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1章 科学入门知识点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大汇总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大汇总第一章科学入门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招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②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③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4、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附:常用仪器一、试管主要用途: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原因: 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二、试管夹主要用途: 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 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 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三、烧杯主要用途: 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使用方法: 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原因: 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四、玻璃棒主要用途: 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使用方法: 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②用后要立即清洗原因: ①防止容器破裂②防止污染所取药品五、酒精灯主要用途: 用于加热物质使用方法: 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 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 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原因: 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内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六、量筒主要用途: 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使用方法: 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三点一线)②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③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原因:①保证读数准确②防止破裂③以免增大误差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科学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引言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它的组成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物质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如铁、石头等;液体是指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气体是指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如空气、氧气等。
三、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具有质量和电荷;分子是原子的结合体,是具有化学性质的物质基本单位。
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2. 原子的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符号,用于表示化学元素。
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例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的数量,也称为元素的序数。
元素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
3. 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
化学式用来表示分子的成分和数量。
例如,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
氧气分子的化学式为O2,表示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
四、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等。
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铁、非金属氧等。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氨等。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每种物质保持自身的性质,如空气、土壤等。
混合物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异相混合物。
均相混合物指组成物质均匀分散,如盐水、糖水等;异相混合物指组成物质不均匀分散,如沙水、油水等。
五、物质的应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一、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提出猜测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法、实施方案(获取分析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报告与交流。
二、实验室常用仪器: 1、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 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 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 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2、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酒精灯的加热温度 400—500℃,适用于温度不需太高的实验,实验室 的主要热源。
酒精灯由灯体、灯芯管和灯帽组成。
正常使用的酒精灯火焰应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
研究表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顺序为:外焰>内焰>焰心。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使用注意事项:(1)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以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
(2)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
(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4)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6)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7)请勿将酒精灯的外焰受到侧风,一旦外焰进入灯内,将会爆炸3、胶头滴管:又称胶帽滴管,它是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
胶头滴管由胶帽和玻璃组成。
注意事项1)握持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
浙教《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
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
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
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
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
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知识要点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8、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9、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3、耳的结构:P10 图1-18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16、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9、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2、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23、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能影响音色。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七年级(上)科学 第1章 科学入门:科学测量(长度,量筒、温度计))
【第1课时】科学探索的起点:科学测量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有限的1、眼睛的错觉你相信右边中心的圆要大吗?你相信上面的横线是直线吗?你认为上面是螺旋结构吗?你认为上面的直线是平行的吗?请比较一下上面线段的长短2、我们在描述事物时,需要比较大小长短冷热轻重二、我们需要测量1、定性与定量要准确而严密地描述解释这个世界的现象,我们需要对事物给予具体的数量描述,这种数量或数量关系,就叫做定量描述。
例如某班级,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就叫做定性描述;如果男同学40人,女同学36人,男同学比女人学多4人,这就是定量描述。
2、什么是测量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待测的量,是我们需要了解测量的物体,在测量的时候,就需要人为规定一个标准量,然后两者比较就能得到一个测量值;(1)长度的公认标准1米为多长?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1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2)质量的公认标准1千克为多重?在第26 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国际计量大会经过投票将千克的定义,修改为以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相关的一个标准值;(3)时间公认的标准1秒钟是多长时间?1967年,CIPM定义秒是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
【第2课时】长度的测量一、关于长度1、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要说明:长度,宽度,高度,距离,路程等,这些量都是用长度来描述,比如桌子有多高,一幢楼有多高,家里离学校有多远,杭州距离上海有多远。
2、我们要测量描述长度这个物理量,首先规定长度的标准——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其他常用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描述天体之间的距离单位:光年(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我国常用距离单位:公里,里(1公里=1千米;1公里=2里)3、单位之间的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31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310微米;1微米=1000纳米=310纳米上面的换算这是相邻的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些不相邻的单位换算,就复杂的多了。
七年级第一章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章科学知识点在七年级学习的第一章中,我们将学习许多关于科学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会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和例子来更好地了解它们。
第一节:物理第一节我们将关注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例如运动、力和能量等。
以下是一些我们将学习的基本物理知识点:1. 运动:运动是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移动。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计算距离和时间的比率来确定。
2. 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一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时,会引起另一个物体的运动。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来确定。
3. 能量: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产生运动或产生任务所需的能力。
例如,重物具有更多的能量,因为它需要更大的力才能停下。
4.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温度和热量的科学。
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在摄氏度或华氏度中表示。
第二节:化学第二节我们将学习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我们将学习的重要化学知识点:1. 元素: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元素由它们的原子数来识别,例如氢(H)、氧(O)和铁(Fe)。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H2O)是由氢和氧组合而成的化合物。
3. 分子:分子是化合物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组成并通过共享原子来结合。
4. 化学反应:当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结合或分离时,发生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性质通常会改变。
第三节:生物学第三节我们将关注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例如生命进化、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
以下是一些我们将学习的基本生物学知识点:1. 细胞:细胞是所有生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由无数种类型的细胞构成。
2. 遗传:遗传是指生物通过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染色体,获得的特征和性状。
这些特征往往是由父母遗传给他们的。
3. 种群:种群是相同生态类型的物种在同一地区内的群体。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通过寻找其原因和规律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研究始于疑问,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科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在实验室中,需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不用手拿药品,不用鼻孔闻药品气味,不品尝药品味道。
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不得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在取用固体药品时,应该使用药匙或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即擦拭干净。
酒精灯使用时,要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不同的实验器材有不同的加热方法,需要注意使用。
在使用试管、蒸发皿、烧杯和烧瓶等器材时,液体和固体的加热量有不同的要求。
在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伸入或接触,必须垂直悬空于上方0.5cm处,用完后要立即清洗。
在实验室操作中,如果出现酒精灯失火、割伤、烫伤或化学试剂灼伤等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应该对齐测量对象的起始位置;每个刻度线代表的长度应该相等;刻度尺上应该有标识长度单位的符号。
2)正确读取刻度尺上的长度值。
读取长度值时,要注意估读最后一位数字的时候,应该根据刻度线与刻度线之间的间隔来判断。
同时,还要注意测量对象的实际长度和刻度尺上读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2.体积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体积主单位是立方米,单位符号是m³。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升、毫升、立方厘米等。
1升(L)=1000毫升(mL)=1立方分米(cm³)。
测量体积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容积瓶和量筒。
在使用容积瓶和量筒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容积瓶或量筒应该放在一个水平的平台上,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读取容积瓶或量筒上的液面高度时,应该注意视线与液面的垂直,同时还要注意读数时的视角。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觉。
(1)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
如温度、气味、颜色、声音,等等。
(2)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肤等。
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
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
2.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
(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
(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
(4)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3.嗅觉的形成过程。
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 ( 嗅觉感受器 ) ,嗅神经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
嗅觉特点:嗅疲劳;嗅适应;嗅觉敏感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4.舌和味觉。
(1)舌具有味觉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种味道。
舌感觉的过程是:舌乳头一味蕾一味觉细胞。
(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两侧的中间部位,咸味则在舌两侧的前部。
(3)味觉感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密切相关。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
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
传播形式:声波。
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
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
七年级科学第1章知识点.10
班级姓名 .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二、实验和观察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规程。
2.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3.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各种,并各种和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可以观察范围。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和一个公认的进行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 米(m)1米(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106微米(µ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测量前:三看:(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一、科学并不神秘1.自然现象是相对于由人类引发的社会现象而言的,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等。
2.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3.学习科学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招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2)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3)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法。
2.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3.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我们要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注意几个名词1.科学研究是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找到科学答案或总结出自然规律。
2.科学问题是关于科学知识或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加以研究。
3.科学发现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的发现也是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
4.科学探究的目的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凹陷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球形,因为球内气体遇热膨胀。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
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将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 科学方法
1.1 观察和积累事实
- 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 积累事实和数据
1.2 提出问题
- 根据观察和积累的事实提出问题
1.3 做实验
- 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答案-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1.4 得出结论
-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论应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可靠数据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区别
2.2 物质的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凝华过程
2.3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和特点3. 观察和测量
3.1 观察与描述
-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方法和应用- 观察结果的描述和记录
3.2 测量和测量工具
- 长度、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3 对象的形状和大小
- 固体对象的形状和大小的描述
- 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 总结
本文档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了解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物质的组成与变化以及观察和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请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复习,并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准备随时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2、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在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
国际单位是米。
3、单位换算:1千米== 1000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4、感受长度的大小:感受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5、特殊长度单位:纳米、光年。
6、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如测纸张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一段路程的测量等。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1)固体体积:米3、分米3、厘米3等m3 ---------- dm3 ----------- cm3(2)液体体积:升、毫升。
1升= 1000毫升1米3 = 1000升1毫升= 1厘米32、体积的测量:(1)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采用排水法。
如测小石块的体积。
所用器材:小石块、量筒、细线等。
步骤:〈1〉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读数V1〈2〉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读数V2。
〈3〉计算:小石块的体积V2—V1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量,然后用公式法计算。
(2)液体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筒的使用方法:(1)选择量程适当的量筒。
(2)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
七上科学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一、科学并不神秘1、自然现象就是相对于由人类引发得社会现象而言得,就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得运作规律自发形成得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得影响。
主要有物理现象、地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等。
2、科学研究得对象: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得原因与规律得学科.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与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3、学习科学得方法:科学研究就是从疑问开始得.一个小小得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得发现。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得问题招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得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如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
二、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技术得重要性(1)科学得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得认识,人类得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2)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得生活方式.(3)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得思维方法。
2、科学技术得发展带来得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得生活,促进了社会得进步,但就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汽车尾气污染空气。
3、学习科学知识得目得我们要学会科学得思考方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得明天。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与知识,推动社会得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得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得生活.三、注意几个名词1、科学研究就是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找到科学答案或总结出自然规律.2、科学问题就是关于科学知识或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得问题,可以通过实验加以研究。
3、科学发现是一切科学活动得直接目标,重要事实或理论得发现也就是科学进步得主要标志。
4、科学探究得目得就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四、活动凹陷得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球形,因为球内气体遇热膨胀。
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
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
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1)试管架:(2)试管:(3)停表:(4)酒精灯:(5)显微镜:(6)天平:(7)量筒:(8)刻度尺: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
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
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
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科学入门 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1.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做实验时,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科学实验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据。
在科学研究中,许多仪器还可以扩大观察的观察,例如,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雷达能帮我们观察到天上的飞行物。
3.人们直接运用感官的观察,叫做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做间接观察。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厘米、毫米等,更小还有微米、纳米等。
5.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6.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的测量工具。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放正:“一平”尺的刻度边要对齐(或平行于)物体的被测边;“二贴”刻度面要紧靠被测物体。
看正:视线与尺垂直。
读正: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记正:数值一定要写明单位。
使用刻度尺时还要注意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等。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
较小的还有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液体的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8.体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9.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使用量筒和量杯。
10.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量液体时,量筒应平放在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 科学入门 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2/3.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切不可将试管口朝向自己。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不能用于直接加热。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知识点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认识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了解其用途和存放条件。
2、实验室安全守则,常见危险警告标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3、常见实验操作:物品加热(酒精灯的使用),少量液体的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放大镜的使用等。
1.3 科学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用心观察,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4、科学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1.4 科学测量(重、难)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
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 1米=106微米 =109纳米
2、单位换算过程 [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3、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
放正确:(1)“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边缘; (2)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
看正确:视线要于刻度尺垂直读正确:测量值包括数值和单位,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无意义的。
特殊测量法:化曲为直法、累积法、组合法、滚圆法。
2、体积的测量(重、难)
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
常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单位换算: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
2、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
3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读数时视线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②悬挂法
3温度的测量(重、难)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有一段细而弯曲玻璃管,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
4.5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
试卷共()页第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