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期中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考试范围:1-13课;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大运河的开通,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

隋朝修建大运河最深远的影响是()A.满足隋炀帝南巡愿望B.加强了北部边防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D.巩固了隋朝统治2.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你认为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隋炀帝被杀B.隋炀帝的暴政C.隋文帝励精图治D.隋末农民起义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史学家称赞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请判断她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玄宗开元年间用人以“任用贤能”为基本原则。

下列贤相出现在开元年间的是()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姚崇④宋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

他之所以能赢得这一“桂冠”,主要是()A.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B.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D.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6.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唐朝著名的诗人中,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被誉为“诗圣”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7.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通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8.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选项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地动仪模型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旎冕。

披旋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与材料的描述相符的是()A.唐太宗陈桥兵变B.元昊澶渊之盟C.黄巢唐末农民起义D.赵匡胤杯酒释兵权10.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②完善三省六部制③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④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A.①③④B.③④C.①③ D.①②③④11.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错误的是()A.B.C.D.12.岳飞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因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是()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4、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

这种现象说明()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5、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6、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7、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后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8、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

你知道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A.赵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9、《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0、宋朝某大臣,其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部编版:七下(初一下)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下(初一下)第二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①④2.(2分)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 B.汉武帝C.唐太宗 D.元世祖3.(2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C.郡县制 D.册封制4.(2分)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对史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玄宗B.“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D.“革去弊讹”指玄宗废武则天时酷刑苛法5.(2分)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 D.陶陶器制作6.(2分)使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玄武门之变 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7.(2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A.释迦牟尼 B.鉴真C.法显 D.玄奘8.(2分)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9.(2分)“(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的原因是()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2、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3、唐朝时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A.洛阳B.扬州C.长安D.成都4、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5、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表现在( )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民族融合④变革创新⑤思想勃兴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7、他统治前期,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唐朝的国力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叙述的盛世局面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开元盛世8、(唐)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被唐太宗视为“明得失”的“镜子”的名臣是()A.魏征B.宋璟C.房玄龄D.杜如晦9、“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10、下列没有关系的一组是()A.陈桥兵变——赵匡胤B.岳飞抗金——北宋C.渊澶之盟——寇准D.辽——阿骨打11、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24.0分)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 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C.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D.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古人赞曰“鸿恩大德,前古未比。

”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 加强北部边防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 巩固隋朝的统一3. “(炀帝时)又三驾东征辽泽, 皆兴百余万众, 馈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 实自取之, 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可以说,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A. 隋末农民起义B. 隋朝开凿大运河C. 土地兼并严重D.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4. 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 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5.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生产工具?()A. B.C. D. 6. 下面表格说明()A. 唐朝对天竺的影响最大B. 唐朝与周边国家交往频繁C. 与唐交往的都是欧洲国家D. 唐朝完全模仿周边国家7. 观察五代十国形势图,以下有关此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江南地区已实现了完全统一B. 皇帝都出身于农民起义领袖C. 延续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D. 北方的政局比南方相对稳定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A. 黄巢起义B. 藩镇割据C. 安史之乱D. 朱温建立后梁政权9. 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A. 松赞干布B. 弘法大师C. 玄奘D. 怀仁可汗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十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C正确;松赞干布是吐蕃的首领,故A错误;弘法大师空海(公元774-835)是日本真言宗的开山祖师,为汉传密宗八祖,作为日本弘扬佛法的先驱者享有崇高的声誉,故B错误;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故D错误.综上答案C.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唐]杜佑《通典》
材料三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1)材料一诗中蕴含了一种选拔人才制度,该制度是在哪位帝王时正式确立的?
(2)科举制在唐朝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据材料二指出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举措.
(3)据材料三分析,宋朝的科举制度有何发展变化?
(4)阅读材料四,概括指出作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分别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6.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答案】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0分)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B.统治者注意任用贤才C.皇帝勤于政事D.人口大幅度增长3.“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靖难之役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5.李白《哭晁卿衡》中写道:“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这里的晁衡属于()A.新罗遗唐使B.日本遺唐使C.唐朝取经僧人D.唐朝东渡和尚6.《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这一记载有利于我们()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险阻C.证明客观存在鉴真东渡D.知道政府支持玄奘类西行7.“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胆,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史之乱”的描绘。

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①唐玄宗朝政的腐败②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③地方潮据势力的互相攻伐④农民起义的打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下列各项中,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句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大江东去液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9.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A.陈桥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C.唐未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10.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这一现象出现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1.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

2023_2024学年初中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初中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初中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模拟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56分)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部分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B.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科举制的深远影响D.隋朝统一全国的背景2.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

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开凿大运河B.发展生产C.加强中央集权D.改革制度3. 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为此,唐太宗( )A.戒奢从简、轻徭薄赋B.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广纳贤才、知人善任D.完善了三省六部制4.贞观初期,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意在劝诫太宗( )A.重视生产B.减省刑罚C.虚心纳谏D.注重文教5.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反映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A.以民为本,仁政爱民B.广纳贤才,知人善任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D.开放包容,兼收并蓄6.有一位皇帝,创立了殿试制度,在位期间重用贤才,励精图治,使国力不断增强,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7.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这说明唐朝( )A.士族地位提高B.社会阶层固化C.六部分工不明D.重视人才选拔8.下面是小史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时查找的有关盛唐气象的资料。

据此判断,该小论文研究的主题是( )A.文学艺术丰富多彩B.民族差异彻底消除C.社会风气开放包容D.中外交往日益密切9.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约占7%。

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中国历史人物被尊称为"太祖"?- A. 刘邦- B. 孙中山- C. 秦始皇- D.-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A. 秦朝- B. 汉朝- C. 清朝- D. 唐朝- 答案:C3. 中国古代的"郡县制"是在哪个朝代首次实行的?-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二、判断题1. 南京是中国的首都。

- 答案:错误2. 《道德经》是孔子所著。

- 答案:错误3.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具备才能的人才,使他们成为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省试和殿试。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文化。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发生在公元220年至280年。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导致中央政权衰弱,各地军阀割据。

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代表的三个势力对抗的局面,被称为"三国鼎立"。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和西方国家。

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带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宝石、马匹等商品也进入了中国。

这种贸易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例如,的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等都在"丝绸之路"上得以实现。

这对于推动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初一下学期的历史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标准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2、我国汉代中医学家中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注: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理藩院B.中书省C.宣政院D.行中书省4、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许多古诗千百年后依然脍炙人口。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5、唐朝时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A.洛阳B.扬州C.长安D.成都6、《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期()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8、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

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9、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农业发展状况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水平10、“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

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A.彩陶最早出现在中原B.长江流域文化领先C.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D.炎帝鼓励发明创造2、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A.秦国B.韩国C.楚国D.燕国3、“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这则材料说明隋朝大运河()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D.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4、如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写的词,描写的是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

金最终被哪一少数民族所灭()A.契丹族B.蒙古族C.党项族D.匈奴族6、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8、金朝建立后,被其先后灭亡的政权是()A.辽、北宋 B.西夏、辽 C.西夏、北宋 D.北宋、辽9、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10、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历史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题题号上方的答案栏内。

每小题1.5分,30小题,共45分。

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C.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D.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明太祖6.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7.北方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D.唐朝时北方各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8.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9.“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0.唐朝灭亡的标志是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C.朱温建立后梁D.安史之乱的发生11.唐朝的书法和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三次全国性的大统一(秦、隋、元),其中,完成隋朝统一的人物是()A.武则天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从何时开始的吗?()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魏征B.常和C.马周D.董仲舒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5.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玄宗6.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加强皇权的制度()A.三省六部制B.推恩令C.中书省D.三公九卿制7.唐朝创制的造型美观、釉色绚丽的世界工艺珍品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彩陶8.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A.突厥B.回纥C.吐蕃D.靺鞨9.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10.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11.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使人是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是()A.杜甫B.白居易C.柳宗元D.李白12.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1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14.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江南地区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15.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很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中考试试卷2020年5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

隋朝的建立B。

杨坚掌握北周大权C。

陈朝的灭亡D。

隋朝的统一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

汉代B。

隋代C。

唐代D。

宋代3.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引用此话的根本目的是()。

A。

为了阐明君民关系B。

为了阐明水与舟的关系C。

为了说明民贵君轻D。

为了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4.每个历史盛世的出现都有其共同的历史原因。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选贤用能③虚心纳谏④注重改革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5.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

与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

A。

杜甫白居易B。

屈原苏轼C。

颜真卿李清照D。

吴道子辛弃疾6.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

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A。

张骞出使西域B。

鉴真东渡C。

文成公主入藏D。

三征辽东7.“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黄巾起义B。

藩镇割据C。

宦官专权D。

安史之乱8.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应该是()。

A。

重农抑商B。

重文轻武C。

和亲会盟D。

闭关锁国9.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它们分别是()。

A。

辽、西夏、清B。

大理、金、元C。

金、西夏、元D。

辽、西夏、金10.假如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位市民,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检测试卷(1一11课)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检测试卷(1一11课)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综合检测试卷(1一11课)(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Ⅰ(选择题,共50分)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2018·北京)与以下示意图中①相关的史实是()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定都建康,开发江南C.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A.都江堰B.秦长城C.隋运河D.赵州桥3.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完善科举制4.唐朝是继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21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人物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5.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于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春秋诸侯争霸B.隋朝暴政而亡C.魏晋北民南迁D.汉末军阀割据6.(2018·山东)如图,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A.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力里7.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

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8.(2019·河南)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盛唐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万A.使用曲辕犁耕地B.在“瓦肆”里听说书C.用筒车灌溉D.在长安城东市贩卖货物9.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玄奘和鉴真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11.唐末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为()A.魏晋B.南朝C.北朝D.十国12.“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B)A.都出现了盛世B.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2.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B)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3.有人曾作诗称赞唐太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诗中的“长策”是指(A)A.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B.医治战争创伤,实行休养生息C.善用小恩小惠,骗取百姓服务到白头D.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其首领乐为己用4.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例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条件是(A)A.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5.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

这个少数民族是(D)A.突厥B.匈奴C.南诏D.吐蕃6.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

与图中诗篇的作者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A)A.杜甫白居易B.屈原苏轼C.颜真卿李清照D.吴道子辛弃疾7.七年级(1)班负责学校本月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D)A.朝鲜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8.“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

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D)A.黄巾起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安史之乱9.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应该是(B)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10.袁腾飞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塞北三朝”,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它们分别是(D)A.辽、西夏、清B.大理、金、元C.金、西夏、元D.辽、西夏、金1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D)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12.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D)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D.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13.“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C)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1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C)A.发展农业生产B.加强民族交融C.有效统治全国D.实现国家的统一15.2016年12月20日,蒙古国外长蒙赫奥尔吉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蒙古正在为蒙中关系重回正轨,恢复有关对话作出积极努力。

蒙古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贯认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C)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6.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D) A.交子B.瓦子C.夜市D.岁币17.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们称他们是“济南二安”。

他们都生活在两宋之交,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醉里挑灯看剑”。

他们是(B)A.苏轼、李清照B.李清照、辛弃疾C.李清照、关汉卿D.苏轼、柳永18.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

“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B)A.苏轼B.关汉卿C.汤显祖D.辛弃疾1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A)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D)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1题14分,22题13分,23题12分,24题11分,共50分)21.中国古代史上,秦朝、隋朝既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扼腕痛惜的结局,历史让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三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

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原因。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方面列出秦始皇是“杰出人物”的成就。

(2分)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统一文字。

(2)材料二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

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4分)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出秦朝、隋朝二世而亡的相同原因。

(2分)统治残暴或实行暴政。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秦、隋兴亡的认识。

(4分)统治者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国家统一,实行制度创新,发展经济和文化;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施行仁政。

(言之有理即给分,两个层面各2分,共4分)2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5分)图A:是反映隋朝(朝代)修建的运河,隋炀帝(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玄奘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岳飞的塑像,他是南宋(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2分)科举制度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4分)唐玄宗、开元盛世。

(3)许杰同学搜集了一份报道,如下:《杜甫很忙,正在QQ空间写诗》。

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2分)如: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4分)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2分)经济重心南移(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加上自然条件的便利,南方农业生产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

(符合题意即可)24.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

……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

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三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诸侯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

(2)材料二称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2分)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是如何克服分封制弊端的?(3分)制度:郡县制。

克服弊端:地方官员不得世袭;不占有土地、人民;不掌握军权。

(任写一点得1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2分)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核心目的。

(2分)目的:维护统治。

(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