这听起来仿佛全新的概念,但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们每天见面,或者通过电话直接交流都是P2P最直接的例子。
而这个时候你有没有从电话的发展的历史中隐约感觉到,P2P必将在互联网时代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他可以改变现在的Internet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让我们的语言影像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到对方身边。
它最符合互联网络设计者的初衷,给了人们一个完全自主的超级网络资源库。
说到P2P,就不能不提BT,这个被人戏称为“变态”的词几乎在大多数人感觉中与P2P 成了对等的一组概念,而它也将P2P技术发展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
实际上BitTorrent(中文全称比特流,简称BT)原先是指一个多点下载的P2P软件。
它不象FTP那样只有一个发送源,BT有多个发送点,当你在下载时,同时也在上传,使大家都处在同步传送的状态。
应该说,BT是当今P2P最为成功的一个应用。
如果解释一下的话,BT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多个部分,客户端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部分,客户端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部分。
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拿乙已经下载好的第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到甲的电脑上去拿甲已经下载好的第N部分。
有一句话可以作为BT最为形象的解释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而最初听到此概念时,有人对我说,别用BT,会坏你的硬盘的!大概指的就是前一句。
现在看来,没有贡献怎么会有获取?这大概最可以概括BT下载传输的精髓。
工具软件BTJoy,将这一技术以软件的形式完美起来,这个诞生仅有一年的软件已经迅速热遍了整个网络——对于BT下载的爱好者来说,120G的硬盘都可以被迅速塞满!
除了BT下载,另外一种下载方式就是利用Usenet上的资源。
有人把他理解成p2p,其实并不正确。
这种下载方式在国内并不为人所知,但在国外非常流行。
主要原因是Usenet 上的资源大多数是英文的或者其他语言,所以要求用户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
Usenet上的资源可以说是全球性的,而且下载速度极快,IP匿名,因此在西方国家是最受欢迎的网络下载工具。
在新浪上可以下载到Usenet的工具,是非常好用的一款Usenet软件。
如果说涉及此种特点便称之为信息技术中的P2P的诞生,那么它的历史这可就远了。
P2P 本身的基本技术的存在时间和我们曾经熟悉的USENET、FidoNet 这两种非常成功的分布式对等网络技术几乎是一同的,甚至更长些。
翻翻资料就可以知道,USENET 产生于1979 年,FidoNet创建1984年,它们都是一个分散、分布的信息交换系统。
在最初的P2P 应用出现时,许多使用该技术的人们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
然而正是这种孕育着思想的网络技术为P2P的出现搭建了摇篮。
P2P正式步入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7月,那几乎就是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阶段。
在一段介绍此时P2P技术的时间表中这样写着:“Hotline Communications is founded, giving consumers software that lets them offer files for download from their own computers.”(1997年7月,Hotline Communications公司成立,并且研制了一种可以使其用户从别人电脑中直接下载东西的软件)
或许有人还记得,早在1998年,美国东北波士顿大学的一年级新生、18岁的肖恩?范宁为了能够解决他的室友的一个问题——如何在网上找到音乐而编写的一个简单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把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存放在一个集中的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就能够方便地过滤上百的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
到了1999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做Napster的程序成为了人们争相转告的“杀手程序”——它令无数散布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爱好者美梦成真,无数人在一夜之内开始使用Napster。
在最高峰时Napster网络有8000万的注册用户,这是一个让其他所有网络望尘莫及的数字。
这大概可以作为P2P软件成功进入人们生活的一个标志。
德国互联网调研机构ipoque称,P2P已经彻底统治了当今的互联网,其中50-90%的总流量都来自P2P程序。
在P2P程序里,BitTorrent已经超过eDonkey(含eMule),占了P2P流量的50~70%,而后者根据地区不同份额为5~50%,不过在某些地方,eDonkey仍是P2P首选。
另外有趣的是,虽然Skype对带宽需求并不敏感,但在一些地方的带宽占用率最高也能达到2%。
Ellacoya Networks在6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北美网络流量中只有37%来自P2P,
HTTP依然高达46%,而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以上源于YouTube等视频分享网站。
虽然统计数字有差异,但ipoque和Ellacoya Networks都认为视频已经成为当今网民的一大需求,也正是各种各样的分享视频和高清视频占据了大量的网络带宽,ISP应当尽快部署新技术,满足网民需求,而不是一味将P2P视为洪水猛兽.
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
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
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
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
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
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
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
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
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
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
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
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Q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
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
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
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端对端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
但P2P 并非纯粹的点对点技术,实为解作群对群(Peer-to-Peer)。
在虚拟私人网络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中,也有P2P这个名称,它才是真正解作点对点(Point-to-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