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常采用一些特定的思维方法。
下面将介绍小学数学中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比较法:通过比较数值的大小、大小关系或数量的多少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2.分类法:将问题中的元素按照其中一种特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归类,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
3.推理法:通过观察和前提条件推理出结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近似法:当问题难以准确计算时,采用近似值进行估计和计算,培养学生估算和数值计算的能力。
5.归纳法:通过观察一系列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总结出一般规律或定律,培养学生归纳和推广的能力。
6.反证法:通过假设与原命题相反的结论,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7.特例法:通过选取特定情况下的数值或图形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8.枚举法:将所有可能的情况列举出来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全面性。
9.模型法: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模型来解决问题。
10.反思法: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11.反馈法: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反馈给他们,帮助他们发现错误和改正。
12.合作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13.自主学习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5.比例法:通过比较不同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比例的能力。
16.逆向思维法: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推导得到问题的原因或步骤,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以上是小学数学中最常用的16种思维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助于学生培养不同的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1.归纳法:通过观察一般情况,从而推断出普遍规律。
例如,通过寻找一些数列的规律,利用归纳法可以推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逆向思维:通过逆向思考问题,从结果出发逆推回起始状态。
逆向思维常用于解决逻辑推理和问题求解。
例如,将一个求和问题转化为找到使得等式成立的数。
3.分解与组合: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子问题,然后通过解决子问题得到解决整个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
4.比较与类比:通过比较或类比不同的情况或对象,找到相似之处或变化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类比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5.推理与证明: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解决问题。
推理与证明是数学思维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推理和证明,可以建立数学定理和推理规则,从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6.抽象与泛化:将问题抽象为一般性质或模式,从而简化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
抽象与泛化是数学思想中的核心思维方法之一,通过抽象和泛化,可以建立数学概念和定理。
7.反证法:通过反证得到正证结论。
反证法常用于证明一些结论的唯一性或否定性。
通过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已知条件矛盾的结果,从而得到结论的成立性。
8.猜想与验证:通过猜想和验证的方法解决问题。
猜想与验证是一种探索性的方法,通过发现规律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9.近似与估算:通过近似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近似与估算是数学思维中的实用方法之一,可以在缺乏精确计算方法时得到近似的结果。
以上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请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还受到问题性质、题型以及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学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常用的思维方法
常用的思维方法人的思维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哪些呢?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常用的思维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有顺势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归纳思维。
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数学逻辑思维对小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逻辑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以及数学逻辑思维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逻辑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数学逻辑思维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运用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它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是建立数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
只有培养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才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其次,在实际生活中,数学逻辑思维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用逻辑思维,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方法1. 引导思维方式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小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问题的态度,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与判断,帮助他们建立逻辑思维的框架。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谜题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利用图表、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思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注重实践与应用将数学逻辑思维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例如,利用数学进行测量、计算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计划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份小学三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计划简介本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一个学期。
每个学期我们将提供多种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和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课堂活动外,我们还将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进行数学思维游戏和练习。
二、第一阶段:数学推理在第一阶段,我们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数学推理技巧,如归纳法和演绎法。
我们将通过一些趣味的推理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猜测一个规律并找出规律的依据,或者让他们运用推理方法解决一些有趣的谜题。
三、第二阶段:数学建模在第二阶段,我们将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运用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规划休假的行程等。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四、第三阶段:数学游戏在第三阶段,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游戏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参加数独游戏、解密游戏等。
这些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家庭辅导为了加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我们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数学思维游戏和练习。
我们将定期向家长提供参考资料,包括一些数学练习题和游戏。
通过家庭辅导,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与家长共同探索数学的乐趣。
六、总结通过这份小学三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逻辑思维是培养孩子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重要工具,我们相信在这个计划的指导下,学生将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的7种常见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几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一下,大概有以下七种:1.归纳。
归纳是通过特例的分析引出普遍的结论。
在研究一般性问题时,先研究几个简单、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被称为归纳。
小学数学中的有些数学问题是直接建立在类比之上的归纳,有些数学问题是建立在抽象分析之上的归纳。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加法结合律,我们就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展开教学。
例如,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
求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求跳绳的人数列出算式(28+17)+23计算,也可以先求女生的人数列出算式28+(17+23)计算。
这两道算式的算理是等价的,得数也相同,因此可以写成等式(28+17)+23=28+(17+23)。
在这第一个实例中,学生看到的数学现象是不是普遍性的规律,需要在类似的情况中验证。
于是,我们让学生分别算一算(45+25)+13和45+(25+13)、(36+18)+22和36+(18+22),看看每组的两道算式是不是相等,两道算式中间能不能填上等号,再看看这些相等的算式有什么结构上的特点,猜想有这种结构特点的算式结果是否一定相等,通过实验发现第一个实例中的数学现象在类似的情况中同样存在。
接着,鼓励学生自己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进行更多的验证,体验现象的普遍性。
学生通过进行类似的实验,在实验中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写成(a+b)+c= a+(b+c)。
这样,学生在学习加法结合律等的过程中,就经历了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不仅可以发现数学规律、定理,而且能够初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使思维水平得到提升。
2.演绎。
演绎与归纳相反,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或特殊的结论。
在研究个别问题时,以一般性的逻辑假设为基础,推出特定结论,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被称为演绎。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7
教学有 法 , 教 无定法 . 课堂 教 学没 有 固定 的 模式 , 但是 必 须遵 循 “ 以人 为 本, 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 的教学 宗 旨. 多 年的 教学 实践 使笔 者深 深 体会 到要 提 高物理课 堂教学效率需 注意以下几 点. 1 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 习品质 学 习品质是指 学生学 习的动机 , 态度, 情 绪与情感 , 克服 困难 的意志 和是否 有 良好 的学 习习惯 、 学 习方法等心理 因素和行为素 质。怎样有效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学 习品质?在传 统的教学 中 , 有些教 师讲解非 常清楚 、 详细 , 却使学生养 成 了 过 于依 赖教师 的习惯 , 处 于被动接受 的状态 , 这 是把物 理 学习 当成 是记忆 一些 重要的物理结 论 。美 国教 育 家 布鲁 纳 曾说过 “ 学 习 不是 被 动 机械 地 形 成 刺 激 ——反应 的联结 , 而是主动形 成认 知 结构 的过 程 ” 。事 实上 , 激发 学生 学 习 的兴趣 , 改进学生 的学习方式 和学习方法 , 使学生学会 学习 , 为终身学 习和发 展 打下 良好 的基础正是新课 程的基本 理念。 1 . 1 培养学 生 良好的学 习动机。 良好 的学习动机是 学好的重 要保证 。在
平时 的教 学中 , 要 让学生 明确 他们是新世 纪的接班人 , 要通过 努力学 习 , 使 自己
成为一个 合格的接班 人 , 树 立远大的理想 , 并 为之努力奋斗 。 1 . 2 培养 学生持久不 衰的学习兴 趣 。兴 趣是 最好 的老 师 , 对学 习活 动起 着驾驭 作用 。在教 学中 , 教师要采用 多种方法 激发 学生 学 习兴趣 , 如物理 课 堂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8 5 0 0 ( 2 0 1 3 ) 0 4 一 O 1 1 0一 O 1
小学数学的17个思维方式
小学数学最重要的17个思维方式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的。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
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郭 新
6+ 5 等几道题之后 ,从 中抽象 出 “ 凑 十法”:看大数 ,拆 小数 ,先 凑十,再 加几 。这样,在学习后面的所有 2 O 以 内进位加法时就可以直接运用 “ 凑十法” 进行计算 了。事 实表 明,学生一 旦掌握 了抽象 与概括 的学习方法 ,机 械记忆就 将被意义理解所代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产生新 的飞跃 。 四、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这 是经常运用 的两种推 理方法 。归纳推 理是 由个别 的或特殊的知识类推 到一般 的规律性 知识。小学数 学中的运算 定律 、性质及法 则,很 多是用归纳推 理概 括出来的。如加法的交换律是通 过枚举 整 数中的几个 “ 两个加数交 换位 置相加和不变 ”的例子推 导概括 出来 的。这样 的推理在 小学一年 级就可以经常 开展训练 。如让学生演算下面各题后发现一种规律:7 ~ 7=口,6— 6 =口, 5— 5 口……9— 8 =口, 8— 7=口 ……2— 1 一口。 经 常进行这样 的训练 , 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据的思维。 演绎推 理是 由一般推 到特 殊 的思维方 法。例如一年 级学生 “ 算加法想减 法 ”,实际上是以加减互逆关 系作 为大前提 ,从而推算出减法式题 的计算结果 。 又 如,由 “ o不能做除数”为大前提 ,根据 分数、比与除法 的关系 ,推 理出分 母和 比的后项不能为 o 。事实上, 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 由特殊到一般 ,一个是 由一般 到特殊 。因此 ,归纳与演绎 法是人们 认识事物的 重要方法 。 值得 一提的是 ,由于 归纳推理 的判 断是一些个别 的、特殊的判 断,因而 它 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例如 ,虽然有 0 ÷2: o , o - i - 3 =o , o ÷1 0 0 =0 , ……但并不能因此推出 “ 0 除 以任何数都等于 0 ” 。 所 以, 人们 在得到一般规律性知识 以后, 还要用某 个规律性知识推到某个个 别的特 殊 的知识 。一般 说来 ,如果一般规律性 知识是真的,那 么,所推得 的个别或特 殊 的知识也是真 的。 综上 所述,我们看 到运用分析 、综合 、 比较、分类 的方法研究事 物,有 助 于人们认识事物 的本质和 事物 发展 的规律。然而 ,人们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必须要经历 一个抽象概括 的过程 ,而抽 象概括 的过程既要运用分析、综 合 、比较 、归纳 ,也要运用概念 、判 断和 推理进行 。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 这些方法通 常是在结合使用 、交替使用和 综合运用 中发挥作用 因此,上述逻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延伸为一 圈 , 课外读本为一圈 , 三圈呈同心 圆, 紧紧 围绕 “ 培养 加强 了阅读 的愿望 。当然我们也可以树立孩 子中的典型 , 发掘模 申 、
这一主题 。如 : 习了生字“ ” 便让学生交流 学 鲸 , 仿对象 。有孩子 在作文中运用 了泰戈尔 的诗句“ 果实 的事业是 尊 学生 的语文素养 ”
孩子们便 主动 地到《 十万个 为什 么》 动物 世界》 《 贵的 , 的事业是甜蜜 的, 我更喜欢 叶的事业 。叶是谦逊 地专心 自己对鲸的了解 , 花 但
认真 阅读 , 以便 于讲 给别人听 ; 阅读 在 地垂着绿阴的。” 评讲课上 , 我大加赞赏:这是课 外阅读 的功效 ! 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 , “ ”
他们甚至 自觉地 在课外去寻找有关资料 , 开展阅读活动。学 了 随着 学生识字 量的增加 , 外扩字量也 相对增 加 , 此时适 时开 情 , 展各种丰 富多彩 的课外 阅读实践活动 , 将会加强 学生对所学汉 字 《 松 鼠找花 生果》 小 便讨论各 种植物 的果实都藏在 哪里 ; 了《 学 吃
趣 自然也就提高了。 罗曼 ・ 罗兰曾说过 :要撒播 阳光 到别人心 中 ,总得 自己心 中 “ 有阳光。” 师可 以将 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孩子分享 , 教 孩子在憧憬 中 择, 也使学生的阅读 有了更 大的 自由度和 自主性。
2引导持 “ 我 三圈相 结合 ” 的原则 , 即课文 为一 圈 , 引
生 把 5个苹果放在 两个盘子里 ,从而得到 四种 分法 : 1和 4 2和 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如下的规律 , ; 学生的计算 就灵 活多了 : ①一个
3 3和 2 4和 1 由此 学生 认 识 到 5可 以分 成 1和 4 也 可 以分 成 数加上 1其 结果 就是这个数的后继数。② 应用加法 的交换 性质。 ; ; 。 , ,
小学数学:培养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培养逻辑思维一、小学数学:启发孩子的逻辑思维小学数学作为孩子们学习的第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孩子们分析问题、推理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来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小学数学: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来引导孩子们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小学数学: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只有在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在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能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的一种题型,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文将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分类思维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类思维法,将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分类结果进行推理。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些数的关系,可以将它们分为相等、大于、小于等几个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二、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是解决推理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演绎,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些条件,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验证。
三、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它常用于证明或推理中。
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可以尝试采用反证法。
即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结论成立。
四、画图法在解决几何推理题时,可以采用画图法来帮助理解和解题。
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几何关系,帮助分析和推理。
例如,在解决平面几何题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几何图形,然后观察几何关系,推理出结论。
五、代入法代入法是解决数值推理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解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中的数值代入到题目中,得出特定的结果,然后验证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通过多次代入不同的数值,可以进一步总结出规律,从而解决类似的推理题。
六、反推法反推法是一种解决逆向推理题的有效方法。
在解题时,可以从题目给出的结论出发,根据已知条件反推出造成该结论的条件或规律。
通过反推,可以帮助理解题目,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七、归纳法归纳法是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归纳题目中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通过归纳,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小学数学常见推理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包括分类思维法、逻辑推理法、反证法、画图法、代入法、反推法和归纳法等。
常用的思维方法
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有顺势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归纳思维。
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1、对应思想方法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
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
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
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
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
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
小学数学解题思维方法整理
小学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及思维方式整理,希望能帮到需要的同学。
一、逆向思维方法小学教材中的题目,多数是按照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顺向思维的。
逆向思维是不依据题目内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从反方向(或从结果)出发而进行逆转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是训练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思维形式上的一对矛盾,正确地进行逆向思维,对开拓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促进思维的灵活性,都会收到积极的效果,解:这是一道典型的“还原法”问题,如果用顺向思维的方法,将难以解答。
正确的解题思路就是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最后的结果出发,一步步地向前逆推,在逆向推理的过程中,对原来题目的算法进行逆向运算,即: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列式计算为:此题如果按照顺向思维来考虑,要根据归一的思路,先找出磨1吨面粉序是一致的。
如果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形成另外两种解法:①不着眼于先求1吨面粉需要多少吨小麦,而着眼于1吨小麦可磨多少列式计算为:由此,可得出下列算式:答:(同上)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遇到问题可以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思考,在开拓思路的同时,也促进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对应思维方法对应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也是现代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应思维包含一般对应和量率对应等内容,一般对应是从一一对应开始的。
例1 小红有7个三角,小明有5个三角,小红比小明多几个三角?这里的虚线表示的就是一一对应,即:同样多的5个三角,而没有虚线的2个,正是小红比小明多的三角。
一般对应随着知识的扩展,也表现在以下的问题上。
这是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要求出每小时生产化肥多少吨,必须先求出上、下午共生产化肥多少吨以及上、下午共工作多少小时。
这里的共生产化肥的吨数与共工作的小时数是相对应的,否则求出的结果就不是题目中所要求的解。
在简单应用题中,培养与建立对应思维,这是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
这是因为在较复杂的应用题里,间接条件较多,在推导过程中,利用对应思维所求出的数,虽然不一定是题目的最后结果,但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小学二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
小学二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它培养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逻辑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孩子们开始接触抽象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时候。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
一、理解数学基础概念在培养逻辑思维之前,孩子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些数学的基础概念。
比如,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数字、什么是加法和减法等等。
学校通常会通过教学板书和图表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概念。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来加深他们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
二、练习数学思维游戏数学思维游戏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数独游戏可以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兴趣,锻炼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此外,一些数学拼图和迷宫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思维能力。
这些游戏可以在闲暇时间或者放学后进行,既能娱乐又能增强逻辑思维。
三、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关键。
学校通常会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提供一些逻辑思维的题目,例如填空题、选择题等等。
而家长在家中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类似的题目,通过让孩子动脑解决问题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此外,一些数学题的多样化解法和讨论也能帮助孩子们理解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紧密相关。
通过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逻辑思维进行数学推理。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真实的生活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比如,让他们计算买东西的零钱,或者给他们布置一些有关数学的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可以将逻辑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培养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的养成对于培养逻辑思维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比如,培养他们观察问题现象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同时,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对数学的思考兴趣。
五年级下册数学逻辑思维
五年级下册数学逻辑思维数学逻辑思维在五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逻辑思维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数学逻辑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小数、几何等多个数学知识点,这些知识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基础。
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其次,数学逻辑思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律和条件,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结合逻辑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更快地找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2. 归纳总结:学生需要学会归纳总结数学知识,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创新思维:学生需要学会创新思维,通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解决新问题和复杂问题。
学生需要学会思维跳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数学逻辑思维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逻辑思维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数学逻辑思维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不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逻辑思维拓展法
小学生逻辑思维拓展法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
逻辑思维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生逻辑思维拓展法,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认知原则,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并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对于他们在学习中有效获取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决策都至关重要。
二、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1. 提供适当的挑战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小学生一些有趣且稍微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鼓励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巧进行思考和解决。
通过面对挑战,小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进行逻辑思维游戏逻辑思维游戏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
例如,给小学生出一些谜题、推理题和数学题,让他们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法。
这类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思维训练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段文章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可以培养出全面的思维能力。
4. 实践与反思结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和反思的结合。
小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将所学的逻辑思维模式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调整和改进。
5.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综合运用逻辑思维。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小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逻辑思维培训班、逻辑思维竞赛等,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和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逻辑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逻辑知识大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逻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解决问题、推理和分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小学数学逻辑知识的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一种基本分支,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一些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1. 命题的定义命题是陈述句,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不存在其他情况。
例如:“1+1=2”就是一个命题,因为它是一个真实的陈述;而“猴子会飞”就不是一个命题,因为它是一个假的陈述。
2. 命题的运算命题可以进行与、或、非等运算。
与运算:如果两个命题都为真,那么它们的与命题也为真。
例如:“2+2=4”与“3+3=6”都为真,那么“2+2=4且3+3=6”也为真。
或运算:如果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那么它们的或命题即为真。
例如:“5+5=10”或“6+6=10”,其中有一个为真,所以“5+5=10或6+6=10”为真。
非运算:非运算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
例如:“7+8=16”为假,那么“7+8≠16”则为真。
3. 命题的推理命题逻辑还研究了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常见的推理方式有:演绎推理:从已知的真实命题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已知“若A>B,且B>C,则A>C”。
如果已知A=5,B=3,C=1,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A>C成立。
归纳推理:通过观察、列举一系列事实或样本的共性,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已知“小明、小红、小李、小张都是小学生,他们都喜欢吃苹果。
”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小学生都喜欢吃苹果”。
二、集合论集合论研究的是集合及其元素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常常用到集合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大括号{}将元素列出,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集合A={1, 2, 3, 4}表示A是由元素1、2、3、4组成的集合。
小学数学小逻辑
小学数学小逻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学习的角度,探讨小学数学中的小逻辑。
1. 数字逻辑数字逻辑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要注意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数字的大小关系、数字的奇偶性等等。
通过训练学生对数字的逻辑思考,可以帮助他们在数学运算中更加灵活和准确。
2. 图形逻辑图形逻辑是小学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形状、大小、对称性等特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一组图形,找出它们之间的公共点或者特征,进而解决一些图形变换和推理问题。
3. 推理逻辑推理逻辑是在数学问题解决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生可以通过推理逻辑来解决一些关于数学关系的问题。
比如,给定一些已知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推理逻辑来推导出一些结论,从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逻辑能力,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严密性和逻辑思考能力。
4. 问题解决逻辑问题解决逻辑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逻辑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学数学中的小逻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字逻辑、图形逻辑、推理逻辑和问题解决逻辑,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
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
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
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推理。
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某37+12某59+5959某37+12某59+59=59某(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某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某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某50-1某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3、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法。
综合的方法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整体上认识它的本质。
例如学生认识5,教师要求学生把5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从而得到四种分法:1和4;2和3;3和2;4和1。
由此学生认识到5可以分成1和...
相关:◇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详细◇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详细
◇于数关学思维训练教学的探讨>>详细◇逻辑思维培养应从幼儿起步>>详细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
而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乐于思考并善于思考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掌握如下一些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所谓分析的方法,就是把研究的对象分解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研究每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认识的思维方法。
综合的方法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整体上认识它的本质。
例如学生认识5,教师要求学生把5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从而得到四种分法:1和4;2和3;3和2;4和1。
由此学生认识到5可以分成1和4,也可以分成2和3等。
这就是分析法。
反过来,教师又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认识:1和4可以组成5,2和3也可以组成5。
这就是综合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再一次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指导学生认识5还可以分成5个1,从而知道5里面有5个1;反过来,5个1能组成5。
分析、综合法广泛应用于整数的认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复合应用题、组合图形的计算等教学中。
2.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比较是用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它是人们思维的基础。
分类是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比较与分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比如学生开始学习数学,他就会比较长短,比较大小,进而学会比较多少。
然后就会把同样大小的放在一起,相同形状的归为一类。
或者把相同属性的数学归并在一起(整数、小数、分数)。
前者反映的是比较方法,后者例举的是分类方法。
分类常常是通过比较得到的。
比较和分类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3.抽象与概括的方法。
抽象就是从许多客观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例如,10以内加法题一共有45道,学生初学时都是靠记住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
但是如果教师帮助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如下的规律,学生的计算就灵活多了:①一个数加上1,其结果就是这个数的后继数。
②应用加法的交换性质。
③一个数加上2,共13道题,可运用规律①推得。
④5+5=10。
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可以减轻记忆负担,其认识水平也可以大
大提高。
又如,在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时,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出2+9、3+8、7+4、6+5等几道题之后,从中抽象出“凑十法”: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
这样,在学习后面的所有20以内进位加法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了。
事实表明,学生一旦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就将被意义理解所代替,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4.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这是经常运用的两种推理方法。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的或特殊的知识类推到一般的规律性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运算定律、性质及法则,很多是用归纳推理概括出来的。
如加法的交换律是通过枚举整数中的几个“两个加数交换位置相加和不变”的例子推导概括出来的。
这样的推理在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经常开展训练。
如让学生演算下面各题后发现一种规律:7-7=□,6-6=□,5-5=□……9-8=□,8-7=□……2-1=□。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有理、有据的思维。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推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例如一年级学生“算加法想减法”,实际上是以加减互逆关系作为大前提,从而推算出减法式题的计算结果。
又如,由“0不能做除数”为大前提,根据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推理出分母和比的后项不能为0。
事实上,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
因此,归纳与演绎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归纳推理的判断是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判断,因而它的结论与前提之间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例如,虽然有0÷2=0,0÷3=0,0÷100=0,……但并不能因此推出“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 0”。
所以,人们在得到一般规律性知识以后,还要用某个规律性知识推到某个个别的特殊的知识。
一般说来,如果一般规律性知识是真的,那么,所推得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也是真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的方法研究事物,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然而,人们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要经历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而抽象概括的过程既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
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方法通常是在结合使用、交替使用和综合运用中发挥作用。
因此,上述逻辑思维的方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经常用到的一般方法,也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方法。
我们要根据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哪些逻辑思维方法对学习某个内容所起的作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6年3月3日
马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