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降雨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降雨模式的改变,使得农业生产面临多种风险。

首先,在一些地区,降雨量减少,导致干旱的发生频率增加。

干旱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歉收,还会使土壤退化,增加农田灌溉负担。

其次,降雨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洪涝和水浸等对作物的破坏,同时还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为适应降雨变化带来的挑战,农业部门应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通知农民调整种植计划。

同时,改进农田排水系统,提高耐旱抗洪的农作物品种研发,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等也是应对降雨变化的关键措施。

二、温度变化气候变暖是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的结果之一。

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量。

首先,温度升高会促使一些病虫害的生物威胁扩散范围扩大。

例如,原本只分布于南方地区的害虫、病菌现在逐渐入侵北方地区,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

其次,温度升高也会影响作物的生育期,提前或推迟生长周期,导致种植时机难以把握。

此外,高温还会引发作物光合作用的抑制,进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温度变化对农业的挑战,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同时,推广耐高温、抗旱的新品种,积极应用温室技术和遮阳措施,以减轻温度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极端天气事件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暴雨、冰雹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往往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破坏,损失农作物甚至灭亡农畜。

此外,气候变暖也使得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如霜冻、冰冻等现象减少,导致一些对自然灾害较敏感的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在于加强保险和风险管理。

农民应购买农业保险,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政府和农业部门也应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准备,提供紧急物资和援助以支持受灾农户。

四、环境气候变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气候变化的不断发展还将对农业结构和种植业务进行根本性改变。

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天气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对农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农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 温度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了温度的变化,这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直接影响。

高温会加速作物的生长周期,导致作物早熟,从而减少收获的产量。

此外,高温还会导致作物透过蒸腾作用流失大量水分,使得土壤干燥,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相反,低温则会延缓作物的生长,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产量和质量。

二. 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的破坏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暴风雨等,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破坏。

干旱使得土壤失水严重,导致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洪涝则会造成农田积水,引起作物根部缺氧,导致作物凋谢甚至死亡。

暴风雨则可能打断作物的结实周期,使得作物收获的产量减少。

三. 种植结构和作物选择的调整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农民们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选择。

适应气候变暖的策略包括引入适应性更强的作物品种,改善灌溉系统以减轻干旱的影响,以及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面对极端天气事件,农民可以选择更具抗逆性的作物品种,改善排水系统以减轻洪涝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

四.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气候变化给农民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和作物损失时,农业保险可以提供经济保障和风险分担。

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为农民提供全面的保险服务,以减轻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冲击。

五. 国际合作与减缓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是解决天气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根本出路。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推动全球减排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同时,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绿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

六. 结论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不可忽视,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农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的特性,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选择,提高适应性。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了解一下!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了解一下!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了解一下!引言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门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变化性的增加,农作物种植者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质量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这篇文章将会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1. 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温度升高可以加速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但若温度过高,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农作物也对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过于剧烈的变化仍然会导致其受损。

1.1 温度升高对作物的潜在影响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缩短,使其无法充分发育。

例如,在高温下,小麦的抽穗期可能会减少,导致产量下降。

同时,温度升高还可能导致旱灾的发生频率增加,造成作物的干旱胁迫,最终影响产量。

1.2 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温度变化还会对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温度升高可能会改变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和季节分布,使其更容易传播和繁殖。

另一方面,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2. 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降水模式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降水不足会导致农作物干旱,而降水过多则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合适的降水量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2.1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是农作物生产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使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此外,干旱还可能导致作物产生功效减少、花芽枯萎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

2.2 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与干旱相反,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降水过多,引发洪涝灾害。

洪涝会导致作物冲刷、淹水以及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

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适应和应对尽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适应和应对这些挑战。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与干旱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不断加剧,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一、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1. 气候变化导致生长季节变化气候变暖导致了农业生长季节的变化,如种植作物的播种期和收获期发生了偏移。

这种变化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

例如,一些作物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才能正常生长,而气候变暖可能导致这些条件无法满足,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2.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气候变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风暴等更加频繁和严重。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干旱会导致土壤干燥,无法提供足够的水分供应,限制了作物生长和产量。

而洪涝则可能淹没农田,摧毁作物,进一步降低粮食产量。

3. 虫害和病害的蔓延气候变暖也使得一些农业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和分布增加,从而对作物造成了威胁。

例如,某些农业害虫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导致害虫数量激增,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同理,一些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也会被气候变暖所促进,使得农作物容易受到感染,产量下降。

二、气候变暖对干旱问题的影响1. 降水模式的改变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发生了改变,例如一些地区降水量减少或降雨分布不均。

这使得干旱问题逐渐显现。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的减少,从而限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粮食产量。

2. 水资源的短缺气候变暖加剧了地表水蒸发速度,使得地下水和水库水位下降,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在干旱问题已经存在的地区,这种资源短缺将会进一步加剧,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

作物缺乏水分供应,导致产量减少,农民的生计受到严重威胁。

3. 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暖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例如湿地的退化和河流的干涸,使得农田无法获得充足的水源供应。

这样的生态系统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干旱问题,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产量。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化,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农作物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变化,我们需要科学分析和有效应对。

本文将为大家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的影响1.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及产量的重要因素。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明显,呈现出温度升高和气候异常的格局。

这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比如稻谷、小麦等一些冬小麦作物产量有所下降;而草莓等会要求大量降水的农作物则受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2.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部分地区的病虫害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高温干旱的作物,很容易造成生理病害,大幅度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比如北方小麦的大面积受灾就与气候异常有关。

三、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现状1.稻谷产量稻谷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气候变化对我国稻谷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尤其是近十年来,因为气象灾害频发,稻谷产量有所下降,且产量的波动幅度也越来越大。

2.小麦产量小麦是我国很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种植在中国几乎遍布全国。

近年来,因为气象灾害、产业变化以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同时,人口的持续增加也会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压力。

四、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策略1.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农业气象技术,针对不同的作物,创造更适合的生产条件。

也可以通过研究种植技术,增强作物的免疫力,尽量减少病虫害损失,从而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2.加快建设设施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建设设施农业,尤其是智能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通过使用科技手段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好的农业产值。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现状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深远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频发、洪涝灾害增多,气温和降水变化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农业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也是最大的。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种植受阻气候变化导致的气候变暖、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现象,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很大影响。

温度升高、降雨少、干旱严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产量降低;而降雨增多、洪涝等自然灾害也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土地质量下降土地作为农业基础资源,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也很大。

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高温等影响,导致种植作物的土地水源下降,土地质量下降,农民的种植成本增加。

3. 农业灾害频发气候变化使农业灾害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这些灾害包括洪涝、旱灾等。

这些灾害会对作物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平衡,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困难。

二、解决方法1. 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农业结构针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问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能力。

要采用集约化、高效化、生态化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种植作物的适应能力。

2.加强粮食储备,保障民生像中国这样的大农业国家,需要加强粮食储备,保障民生。

千万不能让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减产等问题扩大到居民生活中,尤其不能影响到贫困地区。

在稳定粮食供应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预警农业环境问题。

3.创新农业技术,提高积极性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能力。

针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可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新型农业设施,加强新型农产品的研发,开发新型农业种植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适应性和发展性。

4.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全球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全球性的问题,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在农业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全球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报告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报告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凸显,农业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报告将就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潜在影响展开研究,并探讨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对农作物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首先,高温会加速农作物生长过程,使其更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其次,高温还会导致作物花期提前或延迟,进而影响授粉和结实过程。

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二、降水变化对农业灌溉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将带来降水模式的改变,对农业灌溉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表明,极端降水事件(如洪涝)和干旱频率都有可能增加。

这将导致灌溉系统难以应对,造成作物缺水或过度灌溉问题。

同时,极端干旱条件还可能导致土壤贫瘠,进一步削弱农作物生长能力。

三、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也将面临重大调整。

在一些地区,原本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可能受到温度上升和降水减少的影响而逐渐失去种植价值。

同时,一些地区的气候变化也可能提供了新的种植机会,如在原本不适宜种植的地区引入新的作物品种。

四、气候变化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农产品供应链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产品产量的波动性增加,进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威胁。

其次,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运输中断,给农产品的流通带来不确定性。

因此,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需要拟定应对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对供应链带来的风险。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首先,农业生产者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灌溉效率,并适应降水变化的需求。

其次,农作物育种研究应注重培育适应更高温度和干旱条件的新品种。

此外,农业政策制定者还应加强气候变化监测与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支持。

六、结论本报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变化、降水模式改变以及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将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评估与调控方法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评估与调控方法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评估与调控方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易受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因此,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对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温度和降水。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可能加快农作物生长过程,缩短生育期,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降水不均衡也可能导致干旱或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

因此,首先需要通过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不同农作物的生产潜力的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可以通过建立气候-作物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这些模型基于气象数据、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生理学原理,能够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

通过运用这些模型,可以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适宜生长期、生育期和产量,并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

同时,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方法。

首先,农民可以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研发新的品种,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抗干旱和耐盐碱等特性,可以在面对极端气候条件时,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其次,合适的农业管理措施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优化灌溉制度,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土地保护和改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合理施用肥料,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等,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和生产能力。

另外,提高农民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也非常重要。

农民可以通过农业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利用,及时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并调整种植布局和时间,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

政府可以加强农业气象监测体系的建设,改善气象数据的收集,预测和发布,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高 ,但 气候增 暖的幅 度及 其对作 物种 植布局 的影 响
地 区农作 物 种植 面 积和 种 植格 局 发生 了较 大 改变 。 尤 其 2 世 纪 9 年代 与 8 年 代相 比 ,由于 温度 升高 , 0 0 0
冬小麦 种植 北界 向北扩 展 了 5 ~10k 0 0 m,西伸 也 比 较 明显 , 且从 海拔 10 ~1 0 8 0 9 0m向 2 0 ~2 0 0 0 10m扩 展 ,种 植面 积扩大 了 1 % ~2 %I。 0 0
足地 区粮食 生产 的首要 因子 ,在温 度普遍 升高 、蒸 发增加 的 背景下 ,粮食 生产 的丰歉 几乎完 全 由水 分 变化决 定 。在气候 变暖 、干旱 化加 剧时 ,增加 农业 灌 溉是人们采 取的 另一种适 应气候变化影 响的措施 ,
l 年 为 间隔分析 了 2 0 0世纪 8 年 代以 来 中国三大 主 0 要作 物的种 植 比例变 化( 1。结果 发现 , 龙江水 图 ) 黑
同的关 系 。因而 ,不 同区域 气候 变化对 主要农 作物
例变 化时 , 多数研 究以近 3 年来 的整 体变化 为主要 0
研究 对象 ,以 1 年 为 间隔的分 析并 不多 见 。本文 以 0
面 积变 化 的贡献率具 有 一定 的不确 定性 ,需要结 合 当地的 自然 条件与农业生产 的具 体情况进行 分析 , 目前仍 没有 定量 的描述 。水分 条件 是制约 水资源 不
2 结 果 分 析 与 讨 论
农业 生 态 系统 作为 陆地 生态 系统 的 重要 了5 ~2 %。由上述分 % 0
分 ,对 气候 变化高 度敏 感 。气候变 暖导致 的气 候带 移 动对种 植业 有较 大影 响 ,使 中纬 度和高 纬度地 区

2024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应对

2024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应对

2024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应对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农业成为受影响最直接和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2024年,我们预计将继续目睹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2024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帮助农民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1. 温度升高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1. 温度升高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随着气候变暖,2024年农作物可能会面临生长周期缩短的问题。

由于温度升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加快,相应的生长周期缩短。

这可能导致作物无法充分生长和发育,影响产量和品质。

1.2. 高温对作物的影响高温是2024年农业将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

高温可能导致作物蒸腾速率加快,水分蒸发增强,导致作物干旱和水分亏缺。

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受阻,影响养分吸收和糖分转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2.1. 干旱的影响2019年,中国各地相继遭遇了严重干旱,2024年将面临同样的挑战。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农民需要采取合适的灌溉措施,确保作物的水分供应,以抵御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2.2. 暴雨和洪水的影响与干旱相反,极端降雨也将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暴雨和洪水可能导致农田积水,破坏土壤结构,并冲走作物和养分。

农民需要建设排水系统,并制定相应的防洪计划,以应对这种极端天气事件。

3. 病虫害对农业的威胁2024年,随着气候变暖,农业将面临病虫害的更大威胁。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农民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和推行综合防治,来应对病虫害对作物的威胁。

4.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策略4.1. 优化种植结构以适应气候变化农民需要根据2024年的气候变化情况,优化自己的种植结构。

他们可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作物品种,如耐旱、耐热和耐病虫害的品种。

此外,农民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如间作和轮作,以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冲击。

《2024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范文

《2024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范文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化,其对农业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

气候变化不仅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分布范围,还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具体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 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的变化气候变暖导致许多地区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季节性规律改变。

这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而且还会改变其成熟周期,进一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于特定气候条件生长的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其影响更为显著。

2. 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暴雨、飓风等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设施和作物,使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如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还会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

三、应对措施1. 推广耐候作物品种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推广耐候性强的作物品种是重要的应对措施之一。

这些品种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改进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改进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另一重要措施。

这包括改进灌溉系统、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3. 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包括发展温室技术、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同时,现代农业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

4. 强化农业保险和风险管理机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强化农业保险和风险管理机制是必要的措施。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等,以帮助农民降低损失并保持稳定的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日益明显,各种不稳定的天气现象层出不穷,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农作物是人类的主食来源之一,因此,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降雨、气温、干旱等多个方面阐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降雨不稳定降雨是农田作物生产的决定因素之一。

过多或过少的降雨都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降雨量变得更加不稳定,农作物的干旱和水logging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一方面,过多的降雨会使得土壤饱和,影响农作物生长。

另一方面,降雨不足会导致土壤干燥,使得作物无法满足所需的水分量。

此外,过多的降雨还会引发水logging,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气温升高随着气候变化,气温不断升高,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气温升高会加速农作物生长的速度,但是,这也会导致作物生长不平稳,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第二,气温升高也会导致一些作物需要更多的水分,从而提高作物的耗水量。

例如,当气温超过25℃时,大豆的需水量会增加20%,而小麦的需水量会增加10%。

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否则作物的产量会直接受到影响。

干旱和风暴的增加干旱和风暴是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也非常大。

受干旱的影响,作物的产量会直接下降,而且会引发病虫害的爆发,引起作物的枯萎和死亡。

此外,干旱还会乘一些水分敏感型作物的敏感性树性,增加它们对高温和低水分的敏感性,从而直接导致作物的减产。

风暴和其他极端气候事件也会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

如台风,季风等,都会在短期内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输送铁路对生产农产品的农户来讲,打击反复出现的洪水、旱灾、热浪等灾害事件,是保护作物减损的最重要问题。

结论总之,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应该加强相关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李祎君;王春乙【摘要】气候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人们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了清楚地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措施,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7年资料和1961-2007年全国逐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变化明显.小麦种植比例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波动大;水稻种植比例变化南北方反向,且变化幅度趋缓;玉米种植比例持续增加,增幅加大.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均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现不同增减趋势.而作物熟制、复种指数也发生明显变化,种植北界持续北推.黑龙江地区大面积扩种水稻,原来的玉米优势种植区为水稻所替代.【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年(卷),期】2010(006)002【总页数】7页(P123-129)【关键词】气候变化;种植结构;小麦;玉米;水稻【作者】李祎君;王春乙【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S51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系统中,农业系统是受全球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部门之一[1],气候变化使我国农区的热量资源普遍增加、农业气候带北移,导致熟制边界北移,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大。

农业生产遵循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改变其种植量、种植结构、种植地域以及种植时间来适应气候变化[1]。

人为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种植制度的变化上。

种植制度是一个农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了不断满足社会需要,因季节、土壤、灌溉等条件而进行的各种农作物的基本安排。

一个地区多年所形成的种植制度是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种植习惯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平衡的结果,其中气候条件的影响最为明显,而气候条件中又以温度影响最为显著[2]。

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和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

因此,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农业种植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降水变化则可能引发干旱或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

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种植结构需要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更适应干旱的作物种植,如苜蓿和小麦。

而在高温地区,可以选择耐热的作物品种,如玉米和大豆。

通过科学选育和引种,可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还对农业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

气候变暖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加,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和蔓延。

这对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带来了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一方面,农民可以选择更抗性强的作物品种,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农业等新技术手段,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气候干旱化的加剧,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因此,农业种植结构需要优化,以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一方面,可以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雨水的流失和排放。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管理也带来了挑战,农业种植结构需要相应的调整。

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和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需要逐渐向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型。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十四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1.生长发育: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春分和秋分是
昼夜相等的日子,过了春分天气开始变暖,适合种植春季作物;过了秋分天气开始变凉,适合收割秋季作物。

这些节气的变化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

2.产量和品质: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雨水较多
的季节,农作物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侵袭,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反,在干旱的季节,农作物容易受到旱灾的影响,这也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

3.种植结构: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例如,在寒露节气后,
北方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不再适合种植夏季作物,因此需要种植秋季作物。

这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计划。

4.农业投资: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业投资。

例如,在春季播种季节,农民需
要购买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而在秋季收割季节,则需要购买收割机械等农业设备。

这些投资的变化也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二十四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指导农业生产、预测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调节作物生长、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种植结构以及农业投资等方面。

这些影响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丰收。

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季节性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这种变化使得农业生产者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适应和抵御这一变化。

首先,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周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种植季节日益无法适应天气的温暖和多变,导致作物的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原本需要在春季进行的耕种工作可能会因为季节提前而无法进行,或者在本应冬眠的冬作物却面临着夏季来临时的高温和干旱的挑战。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让农业生产者们难以规划和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时间。

其次,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业灌溉和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干旱和水源短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尤其是在气候季节性变化的背景下。

在某些地区,本应是蓄水期的雨季反而呈现出了干旱的状况,导致农业灌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和暴雨,也使得农田的排水变得困难。

这些情况不仅让农业生产者们陷入水资源的困境中,还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三,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传播和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变暖和多变为农业病虫害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生存环境,使得病虫害种类和数量呈现出了增加的趋势。

例如,某些病毒、细菌和真菌由于气候变暖而在更广泛的地区传播,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风险。

此外,气候多变也使得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变得更加困难。

变异快速的病原体往往会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对防治措施产生抵抗性。

因此,农业生产者们需要加强对农业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寻找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方法来应对这一变化。

最后,气候季节性变化对农产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农产品的种类和产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市场上的供需关系。

某些农产品可能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而过于丰产,导致价格下跌;而另一些农产品可能由于气候变化而产量减少,从而推高价格。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1. 温度上升:全球变暖导致气温的上升,这会对作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

一些作物对高温非常敏感,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它们的生长速度会减缓,甚至停滞不前。

2. 降水不稳定: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

一些地区可能经历更长时间的干旱和更强的降雨事件,这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水、干旱和飓风等频率和强度增加,这对农作物和养殖业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

二、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 产量下降:气候变化导致作物产量的下降。

高温和干旱造成了农作物减产,这对全球粮食供应带来了严重威胁,进而影响粮食安全。

2. 种植区域扩大:气候变化使得一些传统种植区的适宜条件改变,而将有利于农作物种植的区域范围扩大。

这将导致新的农业投资和转变现有农业系统。

3. 食品价格上升:气候变化造成的粮食短缺会导致粮食价格上升,这对低收入家庭将造成沉重负担,并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三、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措施1. 提高适应能力:农民应采取适应措施,如选种抗旱、耐热的品种,调整耕作时间,改善耕地管理等,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系统,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3. 推广气候智慧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监测、气象预警,合理调控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与抗灾能力。

4. 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共享技术和资源,提供财政支持,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我们仍然有机会采取措施缓解并适应这些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农业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温度变化、降水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三个方面来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逐渐升高。

这种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理过程和产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温度升高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在一些温度升高的地区,小麦的生长周期缩短了几天甚至几周,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

高温对这些生理过程的影响会导致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水分利用和光合产物转运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变化也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分布和量也发生了变化。

降水不足或降水过多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降水不足会导致土壤干旱,降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一些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如水稻、玉米等,当降水不足时,其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大幅下降。

其次,降水过多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过多的降水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根系缺氧,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降水过多还容易引发水浸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甚至死亡。

最后,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包括干旱、洪涝、冰雹、风暴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增加。

这些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例如,干旱会导致土壤干燥,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洪涝和冰雹会摧毁农作物的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风暴还会破坏农田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不仅对自然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自然也不能幸免于这一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

首先,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分布不均,这对作物的种植和生长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部分作物会受到热害和干旱的威胁,影响其正常生长和产量。

此外,降水不均会导致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进一步破坏种植区的作物生长环境。

这些恶劣的气候现象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涉及到病虫害的爆发和蔓延。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加快了病虫害的繁殖速度。

例如,某些病虫害喜欢高温多湿的环境,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它们会更容易爆发,并且难以被有效控制。

农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抵御病虫害的危害,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农作物的品质和农产品的供给稳定性造成了挑战。

由于温度和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受到了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供应可靠性可能会受到损害。

例如,一些果蔬类作物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容易流汁、变软或腐烂,这对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且,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洪涝,可能破坏农作物的种植区,导致供给不稳定和价格波动。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强化农业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

首先,农民应通过优化耕作方式和调整作物结构,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引入耐旱品种和耐高温品种,改良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供农业保险和补贴等措施,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兰州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及应对

兰州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及应对

兰州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摘要:本文选取兰州市1957~2011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兰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近55年兰州市年、冬季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高温日数增多;年平均、春、夏、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兰州市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对当地农作物生产有利有弊,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影响;应对措施一、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选取1957~2011年兰州市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兰州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季节划分采用常规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

二、兰州市气候变化特征2.1气温1957~2011年兰州市多年平均气温为7.4℃,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值为8.8℃,出现在2006年,最小值为6.3℃,出现在1956年,两者之间相差2.5℃。

结合图1,近55年兰州市年平均气温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227℃/10a,升温速度要高于近40年全国平均值。

由此不难说明,兰州市气温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的影响,同时说明气温变暖趋势和变化速率的区域性差异明显。

通过对兰州市四季气温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兰州市冬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其余三季气温变化趋势不太明显。

图2 1957~2011年兰州市逐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图三、兰州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3.1对冬小麦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兰州市冬季和春季气温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冬季增温幅度最为显著,春季降水量减少,使得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各界限的温度均有明显提前的趋势。

随着兰州市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和降水量的减少,加快了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生长期显著缩短,产量提升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早春气温回升较早,春季各月的气温明显升高,使得返青期提前,缩短了小麦越冬期,对于小麦分蘖和春分蘖成穗提供了有利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0240(2005)06-0806-07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收稿日期:2005-08-16;修订日期:2005-09-25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甘肃干旱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减灾技术的研究"(2GS042-A44-017)资助作者简介:刘德祥(1948)),男,甘肃甘谷人,高级工程师,197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长期从事干旱气候变化和影响评估研究.E -mail:ldxlz h@刘德祥1, 赵红岩1, 董安祥2, 杨苏华1(1.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 730020;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20)摘 要:采用\0e 、\10e 积温和<0e 负积温与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陇中旱作区<0e 负积温与冬小麦种植面积为显著正相关、与春小麦种植面积为显著负相关;\0e 积温与河西灌溉区春小麦和陇东南旱作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为较显著负相关;\10e 积温与河西和河东玉米种植面积为显著正相关.气候变暖使陇中冬小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陇东南冬小麦和河西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夏秋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关键词:甘肃省;气候变暖;作物种植结构;影响中图分类号:S162.5文献标识码:A1 引言近年来有关专家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比较多[1~7],这些研究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认识做出了有益贡献.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也有不少研究[8~13],对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做出了贡献.甘肃省大部分地方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特别是河东(黄河以东)雨养农业区,既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但是气候变暖导致热量资源变化对甘肃夏秋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甚少.日平均气温\0e 和\10e 积温、<0e 负积温是农作物是否适宜种植和生育的重要热量指标[14,15],它们的变化与甘肃夏秋作物种植结构有什么关系,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作物种植结构有何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旨在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尽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2 资料与方法选取甘肃省资料年代较长的60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历年日平均气温\0e 、\10e 期间活动积温和<0e 期间负积温,用1987)2003年与1961)1986年的差值表示变化幅度,平均值为1971)2000年.53个县的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局,平均值为1985)2000年.用冬小麦和春小麦代表夏粮作物,玉米代表秋粮作物,分析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主要夏秋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夏秋作物种植面积与积温的相关系数均采用1985)2000年连续16a 的序列资料计算.3 近45a 气温变化特征甘肃省区域(60站)年平均气温1961)1986年呈缓慢下降趋势,1987)2003年为持续迅速上升趋势,1986年是气候变暖的突变点(图1).1997)2003年连续7a 持续迅速攀升,并连续出现5个暖冬(冬季上年12月~2月区域平均气温\0.5e ),气候变暖显著.全省区域平均<0e 期间负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平均增加了120e ,大部地方(68%)增加100~340e ,少部分地方增加30~100e ,平均每个年代增加48e ,90年代比60年代增加143e .12月、1月和2月最低第27卷 第6期2005年12月冰 川 冻 土JOU R NA L OF GL A CI OL OG Y A N D G EO CRYO L OGYV ol.27 N o.6Dec.2005气温分别增加1.4e 、1.0e 和1.8e .全省区域平均\0e 期间活动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平均增加161e ,全省95%和76%地方增加幅度分别为50~566e 和100~566e ,平均每个年代增加37e ,90年代比60年代增加138e .全省区域平均\10e 期间活动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平均增加151e ,90%和77%地方分别增加50~597e 和100~597e ,平均每个年代增加58e ,90年代比60年代增加174e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种植区向西北伸展和安全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其它作物的生育提供了更多的热量资源.图1 全省区域年平均气温距平和年平均年气温距平累积值的历年变化Fig.1 V ariat ions of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accumulative annual mean temper ature anomalyin G ansu Pr ov ince4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4.1 河东旱作区冬春小麦种植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冬季日平均气温<0e 期间负积温是衡量冬小麦能否安全越冬的重要指标.据有关研究[14]认为越冬期负积温高于-500e 的区域适宜冬小麦种植.在甘肃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有一条明显的冬春小麦种植分界线(即静宁~通渭~陇西~漳县~渭源县~岷县一带),其位置与越冬期负积温为-500e 等值线基本相吻合.因此,负积温为-500e 等值线是甘肃冬小麦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和海拔高度的上界,在其北部为春小麦种植区,南部为冬小麦种植区,这条分界线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而南北变动.负积温-500e 等值线20世纪60年代在庆城(-458e )~庄浪(-446e )~陇西(-448e )一带;而90年代由于气候变暖,-500e 等值线向西北扩展到临夏(-456e )~兰州(-279e )~白银(-433e )~景泰(-435e )一带(图2).甘肃省冬小麦适宜种植区北界20世纪90年代比60年代向西北扩展100~200km,适宜种植区的海拔比过去也升高了300~400m.图2 甘肃省冬小麦北界变化图(虚线为60年代,实线为90年代)F ig.2 Chang e of the nor th boundar y o f winter w heat (dashed line for the 1960s,so lid linefor the 1990s)陇中旱作农业区(以静宁、临夏、通渭、渭源、临洮、陇西、榆中、广河8站代表,下同)区域平均<0e 负积温1985)2000年呈逐渐增加趋势(图3),冬小麦种植面积随着负积温的增加而逐年扩大.越冬期<0e 负积温与冬小麦种植面积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47,显著性水平超过了0.001.陇中旱作农业区各地1985)2000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均呈扩大趋势,1995年以来由于冬季气候变暖更加显著.越冬期负积温增加迅速,陇中各地1996)2000年的平均冬小麦种植面积比1986)1990年扩大了13%~213%(表1),如通渭、陇西、榆中、临夏和漳县分别扩大了38%、49%、129%、213%和38%.气候变暖不但使冬小麦种植区向西北扩展,也向海拔高处伸展,如渭源县海拔为2111m ,1985年以前由于越冬期负积温达不到冬小麦安全越冬条件,基本不种植冬小麦;1986)1990年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只有在海拔比较低、气候比较温暖的少数地方种植,平均种植面积也仅为0.2@103hm 2;1996)2000年由于气候显著变暖,越冬期负积温增加迅速,平均种植面积扩大到18.4@103hm 2,1996)2000年平均种植面比1986)1990扩大了91倍.冬小麦具有抗旱和耐冷害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适宜种植区扩大,对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比较有利.从图3中还看出,陇中1985)2000年的春小麦种植面积与<0e 负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二者8076期刘德祥等: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表1 甘肃陇中不同时段冬小麦平均播种面积(@103hm 2)T able 1 M ean plant ing ar eas o 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time inter vals in t he middleof Gansu pr ov ince (hm 2)地名拔海/m 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差值百分比/%静宁1658268.4313.6334.625通渭1768186.6240.6256.438陇西172897.4142.6145.449渭源21110.28.418.49100临洮188749.875.089.278榆中187524.251.655.0129临夏191723.639.872.2213漳县188257.073.272.026宕昌175356.453.663.013环县1256218.4230.4247.013西峰1422246.2221.0204.2-17崆峒1348343.8328.6315.2-8华亭1456126.8123.7120.3-6秦城1143258.6261.6253.0-2礼县1405270.8272.6265.6-2武都1082177.8178.6179.01文县101681.285.692.615注:比值是1996)2000年与1986)1990年平均值的差值百分比.相关系数为-0.9122,显著性水平超过了0.001.这种负相关是由于冬季气候变暖,陇中适宜种植冬小麦的面积逐年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冬春小麦种植结果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所致.这也表明,陇中是甘肃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地区.陇东南旱作农业区(以环县、西峰、庆城、宁县、崆峒、庄浪、崇信、华亭、灵台、张家川、秦安、武山、秦城、北道、清水、礼县、西和、成县、康县、图3 甘肃陇中冬春小麦种植面积与<0e 负积温距平百分率累积值(%)的关系F ig.3 T he planting areas of w inter and spr ing w heat and accumulative ano maly of the temperature below0e (%)in the middle of G ansu Pr ovince武都、文县等20个站代表)1985)2000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随着\0e 积温的逐年增加而减少(图4),二者呈较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16,显著性水平超过了0.10.陇东南各地冬小麦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减少趋势(表1),除庆阳市北部(环县)和陇南市南部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1%~15%外,其余大部分地方减少了2%~17%.其中,陇东中南部减少了6%~17%,天水市和陇南市北部减少了2%.\0e 积温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热量指标,在甘肃冬小麦全生育期需要\0e 积温为1900~图4 甘肃东南部冬小麦种植面与î0e 积温距平百分率(%)的关系Fig.4 T he planting ar eas of w int er and spring wheat and accumulative anomaly o f the t emperat ur e below 0e (%)in the southeast of Gansu Pro vince808 冰 川 冻 土27卷表2 甘肃河西不同时段春小麦平均播种面积(@103hm 2)T able 2 M ean planting area o 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time inter vals in H ex i of G ansu Pr ov ince (@103hm 2)地名海拔/m 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差值百分比/%敦煌114082.672.453.0-35肃州1478168.6124.6126.2-25甘州1484162.8157.6163.4-1山丹1766156.4136.0134.6-12古浪2073318.6321.2267.6-16凉州1532554.0461.0384.8-31景泰1631186.0178.2165.8-11注:差值百分比是1996)2000年与1986)1990年平均值差值的百分比.2300e [14].陇东南是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随着气候逐年变暖,冬小麦全生育期\0e 积温也明显增加,适宜种植的热量条件更加充足,种植区域也向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伸展.为什么\0e 积温与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相关性较小,显著性水平较低.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气候逐年变暖,\10e 积温逐年增加,适宜种植喜温作物的范围扩大;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大秋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夏秋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这也是相关系性较小,显著性水平较低的原因.4.2 河西灌溉区春小麦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河西灌溉农业区(以敦煌、安西、肃州、高台、临泽、肃南、甘州、张掖、民乐、山丹、永昌、民勤、古浪、天祝、凉州、景泰16站代表,下同)1985)2000年春小麦种植面积随着\0e 积温的逐年增加而减少(图5),二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57,显著性水平超过了0.10.河西灌区各地春小麦种植面积1996)2000年比1986)1990年减图5 甘肃河西春小麦种植面积与≧0e 积温距平百分率(%)的关系F ig.5 T he planting areas of w inter and spr ing w heat and accumulative ano maly of the temperature below0e (%)in Hex i o f Gansu P rov ince少了12%~35%(表2).\0e 积温是春小麦生长发育的热量指标,在甘肃春小麦全生育期需要\0e 积温为1500)2000e [14].河西灌区春小麦种植面积与\0e 积温的相关系较小,显著性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候逐年变暖,\10e 积温逐年增加,适宜种植喜温作物的范围扩大,尤其是经济效益明显的制种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夏秋作物种植结构改变所致.4.3气候变暖对玉米种植面积的影响日平均气温\10e 积温是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热量指标,河西灌溉农业区玉米全生育期需要\10e 积温为2500~2900e ,河东旱作农业区全生育期需要\10e 积温为2500~3000e ,\10e 积温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15].图6 甘肃河西玉米种植面积与≧10e 积温距平百分率的关系Fig.6 T he planting ar ea of coins and accumulat iveanoma ly o f the temper atur e below 0e (%)in H exi of Gansu Pro vince河西灌溉农业区1985)2000年玉米平均播种面积随着\10e 积温逐年增加而扩大(图6),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45,显著性水平超过了0.05.河西各地1996)2000年玉米平均播8096期刘德祥等: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表3 甘肃省各地不同年份玉米播种面积(@103hm 2)T able 3 P lanting ar eas o f coins in different time interv als in Gansu Pro vince(@103hm 2)地名拔海/m 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差值百分比/%肃州147888.6101.8112.227甘州1484109.2118.8113.84凉州153192.6154.2247.0167古浪20730.8 5.446.85750榆中187512.826.274.2517安定1897 4.010.082.41980临夏191717.624.663.8271会宁201322.852.6245.21014环县125613.820.2102.0685西峰142141.049.256.637崆峒134854.662.6118.2119灵台137671.878.699.839张家川166550.653.878.456迭部24010.0470.0670.06947文县101696.296.899.63注:差值百分比是1996)2000年与1986)1990年平均值差值的百分比.种面积比1986)1990年扩大了4%至57倍(表3),如肃州、甘州和凉州玉米播种面积分别增加了27%、4%和167%.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玉米播种面积扩大更加明显,如位于祁连山麓地带的古浪,海拔为2073m,1986)1990年玉米平均播种面积仅为0.8@103hm 2,1991)1995年为5.4@103hm 2,1996)2000年为46.8@103hm 2,1996)2000年玉米平均播种面积比1986)1990年扩大了57倍.图7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面积与≧10e 积温距平百分率的关系F ig.7 T he planting area of co ins and accumulativ eanomaly of the temperature belo w 0e (%)in H edong of Gansu Pro vince河东旱作农业区(以永登、皋兰、靖远、平川、榆中、东乡、广河、临夏、会宁、定西、临洮、渭源、通渭、漳县、环县、西峰、庆阳、宁县、崆峒、庄浪、静宁、平凉、灵台、张家川、秦安、武山、秦城、北道、清水、礼县、成县、康县、武都、文县等34站代表)1985)2000年玉米平均播种面积随着\10e 积温逐年增加而扩大(图7),区域平均玉米播种面积与\10e 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25,显著性水平超过0.001.河东各地1996)2000年玉米平均播种面积比1986)1990年扩大了3%~1980%(表3),如安定、西峰、崆峒和张家川玉米播种面分别增加了1980%、37%、119%和56%.陇中黄土高原过去只能在海拔较底和热量资源比较丰富的暖川区种植玉米种,海拔较高的地方往往难以成熟.1987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10e 积温显著增加,尤其是9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升高明显,对喜温作物的成熟提供了有利的热量条件,玉米播种面积扩大了2~19倍,如海拔较高的安定(海拔1897m )和会宁(海拔2013m )分别增加了19倍和10倍.在经度接近的地方,纬度偏北的地方播种面积扩大更加迅速,如环县(36.58b N)扩大了6倍以上,灵台仅扩大了39%,天水市和陇南市扩大了3%~56%.5 小结(1)甘肃1987)2003年气温为持续上升趋势,1986年是气候变暖的突变点,1997)2003年连续7810 冰 川 冻 土27卷a持续迅速攀升,并连续出现5个暖冬.(2)<0e负积温与陇中冬小麦种植面积为显著正相关、与春小麦种植面积为显著负相关,\0 e积温与河西春小麦和陇东南冬小麦种植面积为较显著负相关,\10e积温与全省玉米种植面为显著正相关.(3)陇中冬小麦植面积迅速扩大、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河西春小麦和陇东南冬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气候变暖使甘肃各地夏秋作物和陇中冬春小麦种植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参考文献(References):[1]Li Dongliang,W ei Li,Cai Ying,e t al.T he pres ent facts andth e futur e tendency of the climate change in Northw est China [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3,25(2):135 -142.[李栋梁,魏丽,蔡英,等.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J].冰川冻土,2003,25(2):135-142.] [2]S ong Lianchun,Zhang Cunjie.Chan ging features of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w est China du ring th e20th century[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 ology,2003,25(2):143-148.[宋连春,张存杰.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03,25(2):143-148.][3]Zhang C unjie,Gao Xu ejie,Zhao H ong-yan.Im pact of globalw arming on au tu mn pr ecipitation in North w est C hina[J].J 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3,25(2):157-164.[张存杰,高学杰,赵红岩.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3,25(2):157-164.] [4]Wang Lin g,Xie Xianqun,S u W en,e t al.Changes of max-imu m and minimu m tem perature th eir impacts in Nor th ern Ch-ina over the s econd half of the20th cen tu r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4,19(4):337-342.[王菱,谢贤群,苏文,等.中国北方地区50年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其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3):337-342.][5]W an g Yirong.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b normal soildr ou gh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 a[J].Agricultural Re-s earch in the Arid Areas,2005,23(2):205-214.[王毅荣.黄土高原土壤干旱异常阶段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23(2):205-214.][6]S hi Xingh e,Li Fengxia,Zha Xicairang,et al.Climatic chan-ges in east H aix i an d the regions around Qinghai Lake in recent forty years[J].Agricu ltural Res 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05,23(2):215-221.[时兴合,李凤霞,扎西才让,等.海西东部及环青海湖地区40多年的气候变化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215-221.][7]S hi Yafeng,S hen Yon gping,H u Ruji.Preliminary study ons ignal,im pact and forecas t of clim atic s hift from w arm-dry to w arm-humid in Northw est C hina[J].Journal of Glaciologyan d Geocryology,2002,24(3):219-226.[施雅风,沈永平,汝胡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2002,24(3):219-226.][8]Liu Dex iang,Don g An xian g,Deng Zhen rong.Th e clim atechanging during nearly43y ears and its effect on agr iculture in northw estern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5, 20(1):1-7.[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 1-7.][9]Liu Dexiang,Dong Anxiang,Lu Dengrong.Climatic changeof Northw es t China and its in flu 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recent43years[J].Agricu ltural Res earch in the Arid Are-as,2005,23(2):195-200.[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95-200.][10]Yao Yub i,Li Yaoh ui,W an g Yirong,et al.Effects of th e cl-imate and clim atic productivit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 a on global clim ate change[J].Agricultu ral Research in th e Arid Areas,2005,23(2):202-208.[姚玉壁,李耀辉,王毅荣,等.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202-208.][11]Fu Yang,Zhang Guosheng,Yan Lian gdon g.Im pact of clim atechange on cr oppin g s ystems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in Qinghai province(in Chin ese)[J].Chines e Journal of Agrom eteor olo-gy,2004,25(3):11-14.[伏洋,张国胜,颜亮东.气候变化对青海省种植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04, 25(3):11-14.][12]S on g Yanling,Zhan g Qian g,Don g Wenjie.Impact of clim atechange on cotton production in Xingjiang Autonomous Region [J].Chinese Journ al of Agrometeorology,2004,25(3):15-20.[宋艳玲,张强,董文杰.气候变化对新疆地区棉花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15-20.][13]Yang Xiaoli,Yin Dong.Climatic ch ange and influ ence on agr-icultur e in Pingliang dis trict during the recent decades[J].M onthly M eteorlogy,2001,27(5):16-18.[杨小利,尹东.近50年平凉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气象, 2001,27(5):16-18.][14]Den g Zhenyong,Yin Don g,Zhang Yi.A study on suitableplanting regions of ecoclimatic delimitrtion of w heat in Gansu Province[A].Deng Zhen yon g.Research on Agrometeorology in Arid Land[C].Beijin g:Chin a M eteorological Pres s,1999.115-120.[邓振镛,尹东,张毅.甘肃省小麦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的研究[A].邓振镛.干旱地区农业气象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15-119.][15]Deng Zh enyong,Yin Dong,Zhang Yi.A study on suitableplanting regions of ecoclimatic delimitrtion of autumn foodstuff in Gans u Province[A].Deng Zh enyong.Research on Agrom-eteor ology in Arid Land[C].Beijing:Ch ina M eteor ological Pres s,1999.115-120.[邓振镛,尹东,张毅.甘肃省秋粮作物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的研究[A].邓振镛.干旱地区农业气象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121-122.]8116期刘德祥等:气候变暖对甘肃夏秋季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S ummer-AutumnCrop Planting Structure in Gansu ProvinceLIU De-xiang1,ZH AO H ong-yan1,DONG An-x iang2,YANG Su-hua1,(1.L anz hou Centr al M e teorolog y Observ ator y,L an zh ou G ansu730020,Ch ina;2.K ey L abor atory of A rid Climatic Chang e and Red ucting Disaster in Gansu Pr ov ince,L an zh ou I nstitute of A rid M e teorolog y,China M e teorolog ic al A dministr ation,L anz hou G ansu730020,China)Abstract:By analy zing the data of accumulativ e temperatures of abov e and below0e and above10 e and planting areas of w inter and spring w heat and co rn,it is fo und that,in the dry farmland o f middle Gansu pr ovince,the correlatio n betw een the accumulativ e tem peratur e below0e and planting area of winter w heat is significantly pos-i tive,but that betw een the accum ulative tempera-ture below0e and planting area of spr ing w heat is sig nificantly negative.T he relatio n exhibits a significantly neg ative correlation betw een the accu-m ulative temper ature abo ve0e and the areas o f irrigated spring w heat in H exi and non-irrig ated w inter w heat in So utheast Gansu province.H o w-ever,the relation ex hibit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 n betw een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a-bove10e and the areas o f maize in H exi and H e-do ng.T he area o f w inter w heat has ex panded w ith climate w arm ing,but the area o f spring w heat has decreased in the middle Gansu prov ince.The areas of w inter w heat in the southeast Gansu province and spring w heat have r educed.Planting areas of corns have expanded rapidly in Gansu.Pronounced change of crops planting structur e in sum mer-au-tum n can be seen.Key words:Gansu Pro vince;clim ate w arm ing;crops planting structure;effect812冰川冻土27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