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合集下载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

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

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

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路径分析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路径分析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路径分析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根据农村文化的现状,对在农村文化建设的中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在硬件、软件方面同抓共管。

无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改革开封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文化建设与高度发展的农村经济已不在相适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

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却中多层、多方面、多样性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素质显得非常重要。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它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

笔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如下:一、在硬件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我国的大部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建设有名无实。

文化基础设施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宣传、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的物质条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部分的行政村都有了广播室,建立了村图书室。

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相当落后,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我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活动场所。

在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和科技文化活动场所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乡村人口的居住特点,在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建立村图书室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利与弊

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利与弊

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利与弊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

而大学生村官就职的过程中在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与不和谐,下面具体说明这些情况,并希望大学生村官们能够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积极作用.一,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文化观。

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

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 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过先进文化、先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熏陶,愿意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的大学生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对改善民风民俗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担任村官有利于更新农村思想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的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依法、民主和科学治理的要求来进行。

村官是新农村的领路人,是新农村各种事业的组织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

这就要求农村村官在处理农村事务的过程中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而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村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那就是引进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虽有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能力、经验和方法的不利方面。

但也要看到他们有利的方面,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思路活跃、点子多。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

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为此中共中央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四有”公民。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总体上说来,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

使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化建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化建设
王 丹 ( 锦 市 民族 文化 艺 术 馆 盘 辽 宁 盘锦 14 0 ) 20 0
农村 文 化 是建 设 社会 主 义 新农 村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党 中央 一 直 强调 , 必须 把解 决 好 “ 农 ” 问题 作 为全 党工 作 的 重 中之 重 。 三 要 发展 农 村 生 产力 ,提 高农 民素 质 ,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如 果 没有相 应 农村 文化 ,一切将 是 空话 。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春 风 的 浩 荡 吹 佛 ,随 着 脚 下这 块 生 活热 土 “ 个 文 明 ”建 设 的深 入人 心 , 中 国农 民 的人 生观 和 价值 三 民主 恳 谈 的议 题 ,在 村级 议 ,在 乡 镇 谈 ,人人 参与 ,个 个献 言献 计 ,这 样就 引起 了群 众对 有 关政 策 、法 律 法规 的关注 ,同 时对 农 村教 育 、 卫生 、 环境 保护 、公 共设 施 建设 相关 知 识有 了一 定程度 的真 切 了解 ,不 仅在 一 定范 畴 内有 利 于个 人提 高 其文 化 和 文 明水 准 ,不 经 意 间 ,党在 农 村 的各 项政 策 得到 了宣 传 和落 实 。 没有 基 层广 大农 民 的文 化知 识 、文 明程 度 的 不断 提 高 ,民主 恳 谈 、乡村 取 向 ,正 发生 着天 翻 地 覆 的变 化 。过 去那 种 求温 饱 的 传 统小 农 思 民主 治 理就 难 以保持 持 久的 生机 与活 力 。 想 , 已发 生质 的蜕变 。一种 崭 新 的 、经 大 时代 洪流 冲 击 和提 升 而 三 、农 村 新农 民 的培养 需要 文 化建设 成 的一 代 俱有 崭 新 综合 素质 的新 型 农 民 ,正春 风 化雨 般 地 崛起 在 农 村 文化 建 设根 本 在树 人 ,在 造 就新 型 农 民、 新 型农 民工 、 祖 国广 袤 的 大地 上 ,这 是 一支 不 可低 估 的建 设社 会主 义 新 农村 生 新 型 农 民企 业家 和 具有 综 合素 质 的基 层农 村 干 部 。文化 不 仅是 填 力 军 。他 们不 仅 是 一代 身上 流 着祖 先 血 统 的传 统 意义 上 的农 民 , 补 人们 闲 暇 时 间的娱 乐 活动 ,而 且是 寓教 于文 、寓 教于 乐 的最 好 更 是一 代 标新 立 异 ,追 求创 新 和 包容 完 美 的新 一代 农 民;他 们 不 方 式和 模 式 。 因为 它能 通 过开 展 多种 形式 的文化 活 动来 教 育人 、 仅 对土 地 深情 ,对 人生 执着 ,而 且对 生 活 中 的各 种文 化 和各 种 文 激 励人 、陶 冶人 。建 设 社会 主 义 新农 村 ,文 化建 设 是 关建 。文 化 是 以人为 本 的社 会集 体 行 为 ,是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一 项重 中 化 中 的生 活 ,孜孜 以求 ,情 有 独钟 。 如 何 针对 当前 这一 现象 进 行 探讨 ,不仅 对 我 国 当前 的 农村 文 之 重 的任 务 ,真 的是 “ 在 当代 ,利 在千 秋 ”。把 每 一个 人 的人 功 化 建设 有 直接 的相 关作 用 , 同时 也在 农 村文 化 建 设方 面 ,应 该 有 力 资本 用 文化 方 式 的陶 冶 与提 升 ,再 进行 扩 大再 “ 生产 ”,是 培 养 我 国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这块 土 地 上 的农 民 ,特 别 是 一代 青 年农 民 更 深刻 的 认识 ,这 样才 能让 我 们更 注重 农 村 的文化 建 设 。 的行 为规 范 、传 承 民族 优 秀 品质 、树 立 改革 创业 和 创 新时 代精 神 农村 经济 发展 需要 文 化建 设 物 质 生产 力 是社 会 发展 的根 本动 力 ,也是 推 动文 化 发 展 的根 的~项 宏大 社会 工程 。 本 力量 ,但 文化 义 能够 以巨大 的 反 作用 推 动或 阻 碍经 济 发 展和 社 纵 观 我 国城 乡 半个 多世 纪 的 建设 与发 展 ,其 实 诸 多 的所谓 城 会 进步 。在新 农 村建 设 过程 中文化 起 着 不可 替 代 的作 用 。文 化 通 乡 差距 和 所 谓地 区差 距 拉大 也 都表 现 在文 化 的层 面 上 。社会 主 义 过 普及 和 传播 科 学 知识 ,让 人 们 了解 自然 界 、人类 历 史 和社 会 前 新 农村 建 设 必须 改变 农 村文 化 建 设薄 弱 的状 况 。在 我 国改 革开 放 进 的规 律 。通 过 各种 方 式 帮助 人 们 形成 新 的观 念 ,符 合 现代 文 明 的进程 中, 农村 文化 建 设取 得 了历史 性 的进 展 ,但 同 时也 存在 着 的意 识 ,从 而 使生 产力 的发 展扫 除 障碍 ,先有 思 想 的解 放 ,才 会 突 出的 问题 。农 村 文化 处 于边 缘 化境 地 ,投 人 严重 不 足 ,不 少地 产 生 生产 力 的解放 。 方 的农 民文 化知 识 贫 乏 、枯燥 ,有 的地 方甚 至 连最 基 本和 最 简单 在 科 技 日益 发 达 的 农 业 生 产 更 需 依 靠 人 们 智 能 的 今 天 ,文 的文化 娱 乐 活动 都 没有 ,所 以一 些低 俗和 消 极 的文 化 极宜 乘虚 而 化 教 育是 劳 动群 众 获得 知 识 的主 要途 径 。从许 多 地方 取 得 的成 果 入 ,侵 蚀 农 村优 秀 的传 统 文化 ,甚至 在 不少 地 方 “ 、赌 、毒 ” 黄 看 ,文化 站 、文 化 中心 对 农 民 的科 技培 训 , 为农 业全 方 位 发展 起 卷 土 重来 ,封建 迷信 活 动 猖撅 ,更有 甚 者一 些个 别 农村 基 层干 部 了不 可估 量 的动 力 作用 。文化 成 了眼下 农村 的热 门话 题 , 而 且成 竟 然 认为 这 是一 种 市场 经 济下 的 “ 常 ” 的现 象 。在 社会 主义 新 正 了老 少 皆宜 的精 神 支撑 和 创造 美 好 明天 经 济 生活 的杠 杆 。 建 设社 农 村 建设 中,必 须 大力 度 地改 变 这种 农村 文 化 建设 薄 弱 、农 民文 会 主义 新 农村 ,在把 发 展农 业 和 农村 经 济 、增 加 农 民收 入放 在 首 化 生活 贫 乏 的局 面 。农 村文 化 建 设至 少基 层 要有 乡镇 图书 室 、科 位 的 同 时, 不能 把 文化 建 设与 经 济建 设 人 为地 割 裂开 来 ,甚 至 置 技 文化 培 训 中心 和村 级 文化 橱 窗 和报 栏三 大 阵地 ,力争 建 力起 既 于 可有 可 无 的地 位 。要 发展 经 济 就 要发 展文 化 , 如果 没 有文 化 , 垂 直又 连 网 的农 村三 级 文化 网络 。力 争村 村 都有 群 众文 化 娱乐 场 缺 乏经 营 管 理知 识 ,或 诚信 意 识 薄 弱 ,是搞 不 好 经济 建 设 的 。社 所 、体 育 活 动场 所 、数 字 电影 放 映 、远程 教 育等 设 施 。软 硬件 的 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 设 的实 践证 明 ,哪 里市 场经 济 活 跃 ,哪 里就 会 出 同步建 设 与投 入 ,是建 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和 谐发 展 与长 治 久安 的 现 群 众 学 科 学 、 学 技 术 、学 文 化 的热 潮 , 同 时也 会 兴起 尊 重 知 重要 举 措之 一 。 识 、尊 重 人才 的 良好 社 会风 尚, 而健 康 向上 的文化 ,又 会反 过 来 农 村文 化 建 设要 发展 先 进文 化 , 支持 健康 有 益文 化 , 改造 落 推 动经 济 向前 发 展 。 因此 ,经 济 与文 化 相伴 而 行 ,文 化 是经 济 发 后文 化 ,抵制 腐 朽文 化 ,倡 导 科 学、 文 明 ,克服 愚 昧 、迷信 、落 展 的软实 力 ,文 化 是 明天 的经 济 。不重 视 发展 文 化 的领 导 就难 以 后 ,满 足 广 大农 民群 众 多 层次 、 多方 面 的精 神 文化 需 求 。这 既要 适 应 指导 市 场经 济 的前 行 ,更 难 以承担 指 导经 济 社会 协 调 发展 的 发 掘 、传 承 蕴藏 在 农村 的 民族 民间独 特 的文 化 资源 ,包括 “ ” 活 责 任 , 当然 也谈 不 上注 重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的建 设— — 这 是 实践 中 在广 大 农 民 日常 生活 中的 民族 文化 —— 即周边 地 区 的非 物 质文 化 得 来 的千真 万确 的 真理 。 遗产 。 同时 突 出对新 时 期农 民改 革创 业 、创 新文 化 的 总结 、宣 传 二 、农 村社 会 发展 需要 文 化建 设 与 弘 扬 。农 民对 文 化 的需 求 历 来 是 大 众 式 的 、雅 俗 共 赏 式 的 。 文 化 是人 类 文 明的 重要 标 志 ,也 是 一个 民族 和 国家 赖 以生 存 农 民需 要 农村 题 材 的 、反 映时 代 生活 的 、能够 鼓 舞 人 心 的文艺 作 发 展 的重 要根 基 。在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建 设 的过 程 中 ,文 化不 仅 为 品。农 民是 农村 改革 发 展 的主 体 , 同样是 农 村文 化 建 设的 主体 , 经 济发 展 和社 会进 步 提 供强 大 的精 神 动 力和 智 力支 持 , 而且 在 建 有关 部 门应 当努 力开 展经 常 性 的群 众 文化 活动 ,为 基层 农 村创 造 没社 会 主义 精神 文 明和 政治 文 明方 面也 日趋 显 示重 要 的作 用 。 出 曰新 月异 的好 氛 围、好 环 境 。 同时 ,要 支持 各 级 文化 工 作者 下 农 村 民主 政 治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 社 会 和 谐 也 需 要 文 化 建 设 乡 , 向农 民群众 学 习 ,做 农 民群 众文 化 生活 的代 言人 。 的 发展 与 支撑 。社会 和 谐 的 同时更 需 要 和谐 文 化 的支 撑 。实 行 村 总之 ,要调 动各方 面的积 极性 ,克服 薄弱环 节 ,真抓 实干 ,持 民 自治 ,发展 基层 民主 政治 ,也对 文 化 的建 设 与形 式 内容提 出了 之 以恒 地数 年坚持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开发农村文化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开发农村文化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开发农村文化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迈步,农村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开发和建设农村文化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现在农村文化的建设比较落后,文化形式单一以及缺乏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等等问题,开发和建设新农村势在必行。

本文就如何开发和建设新农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新农村、开发、农村文化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无形的动力,不能被其他要素所取代。

积极的开发农村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据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一、开发农村文化的战略背景1、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农村文化的建设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使得农村消极文化不断滋长,并给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都市文化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农村文化。

(1)新农村文化建设落后文化建设不想经济建设一样可以给人看到实质性的东西,也不能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经济收入,所以,政府大多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民由于平时忙于劳作,很少有时间参与文化活动,最多也只是闲暇时看看电视什么的,基本没有其他的文化活动,文化生活较单调。

随着一些消极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涌入,使得积极地传统文化被侵蚀,农村文化处于较危险的境地。

随着一些消极文化的流入,农民容易被这些消极文化所毒化,尤其是一些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和社会的安定。

此外,落后的农村文化,会使得农民的价值观发生扭曲。

(3)文化建设队伍人才缺乏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的限制,文化系统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一些专业的文化建设人才,文化队伍的建设很不稳定。

(4)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好多地方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停留在较古老的保护层面上。

2、缺乏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业弱势地位越来越严重,农村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

文化软实力视角探析志愿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视角探析志愿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共 空间的文化建 设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大力发展社会 主义市 21“ 会主 义新农村 建设” 战略的实质 上可 以认 为是农村 人 . 社
场经济 ,人 口大量外流 ,很多农村都 成为 “ 空心村 ” ,农村 的 居 环 境 建 设
文化活动无法开展 ,农 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日益贫 乏。要丰 富农
来 改善农村 的人居环境 。【文化环境。人居环境 建设关注社会 原则 、价值观等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 理念 。它的载体是 文 1
的方方面面 ,文化是 推动社会发展 的软 实力 。中共 中央颁布文 化产品 、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教育和信息传播媒介。 件 要多措并 举加 强农 村文化建设 ,主要是要加强公共领域和公 2志愿文 化确立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价值 导向
环境 、基础设施 和公共的一切服务设施等三要素 。 人居软环 改善生产条件 , 合理规划保障生活条件 , 改善环境提供生态条件
境是指人类所居住 的社会环境 ,指 的是居 民在使用和发挥硬环 管理民主关键就是要健全村 民 自治制度 ,基层政府要转变观念 境 系统功能 中所形成 的非物质形态 的总和 , 是一种无形的环境 , 担负起社会管理 的职责 , 为乡村发展和农 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 如生活情趣 ,生活方便和舒适度 ,信息交流和沟通 , 会秩序 、 2 “ 社 . 乡风 文 明 ” 是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要 内容 , 也 是 社 会 主 义 农 2 保 障和归属感等 。硬环境是软环境 的载体 ,而软环境的宜居性 村 人居 环境 建设 的 灵魂
间 内难 以完成 。志愿文化具有公益性 、利他性 、非 强制性的特 不计 报酬 ,为社会奉献 自己的财 富和 时间。新农村人居环境建 点 ,能够促进社会的 良性运行和和谐 发展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 设是一项长远 而艰 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 建设 的过程 中,运用志愿文化整合组织资源 、物力资源 、人 力 而且更需要 大量的人力支撑 。现代 的农村社会流动性增加 ,传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
新 农 村 文化 建 设 中如 何 传 承 和 革 新 民 间传 统 文 化
陆香君 李 宝军 李耀珍 张妍蕊
摘 要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突 出发展 “ 本 土文化”,发挥 民间优 秀传 统文化的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加 强民问传统 文化传 承和创 新工作 ,要 寻找有 效 途径 ,构建 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合理机 制和体 系,并通过发展农村 文化 产业来促进优 秀民间传统文化 的传承 。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 传统文化 ;传承 ; 有 效途径
化的多样性跟生物的多样性一 样 ,需要具 备一定 的生态环境 才能实 现 ,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存在的基础就是一定的 自然环境和社会生 活方 式 。营造适于农村传统文化生态 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是农村传统 文化 生态建设 的重要保证 。 再次 ,耍保护好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要充分发挥 “ 民间艺人 ” 、 “ 文化能人” 等在传承优 秀民间传 统文化 中的骨干作 用 ,并形成有效 的 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和激励 “ 乡土艺术家” , 激 发农村 自 身 的文化活力 , 形成优秀 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 ( 二 )构建 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机制和体 系 抢救 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 ,要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 政府主导 和社会参 与的模 式 ,采取合理有效 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按 照科学发展 观 的要求 ,采取 多样化 的方法 和手段 ,构建起有效 的农村传 统文化保护 和 传承的机制和体系。 首先 ,设立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 护实验 区 , 施行农村 传优秀统文 化 遗产抢救工程 。文化生态环境 是民间传 统文化赖 以生长 和传承 的土壤。 设立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重点保护古建筑 、历史街 区、传统 民居 、当地居 民及其 民族传统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 、文化艺术 、传统手 工艺等 。 其次 ,建立健全协调有效 的保护工作机制 。民间传统文化保 护有赖 于健全 的工作机制及领导机 制。健全 的协调有 效的保 护工作领 导机制 , 有利于贯彻落实 国家关 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政策法 规 ,有利 于 各 地区非物质 文化遗 产保 护工 作规 划 ,有利 于开 展、组 织学 术、展 览 ( 演 )及公益性活动 ,交流 、推介 、宣传保护工作成果和经验等。 再次 ,注重开展各种民间传统文化交 流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 范围广 , 关涉 到人类学 、社会学 、法 学 、传播学 、史学 、民俗学 、民族学、地理学及 艺术学、博物馆学 等多 个学科 ,要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 ,积极利用 各种手 段对 民间传 统文 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系统的宣传 、展示 、普及。 ( 三 )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来促 进优 秀民间传统文化 的传承 党 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 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 下繁荣社 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 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的重要途径 。积极筹 建具有地 方特色 的农村传统 文化专 题博 物馆或 展示 中心 ,将 农村 传统 文化 的 发 掘、保 护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形成有注意力 的民间艺 术休 闲体 验 和旅游 景区 , 充分发挥 民族 民间艺术 的经济价值 。开展 民族 民间文化 商 演、展演、展览活动 , 增 添景 区的人文色彩 ,提升景 区的 品位 和效 益。 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 ,以生 产性方式保护 。比如年画 、剪纸 、根 雕等很多手工艺制作项 目,都可 以作 为艺人生 产 、生活方 式延续传 承 。 甚至可 以通过资源重组 ,以产业 运作使 这些传统 文化得 到弘扬 和传播 。 很多 民间手工艺制作项 目的繁荣 ,是与文化生态的生成 紧密关 联的 。比 如传统 民族节 日仪式 的发展 ,会大大增 加民间艺术 品 ( 如年 画、剪纸 ) 的需求 。

新农村建设需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需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农业丰收、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关键。

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要求。

而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主要指在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新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农民物质财富的富足,还要有农民精神财富的充实和新农村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精神层面求乐、求质、求新的愿望日益强烈。

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的需求,在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向农民提供丰富的更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

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村民关系和谐融洽、新农村乡风文明的需要。

邻里关系、村民关系和谐融洽、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稳定的重要前提。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邻里之间、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明显减少,人际关系日趋淡漠,加之少部分人追逐利益的冲动驱使,从而导致邻里关系不断疏远、村民之间互助友爱的美德逐渐丧失。

浅析乡镇文化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浅析乡镇文化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一 Nhomakorabea、
引盲
我 国农村文化包 罗万 象 ,有着 厚重 的历 史积 淀 ,蕴含 了丰 富 的资 源 ,是一个有着无 限发展空间的文化市场。但现实中由于发展水平 和客 观原 因的限制 ,农村文化 中大多数的优秀文化都得不到很好 的利用 和弘 扬 ,使得很多农村文化资源趋于濒危 , 农 民文化生 活贫乏 ,无法享受 到 先进文明的成果 。由于文化发展水平 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很 大程 度上影响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现阶段 ,我国文化产 业的历史使命 无疑是要加快乡镇文化建设。关注农 民的文化生活 ,加大政府投入 和扶 持 ,满足广大农 民的精 神文明需求 ,从 而促进农村经济文 化的协调发展 和城乡文化建设 事业的同步 ,实现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 二 、乡镇文化建设于新农 村建设 的重要性 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 村 ,就是要从 经济 、政 治和文化 层面全 面发展 。 新农 村文 化事业 的建设 , 是五 千年中华文化 的沉淀 和传承 ,是新 时期 民 族精 神的崛起 和发扬 , 是全 面促进社会奋发前进 的内在要求 ,也为维护 国家的长治久安 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增强农村文化产业 的发展 ,就 是从 根本 上解放 生产力 和发展生产力 ,创建具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新 农村 文明 ,从更 多更广的层 面满 足广大人 民群众 的精神文 化需求 ,实现 人 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 。乡镇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文化发展 的窗 口,是构 建社会 主义 和谐新农村 的一个重要载体 ,体现 了广大基层劳 动人 民 的利 益, 最有效 的推 动了农村生产力 的改革和发展 ,为全面开展农村 文化工 作 和促进社会 主义 和谐提供有力 的保 障。 在社会 主义新 的时代背景下 ,结合 当代的实践需要 ,为 了满 足广大 农村群众 的物质文化需求 和精神文化 追求 ,实现农村社会 的协调 发展 , 必须全面构建社会 主义新农村 ,加快农村乡镇文化的建设和 发展 ,利用 文化 的力量 , 为我们 的民族凝聚更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 、乡镇文化建设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 .对精神 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传承 、发扬和推动作 用 我 国的农村文化 具有 很鲜 明 的历史特 点 ,复 杂性 、广 泛性 和全 民 性 ,对于社会发展有 着举 足轻 重 的作用 。同时 ,这 种特点 又具 有两 面 性 ,为 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发展 ,就必须 继承 和发扬先进 、优 秀 的农村文化 ,摒弃和制止文化糟粕。在具体行 动过程 中 ,首先要对 文化 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 ,把握农村文化脉络 , 加 大调整 和发扬符合新农村 建设的积极文化和先进文化 ,抓住机遇为新农 村建设构 建一个 良好 的文 明环境 ,同时也切断危害社会进 步的落后 文化 的道路 ,让腐 朽文化在新 农村的发展进程中无处遁形。 在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 ,只有先进 、优 秀的文化 才是 社会发展 的 动力 ,代表着新时代的创造精神。农村文 化中一些极具 教育意义 ,千百 年来 指引着人 们奋发图强、勤劳 向善的传统 文化必须得 到继承 和发扬 , 而建 国以来 由党和人 民刻苦奋斗凝 聚成 的革命文化 ,也要积极 传承和引 用 到农村文化建设 中来 。加 强乡镇文化建设就是要针对不 同层 面的农村 文化进行改造 ,去伪存真 。结合 时代特点 ,从我 国丰富 的农村 文化宝藏 中汲取 营养成 分,通过努力探索 和创新 ,不断的深化文化 内涵 、确立先 进 的文化观念 和精神观念 。使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村文 明真正做 到古为 中用 ,为推动现代精神文 明的传播和进步做出贡献。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思考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思考

党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
化前进 方 向 , 起社会 主 义文 化建 设 新高 潮 , 兴 激发 全
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 , 使人民基 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 彩 , 人 民精神 风貌 更加 昂扬 向上 。 [ 使 ”】 志着 2 这标
十六大 以来 ,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 全局工作重要地位 ,坚持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两手 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促进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 推动文化产业取得新成就 , 走出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深入研究 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指出:当代 中 “
[ 中图分类号] 14 G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9 0 3 (0 20 — 0 20 10 — 392 1 )20 8 —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对 民族 国家发展影响的深化 ,
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 开放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 文化越来 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 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
收 稿 日期 : 0 2 0 - 7 2 1 - 3 2

基金 项 目:0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 1 J 1 ) 21 年 1XD 0 1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简介 : 刘先春 , 法学博 士, 男, 中宣部 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 究与建设 工程 专家 , 兰州大学马克恩主义 中国化研 究所 所长, 博士生 导 师。 研究方 向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 晓敏 , , 王 女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研 究生 , 究方向渗透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的各个方面 , 因此 , 贯彻党的十七届六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
黑龙 江 牡 丹 江
牡 丹 江 师 范学 院
摘 要 :新农村 的全面建设,离不开新农村 的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 设 是农村建设的软实力,为全面建没新农村提供精 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 文通过研 究 系农 村 文化建设 的 内涵、内容及其农 村文 化 建设 的现 献, 试 图找 出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的价值选择 ,对新农村 文化建设具有 重要 的实践意义。 关 键词 :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价值选择


化 ;是面 向世 界 ,面 向未来 的、 民族 的 、科学 的 、大众 的文化 。从 而打 破传 统农 村文 化的 封闭 、保守 和滞后 的现 象 ,使 我们 的农 村文 化赋 有 时代 性和 创造 性 。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建设 中的 新农 村 文化 建 设 ,就 是 要 通过 广 泛 开展 形式 多样 、扎 实有效 的群 众性精 神文 明创 建活动 、大 力整 治陈 规陋 习、移风 易俗 来逐步 建立 起与社 会主 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场经济 体制 相适应 的 农村 思想 道德体 系 ;还要 通过 大力 发展农 村科 技 、教 育 、文化 、卫 生 、体 育等社会 事 业 ,全 面提 升广 大农 民的文 明素质 和农 村社会 的 文 明程度 。从 而使 广大农 民群 众和城 市居 民一样 享 受丰 富健 康 的文 化生 活和政 治生 活 ,获 得安 全感 、满足 感和幸 福感 。 = 、社会主 义新 农村文 化建 设 的现 状分析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深入 和社会 主义 物质 文 明的发展 。特 别是 党的 十六 大提 出 ,全 面 建设小 康社会 以来 ,党 和政府 高度 重视农 村 的文 化建 设 。农 村 的文化 建设 总体 上处于健 康 向上 的趋势 。农村 文化 基 础设施 建设 投入 明显 增加 ,许 多地 区加大 了政府投 入 兴建 乡镇文 化 中心 、 乡镇 综合 文化 站 、文化 活动室 。此 外 ,文化部 和财政 部也 联 合实施 了全 国文化信 息资源 共 享工程 ,送 书下 乡工程 等文化 项 目。 至此 ,农村 文化 有 了新 鲜 内容 ,农 民的精 神文 化生活 得到 了丰 富。 值 得 一提 的是 , 乡村旅 游 文化取 得成 就。农 民 的民俗风 情 、民 间工艺 、风 味餐饮、特色产 品充分显示 了农村 文化 的独有特色和 丰富 内涵。农村独 有的文化资源 和城 市文化形成 的强大反差在一定程 度上 吸引城市市 民和异地游客 。像度 假村 、农家 乐 , 近 几年来如雨后春 笋 般成 为旅游 业中的独秀 。其次 ,大多数非物质 文化 遗产的传播 范围 和传播者都在 农村 ,许多 民间故 事广为流传 ,内容 多为风物传说 、鬼 狐 精怪 故事 、历 史人物 传说 及生 活故事 和 笑话 ,这 些 发源地 都在 农 村 。可见 ,我 国优 秀的农村 文化 资源也正在被渐渐 挖掘。 但 是 ,农村 文化 建设还 存在 一些 问题 。首先 ,思想 文化 教育 弱 化 ,缺 乏现 实针 对性 。一些 基层 干部在 教育 内容 的部署 上 ,纯 理论 性教育 多 ,贴近农 民实际 的少 ,教 育 方式又 是灌输 这种 死板 方法 , 因此缺 少创 新性 。更严 峻 的是 ,市 场经 济 的趋势 性 以及 由此 滋生 的 拜 金主 义和 个人 主义等 错误 的价值 观传 入到农 村 。其次 ,文化 投入 不 足 ,阵地 建设疲 软 。只把 大 多的投入 放到 了农村 的经济 建设 和基 础 建设 中 ,呈现 “ 一边 倒 ”趋势 。 目前 还有许 多地 区没 有文化 馆 。 图书馆 。有 的也 只是虚 设。最 后 ,农 民参与 文化建 设 的主体意 识不 强 ,广 大农 民的积 极性 没有调 动起 来。 活跃 于农村 文化 的人 才都是 些 中老 年 人 ,没有 注 入 新生 力 量 ,一 些 地方 由于 对村 民缺 乏组 织 ,培训 和 引导 ,本来 有较好 的群 众文 化活动 基础 和优 秀 民俗 传统 文 化的地 方也 难 以传承 发展 。总之 ,农 村公共 文化 基础设 施极 为薄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当前农民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 农 民思想文化 建设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必 须面对的 重大 实践课 题 , 本文从 三个 方面对该 问题 进行 了
分析 : 全 面分析 了当前农 民思想文化 建设 的现状 ; 从理论上分析 了农 民思想文化 建设 出现 问题 的原 因; 有针 对性地 分析 了改进 农 民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对 策。 关键词 : 农 民; 思想文化建设 ; 思考 中图分类号 : D 6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3 9 0 7 ( 2 0 1 3 ) 0 5— 0 6 2 1 —0 4
的经 济和政 治基 础 。农 村 改革 开放从 根本 上改 变 了
传统农民思想文化建设 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 使农 民 思想文化建设超 出为阶级政治统治服务的范 围, 转
而为农 村 经济社 会 发 展 服 务 , 为 调动 农 民生产 生 活
积极 性服务 , 为 创造 富裕 、 民主 、 文明、 和谐 的社会 主
从 而 不断 赋予 了农 民思想 文化建 设 以新 的时代 内涵
1 当前农 民思想 文化 建设的现状分析
1 . 1 当前农 民思 想文化 建 设 的优 势及 取得 的成 绩
第一 , 中央从 战略 高 度认 识 农 民思 想 文 化建 设 工作 。 “ 文 化 是 民族 的血 脉 , 是 人 民 的 精 神 家 园” …, 中 国共 产 党 历 来 高 度 重 视 运 用 先 进 文 化 引 领社 会 前 进 的方 向 , 凝 聚奋 斗 力量 。在 革 命 、 建设 、 改革 的 各个历 史 阶段 , 文化 都发 挥 了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做人 的工 作 是很 难 的事 情 , 做 文 化 素 质相 对 低 下且 受 中 国传 统 文化影 响最 深 的农 民的思 想文 化工 作更 加 困难 。改革 开放 以来 特 别是 十六 大 以来 , 中 国共 产党 始终 把 思想文 化建 设放 在党 和 国家全 局工 作重 要 的战 略地位 , 早在 2 0 0 2年 党 的十六 大上 江泽 民总书记 要求 “ 全 党 同 志要 深 刻认 识 文 化 建设 的 战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安徽农学通报 ,An u r SiB l2 1 ,81 ) h i i c. u1 0 21 (4 Ag . .
1 5
新 农村 文化建 设 现状 、 问题 及 对 策 建 议
陶海英
( 丰县义井 乡文广站 , 长 安徽长 丰2 10 3 1 0)

要: 简述新农村 文化 建设现状 , 在的 问题 并提 出加 快新 农村文化建设 的对策 建议 , 存 为新农村 文化建设提 供参
的状 况也 并未 发生根 本性 改变 。 由于长期 以来我 国实行 城 乡 二元体 制 , 重城 市 、 轻农村 的发 展方式 , 城市 文化 日益 使 强化 、 乡村文 化不 断衰 落, 由此也形 成 了城乡 “ 二元 文化结 构” 农 村公 共文 化资源 十分 匮乏 , 。 公共 文化 服务体 系建设 尚未 全 面启 动 , 化 消费 普通 低下 。 民急需 的科 技 图 书 文 农 很少 , 书难 的 问题没 有 得到 根本 解决 。 村 文 化活 动手 看 农 段过 于简单 , 形式 过 于陈 旧 , 活动 内容也缺 乏创新 , 然 以 仍
生 活 。 但是 , 由于 我 国毕竟 还处 于社 会 主义初 级 阶段 , 从
总 体 看 , 农村 文 化建 设 的水 平 还 比较低 下 , 村 文 化建 新 农
各 乡镇 文化 站也基 本上 只搞 一些 节 日文化 活动 , 同时 配合 乡镇 党政部 门的中心任 务居 多。 真正能 担负起 经常 教 育 以及辅导 村级 文化活 动任务 甚少 , 够引导农 民从 事喜 能
唱歌 、 跳舞 、 乐 队等 传 统活 动方 式 为主 , 众 面窄 , 鼓 受 主要
以老 年群 众 为 主。 多 富有 时 代气 息 , 许 为农 民群众 所喜 闻 乐见 的文 化 活动 形式 , 没有 被 充分 挖掘 和 利用 。 多基 层 许 政府考 虑 的是 交通建 设 、 乡建设 、 商引资 等 内容 , 城 招 而如 何 活跃农 民 的精 神文 化生活 则很 少顾及 。 乡镇文 化站普遍 设 施 陈 旧、 籍过 时 ; 政 村能 满足 农 民文 化需 求 的文 化 书 行

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使农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它不仅包括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要建设现代新农村文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农村文化建设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和时代化的新型农村文化,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可以从农村传统文化、现代农村文化以及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三个层面进行展开。

1. 传统农村文化建设传统农村文化是指源远流长、扎根生活、贯穿民俗、习俗、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素材。

这些文化素材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当今社会,传统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有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底蕴,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2. 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现代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当代文化元素,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农村文化。

现代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满足农村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为提升农村整体形象和软实力做出贡献。

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开展文化艺术培训等,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到现代文化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3.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是指基于现代农村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体制的新发展,以人为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和文化软实力。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要注重挖掘当地乡土文化和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乡村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动力。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浅谈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摘要: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农村;农民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2-01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

同时,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

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方向定位问题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

农民自身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多数农民都感觉农村文化无关自己。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应是方向定位问题。

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

文化农村就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农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生产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

(二)农村文化资源匮乏“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落后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体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部分文艺作品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不能较好地反映当代农村的精神风貌。

(三)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实现文化农村、提升文化“软实力”往往不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他们忽视文化建设,也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新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新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面融入和发展 ,热切呼唤从农村文化建设切入 , 探 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怎样 发展 农村 文化 ?我认 为加 强农 村公共 文 化 建设, 首先要提高硬件设施 。公共文化建设水平 , 农 村普遍严重落后 于城市 。因此 , 要贯彻工业反哺农 业、 城市 支 持农 村 的方 针 , 坚持 “ 予 、 多 少取 、 活 ” 放 , 尤其要在“ 多予” 上下工夫。要从指导思想 、 发展战 略 、 划 布局 、 规 资源 配置 、 策 制定 、 目建设 、 政 项 组织 领导等各个方 面,把文化建设 的重点逐步转 向农 村, 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 、 区域差别。 坚持 以政 府 为 主导 , 以乡镇 为依 托 , 以村 为重 点 , 以 农 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 , 积极发展文化 、 娱乐 、 健 身设施和活动场所 , 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 络, 确保农 民在劳动之余有所学 、 有所玩 、 有所乐 。 要千方百计地动员社会力 量支持农 村文化建设: 一 要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仅仅靠 政府 和农 民 自 己的 力量 是不 够 的 。要 充 分 调动 社会 力 量 , 积极 引 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 ,逐步建立 国家 、 集 体、 个人、 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 实现农村 文 化 事 业 投 入 的 良性 循 环 。二 要 把文 化 科 技 卫 生 “ 三下 乡”文化对 口支援活动搞得更好 , 、 形成长效 机制 。三要引导人们趋 向健康有益的投资观和消费
农 民 的精神 文化 需求 如何 、 村 文 化建 设 得如 农 何, 事关 农 民思 想 道 德 和 文 化 素质 的提 高 , 事关 农
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 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 建。中国农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 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 出的全 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奋斗 目标 为农 村文 化 注入 了新 的发 展 动力 , 使农 村 文化 建 也

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

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

问题 , 调要适应 社会 主义建 设的需要 . 强 使古老 的农村 在 一穷 二白 的基础 上发 生 翻天覆地 的变 化;说它 新 . 是因 为我们 党在新 的历史背景 下 在提 出科学 发展观 与建设 和谐社会 两大战 略 思想 之后 经过 对 “ 三农 ”问题 多年探索 和思考 后作 出的决策 . 着若干新 的含义 即 生产 发 有 展 .生活 宽裕 ,乡风 文 明、村容 整洁 管理 民主 。这 2 个 字既是 一幅新 农村 的美 好蓝 图.也彰 0 显 着新农村 建设 的理念 思路和 方法 。 文化是 一个民族 的根 、 一个 民族 的魂 就新农村 建设而 言 . 文化 具有其他 社会 要案无法 取代
维普资讯
卷J I 首 语
囝目暖
芡 挥 新 农 村
党的十 六届五 中全会提 出的
自 勺
建设社会 主义新 农村 “这个宏伟 目标 . 确实有 着新 的 深刻 的
经济社会 发展 背景和重 大的觇 略意义 推进新农 村建 设 . 中重要的一 条 , 其 就是 要建立 新农村文 化 形 成一 它老 .是 因为在上 世纪 5 年 代我们 党就提 出了这个 0
的作 用 也就 是凝聚 .整 台、同化 、规范社 会群体 行为和 心理 的功能 。舀此 . 设新农 村 .重要 建
的是需要 农村基 层政权组 织和广 大农 民在加快 经济发 展 改善 自然和 社会环境 的同 时 . 立起一 建 种适合于 新农 村建设的 文化观念 。 一旦 这种 文化观念 能够形 成并深 八人心 就能够 在思维 方式和 行 为 习惯 的层面 上发挥 其广泛 .稳定而 持久 的影响 有这样 一件事 给我 留下了至深 的 印象 南 方有 个乡 . 充分 发挥 自身资源和 区域优 势 . 几乎家 家户户 生产和 经营纺织 产品 . 的还到 海外办起 了公 司 . 有 农民 的腰包很 快鼓 了起 来 . 人均 收入 由 原来 的5 0多元增 长到近 7 0 元 , 0 00 然而 , 由干对 农村 的硬 件和软 件建设缺 乏 明晰 的思路 和理念 更没 有中长 期的规划 和措施 结果封建 迷信沉 渣泛起 . 赌博现 象随处可 见 黑社会 势力 猖狂得势 . 许 多表 民虽 然经济上十 分富 裕 . 但精神 上相 当贫困 。由此联想 到一些 农村致 富后好景 不长 很快

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发展繁荣农村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 4 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5 0( 0 0 2 0 3— 2 0 87 4 2 1 )0 — 0 6 0
改革开放 3 O多年来,农民实现了从饥 饿到温饱 ,从温 进 取 精 神 , 除 陋 习 、 讲 文 明 、树 新 风 。 饱到小康 的重大转 变。广大农 民在物 质生活显著改善 的同 3.发展繁 荣农 村文化 是 “ 民 ”之 策。从调 查情况 安 时,精神文化生活 并没有得到相应 的改变 。党的十 七届三 看 , 一 些 村 加 强 舆 论 宣 传 , 开 展 读 书 演 讲 、 科 技 培 训 、 中全会再次重 申: 要繁荣农村文化 ,满足农 民的精神文化 需 文艺演 出等多种活动 ,教育群众树立 正确 的世界观、价值 要,保障农 民的基 本文化权益 。加 强农村文化建设 已成 为 观 ,通过无形的 软约束 规范 村 民的行为,塑造符合社 新农村建 设 的一个重要 内容 ,并且地 位越 来越突 出。 会主 义新农村需要 的理想 信念 ,疏导农 民的不满情绪 ,有 发展繁荣 农村文化 的重 大意义 效 缓解 了各 种社 会 矛盾 ,赌 博 、斗殴 、封 建迷 信等 不正 社 会主 义新农 村建设 ,不 仅需要 “ 实力 ”的支撑 , 之 风 几乎绝 迹 ,呈现 出家庭 和睦 、邻 里友 好 、村风 文 明 硬 倡 更需要 “ 软实力 ”的哺育 。党 的十 七届三 中全会 明确指 的 良好 局面 。党 的十 七 届三 中全 会报 告 中指 出,要 “ 导农 民崇 尚科学 、诚 信 守法 、抵 制迷信 、移风 易俗 ,遵 出: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是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的重要 内容
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 ,农 民群众渴望新 的聚集 ,希望村 “ 两 委 ”能够经 常与 村 民交流 思 想 、沟通感 情 ,凝 聚起村 民 的智慧和 力量 。文 化活动 这一纽带 ,把村 民联系在 一起 , 把村干 部与村 民联系在 一起 ,为农 民相聚 、干部与村 民交 流 搭建 了平 台 ,对形 成共 同的意 志和情 感 ,凝 民心 、聚 系统农业职业技 术教育 的不足 5 。总 的看来 ,农 民的文 人 气 ,对巩 固村 级政 权有 着 重大 意义 。 化 水平还是相对低下 的。相对偏低 的农 民素质 已经成为制 二、农村 文化建设 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约 新农村建设 的最主要 的瓶颈 。这就要求 ,要通过农村文 尽管农村 文化状况有 了较大 的改 善,但与农 民的需要 化 建 设,来 不 断开 阔农 民 的视野 、解放 农 民 的思想 、更 相 比还存 在诸多 问题 。当前最突出 、农 民反 映最 强烈的文 新 农民的观念 ,不 断提 高农 民的知识水平 ,不断增强农 民 化 问题 可 以概 括 为 “四缺 ” 。 1 缺乏组织管 理。现在很多农村 的文体活动基本 处于 . 的市场 经营能力和综合 素质 ,而要做到这 些,都必须通过

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定位

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定位

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定位
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民俗文化是
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是农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
村发展的“软实力”。

民俗文化承载着乡土人民的智慧、信仰、情
感和精神生活,是农村文化的精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
值和社会价值。

首先,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自然界、人文社会、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的丰富内涵。

民俗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道
德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文化瑰宝。


新农村建设中,重视这种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掘、整合和传承
这些文化资源,激发农民精神文化创新的活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向
着文化立村的方向发展。

其次,民俗文化还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
一是提升农民的生产力和综合素质,而民俗文化正是可以为农民提
供增收的途径之一。

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文艺演出等业态,可以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民俗文化还能够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品质,带动农村产业
转型升级。

最后,民俗文化还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新农村建设要求提高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而民俗文化恰恰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使农村文艺、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得以发展,推动人民文化的繁荣兴盛。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化礼堂的建设上 ,为避 免重 复建设 和铺张浪费 , 政府鼓励整合农村 活动场所资 源, 对 文化俱乐部 、 农 民会馆等进行改建升 级 ,充分利用现有优势 ,量人 为出 , 采 取因 地制宜 、 分类指导的方式 , 形成 了庙宇改造 、
乐性”并存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弘 扬主流价值 , 提高村民思想道德也是文化礼 堂的一大作用。文化礼堂与原有农村文化设 施最大的不同在于 , 它承载 了农村整个精神 文明的建设 。 特别注重教化的功能。在文化 礼堂开设 “ 道德讲堂” , 将道德模范 、“ 身边 好 人” 、“ 最美人 ” 等, 把一些事迹引进讲堂 ,
趣。 3 .从个体 的文化享受 ,逐渐追 求群体
传统婚庆礼仪 。 组建 了一支 由农户组成的大 型婚嫁节 目 表演 队伍 , 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 内涵 ;有 的村 文化礼 堂修葺 古代 时期古 建 筑 ,着力打造 “ 耕读文化 ” ,布局文化 活动 室、 农 家书屋 、 阅览室、 展览室等功能区块 ; 有些村 以 “ 龙腾西夏、盛世 飞黄 ”为 主题 ,
村 文化礼 堂为载体 , 通过开展 “ 慈孝之星” 评 选、慈孝家庭评 比、校 园十佳小孝星等慈 孝评 议活动 , 那么就会涌现类 似 “ 最美女生” “ 爱 心妈妈 ” 等典型人物和群体; 可 以借助文 化礼 堂 , 为村 民们提供德育实践、 课业培训 、 困难 帮扶 ; 还可 以组建乡土宣传文化队伍 ,
的历史沿革 、文化古迹 、乡风 民俗 ,宣传农 村 的道德模范人物、先进工作 者、好 婆婆、 好 媳妇 、老寿星 、“ 文 明示 范户” 、“ 五好家 庭 ”等 。为了进一步拓展文化礼堂的建设形 式, 还可 以开设 网络文化礼堂 ,改版 《 乡村 大擂 台》 等 电视栏 目, 让更多的群众 分享 “ 文 化 大餐” 。建设一些信息库 ,那么 ,就 算村
探索争鸣 2 0 1 4年 8月 ( 下)
文化是新 农村建设 的 “ 软实 力"
陈 贞旭
( 台州市文化馆 ,浙江 台州 3 1 8 0 0 0 )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内容之一 。文章采用理论 结合 实践 的方 法,就文化手段在新农村建设 中的运用进行 了 探 讨。并总结其 中应 注意的 问题 ,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村部改建 、 俱乐部提升 、古村 落保护、环境
整治以及新建 等 6 种类型 , 让文化礼堂焕发 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比如有些村 的文化礼堂原先是 明清
四合院 , 有些村 的文化礼堂原本是一处 占地 平方不大的农村庙宇改建 , 有些村则将老村
部改建扩建成文化礼堂 。 而现在这些地方都 变成了设 施非常齐全 , 拥有老人 活动室、文

村文化活动室里看书看报 、 棋牌娱乐。富足 起来 的物质生活 , 使农民逐渐开始追求文体 结合 的休 闲文化 ,注重生活的质量 。
农村 文化礼堂是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 流价值 的新平 台 ,是展 示村庄 形 象 的新 窗 口, 是传承传统文化 的新载体 ,是普及科普 知识 的大课堂 ,也是农 民文体 活动 的 主阵 地。 为 了推进我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2 0 1 3 年 浙江省政府将建设 “ 农村文化礼堂”做为省 政府十件实事之一。至去年年底 ,我省共建 1 3 3 7 家农村文化礼堂 ,今年 ,将继续计划 , 再建农村文化礼堂 , 并大力开展 “ 1 + 6文化 礼 堂惠民行动” ,进一步扩面 提质抓实效 ,
化大舞台、乡村讲堂、书画室等等 的文化礼 堂, 成 了村 民们的精神文化乐 园。同时,有 些有条 件 的村 庄在礼 堂外建 设文 化活 动场 所 ,比如户外篮球场等 , 满足农 民群众室外 文化活动需求 。 在文化礼堂活动载体设计上 , 我们不仅 可以充分利用 了经典的 “ 文化墙” 、“ 文化长 廊” 、“ 文化窗”等展陈载体 ,全面展示农村
关键词 :文化;新农村建设 ;软 实力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文化需求 已成为不可 忽视的一部分 ,相对 城市而言 , 农村 的文化 资源匮乏, 建设好文化礼堂是一个值得我们 关注的问题 。
能及时方便 地享受 电影观看 、车票订购 、水 电费缴付 、银行卡转账等便民服务。 在文化礼堂活动特色上 , 各地也精心提 炼村庄文化元素 ,打造 “ 一村一特色 、一堂 品牌” 。比如有些 村的文化礼堂充分 挖掘
借 助文化礼堂平 台 , 把评选身边好 人的 “ 红 榜 颂道德 ”颁奖仪式融入其中。也可 以以农
长的农 民文化人 ,热心提供 文体辅导 , 努 力 营造 良好 的乡村文化氛 围, 提升村落文化 的 品位 。 根据 以上 3 个特点 , 笔 者认为 ,做好 接 下来 的 “ 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应该 做好 以 下几点工作 。 1 .要多种渠道 办文化。充分利用各种 节 日、纪念 日,积极整合 、挖掘和利用各种 文化资源 ,通过举办艺术节 、旅游节、文化 节等大型节会文化活动 ,推动农村 、社 区、
用舞 龙 队迎接各 方来 客弘扬 西夏人 团结 拼 搏 、艰苦奋 斗的精 神;还有些村 ,以东 瓯古 国发掘地为契机 , 使得文化 礼堂和村庄环境 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此外 ,文化礼 堂注重 “ 思想性”与 “ 娱
文化品位的提高。在经济 比较发达的地区 , 些 民营企业 家不满 足于 自 身的文化享受 , 开始追求农村社会 的和谐 , 追求农村群体 文 化生 活的不 断丰富。不少文体方面有一技之
增强文化礼堂的影响力 。
2 .从 传统的文化艺术 形式 ,逐渐追求 新兴 的文 化样式 。农村 的节 日民俗 文化活 动, 作为传统 民族 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 体 ,越来越 显示 出农村 传统文 化的恒 久魅 力。现在 ,乡村民间的传统文化依然活跃 , 新兴 的文化 样式 激发 了农 民文 化创造 的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