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佛教人生观对个体的影响(期中论文)
宗教学论文
净化心灵和睦相处—浅谈佛教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
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由于人们对佛教文化存在模糊认识,导致许多人把佛教文化等同为佛教旅游文化。
但是看到佛教文化背后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人生指导意义被许多人忽视和误解的现象,甚至有人认为佛教是在人们看破红尘、事业失败、穷途末路之后才落发为僧的消极选择。
其实,佛教并不消极,它是教育人们以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真相,把握人生方向并告诉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放下心中的迷惘轻装上阵开拓进取的。
物质不一定能满足人心——精神寄托的重要.有意义的人生是需要具备和创造双重的财富。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都同样希望拥有美好的生活。
首先我们会追求物质层面上的富裕。
因为没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就无法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富裕。
这个道理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的。
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时,就需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寄托: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精神生活”,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以这么说:人应该是有一个信仰才会活的更像人的特性。
佛教是最贴近人性的宗教.我们可以说:佛教是个古老的宗教,可她一点也没过时!这是因为人类善良的本质是没有过期的。
而且,她的教义贴近人心,没有跟世俗格格不入、远离人心、疏离社会的表现。
尤其她重视分析和逻辑。
对讲究理论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有些人说: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哲学;另一些人却说:佛教是一种主义。
但在我们作为佛教徒看来,只能说佛教就是佛教!她是让我们离苦得乐的一种方法;她告诉我们众生平等,自己未来的幸福和解脱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每个人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身、语、意的状态负责,任何人也都帮不上忙。
佛家人生感言论文
自古以来,佛家思想便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智慧,影响着无数人的心灵。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佛家思想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困惑、痛苦、喜悦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本文将从佛家思想的角度,谈谈我对人生的感悟。
一、缘起缘灭,人生如梦佛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终无了时。
人生如梦,缘起缘灭,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在这个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无法掌控命运,只能顺应自然。
因此,在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时,我们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执着于世间万物,不追求虚幻的荣华富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 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名利所累,陷入无尽的烦恼。
佛家告诉我们,名利如浮云,终究会消散。
只有放下名利,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要学会在名利面前保持冷静,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得失。
2. 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人生短暂,时光荏苒。
佛家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因为过去已逝,未来尚未到来,只有现在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二、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佛家强调慈悲为怀,关爱他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关爱他人,用自己的善行去感染周围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 慈悲为怀,化解矛盾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
佛家教导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以慈悲为怀去化解矛盾。
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过错时,要学会原谅,用爱心去包容。
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减少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
2. 关爱他人,传递温暖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当我们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正如《心经》所言:“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无所住心,不应起嗔恨心。
佛教的智慧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三佛法教义的影响和失落精神的回归佛教对中国有着很大影响和作用在建筑文化甚至在对人的生活影响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2 0 年 号 旬 大教货 0 8 4月 中 刊 才
佛 教 的 智 慧 及 对 现 代 人 的 影 响
乌 家桂 卜
( 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生。因此 , 佛陀这种度人 、 利他的慈悲精神和崇高境界 , 现代人真应该积极效法与弘扬。 佛教以清净本性为 自我 。世人之追名逐欲 , 求名求 利, 自寻无尽之烦恼 , 实为清净本性的迷失, 这才是真正 的自我失落。俗话说 : “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这对于每 ” 个人来讲 , 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试问, 世上有哪一个人不 是赤条条地来, 又赤条条地去的? 因此, 暂不谈四大、 五蕴 皆空之佛法第一义谛 , 而即此世谛俗语中亦可显见 , 对于 每一个个人来讲, 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的真实不虚。 大 乘佛法主张当色即空, 而经断灭空 、 离色空为戏论。 因此 ,
己创 造 的现 代 高科 技 的广 泛 开发 和应 用 . 不 单 是一 种 参 考 文献 :
过程中, 译者从译语国家的读者心理出发 , 采用了归异 结合的手法 。这也说明要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展现原作 的风格和笔调 , 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采用异化法 ; 而要求 译文像原作一样通顺(泰特勒), 译者在语言表达中要做 出必要的归化 ;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 出现在同一译作 中
关于佛教的人生观的粗浅的思考
关于佛教的人生观的粗浅的思考14341014 刘洋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这次讨论的题目是《佛教人生观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内涵、特点两个方面不仅是冯老师课上讲的内容,而且流传下来的佛经都有详细的解说,我区区一愚痴除了重复更不会重新定义其内容,故针对这两个方面无有所书写。
佛教人生观的价值,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吧,一是对于佛教本身的;二是对于佛教的受众(或称之为信徒)的,毕竟对于不理睬佛教的人是完全谈不上价值的。
对于前者,我的认为这完善了佛教的理论体系,促进了佛教在人群中的推广,方便佛陀完成拯救众生于苦海中的任务。
对于后者,佛教的人生观帮助了信徒们去靠近成佛的道路,佛教通过对其人生观的阐述向受众们展现出了法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法轮称为六道轮回,它有六个部分: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和饿鬼道,除了佛,即使是天神亦在这个旋转木马中。
它让信徒们相信在这个法轮中一切皆是苦,唯有身为局外人的佛才是真正的快乐——永远的极乐。
在我看来,佛教正是抓住了人本性中最根本的部分——追求快乐并以此为诱饵吸引可怜的众生们前仆后继地走上佛教这条路去追求佛的境界。
而且,佛教的入会门槛极低可以说是没有,因为在佛看来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这比起其他宗教来说排他性很弱,例如基督教对于异教徒是十分残忍的。
综上所述,佛教对于人生观的阐述很好地建立了信徒的坚实的自信与对佛教的信任。
以上便是我对佛教的人生观价值的思考。
对于其人生观本身,我在说自己的认识之前首先要注明一点,我对于佛教仅仅是研究换言之是认识的态度,就像用心去把玩一件古董以期对其每一个细纹都了如指掌,这并不表明我就要去信佛教。
回到正题,佛教的人生观很好的指出了人性中的丑恶之处,并且正是这些丑恶造就了痛苦,但它却强调我们要脱离痛苦,要摒弃远离那些丑恶,一定要达到极乐。
对于不信这些理论的人,佛教持一种所谓的大慈悲的态度,我认为这种态度源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可我并不认同这高高在上或是看穿一切的般若,我认为感觉是人认定自己的存在的唯一凭据,若无任何感受便无存在的实感,而佛在我看来只是畏惧这些感受,并自认为身处事外、身处六道之外、练就法眼以使所见非常人所见,便能见到真象。
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五篇范例)
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五篇范例)第一篇: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佛教文化概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别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公认的世界宗教只有三种: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在这三大世界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在汉代时期顺利传入中国,随后发展成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佛教,并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
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这个尊称以后非常流行,以致他的本名很少被提及了。
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古印度,存在着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相互之间发生连年不断的战争。
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发生着变化。
古印度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主要以祭祀为业,其一上层具有宗教特权,社会地位最高;刹帝利,主要以打仗为业,其上层掌握军事权利,社会地位仅次于婆罗门;吠舍,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其上层经济实力雄厚;首陀罗,主要从事农业和服务业工作,社会地位最低,相当于奴隶。
在兼并战争中,一部分出身于刹帝利的武士崛起,上升为新兴的王族。
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部分出身于吠舍的商业人士经济实力增强。
这两部分人要扩大自己的权利,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然与高高在上的,极力维护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婆罗门祭祀贵族发生各种矛盾。
这些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就是代表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并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
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当时也是属于“沙门运动”中的一支。
二、释迦牟尼创教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
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
29岁时,由于看到每个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他便离家外出,寻师访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道。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佛教是一种以修行为核心的宗教,强调通过禅定、慈悲、舍己和智慧来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佛教的修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冥想、忏悔、礼佛、供养等。
这些修行方式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内心修养,还对社会和人生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修行的内在意义佛教修行的核心目标是超越苦难、解脱轮回,得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通过冥想和深思熟虑,人们可以认识到无常的真相,从而明白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
这种洞悉使个人具备平等、慈悲和智慧,超越个人欲望,提高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心,从而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均衡。
佛教修行的内在意义在于通过实践,使个体认识到人生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二、修行的外在意义佛教修行不仅对个体的内心有益,还对社会和人生意义产生积极的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具备慈悲心与智慧,以利他为中心,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鼓励人们以舍己为人的精神,无私地奉献和帮助他人。
修行者通过自身的改变,以行善行慈的方式影响他人,从而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佛教修行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佛教修行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上。
佛教教导人们通过修行追求的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解脱。
佛陀曾说:“生活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自由,自由的目的是平静,平静的目的是觉醒”。
佛教修行鼓励个人超越物质欲望,让心灵回归平静和内心的自由。
四、佛教修行实践的重要性佛教修行实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更在于付诸实践和实际行动。
佛教强调直接体验与亲身实践,通过具体的修行方式和行为来提升修行者的智慧和慈悲心。
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体验佛教教义的内涵和真理,从而使修行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修行对于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欲望日益增加,而内心的空虚感和困惑感也逐渐加深。
佛教修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从内心深处探寻人生的真正意义,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解脱。
通过实践佛教修行,个体可以提升自身的智慧和慈悲心,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佛教人生观探微
清醒的头脑 , 提醒我们要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 , 以
己, 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 , 要人人得心地光
免留下失去了才感到可贵的感慨与遗憾。 因此 , 对死 明, 彻悟 自身心宗佛性 , 如此才能转痛苦为安乐 , 变 的关注, 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 更有价值。 烦恼为菩提 , 自在。 以得 而现实生活 中, 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 对死视 而不见 , 回避这一话题 。其实 , 对死亡的淡漠与掩蔽
就正果的机会 、 条件方面也都是平等的。
一 生 死 观 二 、L, — 0
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死观是人生观的 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认为人 的生命是非常珍贵难得的。 同时 , 也
是佛、 菩萨、 缘觉、 闻, 声 为四种“ 圣者”第二类是天、 是无常的 , ; 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所以, 佛 人、 阿修罗 、 畜生、 饿鬼 、 地狱 , 成为“ 六凡” 六道” 或“ , 教特别提醒和告诫我们 , 一定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 也称“ 凡夫”众生” 从佛教对人的地位的排列来看 , 易的人生 ,千万不要浪费、虚度这短暂而珍贵的一 “ 。
[ 关键词 ] 佛教 人生
[ 中图分类号19 8 B 4
人生观 价值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9 0 3 (0 6 10 5 — 3 10 - 3 92 0 ) -0 6 0 0
一
、
人的地位
立佛教时就主张 四种姓平等 :一是在 出家修行和僧
伽 内部实行平等 ,即所有人不问其出身如何都有权
任何死亡的希望 , 或不揭开生命 的真相 , 不是将使事 要用“ 四念处”观身不净、 ( 观受是苦 、 观心无常、 观法
情变得越来越糟吗? 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 , 却 无我 ) 的方法面对人生 。谈到人生态度 , 就不得不对
佛教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有何影响
佛教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有何影响
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它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永远处于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中。
同时强调个人解脱和普度众生。
魏晋时期,佛教的哲学思想与道教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
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八宗,各宗对佛典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独有的理论体系。
宋明时期,儒家似乎反对佛教,实际上却又从思想上汲取佛教的精髓,形成了新儒---理学,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就是脱胎于禅宗顿悟之说。
近代的改良派也从佛教汲取养料批判理学,如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思想渊源之一其实就是禅宗。
佛教主张生前积德,为后世做准备,其实就是对心境的培养,和老子的道教本质差不多,都讲究超凡脱俗,其实当一个人真的能看破红尘,摒弃世间一切的时候,就是哲学家了,因为他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世界,如同你在看电影一样。
至于“禅”,它对人们的影响似乎局限于老年人,只有无可作为的他们才能淡定的打坐参禅。
不过这种心境正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的,人们需要静下心来,调整一下思绪,放松自己,思考一下自己有何问题等等。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
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
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
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
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
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
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
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
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
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
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
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
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
佛学导论讨论
2015-7-1
6
二:佛教人生观的特点
1.重视智慧,主张净化心灵,强调提升精神层面。 佛教根本上否定所谓的神、主宰。认为外在的物 化的享受都是短暂的、非真实的幸福。主张净化心灵, 将成佛归结到获得最高的智慧心行,并作为真正的幸 福。 2.是三轮体空的慈悲,不是有所得的爱与施。 佛教修行的目的,不只在求自身的破迷启悟和离 苦得乐,更要推己及人,让其他众生也能破迷启悟和 离苦得乐。在利他的过程中,佛教强调必须有空性的 思维,即三轮体空的心态:全然放下布施的自我、受 施的对方、所施物。如此的布施,才是清净施,才得 解脱自在。有所得的爱心和布施,出自于比较和怜悯, 让布施者和受施人的内心都有所期待,则无法解脱。
2015-7-1 5
4人生理想
佛教从人生是痛苦的价值判断出发, 主张个人出家 修行, 以便成佛, 进入涅槃理想境界。为了达到涅槃境 界, 佛教先后提出“ 八正道”、“ 七科三十七道品”、 “四摄”、“六度”等修持的途径和方法。佛教的修 持方法, 概括起来主要是戒、定、慧三个方面, 称为 “ 三学”, 是佛教信徒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只有洗除本性上的无明烦恼, 专心致志观悟佛理、 探求佛理,才能获得佛教的最高智慧, 获得最终的解脱, 达到涅槃理想境界。
2015-7-1 3
2.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对生死观也有 深入的探讨。 首先,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告诫我 们一定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千万不要浪费、虚 度这短暂而珍贵的一生。对于生,佛教认为, 生具体来说 包括生活和生命两个层面。前者侧重于外在物质, 后者则 多指内在的精神。佛教强调的是生的内在精神生命, 而忽 略在物质上的追求。对于死,佛教认为死并不孤立存在, 它以生的存在为前提,死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生的同 时其实就是死。佛教认为我们要正视和面对死亡而且主张 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早做准备。 总之佛法视生死为 人生的根本问题,对生死之痛的解决就成为整个佛法的主 体部分。主张将生死看作一体, 通过精神修养,提高生命 质量。
(完整word版)以佛教的观点看青年人的充权
以佛教的观点看青年人的充权文:Pracha Hutanuwatr i尹春涛译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人们常常迷失于外化的物与内心的欲望里,忘了人之为人的本意,也失去了与世间万物的联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如何做回真正的自己并创造与之相符的世界?在泰国有一些朋友,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个人内在的觉醒与转化,并将这种改变置于与社区、自然的关系中,才能达至一个和平、关爱、正义、清明的世界.长期关注并推动内在修行与社会变革的Pracha,在此文中,从佛教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人的灵性成长,为我们呈现出另一种教育与改变的可能.灵性教育的必要性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人类过度生产、过度消费、过度占有,制造大量垃圾,正在破坏地球和人类的一体性。
商品的生产和交易,不再是为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而是为满足公司对利润的追求。
公司通过种种市场营销手段和媒体宣传,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灌输这样的观念:只有购买和消费,生命才有价值,由此刺激人们无止境的欲望并创造新的需求。
在这一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觉得拥有或有能力购买广告中宣传的那些物品是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否则他们便感到自卑。
消费主义是极端物质主义的表现——我们的身份等同于我们所拥有的物质产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以对物质占有的多少来衡量。
物质主义有多种内涵。
以灵性的角度来看,它意味着生命的目标是不断追求感官愉悦、财富、权利、地位和名望。
而现代社会的一切,生命、人际关系、植物、动物、生态系统,甚至埋在地下的矿石和石油,都统统被物化,只以市场价值或物质价值来衡量。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每个年轻人都在自卑和优越情结的纠结中成长,无论成功或失败,内在都深深地觉得“我不够好”,既嫉妒有权势的、有钱的或有名望的人,又瞧不起无权无势的人和穷人.在这个危机四伏、腐败堕落、缺乏公证的现代社会,我们需以整全的、疗愈的、灵性的方式,重新培养我们的年轻人。
传统佛教观点认为:造成我们所有痛苦及问题的根源是贪、嗔和痴,在佛教中也称为“三毒”。
论文:佛教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启示
论佛教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摘要:伤害生命、浪费生命之事随处可见,解决生命的意义问题和价值问题迫在眉睫,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志在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境界。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思想博大精深,生命观尤为深邃,其宗旨是普度众生脱离苦厄,与生命教育不谋而合,可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佛教;生命观;生命教育当前,自杀自残、暴力残害他人、残忍虐待动物等诸多不敬畏生命之事,和贪图享乐、荒废时光、沉迷网、赌、毒、黄等浪费生命之象打破潘多拉魔盒的禁锢,游戏人间。
究其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发展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精神需求却未得满足。
解决生命的意义问题和价值问题迫在眉睫,社会各界人士争相出谋划策,有些另辟新径,探索新领域新理论来解释生命,有些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寻找参照。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思想博大精深、对人类影响深远,可谓解决生命意义、价值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生命教育提供重要而可行的启示。
一、佛教生命观1.生命的生成佛教把生命称为“有情”、“众生”。
何为“有情”?“有情”即是有感知能力。
因而生命就如昭慧所说是“知情意的综合体”,包括人与一切有知情意的生物、非生物。
佛教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①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被称为“四生”,指产生生命的四种类别,“卵生”即是离开母体以卵的形态存在经过孵化才取得身形,如鸟类;“胎生”即为在母体中长成身形而出生,如人类;“湿生”则是因湿气而生,如水中细虫;“化生”是因自身生存意欲与业力而出现,如诸天和地狱的众生。
“四生”是以产生方式对众生作做的分类。
从生命的构成上看,佛教认为生命由“五蕴”有机构成,“蕴”又称“阴”,意指诸有为法和合积聚。
“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②色蕴即是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的积聚,是生命的物质属性;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分别指生命内在的念想、体验、活动,是生命的精神属性。
浅谈人生观对人生的影响
人生观教育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种精神动力;为不同群体提供共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在新时期人生观教育有新的特点,人生观教育注意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不仅提供人生的范式,更提供发展人生的武器;人生观教育回归生活,不仅注重伦理德育,更注重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教育;人生观教育尊重价值多元化,不仅注重灌输,更应注重引导。
人的生命过程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
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沟通、创新,从而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合适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成就人生,除了受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人生观.其实,人对自我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于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人就在这种客观又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具有个性特征的人。
再是,人们通过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会逐渐地认识认识和领悟人生,形成与自己相关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而且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因此,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当然,人生观都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世界观作为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被世界观所决定的,总而言之,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同时,人生观是世界观对待人生问题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确的世界观又非常重要的,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
当然,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其世界观也会随之变化。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观与世界观是相互影响的。
我们的人生需要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来指引,那么我们就得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人生目的是指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列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其实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实践中起很大的作用.人生目的一定程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同样,也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价值标准。
净化心灵和睦人间——浅谈佛教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
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由于人们对佛教文化存在模糊认识,导致许多人把佛教文化等同为佛教旅游文化。
笔者在天龙山文物保管所工作多年,常常看到佛教文化背后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人生指导意义却被许多人忽视和误解的现象,甚至有人认为佛教是在人们看破红尘、事业失败、穷途末路之后才落发为僧的消极选择。
其实,佛教并不消极,它是教育人们以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真相,把握人生方向并告诉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放下心中的迷惘轻装上阵开拓进取。
一、实践“八正道”[1],给自己最好的照顾和滋养。
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什么?就根本而言,幸福一定要建立在正确、正当的原则基础之上。
而佛教的“八正道”就是通过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开启觉悟获得智慧,最终达到智慧、光明幸福的人生境界。
1.正见:正确的见解。
对事物的真正了解。
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却仍然会自以为是地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因此,正见就是要确确实实地分析了解,不可以浅尝辄止。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
用理智来决定我们所追求的正确目标。
如果目标是错的,那么一切都是错的。
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
不恰当的方法可能会恶化这种关系,使我们与愿望背道而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利人来利己,这样,我们不仅化解了一路上的许多障碍,而且还能得到许多帮助。
3.正语:正确的语言。
言为心声,而不恰当的说话方式却容易造成别人的误解和怀疑。
因此,人们有必要培养平静、诚恳的说话习惯:不说谎话、不造谣生事、不尖酸刻薄、不讲一些无意义的、无益处的空话,没有必要讲话时,保持沉默。
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浅析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摘要:佛教作为由外国传入的宗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经由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且深刻的影响。
直到今天,即使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的思想也同样的影响着人们对于伦理,社会等等的看法。
关键词:佛教思想影响伦理社会功效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就一直不停的在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因此,现在的佛教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外来宗教,而是中国化的佛教。
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作为中国的所有宗教中传入中国最早,教义本身又和中国世俗很遥远(讲求出世和远遁),但是影响力却又相对较大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讨论佛教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包含但不是完全的限于作为宗教的范围内。
我们更看重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植根中国文化的观点,对更大范围内的人们的思想的影响。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在论述的过程中,我们不局限于对于佛教经典的摘抄和理解,更多的是利用一些现实中普及化了的佛教的观点来作为我们的论据。
并非是没有论据,只是我们论证的是佛教的影响,而不是宗教本身。
佛教对当代人思想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佛教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人们接受一个事物,选择对齐的态度,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最早是依赖于审美的好恶而不是理性的分析。
佛教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在于他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被人们接受。
佛教可供人们审美的东西很多,佛经本身就是其中之一。
佛经的翻译者全是饱学之士,因此佛经既有思想价值,也有文学价值。
朴实的深邃的文风,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这一点当代人肯定会有的,但是最著名的例子还是唐代的诗人王维,因为痴迷佛教,把自己的号变成了“摩诘”(化用佛教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其诗画多有禅意,后世人称“诗佛”。
这种非喧闹的,素雅的,审美情趣,今天对于人们还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人们选择住所,别墅,旅游地等等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往具有出世意味的地方,以远离喧嚣和聒噪,求的心灵的宁静。
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一、人生问题的意义人生观,是一个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总的看法和观点。
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
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
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
这些,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地生到世间,昏昏昧昧地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那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还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也就难怪唯物论者要高呼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出人类斗争杀伐的悲剧了。
某些宗教家说:人是上帝创造的。
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创造,人的穷达祸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祗主宰,那个人的行为意志还有什么价值?早在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谓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人生问题的六十二种见解,我们来看看最著名的几位大师,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1、富阑那迦叶――他是一位怀疑论者,他以为人生的善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因社会习惯而来。
因此,社会习惯所谓善恶,未必就是真善恶,所以为善为恶不应有业报。
2、末伽梨拘舍罗――他是主张宿命论者,他以为人的行为及命运,皆受自然法则所支配,非人力所可如何。
所以人若求解脱,只有听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该解脱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
因此他主张一切听于命运。
3、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论者,他主张人生由四大棗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
物质之外,便无生命。
人死之后,一切断灭。
所以他主张人应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伦理道德。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第一篇: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试述佛教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哪些指导意义。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在世界东方文化里占有显要地位。
佛教虽为宗教,但思辨性很强,各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极为丰富,能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震撼。
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佛教伦理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观念、克制自我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
这些伦理思想在佛经中就很好的展现出来了,随着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于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相结合,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在现代社会,佛教对人们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佛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
佛教讲求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和私念。
对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人们在极端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往往会顾虑佛经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因果报应,于是就会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行为。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佛教思想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
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鼓励人们多做善事,这种精神观念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
在现实生活,有相当多的人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以得到心灵的安慰。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佛教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
随着佛教伦理观念同传统观念的结合,佛教伦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借鉴和接纳,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办事,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些观念就起着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浅谈佛教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
浅谈佛教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摘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全社会都必须关注的事情。
佛教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主要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人文道德观、交友观、因果观、忍辱观。
【关键词】佛教;青少年;思想道德;引导社会进入到21世纪,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发展中的问题此起彼落,人心浮躁、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每况愈下。
尤其让人心痛的是,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也有社会的,而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引导。
先哲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现代教育却只“游于艺”,即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不“据于德”,即不重视提倡仁义道德,忽略心灵的修养、精神的提升,这其实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引导,有着多种途径和方式,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先进人物教育、典型事例教育,等等,这方面的文章可以说汗牛充栋。
本文想从另外一个视角,谈谈佛教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
佛教是宗教,也是哲学,但它更是教育,是一种智慧与人生观的教育。
持这种观点且最具号召力的当数一代高僧——净空法师。
很多家长认为,“学佛的孩子不会变坏”。
那么,佛陀教育如何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挥引导作用呢?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拥有零用钱已经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有许多青少年却因此大肆挥霍、贪图享乐。
几年前,台湾有一问卷调查报告,青少年十大喜爱活动,排在第一位的竟是“逛街”,接下来是“看电影”、“游泳”……这不能不叫人掩卷长叹,感慨唏嘘不已:青少年乃国家民族的希望,其志向竟如此低下、短视,一切喜好都离不开消费,离不开钱,实在令人担忧。
自古以来成功立业的人,他们在创业之初,日子都过得非常艰苦,如陶渊明先生穷得如诗中所说:“三旬遇九食,十年着一冠;造夕思鸡啼,清晨愿鸟迁。
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和觉醒作文
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和觉醒作文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和觉醒人有生而为人之禀赋,但命运的道路却并不崎岖。
有人视人生为一场修行的旅程,而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因此与众不同。
从古至今,无数智者和先贤们为我们绘制了人生的蓝图,他们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和觉醒。
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体修行对于社会和谐的贡献。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注重传统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培养,他们相信通过修身养性,人们可以使自身品德得到提升,获得道德规范的内在驱动力,进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孟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一理念渗透在儒家学说中,强调通过修行使自己回归所谓礼仪之地。
而在佛学中,修行则被视为彻底觉醒的过程。
佛陀的教义告诉人们,不断地修行可以解除人生的痛苦和纷扰,达到悟道的境地。
佛教不仅传达了修行的重要性,还指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修行。
注重于身心的平衡和内心的觉醒,佛教教导我们通过禅修、顿悟和慈悲心的培养来实践修行,最终达到自由和幸福的境界。
不仅如此,西方哲学家也关注人生的修行和觉醒。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和智慧,他强调人的灵魂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人们应该通过道德和智慧的修行来提升自己的灵魂,完成自身的修行任务。
康德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的遵循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
综上所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和觉醒。
通过修行,我们能够提升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实现自己个体的完善;通过觉醒,我们能够超越纷扰和苦难,找到人生的真谛。
然而,修行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人们长期坚持,并对自身进行反省和完善。
只有通过修行和觉醒,我们才能拥有灵魂的升华和心灵的自由。
人生的修行和觉醒不仅关乎个体,也与社会和世界的良性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个体的修行,我们可以树立良好的榜样,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个体的觉醒,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进而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在修行和觉醒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和不断求索的精神。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佛教系的人生态度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佛教系的人生态度自己整理的高考优秀作文范文:佛教系的人生态度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一条】高考优秀作文范文佛教青年的原则是:无论你想要什么,都无所谓。
这个看似懈怠的宣言,其实并不是完全不正确,而是近代迅速凝聚的真理。
简单总结,就是“世界冷,心情凉。
”现实中风霜剑严格的互相逼着,我的心从来不动。
当然,佛教精神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众所周知,苏轼是一位佛教诗人。
乌台诗案让他苦得四面八方,让他像孤草一样飘泊。
但孤草有其自尊,苏轼旺盛的内心敢于对命运说不。
“风雨无阻”这句话显示了他的豁达和大度。
这是特殊的“没关系”。
就是这个“没关系”。
让我们知道命运让苏轼臣服,但苏轼比命运更强大!苏轼的乐观豁达。
然后几百年后,宋金兵的铁骑把江山变成了鸡毛。
南宋朝廷生活在日本金兵的阴影下,却诞生了真正的斗士和精神将军!他是辛弃疾,那个时代最响亮的音符。
他被批评了,没地方住。
一枝假箭很难防住,同事们的冷嘲热讽似乎想击溃他的信仰。
但辛弃疾说:“没关系!”他说:“青山遮不住,毕竟往东。
”他知道永不放弃是他全身的追求,被人嘲讽排挤都无所谓!辛弃疾坚韧有耐心不要紧。
后人欣赏苏信,称他们为自由派的大佬,其实是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和渗透。
他们心中的“无所谓”这个词一直延续到今天,一直激励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内心。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在波澜起伏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甚至不敢说无所谓。
现代所谓的“冒名顶替者情结”就体现了这一点。
有“假情结”的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成绩是假的,担心别人的评价和眼光,时刻处于恐惧之中。
这是佛教精神缺失的恶果。
当一个人学会以佛家的态度对待一切时,他就不再介意别人的欣赏或轻视,不管他是在地狱还是天堂。
当然,佛教的这种精神强调的是“无所谓”,并不代表你失去了原则的底线,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棱角。
相反,没关系。
没关系。
没有什么是胆怯和犹豫的。
只有这种冷漠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想起古代寒山问题“世人辱我,轻我,轻我,笑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社会学》期中论文2011年11月29日佛教人生观对个体的影响姓 名: 姚 磊 学 号: 0902005 年 级: 09级 院 系: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专 业: 宗教学指导教师: 何其敏佛教人生观对个体的影响【摘要】佛教人生观作为一种积极的宗教观念,对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人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佛教对于人的地位、苦乐观、生死观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中,来对佛教的人生观进行阐释,并探讨其对于个体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人生观;苦乐观;生死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每一个有目的性的举动的背后,都有一种行为之外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于是,人们便将眼光转向了实践活动的主体——人,开始对自我及其行为进行探索与思考。
这种思考反映在宗教观念上,就是宗教的人生观。
一、两点说明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与基督教、伊斯兰教有着许多类似之处的同时,也有其独特之处。
这种独特之处,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
笔者认为,需要先对佛教文化做两点说明,读者才能从一个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理解佛教的人生观。
(一)佛教的偏理性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反映的是“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1,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观念不具备理性的特征。
不仅如此,佛教的偏理性更是其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截然不同之处。
首先,从信仰的最高神来看,无论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还是伊斯兰教信仰的真主,都是一个超自然的存在,都是一种“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2;但佛教所尊奉的佛陀——释迦牟尼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尽管佛教典籍中有一些关于他的事迹具有一定的神圣性质,这并不能排除佛陀之后的弟子们为佛教发展的需要刻意夸大的可能性,但佛陀的生平确实是有历史依据的。
最重要的,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是一个自然人,这一点是佛教与其他世界宗教最大的区别。
其次,从获取超1吕大吉主编:《宗教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越的途径来看,基督教强调对于上帝的信仰和忠诚,伊斯兰教要求对真主的顺从和膜拜,这二者都是“对某种外在力量的崇拜,并把自我解放的希望寄托在这种力量的拯救上,从而表现出一种以信仰为特征的向外超越的形式。
”3但是佛教却不同,它讲求的是生命个体的觉解与感悟,是一条“以理性为基础向内求证的超越之路。
”4佛教的这种偏理性的独特性,注定了它在具有宗教所必需的要素的同时,能够发展出与其他宗教截然不同的逻辑思维体系,并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最终成为世界性宗教。
(二)佛教的入世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佛教观念往往被误解成一种消极出世的观念。
笔者认为,佛教及其观念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外衣背后,具备一种积极向上的内核,有很强的入世性。
这一点,无论是从佛教的人生观,还是从其所宣扬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来看,都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将会在接下来笔者对于佛教人生观的阐释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佛教人生观对个体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多地将佛教看作一种社会文化体系。
它从传入及发展至今,有着深刻的社会及文化原因,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为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人生观,则直接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深入到人们的心底,对受其熏陶的个体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佛教的人生观包括人的地位、苦乐观和生死观这三大部分,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阐释其对个体的影响。
(一)人的地位人作为一种存在,是怎样存在于宇宙天地间的,与宇宙天地间其他存在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人生观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
佛教人生观中对于人的地位的看法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佛教认为,“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
具体而言,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5。
基于这样的前提,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因为构成3黄文杰:《论佛教作为对世界的解释范式的逻辑可能性——一种元佛教研究的思路》,载于《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4黄文杰:《论佛教作为对世界的解释范式的逻辑可能性——一种元佛教研究的思路》,载于《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人身的佛性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作为社会上独立存在的个体是平等的。
这一点与基督教所宣扬的“人是受上帝之命支配和管理自然万物”6和伊斯兰教所宣扬的“人是被真主赋予完美的形态和聪明才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统治者”7的优越性主张所迥然不同的,具有极大的普世性。
但是,佛教人生观的积极之处远不止于此,佛教进一步提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堪作佛”8的观点。
这对于生活在苦难的现实世界中想要寻求解脱、超越生死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这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彼岸极乐世界的向往,大大增强了人们通过修行达到涅槃成佛境界的信心。
另一方面,佛教也将人列入了十界之中。
将宇宙间的生命分为“四圣”、“六凡”两类。
“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是超越生死、获得解脱的圣者,而“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则是要经历六道生死轮回的流转之中的凡夫,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人虽不能像“四圣”那样超越生死、获得解脱,但也算是“六凡”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类。
较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名目张胆地地宣扬人是大地统治者和管理者的主张,佛教的等级划分持有一种比较温和的态度。
不过,佛教人生观更高明之处在于,它在强调人的较高地位的同时,主张只要通过修行,就能够脱凡入圣,涅槃成佛。
这在充分肯定了人之价值的同时,也着实调动了人们信奉佛教、通过修行而得解脱的积极性。
佛教人生观对于人的地位的两重性观点,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特别是饱受阶级压迫的人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通过论证人的平等性,冲击了现实世界的阶级压迫观念,保证了人们信仰佛教的合理性;进一步通过温和的等级划分,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同时,论证了信仰佛教的可行性与佛教修行的层级性,充分满足了人们求得解脱、到达彼岸极乐世界的向往。
就是这样一种两重性的佛教人生观,激励着每一个个体朝着心目中的佛国净土一步步前进。
(二)苦乐观关于人生的苦与乐也是佛教人生观所探讨的重要内容。
佛教“四圣谛”中的“苦谛”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这从我们熟知的“三苦说”、“八苦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常识就可以明显看出。
对苦的宣扬,这是人们对佛教的人生观6孙悦:《试论宗教的人生价值观》,载于《学术探索》,2003年第6期。
7孙悦:《试论宗教的人生价值观》,载于《学术探索》,2003年第6期。
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也是人们认为佛教是一种出世性宗教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需要深入的探讨这种观点里边的内核。
第一,佛教认为人生痛苦,但是并不否认人生过程中快乐的存在。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人生的苦源于世间万物的流转,即所谓的“诸行无常”。
强调“苦”的背后,并非要我们执着于“苦”或者“乐”,而是要我们看清“诸法无我”的实质,进而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事物。
在这样的基础上,佛教才进一步主张既不过分享乐,也不极端苦行。
倡导人们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这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第二,佛教讲人生痛苦,其主观根源在于人过分的欲望。
佛教“八苦说”里边的“求不得”就是对由于人的过分欲望所造成的痛苦的高度概括。
人们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会通过“三业”(身、口、意)表现出来,因此而成种种烦恼困惑,最终成为种种痛苦。
针对这一点,佛教主张既不纵欲,也不绝对的禁欲。
提倡人们适当地“节欲”,在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的同时,也不要伤害他人的合理需求。
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佛教对于人生痛苦的阐述,并非为人生平添几分悲观消极的色彩,而是从反面告诫人们要认清自我和事物的本质。
就是这种看似消极的佛教苦乐观,时时提醒着人们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认清事物的本质,通过修行离苦得乐,求得解脱。
(三)生死观尽管生死是人生的大事,可是人们对于生死话题,尤其是死亡这个话题,往往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或许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对死亡的淡漠和掩蔽,恰恰说明了人们对死的无奈和恐惧,是懦弱和无知的表现”9。
佛教,偏偏就是一种敢于正视死亡的宗教。
更重要的是,“佛教不仅敢于正视死亡,而且主张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早做准备”10。
说“随时”,是由于佛教认为“诸行无常”,死亡也一样可能会在任何时刻降临到每个人头上。
但是我们无须为此而恐慌,反而要“早做准备”。
这是因为,按照佛教“十二因缘”的解释,人生不过就是在经历一次次由无明而至老死的前后相续、循环不停的过程。
早做准备,既是淡然地面对死亡这样一个节点,更是积极地迎接一个新的人生过程。
同时,由于人要经历六道轮回,所以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结,甚至是一9黄东桂宋金霞:《佛教人生观探微》,载于《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2月第17卷第1期。
个新的开始。
只要虔心信佛,不断修行,人是可以脱凡入圣的。
对于这样的喜事,我们不是应该早做准备吗?有什么好恐慌的呢?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学者会说“佛教重视的是人死,也就是重视人死后的命运”11了。
正视死亡,并不意味着对于生的漠视。
佛教人生观也是一门贵生的哲学。
佛教认为人是五蕴四大和合而成的,强调“人身难得”。
因此,佛教本着一颗慈悲心,“对于人类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更是达到了极端的地步”12。
这可以从我们熟悉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俗语看出来。
更重要的,我们知道,佛教“五戒”中的第一戒就是“杀戒”。
将人生观通过戒律的强制形式来外化,可见佛教对于生命极端的珍视。
同时,对于每个个体,佛教提醒人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过程,珍惜当下。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并不注重物质生活的过分享受,它更多的是提倡通过修行来提升精神境界,注重的是精神上的“生”。
正如大多数人的态度一样,佛教也“视生死为人生的根本问题”13。
佛教通过对于人们极度关注却又惮于深入思考的生死的阐释,为人们论证了当下要积德行善、虔心修行的必要性,更为人们向往的所要到达的彼岸世界的存在搭建了一坐桥梁。
正是在这样一种积极的佛教生死观的激励下,人们开始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当下的一切,并为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做好准备。
三、结语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佛教人生观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观念,即使是在当今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也对人们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尽管佛教有一些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且我们也并不能确定每个个体是否真正能够像佛教所描述的那样,只要虔心修行,就能离苦得乐,涅槃成佛。
但是佛教的许多观念,特别是其积极的人生观,对于我们寻求健康的生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11方立天:《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载于《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
12孙悦:《试论宗教的人生价值观》,载于《学术探索》,2003年第6期。
【参考文献】1、吕大吉主编:《宗教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