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符小学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小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迸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二、教材分析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
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2.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对科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
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入交流和洶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入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 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21课《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21课《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和雪的形成原理。
2.能够简单的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3.掌握雨和雪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雨和雪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2.雨和雪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板书“雨”和“雪”,请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雨和雪有什么不同,并引导学生思考雨和雪的形成原理。
2. 讲解(20分钟)(1)雨的形成•水汽上升,冷却成水滴。
•水滴凝聚成为云。
当云的水滴足够大时,便会落下成雨。
(2)雪的形成•水汽上升,冷却成水滴和雪花晶体。
•水滴和雪花晶体凝聚成为云。
当云的水滴和雪花晶体足够大时,便会落下成雪。
(3)雨和雪的区别•雨是液体,雪是固体。
•雨落在地面上,雪飘落在地面上。
•雨是阴天和阴雨天气,雪是寒冷的冬天。
3. 实验(15分钟)制作自己的“雨”和“雪”,让学生亲身体验雨和雪的区别和形成过程。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袋。
•酒精。
•枝条。
实验步骤制作“雨”1.在塑料袋中倒入1/3的酒精(或其他可以蒸发的液体)。
2.将塑料袋封口后,用手掌将酒精倒向底部,使酒精挤出缝隙,形成许多小液滴。
3.用枝条轻轻敲打塑料袋,液滴将慢慢增大。
当液滴足够大时,便会落下成雨。
制作“雪”1.将制作好的“雨”放入冰箱中冷藏,待其凝固后取出。
2.用枝条轻轻敲打刚才凝固的雨(液体),小方块便会从中脱落,形成“雪”。
4. 讨论(10分钟)让学生围绕着雨和雪的形成原理和过程,自由发言,讨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看法。
5. Homework & Summary(5分钟)让学生以“如果你是一朵云……”为题目,写一篇以自己为云,描述自己制造雨或雪的文章。
边写边思考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并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和Homework,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若有必要的话,通过小组或个别访谈的方式来分析学生的特点,评估其在课程中表现的情况,以便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并对下一步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热对流》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热对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热对流的概念和现象。
2.知道热对流的应用,例如:鱼缸的水温调节等。
3.了解鱼缸的分类,饲养注意事项,以及鱼的生活习性。
4.能够通过实验认识热传导,热对流等重要概念。
教学重难点1.热对流的概念和现象。
2.区分热传导和热对流等不同的传热方式。
3.热对流的应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鱼缸模型或备好的图片,热传导实验图,实验器材,实验讲义,学生用纸和笔等。
教学环节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稳定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新知预测(10分钟)利用PPT和图片让学生展示他们对鱼缸的认知和鱼的了解以及温度和热的一些基本概念。
3. 讲解环节(25分钟)1.热对流的概念和现象:给学生以实例,比如冬天上学的时候双手通过揉搓或晃动来保暖,当温度升高的时候,水也会对温度进行调整。
2.热对流的引导实验:通过手电筒和气球演示热对流的实验,让学生加深对热对流的理解。
3.区分热传导和热对流等不同的传热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
4.热对流的应用:解释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鱼缸和花盆等的保温。
4. 操作实践环节(30分钟)1.热传导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热传导实验,通过实验体验电实验中热的传递。
通过实验大家可以熟知加热富别人的状态及温度等。
2.让学生围观鱼缸:应教育局的要求材料,这里需要在教室内放置实际鱼缸的样品,让学生检查宾在不同的水温下是怎样游动的。
5. 总结评估环节(10分钟)1.函数测试,考验是否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
2.进行班级统计,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必要时可以作为下次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人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每个学生都应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到提高自己的方法。
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热传导和热对流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大道至简”的真谛。
未来,我们应该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展现自己的魅力。
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教学计划《种辣椒》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种辣椒来了解辣椒的生长过程并进行有效的观察,进而总结出其他常见植物的一生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不同环境中植物的特点。
通过观察莲和仙人掌的结构特点,思考莲和仙人掌是怎样适应水中与沙漠环境的。
再通过了解不同的植物需要的生长环境不同,进一步加深植物特点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调查家乡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课旨在先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家乡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的关系,知道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乐意通过动手,了解大自然,对种植植物更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欲望和好奇心。
但是由于学生在种植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多,所以在如何种植和如何管理方面,可能会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同时,四年级的学生虽然经历过中长期观察,但是观察的品质也良莠不齐,还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或者中段交流等形式来维持学生对种植和观察活动的热情。
课时分配12.《种辣椒》.........13.《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4.《调查家乡植物》…1课时1课时1课时四年级一班科学学科教案授课人:_________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2.种辣椒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备注(教师复科学概念目标:备栏)1.了解植物都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2.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等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制订观察计划,并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中长期观察。
2.能运用语言、图表、照片等方式记录辣椒的生长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2023青岛版科学(六制)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5声音的产生6声音的传播7声音的变化8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5声音的产生【教材分析】《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各样声音,以探索声音产生的为主线,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用文字呈现了情景“书声琅琅,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提出了问题:“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材料包呈现了学生准备材料:钢尺、矿泉水瓶、蜡烛等。
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课上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生活中有哪些声音?用图文呈现了雷声轰鸣、交通堵塞时汽车鸣笛、演员演奏乐器、工业机械转动、小鸟鸣叫和学生讨论图。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倾听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声音,为后续探究声音的产生做好铺垫。
活动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呈现将振动的音叉插入水、使用两烧杯交替倒水、拨动钢尺、吹空矿泉水瓶、触摸发声的声带,让学生尝试让锣发声及停止发声等活动。
指导学生法探究物体产生声音的原因,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活动三:声音具有能力吗?用图文呈现学生敲击鼓面,探究放在鼓面一侧的燃烧的蜡烛与鼓声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因离音响太近,且音响发出声音太大使得学生不得不捂住耳朵进行保护。
指导学生分析产生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出声音具有能量的结论。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找一找是什么物体发生了振动。
”指导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的,进一步巩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知识。
本课遵循由个体到普遍,归纳总结出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通过归纳了解声音产生的秘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科学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三维目标分布框图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第二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第三课认识岩石第四课做个岩石百宝箱第五课岩石的用途第六课岩石的风化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第七课土壤里有什么第八课土壤的种类第九课土壤与植物第十课保护土壤第十一课认识光第十二课玩镜子第十三课筷子“折”了第十五课飞旋的陀螺第十六课光与我们的生活彩虹的秘密飞旋的陀螺光与我们的生活第十七课航海家的发现第十八课地球上有什么第十九课我在哪里第二十课苹果为什么落地第二十一课测量重力单元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热胀冷缩•认识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提出问题: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制订计划: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观察、试验、制作: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思考与结论: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对待科学学习态度: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物质世界: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岩石的科学•认识科学探究: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观察、实验、制作: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试验记录。
•搜集整理信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初步学会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式)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式)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科学第四册全册备课(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
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
特别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
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这些运动之间是什幺样的规律。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要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和几种常见的力,来研究事物的性质。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
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
2024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期的科学教学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具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和解释现象的基本能力;2.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其能够主动探究、勇于思考和积极实践;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与生活通过探究家庭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现象,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如水的沸腾和凝固,溶解和结晶等。
2.科学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水的变化过程和风的形成等。
3.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测量和记录实验结果等。
4.科学体验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和参观考察等方式,提供一种实践、体验和发现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实验,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方法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共同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总结,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科学知识。
4.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在真实的环境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周:科学与生活(1节课)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沸腾和凝固,溶解和结晶等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观察家庭中常见的液体和固体,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物质的变化。
2024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第一周:万物由种子开始主题:从种子到植物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种子的培植方法;3. 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课程内容: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种子的培植方法;3. 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步骤:1. 导入: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让学生描述种子的外观和触感,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兴趣。
2. 教学: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并探究种子的保护壳和内部胚芽的作用。
3. 实践:通过种植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种植作业,培植自己的植物。
4. 探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根据实际观察判断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并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5. 总结:概括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总结种子的培植方法,复习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资源:1. 种子的图片和实物;2. 种植工具和材料;3. 植物生命周期的图片和教学视频。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操作的准确性;2. 通过口头提问和讨论,考察学生对种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3. 观察学生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第二周:动物的生存环境主题: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地;2. 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性;3.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习惯。
课程内容:1. 动物的栖息地;2. 动物的生活习性;3. 动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动物栖息地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情况。
2. 教学:介绍不同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活习性,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动物栖息地和生活习性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物保护意识。
4. 任务: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栖息地、饮食习惯、活动方式等,并制作展板展示。
5. 评价:评价学生展板的制作情况和对动物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动物栖息地的图片和视频;2. 动物保护的材料和案例。
2024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科学下册的核心知识点,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分类、光的传播、声音的传播等。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道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技能。
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思想。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和环境1)生物的生长发育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昆虫的变态等。
2)生物的分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并学习如何将物种进行分类。
2. 光的传播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并学习如何利用反射现象进行实际应用。
3. 声音的传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课堂讨论,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如声音的远近、声音的传递和声音的阻隔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反射现象;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阻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活动安排1. 教学步骤1)导入:给学生展示一幅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的思考。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在我国,科学教育从小学开始便列为重点学科。
本篇教学计划为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旨在为学生构建扎实的科学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内容概述1.单元一:生命世界本单元重点介绍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单元二: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学会观察、分析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如天气、季节变化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运用科学方法解释自然现象。
3.单元三:物质世界本单元围绕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展开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4.单元四:地球与宇宙本单元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结构、地理环境和宇宙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无限魅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如生物分类、自然现象解释、物质性质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合作互助的品质,以及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难点内容生物分类、自然现象解释、物质性质等方面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2.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1.每周课时安排本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
2.各单元教学时间分配根据各单元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七、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9课《春季星空》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9课《春季星空》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春季的星空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能力;2.掌握春季星座的名称和位置;3.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参观天文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春季的星空特点;2.春季星座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1.春季星座的名称和位置;2.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的能力。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春季星空,让学生发现星座的位置和形状;2.实验法:通过制作星空模型或实物等方式,让学生手动安排星座。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问候和简单的谈话方式,让学生逐渐进入教学状态;2.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简单讲述自己对“星空”二字的认知。
Step 2导入新课(10分钟)1.通过PPT或实物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春季星空的图片;2.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图片,并逐渐了解春季星空的特点。
Step 3春季星座介绍(20分钟)1.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春季几个常见的星座,如天蝎座、双子座等;2.通过PPT或教具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春季常见的星座图案,并逐个将其名称告知学生;3.让学生通过记忆,掌握春季星座的名称和位置。
Step 4观察实物(15分钟)1.放置一些天文模型或星空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星座图案;2.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掌握星座的位置和特点。
Step 5小结(10分钟)1.让学生回答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掌握春季星座的名称和位置;2.学生在实物观察中是否能够认真观察、仔细品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春季星空的了解,但仍有些学生存在模糊不清、记忆不牢固的问题,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纠正,加强巩固。
同时,在教材之外引入其他形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材分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
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020年新编)12 月相的变化 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月相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并且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掌握不同的观察方法,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并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
3.能对已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
能将已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月相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5.能意识到月相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不同的月相,知道月相是变化的,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乒乓球、记号笔、热熔胶、塑料吸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你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古诗?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这些诗句都描写了月亮,但是又有何不同?生:在诗句中,描写的月亮的形状不同。
师:有时月亮是圆圆的,有时候又细又弯,有时又是半圆的,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月相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月相,有什么发现?师:诗句中描写的月亮形态不同,是因为人们看到的月亮的形态是不一样的,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
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师提问:关于月相,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月相有变化吗?生2:月相是怎样变化的?生3: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生4:月相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月相的变化。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转。
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师: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已经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并记录了月相,请同学们把月相变化记录表拿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月相的样子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热传导》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热传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的传导方式:导热、对流、辐射;2.了解导热的定义和原理;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导热对物体温度的影响;4.掌握使用导热的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热的传导方式:导热、对流、辐射;2.导热的定义和原理;3.导热对物体温度的影响;4.导热的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热的传导方式及导热的定义和原理;2.难点:对导热的理解和使用。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分组讨论法;4.课堂互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引入热的概念,引出热的传导方式;2.引入导热的定义和原理。
2. 讲授(20分钟)1.讲授热的传导方式:导热、对流、辐射;2.讲授导热的定义和原理;3.通过例子讲解导热的应用。
3. 实验探究(30分钟)1.将烧杯放在热水中,记录水的温度变化;2.将烧杯放进冰水中,再记录水的温度变化;3.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热传导的发生和影响。
4. 分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各自讨论导热的应用;2.让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 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确认学生对导热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情况;2.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对导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教材: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2.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冰水。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下册摘要:一、教学计划概述1.教材版本: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3.教学目标4.教学内容5.教学方法二、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与特点2.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关联3.教材的优点与不足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4.多元评价法五、教学内容与安排1.生命科学领域2.物质科学领域3.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4.技术与工程领域六、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2.终结性评价3.学生自评与互评正文: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是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而制定的。
本教学计划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系统地规划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计划概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遵循国家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教材共分为五个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在结构上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概念。
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紧密关联,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然而,教材在某些部分可能存在表述不够清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科学概念,了解科学现象,能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继续努力
知道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应用。
能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能用实验验证材料是否是导体或绝缘体。
在合作探究中,愿意合作交流,能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学生活动
学生上台连接电路并展示灯泡亮了。
学生进行操作并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复习、演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科学要认真观察、勤思考、善总结,才能有所发现。通过了解简易的电路图,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环节二:探究活动1(哪种材料容易导电?)
教师活动
[PPT3出示]哪些材料容易导电?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导体和绝缘体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虽然它们在我们周围普遍存在着,但学生对于导体、绝缘体材料和“导电”现象,还不能做出确切的解释。本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加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4)态度责任: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重点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通过实验验证材料是否是导体或绝缘体。
4.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教师出示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让学生尝试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PPT 2出示]教师展示材料包中的材料。(电线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老师现在把导线换成塑料,闭合开关,小灯泡还亮不亮了?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材料,所有的材料都能导电吗?)
(1)猜想与假设
师:哪些材料容易导电?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把你们的结果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要求学生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形成昼夜变化,做模拟实验。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查阅资料观察记录月相变化,了解月食、日食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土壤与岩石》、《和谐的自然界》、《热与我们的生活》、《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地球运动与我们的生活》、《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土壤与岩石》单元主要让学生做土壤成分实验,知道土壤的结构是由沙、黏土、腐殖质组成;通过实验认识三类土壤的特点;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等教学内容。
7、通过探究、游戏、体验、播放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与热传导有关的实验、貌相形成及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了解眼睛的构造及看物体的生理机能的模拟实验仪器缺少、材料也不好带,也不好组织,这此是本册的教学难点,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
五、教学基本措施:
1、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所教学的每个班,我打算本着就近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4—6人,每组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查阅资料了解月球概貌:大小、月表特征、有无动植物和空气等内容。《研究与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师要适时帮助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科学精神。主要内容有:了解种花的过程;在校园或家庭创设生物角,栽培植物。
三、教学目标:
1、探究土壤的成份及特点(如:保水性)及与植物的关系。
3、向其它学科融合
科学有时向语文、音乐、美术融合,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科学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土壤,我计划让学生赞美土地,学习珍稀的动植物,我计划在课堂上开展一次即兴演讲,探究月球,我打算让学生畅想未来……
4、教会学生上网查资料、下载并保存文字、在网上观看科学视频等。
六、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山符小学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即不强制学生的学习,也不放任自流,用语言、情境、游戏等到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其它方法运用得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讲科学故事、观看视频等手段,这些手段有的让学生亲历过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强材料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个学期,我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作为探究式教学的补充。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每课进行探究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如视频、游戏等方法组织教学。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和谐的自然界》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知道保护色、拟态、冬眠等保护方式。
通过实验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特性研究蚂蚁和பைடு நூலகம்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懂得食物链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
了解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如何保持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平衡,制定计划开展保护动植物的活动等主要内容。《热与我们的生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热的传递方式及热对物体形状与大小的影响及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等主要内容。
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链的知识及打破生态平衡的危害,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3、探究热传递的方式及与人们的关系。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眼球成像的原理,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5、了解地球、月球的公转及位置关系形成的月相、日食、月食、昼夜产生及对生物的影响。
6、了解生物群落并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及相互间的联系。
除《植物向哪里长》《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温度计的秘密》《凸透镜》《弯弯的月亮》外,其它都是一课时,每学一单元都要复习、测试,大约要两个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