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整合专题一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时检测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物理大二轮实用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4

2019高考物理大二轮实用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4

谢谢观看!
-38-
解析 由
������������������ ������2
=mg 得 g=
������������ ������
2 ,则
������月 ������地
=
������月 ������月

������地 2 ������地
≈ ,即 g 月= g 地≈1.6
-20-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思维导引
-21-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规律方法 1.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该天体受到的万
有引力,F
������������������ ,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是 F 供= ������2 ������2 。 需=m ������
(1)当F供=F需时,天体在圆轨道上正常运行。 (2)当F供>F需时,天体做近心运动。 (3)当F供<F需时,天体做离心运动。 2.对航天器的变轨问题,要抓住其在确定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守 恒,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其机械能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 3.航天器经过同一点的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可根据所受万有引 力的大小来确定。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2-
知识脉络梳理
规律方法导引
-3-
知识脉络梳理
规律方法导引
1.知识规律 (1)一条黄金代换式:GM=gR2。 (2)两条基本思路。
①天体附近:
������������· ������
������2 ������������· ������ ②环绕卫星: ������2
=mg =
此可知,人造地球卫星 A、B、C 运转角速度满足关系 ωA<ωB<ωC,选 可知,人造地球卫星 A、B、C 向心加速度满 足关系 aA<aB<aC,选项 C 正确。 由于卫星 C 运行速度最大,转一圈的 路程最小,所以运行一周后,C 最先回到图示位置,A 最后回到图示位 置,选项 D 错误。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和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和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19-
突破点五
以题说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问题的思路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zhònglì)加速度和天体半径估算
2

由 G 2 =mg 得 M=


4
,再由 ρ= ,V=3
πR3 得
3
ρ=4π。

4π 2
(2)已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由 G 2 =m 2 r 得
C.绕太阳运动的动能之比
B.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
D.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考点整合热点突破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13-
突破点五
解析:根据题述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金星转过的角度(jiǎodù)分别
为θ1、θ2,可得二者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二者
12/9/2021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考点整合热点突破
突破点一
突破点二
突破点三
突破点四
突破点五

解析: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2


2


-21-
0
2
2 0

1
= 4,行

=
1
= ,故 A 错误;这个行星的第一
4

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考查方向(fāngxiàng)
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突破方略
中心天体—环绕天体模型
环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11
N·m2/kg2.以周期 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109 kg/m3 C.5×1015 kg/m3
解析:选 C.毫秒脉冲星稳定自转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其表面物体做 4π 2 R 3π Mm 4 3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根据 G 2 =m 2 , M=ρ· π R , 得 ρ= 2 , R T 3 GT 代入数据解得 ρ≈5×1015 kg/m3,C 正确.
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 [高分快攻] 自力更生法: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和天体半径 R. Mm gR2 由 G 2 =mg 得天体质量 M= G . R M M 3g 天体密度:ρ= = = . V 4 4 π GR π R3 3
借助外援法: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和周期 T. 4π r Mm 4π2r (1)由 G 2 =m 2 得天体的质量为 M= . r T GT2 (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 R,则天体的密度
B.质量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真题再现
解析:选 BC.由题意可知,合并前两中子星绕连线上某点每秒转 1 动 12 圈,则两中子星的周期相等,且均为 T= s,两中子星 12 2π 的角速度均为 ω= ,两中子星构成了双星模型,假设两中子 T 星的质量分别为 m1,m2,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速率分别为 m1m2 Gm1m2 v1、v2,则有:G 2 =m1ω 2r1、 2 =m2ω 2r2,又 r1+r2=L L L ω 2L3 =400 km, 解得 m1+m2= G , A 错误, B 正确; 又由 v1=ωr1、 v2=ωr2,则 v1+v2=ω(r1+r2)=ωL,C 正确;由题中的条件不 能求解两中子星自转的角速度,D 错误
[答案]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五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ppt版本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考点五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ppt版本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图1-5-1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解析 从 P 到 M 到 Q 点的时间为12T0,根据开普勒行 星运动第二定律可知,P 到 M 运动的速率大于从 M 到 Q
因此可求出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后距离地面的高度 h=r-R,D 正
确。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解析 “北极点”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Rm2 =
• 单击mg此。“处赤编道辑”处母,版G文MRm2本-样mkg式=mR2Tπ2。近地环绕卫
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
轨道半径 r。 (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GMr2m=m4Tπ22r, 得出中心天体质量 M=4GπT2r23; (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 R,则天体的密度 ρ=MV =43πMR3=G3Tπ2rR3 3; (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
G
Mm R2














ρ=
GT•23(πg第g0-0 三g)。级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错误。 – 第四级
»第五级
3.(2016·全国卷Ⅰ)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
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
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假
图1-5-4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第五级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4.4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4.4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456)))高 速 绕度率行一一方定定向::一hv==定:与。地≈6球R。自转3 G的4M方向T2 2一致R。 GM
Rh
2.近地卫星特点: (1)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 (2)近地卫星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
【慧眼纠错】 (1)只有较大物体如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 圆的中心。 纠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得v= ,故GAM正m确,B错误;“嫦娥四号”绕月运
行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R2
M=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 故C正确,D错误。
, GMm v2
gR 2
R2
r
GM r
r
42r3 GT2
GMr42m2=r3 m
42 T2
r
M= GT2 V 4 R3

3r3 GT 2 R 3
3
()
A.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gR 2
B. “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r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gr2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R
3r3
GT 2 R 3
3 GT2
【解析】选A、C。月球表面任意一物体重力等于万有
引力mg= ,则有GM=R2g①,“嫦娥四号”绕月运行
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 ,得v= ②,由


3 GT2

【考点冲关】 1.(多选)我国计划在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 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 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 量为G,“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2019版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4章第4节万有引力与航天

2019版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4章第4节万有引力与航天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多维探究] 考向 1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 1.(多选)如图 441 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 A、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 R、T、Ek、S 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 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A.TA>TB B.EkA>EkB C.SA=SB
返回导航
)
2019版高三一轮
4π2c3t3 C.木星的质量M= GT2 D.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木星的密度
AD
vT vT ct [航天器的轨道半径r= 2π ,木星的半径R= 2π - 2 ,木星的质量M=
v3T 4π2r3 GT2 = 2πG ;知道木星的质量和半径,可以求出木星的密度,故A、D正 确,B、C错误.]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题眼点拨] 系.
“地球自转周期T”要思考赤道上物体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
2π Mm 2 B [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0=G R2 ,物体在赤道上时,mg+m T R=
3πg0 Mm M G R2 ,ρ= 4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ρ= GT2g0-g ,故选项B正 3 3πR 确,选项A、C、D错误.]
返回导航
2019版高三一轮
[题组通关] 1.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 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 密度为( ) 【导学号:84370186】 3π g0-g A.GT2· g0 3π C.GT2 3π g0 B.GT2· g0-g 3π g0 D.GT2· g
(1)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平面、高度、速率、角速度、绕行方向均是固定不 变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故又称通信卫星. (2)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 全球覆盖. (3)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其运行的轨 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 7.9 km/s.

2019版高考物理(新课标版)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4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2019版高考物理(新课标版)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4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1.(2019·全国Ⅰ,18,6分)(多选)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1.BC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再施加一个恒力,若恒力和质点运动方向共线,则质点继续做直线运动;若恒力和质点原运动方向不共线,则质点会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不相同,A错误.质点受恒力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不可能总是和恒力方向垂直,B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C 正确.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大小的变化量可能不同,D 错误.2.(2019·新课标全国Ⅱ,16,6分)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 m/sB .东偏南方向,1.9×103 m/sC .西偏北方向,2.7×103 m/sD .东偏南方向,2.7×103 m/s2.B 作出速度合成图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定则可知,速度应东偏南.又由余弦定理得v =v 2同+v 2转-2v 同v 转cos 30°=1.9×103 m/s ,B 正确.3.(2019·广东理综,14,4分)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 .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 .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 .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D .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3.D 以帆板为参照物,帆船具有正东方向的速度v 和正北方向的速度v ,所以帆船相对帆板的速度v 相=2v ,方向北偏东45°,D 正确.4.(2019·山东理综,14,6分)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小车始终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可求得h等于( )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4.A 小车由A到B经历的时间Δt=x ABv=0.5 s,对A处小球有12gt2A=H,得t A=1 s,因此t B=t A-Δt=0.5 s,h=12gt2B=1.25 m,A正确.5.(2019·四川理综,4,6分)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A.k vk2-1B.v1-k2C.k v1-k2D.vk2-15.B 设河岸宽度为d,去程时t1=dv静,回程时t2=dv2静-v2,又t1t2=k,得v静=v1-k2,B正确.6.(2019·海南物理,8,5分)(多选)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C.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6.AD 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物体速度同向,又因为合外力与加速度同向,故A正确.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B错误.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合外力垂直半径方向的分力改变物体的速率,所受合外力一定不指向圆心,C错误.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合外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其方向,故总与速度方向垂直,D正确.7.(2019·安徽理综,18,6分)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 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 3 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A.28.8 m,1.12×10-2 m3B.28.8 m,0.672 m3C.38.4 m,1.29×10-2 m3D.38.4 m,0.776 m37.A 将运动按效果分解.由题意可知,水柱做斜抛运动,竖直方向初速度v y=v sin60°=24 m/s,到达着火点位置时竖直速度变为0,所以高度h=v2y2g=28.8 m;由v=gt得t=v yg=2.4 s,水量V=0.28×2.460m3=1.12×10-2 m3,A正确.(2019·上海浦东新区一模)如图所示,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质点受恒力F作用,M点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N点速度方向水平向右,所以F的方向斜向右下,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因此恒力F先做负功.恒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不断减小,当夹角为锐角时,恒力做正功.因此动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选C.导学导考曲线运动条件的理解与应用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尤其是经常和电、磁学相关情景结合考查.其核心是轨迹、受力与速度方向的相互判定.此题中根据一点的情况判断受力的方向范围较容易,但需要综合多点信息逐个判断受力范围,然后取交集,缩小范围.(2019·江苏物理,3,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 )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解析】 设水速为v0,人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OA -=OB -=x .对甲,O →A 阶段人对地的速度为(v +v 0),所用时间t 1=x v +v 0;A →O 阶段人对地的速度为(v -v 0),所用时间t 2=x v -v 0.所以甲所用时间t 甲=t 1+t 2=x v +v 0+x v -v 0=2v x v 2-v 20.对乙,O →B 阶段和B →O 阶段的实际速度v ′为v 和v 0的合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实际速度v ′=v 2-v 20,故乙所用时间t 乙=2x v ′=2x v 2-v 20.t 甲t 乙=v v 2-v 20>1,即t 甲>t 乙,C 正确.选C.导学导考 小船渡河问题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重要模型,在近年高考中时而出现求最短时间或最短航程类的小船渡河问题,难度中等.小船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和船相对水的运动(在静水中船的运动,运动方向为船头的方向),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在建立小船渡河模型时首先应明确船速与水速的大小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2019·四川达州一模)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人的速度为v,人的拉力为F(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船的速度为v cos θB.船的速度为v sin θC.船的加速度为F cos θ-fm D.船的加速度为F-fm【解析】船运动的速度是沿绳子收缩方向的速度和绕定滑轮转动速度的合速度,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v=v船cos θ,则船的速度v船=vcos θ,A、B错误.对小船受力分析,则有F cos θ-f=ma,因此船的加速度大小a=F cos θ-fm,C正确,D错误.选C.导学导考牵连速度问题是考查以绳或杆连接的两个或多个连结体之间的速度关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分速度与分速度按效果进行分解.在高考中时有考查,可与受力分析和功能关系相结合,难度较大.轨迹、受力和速度方向的相互判定依据(1)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就是速度方向;(2)合外力的方向指向轨迹凹侧;(3)轨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根据以上三条判断依据,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轨迹、速度方向、受力方向等信息中的两个,就可以进行第三个的判定.小船渡河模型牵连体速度的分解方法解决牵连体的速度关联问题,其关键是如何分解速度,而分解速度的关键又在于理解什么是合运动.需要明确:(1)合速度方向是物体实际运动方向;(2)分速度方向是沿绳(或杆)方向.根据轻绳(或轻杆)各点速度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量大小相等,即可得到关联体之间的速度关系式.如图甲、乙所示,v 1cos θ1=v 2cos θ2,如图丙所示,v 0=v cos θ.1.(2019·湖南五市十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的ad边正前方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正投影轨迹是()1.B木板自由下落,可以逆向思维,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向右做匀速运动,可以想象成重力“向上”的平抛运动,B正确.2.(2019·安徽示范高中三模)2019年7月15日,黄山市休宁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该县万余名干部群众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如图所示,一条救灾小船位于与安全区的最近距离为70 3 m 的A点处,从这里向下游70 m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2 3 m/s,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至少是()A.2 m/s B.3 m/s C.2 3 m/s D.4 3 m/s2.B若小船刚好避开危险区,小船应沿AB方向以速度v行驶,如图所示.v1为水流速度,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应为v2=v1sinθ.显然小船沿其他方向,如沿AC以速度v′行驶时,在静水中的最小速度要大于v2.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为v2=v1sin θ=3 m/s,B正确.3.(2019·山西大同模拟)如图所示,开始时A、B间的细绳呈水平状态,现由计算机控制物体A的运动,使其恰好以速度v A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经细绳通过定滑轮拉动物体B在水平面上运动,则下列v—t图象中,最接近物体B的运动情况的是()3.A如图所示,与物体A相连的绳端速度v A(v A=v)分解为沿绳伸长方向的速度v1和垂直于绳方向的速度v2,则物体B的速度v B=v1=v A sin θ,在t=0时刻θ=0,v B=0,C错误.之后随θ增大,sin θ增大,B的速度增大,但开始时θ变化快,速度增加得快,图线的斜率大.若绳和杆足够长,则物体B的速度趋近于A的速度,A正确,B、D错误.4.(2019·贵州黔南州三校联考)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D.质点在MN间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4.B由题中可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t MP=t PN,A错误.质点始终受恒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m,加速度恒定,则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且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正确,C、D错误.1.(2019·江苏物理,2,3分)有A 、B 两小球,B 的质量为A 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 的运动轨迹,则B 的运动轨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A 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因此小球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同的方向抛出,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相同,因此两个球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即B 球的运动轨迹与A 球的一样,也为①,A 正确.2.(2019·新课标全国Ⅱ,15,6分)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π6B.π4C.π3D.π122.B 设物块的质量为m ,初速度为v0,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题知12m v 20=mgh ,由动能定理知12m v 2-12m v 20=mgh ,得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 =12m v 2=2×12m v 20,则落地时的速度v =2v 0,cos θ=v 0v =22,故θ=π4,B 正确.3.(2019·北京理综,19,6分)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所示.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3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3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1、ΔE2、Δ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x2-x1=x3-x2,ΔE1=ΔE2=ΔE3B.x2-x1>x3-x2,ΔE1=ΔE2=ΔE3C.x2-x1>x3-x2,ΔE1<ΔE2<ΔE33.B水平释放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均匀增大,因h12=h23,所以t12>t23;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x=v t,所以x2-x1>x3-x2.因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故小球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变化量ΔE1=ΔE2=ΔE3=0.综上所述,B正确.4.(2019·江苏物理,6,4分)(多选)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A.A、B在第1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B.A、B在第1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A、B一定能相碰4.AD A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故与B的高度始终相同.A、B若能在第1次落地前相碰,必须满足v A t>l,又t=2hg,即A、B第1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A正确.若A、B在第1次落地前未相碰,则由于A、B反弹后的竖直分运动仍然相同,且A的水平分速度不变,A、B一定能相碰,而且在B 运动的任意位置均可能相碰,B、C错误,D正确.5.(2019·新课标全国,15,6分)(多选)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3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 .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 5.BD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 =12gt 2,得t =2hg ,可知平抛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仅由高度决定,又h a <h b =h c ,故t a <t b =t c ,A 错误,B 正确.由x =v t ,x a >x b >x c 得v a >v b >v c ,C 错误,D 正确.6.(2019·新课标全国Ⅰ,18,6分)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L 12g6h <v <L 1g6hB.L 14gh <v <(4L 21+L 22)g6hC.L 12g 6h <v <12(4L 21+L 22)g6hD.L 14g h <v <12(4L 21+L 22)g6h6.D 当乒乓球恰好能落到球台角上时发射速度最大,有v max t 1=L 21+⎝ ⎛⎭⎪⎫L 222,12gt 21=3h ,解得v max =12(4L 21+L 22)g6h.当乒乓球垂直于球网运动且刚过网时为最小速度,有v min t 2=L 12,12gt 22=2h ,解得v min=L 14gh .D 正确.D .x 2-x 1<x 3-x 2,ΔE 1<ΔE 2<ΔE 37.(2019·浙江理综,17,6分)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 .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 点).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 ,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A .足球位移的大小x = L 24+s 2B .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 0=g 2h ⎝ ⎛⎭⎪⎫L 24+s 2 C .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 =g 2h ⎝ ⎛⎭⎪⎫L 24+s 2+4gh D .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θ=L2s7.B 足球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高度为h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d =s 2+⎝ ⎛⎭⎪⎫L 22,足球的位移x =h 2+d 2,A 错误.足球运动的时间t =2hg ,足球的初速度v 0=d t =g 2h ⎝ ⎛⎭⎪⎫L 24+s 2,B 正确.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 =v 20+v 2y =g 2h ⎝ ⎛⎭⎪⎫L 24+s 2+2gh ,C 错误.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θ=s L 2=2s L ,D 错误.8.(2019·浙江理综,23,16分)在真空环境内探测微粒在重力场中能量的简化装置如图所示,P 是一个微粒源,能持续水平向右发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的微粒.高度为h 的探测屏AB 竖直放置,离P 点的水平距离为L ,上端A 与P 点的高度差也为h .(1)若微粒打在探测屏AB 的中点,求微粒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求能被屏探测到的微粒的初速度范围;(3)若打在探测屏A 、B 两点的微粒的动能相等,求L 与h 的关系. 8.【解析】 (1)打在中点的微粒,竖直方向有32h =12gt 2①解得t =3h g② (2)打在B 点的微粒,有v 1=L t 1,2h =12gt 21 ③ 解得v 1=Lg4h④ 同理,打在A 点的微粒初速度v 2=L g 2h⑤ 微粒初速度范围为Lg 4h ≤v ≤L g 2h⑥ (3)由能量关系12m v 22+mgh =12m v 21+2mgh ⑦ 将④⑤式代入得L =22h⑧【答案】 (1)3hg (2)Lg4h ≤v ≤L g2h (3)L =22h9.(2019·浙江理综,23,16分)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 0=20 m/s 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h =1.8 m .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 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v =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 =90 m 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当L =410 m 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 的范围. 9.【解析】 (1)装甲车的加速度a =v 202s =209 m/s 2 (2)第一发子弹飞行时间t 1=L v +v 0=0.5 s弹孔离地高度h 1=h -12gt 21=0.55 m第二发子弹弹孔离地的高度h 2=h -12g ⎝⎛⎭⎪⎫L -s v 2=1.0 m 两弹孔之间的距离Δh =h 2-h 1=0.45 m(3)第一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1, L 1=(v 0+v )2hg =492 m第二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2, L 2=v2hg+s =570 m L 的范围为492 m<L ≤570 m【答案】 (1)209 m/s 2 (2)0.55 m ;0.45 m (3)492 m<L ≤570 m 【点拨】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两次平抛运动的位移几何关系.(2019·上海物理,12,3分)如图所示,斜面上a 、b 、c 三点等距,小球从a 点正上方O 点抛出,做初速为v 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 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 ,其落点位于c ,则( ) A .v 0<v <2v 0 B .v =2v 0 C .2v 0<v <3v 0 D .v >3v 0【解析】 过b 作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其中a ′在a 的正下方,c ′在c 的正上方,这样a ′b =bc ′.此题相当于小球第1次从a ′正上方O 点抛出恰好落到b 点,第2次还是从O 点抛出,若落在c 点,则轨迹与a ′c ′的交点应在c ′的左侧,即第2次的水平位移小于第1次的2倍,故第2次的初速应满足:v 0<v <2v 0.选A.导学导考 画辅助线可巧解物理问题.(2019·上海物理,19,4分)(多选)如图所示,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 .已知A 点高度为h ,山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 )A .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 .轰炸机的飞行速度C .炸弹的飞行时间D .炸弹投出时的动能 【解析】 解法1:分解法.炸弹离开飞机后做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 0,落到山坡上的时间为t .由题意知,炸弹落到山坡上时的速度偏角为⎝ ⎛⎭⎪⎫π2-θ,则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 =v 0tan θ=gt水平方向的位移x =h tan θ=v 0t联立两式解得v 0=gh ,t =1tan θhg ,B 、C 正确.竖直方向的位移y =12gt 2=h2tan 2θ轰炸机的飞行高度H =y +h =h ⎝⎛⎭⎪⎫1+12tan 2θ,A 正确. 由于不知炸弹的质量,无法确定炸弹投出时的动能,D 错误.选ABC. 解法2:结论法.设炸弹落到山坡上的A 点时的位移偏角为α,则应有tan α=12tan ⎝ ⎛⎭⎪⎫π2-θ=yx因为x=h tan θ解得y=h 2tan2θ再根据y=12gt2,v=xt,H=h+y,可进一步确定t、v0和H.选ABC.导学导考斜面倾角固定,问题的实质依然是一种几何约束,借助斜面的几何关系构造出相应的位移和速度三角形,再进行求解.从整体的求解思路看,本题从“速度关系”入手逐步确定了“位移关系”,联系两种关系的“桥梁”仍是各分运动的等时性.复习时要熟练掌握典型物理模型和常用二级结论.平抛运动中的两个特殊关系1.角度关系:速度偏转角的正切值是位移偏转角正切值的2倍,即tan θ=2tan α. 2.中点关系:末速度(任意一点)的反向延长线过该时刻水平位移的中点.约束条件下的平抛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平抛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曲线运动,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的分解.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常见到的是有约束条件的平抛运动.对这类问题,我们不仅要学会常用的处理方法,还要结合实际的约束条件分析其中的物理情景.近年高考中常见的约束条件有:斜面约束、挡板约束、圆周约束等.1.斜面约束下的平抛运动(1)如图甲所示,水平抛出的小球以速度v垂直打到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利用斜面倾角为θ这个约束条件可得tan ⎝ ⎛⎭⎪⎫π2-θ=v y v 0=gt v 0⇒t =v 0g tan θ⇒x =v 0t =v 20g tan θ,y =12gt 2=v 202g tan 2 θ.甲 乙(2)如图乙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当小球再次落到斜面上,有x =v 0t ,y =12gt 2,利用斜面倾角为θ这个约束条件可得tan θ=yx ⇒t=2v 0tan θg ,x =v 0t =2v 20tan θg ,y =2v 20tan 2θg.2.挡板约束在常见的击球运动中,球擦网而过时的轨迹如图所示.此时有H -h =12gt 2,d =v 0t ,x =v 02Hg -d . 3.圆周约束平抛运动在圆周的约束下发生时,要充分利用圆周的几何特点.1.(2019·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小球从楼梯上以4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所有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1 m ,g 取10 m/s 2,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是( )A .3B .4C .5D .61.B 小球做平抛运动,设小球第1次落在第n 级台阶上,水平方向上有nl =v 0t ,竖直方向上有nl=12gt2,解得n=3.2,故小球将落在第4级台阶上,B正确.2.(2019·湖南六校联考)如图所示,薄半球壳ACB的水平直径为AB,C为最低点,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要v0足够大,小球可以击中B点B.v0取值不同时,小球落在球壳上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C.v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2.D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位移,v0再大也不可能击中B点;v0不同,小球会落在半球壳内不同点上,落点和A点的连线与AB的夹角α不同,由推论tan θ=2tan α可知,小球落在球壳的不同位置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θ也不相同,若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则其速度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半球壳的球心,且该反向延长线与AB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而这是不可能的,A、B、C错误,D正确.3.(2019·河北唐山一模)(多选)套圈游戏是一项很受欢迎的群众游戏,要求每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抛出圆环,套住与圆环前端水平距离为3 m的20 cm 高的竖直细杆,即为获胜.一身高1.4 m儿童从距地面1 m高度,水平抛出圆环,圆环半径为10 cm,要想套住细杆,水平抛出的速度可能为(g=10 m/s2)()A.7.4 m/s B.7.6 m/s C.7.8 m/s D.8.2 m/s3.BC圆环做平抛运动,圆环距杆上端的竖直距离为H=0.8 m,又知圆环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H=12gt2,解得t=0.4 s,圆环后端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2 m=v1·t,得v1=8 m/s,圆环前端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 m=v2·t,得v2=7.5 m/s,所以要想套住杆,圆环水平抛出的速度范围为7.5 m/s<v<8 m/s,B、C正确.4.(2019·河北石家庄3月模拟)如图所示是倾角为45°的斜坡,在斜坡底端P点正上方某一位置Q处以速度v0水平向左抛出一个小球A,小球恰好能垂直落在斜坡上,运动时间为t 1.若在小球A 抛出的同时,小球B 从同一点Q 处开始自由下落,下落至P 点的时间为t 2.则A 、B 两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t 1∶t 2等于(不计空气阻力)( )A .1∶2B .1∶ 2C .1∶3D .1∶ 34.D 由题意可知,小球A 恰好能垂直落在斜坡上.由几何关系知,小球A 竖直方向的速度增量v y =gt 1=v 0,水平位移x =v 0t 1,竖直位移y =12gt 21,联立解得y x =12,由几何关系知,小球B 自由下落的高度h ′=x +y =12gt 2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 1t 2=13,D 正确.5.(2019·安徽六安一中段考)(多选)如图所示,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O 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3把飞刀,分别依次垂直打在竖直木板M 、N 、P 三点上.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视为质点,已知O 、M 、N 、P 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 、4h 、3h 、2h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3把飞刀在击中板时动能相同B .到达M 、N 、P 三点的飞行时间之比为1∶2∶ 3C .到达M 、N 、P 三点时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3∶2∶1D .设到达M 、N 、P 三点,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θ1、θ2、θ3,则有θ1>θ2>θ35.CD 将运动逆向看,可视为3个平抛运动且到达O 点时水平位移相等.由H =12gt 2得t =2Hg ,则到达M 、N 、P 三点的飞行时间之比为3∶2∶1,B 错误.在水平方向有l =v M t 1=v N t 2=v P t 3,即v M <v N <v P .由E k =12m v 2知3把飞刀在击中板时打在M 点处的动能最小,打在P 点处的动能最大,A 错误.由v y =gt 可知到达M 、N 、P 三点的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3∶2∶1,C 正确.作出抛体运动的轨迹,可知θ1>θ2>θ3,D 正确.6.(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一模)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正方形水平桌面边长d =0.48 m ,离地高度h =1.25 m .桌面上存在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除此之外其余位置均。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

A.质量之积
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答案
解析 依题意已知两颗中子星的周期 T、距离 L,各自的自转角速度不
可求,D 错误;对 m1:GmL1m2 2=m1ω2r1,对 m2:GmL1m2 2=m2ω2r2,已知几
何关系:r1+r2=L,ω=2Tπ,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r1=m1m+2m2L,r2=m1m+1m2 L,m1+m2=4GπT2L23,B 正确;速率之和 v1+v2=ωr1+ωr2=ω(r1+r2)=2πTL,
m1 vR2 ,解得 v= KP
RQPKg,故 D 正确。
解析
4.(2020·江苏高考)(多选)甲、乙两颗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均绕地球做 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是乙的 2 倍。下列应用公式进行的推论正确的有 ()
A.由 v= gR可知,甲的速度是乙的 2 倍 B.由 a=ω2r 可知,甲的向心加速度是乙的 2 倍 C.由 F=GMr2m可知,甲的向心力是乙的14 D.由Tr32=k 可知,甲的周期是乙的 2 2倍
解析
故 B 错误;卫星所受的向心力 F=GMr2m,两颗人造卫星质量相等,可得FF乙甲
=rr2乙 2甲=14,故 C 正确;两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Tr32=
k,可得TT乙甲=
rr3甲 3乙=2 2,故 D 正确。
解析
5.(2017·全国卷Ⅱ)(多选)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 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 T0。若只考 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 P 经 M、Q 到 N 的运动过程中( )
MM火 地·RR火地2=110×41=0.4,故 B 正确。

2019版高考物理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力和运动第四讲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课件

2019版高考物理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力和运动第四讲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课件
-11
N· m2/kg2.以周期 T 稳定自 )
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109kg/m3 C.5×1015kg/m3
B.5×1012kg/m3 D.5×1018kg/m3
Mm 解析: 在天体中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 2 = R 4π2 4π2R3 M 3π m 2 R,解得 M= .天体的密度 ρ= V = 2,代入数 T GT2 GT 据可得:ρ≈5×1015kg/m3,故 C 正确. 答案:C
① “ 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
的”说明三颗同步卫星成等边三角形;②“周期的最小 值”说明三颗卫星绕地球的半径最小.
解析: 设地球半径为 R, 画出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 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时同步卫星 的最小轨道半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 得,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 r=2R.设地球自转周期的 (6.6R)3 最小值为 T ,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 (2R)3 (24 h)2 ,解得 T≈4 h,选项 B 正确. T2
C.从 P 到 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 M 到 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 功
)
[题眼点拨]
①“海王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说明只
受万有引力;②“P 到 M”做离心运动说明引力做负功和 “Q 到 N”做近心运动说明引力做正功. 解析:在海王星从 P 到 Q 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引力
与速度的夹角大于 90° ,因此引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 可知,速度越来越小,C 项正确;海王星从 P 到 M 的时 T0 间小于从 M 到 Q 的时间,因此从 P 到 M 的时间小于 , 4 A 项错误;由于海王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太阳引力作用, 引力做功不改变海王星的机械能,
C. “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 的 25 倍 D. “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 轨道上卫星的拯救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46张)(江苏专用)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46张)(江苏专用)

B.23
C.22
D.322
解析 同步轨道半径大约是中轨道半径的 1.5 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r32=k 得TT2同2中=323,
所以同步卫星与中轨道卫星的周期之比约为3232,C 正确。
答案 C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通常按圆轨道处理。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月球、卫星绕 3地.开球普勒的第运三动定律。Tr32=k 中,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 k 值不 同。但该定律只能用在同一中心天体的星体之间。
【例1】 (多选)(2017·全国卷Ⅱ,19)如图2,海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思估想算方法
1.“g、R”法:已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 (1)由 GMRm2 =mg,得天体质量 M=gGR2。 (2)天体密度 ρ=MV=43πMR3=4π3GgR。
2.“T、r”法:测出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 周(1期)由TG。Mr2m=m4Tπ22r,得 M=4GπT2r23。
()
解析 考虑中子星“赤道”上的一物体,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 体转动所需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不会瓦解。设中子星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已知 自转周期为 T0,位于“赤道”处的物体的质量为 m,则有GRM2m=mR4Tπ202,当中子星 的自转周期增为 T=2T0 时,质量为 m 的某物体在该中子星“两极”所受重力 G1= GMRm2 =mR4Tπ202,在该中子星“赤道”处所受重力 G2=GMRm2 -mR(24Tπ02)2=34mR4Tπ202, 解得GG12=43,即 D 正确。 答案 D
4.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 A卫星过 程中运载火箭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公司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准确实 施 10 次 轨 道 调 整 , 终 于 于 2017 年 7 月 5 日 成 功 定 点 于 东 经 101.4°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如图1是卫星变轨过程中的三个 椭圆轨道,对于此次变轨前后卫星的运动,下述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运动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考点考向五年考情汇总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考向1.万有引力定律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应用2019·全国卷Ⅱ T142018·全国卷Ⅲ T152017·全国卷Ⅱ T192016·全国卷Ⅲ T14考向2.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2018·全国卷Ⅱ T162.天体运行规律考向1.天体运行参数2019·全国卷Ⅲ T152018·全国卷Ⅰ T202017·全国卷Ⅲ T14考向2.地球上的物体和地球卫星2016·全国卷Ⅰ T17考向3.卫星的变轨与对接问题2015·全国卷 T2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5年5考)❶近几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点集中在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对开普勒第一定律和开普勒第二定律的命题常以定性分析或物理学史的形式。

❷预计2020年命题仍会保持以上特点。

1.(2018·全国卷Ⅲ·T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A.2∶1 B.4∶1 C.8∶1 D.16∶1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3T2=k,故T PT Q=⎝⎛⎭⎪⎫R PR Q3=⎝⎛⎭⎪⎫1643=81,C正确。

] 2.(2019·全国卷Ⅱ·T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D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探测器受到的万有引力F =GMm R +h2,其中R 为地球半径。

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四章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讲义 Word版含解析

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四章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讲义 Word版含解析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Ⅰ 1.定律内容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a 3T2=k 。

2.使用条件:适用于宇宙中一切环绕相同中心天体的运动,也适用于以行星为中心的卫星。

【知识点2】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Ⅱ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F =G m 1m 2r 2,其中G 为万有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其值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公式中的r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3.使用条件: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 为两质点或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知识点3】 环绕速度 Ⅱ1.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其数值为7.9 km/s 。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具有的速度。

3.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4.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1)由G MmR 2=m v 2R ,解得:v =GMR; (2)由mg =m v 2R 解得:v =gR 。

【知识点4】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Ⅰ 1.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1.2 km/s 。

2.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其数值为16.7 km/s 。

【知识点5】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Ⅰ 1.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速度改变;(2)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四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0115370【精品课件】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四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0115370【精品课件】

[夯基固本] 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两条基本思路
1.利用中心天体自身的半径 R 和 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 g: Mm mg M M 3g 由G 2= 求出 M,进而求得 ρ= V = = 。 R 4 3 4πGR πR 3
4π2 Mm 2.利用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 r、周期 T:由 G 2 = m T2 r
1.某星球由于自转使处于赤道上的物体对星球表面压力恰 好为零,设该物体的线速度为 v1,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 度为 v2,该星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为 v3,三者的大小关 系为 A.v1=v2=v3 C.v1=v2>v3 B.v1=v2<v3 D.v1<v3<v2 ( )
解析:由于物体对星球表面压力恰好为零,万有引力完全充 v12 当向心力,所以该物体的线速度满足 F1=m R ,因为第一 v22 宇宙速度为星球表面的环绕速度,所以有 F2=m R ,两种 情况下运动半径相同,万有引力相同,所以 v1=v2,此时星 球表面的绕行卫星也是星球同步卫星,故有 v1=v2=v3,A 正确。
考点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
不同轨道上的卫星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的大小比较属于高考的常考题型。该类问题有规可循,有法 可依,掌握以下两种方法,注意三种常设情形,便可快速、 精准破题。建议考生适当关注即可
[夯基固本]
1.定量分析法 (1)列出五个连等式: 2 v2 Mm 4 π G 2 =ma=m r =mω2r=m 2 r r T (2)导出四个表达式: 2 3 GM 4π r GM GM a= 2 ,v= ,T= GM r ,ω= r r3 (3)结合 r 大小关系,比较得出 a、v、ω、T 的大小关系。 2.定性结论法 将下述结论牢记于心:r 越大,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动 能、角速度均越 小 ,而周期和机械能均越 大 。

(全国通用)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4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全国通用)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4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在三角形所在的
平面内做相同周期的圆周运动,若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三角形的边长
为a,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a
√B.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均为 2πa
a 3Gm
C.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均为
C.“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g月R+h
√D.“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R+R h)2g 月
解析
返回
考题二 人造卫星问题
方法指导
解答卫星问题的三个关键点
1.根据 GMr2m=F 向=mvr2=mrω2=mr4Tπ22=ma,推导、记忆 v=
ω=
GrM3 、T=
4GπM2r3、a=GrM2 等公式.
知识专题
专题4 万有引力与航天
网络 构建
栏目 索引
考题一 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 考题二 人造卫星问题 考题三 双星与多星问题
考题一 天体质量(密度)的估算
方法指导
求解中心天体质量密度的方法 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求解 由于 GMRm2 =mg,故天体质量 M=gGR2. 2.利用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解 (1)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 r 和该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 g,根据GMr2m=mg,得 M=gGr2;(2)已知卫星线速度 v 和轨道半径 r,根据GMr2m=mrv2得 M=rGv2;
3Gm a
D.三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为3Ga2m
解析
返回
图3
A.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
√B.该行星的质量 M=vG02R √C.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vR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登陆舱在行星表面着陆后,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读数为F 。

已知引力常量为G 。

则下列错误的是A .该行星的质量为F 3T 416π4Gm3B .该行星的半径为4π2FT2mC .该行星的密度为3πGT2D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T2πm解析 据F =mg 0=m 4π2T 2R ,得R =FT 24π2m ,B 错误。

由G Mm R 2=m 4π2T 2R ,得M =4π2R3GT 2,又R=FT 24πm ,则M =F 3T 416πGm ,A 正确。

密度ρ=M V =3πGT ,C 正确。

第一宇宙速度v =g 0R =FT2πm,D 正确。

答案 B2.(2018·北京卷)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解析 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则应满足G Mmr2=ma ,即加速度a 与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由题中数据知,选项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答案 B3.(2018·成都检测)如图1-4-8所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月球又绕着地球转动,它们的运动均可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地球的质量,需要测量下列哪些量图1-4-8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半径和周期B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半径和周期C .地球的半径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D .地球的半径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解析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 Mm r 2=m ⎝ ⎛⎭⎪⎫2πT 2r ,解得M =4π2r3GT 2,要求出地球质量,需要知道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

答案 B4.(2018·沈阳质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 的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俘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然后卫星在P 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 km 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1-4-9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9A .卫星在三个轨道上运动的周期T Ⅲ>T Ⅱ>T ⅠB .不考虑卫星质量变化,卫星在三个轨道上的机械能E Ⅲ>E Ⅱ>E ⅠC .卫星在不同轨道运动到P 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都相等D .不同轨道的半长轴(或者半径)的二次方与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同一个中心天体,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半长轴(或者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选项D 错误;轨道半径越长,周期也越长,选项A 错误;卫星在半长轴越大的轨道上运动,其机械能总量越大,选项B 错误;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的P 点到月心的距离都相等,其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相等,故加速度相等,选项C 正确。

答案 C5.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1,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向心加速度为a 2。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赤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质量M =a 1R 2GB .地球质量M =a 2r 2GC .a 1、a 2、g 的关系是g <a 1<a 2D .加速度之比a 1a 2=r 2R2解析 根据G Mm r 2=ma 2得,地球的质量M =a 2r 2G,故A 错误,B 正确;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 =r ω2知,a 1a 2=Rr,a 1<a 2,在地球表面,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GMm R 2=mg ,得g =GM R 2,而a 2=GMr2,则a 2<g ,则a 1<a 2<g ,故C 、D 错误。

答案 B6.某卫星在半径为r 的轨道1上做圆周运动,动能为E 1,变轨到轨道2上后,动能比在轨道1上减小了ΔE ,在轨道2上也做圆周运动,则轨道2的半径为A.E 1r E 1-ΔEB.E 1ΔE r C.ΔEr E 1-ΔE D.E 1-ΔEΔEr解析 由题意知在半径为r 的轨道1上,卫星的线速度v =2E 1m。

在轨道2上卫星的线速度v ′=2(E 1-ΔE )m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 r 2=m v 2r ,得r =GM v 2=GMm2E 1,所以轨道2的半径r ′=GM v ′2=2E 1r 2(E 1-ΔE )=E 1E 1-ΔEr ,故A 正确。

答案 A7.(2018·包头检测)科技日报北京2017年9月6日电,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某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团分子气体云中发现了一个黑洞。

科学研究表明,当天体的逃逸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超过光速时,该天体就是黑洞。

已知某天体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k ,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为v 1,光速为c ,则要使该天体成为黑洞,其半径应小于A.2kv 21Rc 2 B.v 21Rkc2C.c 2R kv 21D.2kc 2R v 21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 Mm R 2=m v 21R ,设天体成为黑洞时的半径为r ,第一宇宙速度为v 2,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 kMm r 2=m v 22r,c =2v 2,由以上三式解得,r =2kv 21Rc2,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 A8.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 200 km 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为36 000 km ,宇宙飞船和一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每当两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两者相距最远,从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A .4次B .6次C .7次D .8次解析 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一昼夜同步卫星与宇宙飞船相距最近的次数,即卫星发射信号的次数,也为接收站接收到的信号次数,设宇宙飞船的周期为T ,由GMm r 2=m 4π2T2r ,得T =2πr 3GM ,则T 2(24 h)2=(6 400+4 2006 400+36 000)3,解得T =3 h 。

设两者由相隔最远至第一次相隔最近的时间为t 1,有(2πT -2πT 0)·t 1=π,解得t 1=127h 。

再设两者相邻两次相距最近的时间间隔为t 2,有(2πT -2πT 0)·t 2=2π,解得t 2=247 h 。

由n =24 h -t 1t 2=6.5知,接收站接收信号的次数为7次。

答案 C9.(2018·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

该行星的温度在0 ℃到40 ℃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

“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

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相同B .要在地球上发射一颗探测该行星信息的探测器,其发射速度的大小只需要大于11.2 km/sC .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倍D .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3365倍 解析 卫星绕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是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由G Mm R2=m v 2R ,可得v =GMR,M 是行星质量,R 是行星的半径,则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是6GM 1.5RGM R=2,A 错误;要想从地球上发射一颗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信息探测器,需要摆脱太阳的束缚,因此发射速度必须要达到16.7 km/s ,B 错误;由于在行星表面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G MmR 2=mg ,整理得g =G M R2,可得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6M(1.5R )2G M R2=83,因此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83倍,C 正确;根据G M 恒m 行r2=m 行r 4π2T 2,整理得r =3GM 恒T 24π2,由已知条件可得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30.31×⎝ ⎛⎭⎪⎫133652倍,D 错误。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10.(2018·天津卷)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根据以下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图1-4-10A .密度B .向心力的大小C .离地高度D .线速度的大小解析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有G Mm (R +h )2=m (2πT)2(R +h ),无法计算得到卫星的质量,更无法确定其密度及向心力大小,A 、B 项错误;又GMm 0R 2=m 0g ,联立两式可得h =3gR 2T 24π2-R ,C 项正确;由v =2πT (R +h ),可计算出卫星的线速度的大小,D 项正确。

答案 CD11.我国的“天链一号”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为载人航天器及中低轨道卫星提供数据通讯。

如图1-4-11为“天链一号”a 、赤道平面内的低轨道卫星b 、地球的位置关系示意图:O 为地心,地球相对卫星a 、b 的张角分别为θ1和θ2(θ2图中未标出),卫星a 的轨道半径是b 的4倍。

已知卫星a 、b 绕地球同向运行,卫星a 的周期为T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地球的遮挡,卫星b 会进入与卫星a 通讯的盲区。

卫星间的通讯信号视为沿直线传播,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1-4-11A .张角θ1和θ2满足sin θ2=4sin θ1B .卫星b 的周期为T8C .卫星b 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为θ1+θ214πTD .卫星b 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为θ1+θ216πT解析 设地球半径为r 0,由题意可知sin θ12=r 0r a ,sin θ22=r 0r b ,r a =4r b ,解得sin θ22=4sin θ12,选项A 错误;由r 3a T 2a =r 3b T 2b ,T a =T ,r a =4r b ,可知T b =T8,选项B 正确;由题意可知,答图中A 、B 两点为盲区的两临界点,由数学知识可得∠AOB =θ1+θ2,因而2π(t T b -t T a)=θ1+θ2,解得t =θ1+θ214πT ,选项C 正确,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