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2010年语文高考试题

2010年语文高考试题

2010年语文高考试题2010年语文高考试题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道语文试题,该试题涵盖多个领域和知识点,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分析、阅读和写作。

以下是对2010年语文高考试题的详细解析。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题目1:(A卷)题目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短文理解的能力,考生需要细读短文,理解短文的主旨和细节,选出与短文内容相符的选项。

题目2:(B卷)题目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考生需要根据短文的描述和暗示,结合常识进行推理,选出最符合情境的选项。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各题最佳选项。

题目21:题目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理词语的意义,并在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题目22:题目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理解并运用语法规则,根据句子逻辑和语法要求,选出最佳选项。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下面短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

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题目23:原文改正后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对语言运用进行判断,并对错误进行修改。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Tom想了解你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请你给他写一封邮件,简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节日、传统戏剧、传统食物和传统艺术。

注意语句连贯,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字数在100词左右。

范文:Dear Tom,I am glad to tell you ab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s you know, China has a rich history and diverse cultural traditions.Firstly, traditional festiv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culture. For exampl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during which families gather together, enjoy delicious traditional food, and light fireworks.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 are also widely celebrated.Secondly,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er, such as Peking Opera and Kunqu Opera, is well-known for its unique singing and acting styles. The performers wear colorful costumes and use elaborate facial makeup, which are fascinating to watch.Thirdly, Chinese cuisine is famous worldwide. From dumplings to hotpot, each dish has its own unique flavor and cooking technique. Chinese people value the harmony of flavors and believe food should not only taste good but also look appealing.Lastly,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cluding calligraphy, painting, andpaper-cutting, showcases the beau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esthetics. These artworks reflect the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istic skills of the Chinese people.In conclusion,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diverse and fascinating. It embodies the wisdom and aesthetic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ontinues to thrive in modern society.Best wishes,Li Hua解析:这篇范文按照邮件的格式,简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综合分析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综合分析
为 以下 几 个 特 点 :

然 ,考 生 依 然 可 以将 学 习 重 点 投 气 , 羡 日 夕佳 。 不 【 问题 】 要 描 述 尧 庙 社 日 中 简 【 析 】 此 曲 描 写 村 民 的 活 解 雳 弦声 斗 高 下 , 喧 哗 , 歌 亭 外 笑 壤
读 唐 诗 宋 词 的 能 力 ,还 愁 解 读 不 的 村 民 活 动 。 三 、 点 全 面 。 重 诗 歌 感 情 动 , 要 集 中 于 “ 酒 观 多 稼 。 霹 考 侧 主 把 几 所 简 即 从 21 0 0年 的试 卷 看 , 查 情 山如 画 ” 句 。 谓 “ 要 描 述 ” 考
来有 1 3套 试 卷 涉 及 唐 宋 诗 词 , 言 把 诗 歌 中 的 画 面 ( 、 、 、 即借 酒 消 愁 , 为 第 二 层 。 “ 风 律 人 事 物 此 江 诗 、 句 、 仍 是 重 点 , 率 占到 景 ) 括 性 地 描 绘 出 来 。 如 2 0 引 雨 ” 景 语 , 烘 托 此 刻 悲 凉 心 绝 词 比 概 01 为 起 近 7 % 。 中律 诗 中 只 涉 及 五 言 , 年 上 海 卷 : 5 其 绝句 中 只出现 了七 言 。特 别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0 0年 3套 试 卷 考 到 21
羁 旅 思 乡 ( 广 东 卷 ) 抑 郁 失 意 感 的有 1 如 、 2份 ,考 查 表 现 手 法 、 要 求 将 前 面 这 些 基 本 信 息 整 合 起 表 ( 全 国卷 Ⅱ) 有 涉及 。 中 , 如 都 其 以 达 技 巧 的有 1 2份 , 查 内 容 的 有 来 , 构 成 了 此 题 的 答 案 : 民举 考 便 村
情 景 交 融 的 写 景 抒 怀 之 作 为 多 , 9份 , 查 形 象 的 有 7份 , 查 语 杯 畅 饮 , 庆 丰 收 , 琴 赛 歌 , 考 考 喜 弹 欢 大 约 占 到 5 %。 写 景 抒 怀 之 作 包 言 的有 6份 。 要 注 意 的 是 , 赏 声 笑 语 。 0 需 鉴 含 两 类 题 材 ,一 类 是 山水 田 园 诗 诗 歌 中 的情 景 或 者 比 较 诗 中 的 情 2理 解 诗 句 的 内涵 、 蕴 。 . 意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解析一、1.答案:C。

本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汉字字音,应该说不难,只要能够认真复习课本,就答出本题。

A中的“厉兵秣马”中的“秣”的读音错误,应该是“mò”;B中的“倾轧”中的“轧”读音错误,应该是“yà”,D中的“解剖”中“剖”的读音应该是“pōu”。

2.答案:B。

A中的成语“始作俑者”的意思是:“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明显感情色彩不合。

B中的“移樽就教”的意思是:“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符合句义的要求。

C中的“声情并茂”的意思是:“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明显对象不合。

D中的“附庸风雅”的意思是:“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明显感情色彩和对象都不合。

3.答案:B。

A中的“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是句式杂糅,可以改为“我们斟酌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是“我们斟酌后拟以大师的儿子的说法为标准。

”C中的“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并列的两部分无法并列,建议改成“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基地”与“机构”搭配不当D中的错误比较隐蔽,它在“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中的“采取”没有宾语,属于成分残缺。

4. 答案:A。

这类试题解的时候其实是有规律的,首先要知道它好象是语句,实际是一个文段阅读,也许就是高考的阅读化体现吧。

它应该遵循着文段的规律,注意段落内部的要求。

分析第一句和第六句,就会发现第一句的前面有个“也”,而且与第六句说的是同一个话题,因此两句不能分开,顺序是6、1,排除了B、C选项。

从题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3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3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3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314、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

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出其哭内之诗而悲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闻其贤者也则悦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B.C.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答案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答案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表达运用答案(10年湖北卷)【答案示例】1、(标准答案参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

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

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试题分析】注意几个要素:竹、浣女归、喧。

尽量体现王诗“诗中有画”的意境。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10年湖北卷)【答案示例】1、(标准答案参考)“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他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参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

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试题分析】1、点明鉴赏《红楼梦》诗词;2、号召学生积极参与;3、尽量使用《红楼梦》中的诗词。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10年天津卷)答案:戏剧社【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

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

②写学术研究。

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

④是说书信。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10年天津卷)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扩展语句和简明准确”的知识,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图文转换的题目要注意图中突出、夸张的部分,也要注意图中变化的地方。

(10年湖南卷)答:一、能。

事物是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变化的,认识会跟随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改变乃至深化。

二、否。

辨认与观照事物须得在静止的状态或事物运动结束之后,静观默会、凝终结想,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与全貌,才能达成“清晰”的认识。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详解

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详解

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提示:托物言志、象征。

怀才不遇的悲伤。

天津卷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分)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唐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案:暮春飞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

能力层级是C级。

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

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

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

“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案:思念故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

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答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xx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xx(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xx夜凉吹笛xx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②③①(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名篇名句和作家作品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标卷)·名篇名句和作家作品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逐题解析)名篇名句和作家作品、文学常识作者: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2010·安徽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积善成德,____________,圣心备焉。

(《苟子·劝学))(2)乌鸟私情,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3)____________,归雁人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

(李白《蜀遭难))(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7)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8)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试题答案】(1)而神明自得(2)愿乞终养(3)征蓬出汉塞(4)枯松倒挂倚绝壁(5)此时无声胜有声(6)羡长江之无穷(7)楚天千里清秋(8)衣冠简朴古风存【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识记)【试题解析】本试题沿用08、09年“8选5”的形式,这类形式是学生欢迎的,并且今年的默写内容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其中初中2篇,均是诗;高中6篇,3篇诗,3篇文。

【2010·福建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4)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5)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声声慢》)【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高考语文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2010—2015)

高考语文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2010—2015)

高考语文全国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2010—2015)(2010全国1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有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繁荣反应来描写的。

(考生如果答成下面的答案也应该算对:作者采有细节描写,通过衬托的手法写出了素蝶的活动情态。

或者是: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参考答案】这首诗歌通过素蝶繁荣活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010全国2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2)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2)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2)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2)饶水知音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十一、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个句子?(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赏析:诗人送别魏二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

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

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

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

“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

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

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潇湘月”:一作“湘江上”),以“忆”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

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2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2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2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_文言文27、天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

少惠,善淘金,父爱之。

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

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

”乃易其弊衣。

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

鱼已长丈余。

膳其肉,味倍于常鱼,藏其骨于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

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

”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

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

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

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

得叶限,令履之而信。

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

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

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注】① :红色② :粪土堆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易其弊衣弊:破旧B.女觉遽反遽:急忙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扎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因泣下霜今,与武诀去B 忽有人被覆粗衣,自天而降臣不忍见欺于王而负赵C斧斤以时入山林乃以是摒弃之于道旁D.一夕,为海潮所沦朝次设弦,为秦宫人10.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A.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社科论述类阅读1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社科论述类阅读1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社科论述类阅读1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___社科论述类阅读1课标全国卷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及答案全国1(河北、河南、山西、广西)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全国卷2(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1)(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北京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

(4分)①A②(4点)要点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福建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①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答:(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相近的一项是(2分)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踏(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3)A课标全国卷1(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海南)((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8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风雨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湖南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7分)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答: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答:9.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答:广东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湖北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4分)江苏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江西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陈与义①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8.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9.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6分)山东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

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②处非位。

怆恨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恨(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5分)陕西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重庆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

(2分)(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减字木兰花向子湮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 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

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

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

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