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灵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章节(课题)名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时2—1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中生词,提炼文章的观点。
过程方法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初步感知本文中作者对于反动论调的批判精神学生特征分析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结合背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炼文章观点教学难点理解驳论文的要点——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做为突破口的论证构思。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点评作业,导入:奥运会的喜人成绩,神七飞船的升空,十八大的召开。
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导入本节,引导明确题目中的“自信力”的含义,展示资料,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
明确要求,阅读明确本文的题目的含义、写作背景及文体、出处。
明确要求,自主朗读课文,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整体感知能力,学习抓住文二布置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段中的中心句、文中的过渡句或过渡段;个别指导学生的阅读与圈点。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问题探究:1作者反驳了某些人的什么错误观点?反驳的理由各是什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找出反驳错误观点所用的段落1-5段,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概括要点: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理由:1信“地”信“物”信“国联”——“他信力”;2求神拜佛——“自欺力”组织学生点评有着这些思想对于国家命运的影响。
问题探究之3 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是怎样证明的?组织学生阅读课文6—8自然段,点拨6段的作用(过渡),点评发言,引导概括,板书关键词--一般事实论据:过去和现在的事实4.中国的脊梁。
组织学生结合文中的论述,举例,事例点拨:南宋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康梁新政变法图强;四引导阅读最后一段,组织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九年级语文上册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3、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世纪,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走进作者: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编订,收入了1934年鲁迅创作的杂文。
在这本杂文集的命名中,鲁迅用了“损形”的修辞手法,“且介”分别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即“租界”的意思。
当时,鲁迅生活在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
鲁迅以杂文集名告诉读者,这些杂文创作于“半租界的亭子间”,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无比愤懑之情。
三、检测预习: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搽.()玄.虚()省.悟()自欺欺人渺.茫()脊.梁()诓.骗()怀古伤今2、填空。
①议论有两种方式,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_ __课时总第____课时教学目标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施教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星期_____学情分析(结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层次差异、教材重难点等展开)教学设计:一、解题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研习课文(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设计意图及评价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九年级语文上册《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积累词语,了解“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②理解本文反驳论证的方法③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其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力和嘲讽意味的艺术特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会用道理反驳别人的观点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章的驳论方法,并理解其语言特色难点:①理解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怎样的中国人才算“中国的脊梁”?②探求为什么文章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明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疏通文义,理解文章内容1、导语设计:同学们知道1931年中国的土地上正发生着怎样的一场战争,中华民族正经历着怎样的一场浩劫吗?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断了沈阳柳条湖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向沈阳北大营和沈阳城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打响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枪声,所以每年的9月18日成了我国的“国耻日”。
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从这一天起,东北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
可是,大家知道吗,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居然抛出了所谓的“不抵抗政策”,于是“九一八”后一周内,日本关东军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座城市,“九一八”后一月内,东北沦陷。
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中国东北半壁大好河山竟拱手相让。
紧接着,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华北地区步步逼近,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
这个时候如果是一名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可偏偏就有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大家看到课本P123,从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中找出这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教师: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优质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设题意图: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巩固已有的议论文知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准备。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词语解释。
(见多媒体课件)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3、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走进作者: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编订,收入了1934年鲁迅创作的杂文。
在这本杂文集的命名中,鲁迅用了“损形”的修辞手法,“且介”分别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即“租界”的意思。
当时,鲁迅生活在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
鲁迅以杂文集名告诉读者,这些杂文创作于“半租界的亭子间”,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无比愤懑之情。
三、检测预习: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搽.()玄.虚()省.悟()自欺欺人渺.茫()脊.梁()诓.骗()怀古伤今2、填空。
①议论有两种方式,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前者是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
②驳论文章围绕批判对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论点,常采用三种方法,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所批驳的敌论点是___ _____。
作者所采取的批驳方法是 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理解学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理解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地质疑、探究。
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质疑思考、品读研习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师:请大家说说21世纪初中国的几大盛事。
(申奥成功,加入WTO,神州五号载人成功进入太空…)这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情无不溢于言表------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但同时,新的事情亦在不断发生:先是中国彩电在欧洲市场被征以高额反倾销税,国人不诉而退。
中国彩电就这样被挤出欧洲市场;后来,温州打火机在欧洲遭受了同样的待遇,但他们不甘被挤,在诉讼过程中取得胜利,使得温州打火机在欧洲市场占了一席之地。
同学们你们对这一系列的事件有什么感想呢?请谈谈你们的观点。
(生谈,若提到自信,师可引下)今天的国民谁也知道要自信,然而,七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中国人有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他们会预言我们的今天吗?当时,有一位思想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走进他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二、解题,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请同学们就收集的作者的杂文作品的资料进行交流。
2、回忆写本文的历史状况。
3、在走进作品之前,我们先看看文章的题目,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归纳:题目告诉了我们要谈的对象------“中国人”,要谈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语文上册 16《中国人失掉自信里了吗》教案1 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里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学会运用。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友合作学习,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l)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难点(2)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课型教读教法2+2师友合作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妈妈:买不起呀。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
驳论是一种与立论相对的论证方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
驳论文文体知识:驳论文: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驳论:正确的观点揭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树靶子)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
(打倒靶子)二、读注释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正确读音、字义:搽.()在诓.()骗诬.()miè( ) 脂.()粉脊.()梁诓骗:怀古伤今:玄虚:为民请命:前仆后继:自欺欺人:2、放音频文件:范读课文,学生画出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
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直接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
(归谬)第三部分(6—8自然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9)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课设计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师黑发不知好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寄语知识目标:认识驳论文的特色,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教课能力目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目标感情目标:领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民想法识,加强民族自信心,骄傲感 .教课辩驳论证的方法 ( 间接辩驳 )要点教课文章所表现的鲁迅泾渭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悟 .难点教课自主.合作. 研究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驳论文简介谈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必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说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必定的事件或问题发布谈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判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批判对方的论点. 二是驳论据 . 三是驳论证 .2.简介“九 ?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帝国主义忽然向沈阳攻击,蒋介石命令不准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据了我东北三省. 而公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纳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 “单会去恳求国联”,“国联”即“国际结盟” 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分割世界和调理互相矛盾,于1920 年成立的国际组织 . 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 “九 ?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述,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纳了包庇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检查团到我国东北检查后,在发布的《国联检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并不是“合法之自卫手段”,但竟然认可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别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纳任何制裁的措施 . 蒋介石向国联恳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恳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诚的奴才相 . 恳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公民党官僚和“社会绅士”,以祷告“拯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拜鬼求神,怀古伤今 . ”所以,在当时有些人便分布抗衡日前程的消极论调,斥责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状况鲁迅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 ?一八”事变三周年以后,为批判这类错误论调,激励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3.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 . 革命家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呼喊》《徘徊》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招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一. 自主学习1.注音搽()玄虚()觉悟()迷惑()脊梁()诓骗()2.解说以下词语:玄虚:迷惑: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二. 合作学习:3.一二段这两段话中,揭露了对方什么错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4.作者既然以为对方的看法是错误的,为何还要一再认可对方说的都是“事实”?5.阅读文章 3—5 段,思虑:写驳论,要擅长找寻批判的“打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错误的单薄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 联系全文,想想,为何本文以辩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可以证明论点为“打破口”?6.推断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 能否互换地点?为何?7.推断以下加粗字的表达成效:⋯⋯不一面是在被伤害,被抹,⋯⋯那直就是蔑 .【精精】理解下文,完成.我从古以来,就有埋苦干的人,有拼死硬干的人,有民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等于帝王将相作家的所 " 正史 " ,也常常掩不住他的绚烂,就是中国的脊梁 .一的人,就是在也何少呢 ?他有确信,不自欺; 他有前仆后的斗,不一面在被伤害,被抹,消于黑暗中,不可以大家所知道了 . 中国人 (a) 失去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 . 可,若是加于全体,那直是蔑 . 要中国人 (b) ,必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8.“正史”是加了引号的,个引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一的人,就是在也何少呢 ?(1)一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就是在也何少呢 ?”改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 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比,“脊梁”是 _______________意思 . “状元宰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划的 ab 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 ?分明指出 :a: 中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12. 在几段文字里,作者通列事所确定的正面点是"______". 所批的看法是 _____.13.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A. 捏造事实B. 以偏概全C. 不明实情D. 以小见大14.作者所写的, " 这一类人们 " 的总的特色是 _________,作者用一个比喻句会合夸赞他们的业绩和品行,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鲁迅的语言饱蘸感情 . 请选择合适的解析项说明以下加线词分别表达出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A. 讽刺B. 歌颂C. 骄傲D. 生气(1)我们从古以来┅┅ ( ) (2)所谓"正史"()(3)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 ( ) (4)那几乎是诽谤( )【主题阅读】16. 朗读并领会鲁迅的自嘲诗,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觉.自嘲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首诗是鲁迅 1932 年 10 月 12 日“午后为柳亚子书” . 鲁迅写此诗时正中间华民族内忧外祸日趋严重之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东三省,“日薄榆关哪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又于 1932 年攻击上海,发动“一二 . 八”事变,公民党对日不抵抗,却连年发动内战,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依据地进行残忍围歼,人民生活在风口浪尖之中,正是“长天列战云,花树已萧森”之忧,在这白色恐惧笼罩全国,鲁迅时辰都有遇害的危险状况下,鲁迅出于爱祖国 . 爱人民的挚情,面对仇家的伤害,不畏强暴,沉着对付,不骄不躁,写下了此首自嘲诗,会合地反响了作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此后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毅力,泾渭分明的阶级感情,是鲁迅旧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 .【拓展提高】17.你知道哪些关于“自信”的名言,写在下边 .18.你知道哪些因自信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教课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 4.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作品;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近年来,我们的祖国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二、解题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
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九年级语文上册16中国人失掉自信里了吗教案1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里了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学会运用。
2.通过对课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师友合作学习,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l)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难点(2)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课型教读教法2+2师友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妈妈:买不起呀。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
驳论是一种与立论相对的论证方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
驳论文文体知识:驳论文: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驳论:正确的观点揭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一般结构和形式:个性化设计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树靶子)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
(打倒靶子)二、读注释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正确读音、字义:搽.()在诓.()骗诬.()miè( ) 脂.()粉脊.()梁诓骗:怀古伤今:玄虚:为民请命:前仆后继:自欺欺人:2、放音频文件:范读课文,学生画出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
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直接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
(归谬)第三部分(6—8自然段)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9)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是为批驳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战前途悲观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文章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这个“突破口”,通过正面立论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手法驳斥了悲观论调。
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反驳强劲有力。
语言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突破方法:通过拟列提纲,理解文中“中国人”的所指范畴,继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过程;通过“潜心涵泳,细品深味”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自主质疑、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通过语文活动“鲜花敬献民族魂”,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
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语文活动。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重读全文,画出相关语句,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归纳
课堂小结
下节课课前准备
学会找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完成课后习题二。
完成达标测评。
预习下课内容。
结合自己整理的有关议论文的知识以及老师的讲解,全面认识议论文,并且把重要的内容写在书上
活
动
三
目
标
通过自读,整体感知,理解重点语段及疑难语句
重
点
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
活
动
过
程
整体默读本文,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的论题属于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2、画出文中的关键句,找出在段首、段末或衔接处的一些句子,分别说明它们在表达和结构中的作用。
1、读一读,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组长整理。
2、讨论并归纳,再现上节课的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活
动
三
目
标
运用具体事例证明作者的观点。
考
点
列举具体事例证明作者的观点。
活动过程
结合课文以及具体事例,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2、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最后一段是如何总结的?
1、敌人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摆出敌论的?作者是如何反驳敌论的?
2、驳论文不仅要反驳敌论,还要树立自己的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提出的?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左边的问题
活
动
二
目
标
读课文第6-8段,准确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难
点
快速准确的画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安徽省灵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明白得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术。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解题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样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研习课文(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什么缘故以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此刻的求神拜佛,那么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非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此刻的事实为证。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1.朗诵第1~5段,讨论探讨:(1)作者既然以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什么缘故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明确:第一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度析事实后,发觉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如此,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犯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进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仿佛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挖苦的成效。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熟悉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终归。
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表现聪慧的力量(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
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议论文(de)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de)艺术特色.2、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de)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de)特点,培养学生(de)逻辑思维能力.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重点1、体会鲁迅(de)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2、理解重要语句(de)深层含义.3、学习文章(de)写作技巧.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de)特点,培养学生(de)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de)朗读增强感知、感悟.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4、探究式.在讨论(de)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de)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升天,上海世博、广州世大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de)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de)中国是怎样(de)面貌呢那时(de)中国人又是怎样(de)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de)巨人,顽强(de)战士,以犀利(de)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de)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de)启发,学到怎样(de)做人,作文(de)方法.二、背景介绍1、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de)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de)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de)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de)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de)立场,它派出(de)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de)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de)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de)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de)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de)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de)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de)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2、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de)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de)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三、解题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de)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de)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de)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de)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de)夹攻下(de)“横战”.可是,健康(de)恶化和精神(de)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de)热忱关注.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de)热点问题,把要谈(de)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de)思考和阅读欲望.2、驳论文简介议论文是阐明客观事物(de)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de)文章.议论文从论证(de)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de)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de)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de)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de)、错误(de)、甚至反动(de)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de)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de)论点,即先举出对方(de)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de)道理和确凿(de)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de)矛盾.二是通过批驳对方(de)论据来驳倒对方(de)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de),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de)论证来驳倒对方(de)论点.论述一个伺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de)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de)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de)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四、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脊梁( jǐ)诓骗( kuāng )2、解释下列词语:玄虚:用使人迷惑(de)形式来掩盖真相(de)欺骗手段.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诓骗:用谎话骗人.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de)事情.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前仆后继:前面(de)人倒下来,后面(de)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de)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de)生命.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五、初读感知1、对方(de)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de) 作者正面提出(de)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de)依据是什么明确:对方(de)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de)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de)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de)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de)事实为证.2、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de)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填写下边(de)表格部分段号在议论过程中所起(de)作用所揭示(de)要旨一 1-2 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暗示对方(de)论证以偏概全二 3-5 直接反驳对方(de)论证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三 6-8 间接反驳对方(de)论证(正面立论) 提出论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四 9 作出结论,指出评价方法要评价自信力(de)有无应看“中国(de)脊梁”,不应以偏概全.3、阅读第l、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论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de)卖国投降(de)本质.(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de)批判有什么关系[明确]有着前后照应(de)关系.4、阅读文章3—5段,思考: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de)“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de)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de)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de)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一观点,最好(de)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de)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de)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de)逐层推进(de)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七、布置作业继续阅读课文,找出作者(de)正面观点.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二、理解分析1、1-2段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de)观点是错误(de),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de)都是“事实”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de)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de)其实不是自信力(de)问题,这样,对方(de)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de)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de)依据推导出错误(de)结论,从而证明对方(de)观点是错误(de).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de)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3、第五段有一段加点(de)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de)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de)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de)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de)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de)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de)精神令人敬佩.4、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de)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de)观点[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de)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de)“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de)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de)国民党官僚和所谓(de)“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de)中国人,他们是中国(de)败类.而真正(de)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de),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de)人,他们才是“中国(de)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de)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de)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5、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de)观点吗[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de)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de)侵略”(de)战斗号召.在党(de)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de)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de)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de)学生请愿运动.6、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明确:“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7、“中国(de)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de)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明确:指(de)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de)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de)“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de)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de)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de)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de)宣传发动.8、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de)脊梁”[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de)才算得是真正意义(de)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de)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de)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de)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de)“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de)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de)观点.9、“状元宰相”“地底下”(de)含义分别是什么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de)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de)积极力量.10、“埋头苦干(de)人”、“拼命硬干(de)人”、“为民请命(de)人”、“舍身求法(de)人”各指什么样(de)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A、“埋头苦干(de)人”:为了国家利益,执着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de)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B、“拼命硬干(de)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de)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C、“为民请命(de)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de)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D、“舍身求法(de)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de)人.如:玄奘、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三、细读品味1、“中国(de)脊梁”指什么人明确:“中国(de)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de)进步而奋斗(de)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de)“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de)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de)自信力.2、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de)人现状如何明确:(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3、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de)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学生讨论后明确“脂粉”:比喻统治阶级(de)欺骗性宣传;“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de)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de)革命力量.结论:自信力(de)有无,状元宰相(de)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4、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de)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de)含义.同学讨论后明确: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中国人)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所有中国人)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de)中国人在.(大部分爱国(de)人民)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de)自欺欺人(de)脂粉所诓骗.(所有中国人)5、欣赏品味杂文(de)语言特色.(1)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de)洋洋自得及夸耀者(de)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de)“执着”,“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de)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de)道路上越走越远(de)“事实‘,极富讽刺性.(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de)表达效果:……不过一面总是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de)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de)脊梁”屡挫屡战(de)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de)激愤之情.四、主题探究这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de)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de)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de)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de)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de)赤心.五、课堂小结本文以驳论证(de)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de)“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de)谬论.本文揭露了国民党政府(de)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de)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de)巨大贡献.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de)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de)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de)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de)卖国投降本质.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与本文背景相关(de)鲁迅(de)另一篇驳论文“友邦惊诧”论,学习其驳论点与驳论据(de)方式.六、布置作业整理完成课后练习七、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中┏自夸“地大物博”┓国┏敌论据┃只希望国联┃┓人┃┗一味求神拜佛┛┃以偏概全失┃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掉┃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自┃┗发展着“自欺力”信┃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de)中国人在力┃┗论据:从古到今“中国(de)脊梁”了┗结论:自信力(de)有无,状元宰相(de)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导入新课
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
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研习课文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
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误的。
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
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
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