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

合集下载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一、简介王夫之(约公元217年-公元278年),字子华,东晋末年著名的士大夫、文学家、思想家。

他是南朝文学评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文学批评家。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之鼻祖,其主张贯穿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之中,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二、立论观点王夫之主张“实录写事,虚实相生,尽心尽性”。

“实录写事”强调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贴近生活,要求作家要深入生活,切实体会和感悟生活的点滴,不可虚构虚幻。

同时,他主张虚实相生,即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一些虚构的元素,使作品更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三、风格特点王夫之的文学批评风格以精辟、深刻、犀利见称。

他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准确有力,言简意赅,往往一语点破作品的要害。

他在文学评论中不拘泥于形式,善于抓住作品的内核,从思想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深刻的见解。

四、艺术追求王夫之倡导的文学观念中,艺术的追求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他主张文学要有思想性、艺术性,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题材,要有个性和独创性。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家应该注重写作技巧的提高,追求艺术的完美和卓越。

五、现实关怀王夫之的作品中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批判,他致力于揭示社会现实中的弊病和不公,呼吁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倡导正义、关怀弱势群体的力量,作家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为社会发声,唤起人们的警觉。

结语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创了新的先河,为后世文学评论家树立了榜样。

他倡导的“实录写事,虚实相生”、“思想性、艺术性”等文学理念,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王夫之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才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泰斗。

王夫之的名言及其理解

王夫之的名言及其理解

王夫之的名言及其理解王夫之(约公元前82年-约公元前7年)是西汉末年的经学家,同时也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之一。

以下是王夫之的一些名言及其理解。

1. “心安是福,富贵难收。

”这句话意味着内心的安定才是真正的幸福,而追逐财富和地位往往只会带来无尽的焦虑和困扰。

2. “举要行补,乃能理学。

”这句话强调了理学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学习经典,理解其中的要义,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行为中,才能真正掌握学问。

3. “学之以事而易之,识之以心而明之。

”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实际经验来更好地学习,通过动手实践来更好地理解知识。

4. “立志虽坚,犹须行之以诚。

”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有坚定的志向,但必须以诚实、真诚的态度去实践,才能实现目标。

5. “贵不可言,贱不可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人的价值,不能单纯用金钱或地位来衡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6. “浅者以险其志,深者以保其身。

”这句话强调了不同人对于追求目标的态度和方式不同,浅薄的人可能会冒险追求自己的志向,而深思熟虑的人更注重保障自己的生活和身体。

7. “志乎其邦,礼乎其民。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有统一的愿景和使命,以及对于人们共同遵守的礼仪和规范。

8. “君子读书岂能不深思哉?”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有品德和学识的人,必须在阅读书籍时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智慧。

9. “先立誓而后定志矣。

”这句话强调了在确立志向之前,先要对自己做出承诺和立下誓言,以提醒自己坚定追求目标。

10. “天地之间,曷可欲而不受欲?”这句话意味着在天地之间,我们无法不受到欲望的影响,但我们需要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欲望。

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强调了尊重长辈和照顾年幼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把别人对我们的关怀回馈给社会。

12. “读书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使文字表达更加准确和有力。

13.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

如何公正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如何公正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思想深受儒家和道家的影响,其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政治、人性等方面。

如何公正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为必须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恶习。

他提出了“教化”和“自我修养”的观点,认为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可以使人回归本性,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们需要客观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的思想强调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与儒家的思想相似。

他提出了“教化”和“自我修养”的观点,这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他的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他强调“知行合一”,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践方法。

他的思想也受到了时代和社会环境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局限性。

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发扬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的思想强调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发扬王夫之的思想,使人们更好地回归本性,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王夫之思想的局限性,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方法,将其思想发扬光大。

如何公正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客观地分析其思想的优点和局限性,同时也需要探讨如何发扬其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王夫之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

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

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哲学家。

他曾参加明末反清斗争。

1648年举兵衡山,抗击清兵南下。

后任南明翰林院庶吉士、行人司行人介子等职。

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号称船山先生。

他的主要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等100多种。

在王夫之的时代,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元气说发展到思辨的高峰。

这种唯物主义的元气说认为,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希微无形,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

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

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王夫之以元气说的哲学推测为思想依据,又从生活实践的观察、或有可能从定性的实验观察中得到了物质不生不灭的思想。

他讲道:“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

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尔。

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盦盖严密,则郁而不散。

汞见火则飞,不知何往,而究归于地。

有形者且然。

况其絪缊不可象者乎!未尝有辛勤岁月之积,一旦悉化为乌有,明矣。

”“傥如散尽无余之说,则此太极浑沦之内,何处为其翕受消归之府乎?又云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则此太虚之内,亦何从得此无尽之储,以终古趋于灭而不匮邪?”(《张子正蒙注·太和篇》)王夫之在《俟解》中,不仅更详细地叙述了焙烧汞的过程中汞并不被消灭的事例;而且以烧松烟制墨的生产过程(即由烧松木到产生浓烟,又由浓烟制取墨料),来补充物质不灭的例子。

王夫之在关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论述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

他说:“虚空即气,气则动者也”(《张子正蒙注·参两篇》)。

他认为由于物质元气包含有阴阳两个相异的对立面,因阴阳“交感”,元气便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杰出代表--王夫之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动荡时期,空前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兴起于东北的满族贵族趁势入关,建立了清王朝。

一批儒家士大夫认真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将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义理视为导致国运衰败的重要原因。

明中叶后阳明学兴盛,促进了思想解放。

明末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陆续来华,带来了早期的西方科学文化,使中国学者开阔了眼界。

于是,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其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理学进行深刻的批判,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在哲学思想上具有唯物主义特色,在政治思想上表现出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也有许多别开生面的进步观点。

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

他自幼聪明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24岁考中举人。

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

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响。

王夫之著述总计400多卷,800多万字。

现存《船山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

二、论性与习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

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如下:
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

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

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

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王夫之(385年-433年),字世法,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南朝宋初期著名的士人,以文才和政治才能闻名于世。

其思想主张涵盖了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夫之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他主张重视礼教,认为以礼教作为国家的基本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关键。

他将礼义看作是一种道德原则,应该贯彻于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

他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主张君主应以身作则,具备德行才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尊重。

其次,王夫之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

他主张将教育作为国家的基本建设,应该重视培养人才。

他主张将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传授经典中的道德伦理和知识智慧,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才干。

他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主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并提倡学以致用。

此外,王夫之的文化主张反映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

他主张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

他提倡对经典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希望通过学习古代文化的精髓,培养后代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同时,他也主张文化的创新,认为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变革相适应。

总的来说,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教育和文化的思考和贡献。

他主张政治的稳定性和纲常性,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他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个体能力的培养,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既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主张文化的创新和活力。

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后世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然而,尽管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过于强调礼教的作用,对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性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他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和融合相对较少。

此外,他的政治主张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不足,具体落实上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

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的实学思潮。

他们以批判的、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

王夫之、颜元是实学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从他们的思想主张中,可以看到实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和内容,以及他们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改良的、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新教育的要求。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学者称其为船山先生。

自幼“颖悟过人”,习读“五经”,广泛阅读古代哲学和史学书籍。

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

青年时代他以“东林”、“复社”为楷模组织了“匡社”,曾举兵起义。

阻止清兵南下。

失败后,投身于桂王的南明政权任翰林院庶吉士。

嗣后,辞职返家,坚持反清。

33岁起流居湘西,与瑶民混居,以授徒讲学和从事著述为业。

57岁,迁徙在湘西蒸左石船山,筑茅舍而居,名“湘西草堂”。

在这里十七年如一日,热心教育生徒,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

现存《船山遗书》共72种,258卷。

与哲学、教育和政治有关的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黄书》、《噩梦》等。

王夫之是我国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学思关系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对理学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

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王夫之关于人性的观点,有其特点。

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先秦诸子至宋明博儒,都局限在性的善、恶方面;而王夫之则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的。

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_王夫之思想观点解读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_王夫之思想观点解读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_王夫之思想观点解读晚明时期伟大的思想教育家王夫之,在教育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当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首先,阐述的就是学习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在封建时代,从秦朝到明朝,人们对于人性的论断总是在善恶这两方面纠缠,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总是在争论之中。

王夫之对于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先天之性就是人的眼耳口鼻这些器官,而后天之性就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和观念。

所以在人的教育上,先天之性我们未能为力,但是在后天之性上是可以改变的。

其次,是在学与思的教育思想上的转变,王夫之认为人“生而知之”这种论述是十分错误的,没有人能天生就知道所有。

同时在学和思上他也有自己的见解,认为学习并不影响思考,人学习得越多,思考的疆界就会越广泛;而思能够保证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深度,两者并不冲突。

所以,学和思是相互促进的,想要思虑深渊就要博学。

还有就是,理与欲的教育论断。

王夫之是非常反对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个教育论断的。

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扼杀人性,因为天理在于人性之中的,没有人性就没有天理,所以传统理学教育中的灭人欲是非常错误的,在教育中应该更加充分的重视人性,而不是对人性采取压制的态度。

王夫之思想观点解读王夫之是明清交替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对于后期的思想启蒙有巨大促进作用。

后世之人受到王夫之思想影响的人很多,王夫之思想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七点: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要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和人性变化论。

可以说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都是非常新颖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这些观点中有的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思想进行批判,有的是对国家发展的思考,还有对人性的变化进行具体阐述,他的思想包含甚广。

其中的气一元论就是论述原理和物之间的关系,传统思想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先有理而后有物。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王夫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哲学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哲学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气本论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万物皆由气而生,由气所构成。

这与古代哲学的“五行说”和“阴阳说”都有所不同。

他强调气的不断运动和变化,认为气是永恒不息的,而事物的变化也是气运动的结果。

二、无神论王夫之反对宗教神学,尤其对佛教和道教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他认为神灵和灵魂都是虚构的,神灵的存在并不能得到证明。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经验观察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赖神灵的启示。

三、实践哲学王夫之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同时,他也认为道德修养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四、历史观王夫之对历史发展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他反对复古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的状态,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五、道德哲学王夫之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价值取向。

他主张“理欲合一”,认为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人们应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

同时,他也强调“以义制利”,认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公共利益。

六、方法论王夫之强调辩证法在思考中的作用。

他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应该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来认识事物。

同时,他也强调独立思考和怀疑的精神,认为只有通过怀疑和思考,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张学智: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

张学智: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

张学智:王夫之《周易内传》的解释学《周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摹画天地万物之变,它的符号系统至简,但取义至深,《易》的意义的获得,全靠读《易》者以其知识底蕴对《易》进行解释,解释的路向不同,所得的结果也有异。

这就给释《易》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解释空间。

《易》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易》的意义的实现,是作《易》者与解《易》视域交汇的产物。

《系辞》就说:“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1]认为天下众多、繁赜的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可归约于卦爻象的变化中,观卦知其理,学《易》者能即卦象卦爻辞之变化而知制《易》者之意,事物的运动变化也可因观象玩辞推论而知。

《周易》是一套需要通过解释而获得意义的符号系统。

它不会直白地告诉占问者所求之事如何应对,而是告知已经发生的同类事物,要人通过类推而知应对之道。

或告诉一些象征性的事物,由占问者通过解释获得正确的义理。

解释者有以感性之悟得者,有以理性思考得者,还可由种种象征、比喻、暗示等种种非理性经验而得。

所以《系辞》说:“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2]一、程颐朱熹的义理学解释传统《周易》的解释学传统至汉代而一大变。

就解经说,汉代对《易》的解释最重要的学派有三:一是以孟喜和京房为代表的象数之学,一是以费直为代表的义理学派,一是以严遵为首的黄老学派。

孟喜、京房之易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周易》经传文,同时讲卦气说,并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利用《周易》讲灾变。

费直易学解经多取道德教训之意,用《彖》、《象》、《文言》中所讲的道理发挥《周易》经传文。

严遵著《道德经指归》,以《周易》之义解释《老子》。

这三家最重要的是孟、京一派的易学。

此派易学最重要的是卦气说和纳甲说,将《周易》的卦与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候相配,和干支、五行相配,将《易》坐实为一个定型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装进不同的内容,框架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其规则推论而知,削弱了《周易》通过比喻、暗示、象征等进行范围广阔的意义诠释的有效性。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王夫之(1131年-1203年),字伯安,号伯安居士,南宋开封府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和文化名流。

王夫之可谓学富五车,通诸子百家之说,其学问涉及经、史、子、集、古,尤以《周易》为重。

他在思想上主张天人合一、心学为本,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人称为“理学南宗”之首。

王夫之的思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天人合一、心学为本:王夫之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

他认为天理与人心是相互依存的,人心是天理的具体表现。

他说:“故道尊天,道尊一物之意;道尊一物,言人之性情;天有气,气从物生;物有性,性从心来;心有存思致知之意,心之生,道之情也。

”可见,他认为道、天、人、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在修身养性的道路上,他主张以心学为基础,认为心是人的根本,只有修心养性,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治学重实践、强调实证:王夫之主张治学要实事求是、注重实证。

他在研究经史文献时,不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更加注重实地考察和实际经验,力求真实可信的实证。

他强调必须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证,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他说:“古人所言,必须选择实证,观察其实事,而加以思维比对,然后才能达到真正的信仰。

”三、推崇周易、强调象数:王夫之在儒家经典中尤其推崇《周易》。

他认为《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具有辩证思维方法的经典之作,它通过象数之言,揭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他认为通过周易的学习可以达到对天地万物的理解,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四、注重教育、倡导儒学复兴:王夫之十分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并倡导儒学的复兴。

他强调儒学教育要关注人的心灵和性情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体现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公民责任感,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情操、有文化修养的人才。

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后来的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儒学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王夫之,这位在明清之际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家,其哲学思想犹如一座深邃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到的见解。

王夫之对于世界的本原有着深刻的思考。

他主张“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气充满着整个宇宙,没有无气的虚空。

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将精神或理念视为世界本原的学说截然不同,强调了物质的基础性和实在性。

在王夫之看来,气不仅是存在的基础,而且气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万物的生成和发展。

在认识论方面,王夫之强调了“行先知后”的观点。

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这一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重知轻行的传统观念,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指出,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和理论思考上,而必须投身于实际的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来积累经验、获取知识。

例如,一个人想要学会游泳,仅仅阅读关于游泳的书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亲自下水尝试,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巧。

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也极具价值。

他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他说:“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无有此也;求之于万物,无有此也;反而求之于心,抑未谂其必然也。

”这表明他看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他还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的积累会引发质变,推动事物向新的阶段发展。

王夫之在人性论方面也有独特的看法。

他反对将人性视为先天注定、一成不变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是在后天的环境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人的品德和才能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通过教育、学习和自我修养不断培养和完善的。

这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塑造良好的品德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夫之的历史观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事件的堆积。

他强调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虽然其中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总体趋势是向前的。

王夫之的教学实践(3篇)

王夫之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王夫之,字子安,号梦溪,湖南长沙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他主张“格物致知”,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主张以“师道尊严”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王夫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王夫之的教学理念1. 师道尊严王夫之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尊严。

他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2. 格物致知王夫之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研究问题,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他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真谛。

3. 德育为先王夫之强调德育为先,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其行为和成就。

他主张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二、王夫之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王夫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讲授法。

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 问答法王夫之认为,问答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他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答,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思考中领悟知识。

3. 实验法王夫之注重实践教学,他认为,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知识。

因此,他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举例法王夫之善于运用举例法,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王夫之的教学实践1. 建立严谨的课堂氛围王夫之在教学中,注重营造严谨的课堂氛围。

他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勤奋学习。

同时,他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 注重实践教学王夫之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

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实习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关爱学生成长王夫之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王夫之的知行观

王夫之的知行观

王夫之的知行观王夫之,这位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知行观既汲取了前人的智慧,又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王夫之认为,知与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他强调,没有纯粹的知,也没有纯粹的行。

知与行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他主张“知行合一”,即知与行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这种观点不同于传统的知先行后或行先知后的二元对立观点,而是将知与行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它们的互动和融合。

王夫之对知的解释也颇具特色。

他认为,知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我认知的提升。

他主张“真知必能行”,即真正的知识不仅能够被理解,更能够指导实践,推动人们去行动。

这种观点强调了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与当时的知识论观点有所不同。

在王夫之的知行观中,他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知识真伪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检验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主张“实践出真知”,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这种观点与当时的知识论观点相对立,强调了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王夫之的知行观还包含了他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和思考。

他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完善的。

他主张“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观点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王夫之的知行观是一个具有深刻哲学思考和独特见解的观念。

它既汲取了前人的智慧,又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他的观点强调了知与行的相互统一和融合,强调了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以及实践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和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国学经典解读 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

国学经典解读 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

国学经典解读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晚明心学掀起蹈虚空疏之风,王夫之认为此种学风误国误学,究其根源,归于佛老。

老庄道家以为自无而有,佛教以为虚而非实,妄而非真。

王夫之治《易》,务实求真,从客观实际出发,说明天地自然的本性,其批判矛头直指佛老,主张非无而有,非虚而实,非妄而真,提出了天地自然皆为实有的思想。

一、实有与虚无实有是王夫之用来说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概念。

他以诚解实有,兹举几例:“诚”者,心之所信,理之所信,事之有实者也。

(《周易内传》卷一上,《乾》)夫诚者实有者也,前有所始、后有所终也。

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

(《尚书引义》卷三,《说命上》)诚,实也,至也,有其实而用之至也。

(《读四书大全说》卷入,《孟子·公孙丑下》)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

无所待而然,无不然者以相杂,尽其所可致,而莫之能御也。

(《尚书引义》卷四,《洪范三》)至诚者,实有之至也。

目诚能明,耳诚能聪,思诚能睿,子诚能孝,臣诚能忠,诚有是形则诚有是性,此气之保合太和以为定体者也。

(《张子正蒙注》卷九,《可状篇》)“诚者天之道也”,天固然其无伪矣,然以实思之,天其可以无伪言乎?本无所谓伪,则不得言不伪(如天有日,此可言此日非伪日乎)?(《读四书大全说》卷九,《孟子·离娄上》)诚,即实有,其内涵是内心所信,理所当然,事实真有者。

实有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诚为实有之至,目能明、耳能聪、思能睿、子能孝、臣能忠,成形成性,皆在于诚。

大到宇宙,小到具体事物,其表现为“公有”、“共见”、“共闻”。

总之,实有为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非虚无。

他从虚实关系角度讨论实有,说:虚必成实,实中有虚,一也。

而来则实于此,虚于彼,往则虚于此,实于彼,其体分矣。

止而行之,动动也;行而止之,静亦动也;一也。

而动有动之用,静有静之质,其体分矣。

聚者聚所散,散者散所聚,一也。

而聚则显,散则微,其体分矣。

清以为浊,浊固有清,一也。

王夫之有哪些教育思想

王夫之有哪些教育思想

王夫之有哪些教育思想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杰出代表--王夫之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的⼀个⼤动荡时期,空前规模的农民起(百度)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兴起于东北的满族贵族趁势⼊关,建⽴了清王朝。

⼀批儒家⼠⼤夫认真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将程朱理学空谈⼼性义理视为导致国运衰败的重要原因。

明中叶后阳明学兴盛,促进了思想解放。

明末西⽅传教⼠利玛窦等陆续来华,带来了早期的西⽅科学⽂化,使中国学者开阔了眼界。

于是,明末清初出现了⼀股新的学术思潮,其代表⼈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理学进⾏深刻的批判,提倡经世致⽤的实学,在哲学思想上具有唯物主义特⾊,在政治思想上表现出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也有许多别开⽣⾯的进步观点。

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王夫之(1619-1692年)字⽽农,号姜斋,湖南衡阳⼈。

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船⼭(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称他为船⼭先⽣。

他⾃幼聪明过⼈,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24岁考中举⼈。

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

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峰。

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影响。

王夫之著述总计400多卷,800多万字。

现存《船⼭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集各部,也是古代最⾼产的学者。

⼆、论性与习 从先秦诸⼦⾄宋明诸儒,在⼈性问题上都⽴⾜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

⽽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理也,⽇⽣则⽇成也。

"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

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的实学思潮。

他们以批判的、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

王夫之、颜元是实学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从他们的思想主张中,可以看到实学思潮的基本特点和内容,以及他们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改良的、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新教育的要求。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学者称其为船山先生。

自幼“颖悟过人”,习读“五经”,广泛阅读古代哲学和史学书籍。

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

青年时代他以“东林”、“复社”为楷模组织了“匡社”,曾举兵起义。

阻止清兵南下。

失败后,投身于桂王的南明政权任翰林院庶吉士。

嗣后,辞职返家,坚持反清。

33岁起流居湘西,与瑶民混居,以授徒讲学和从事著述为业。

57岁,迁徙在湘西蒸左石船山,筑茅舍而居,名“湘西草堂”。

在这里十七年如一日,热心教育生徒,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不朽著作。

现存《船山遗书》共72种,258卷。

与哲学、教育和政治有关的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黄书》、《噩梦》等。

王夫之是我国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教育观点,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学思关系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对理学教育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

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王夫之关于人性的观点,有其特点。

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先秦诸子至宋明博儒,都局限在性的善、恶方面;而王夫之则主张人性是后天学习而成的,是“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的。

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第820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王夫之的教育思想逍遥行者2011年4月25日一、生平和教育活动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因晚年隐居于石船山,后人称为船山先生。

他自幼“颖悟过人”,4岁入私塾,7岁就读完了《十三经》,10岁从父亲王朝聘学习五经经义,广泛阅读古代哲学和史学书籍。

14岁考中秀才,24岁考中举人。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6年),他效法“东林”和“复社”,与郭季林等青年朋友组织了“匡社”。

明亡后,为阻止清兵南下,他曾与好友管嗣裘等“举义兵于衡山,战败兵溃”。

于是投奔桂王的南明政权。

由于目睹永历小朝廷的腐败和官僚们苟且偷安,他大失所望,决意“退伏幽棲,俟曙而鸣”。

于是隐姓埋名,遁迹荒山野岭,为避清军迫害他几度迁居。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移居石船山下,筑一茅舍,取名“湘西草堂”,潜心著述,教授生徒,度过了一生最后17个春秋。

王夫之一生著述极丰,有400多卷,生前均未刻印。

现存的有《船山遗书》共72种,258卷。

他没有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但在《读四书大全说》、《礼记章句》、《周易外传》、《尚书引义》、《俟解》、《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及《读通鉴论》等书中,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历史观,从而使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新高峰。

他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政治思想、哲学观点有密切的联系,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学思关系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上,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

二、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的王夫之在研究儒家经典,考察历代政治得失,尤其是在总结明朝覆亡的沉痛教训中,深入思考了教育的作用与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人性论与教育作用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的认识器官的潜在机能,尤其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心之官”,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王夫之治《易》,务实求真,主张非无而有,非虚而实,非妄而真,其批判矛头直指佛老,提出了天地自然皆为实有的思想,从客观实际出发,说明天地自然的本性。

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与清初务实学风有关,受着明清之际反对虚理,崇尚务实思潮的影响。

从哲理或思辨意义上说,他对实有思想研讨之湛深,创获之丰富,超拔于同时代人。

关键词:王夫之;易学;实有;学风晚明心学掀起蹈虚空疏之风,王夫之认为此种学风误国误学,究其根源,归于佛老。

老庄道家以为自无而有,佛教以为虚而非实,妄而非真。

王夫之治《易》,务实求真,从客观实际出发,说明天地自然的本性,其批判矛头直指佛老,主张非无而有,非虚而实,非妄而真,提出了天地自然皆为实有的思想。

一、实有与虚无实有是王夫之用来说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概念。

他以诚解实有,兹举几例:“诚”者,心之所信,理之所信,事之有实者也。

(《周易内传》卷一上,《乾》)夫诚者实有者也,前有所始、后有所终也。

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

(《尚书引义》卷三,《说命上》) 诚,实也,至也,有其实而用之至也。

(《读四书大全说》卷入,《孟子·公孙丑下》) 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

无所待而然,无不然者以相杂,尽其所可致,而莫之能御也。

(《尚书引义》卷四,《洪范三》) 至诚者,实有之至也。

目诚能明,耳诚能聪,思诚能睿,子诚能孝,臣诚能忠,诚有是形则诚有是性,此气之保合太和以为定体者也。

(《张子正蒙注》卷九,《可状篇》) “诚者天之道也”,天固然其无伪矣,然以实思之,天其可以无伪言乎?本无所谓伪,则不得言不伪(如天有日,此可言此日非伪日乎)?(《读四书大全说》卷九,《孟子·离娄上》)诚,即实有,其内涵是内心所信,理所当然,事实真有者。

实有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诚为实有之至,目能明、耳能聪、思能睿、子能孝、臣能忠,成形成性,皆在于诚。

大到宇宙,小到具体事物,其表现为“公有”、“共见”、“共闻”。

总之,实有为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非虚无。

他从虚实关系角度讨论实有,说:虚必成实,实中有虚,一也。

而来则实于此,虚于彼,往则虚于此,实于彼,其体分矣。

止而行之,动动也;行而止之,静亦动也;一也。

而动有动之用,静有静之质,其体分矣。

聚者聚所散,散者散所聚,一也。

而聚则显,散则微,其体分矣。

清以为浊,浊固有清,一也。

而清者通,浊者碍,其体分矣。

使无一虚一实,一动一静,一聚一散,一清一浊,则可疑太虚之本无有,而何者为一。

惟两端迭用,遂成对立之象,于是可知所动所静,所聚所散,为虚为实,为清为浊,皆取给于太和絪緼之实体。

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如水唯一体,则寒可为冰,热可为汤,于冰汤之异,足知水之常体。

(《张子正蒙注》卷一,《太和篇》)虚与实是统一体,实此虚彼,实彼虚此,是事物体态的区别,动静、聚散都是如此。

事物只有体态的变化,而无绝对的无。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清浊、虚实、动静、聚散等特点,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但都是实有,不存在纯粹的虚无。

又说:“实可以载虚,虚不可以载实。

”(《周易内传》卷三,《困》)王夫之认为宇宙天地间皆为实有,说:两间之有,孰知其所自防乎?无已,则将自人而言之。

今我所以知两间之有者,目之所遇,心之所觉,则固然广大者先见之;其次则其固然可辨者也;其次则时与相遇,若异而实同者也;其次则盈缩有时,人可以与其事,而乃得以亲用之者也。

是故寥然虚清,确然凝立,无所不在,迎目而觉,游心而不能越,是天地也。

(《周易外传》卷七,《说卦传》)那“寥然虚清,确然凝立,无所不在,迎目而觉,游心而不能越”的天地间万事万物皆为实有。

实有从人的认识角度分为“目遇”、“心觉”两种情况,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人们。

如有本身广大而能先见的;有形态不同,大小不一,但可辨的;有人们有时出现相遇,有时不出现不相遇,但确实存在者;也有盈缩变化时候不同,人们可以亲自使用者,等等。

不仅物实有,心也实有。

他说:且夫物之不可绝也,以已有物;物之不容绝也,以物有己。

已有物而绝物,则内戕于己;物有己而绝己,则外贼乎物。

物我交受其戕贼,而害乃极于天下。

况夫欲绝物者,固不能充其绝也。

天之风霆雨露亦物也,地之山陵厚湿亦物也;则其为阴阳、为刚柔者皆物也。

物之飞潜动植亦物也,民之厚生利用亦物也;则其为得失、为善恶者皆物也。

凡民之父子兄弟亦物也,往圣之嘉言懿行亦物也;则其为仁义礼乐皆物也。

而又岂可屏绝而一无所容乎?心无非物也,物无非心也。

备万物于一己而已矣。

(《尚书引义》卷一,《尧典一》)不能否定物的存在,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物,物包括人类,人类自我就是物,若否定物的存在,那就等于戕害自己。

反之,物就是人类,若否定人的存在,那就等于毁掉物自身。

无论是物,还是人,都是实有的,不能加以否定。

这是从心物合一角度进一步论述实有的实在性。

他列举天地、阴阳、刚柔、飞潜动植,得失善恶,父子兄弟、嘉言懿行、仁义礼乐等,凡此皆莫非物,而不可简单地否定。

所谓“心无非物也,物无非心也”,“备万物于一己”,不是从认知意义上提出问题的,而是从本体角度立论的,也就是说心物合一,都是客观存在,两者皆实有。

在他看来,实有是具体的,天地万物相依而存在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夫可依者有也,至常者生也,皆无妄而不可谓之妄也。

奚以明其然也?既已为人矣,非蚁之仰行,则依地住;非螾之穴壤,则依空住;非蜀山之雪蛆不求暖,则依火住;非火山之鼠不求润,则依水住;以至依粟已饥,依酱已渴。

其不然而已于饥渴者,则非人矣。

栗依土长,酱依水成。

依种而生,依器而挹。

以荑种栗栗不生,以碗取水水不挹。

相待而有,无待而无。

若夫以粟种粟,以器挹水,枫无柳枝,栗无枣实,成功之退,以生将来,取用不爽,物物相依,所依者之足依,无毫发疑似之或欺。

而曰此妄也,然则彼之所谓‘真空’者,将有一成不易之型,何不取两间灵、蠢、姣、丑之生,如一印之文,均无差别也哉?是故阴阳奠位,一阳内动,情不容吝,机不容止,破磈启蒙,灿然皆有。

静者治地,动者起功。

治地者有而富有,起功者有而日新。

殊形别质,利用安身,其不得以有为不可依者而谓之妄,其亦明矣。

故动而生者,一岁之生,一日之生,一念之生,放于无穷,范围不过,非得有参差傀异,或作或辍之情形也。

其不得以生为不可常而谓之妄,抑又明矣。

夫然,其常而可依者,皆其生而有;其生而有者,非妄而必真。

(《周易外传》卷二,《无妄》)物皆有待,相依而存在,不同种类的动物各自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它们与其存在的环境有一种适应的关系。

人依食物和饮料而生存,粮食依土地而生,饮料依水而成,这样与自然界事物建立了极为广泛的因果联系。

佛教把“真空”当成事物本性,看不到个体事物间的差异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其结果以生为妄,以有为妄,否定人类现实生活。

阴阳二气为天地本体,阳气主动,阴气主静,阴主形,阳气动于地中,万物灿然而有。

依阴气调治形体则有而富有,依阳气发挥功能则有而日新。

万有形质各异,相互依存,不可谓为虚妄。

“其生而有者,非妄而必真。

”有为可依,生是至常,虚无之说,不足为信。

他虽然强调自然界的实有性,但也不否认无,因为实有包括无的内容,“天下之妙,莫妙于无。

无之妙,莫妙于有有于无中;用无而妙其动。

”(《庄子通·缮性》)无以有为前提,说某物为无,本身就意味着该物之有。

如“言龟无毛,言犬也,非言龟也。

言兔无角,言麋也,非言兔也。

”言无即有有在其中,“有有于无中”,“而非无有于无之中。

”(《读通鉴论》卷三,《汉武帝》)“今使言者立一无于前,博求之上下四维古今存亡而不可得,穷矣。

”(《思问录内篇》)无与有相对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无为有提供了一种特定的存在环境,没有纯粹的无,无只有相对意义。

王夫之认为,天地实有,万物非妄而真,佛老则主张虚无之说,他予以批驳:老氏以天地如橐籥,动而生风,是虚能于无生有,变幻无穷;而气不鼓动则无,是有限矣。

然则孰鼓其橐落,而令生气乎?有无混一者,可见谓之有,不可见遂谓之无,其实动静有时而阴阳常在,有无无异也。

盖天下恶有所谓无者哉!于物或未有,于事非无;于事或未有,于理非无;寻求而不得,怠情而不求,则曰无而已矣。

甚矣,言无之陋也!(《张子正蒙注》卷一,《太和篇》)“橐籥”为冶炼鼓风用的器具,老子把天地当成冶炼鼓风用的器具,运动生风是由无生有,不运动则是无,那么谁是鼓动者?显然是无。

把能看见的说成有,看不见的当成无。

事物的动静是有时的,而存在于其中的阴阳二气是无时的。

从阴阳二气的意义上说,有与无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事物不同表现形式罢了。

在他看来,自然界没有绝对的无,天地之间不存在纯粹的虚无,事物存在或表现的形式各异,但都为实有。

如果说有无,那不过是气未相聚,形体未生成。

他批判虚实与静动割裂的两种片面性:“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逐于动而不反,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性而失其神也。

”(《张子正蒙注》卷九,《可状篇》)对于事物的理解,世俗滞于实、动,佛老局限于虚、静,皆割裂实虚、动静,违其本质及变化。

他说:“异端则挥斥万物,灭裂造化,偶有一隙之净光,侈为函盖《乾》《坤》之妙悟。

”(《周易内传》卷五上,《系辞上传》第一章)即用主观意识去范围天地造化的客观法则,是极端错误的。

他反对以感知来断定有无,说:视之而见,听之而闻,则谓之有;目穷于视,耳穷于听,则谓之无;功效可居,则谓之实;顽然寂静,则谓之虚。

故老氏以两间为橐籥,释氏以法界为梦幻,知有之有而不知无之有,知虚之虚而不知虚之实。

人物各成其蕞然之形,性藏不著而感以其畛,故见物为外,见己为内,色引其目而目蔽于色,声引其耳而耳蔽于声,因以所见闻者为有,不可见闻者为无,不能如天地之阴阳浑合,包万物之屈伸而无所蔽也。

(《张子正蒙注》卷九,《可状篇》)以感觉器官,包括视听等是否闻见,作为区别有无的标准。

把能看见能听到的视为有,看不见听不到的当成无,老子“以两间为橐篙”,佛教“以法界为梦幻”,虽说法不一,但都是只知有为有,虚为虚,而不知无为有,虚为实,把有无、虚实绝对割裂开来。

又说“明有所以为明,幽有所以为幽;其在幽者,耳目见闻之力穷,而非理气之本无也。

老庄之徒,于所不能见闻而决言之曰无,陋甚矣。

”(《张子正蒙注》卷七,《大易篇》)明与幽都有其存在的根据,幽者不宜见,不过是人的感觉不能达到,并不是无有。

老庄以感觉未能闻见而称为无,有悖于常理。

他进一步指出:离明,在天为日,在人为目,光之所丽,乃著其形。

有形则人得而见之,明也。

无形则人不得而见之,幽也。

无形,非无形也,人之目力穷于微,遂见为无也。

心量穷于大,耳目之力穷于小。

聚而明得施,人遂谓之有;散而明不可施,人遂谓之无。

不知聚者暂聚,客也,非必常存之主;散者,返于虚也,非无固有之实;人以见不见而言之,是以滞尔。

明则谓有,幽则谓无,众人之陋尔;圣人不然。

尽心思以穷神知化,则方其可见而知其必有所归在,则明之中具幽之理;方其不可见而知其必且相感以聚,则幽之中具明之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