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李红艳
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膝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胭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
ICU 患者病情危重常存在卧床、制动、高凝状态及血管损伤等因素,是DVT的高危人群,在DVT的发生、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特殊性。
有研究[1]报道,ICU患者DVT的发病率31%,远高于普通人群。
因此,加强对患者DVT的观察及预防极其重要。
本文就我院ICU自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DVT患者15例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降低ICU患者DVT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患者中发生DVT 15例(多普勒超声均显示单侧或双侧深静脉血栓形成),累及左下肢9例,右下肢3例,双下肢3例。
其中脑出血后遗症患者7例,骨科手术患者3例,大隐静脉手术患者1例,结直肠手术患者2例,其他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
目前国际医学界未有公认的标准应用于ICU住院患者DVT的风险评估,故借鉴ACCP会议和科室制定的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2],具体见表1。
具体治疗方法:对有中危和高危风险者,推荐使用充气压力泵、低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梯度和压力袜等预防方式;对有超高风险者如择期进行下肢大手术,髋部、骨盆或下肢骨折,急性脊髓损伤及瘫痪患者,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联合物理预防及口服抗凝剂。
2 危险因素分析DV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是指没有诱因的突发性,占总发病率的15%~20%,多数与用力过度相关,如运动员手臂用力过猛,导致管壁受压损伤,引发急性血栓累及臂静脉。
继发性DVT是指由各种诱发因素,如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心脏起搏装置,或癌症引起的血栓,占总发病率的75%~80%[3]。
ICU危重患者DVT主要是后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1.高危人群的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肥胖、长时间卧床、手术、怀孕等。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手术后患者等,应及早识别风险,采取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动态观察病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变红等症状,应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及时就医。
3.活动恢复: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液淤滞。
4.床上体位的调整: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平卧位,可以采用半卧位,有条件时可以使用床头抬高的方式,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5.避免长时间静脉置管:对于需要长时间静脉输液或放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期更换输液管和导管,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6.弹力袜的使用:对于高危患者,如髋关节或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应穿戴弹力袜。
弹力袜通过加大下肢静脉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7.抗凝治疗:对于高度疑似或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及时进行抗凝治疗。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在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1.定期观察和评估:对于已确诊或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定期观察和评估病情。
包括观察下肢是否肿胀、疼痛、色泽是否异常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
2.保持下肢休息: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保持下肢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在床上休息时,患者可以将下肢抬高,帮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温暖敷料:将温暖的湿毛巾或热水袋放在患肢上,有助于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嘱托,及时服用抗凝药物。
如有疼痛,可以服用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5.加强宣教: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
告诉患者如何正确穿戴弹力袜,合理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立等,以减少血栓的发生风险。
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80例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防治性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关键词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术后并发症,轻微程度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障碍,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功能的早日恢复,病情严重者会导致肺栓塞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疾病形成,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相当重要[1]。
本次研究中,分析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防治以及护理实施方法,总结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1.0±5.4)岁,卵巢癌手术15例,附件切除术13例,剖宫产术19例,子宫切除术15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4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4例。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护理,包括给予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适当的心理指导,并观察患者是否有患肢肿胀、腓肠肌挤压阳性、浅静脉曲张等症,并实施针对性治疗。
观察组从入院开始对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个性化防治护理方法,术前先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实施健康宣教,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操作,术中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并间隙的挤压患者腓肠肌,引导患者进行足趾部锻炼,2 h/次;可适当抬高病床,促进下肢血液迅速回流,防止术后输注刺激性或高渗液体,在每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减少不必要的穿刺实施。
护理工作中的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
护理工作中的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深静脉血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常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或手术后患者身上。
预防深静脉血栓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每一个医护人员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能。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疾病,位于深部的静脉内,通常发生在下肢、髋部和膝关节等部位。
如果深静脉血栓脱落并经过血流进入肺动脉,就可能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1. 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在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工作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
包括长期卧床、手术、外伤、高龄、肥胖、吸烟、家族史等因素都会增加患者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通过对患者的详细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2. 鼓励患者积极活动长期卧床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边活动,包括活动双腿、屈伸膝关节、翻身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淤血。
3. 必要时使用预防装备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如手术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等,可以考虑使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装备,如弹力袜、动脉泵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4. 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5.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在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状况,还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疾病,容易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恐惧。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护士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6. 注意药物治疗在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中,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帮助患者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频率,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7.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中,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施有 效的护理 干预措施 , 未发 生 1例深静脉血栓。结论
的预防和护理对避免围术期发 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围术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疗效
深静脉血栓 ( V 形成是骨科 十分 常见 的并发症 。近年 , D T)
231 术后一般护理 ..
了解患者手术方式 、 手术时间的长
21 心理 护理 .1 .
耐心疏导和解释 , 给予安慰和鼓励 。介
显 , 体的肿胀程度 、 肢 肤色 、 感觉 、 浅静 脉充盈情况可 反映下肢
绍 主管 医师 的技术 和手术 优点及科室发展的情况 , 介绍与术 并 后 恢复 良 患者见面 , 好 消除其思想顾虑 ,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
21 饮食 护理 .. 2 做 好饮 食指导 , 指导 患者围术期进易消
31 指导 患者尽早开始足 、 . 趾主动运动及腓 长肌、 四头 股 肌训练 , 多做深 呼吸及 咳嗽动作 , 以加快静脉血流速度 , 轻水 减
肿 , 善血 流动力 学 , 红细胞 聚集结 构破坏 , 改 使 防止血 栓 的形 成 。此外 , 下肢肌 肉有节律性 收缩 和静脉瓣 的协 同作用 可促进 肌 肉内或肌肉间的静脉 内血液 向向心方 向流动 。对年老 、 体弱 等患者可行下肢肌 肉被动按摩。 3 早期离床 活动 ,根据病情尽可 能指 导患 者早期 离床 - 2
一 汐留目嘧露
骨科 围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 防及护理
何 慧琳 汪利辉 尚建英 刘 莉
( 阳市 中心医院 , 绵 四川 绵 阳 6 1 0 ) 2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
科 学
22 术 中护理 .
骨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骨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作者:刘瑾尚小华党代玲李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在骨科行髋、膝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高危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可引起灾难性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本病的预防、治疗及早期诊断已引起临床上的足够的重视。
本文在诸多方面详细阐述了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及早期诊断的当前研究进展,临床上在手术前、中、后,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制定详细的计划,从多个角度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治疗及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65-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血栓形成大多发生在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后)。
国外调查表明,未采取预防措施的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0%,我国上海为30%。
临床上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其临床表现有4大主证: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如何预防、减少DVT的发生和危害是骨科护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者,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6岁,平均体质量65.8kg;其中髋关节置换术8例,膝关节置换术7例,股骨干骨折切复内固定术11例。
2例患者出现明显DVT症状,占7.7%,其他患者均无症状。
2 预防性护理2.1 术前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传:高龄、吸烟、肥胖、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和既往有DVT形成史及严重外伤史者术后易发生DVT[1],要详细询问病史并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脂、血糖等。
2.2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术后用软枕垫高或抬高床尾的方法抬高患肢[2],应尽量避免仅在膝下垫枕,导致屈膝、胭窝血管受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谢 谢 !
危险度分级
①低危:年龄<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 (30min以内),无其他危险 因素,长期卧床; ②中危:年龄40~60岁,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无危险因素的非大 手术;<40岁,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 ③高危:>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60岁,有危险因素, 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VTE)、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大手术; ④极高危:年龄>40岁,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病史的大手术;髋、 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重度创伤、骨髓损伤。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髂股静脉呈 松弛不受压状态,对缓解静脉牵拉有一定作用。避免膝下垫 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注意肢体保暖;避免食用富含维 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药物的作用。 2.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护理 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 疾病,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保持部分凝血 活酶活化时间(APTT)是对照值的1.5倍较为理想。用药后观 察有无出血征象,如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静 脉穿刺处及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痰中是否带血 和阴道恶露的量和性质,每日定时作尿常规检查和大便隐血 试验。
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DVT的机 会为40%~80% 髋部骨折及术后 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 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
பைடு நூலகம்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的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其它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一、病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 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 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还可 以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 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 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口服避孕药、外伤、 分娩等。DVT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 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 重者可发生股青肿,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 起严重的并发症肺梗塞(PE)。发病一般在 术后3~15d。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强监护 ,及时发现妊娠超过或达到预产期产妇 的胎儿异常 , 或 者胎盘提前老化 、 羊水过少 、 胎儿过熟等不 良因素 , 及 由正 常转 指征适 当放宽, 这样对产妇及围生儿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向异常 的动态变化 。 若发现过期妊娠并羊水过少 , 应立即监护 ,
下肢 深 静脉 血栓 的预 防 与护 理
裴秋 萍
( 南京市浦 口区中心 医院, 江苏 南京 2 1 1 8 0 0)
水平 , 曲膝 1 5 。, 不要在胴 窝或小腿下 单独垫枕 , 以免 影响小
腿深静脉 回流。严 密观察患肢末稍血液循环如皮肤 的颜色 、 皮 温、 感觉 、 肿胀 程度 、 足背动脉搏动。每 日对双下肢 的周径进行 测量并做 比较, 做好 记录。术后注意保 持患肢伤 口引流管通畅 , 早期功能锻炼 , 早期下床活动。改善生活习惯 , 避免久坐久站。
术后 2 h - 7 2 h血液处 于高凝状态 , 易形成 D V T 。 未发生 D V T的
患者其 D 一二聚体值 能较快下 降 ,峰值仅持续 3 d ~ 5 d ,所以
3 . 2 治疗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旦 发生立即开始溶栓治
疗, 尤其在 2 4 h内效果最好 , 常用药是尿激酶和重组链激 酶。② 抗凝治疗 : 常用药物是低分子肝索钠 , 5 d ~ 7 d的低分子肝素治疗
间 注 意检 查 血 凝 功 能 。
及 不 良后果, 向其讲解早期床 上活动的重要性并 给予 正确 的指
导, 使其消除思想顾虑 。
1 . 2 评估 ① 掌握 患者血凝 检查结果 尤其是 D 一二 聚体 的数值 , 创伤及 术后 D二聚体高峰期 位于术后 2 h ~ 7 2 h , 说明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1、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术中和术后患者适度补液,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ml,可以稀释血液,增加血容量,可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3、术后抬高患肢20~30度(略高于心脏水平),做踝关节屈伸、旋转、内外翻运动。
4、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5、避免在膝下垫枕过高,过度曲髋,用过紧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6、静脉壁损伤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7、长期卧床及手术病人应告知绝对戒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8、若突然出现下肢剧烈疼痛,浅静脉曲张伴有发热,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9、对年老、癌症或心脏病患者在胸腔、腹腔或盆腔大于手术后,股骨骨折后,以及产后妇女更为重视。
10、每班测量大腿周径,以膝上10CM为监测位置,相差≥5CM有诊断价值。
同时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变化,肢体有无进行性肿胀。
11、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漱口、多饮水,大便干结者可用开塞露通便,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预防并发症发生。
12、血栓高危病人,应使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3、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该积极治疗静脉曲张。
14.对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倾向而又须手术者,可在术前采用小剂量肝素,口服华法林预防,血栓高危病人术后6小时可以开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5、小腿静脉血栓的患者,形成时也应尽早处理,以防血栓向股静脉延伸或发生血栓脱落。
16、及时解除各种增加腹压的因素,如腹胀、尿潴留、便秘及腹带包扎过紧等情况,防止肢体发生坏死。
如果患者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及咳血症状应提高患者并发肺栓塞的警惕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培训
皮肤破损和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抓挠;如出现破损或感染 ,及时消毒并更换敷料。
06
患者教育与家属参与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症状、危害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如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保持适当的运 动等。
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风险,如肺栓塞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05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出血倾向的监测与应对
密切观察
定期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穿刺部位等有 无出血点、瘀斑或血肿。
实验室监测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及时发现出血倾向。
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停止抗凝治疗 ,给予止血药物,并通知医生处理。
肺动脉栓塞的识别与处理
症状识别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 ,应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
03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在 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 物进行预防。
04
在使用药物预防时,需密切监测 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药物副作用情 况。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
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促
进静脉回流。
01
禁止按摩
02 避免对患肢进行按摩、挤压等操
学习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培训中详细介绍了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如早期活动、使用弹力袜、避免长时 间久坐等。
掌握了专业的护理技能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参与者掌握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专业护理技能,如观察病 情、协助患者活动、进行药物治疗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监测设备的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监测设 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液流动情况,及时发现并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预防:1.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泵的作用。
患者需要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2.穿弹性袜:穿弹性袜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淤血。
应配合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型号和大小的弹性袜。
3.避免长时间静卧或长时间站立:长时间静卧或站立都会增加下肢淤血的风险,应适当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积极控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积极控制其他疾病的发展,降低患者患DVT的风险。
5.注射抗凝剂: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会根据需要给予抗凝剂,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护理:1.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肿胀、疼痛、发红等,并记录病情。
2.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条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
3.提升患肢:提升患肢可帮助减轻下肢淤血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将患肢抬高。
4.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镇痛、消炎等措施,以缓解症状。
5.配合医生给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者服用药物,如抗凝药物、抗栓药物等。
护理中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教育:1.宣传预防知识:向患者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预防的重要性及相应措施。
2.注意用药规范:告知患者抗凝剂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等,以及注意事项,如避免服用其他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避免长时间吃生肉等。
3.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穿戴弹性袜,如何控制其他疾病的发展等预防措施。
4.规范活动:教育患者在床上或活动中如何正确变换姿势,如何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等。
5.随访观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随访制度,定期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计划。
在预防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要通过亲切关怀和积极沟通,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提高治疗的效果。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以下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护理措施:
1.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如早期起床、走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 静脉疏通:使用加压袜或弹力绷带等有效手段,帮助下肢静脉回流血液。
3. 保持水分平衡:饮水量充足,避免脱水,以保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性。
4. 睡姿调整:尽量保持仰卧位,避免长时间处于平躺或坐位,对于无法翻身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改变体位。
5. 术后抗凝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如注射肝素或服用抗凝药物。
6. 早期的物理预防:使用压力设备,如间歇注压装置(IPC)
或主动脉泵,来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7. 防止受伤和压迫:避免下肢受伤,减少长时间受压,如长时间坐位、交叉腿等。
8. 风险评估和教育宣传:对于居家或住院患者,要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对于高危人群进行详细的教育宣传,提醒其注意预
防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预防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制定。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
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二)活动卧床患者至少每2h翻身一次,鼓励并督促其在床上主动伸屈健侧下肢,做屈趾、屈背、内外翻以及足踝的翻转运动,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侧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三)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反复穿刺。
静脉输液和采血宜选用上肢浅静脉,动脉采血可选用桡动脉穿刺。
(四)药物预防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
(速避凝)由于抗凝作用强,很少引起出血,不需要监测凝血酶时间等优点,在预防DVT上取得较好效果。
常用速避凝2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5~7d。
在应用速避凝时应注射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有无过敏反应。
(五)严密观察DVT的症状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应经常观察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一)一般护理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屈曲15°。
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应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
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可用厚约10cm软枕垫于患肢下。
(二)溶栓护理溶栓治疗主要用尿激酶。
尿激酶全身用药时通过周围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溶栓药物,用药剂量大,2个月以内活动性出血的脑卒中、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等禁用此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蔬菜、水果等
0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06
避免外伤,如磕碰、划伤等
健康教育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
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02
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
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03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
坐、久站等,适当活动下肢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
护理措施
保持卧床休息: 穿戴压力袜: 减少下肢活动, 使用压力袜, 避免血栓脱落 促进下肢静脉
回流
01
03
预防感染:保 持患肢清洁, 避免感染
05
02
抬高患肢:将 患肢抬高至心 脏水平以上, 促进静脉回流
04
06
定期按摩:对 监测病情:定 患肢进行按摩, 期监测患者病 促进血液循环 情,及时调整
护理方案
02
评估患者 既往病史, 如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等
03
04
评估患者近 期活动情况, 如长时间卧 床、久坐等
评估患者近 期用药情况, 如抗凝血药 物、抗血小 板药物等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0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03
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04
2.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
3.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和放 松训练
4.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 损和感染
5. 定期监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情况, 及时发现血栓形成
护理效果
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神经内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神经内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摘要】目的:研究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式以及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中就诊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
结果: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24.0%)显著低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的工作中,为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患者的活动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且在治疗中要想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进行静脉置管和镇痛治疗,导致患者有很大几率出现深静脉血栓[1]。
通过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神经内科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且患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血栓脱落的概率会增大,一旦出现血栓脱落,就会增大肺栓塞概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在神经内科中治疗的患者而言,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尤为重要[2]。
此次调研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中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综合护理,观察其在具体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中就诊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平均年龄为(49.4±3.1)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平均年龄为(49.2±3.6)岁。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查房 李红艳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 D-二聚体: 3.94mg/L 4.69mg/L 超敏C-反应 蛋白: 41.13mg/L 部分活化凝 部分活化凝 血活酶时间:血活酶时间: 44s 32.2s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2.07g/L 4.58g/L
治疗要点
• 给予二级护理,流质饮食,给予消肿、改善循环、抗凝、
病史汇报
•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 出现左小腿皮肤肿胀,院外未 行特殊治疗,患者及家属今为 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遂来我院 就诊门诊以‘“左下肢静脉血 栓” 收入我科。
病史
• 入院时生命体征: T:36.5℃ P:80次/分 R:17次/分 BP:136/74mmHg · Barthel评分 :90分;跌倒评分:0分;压疮评分:32分。
病史汇报
• 基本信息: 30床,冉从学,患者男,53岁,小学文化,工人,汉族,
已婚,现居奉节,居民医保,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有点 担心费用问题。本次住院由妻子照料,育有1子2女,其 中1子1女还在上学,社会支持系统一般。担心疾病预后。 • 患者因“左下肢静脉血栓”于2018年10月14日12时14 分由家属陪同平诊入院,步入病房。 • 入院诊断:1、左侧下肢股静脉、股浅静脉血栓; 2、左侧下肢大隐静脉、股深静脉堵塞; 3、左侧下肢浅表静脉曲张。
护理诊断
P4:恐惧与焦虑 与担心疾病及预后有关。
I:(1)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2)多巡视病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肢; (4)医护以扎实的理论及娴熟的操作取得病人的信任。
O:患肢对病情有了基本了解,焦虑感有所缓解。
健康教育
1、保护患肢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弹力袜以减轻症状。避免
护理诊断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好发于下肢深静脉。
相关因素:年龄与性别;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心肺脑血管疾病;创伤;肿瘤;制动;妊娠和避孕药;遗传因素;肥胖;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
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1.预防 1.1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定时更换体位,1~2h/次,膝下垫枕,避免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
1.2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1.3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
1.4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1.5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食物,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1.6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肢弹力绷带包扎等。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足背伸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1.7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
1.8高危病人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
1.9戒烟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故应告知病人及时戒烟。
2.护理 2.1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情况;要关心和体贴患者,反复进行开导安慰,并向患者分析情绪不良的危害,让患者懂得过度紧张、忧郁及躁怒会导致血管痉挛,加重病情等,积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身心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卧床休息。
DVT发病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央型:好发于左 髂股静脉
• 周围型:包括股静 脉及小腿静脉血栓 形成。
• 混合型:最常见。 为全下肢深静脉血 栓形成。
分型
高危人群
• 髋部骨折及术后 • 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
应用止血带的 • 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
肥胖 •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
成史 • 长期卧床患者
预防
机械预防 可采用气动压迫和使用分级压力袜等。 气动压迫是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促 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回流至心脏。分级压力袜是通 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 进血液回流,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许多 学者认为,联合应用分级弹力袜和低分子量肝素的 效果最佳。
下列禁用机械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李红艳
主要内容
一、定义 二、分型 三、高危人群及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治疗方案 六、预防 七、护理常规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 血液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左下肢多见。 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 和工作,甚至致残。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肺 梗死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预防
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
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对大手术后的 病人,应太高下肢20°- 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 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 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 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小时就 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 在床上主动做足屈伸运动。不能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 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病因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 3个主要因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血液凝块形成
常见部位
以下肢多见,通常首
先发生在腓肠肌深静 脉内,向上可以延伸 至腘静脉、股静脉和 髂静脉;上肢深静脉 血栓较少见,可继发 于静脉炎和导管留置 术后。
临床表现
(一)疼痛 是最早的症状,主要因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 端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末梢神经感受器的缘故。
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4、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或微剧烈运动。 5、每班一次测量对比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
动脉搏动情况。
6、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 7、静脉穿刺禁忌选择患肢作为注射对象。 8、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
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 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
• 药物治疗 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
• 介入治疗 导管直接向血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
•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 • 中医中药
预防
戒烟,控制原发疾病,控制血压。 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 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 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 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 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尽量避免术后无指针应用止血药。
临床表现
(二)肿胀
下肢肿胀是最主要的或者是 唯一的症状,除少数因下 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 双下肢肿胀外,绝大多数 为单侧下肢肿胀。肿胀的 程度依静脉闭塞的程度和 范围而定。
临床表现
(三)浅静脉曲张
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继 发性代偿反应,如果血栓部和腹股沟的 浅静脉曲张。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 功能减退,导致浅表静脉 曲张,色素沉着,溃疡, 肿胀等为DVT综合征。
辅助检查
• 血浆D二聚体测定。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DVT患者的
常规检查方法)
• 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 螺旋CT静脉造影。
治疗方案
• 手术治疗 静脉切开取栓
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下肢严重水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下肢局部情况异常(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 植术),下肢血管严重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 下肢严重畸形等。
护理常规
1、患肢护理。 2、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注意患肢保暖。 3、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20°-30°,
9、戒烟酒。
护理常规
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肢应加强口腔护理,粘膜溃
疡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蜡油,保持 皮肤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
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 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