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力整合的途径探讨
提高企业职工凝聚力的途径探讨
如果企 业具备 一定 的规 模 。还可 聘请 大学相 关专 业的老 师来 企业讲 学 ,以提高 职工 文化知 识和理 论水 平 邀 请 同行业 中的专
业技 术人 员到企 业现 场指导 ,以提 高 员工实 际操作 能 力 ;安排 员 工到 其 它企 业参 观 学习 ,以找 出 自己工作 中的不 足 ,加 以改进 ; 每年 推选 一名或 几 名优 秀 员工 到大学 进修 ,以提 高企 业 整体 文 化
常言 道 ,龙生九 子 ,九 子各 不同 。人 在某 一 固定 评 判标准 下
是 有 区别的 ,但从 不同 的角度讲 ,人 又是各 有特 长的 ,所 以要根 据每个 人的不 同特 点 ,定 岗定 人 ,使 人各尽 其能 。 比如说 ,一个 善于思 考的人 ,适 合于技 术方 面的 工作 ;一 个善 于交 际的人 ,适 合于营 销方面 的工 作等 等。 另外 ,在 选人 时 ,还 应充分 考虑 每个人 的兴 趣爱 好。如 果一
个 中小 企业 ,如果 才力不是 很 充足 的情 况 下 ,最省 钱且 行
之有效 的方 法就是 ,师傅 带徒 弟。在企 业各部 门中选 出德才 兼备 的优秀 员工若 干名 予 以公示 ,公示期 过后 如没有 异议 , 企 业 则聘
请他们 为 师傅 ,员工 自行认 师。企 业拿 出一足 - = - 1 资金 归 师傅 管理 。
现在企 业人 员 流动 性大 ,跳槽 现 象普遍 : 在 。怎样 才能稳 住
核心 员工的心 ,让他们 踏 踏实 实地 为企 业 工作 ,这 是每个 企 业人
力资源 管理所 面 临的重 大课题 。
第 一 。职位职 称双 轨制 。
一
个企 业的管 理 岗位总是 有限 的 ,对 于员 工的升 迁也 不应局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企融合的有效途径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企融合的有效途径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企融合是一种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校企融合的方式、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及校企融合的具体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课堂教育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校企融合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融合的方式1. 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学校可以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
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实践能力。
2. 企业导师参与教学: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讲授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践。
企业导师的介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动态,与企业的接轨更加紧密。
3. 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训基地,提供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操作流程。
三、校企合作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动态,增加一线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增加企业的人才储备: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早期接触到优秀的学生,培养和选拔未来的人才,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学校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企业也可以在合作过程中获得学校的人才和资源支持。
四、校企融合的具体方案1. 制定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可以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内容、责任和权利等方面。
协议可以包括提供实习机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等内容。
提高国有企业集团层级控制力的途径探讨
的权 利 , 实 际情 况并 非 如 此 。在 集 团 内 部 , 公 司 与 子公 司是 但 母
领 导 与被 领 导 的 关 系 。 为 子公 司的 控 股 股东 , 公 司既要 保 持 作 母 有效 的产 权 约 束 控制 , 又耍 尊 重 子 公 司 的相 对 独 立性 。 我们 以 国 内一 些 国有 企 业 加 强 内部 整合 、增 强 集 团控 制 力 的成 功 经 验 为 例, 并参 考 国外 企 业 集 团的 管 理 模 式 , 讨 国有 企 业集 团如 何 增 探 强对 子 公 司 控制 力 的途 径 。 ( ) 速 产 业 整合 , 一 加 缩短 管 理 流 程 , 缩 公 司层 级 , 进 扁 压 推
种 种 管 理 失 控 情 况 造 成 的不 良影 响 , 使企 业 集 团只 大 不 强 , 严重 制约 了国 有 大企 业 集 团 的 健康 发 展 。
三 、 高集 团层 级 控 制 力的 途 径 提
、
国有 企 业集 团层 级 与管 控 现 状
目前 , 由于 我 国 多数 企 业 集 团 实 行 的 是多 级法 人 制 , 子公 母
至导 致 资 产归 属 模 糊 , 管理 失 控 。近 几 年 国有 企 业 资 产 流 失 、 监 守 自盗 等许 多 问题 大都 是 出在 三级 以下 企业 。 管理 层 级 过 多 、集 团 管控 能力 不 强 已经 成 为 目前 国有 企 业 加 速 扩 张 凸 显 的一 个 发 展 问 题 。 管 理 层 级 过 多 , 业 集 团 的 企 较 低 层 次 实 际 处 于 失 控 状 态 , 多 企 业 连 基 本 情 况 都 不 掌 很 握 , 资 或 接 收 后 又 管 理 混 乱 , 不 少 企 业 除 非 要 求 提 供 投 有
电力企业核心能力创新途径探讨
电力企业核心能力创新途径探讨吴文惠(山西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资本经营强调发现和识别企业核心能力,同时更强调建立企业的核心能力。
通过分析资本经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发现,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两种途径获得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核心能力;内部管理;外部交易 一、内部管理途径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可以获得生存能力,在现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破产危险随时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存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发展状态。
内部管理途径强调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包括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能力等,巩固、维持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横向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确保企业生存能力。
核心能力的建立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它通过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集合多种技术来表现。
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对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单位的整合能形成更强的整体核心能力或发现新的核心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后,内部管理途径的选择比以前有更大的潜在价值。
电力企业几十年来一直都在寻找通过内部管理获得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力企业升级达标,用一系列综合性指标考核企业,如供电企业的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文明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用电管理及优质服务、技术进步五项,其中每项内容又按工作成果指标和工作质量指标两个部分考核,把不同考核结果的企业定位在相应的等级上。
通过多种手段督促和激励企业达到最高等级标准,或者通过调整指标内容及考核标准引导企业注意和提高某些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明显反映了企业着意培养某种核心能力的意图。
作为企业,把安全放在整个考核内容的显著位置是少有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电力企业已把安全生产能力作为了自己企业的核心能力,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创一流、承包制和内部模拟市场也都是内部管理途径的具体形式,这些形式适应了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所维护和提高的能力是高效率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建立及有效运作所需要的。
资源整合的策划书3篇
资源整合的策划书3篇篇一资源整合策划书一、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源整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升竞争力。
本策划书旨在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1. 明确资源整合的目标和范围。
2. 分析现有资源状况,找出资源整合的机会和挑战。
3. 制定资源整合的策略和计划。
4. 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管理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原则1. 优势互补原则: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2. 共赢原则: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各方共赢,共同发展。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资源整合的步骤1. 明确目标:确定资源整合的目标和范围,明确整合的方向和重点。
2. 分析现状: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资源整合的机会和挑战。
3. 制定策略:根据目标和现状,制定资源整合的策略和计划,包括整合的方式、途径和时间表等。
4. 实施整合:按照策略和计划,实施资源整合,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
5. 监控评估:对资源整合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和计划,确保整合的目标实现。
五、资源整合的策略1. 内部资源整合:对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外部资源整合:通过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
3. 产业链整合:对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4. 跨行业整合:通过与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跨界融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
六、资源整合的计划1. 第一阶段: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找出资源整合的机会和挑战。
2. 第二阶段:制定资源整合的策略和计划,包括整合的方式、途径和时间表等。
3. 第三阶段:按照策略和计划,实施资源整合,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
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发展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发展路径选择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实现持续发展,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转型。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发展路径选择,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一、战略转型的背景和意义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的经营理念、产品或服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革。
战略转型旨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转型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重大。
首先,战略转型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避免陷入竞争僵局。
其次,战略转型可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
最后,战略转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1. 产品和服务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是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提供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或服务,中小企业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通过引入智能技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用户体验,或者开展定制化服务,满足个性化消费的需求。
2. 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另一条路径。
通过重新定义企业的价值链、渠道和盈利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寻找全新的商机和增长点。
例如,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转变为线上销售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市场;或者采用共享经济模式,打造新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3. 资源整合与合作资源整合与合作是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有效手段。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中小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例如,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优化;或者与同行业的企业进行联合营销,共同开拓市场。
4. 国际化拓展国际化拓展是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进军国际市场,中小企业可以扩大业务规模,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
在国际化拓展过程中,中小企业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法律规定,提供符合市场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并建立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
经过一系列努力,该企业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员工士气明 显提高,人才队伍的协同效应得以发挥。并购双方实现了良好的融合与发展,为 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绩效与价值。
结论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要成功实现人力资源 整合,并购双方需在沟通、人才匹配、培训等多个方面制定有效的策略。员工士 气与心理健康,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3、培训与发展:建立统一的培训与发展体系,实现培训内容、方式的共享 与传承,促进员工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4、员工激励与关怀: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员工福利、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张。 然而,在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双方在企业文化、管理 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沟通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该企业积极组织文 化交流活动,让双方员工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与管理风格,从而增进理解与信任。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 究
01 引言
目录
02
并购双方人力资源整 合的挑战
03
并购双方人力资源整 合策略
04 案例分析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成为提高竞争力、 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财务状况, 人力资源整合也逐渐成为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整合旨在充分发挥 并购双方的协同效应,实现人才优化配置、提高组织绩效。本次演示将围绕企业 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展开探讨,分析挑战及提出应对策略。
4、员工士气与心理变化:并购可能引发员工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产生 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需员工士气与心理变化。
企业重组整合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企业重组整合的重要议题。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企业重组整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公司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此,我想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谈谈企业重组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重组整合的目标和方向企业重组整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和方向。
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明确重组整合的方向。
具体来说,我们要:1.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 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战略协同,实现优势互补企业重组整合的关键在于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战略协同。
我们要:1. 深入分析重组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合作切入点。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合方案,确保重组后公司业务发展顺畅。
3. 加强沟通交流,促进重组双方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融合。
三、强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企业重组整合要注重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我们要:1. 优化组织架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3. 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
四、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重组成功企业重组整合过程中,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要:1. 全面评估重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2. 加强内部控制,确保重组后的公司合规经营。
3.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总之,企业重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我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公司重组整合的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重组整合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公司实现新的发展。
谢谢大家!。
企业整合的方式和途径
企业整合的方式和途径企业整合的方式和途径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整合成为许多公司追求发展和增长的必要手段之一。
通过整合不同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公司可以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业务多元化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企业整合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1. 全面并购整合全面并购整合是一种通过收购其他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来实现企业整合的方式。
这种整合方法通常涉及到整合多个业务领域、不同区域或不同规模的企业。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迅速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扩大业务规模,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能力。
然而,全面并购整合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如整合难度、文化差异和管理问题等。
2. 垂直整合垂直整合是指一个企业在同一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中进行整合。
通过垂直整合,企业可以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协调性。
垂直整合还能够降低供应链风险以及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3. 水平整合水平整合是指企业在同一产业中与同类企业进行合并或联盟。
通过水平整合,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水平整合还能够提高公司的市场定位,加强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水平整合也可能面临反垄断法律的限制和产业监管的挑战。
4. 跨国整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跨国整合成为许多企业追求国际化战略的选择。
跨国整合可以通过收购或合资等方式进入新的市场,获取当地资源,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跨国整合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法律制度和政治环境等种种挑战。
5.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能力来实现发展和增长。
这种整合方法侧重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并实现经济效益和协同效应。
资源整合可以通过重组部门、聚焦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
企业整合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限制。
企业在选择整合方式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来做出决策。
企业资源整合总结与资源配置优化
企业资源整合总结与资源配置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配置的挑战。
资源整合成为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竞争优势。
本文将就企业资源整合进行总结,并探讨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
一、企业资源整合的概念与意义企业资源整合是指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单位之间的资源进行协同、集成和整合,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优化配置。
资源整合能够推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资源整合的意义在于: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消除冗余和浪费,优化资源配置,使得每个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
通过整合不同部门或单位的资源,促进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提升沟通效率,加强协同合作,降低企业内部壁垒,提高协同创新能力。
3.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资源整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把握机会,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二、资源整合的关键要素资源整合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人力资源整合。
利用人力资源整合,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协同,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
2. 财务资源整合。
财务资源整合是指对企业内外部的资金进行统筹和整合,以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确保企业资本的充分利用。
3. 技术资源整合。
技术资源整合是指将企业内部不同的技术能力进行整合和协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4. 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确保信息的流通和有效利用,以支持企业决策和发展。
三、资源配置优化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企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进一步推动跨部门合作。
鼓励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共同解决问题,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2.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建立信息流通的平台,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同步更新,提高信息的质量和速度。
关于加强业财融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
关于加强业财融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和精密的财务管理来应对各种挑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而加强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成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加强业财融合的意义、现状和挑战以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加强业财融合的意义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业务和财务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门,各自为营。
业务部门负责生产经营,而财务部门则负责财务管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单一的业务或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加强业财融合的意义在于通过整合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资源与能力,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加强业财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业务和财务往往是独立的决策体系,业务部门的决策可能会忽视财务成本和风险,而财务部门的决策可能会忽视业务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而加强业财融合能够使得决策者更全面地考虑业务与财务之间的关系,制定更加符合企业整体利益的决策方案。
加强业财融合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
业务和财务在日常管理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而这些信息和数据可能会被各自独立的部门所掌握和使用,导致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
通过加强业财融合,能够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加强业财融合能够实现全面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而加强业财融合能够使得企业更好地把握成本和风险的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尽管加强业财融合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还存在着业务和财务管理独立的局面。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业务和财务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
由于业务和财务部门往往采用不同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模式,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和协同,这就限制了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融合。
中小企业的创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方式
中小企业的创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方式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面临着各种挑战。
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创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一、中小企业创新合作的重要性中小企业通常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限制。
而创新合作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这些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1. 提高研发能力: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中小企业可以共享研发设备、技术和人才的资源,提高研发能力,加强创新能力。
2. 拓宽市场渠道: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对方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优势,迅速进入新的市场,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3. 分担风险:创新合作可以让中小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等风险,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的稳定性。
二、实现资源共享的途径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 建立研发联盟:通过成立研发联盟,中小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分享研发成果和知识产权,并通过共同投入研发资源来提高研发效率。
2. 开展技术合作:中小企业可以与大型企业、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
3.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中小企业可以与行业内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现优势互补的途径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 打造产业链协同:中小企业可以与同一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 开展品牌合作:中小企业可以与知名品牌企业进行合作,借助对方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优势,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 实施专业分工:中小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进行专业分工,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成功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成功的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案例:1. 汽车制造行业:一家中小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与一家知名汽车品牌企业合作,在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数字化领导力面临的挑战、短板及提升路径
企业数字化领导力面临的挑战、短板及提升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数字化领导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短板,如技术更新迅速、人才短缺、组织僵化等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企业数字化领导力面临的挑战、短板,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通过对数字化领导力内涵的界定,分析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趋势,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数字化领导力提升方案,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二、企业数字化领导力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企业数字化领导力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更新迅速,要求领导者具备前瞻性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趋势,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实际运营中。
这需要领导者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重构,这往往涉及到权力的再分配和利益的调整,可能引发内部阻力和冲突。
领导者需要具备强大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平衡各方利益,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数字化转型还伴随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
随着企业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应用,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保护用户隐私成为领导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领导者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加强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稳健发展。
数字化转型需要领导者具备跨界整合的能力。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领导者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寻求与其他企业、机构、个体的合作与共赢,共同构建数字化生态系统。
这需要领导者具备开放的思维、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整合能力,以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企业数字化领导力的短板尽管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数字化领导力却常常暴露出以下短板:缺乏数字化视野:一些企业领导者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有限,他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业务问题,而忽视了数字化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和机遇。
股权合作科技公司并购与整合的重要途径
股权合作科技公司并购与整合的重要途径在如今高度竞争的科技行业中,为了实现规模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以及拓展市场份额,股权合作并购与整合成为科技公司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收购和整合,科技公司能够共同利用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实现互补,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以一些案例和实践经验来探讨股权合作科技公司并购与整合的重要途径。
一、技术和知识的共享与转化科技公司之间通过股权合作并购与整合,可以实现技术和知识的共享与转化。
例如,一家擅长硬件研发的科技公司可以收购一家擅长软件开发的公司,以互补各自的技术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另外,合作公司还能通过共享专利和研发成果,在技术研发上实现协同效应,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资源整合和成本优化通过股权合作并购与整合,科技公司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例如,合并后的公司可以集中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优化研发流程,加快产品研发和上市速度。
此外,通过整合生产、采购和供应链等方面的资源,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三、市场份额扩大和降低竞争风险股权合作并购与整合还能够帮助科技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并降低竞争风险。
通过收购一些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的公司,科技公司能够迅速进入新市场,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另外,合并后的公司也能够降低竞争风险,通过共同抵御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冲击,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
四、人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股权合作并购与整合对于科技公司的人才资源整合和优化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并之后,两个公司的核心人才可以进行更好的协同,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速度。
此外,通过整合两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培训机制等,可以优化人才的流动和发展路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企业的凝聚力。
五、国际化布局和全球化竞争股权合作并购与整合还能够帮助科技公司进行全球化布局和竞争。
通过收购和合作,科技公司可以进军国际市场,获取更大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合并后的公司也能够利用各自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参与全球化竞争。
解决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创新研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创新研发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不少企业面临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的问题,制约了其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解决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创新研发组织架构企业创新研发需要合理且高效的组织架构支持,以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首先,企业应搭建一个负责创新研发的专门团队,明确各自职责,确保研发工作高效推进。
其次,建立横向沟通与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资源配置。
此外,引入灵活的项目管理方法,提高创新研发活动的响应能力与效率。
二、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
首先,企业应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其共享研发成果、人才资源等,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其次,企业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
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不断创新产品、工艺、服务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推动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积极倡导创新思维,鼓励员工提出新观点、新理念,为其提供激励机制与培训机会,塑造积极进取的创新氛围。
此外,企业应鼓励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开展创新竞赛、研讨会等,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
四、加强外部创新资源整合企业在解决创新研发能力不强问题时,不仅要依靠内部创新资源,还需加强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
首先,可以与行业协会、科技园区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创新项目与活动。
其次,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政府的创新引导政策,争取政府的支持与资源。
同时,尽可能与供应商、客户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创新研发的开展。
综上所述,解决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的问题的有效途径包括:优化创新研发组织架构、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建立良好的创新文化、加强外部创新资源整合。
企业在实施这些措施时,应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持续加强创新研发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商业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及途径
商业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及途径业财融合是指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紧密结合,通过财务手段来支持和推动业务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业财融合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业财融合的意义,以及实施业财融合的途径。
一、业财融合的意义1. 促进业务发展业财融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财务手段来支持和推动业务发展。
财务部门可以运用财务数据和指标,对业务部门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对市场、客户和业务趋势的财务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规划,从而指导企业的战略制定和业务拓展。
2. 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财务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实时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密切合作,可以实现对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3.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业财融合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附加值。
通过有效的财务流程设计和强化财务内控,可以实现财务决策的迅速和准确执行,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通过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和利用成本管理的潜力,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升。
4. 优化资源配置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数据和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和评估企业各项资源的利用情况,为企业提供优化资源配置的建议。
在业财融合的框架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决策和实施过程,可以更好地协同利用各部门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5. 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业财融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迅速调整和优化业务模式和策略,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优势。
实习中的资源整合能力
实习中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实习中的资源整合能力实习是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资源,并将其整合,以为企业或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在实习中培养和展现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升这一能力。
一、资源整合能力的定义资源整合能力是指从各种不同的来源搜集、整合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在实习中,这些资源可以是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人力、物资等。
资源整合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创新能力,并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帮助实习生更好地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实习生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减少重复劳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益。
2. 增强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促使实习生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融合,从而为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实习生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发现新的机会,并为企业带来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实现跨部门协作: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常常需要与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合作。
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帮助实习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实现跨部门协作,为企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三、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的方法1. 主动搜集资源:实习生应该主动搜集来自于各种渠道的资源,包括公司内部的信息和外部的市场动态等。
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查阅公司内部文件和外部媒体报道等方式来获取资源。
2. 整合多元资源:实习生应该学会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
可以通过参加跨部门会议、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来了解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并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3. 发挥团队作用:实习生应该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
可以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多方沟通交流,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并共同制定有效的资源整合策略。
4. 不断学习和反思:实习生应该保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视角下企业逆向混改路径及效应研究》范文
《资源整合视角下企业逆向混改路径及效应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资源整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
本文从资源整合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企业逆向混改的路径及其产生的效应,旨在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二、企业逆向混改的背景与概念企业逆向混改,指的是非国有企业通过吸收国有企业优质资源、产权重组或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双方互补的产权结构和管理模式,以达到提升自身实力、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在当前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这种逆向混改逐渐成为企业寻求变革、转型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资源整合视角下的逆向混改路径(一)资源识别与评估在逆向混改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对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技术、人才等。
同时,对外部可获取的国有企业的资源进行评估,如国有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
(二)制定混改策略根据资源识别与评估的结果,企业需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混改策略。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混改模式(如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确定混改的步骤和时间表等。
(三)实施混改过程在实施混改过程中,企业需要与国有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在产权、管理、文化等方面达成共识。
同时,还需要确保混改过程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合规性。
(四)后期整合与优化混改完成后,企业需要进行后期的整合和优化工作,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管理模式的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等,以实现混改后的协同效应和整体效益。
四、逆向混改的效应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逆向混改,企业可以获得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同时,通过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社会效应逆向混改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通过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能力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能力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能力中心的建设,就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能力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明确目标。
能力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以此为基础确定能力中心的建设方向和内容。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中心的建设,确保建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而能力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能力中心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培训、激励机制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和工作热情,为能力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三、技术支持。
在能力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技术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企业需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具,为能力中心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只有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流程优化。
流程优化是能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流程中的繁琐环节和低效率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只有通过流程优化,才能为能力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保障。
五、监控评估。
能力中心建设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需要不断的监控和评估。
企业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监控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的监控评估,才能确保能力中心的建设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六、创新驱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能力中心建设的重要保障。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不断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能力中心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使能力中心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赢得持续发展的优势。
综上所述,能力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需要企业全面考虑,明确目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流程优化、监控评估和创新驱动是关键的要素。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企业创新能力则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评估方法以及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发掘、采纳和应用创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它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基础。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引领市场潮流。
其次,企业创新能力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严峻的市场中,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寻求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只有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企业创新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创新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评估企业创新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可以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评估。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方面的能力。
可以评估企业在科研投入、人才队伍、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研发项目数量、研发经费占比、技术专利申请数量等指标的分析,来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其次,可以从组织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评估。
组织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管理的能力。
可以评估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流程、创新文化、人才激励制度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组织创新管理水平、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情况等指标的分析,来评估企业的组织创新能力。
再次,可以从市场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评估。
市场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方面的能力。
可以评估企业在市场调研、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和推广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市场份额、产品创新数量、市场反馈等指标的分析,来评估企业的市场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6期2002年 11月科 研 管 理Science Research M anagementV ol.23,N o.6N ov, 2002文章编号:1000-2995(2002)06-007-0025企业能力整合的途径探讨李芳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从功能、价值链和系统三个不同角度剖析企业能力的结构,最后在将企业看成一个特殊的能力综合体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企业能力整合的四种途径:利用程序和规则进行制度管理、识别并利用关联、建立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管理信息系统、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期对我国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和塑造核心能力有所启发。
关键词:企业能力;整合;战略;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了企业经营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已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主流。
在国内外学者2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该理论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其中,关于如何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探讨具有最大的实践意义。
李元旭和唐林芳指出知识联盟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李元旭和唐林芳,1999);陈劲和王如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核心能力有学习、知识管理、高水平人才的积累三种途径(陈劲和王如富,1999)。
陈劲等又将国外关于提高企业能力研究进行综合(陈劲等,1999),总结出四种构建核心能力的方式:组织学习、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战略联盟、扩展运用等。
本文在参阅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将企业看成一个特殊的能力综合体,从企业能力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提高企业能力和塑造核心能力的途径。
1 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加速发展的步伐,西方国家的产品市场相对饱和。
在这种环境下,仅凭原有的生产制造能力已不足以使企业高枕无忧。
如果企业无视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势必被市场抛弃。
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于是战略管理顺应时代潮流,日益受到管理学界的重视。
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两种理论体系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探讨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采用“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系统地考察竞争作用力如何在产业层次发挥作用,以及不同产业中的企业获利情况等问题。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是将这种分析方法引入战略管理的典型代表,他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得出五种竞争作用力模型,并归纳出三种基本竞争战略,这些研究对于促进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按照波特的观点,产业决定了在其中竞争的企业的盈利潜力,企业首先应该选取好的产业,然后谋求在产业中较强的竞争地位。
然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将企业看成“黑箱”,忽视企业之间的个性差异,现实世界中很多现象在该理论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事实表明,处于同一战略集团的不同企业的绩效有显著的差异,产业内利润差异收稿日期:2002-03-20.作者简介:李芳勇(1976-12),男(汉),籍贯江西丰城,现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管理、创业投资。
甚至比产业间差异还大。
为什么一些企业选择和执行自己的竞争战略获得了成功,而另一些企业却以失败而告终?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其他视角出发,探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如何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1984年沃纳菲尔特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1988年德姆赛茨提出“企业知识基础论”,1990年匹斯奥和萨恩于提出“企业动力能力论”,同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引起轰动,1994年哈默和哈尼提出“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
这些名称不同的理论综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企业能力理论,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能力理论不仅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的替代,而且是对波特教授将产业分析模式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分析方法的替代。
图1比较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两种战略分析之间的差别。
表1 战略分析的比较: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基础传统经济学、博弈论企业组织理论典型代表人物波特、夏皮洛普拉哈拉德、哈默包含流派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竞争战略理论、战略冲突理论资源基础论、知识基础论、动力能力论、核心能力论、能力基础竞争论着眼点外部经济问题内部经济问题分析模式结构-行为-绩效资源(能力)-产品-优势分析重点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的特殊资产研究结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处的产业和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资产,即知识、资源或核心能力竞争哲学在变化中求发展自我完善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战略建议做好产业和外部环境分析,趋利避害练好内功,自强不息企业能力理论把人们寻求竞争优势的眼光从产业引回到企业本身,是一种全新的战略管理思维模式,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以核心能力为支撑,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和战略运用,形成一个动态的自我强化的发展系统,企业才可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核心能力。
目前,企业能力理论是西方管理新趋势的主流,运用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战略的奥妙,已经成为现今世界的新潮流。
2 剖析企业能力从物质角度看,企业由各种不同的资源组成,但静态的资源不能单独形成实际的生产力,真正的生产力来自于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正是一种有效的资源组合构成了企业采取某些行动的能力,这些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能力理论的支持者们不但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而且将企业看成为一个特殊的能力综合体。
每家企业都具有一系列相关的能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就是应用这些能力的过程。
然而,企业能力理论还处于发展之中,关于它的界定还不够成熟,一些主要理论可以归结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等观点(王毅,2000)。
纵观这些不同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某种共性:企业能力由某些要素组成,并以某种结构存在于企业中。
企业的能力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下文将从不同角度剖析企业能力的结构。
・62・科 研 管 理 2002年2.1 功能分类法企业是由多个职能部门形成的生产组织,不同职能部门有不同的功能。
各职能部门通过实施不同功能来完成组织的各项任务,联合起来达成企业经营的目标。
依据功能分类法,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某项功能形成了某方面的企业能力。
图1说明了利用这种方法分析企业能力的基本模式。
图1 企业能力的功能分类法2.2 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源于波特的企业价值链模型。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设计、生产、营销、分销和对生产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
图2说明了一家典型制造企业的价值链过程,在价值链不同阶段的各种活动中,都蕴含着企业用于创造用户价值的某种能力,价值链分析法根据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来分析企业所拥有的能力。
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的价值链千差万别,它们反映出企业的战略,并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地位,使用这种分析方法能使企业认识到自身能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特征。
图2 典型制造企业的价值链2.3 系统分析法功能分类法和价值链分析法都从解剖学的角度对企业的各方面能力进行了分析,但事实上企业的能力往往是企业各项资源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系统分析法采用系统的观点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素质,企业被看成为一个特殊的能力综合体系,这个体系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所有能力的有机组合。
根据这种分析方法,企业能力可分为三类:(1)职能能力,指的是企业完成某一活动的能力;(2)流程能力,指企业目前实践和学习的模式,它是职能能力的本质体现,包括协调、整合能力、学习能力、重组和改造能力等。
(3)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或团队拥有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
这三类能力中后者比前・72・第6期 李芳勇等:企业能力整合的途径探讨者更稳定、抽象,形成时间更长且不易模仿,更能反映企业的本质特征。
其中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职能能力和流程能力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又渗透到前两类能力中并影响着它们的发展。
3 整合企业能力的途径一组分散的能力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它们就像战争中的散兵游勇,在未联合起来的状态下无法与正规军匹敌。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核心能力,即一系列技术和能力的综合。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将核心能力解释为“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Prahalad and Hamel ,1990),这里的技术既包括科学技术,又包括管理、组织以及营销方面的技能。
核心能力作为多种先进技术和能力的协调集合,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
如果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短期内体现为产品价格和性能的竞争,那么从长期看,这种竞争实际上是核心能力的竞争。
,它是经企业各项能力互相组合渗透并放大后的产物。
汽车公司可以雇用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并花数十亿美元进行研究开发,但最后可能还是生产不出最好的发动机,因为传动系统方面的专长要求将内燃机工程、电子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先进材料等方面的技能协调地整合在一起。
如果说日本公司的发明创造能力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远远赶不上一些西方竞争对手,那么日本公司的吸收和整合能力却足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我国已成为WT O 的一员,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能力的整合愈来愈重要,它将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企业能力整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企业形成核心能力。
在将企业看成一个特殊的能力综合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能力整合的四种途径:利用程序和规则进行制度管理、识别并利用关联、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并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四种途径整合企业能力的机制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能力整合的四种途径图示图3中大方框表示企业,两条包含基本活动的价值链分别属于企业的两个业务单元,每个业务单元各自利用程序和规则进行制度管理,以细箭头表示;利用业务单元1和业务单元2之间的关联可以将两条价值链整合起来,以价值链之间的虚线表示;通过建立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部门可以迅速获取市场信息,更快更好地做出反应,以大方框外的粗箭头表示;弥漫在企业内的阴影代表企业文化,它将企业员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激发着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下文逐一详细分析了这四种企业能力整合的途径。
・82・科 研 管 理 2002年3.1 利用程序和规则进行制度管理企业能力整合的要求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串联起来,各功能单位的工作都服务于这条价值链,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为顾客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