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

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5.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高考历史2025年重大事件与考点汇总

高考历史2025年重大事件与考点汇总

高考历史2025年重大事件与考点汇总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历史作为高考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和考点。

对于即将参加 2025 年高考的同学们来说,了解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可能的考点是备考的关键。

以下是为大家汇总的 2025 年高考历史可能涉及的重大事件与考点。

一、世界近现代史1、工业革命的深化与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不断深化。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考点可能包括工业革命对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例如工厂制度的兴起、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人运动的发展等。

2、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1945 年)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都是重要的考点。

同时,战争中的军事战略、重要战役、国际合作与对抗等方面也可能被考查。

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929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实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缓解危机。

这一事件的背景、措施、影响以及对后来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启示都可能成为考点。

4、冷战与两极格局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从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到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冷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广泛而深远。

此外,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局部热战等也是常考的内容。

二、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1840 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重要考点,如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自然经济的解体、新思想的萌发等。

2、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探索19 世纪 60 90 年代的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其主要内容、成果、失败原因以及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需要重点掌握。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兴衰2. 诸子百家3.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4. 大禹治水、尧舜禹5. 青铜器文化6. 周公制礼、九家制度7.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列国时代的外交政策8. 法家思想和秦始皇的统一战国六国9. 汉初政治制度、汉武帝时期的改革10.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汉帝国的疆域拓展11. 汉唐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12. 汉唐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13. 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外国使者14.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特色15. 唐宋交替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清社会经济2. 明清科技文化3. 清初历次政治改革和反清复明运动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5.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6. 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8. 四·一二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9.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10. 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12. 文革和改革开放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15. 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近东的文明2. 希腊罗马的文化、哲学、政治和军事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4. 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6.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7. 威玛共和国和纳粹党的兴起8. 意大利法西斯和墨索里尼的统治9. 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政权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11.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背景12. 全球化和国际关系13.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14. 美苏冷战和平竞争的特点15. 中东问题和国际反恐合作以上就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够很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知识点随着高考的临近,历史科目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历史科目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科目,而其中选择题更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出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阶级斗争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应该熟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例如地主和农民、官僚和商人之间的矛盾。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阶级在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和作用。

2. 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也是选择题中的热门考点。

从封建制度到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例如秦朝的集权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制度等等。

3. 经济发展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例如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的转变,以及现代工业化的进程和影响。

4. 文化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也是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影响,同时还需要了解佛教、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5. 社会风俗社会风俗作为历史选择题的一个小分支,是考生容易忽略但同样重要的知识点。

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社会风俗,如婚嫁习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等,都可能成为选择题中的考点。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阶级斗争、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思想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考生可以通过攻克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历史选择题得分。

然而,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还需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该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通过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道理。

另外,备考历史科目时不仅局限于课本,还需要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考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自己解答选择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及备考建议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高考中一直是一个备受考生关注的科目。

历年来,历史考试重点内容、难度一直存在变化。

因此,为协助考生备考历史,本文将对历史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并提供备考建议。

一、明确高考历史考试重点高考历史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部分又分为解答题和论述题两大类。

要想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需要明确高考历史考试的重点。

1. 传统文化考点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对传统文化题目的考察一直具有一定的比重。

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时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考点。

2. 历史事件考点历史事件一直是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历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对历史事件的考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

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历史时一定要把握历史事件考点。

3. 政治制度考点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要产物,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重。

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时一定要熟悉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领导机构、官职、职责等相关内容。

二、历史备考建议明确了历史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备考历史。

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1. 分析历年历史高考试题做到历年历史高考试题分析是备考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历年的历史试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历史考察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历史考试的出题规律和命题思路,从而更好地备考历史。

2.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当重点复习历史的重点考点。

上文已经提到,历史重点考点包括传统文化、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等。

考生应该从重点考点入手,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复习,掌握历史的重点和要点。

3. 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在高考历史考试中,能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相关文化背景的能力十分重要。

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时不仅要学习历史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

这包括对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解历史发展的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等。

中考高考历史知识点

中考高考历史知识点

中考高考历史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中考和高考考试中的一大考点。

在历史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的方式,对中考和高考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1.1 国家形成:春秋时期,封建国家逐渐成型,郑、齐、卫、燕、楚、韩、赵、秦、晋等诸侯国兴盛。

1.2 政治体制:“尊王攘夷”,孔子提出仁义礼智忠信的思想,儒家学派逐渐兴起。

1.3 文化成就:诸子百家思想盛行,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代表性学派形成。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2.1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中央集权制度,修筑长城,实行统一货币、文字、法律等。

2.2 汉朝:刘邦建立汉朝,简化法律、减轻税赋,开启汉武帝时期的文治时代。

2.3 文化繁荣:兴办国子监、太学,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3.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90年)3.1 政治动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势力得以发展。

3.2 文化兴盛:道教流行,佛教传入中国,文学作品繁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名篇问世。

4.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4.1 唐朝:政治强盛,科举制度兴起,“开元盛世”,杜牧、白居易等文人活跃。

4.2 宋朝:两宋时期科技、经济繁荣,陆游、苏东坡等文化名人活跃。

5. 元明清时期(1271年-1912年)5.1 元朝:蒙古帝国建立,统治中国,实行行省制度。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5.2 明朝:明成祖迁都北京,落户北京的汉族地主士大夫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

5.3 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规定汉族必须携编发和辫子,清朝封建社会达到鼎盛。

通过对中考和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概述,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知识点的范围广泛且深入。

对于考生来说,除了记忆历史知识点,还应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希望本文能为中考和高考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学科一直是高考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尤其是常考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历史大题常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方便考生复习备考。

一、中国古代史常考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流派。

3. 秦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4.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6.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二、中国近代史常考知识点1. 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 北洋政府与国共两党的斗争。

4.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6.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三、世界史常考知识点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改革。

3. 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

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5. 冷战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6. 当代社会问题的全球性影响。

四、历史研究方法与历史文化常考知识点1. 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3.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

五、注意点与复习建议1. 注意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经过等基本信息。

2. 建议结合历史教材进行系统性的复习,重点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演变过程。

3. 大量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文章,扩大历史知识面。

4. 制作复习提纲,将重点、难点与知识点整理出来,提供复习的便利。

5. 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和模拟题,了解考点,熟悉考题形式。

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上提到的知识点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重点。

考生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整理成笔记,不断回顾巩固。

同时,指导教师的复习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对历年高考的出题规律非常了解。

复习历史要有系统性,注重培养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历史考点汇总

高考历史考点汇总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考点21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2)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③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考点23国民大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初,占领南京、上海。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历史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历史高考对应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历史高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时期:黄帝、尧、舜、禹、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基本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强大、秦始皇的政治和军事措施、秦朝的政治制度。

3.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兴汉思想、东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三国鼎立的原因和特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国力的衰落、魏晋南北朝政治和社会制度、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5. 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农业和商业的繁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6. 宋朝及元朝时期:宋朝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元朝的统治和后果。

7. 明朝及清朝前期:明朝的统治及其政治、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的建立和社会状况。

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 辛亥革命及近代中国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和背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和目标、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

5. 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就。

三、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旧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最早的文化特征、农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铁器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2. 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成就、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

3.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4.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清真教的形成、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梳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梳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梳理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nbsp;_4.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l947年春,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

6.1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

2洋务运动近代化1、前期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为策划海防,建成北洋(海军)、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为培养科技人才,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5、评价(结果)A、洋务运动没有使清朝达到富强(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B、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

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过程: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4.分布:沿海、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5.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已经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

高考历史30个高频考点及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30个高频考点及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30个高频考点及答题术语高考历史30个高频考点及答题术语:一、夏商周时期1.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地位:分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朝代,夏代是中国最早的朝代,商代是中国文明的开端,周代是封建制度的开始。

2.甲骨文:商代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用于记录卜辞和祭祀等事务。

3.商朝的社会结构:以王室和贵族为统治阶级,下分中下层贵族、中下层平民和奴隶阶层。

4.商朝的宗法制度:以家族、宗族为基本单位,血缘关系决定社会地位,实行族长制度。

5.商朝的宗教信仰:主要信奉神灵和祖先,认为祖先有保佑作用,进行祭祀活动。

6.商周青铜器文明:青铜器是夏商周时期的代表文明,包括礼器、乐器、兵器等,反映当时社会繁荣和发展水平。

二、春秋战国时期7.春秋时期的国家制度:以诸侯向周王朝称臣的分封制度为主,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局。

8.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晋景公、楚庄王,他们在春秋时期的一些政治改革中起到积极作用。

9.西周与东周的政治制度变迁:西周先后经历王室衰落、姬姓争霸、东迁灭亡等过程,东周建立后实行世袭制。

10.春秋时期的战争发展:诸侯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形成以齐、晋、楚、鲁、韩、魏、秦七雄之势。

11.战国时期的动乱:各国争霸,内部矛盾激化,社会出现严重动荡,人民生活艰苦。

12.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相继兴起,相互竞争。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3.秦朝的政治改革:推行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开创了中国封建制的先河。

14.秦始皇统一六国:通过一系列征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15.汉初的政治制度:实行郡县制、推行科举制度、设立官僚体系等,奠定了汉朝封建制度的基础。

16.汉朝的物质文明:农业发展、手工业繁荣、文学艺术兴盛,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

17.汉代的思想文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并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

高考历史个高频考点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个高频考点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个高频考点答题术语高考历史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科目,而学习历史的核心是掌握历史知识点,尤其是那些高频考点。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术语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文旨在介绍历史学科中的高频考点以及相关的答题术语,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

一、高频考点1.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考生需要掌握其经过、影响和意义等内容。

它是一次具有思想性、启蒙性、民族性和革命性的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事件。

2. 反对外来侵略战争反对外来侵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项重要事件,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等。

考生需要明确这些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3. 中国革命中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

它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

考生需要认识到,在这些革命中,中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进行的斗争,成为推动中国民族独立与民主进步的重要力量。

4.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尧、舜、禹、汉、唐、宋等历史朝代,农耕文明、商鞅变法、孔子思想等等。

考试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一些历史人物、事件及其背景和影响,以及建筑和文物等方面的知识。

二、答题术语1. 概括题概括题是高考历史科目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或知识点的概括能力。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需要能够简明扼要地表述自己的观点,避免答非所问。

同时,考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也要注意概括能力的培养。

2. 解释题解释题是另外一种高考历史科目的常见题型,通常会给定一个历史术语并要求考生作出相关的解释。

解释题是考察学生对历史术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2023年必考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

2023年必考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

2023年必考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高考历史考点知识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诗歌方面,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楚辞《离骚》。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代: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5.宋元:话本、词、戏曲、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也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6.明清: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数量多、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特别是反封建小说的增多,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

高考详细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二、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__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高考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基础,以手工业为主导,兼有商业和海上贸易。

在农业方面,中国古代发展了广泛的水利工程,如灌溉和治理黄河等。

而手工业则包括纺织业、铁器业、陶瓷业等。

另外,商业方面的发展带动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中亚、欧洲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君主专制为核心,强调礼法道德的约束和兼容并包的思想。

中国古代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后来又出现了一系列的封建王朝,如秦、汉、唐、宋等。

其中,封建制度规定了君主与诸侯的权力分配和臣民的义务,而科举制度则成为选拔官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主要表现在文学、哲学、科技等方面。

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孕育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

宋代的诗词、明清的小说等,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

而哲学方面,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的发明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四、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中国古代社会有多种宗教信仰,其中最突出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理性和人伦道德,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强调自然和谐,追求修炼身心的境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追求有着重要影响。

佛教则倡导慈悲与智慧,对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宽容与洞察力。

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动荡与崛起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常遭遇战乱和政治动荡。

历史上,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唐朝后期的安史之乱、宋朝的北方侵略等,都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混乱和动荡。

然而,每当社会进入一个混乱时期,总有一股力量能够重新整合社会,崛起为新的王朝。

这种循环不息的历史变迁,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六、中国古代社会与世界的交流与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与世界的交流与影响早在古代就开始了。

高考历史一线教师总结的个高频考点

高考历史一线教师总结的个高频考点

高考历史一线教师总结的个高频考点高考历史是高考中的一门重点科目之一,对于历史的考试,许多高考生都感到十分头疼。

为了更好地备考高考历史,很多学生会寻求一线教师的的指导和帮助,那么一线教师总结的高频考点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高考历史中的一个重点考点,其中再次重点考察的是朝代演进和政治结构。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历史时期和政治制度的演变是非常重要的。

2. 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史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史是高考历史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具体考察的内容包括经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科技和艺术等,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科技的进步和艺术、文化的繁荣。

3. 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和战争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和战争也是高考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考点,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战争史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对外交政策的逐渐形成,对某些外部势力的抵御和战争的发生和结局等。

4. 中国近代史中国的近代史是高考历史中的一个重点考点,内容天文军阀混战,列强列侵等重要历史事件和分析主持。

重要的内容包括中华民国的成立、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和建国初期的发展。

5. 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高考历史中的考点之一,包括古代文明、古希腊和罗马史、中世纪史、文艺复兴时期、殖民地运动、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和冷战等重要内容。

以上就是高考历史一线教师总结的高频考点,只有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才能在高考历史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学生在备考高考历史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上述考点,还要注意研究历年考题,逐渐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

希望本文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备考高考历史。

高考历史重要事件知识点梳理

高考历史重要事件知识点梳理

高考历史重要事件知识点梳理在高考历史的复习中,掌握重要事件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事件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考点。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高考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关于其存在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

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从世袭制到分封制,经济上以井田制为主。

2、春秋战国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政治上,诸侯争霸,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图强,如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他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在政治上,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汉朝的统治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经济上,统一铸币,盐铁官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但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相互交流、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进程。

6、隋唐的繁荣隋朝统一全国,开通了大运河,但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灭亡。

唐朝建立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

唐朝在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文化上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文科科目,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历史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展开探讨。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封建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科举制度等。

例如,商周秦汉的政治制度,唐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等。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是历史选择题中的常见考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等。

例如,古代的农田制度、农耕技术;手工业的发展与变迁;商业贸易的兴起与发展等。

三、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例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及影响;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及影响;以及对于十月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意义等。

四、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人物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见考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

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李白、曹操、毛泽东等;世界历史中的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华盛顿等。

五、历史地理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重点考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地理位置、边界变迁、对历史事件的地理影响等。

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中外历史重要战争中的地理因素等。

六、历史文化知识历史文化知识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察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传统习俗、艺术成就等。

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

总之,对于高考历史选择题,掌握常考知识点对于提高分数至关重要。

通过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制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通过对历史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和环境。

高考历史时间点及知识点

高考历史时间点及知识点

高考历史时间点及知识点高考历史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事件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科目。

了解高考历史的时间点和知识点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高考历史时间点和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时间点1. 远古时期:距今约100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

重要事件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

2. 三皇五帝时期:远古时期后的部落联盟、首都共作制度。

3.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历史上首次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夏朝的启示、商朝的王朝制度、西周的封建制度都是重要知识点。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标志着分封制崛起、百家争鸣等。

5.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涵盖了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兴衰,秦朝的统一、汉朝的汉武帝、东汉的黄巾起义等都是高考重要考点。

6.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些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包括隋朝的高度集权、唐朝的开放政策、宋朝的科技革命、元朝的蒙古统治、明朝的海外探险、清朝的闭关锁国等。

二、知识点1.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封建等级、政治体制、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考试制度,选拔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包括科举考试的流程、科举制度的影响等内容。

3. 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社会组织等内容。

4.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之一,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经典等。

5.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在中国历史上传入的一种重要宗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包括佛教的传入、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6. 西方文化传入: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触、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历史考点狂背(最新)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军长可以公开陪)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天天陪酒)(1)背景: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饿鹰热得没法熬夜)和《辛丑条约》(钱进宾馆) (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9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杀戮,30万人被杀害。

★考点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①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②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11正面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考点12敌后战场的抗战①洛川会议: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

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③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考点1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1)1945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1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853年,★考点1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不符合实际,《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2)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考点1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①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②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③建立者:孙中山。

④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17武昌起义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

②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③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考点1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

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考点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考点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考点2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2)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