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学科依据能力类型分类别人才培养初探

合集下载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我国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

美术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推动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挑战。

研究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对于提高我国美术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力标准,可以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推动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前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美术专业教师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有标准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通过研究,旨在为我国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美术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美术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完善我国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促进美术教育的进步和提高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概述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是指根据美术学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规定了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标准。

这些能力标准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跨学科能力等多方面。

通过对这些能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他们在美术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绘画、造型、色彩、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1. 引言1.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定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是针对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等领域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艺术基础和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绘画、雕塑、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等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演练,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设计能力,具备从事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拥有一定竞争优势,可以在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品牌策划等领域找到满意的工作机会。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2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壮大,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就需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出既有艺术才能又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于,美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才能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专业技能,具备创作和表现能力。

人才培养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的优秀美术人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要注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为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学科基础课程设置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美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浅谈美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OCCUPATION1 3 2010 3 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特点的课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起初挺喜欢美术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开始厌学。

特别是职校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情绪低落,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

这就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课堂变得黯然失色。

要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学生爱上这个课堂,教师就不得不重新审视美术课堂教学。

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只有内因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

一、兴趣入门,引发学习动力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

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其求知欲望,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兴趣、动机等内驱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往往会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作为衡量美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尺。

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积极模仿老师。

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

我们都有这类体验,人逢喜事精神爽,干起事来有力量,学习也是如此,兴趣对学习活动起着促进的作用。

美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地对美术的热情就会下降。

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下充裕的练习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技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摘要:“十三五”期间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

美术学作为传统的艺术学科,在向应用型转型之际,有其特殊性,核心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人才,这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本文着重从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应用型;美术学;特色人才培养“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1]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

具体的转型实施需要落实到高校具体的专业建设中去,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它是特色人才培养的“法定”文件。

特色人才培养需先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改革。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1.1 培养目标不明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2000年左右升格为本科的,这些院校大部分是以高等师范专科或和其他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来的。

就美术学专业而言,它们的前身多数是专科时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专科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经过调查和对比,和专科比较培养目标由单一目标变为多级目标,实际上是缺乏了核心目标,主要表现在是培养教师、还是培养画家或研究人员的矛盾中。

1.2 培养模式陈旧美术学专业作为艺术学科其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对先进技术或观念要求高;在地方本科院校中相对办学历史也较长,在升格为本科后,培养模式基本来源于省级师范大学的照搬,这些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大多数毕业于省级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且多数没有经历过更高层次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导致在人才培养方案撰写中观念落后。

具体的教学模式上主要表现为缺乏校企、校地、校校以及创新模式的教学,更无属于自己的特色模式,导致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盲区”。

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探讨[摘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是为地方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但现阶段随着高校教学理念与就业方向的改革,美术学专业作为应用型高校基础专业之一,已经趋向于停滞的状态。

究其原因,地方应用型高校对美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模糊不清,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发现学习的知识没有办法在工作中使用,或者很多高校教学模式雷同,没有教学特色。

在此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从课程改革、师资改革、评价改革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希望为相关高校带来有利的思考。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现阶段国内的很多高校都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普及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有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经过合并也重新形成新的院校,由于院校规模较大,老专业面临取消或者停止招生等尴尬局面,美术学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美术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接近饱和,很多一线或者二线城市并不会大量招收美术教师。

因此,要想解决报考热度和就业冷门之间的矛盾,高校的相关管理者应当认真思考当下形势,尽快制订解决方案。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楚,培养模式比较落后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规划毕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

但是通过调查众多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能够发现,很多高校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或者不满足本高校发展的特点,甚至也会出现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滞后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有的高校为了扩大招生,盲目增设课程,这就使每门课程学生人数不达标、教学质量降低,毕业生无法达到社会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另外,毕业生在找到工作之后发现专业和工作不对口。

除此之外,地方应用型高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枯燥的特点,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几乎雷同,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清楚的定位,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完全不匹配,那么学生在企业中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作者:雷保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7期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河南科技学院美术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问题构建科学系统的能力标准,为美术师范生人才培养提供完备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指标。

本研究对提升美术学专业师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地方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美术学高招模式艺考热能力标准中图分类号:G652.3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美术学专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先后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等,在学科建设中取得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和较好的成绩。

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生源质量、课程体系及社会需求等原因,急需制定科学完善的能力培养标准,以适应目前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美术统考模式造成生源专业能力不足目前,河南省美术专业考试实行的是美术统考制度,考试形式一般采取默写形式。

作者数次参加省内外的美术阅卷工作,对美术统考形式较为了解,这种美术统考形式省去了很多麻烦的考务准备工作,也对防止考题泄露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导致很多考生不会画活生生的模特只会画照片,这完全违背了艺术规律,造成美术生源专业能力普遍下降。

2艺考热造成生源质量普遍下降2018年,河南省美术考生相比2017年增加了9524人,增幅为20%,可见艺考热在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存在一种错误观念,即文化课不好就去学艺术。

美术类专业的录取对文化课分数的要求相对较低,迎合了部分人急功近利的心理。

还有很多学校为盲目追求升学率,将文化基础差的学生统统拢入到所谓的“美术强化班”中,在没有多少兴趣和具备一定天赋的情况下,仅仅经过“填鸭式”的短期培训就参加美术高考,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可想而知。

3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河南科技学院美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分为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国画方向,另一个是油画方向。

虽然两个培养方向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很明确,但是与目前中小学教师能力要求并不是十分吻合,中小学美术教师对能力的要求更趋向于丰富性和系统性,需要美术教师具有多领域美术技能(其中还应包括应用美术领域技能),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美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寻求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愈发重要。

本文探究了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包括标准建立的意义、标准的内容、标准的推进与实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标准建立的意义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建立,可以建立一套清晰明确的素质要求和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对于培养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我国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声誉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规范教学管理标准建立可以为美术学专业(师范)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促进美术教育规范管理的实施。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各高校美术教育降低重复劳动的现象,提高效率和质量。

3.提升美术学专业(师范)的地位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建立可以进一步提升美术学专业(师范)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美术专业的自我认同感,推动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标准的内容1.教育目标美术学专业(师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设计能力、创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计划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各高校针对不同人才需求及时调整、完善本专业课程,制定包含各类课程分配比例的培养计划,保证本专业学生在校时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最终能够达到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要求。

3.教学方式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对教学方式的要求是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如文化交流、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4.师资队伍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要求建立一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师资队伍,有着扎实的艺术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对于美术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同时注重开展良性的学术交流与沟通,以保证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全面培养。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一、引言美术学专业(师范)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高中、中职、大专等学校美育教学和社会美育工作需要的艺术教育师资。

随着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的培养能力标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的能力标准,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艺术教育和美育工作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培养目标必须紧密贴合社会需求,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制定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的能力标准,可以更好地规范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通过不断对能力标准的研究和更新,来满足社会对美术教育师资的需求。

1. 艺术理论与实践能力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美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美术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艺术创作的各项技能和表现形式。

同时还需具备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评论的能力,以及对国内外美术发展潮流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养。

2. 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应当具备设计和实施美术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

同时还要具备在不同教学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的能力,包括学校、社区、博物馆等不同场所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

3. 学科研究与创新能力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应当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包括文献查找、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研究能力。

同时还要具备对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

4. 艺术活动组织与推广能力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应当具备组织和管理艺术活动的能力,包括展览、演出、画廊管理等方面。

同时还要具备对美术教育的推广能力,能够有效地将美术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现如今,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美术学专业成为了许多学子的理想选择。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学校应该注重特色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三个方面谈一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

教学内容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基础。

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包括绘画技法、色彩搭配、构图等等。

单纯的技术训练远远不足以培养出真正有特色的人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加入一些具有艺术思考和创作挑战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作品时能够更加独立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学生才能够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特色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术学专业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素养。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展览、设计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社会大众,获得实践中的反馈和认可。

学校还可以与当地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

美术学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创新思维的培养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媒介。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和成就的艺术家来做讲座和指导,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灵感和指导。

美术学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美术学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美术学人才培养调研报告美术学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一、引言美术学人才的培养是培养具有艺术创造力和批判能力的专业人才,对于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和艺术创作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目前美术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促进美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

二、调研方法和资料收集本次调研使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进行。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美术学院的学生和老师,获取了他们对目前美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看法;同时,还组织了实地访谈,走访了几所知名美术学院,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美术学院学生普遍存在对基础课程的不满意。

许多学生认为基础课程内容单一,学习方式传统,难以满足创新思维和多样化的艺术表达需求。

2. 大部分学院在美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艺术批判和理论素养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缺乏对于当代艺术趋势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院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美术学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学院拥有大量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专业设备,而另一些学院则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设施陈旧的问题。

4. 实践环节的不足。

许多学院在美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培训环节设计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存在欠缺。

四、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美术学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 基础课程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2. 忽视了学生艺术批判和理论素养的培养。

3. 学院资源分配不均衡,存在教学条件不完善的情况。

4. 实践环节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改进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方案:1. 创新基础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多样化艺术表达能力。

可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2. 加强学生艺术批判和理论素养的培养。

加大对当代艺术趋势的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理论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人才。

一、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学生特性等因素,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

首先,美术学专业应该按照“艺术+设计”的模式进行课程设置。

在艺术素养的培养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感性认知的发展,以此提升学生的观察、理解、表达、感受等综合艺术素养。

而在设计素养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创新性思维和设计方法,培养其同行业竞争中的优势。

同时,应该加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美术学专业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艺术活动或实践项目,如展览、设计、策划等项目。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更深入了解行业动态,提升自身技能,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生培养质量的保障。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通过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引进专业人士教授实用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此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

通过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打造卓越的课程体系。

学校应该注重课程体系的更新与完善,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实践,更新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和课程可控性。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艺术需求的不断增长,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表现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的能力标准和规范,导致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发展不够健康等问题的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和相关部门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还可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专业化进程。

对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升我国美术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引言】中的【研究背景】部分就是介绍该研究的背景和相关问题,以引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和明确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改进和完善当前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通过研究,可以准确把握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明确培养的重点和方向,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可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相契合,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研究目的还在于为各高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具体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参考标准,促进美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研究,进一步推动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的意义在于全面提高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推动美术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能力标准,有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人才培养标准不够明确等。

对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能够为学校制定更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指导大纲提供依据,对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能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研究还能够有助于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能力标准,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重要基础,需要考虑到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科发展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侧重点。

2. 美术学专业(师范)课程设置的研究在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需要研究相关课程设置和内容,确保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同时关注传统美术教育和现代文化艺术教育融合的问题。

教学方法对于人才培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培养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于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需要有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科学评价,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我国的标准提供参考。

2. 实地调研法3.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的研究,将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明确2. 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提出3. 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规划和安排4. 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的设计和建立通过研究制定的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通过逐步的实施和调整,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能力标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综合分析了我国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研究表明,高校在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更多关注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和跨学科能力培养等方面。

在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的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和专业人才。

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一直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教育既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学会欣赏艺术、提高审美表现能力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培养专业美术教师和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而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下,美术教育也需要不断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和专业人才,进而促进社会的文化和艺术发展。

1. 现状分析我国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高校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对于艺术实践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跨学科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部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缺乏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指导和培养。

2. 能力标准研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能力标准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美术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跨学科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美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以此为指引来设计相关的能力标准。

(1)创新能力培养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能力标准设计中,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应该具备有创造、审美、表现、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够真正成为专业的美术教师和艺术家。

艺术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艺术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美术学科分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学科分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学科分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 美术学学科发展现状依据国家新的学科分类,艺术学从文学中分离出来,美术学也成为了一级学科,美术学学科地位大幅上升。

在当今学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基础之上的,然而美术课程则是更多的让学生去大量地接触实际的事物以及具体的环境,并且和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美术教育是发展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术可以用来传承文化,帮助人们很好的认识周围的世界,众所周知的是,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样来说美术教育在努力推进其他学科的同时,其他学科也在不同程度地反作用于我们的美术教育。

所以可以看出美术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它们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各类新型文化产业以及时尚产业的大量兴起,各行各业乃至城市的建设越来越注重“包装”工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加,招生的规模的不断扩大。

美术学学科的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为了大众教育,美术学学科各专业毕业生也有了比以前更为广阔和多元的就业、创业空间。

然而美术学学科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意识普遍不是很强,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下所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和“创新教育”理论观念并不能够相互适应。

现在采取绩点学分教学制度并不能够全面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以及学生自我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益于学生自我个性良好发展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各类型人才培养。

我国美术学学科人才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存在着隔阂,作为美术学学科和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初中、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陷入到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学生对相关学科以及相关专业的认识匮乏,更谈不上对对应职业的认识,局限于高考考题的反复训练,以至于本科阶段众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荒度四五年专业学习的黄金期。

2 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这种差异指的是能力在质的方面上的差异。

美术学学科依据能力类型分类他人材培育初探

美术学学科依据能力类型分类他人材培育初探

美术学学科依据能力类型分类他人材培育初探摘要:美术学科人材培育模式改革必需要以提高人材培育质量为核心,令人材培育进程中各项要素加倍和谐,实现人材培育质量和人材培育目标一致性。

美术学学科人材分类培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材培育一次重要探讨,针对高校人材培育存在要紧问题,说明了实施美术学学科人材分类培育缘故,提出了学科人材依照各自能力进行分类培育的模式。

关键词:美术学科,现状,分类培育,模式1 美术学科现状分析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外一般高等院校美术学科专业,传统美术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规模已经开始加速减少,设计型等等综合性应用类型专业已经开始慢慢成了主流热点趋势专业。

在美术学科专业可否早日实现大跨越式进展进程中,尤其是在我国美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评估进程中,所存在问题及后续工作中不断涌现大量矛盾冲突,这些都能够最直接地折射出美术学科人材培育模式改革相对停滞掉队局面,具体体此刻如下七方面:一是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进展规律和进展趋势缺少全面熟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是很强,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下所形成人材培育模式方式和“创新教育”理论观念并非能够彼此适应。

二是关于广大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培育和提高综合方面素养教育环节和力度没有取得足够重视,同时也缺乏必要相对方法。

三是此刻采取绩点学分教学制度并非能够全面充分发挥咱们教师教育教学踊跃性和学生自我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益于咱们学生自我个性良好进展和优秀性人材脱颖而出。

四是并无能够形成最最基础理论方面制度体系,很多专业性教育教学方面整体都存在着那种重视技术培育,但是轻视基础性理论和专业性质原理方面深切研究。

五是课程理论体系和教材资料体系都缺乏严谨性和标准性,课程标准不是很明确,教育教学内容也相对照较陈腐,同时也由于吸收引进优秀教材方法不力,而且课程教育教学成效和质量也同时不能取得专门好保障。

六是教育教学方式改革针对性不是很强有力,现代化教育教学手腕运用也相对照较滞后。

美术生专业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美术生专业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美术生专业能力培养方法探究当代社会,美术专业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内心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美术专业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一、美术专业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美术专业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的学科。

美术专业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便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美术专业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以下重要性:(一).提高专业素养美术专业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绘画、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提高美术生专业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应从一下方面入手: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涵盖艺术史、设计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掌握最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

2.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艺术是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是提高专业素养的关键。

因此,美术专业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让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实践性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艺术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3.多元化的文化素养艺术是文化的表达形式,多元化的文化素养能够帮助美术生更好地理解和创造艺术作品。

因此,美术专业生应该通过广泛的阅读、观看电影、参观美术馆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4.交流与合作艺术创作需要交流与合作,美术专业生需要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通过与同学、教师、艺术家等进行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美术专业生了解其他人的观点和创意,从而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美术专业生需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浅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性的学科,其特色人才培养是该专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浅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做法。

一、培养目标的明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力。

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才能。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培养目标要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使之更有实用性和灵活性。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开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如影视动画、数字美术设计等,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程设置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这需要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作品的实际效果和创意水平,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作,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实践教学环境的营造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要注重实践教学环境的营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创作比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专业技能和创造力。

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和支持。

通过实践教学环境的营造,学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激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在美术学专业中成长。

四、艺术活动的丰富开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还应该注重艺术活动的丰富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平台。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艺术展览,邀请知名艺术家进行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拓展艺术视野,增强艺术修养。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大赛、创作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中国美术专业学科分类

中国美术专业学科分类

我国美术专业学科分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美术专业学科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本文将对我国美术专业学科进行分类和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美术领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绘画类学科绘画是最基础和传统的美术表现方式之一,也是美术专业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绘画类学科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注重笔墨和意境的表达;油画是西方绘画传统,以色彩和光影为主要表现手段;水彩画则注重透明感和柔和的效果;素描则是对形体结构和线条的描绘。

二、雕塑类学科雕塑是以立体造型为特点的艺术形式,也是美术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雕塑类学科包括泥塑、石雕、木雕、金属雕塑等。

泥塑是以黏土为主要材料,通过手工雕塑形成的作品;石雕则是利用石材进行造型刻制;木雕则是利用木材进行雕刻创作;金属雕塑则是以金属材料为基础,通过锻造或铸造等方式进行创作。

三、版画类学科版画是以印刷为特点的艺术形式,也是美术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版画类学科包括木刻、铜版画、石版画等。

木刻是利用木板进行刻划和印刷的艺术形式;铜版画是将图案刻在铜版上,并通过印刷技术进行复制;石版画则是将图案刻在石头上,再通过印刷进行传播。

四、书法类学科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美术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书法类学科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隶书是古代官方文书所使用的字体;楷书是书法中最为规范和普遍使用的字体;行书则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写形式;草书则是一种潦草而自由的字体。

五、设计类学科设计是将美术创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科,也是美术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设计类学科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

平面设计主要涉及海报、广告、标志、书籍封面等二维艺术形式;产品设计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工业制品等的造型和功能设计;环境设计涉及室内和室外环境的美化和布置;服装设计则是以服装为载体的造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美术学学科发展现 状
稳定 的心理品质 。 在 知 觉 能 力方 面 有 分 析 2 0 世纪 末 期 以 来 , 我 国 高 等 教育 规 模 已 型、 综合型、 分析一一综合型、 情绪型 ; 在 记 经 有 了长 足 发展 , 速度惊人 , 我 国高 等 教 育 学 中分 离 出 来 , 美术 学 也 成 为 了一 级学 科 , 忆 能 力 方面 有视 觉 型 、 听 觉型、 运 动型 、 混 已经 能 够 步 人 对 大 众 化 进 行 培 养 阶 段 。 很 美术学 学科地 位大幅上升 。 在 当 今 学 校 的 合 型 : 在 表 象 方面 有 视 觉 型 、 听觉型 、 动 觉 多高 校 开 展 了 宽 口径 以 及 厚 基 础 通 识 教 教 育体 系 当 中 , 大 多 数 课 程 都 是 建 立 在 抽 型 、 综合型 , 在思维能 力方面有形象 型 、 抽 育 , 但 是 由 于 用 人 单 位 或 者 研 究 生 学 习 单 象符号 基础 之上的 , 然 而 美 术课 程 则 是 更 象 型 、 中间型 。 另外 , 人 的 特 殊 能 力 的差 异 位 普遍 都 感 觉 到 了大 学 生 专 业 水 平 正 在 下 多 的让 学 生 去 大量 地 接 触 实 际 的 事 物 以及 也 很 明 显 。 如: 有文学 才能的人 , 具 有 敏 锐 滑 , 通 识 性 教 育 和 专 业 知 识 教 育两 者 之 间 具体 的环境 , 并 且 和 其 他 学 科 有 着 广 泛 的 而 又 深 刻 的 观 察 自然 以 及 各 种 社 会 能 力 、 矛 盾 已 经 成 为 了高 等 教 育 当 中一 个 很 重 要 联系, 美 术 教 育 是 发 展 全 面 教 育 的一 个 重 丰 富 的 想象 力 、 较 强 的语 言表 达 能 力 等 等 。 问题 之 一 。 目前 阶 段 我 国高 校 人 才 培 养 一 要 的组 成 部 分 。 美 术 可 以 用 来 传承 文 化 , 帮 然 而 具 有 音 乐 才 能 的 人 , 则 是 具 有 敏 锐 的 个 很 突 出问 题 就 是 我 国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相 对 助 人们很好 的认识周 围的世界 , 众所 周 知 音 乐 感 觉 能 力 、 较 强 的 听 觉 表 象 记 忆 能 力 而 言 比 较 单 一 。 由 于 高 校 最 基 本 任 务 是 要 的是 , 事 物 之 间 的作 用是 相 互 的 。 同 样 来说 等 。 在一般的 能 力方面 , 能 力 差 异 主 要 指 能 够 为 我 们 社 会 大 力地 培 养 出 各种 高 级 专 美 术 教 育在 努 力 推 进 其 他 学 科 的 同时 , 其 的 是 智 力发 展 水 平 的 差 异 。 心 理 学 家 通 过 门性 人 才 , 人 才 培 养 最 终 目标 如 果 不 同的 他 学 科 也在 不 同程 度 地 反 作 用 于 我 们 的 美 大 量 的 研 究 得 到 这 样 一 个 共 同 的 结 论 , 那 话 , 它 的 培 养 模式 选择 也 就 会 不 同 。 我 国大 术 教育 。 所 以 可 以 看 出 美 术 学 学 科 和 其 他 就 是 智 力 的 个 别 差 异 在 一 般 人 当 中 会 呈 学 总 来 说 概 括 起 来 可 以 划 分 成 研 究 型 大 学 科 之 间有 着 非 常 密 切 的 关 系 , 而 且 这 种 常 态 曲 线 分 布 。 特殊 能力 方面 , 具 有 同 一 学 、 教 学 研 究 型 或 者 研 究教 学 型 大 学 、 教学 相 互作用 的关系 , 将 会 随 着 时 代 的发 展 日 种特 殊 能 力 的人 , 其 水 平 也 有 明 显 的 差 型大 学 。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来话 , 不管 什 益 显 示 出它 们融 合 的 重 要 性 。 异。 能 力 的差 异 , 还 表 现 在年 龄 上 , 有 的 人 么样 一 所 大学 它 所 培 养人 才 都 应该 是 多样
[U I q

U0
0 h l n a E d u c a t l o n I 与艺 术研 究
美术 学 学 科 依 据 能 力 类 型分 类 别 人 才 培 养 初 探
张 振 华 ( 大连艺 术学 院美术 学院 辽 宁大连 1 1 6 6 0 0 ) 摘 要: 美术学学科人 才培 养模式改革必须要 以提 高人 才培 养质量 为核 心, 使人 才培 养过程 中各 项要 素更加 协调, 实现人 才培 养质量和人 才培 养 目标的一致 。 美术学 学科人 才分 类培养是 我 国高等教 育人 才培 养一次重 要探 索 , 针对 高校人 才培 养存 在主要 问题 , 说 明 了实施 美 术 学 学 科 人 才分 类 培 养 原 因 , 提 出 了学 科 人 才按 照各 自能 力 类 型 进 行 分 类 培 养 的 模 式 。 关键 词 : 美术 学科 现状 分类培养 模式 中图分 类号 : G6 4 5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4 ) 0 2 ( b ) 一0 1 8 2 -0 2
依据 国家 新的学 科分类 , 艺 术 学 从 文
随 着 各 类 新 型 文化 产 业 以 及 时 尚产 业 的大量兴起 , 各 行 各 业 乃 至 城 市 的 建 设 越 来越注 重“ 包装” 工程 , 社 会 对 艺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量 也 大 大 的 增加 , 招 生 的规 模 的 不 断 扩大。 美 术 学 学 科 的 教 育 已 经逐 渐 从 精 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