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1、疆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行省制度的建立▲▲▲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比较: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3、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台湾)
(2)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西藏)
(3)元朝设立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以西域的管辖。
(新疆)。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标要求】通过宣政院管理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并入中国版图。
【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2、掌握元朝行省制度建立的史实;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3、知道元朝加强对台湾等地区的管辖。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行省制度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回顾旧知】思考:中国古代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教材解读】知识点一:元朝的疆域蒙元时期最盛3300万平方公里,至元朝四大汗国的相互自立元代疆域还剩下2200万平方公里。
(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的范围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3)元朝疆域的特点是:版图我国历史上最大。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看《汉唐元疆域图》,想:与汉唐时期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什么拓展?【历史遗址】北京白塔寺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位於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
它始建於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知识点二:行省制度1、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zhì)者曰御史台。
”——《元史·百官志》元朝政治结构示意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是中央最高决策与执行机构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分掌监察事务2.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一系列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我国再次出现民族交融高潮,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塔寺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那疆域空前辽阔的威武雄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在对比教材P7《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范围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
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提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表现及影响。
提示:表现:(1)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2)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课时安排】本课时为历史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建议课时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元朝的统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2.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材P33-P38《元朝的统治》;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元代文物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简单谈一谈自己对元代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基本情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元朝的统治来展开。
第二步:讲授(45分钟)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1)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创业(2)元朝的建立和统治(3)元代的重要政治制度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1)政治上的变化(2)军事上的变化(3)文化上的变化(4)经济上的变化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1)统治上的特点(2)文化上的特点(3)对世界的影响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元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2.元代在什么方面表现出独特性?3.元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元代为后世所留下的遗产有哪些?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结合学生的案例分析,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介绍元代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历史,你认为在元代历史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和具体是何种价值?2.面对全新的元朝时期,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讲述元朝的统治,侧重于元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知识点+测试题
部编历史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事务。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
※●在地方其他地区,除了吐鲁番、畏兀儿外,设置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元朝建立后,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事务。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前预习题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
2.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负责监察事务。
3.地方机构: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元 朝 的 边三 疆 管 理
对边疆的管理
思考:元朝之前,大陆与台湾有过哪些交往? 唐朝与吐蕃(西藏)交往的史实有哪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些到?夷洲。 隋朝,派人去联系流求。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会盟,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 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 11
疆域与民族交融
促 进 了
课
中书省
统
元
行省制度
一
行中书省 多
民
朝 的 统 治
边疆管辖
宣政院
族 国
澎湖巡检司
家 的
发
展
皇帝
秦朝:三公九卿制
中央机构:中书省
枢密院 中书省
(军事) (行政)
御史台
(监察)
吏 户 礼兵 刑 工
熟记中央部门的职权
唐朝:三省六部制
考考你:中央部门的职权,你能区分吗?
( A)2.据《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 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 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动之。为此, 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上述材料反映出 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事务 B.征收赋税 C.管理军队 D.笔录政事
材料: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 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 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 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 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 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 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 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3.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___直__接__管__辖___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知识点1 元朝疆域及行省制度 【例1】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可知,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 书省,地方设行省。再结合都城“大都”,可以判断这是元朝疆域图。 答案:__C__
【问题2】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探究:(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 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2)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元朝时在西藏委派官吏,设置地方机构,驻扎军队,西藏正式成 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4)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地区,这是历 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原则: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 ___因__地__制__宜___的方式。 2.措施: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 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1)在东南地区,设置__澎__湖__巡__检__司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台__湾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对西藏的管辖:①蒙古统治者用兵和招降吐蕃,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__驿__站____。②元朝建立后,对西 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_宣__政__院___直接统辖,掌 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③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 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边疆帝国辽夏金元将近1000年的统治与整合、特别是元朝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行程中的宝贵而独特的历史贡献,才有了雍正口中的“中国”和“塞外”整合在一起,才有了今天我们的从东到西“大中国”的形成。 ——复旦大学教授 姚大力
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等人制
阅读材料,回答元朝的四等人制的实质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设北庭都元帅府
琉球
澎湖
机构:北庭都元帅府意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西南地区——对西藏的管辖
唐太宗
唐中宗
唐穆宗
元朝
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碑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
机构: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属宣政院统辖意义: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实质: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影响:使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的元朝的灭亡。
课后活动
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
①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关系:今天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
2.民族交融(民族关系)
(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第二自然段,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表现
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对台湾的管辖 2、对西域的管辖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北庭都元帅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西藏的管辖 (1)蒙古时期
① 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 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 兵和招降。
② 凉州会晤:1247年,蒙古与 吐蕃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 蒙古。
③ 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① 公元前60年,西汉 政府在西域设置西 域都护府,标志着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政权。
②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 都护府和北庭都护 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 帅府等机构管理西 域的军政事务,加 强对西域的控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 朝的统 治课件 (共22张PPT)
回顾元朝及以前西域交往的史实?
-
亚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南海诸岛
元朝疆域图
图说历史: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 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
元朝的版图是我 国历史上最大的
609万平方 公里
1251万平方 公里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2、民族交融
说一说元朝的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秦朝中央机构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共25张PPT)
B. 行政、外交、军事
D. 财政、军事、监察 B 5.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书省事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B. 中书省只管辖大都地区
C. 设置了行省 D.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元朝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1)三国时期, 吴国大将卫温率船 队到达夷洲,这是 大陆人民到达台湾 的第一次明确记录。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的国
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
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我们用史实说话!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表明台湾和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不 能得逞,必将遭到失败。 作为中华儿女、中国公民必须拥护党和政府
在地方
行省
行省制度
(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行政制度
路 ︑ 府 ︑ 州 ︑ 县 除了吐蕃、 畏兀儿之外
有学者指出, “行中书省是由中 央宰相府(即中书 省)分出一个机关 驻扎在外面,行省 就是一个行动的中 书省。这因蒙古人 征服中国,不敢把 政权分散,要完全 把握集中在中央。”
任务:分析材料1、2、3所传递的有效信息
浙江在元朝隶属哪一行省
话题1:管理如此辽阔的疆 土,元朝统治者进行了怎 样的制度创新?
江浙行省
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枢密院
皇 帝
中书省直辖地 行中书省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部)
御史台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在中央
皇帝
枢密院 (军事)
中书省 (行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30张PPT
材料五: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 置等等大多为后代所承袭……
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我国省级行 政区划奠疆域的管辖,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3.行省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 影响深远。
②隋朝时,台湾称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波斯人
阿拉伯人 回
汉人
蒙古人
畏兀儿
二:行省制度
幸福的烦恼啊! 这么辽阔的疆域,
该如何治理呢?
忽必烈
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目的), 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度。
1.在中央(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①由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下设六部分管政务。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在当地设置宣慰使司都 元帅府,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影响:
这是首次对西藏进行行政管理,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 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 展。
宣政院印
温故知新:汉藏两族交往的史实
①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 时,吐蕃松赞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蕃“和同为一家”;唐 穆宗时,唐蕃会盟,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②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的管辖。
行省制度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一: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处理本省以 内的政务。 材料二:“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 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 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共34张PPT
分封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代中书省
印章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 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和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被称作“腹里”,
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行省制度
设置行省的作用?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历 史上影响深远。
琉 球
对台湾的管理(东南)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 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 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 立的行政机构。
回顾元朝及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1)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 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 一次明确记录。
(2)隋朝时期,台 湾称作流求,大陆商 人常到流求贸易。
元朝
今山东、山西、河北
中书省
全国大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
西藏
宣政院直接统辖
澎湖和琉球地区 澎湖巡检司
西域地区
北庭都元帅府
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澎湖巡检司
今山东、山西、河北
中书省
全国大部分地区
行中书省
在地方 西 藏
宣政院直接统辖
澎湖和琉球地区
澎湖巡检司
西域地区
北庭都元帅府
创新而变 因地制宜
行省制度
元朝 明朝 清朝
元朝至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省→路→府→州→县
布政司(省)→府→州→县 省→府→州→县
行省制度
中书省
行政事务
中央 皇帝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枢密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中央机构:
皇帝
枢密院
(军事)
中书省
(行政)
御史台
(监察)
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直辖地 行中书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地方机构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 书省;
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维吾尔)之外,设置了10 个行省。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2.北庭都元帅府
元朝设置北庭都
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 域的军政事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西藏
西部边疆 政教合一,宗教 在地区的政治生 活中发挥着重大 的影响
腹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中央
皇 帝
地方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 式行使行政管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 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 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设置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共23页)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
[典图解读]
元宣政院印,宣政院的设立,标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域。 [微点拨] ★判断元朝疆域图的方法是都城大都和地方上的××行省。我国省级行 政区域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新疆在西汉时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台湾和西藏在元朝时开始隶属 中央政府管辖。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C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9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 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 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王朝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 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注意农业生产,多次下诏禁止蒙古贵族圈占 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 恢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 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元朝的统治政策。(不得照抄原文)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1
材料三 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 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 阿拉伯人迁到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哪一少数民 族? 答案:回族。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5
2.元世祖忽必烈在政治上是如何改革的?有何影响? (1)改革:元世祖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 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在地方上建立了10个 行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政府还把台湾、西藏置于中央的管辖之下, 拓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业。 (2)影响: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代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 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到今天。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行省的职权有何特征?
拥有较大的处理地方事务的权力 受到中央的控制和监督
继承发展治江山
材料一: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 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二: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 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宋濂《元史》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行省制度的影响。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民族交融 形成了回族,促进了民族交融。
多元一体大中国
从“小中国”到“大中国”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 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 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元朝的统治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学习目标
2011版课标: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通过史料、地图和表格等资料,定位汉唐宋元四朝时空,知道元朝的疆域范围,了解元朝在地 方推行行省制度,知道在东北、西北、东南等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 2、 通 过 阅 读 史 料 理解元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对管理广大疆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奠基性意义。 深刻理解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宣 政 院 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西藏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 机构,台湾、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分析材料并进行古今对照,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 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笔记一、元朝的建立1. 元朝于公元1271年由忽必烈在中国北方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2. 元朝实行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原政策”,即依靠汉族文化和汉族人才巩固其统治。
3. 元朝采用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分为二十四个行省(直辖市),实行三苏、九卿制度,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二、元朝经济繁荣1. 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完整的统一货币制度,方便了人民的交流和贸易。
2. 元朝修建了大量的运河和官道,使得交通十分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元朝还推广了衣冠、锦缎、茶叶、瓷器等文化艺术品,使得中国的商品远销东亚和大洋洲等地区,成为当时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三、元朝社会生活1. 元朝实行世袭制,将权力传承给子孙后代,严格限制平民和少数民族的权力。
2. 元朝重新推广了科举制度,为官员选拔提供了更加公正的平台。
3. 元朝将伊斯兰教引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元朝对外交往1. 元朝与日本、高丽、安南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2. 元朝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扩张,使得周边国家不断向其归附和进贡。
3. 元朝采取外族婚姻政策,与花剌子模、突厥等国家缔结了姻亲关系,同时也与蒙古、西域、波斯等国建立了贸易和外交联系。
五、元朝的弊端和衰落1. 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断加剧,官员贪污和暴行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
2. 元朝经济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一方面由于汉水南移等自然因素带来的灾害,另一方面也是内部矛盾和战乱给予的沉重打击。
3. 元朝的统治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汉族的习惯有所不同,导致宣传和文化活动不够充分,这也影响了国家在思想和文化领域的统一。
六、元朝的历史地位1. 元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2. 元朝拓展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 元朝也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时期,其对中国社会的断层和破坏也为中国现代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遗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9/14/2019
13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元朝。依据:都城在大都;疆域辽阔,且设立了很多行省。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请列举在这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上出现的两位杰 出人物。
蒙古族。成吉思汗(铁木真)、忽必烈(元世祖)。
9/14/2019
14
(3)观察上图,你知道“宣政院”管辖的是今天的哪一地区吗? 西藏地区。
9/14/2019
17
10.元朝时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指这一制 度( D )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4/2Βιβλιοθήκη 19——《元文类》9/14/2019
22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行省制度。
(2)材料中“枢密院”“御史台”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9/14/2019
23
(3)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中书省是全国的行政机构,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管辖大都及周边的山西、 山东以及河北地区。 (4)这一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 C)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9/14/2019
20
13.(2016·常熟)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建立行省制度。根据右面元疆域图
(局部)判断,我们的家乡常熟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河南江北行省
B)
B.江浙行省
C.江西行省
D.湖广行省
9/14/2019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西藏 正式成为中 央直接管辖 下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划。
元朝的统治 皇帝 中书省
总结新课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西藏成为元朝的 正式行政区。
宣政院
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随堂训练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朝( D )
A.秦
B.唐
C .隋
D.元
2.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C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自治区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C )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大都
作业布置
1、问题思考: 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汉
法,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 响?
2、《顶尖课课练》做到第10课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授课老师:宋琴
忽必烈 ——元世祖
蒙古人 导入新课
一统蒙古的成吉思汗
1271年
元朝建立
1279年
元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 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统一后,蒙古族 与民族是怎样交融的?面 对偌大的领土,忽必烈等 统治者该如何治理?
讲授新课
小组讨论:元朝统治者对国家是怎么治理?
讨论清单 1、忽必烈确立的统治方式?
2、治理的内容可以分成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讲授新课
1、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1)确立:元朝建立后, 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 的统治方式逐步建立了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 (2)内容: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 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维吾尔 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 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 民族——回族。
讲授新课
课堂巩固
•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 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王朝。 • 2、元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 最大 的。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讲授新课
唐 隋
汴京(开封)
北
南
宋
宋
从六幅疆域 地图中,你 们可以得到 关于元朝的 哪些信息?
一.元朝疆域与民族融合 1、元朝的特点
讲授新课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政权。
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
措施:在澎湖 列岛设置了澎湖 巡检司,负责管 辖澎湖和琉球
意义:这是 历史上中央 政府首次在 台湾地区正 式建立的行 政机构。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讲授新课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藏
措施:设立宣 慰使司都元帅府, 由宣政院直接管 辖;设置地方机 构,任命官员征 收赋税,屯住军 队,实行充分和 有效管理。
一.元朝疆域与民族融合
讲授新课
1、元朝的特点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 西
南、东北广大地区,台 极
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 流
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沙
北逾阴山 东 尽 辽 左
南越海表
一.元朝疆域与民族融合
讲授新课
2、民族交融
白塔寺,是 中国现存年代最 早、规模最大的 藏式佛塔。
一.元朝疆域与民族融合
2、民族交融
军事 行政 监察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吏、户、礼、兵、刑、工部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讲授新课
2、行省制度
(1)目的对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2)含义:行政区划御管理的制度 (3)实施:中央直辖:“腹里”(山东、山西、 河北) 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维吾尔地区以外设立十个 行省 行省之下,继承前代制度,设路、府、州、县。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讲授新课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材料一:台湾(Taiwan),位 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 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 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 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 建省相望。讲授新课
材料二:元朝时的台湾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讲授新课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台湾
THANK YOU
SUCCESS
2019/7/10
个人档案
• 姓名:历史老师 • 性别:女 • 年龄:不详 • 生活时期:元代
• 家庭住址:江浙行省 福州路 福清县 太平乡
福建省 福州市 平潭县
二、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有什 么影响呢?
讲授新课
行省制度的影响
•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省制度,是对秦朝 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在元朝以后的明 清时期继续沿用,奠定了 我国省级行政 区划的基础; •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
THANK YOU
SUCCESS
2Hale Waihona Puke 1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