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人参属三种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人参属三种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样 性 调查 提供 了基 础 资料 .随后 陈 中坚 等 (04 20 年 )对 绿茎 、紫茎 、绿 块 根 、紫块 根 等 三 七 的性状
3个变种 . 该属植物在全世界共有 1 2个种 ,分布于 亚洲东部、中部 和北美洲 ,是起 源于第三纪古热带
山区 的东亚 、北 美 分 布 的植 物 区 系成 分 .该 属 的现
维普资讯
第2卷 1
第3 期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1 1 N . o 2 o3 .
20 08年9 月
JU N LO N H O R A FWE S A
垦 :Q 堕

兰 !:
人 参 属 三种 植 物 遗 传 多样 性研 究进 展
1 02
维普资讯
第 2 卷 1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王炳艳 慧2 ,肖 ,朱 艳 ,陈中坚 ,崔 秀明
(.文山州三七研究所 , 1 云南 文山 630 ;2 60 0 .云南药材有限公 司,云南 昆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 ) 52 1
[ 要 ] 文章 从形 态 学 、细胞 学 、酶 水平 及 D A 分 子水 平 ,以三 七 、人 参 和 西洋 参 为 代表 ,论述 了人 摘 N
析.
表型性状主要有两类 :一是 符合盂德尔遗传规 律 的单基因性状 ;另一类是 由多基 因决定 的数量性 状 . J 孙玉琴等 (0 3 )通过对三七存 在的植 20 年 株性状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田问调查 和比较,得出三 七植株的不 同部位如块根 、茎 、休眠芽、花序 、叶 和果实等存在明显 变异 , 并根据这些变异完成了三 七性状差异树状图的编制 ,为今后 开展三七遗传多
同一类型 的不 同个 体之间 的 D A多态 性变异 率较 N 高 ,分别为 7 . %和 7 . %. N 55 52 D A分析的结果表明 三七是一个混杂群体 ,具有丰 富的遗传多样性 . 李

五加科人参属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五加科人参属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5人参研究GINSENG RESEARCH 2023年第5期,,,。

,,、,,,、。

,、,。

,,、、,、、、、。

,、、,。

,。

、、、、,,。

、、。

1五加科人参属药用植物,。

,,,,、。

50,19,100,《》12。

,7,,。

,。

1.1,,,,,,。

“,”。

、、,,。

,、。

、、、、。

、、。

,,、、、。

1.2,,,,,,。

、,。

,,、。

、、。

,、、。

1.3,,,。

、、,。

,,、。

、、。

、、、。

2五加科人参属药用植物主要化学成分、、,刘上靖1,张欣1,孙霞2,侯颖1,贾敏1*(1.西安医学院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所,西安710021;2.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西安710021)摘要:、,、、。

、、、、、。

,,,,。

、、,。

关键词:;;;(2022JQ-864);(22JK0540)。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E-mail:*******************.cn.DOI:10.19403/ki.1671-1521.2023.05.01452。

2.1、、、、、、[1],,,[2],。

、、、,、[3]。

,>>>,4[4,5]。

,,。

,38.3%,7.8%~10%[6],80%。

,,[7,8]。

l-、d-、l-、d-[9]。

2.2、、[10],,,、、[11]。

,,。

、、、、、、、[12]。

、。

2.3、、、。

、[13]。

,。

、、,420。

、、、,。

3五加科人参属药用植物多糖提取分离方法,,。

,。

,、。

、、、、[14]。

,,。

、。

,;,,,;。

3.1:, 20[15],。

,,,,。

[16,17], Sevag。

:,10,3,,。

[18],,[19]。

:,,,。

,,,,,,[20,21]。

3.2:,,30,90℃。

400W2min,[22,23], 95%。

:,80%90℃。

,,3,,,1min,[24],5。

,,,。

:,30℃,-。

,,,[25]。

3.3:,pH 3.5,0.3%、[26], 30℃2h。

药用植物组培课程应注重“遗传变异与中药材品质关系”的讲授

药用植物组培课程应注重“遗传变异与中药材品质关系”的讲授

药用植物组培课程应注重“遗传变异与中药材品质关系”的讲授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成熟,其在中药材生产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药用植物、尤其是珍稀药用植物的繁殖难题,为保障药材供应、保护野生药用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的一些专业,如中药资源学、药学、中药学等,开设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并开出全校性选修课对学生开放。

使学生们对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技术系统及其应用有了很好的了解和掌握,对这一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苗快繁、脱毒、复壮,药用有效成分的生产,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人工生产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但组培快繁技术在原理上即存在产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影响中药材品质的现象。

对这一点,各个相关院校(也包括我校)在授课过程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本文就组培快繁中遗传变异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授课内容、在实践中进一步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药用植物组培快繁应用广泛,已成为成熟的常规技术。

1937年,White认为在特定环境下植物的全能性处于被抑制状态,而这些特定的环境一旦改变,其全能性必将重新表现出来,于是开展了如何激发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研究,细胞全能性的发挥、也就是培养材料的再生能力,是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1]。

植物组织培养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使其生长或发育。

该方法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常规技术。

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即是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将植物体某一部分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

组培快繁是解决很多药用植物自然繁殖能力低、资源匮乏等问题的重要技术,且因其属于无性繁殖,可以避免有性生殖常常引起的后代性状分离的问题。

我国药用植物的组培研究,是从1964年罗士韦教授等对人参组织的培养开始的。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药用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技术。

可用于药用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器官形成和植株再生;研究药用植物培养组织和细胞合成有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物质的能力和生物转化能力,以及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以达到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工业化生产药物的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经组织培养成功的药用植物有百余种。

从培养物中产生的药用成分已有200余种,天然药物所含的各种主要化合物类型都可从各种药用植物的培养物中得到。

我国从60年代初开始进行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现已有数十种植物培养成功。

组织培养的应用如下:(1) 药用植物品种改良和快速繁殖:应用离体器官培养、单倍体培养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可以得到无性繁殖种苗、体细胞杂种植物、单倍体植株和无病毒植株,对保存优良种质,培育新品种和进行珍贵、稀有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有重要意义。

我国已获得十余种药用植物的再生植株,如枸杞、当归、地黄、罗汉果和娃儿藤植株等。

(2)天然药物的工业化生产:药用的天然产物多数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日本进行了人参培养细胞工业化生产,其提取物与人参提取物几乎相同。

油麻藤悬浮培养生产的L-多巴,产率较高,较化学合成的光学纯度高,也不受微生物法只能将结构相近的前体转变为L-多巴的局限性。

目前的研究着重在以下几方面:①培养技术的改进,如从实验室培养过渡到大量培养或连续培养,不断提高细胞的生长速率以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次生代谢调节的研究,如改变培养条件,用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的手段筛选和保持高产细胞株系,调节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类型和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③降低生产成本的研究,应用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进行综合研究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用植物细胞培养系统进行生物转化:培养的植物细胞能够进行如下反应:环氧化、氧化、酯化、糖基化、异构化、甲基化、羟基化、脱甲基、双键还原、引入羰基和醛基。

植物细胞进行生物转化的利用有两个方面:①使用培养植物中不存在的物质作底物,以得到具有新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的化合物。

《药用植物学》五加科植物人参教学方法探讨

《药用植物学》五加科植物人参教学方法探讨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6 3 9 6 . 2 0 1 3 . 1 2 . 0 5 9
《 药 用 植 物 学 》是 中 药 学 专 业 的 专 业 基 础 课 ,是 一 门实
常重要 的药用植物 :当归是甘肃 的道地药材 ,白芷属于浙八 味之一 ,防风属于 内蒙古 的道地药材 。把纸糊在窗户上就能 防风吗 ?对啊 ,窗户纸糊在外 ,又挡风 来又挡 雨,落雪打滑 不易坏 。 反穿皮袄毛朝外 ; 养活孩子 吊起 来; 大姑娘 叼烟袋 ;
药用 植物 学各 论 部 分涵 盖 的 科 中 ,五 加 科 是 药 用 植 物 资 源 非 常 丰 富 的科 ,因 具有 较 高 的药 用价 值 , 一 直 被 医药 生产 研 发部 门广泛 关 注 。而 人 参属 于 被 子植 物 亚 门 ( A n g i o s p e r ma e )
茂地把枯燥 的理论用动画 图像形象地表达 出来 :主根肥大 , 单一或 2歧 ,根茎短 ( 芦 头),每年增生一节;节 单一 ;具 有五枚小叶 的掌状复叶 ,轮生茎项 ,叶柄长;小叶椭圆形或 卵形 ,上面 脉上疏 生刚毛 ,下面无毛。单伞形花序顶生 ,花 小, 淡黄绿色 , 5 数; 浆果状核果 , 成熟时鲜红色 ( 亮 红项);
誉 有 采 挖 野 山参 和 栽 培 园参 的 历 史 ,从 明 朝 开 始抚 松 县城 就 逐 渐 成 为长 白 山人 参 的集 散 地 。每 到 人 参 收 获 的 时 候 ,人 们 就 纷 纷 携 宝 下 山 出售 ,还 举 办 各种 庆 祝 活动 ,这 种 活 动延 续 下 来 ,成 为 一 种 传 统 。1 9 8 7 年, 抚 松 县人 大常 委 会 决定 每 年 的 9月 1日至 5日为 “ 中 国 抚 松 长 白山 人参 节 ” 。同 时通 过 人 参 电视 频 道 、开 通 人 参 专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中草药研究中的运用#植物组培#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中草药研究中的运用#植物组培#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中草药研究中的运用#组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也即是一种将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的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入含有合成培养基的瓶中,在无菌条件下使之生长或发育的方法。

这项工作自动控制50年代后期至今巳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诱导培养胡萝卜的体细胞分化成完整植株,由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形成了单倍体的植株。

从而证明了植物每个体细胞都有形成整体植物的潜在能力,如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离体培养的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其分化器官和再生成植株。

70年代以后有关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得到了很诀发展,如烟草、曼陀罗、颠茄、胡萝卜、油菜等能从其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分化长成胚或完整的植物,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已经能使烟草属和矮牵牛属的杂种细胞增殖分化成杂种植株。

因此,运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比较简单易观察的条件下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繁殖、生长和分化,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从而为解决农业生产和药物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有若干重要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一为营养繁殖系的快速繁殖,如以甘蔗为例,原来每亩要用蔗种0.5~1吨,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幼苗进行栽培可节省大量蔗种。

又如贝母繁殖率非常低,而用组织培养分化出的三个月左右的鳞茎,其大小就相当于用种子繁殖二年生的鳞茎,另一为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工业生产,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一般都从植物体提得,其产量和质量难免要受到植物的遗传性、生长条件、收获时间及贮藏和运输等因素所影响,如果能采用类似培养微生物产生抗菌素的方法生产有效成分,就可克服这些缺点,这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缓慢、产量低、价值贵重的植物药更有意义。

如近年来已大量培养人参组织,并提取有效成分,因此利用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成分,探索天然药物生产工业化的途径是当前药物生产的一个新方向,随着大规模人工培养技术的成功,就有可能用组织培养法来代替全植物提取有效成分,这项工作将是未来研究植物药的中心课题之一。

我国药用植物的调查报告

我国药用植物的调查报告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综述姓名:蓝国栋班级:10级土木8班学号:20101873摘要: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在药用植物开发利用领域上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要用植物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研究和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不足。

本文对我国药用植物的概况、近年来我国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药用植物;概况;开发利用;现状;建议总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的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材生产的源头,是优质中药材形成的物质基础,种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材质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临床用药疗效。

因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作持续、稳定地保证人民健康需求的物质保障,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正文:1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中国现有药用植物资源383科2309属11146种,占中药资源种类的87%。

在药用低等植物资源中,菌类种数最多,以真菌为主,常用药材有冬虫夏草、灵芝,等。

药用藻类以海洋藻类种数最多,有120种以上,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等。

药用地衣较多的有梅衣科、松萝科、石蕊科等,约占药用地衣种数的77%,常用种有破茎松萝、长松萝,等。

苔藓类主要药用种类有地钱、石地钱、蛇苔(蛇地钱),等。

蕨类属为孢子植物之首,较重要的是石松亚门和真蕨亚门,占药用种数的98%,:453-454]。

在药用高等植物资源中[1],种子植物占90%以上,是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其中裸子植物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最重要的是松科,有10属113种29变种,柏科有8属29种7变种,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都含有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我国有1属10种,均可药用。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紫杉醇。

麻黄科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

人参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人参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5人参研究GINSENG RESEARCH 2023年第5期[1]Panax ginseng C.A.Mey.,,,,,,“”。

[2],、、、、、,、、、。

、。

,,[3]。

《》。

,,,。

“”,“”,“”。

,、、,、,,[4]。

[5],(、、、、、)、(、、、)、(、)、()、(),,,、。

“”“”[6],、,,。

,,。

,。

1人参愈伤组织诱导(callus),。

,。

[7]1964Heller ,。

,,、、、、,[8]。

[9],,[10]10、、,,[11]。

[12],,,;;;、(1∶1)、(1∶1)。

,,、、、,,,[13]。

[14]、,MS+2,4-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3mg ·L -1+BA (Benzylaminopurine,)0.5mg ·L -1+NAA (1-Naphthylacetic acid,)0.5mg ·L -1+KT荆礼1,袁欣月2,张巍3,齐滨2*(1.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长春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130117;3.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长春130117)摘要:,、。

、、,、,。

关键词:;;;;;基金项目:、(2021YFD1600903-02);(S202210199001X)。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

E-mail:***************.DOI:10.19403/ki.1671-1521.2023.05.01349(kinetin,)0.5mg·L-1;MS+2,4-D3mg·L-1+KT1mg·L-1。

[15],KT1mg·L-1、NAA0.66mg·L-1、2,4-D2mg·L-1、6-BA(N-(Phenylmethyl)-9H-purin-6-amine,6-)0mg·L-1,,94% 1.9。

押新高考卷 细胞工程(含解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1)

押新高考卷 细胞工程(含解析)-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1)

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押单项选择题细胞工程考向01 植物细胞工程1.(2024·浙江·高考真题)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图。

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 A .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细胞工程的概念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如菊花的组织培养)培养基须保持适当的温度、(2)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3.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植物组织的发育方向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简记为:“高”根,“低”芽,“中”愈伤栽培稻甲产量高、品质好,野生稻乙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提醒①光照: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对有些植物来说,避光培养有利于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当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和叶时,一定要有光照,有利于叶片内叶绿素的合成。

②植物组织培养中所需的碳源一般为蔗糖,原因是蔗糖既可提供充足的碳源,又可维持相对适中的渗透压。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无性生殖(1)概念与原理(2)过程其中之一是将秸秆碎化后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

(3)意义在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①快速繁殖: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②作物脱毒:利用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①次生代谢物次生代谢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一般在项目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原理染色体变异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突变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产生突变,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过程杂交→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纯合二倍体植株(以二倍体为例)成胚状体等结构C.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11.(2021·福建·高考真题)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矮牵牛新品种,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综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其再脱毒、快繁、育种与有机化合物工业生产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本文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的前景作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进展1.理论起源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在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人参细胞工程研究概况

人参细胞工程研究概况

充物 、 水质等因子进行 了实验。上世纪 8 年代始, 0
各 国学 者纷 纷开 展 了人 参 体 细胞 胚 胎 发 生 的研 究 。 19 9 9年 , hi C o 等 以子 叶 为外 植 体通 过 体细胞 胚 胎 发生 获得 了再 生植株 。
行大规模培养和能提供大量均匀一致的培养物。人 参细胞悬浮培养始于上世纪 7 年代。据介绍 , 0 日本 在 7 年代开始人参细胞大规模发酵培养工作 , 8 0 到 0 年代已筛选 出人参皂苷含量高 、 稳定的高产细胞系。 随后 , 大量文献报道 了关于人参次生代谢调控 的研 究 。如采用 不同外植 体 、 改变培 养基 成分 、 添加 不 同 种类 和浓度 的 生 长调 节 物质 及 采 用 不 同培 养 方 式
6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维普资讯
等。在 诱导 子 的应 用 方 面 , 长 军 等 采用 四种 真 刘
菌的菌丝体作为诱 导子处理人参悬浮细胞 , 发现人 参皂 苷 的合成 有 明 显增 加 , 促 进人 参 细 胞 培养 物 并
中次生 代谢产 物 的外 泌 , 时增 强 细胞 对 蔗 糖 的摄 同
( 吉林 农业 工程 职 业技 术 学院 , 吉林公主岭
16 0 ) 3 10
[ 摘
要] 本文就人参细胞工程方面 , 对前人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进行 了分类和综述 , 为人参细胞 工
程 的进 一步研 究提供 了一定 的理论参 考 。
[ 关键词 ] 人参 ; 培养; 发根 [ 中图分类号 ] 1[ Q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9_73 20 )3 0 8-3 1o_27 ( r 0—0 6_0 07
苷不仅 可为工 业 化 提供 了充 足来 源 , 且 可 以节 省 并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通信作者] *高文远,Tel/Fax:(022)87401895,E-mail:pharmgao@1934年,White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植物细胞的体外培养。

1939年,White和Gautheret首次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植物组织和器官的人工无菌培养技术。

1940—1976年,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培养基的筛选和培养方法的探索,使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成一门精细的实验科学,在选材消毒、接种培养、诱导筛选、继代保存、分离鉴定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

1956年,第一个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天然产物的专利诞生了。

到目前为止,通过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研究过的药用植物超过400种,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到的次级代谢产品在600种以上,其中60多种药用植物代谢物含量超过或等于原植物的含量。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研究的大部分内容是通过高产组织或细胞系的筛选与培养条件的优化等,以期降低成本及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或者通过对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来达到相同的目的[1]。

同时,许多科学家向药用植物工业化培养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 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1.1 药用植物悬浮细胞培养中物理因素的优化对于药用植物悬浮细胞培养来说,环境中的许多物理因素对细胞的生长、目标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温度、光照、pH、电场、磁场、电磁辐射、机械力以及超声波等在药用植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常培养温度控制在20~28 ℃,最适温度为(25±2)℃[2],但不同植物的最适温度不同,且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所需的温度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因此选择合理的培养温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对于细胞生长以及产物合成十分关键。

Hoopen等[3]曾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细胞的培养过程,Takeda等[4]对草莓细胞的培养过程分别进行温度的阶段性调控,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物的产率。

人参植物干细胞学术文献

人参植物干细胞学术文献

人参植物干细胞学术文献第一章总论1人参属植物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1。

人参属植物的研究历史人参属植物在我国的利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100年来利用的发展速度加快,栽培面积扩大很快,成为我国中药材中种植最广泛的一类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近20年间我国人工栽培人参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参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野生资源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产量逐渐下降。

目前全世界野生人参的总产量只占人参总产量的2%,我国人参资源居世界首位。

2人参属植物组织培养的初步实验。

2。

人参的开发利用情况其它用途(4)保健品、化妆品及食品。

目前人参的各种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抗疲劳、增强体力方面,倍受人们重视,相继研制了不同规格的人参粉末和提取物,还有许多将人参加工成了食品,如人参口服液、人参糖果、人参饼干等。

3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人参皂甙、黄酮类、挥发油、蛋白质、油脂、树脂、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淀粉等成分。

3。

人参的药理作用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人参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临床使用证明,对神经系统有兴奋、增强记忆、改善学习能力、增强体力、改善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镇静催眠、抗抑郁、抗衰老、改善心肌缺氧及心律失常、调节血压、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轻化疗和放射性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改善睡眠等多方面作用,对血液系统可以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促进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蠕动、缓解痉挛、抑制溃疡、抑制胃酸分泌、助消化等作用,对循环系统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黏度等作用,对呼吸系统有增强体力、增加肺活量、缓解疲劳等作用,对内分泌系统有延缓性腺衰老、改善内分泌失调、激发性功能等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促进免疫系统成熟、抑制免疫系统衰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人参知识点总结

人参知识点总结

人参知识点总结一、植物学特征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株高20~60厘米,根形似人形,故名“人参”。

人参有红参和白参之分,其中红参是指成熟的根,呈红褐色;而白参是指幼年或新鲜采挖的根,呈淡黄色或浅灰色;此外,还有水参、果参等。

1. 叶:人参叶互生,掌状复叶,小叶5~9枚,长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叶缘有锯齿。

2. 花:人参的花小而黄绿色,聚伞花序状花序。

3. 根:人参的根茎粗大,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粗者有指腕粗,表面黄棕色,有分枝,具皱纹,茎瘤状突起体众多,残留纤维及根痂,横切面呈淡黄白色或淡红褐色,具明显的放射状纤维束。

4. 种子:种子黑色,椭圆形。

以上是人参的主要植物学特征,通过对植物学特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鉴别人参,确保其药用价值。

二、化学成分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等,其中皂苷和多酚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

1. 皂苷: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Rg1、Rg3、Re、Rf等。

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改善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2. 多酚类化合物:人参中富含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类、黄酮苷、鞣质、酚酸类等。

这些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3. 挥发油:人参中的挥发油含量较低,但其具有明显的芳香气味,对人参的品质和功效有一定影响。

4. 氨基酸:人参中富含氨基酸,尤其是人参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体力恢复等作用。

除此之外,人参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铁、锌、锰、铜等以及维生素B1、B2、C、E等,这些成分也对人参的药理作用和保健价值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药理作用人参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医传统上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认知功能等,其药理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1. 抗疲劳作用人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提高机体适应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延缓疲劳程度。

多组学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抗根部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多组学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抗根部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LI Yashu1, ZHANG Ning1, LI Ranqi1, ZHANG Jingjing1, HOU Wei1, LI Yali1, QU Zhengyi1, ZHENG Peihe2※
(1. Institute of Special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lin Key Laboratory of Cul-

在不同真菌胁迫下具有特定
的功能,转录水平上,
对丝核菌(
)较敏感,
对灰霉菌(
)和
胶孢炭疽菌(
)较敏感[37]。Pulla 等[38]
最初报道 PgPR10-2 响应对各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
人参
基因在根中表达丰富,其转录本对多
种病原菌和非生物刺激均表现出上调,可能是通过调
节核糖核酸酶活性在转基因烟草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的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人参
基因定位于
细胞质,且拟南芥的转基因株系抗真菌活性增强,该基
因可能通过 JA 信号通路参与相关的防御反应[39]。王
敏[40]的研究同样表明人参 PgPR10 对人参根腐病、立
枯病和黑斑病等多种病害病原菌有抑菌活性。KIM等[41]
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得到PR4 基因家族的基因

定位于细胞质,PnCHI1[32]、PnSN1[23,24]、PnDEFL1[24]、
PnDIR1[25,26]和 PnOLP1[31]定位于细胞壁;平板抑菌试
验表明
[32]、
[24]、
[25,26]、
[28]、
[33]、
[19]、
[34]、

人参育种研究进展

人参育种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85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DOI:10.16720/ki.tcyj.2021.036人参育种研究进展张晶晶,张宁,华霜,于营,崔丽丽,宋娟,姚丽娜,郑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2)摘要: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故其育种研究极为重要。

随着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的应用加快了育种的进程,人参育种方面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对人参育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挖掘和创造人参优良农艺性状和育种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参;育种;多组学技术;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S567.5+1.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21(2021)02-0085-06ZHANG Jing-jing,ZHANG Ning,HUA Shuang,YU Ying,CUI Li-li,SONG Juan,YAO Li-na,ZHENG Pei-he※(Institute of Special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chun130112,China):Ginseng is a rar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with high medicin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so its breeding research is very im-portan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reeding technology,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reeding has accelerated the breeding process,and the research of ginseng breeding has also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s.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ginseng breeding technology was reviewed,an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were prospected,Which w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creation of excellent agronomic trait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new ginseng breedingtechnology.:Ginseng;breeding;multi-omics technique;molecular markers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百草之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3、TL R2、TL R4、D ectin21、甘露糖受体,但是由于多糖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想象,多糖受体也是多样的,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多糖受体被揭示。

多糖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策略将是以作用的受体为信号传入的起始点,以某种细胞效应(如吞噬、趋化、合成或分泌细胞因子)为终点观测指标,确定其中的信号转导通路。

通过研究有望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建立新的药物筛选模型提供信息。

References:[1] Yan J,V etvicka V,X ia Y,et a l1Beta2glucan,a“specific”bi o logic response modifier that uses antibodies to targettumo rs fo r cyto toxic recogniti on by leukocyte comp lem entrecep to r type3(CD11b CD18)[J]1J Imm unol,1999,163(6):3045230521[2] Cheung N K,M odak S1O ral(1→3),(1→4)2beta2D2glucansynergizes w ith antigangli o side GD2monoclonal antibody3F8in the therapy of neuroblastom a[J]1Ch in Cancer R es,2002,8(5):1217212231[3] Cheung N K,M odak S,V ickers A,et a l1O rally adm inis2tered beta2glucans enhance anti2tumo r effects of monoclonalantibodies[J]1Cancer Imm unol Imm unother,2002,51(10):55725641[4] Hong F,H ansen R D,Yan J,et a l1Beta2glucan functi ons asan adjuvant fo r monoclonal antibody i m m uno therapy byrecruiting tumo ricidal granulocytes as k iller cells[J]1CancerR es,2003,63(24):9023290311[5] Yoon Y D,H an S B,Kang J S,et a l1To ll2like recep to r42dependent activti on of m acrophages by po lysaccaride iso latedfrom the radix of P la ty cod on g rand if lorum[J]1In tImm unop ha r m acol,2003,3(13214):1873218821[6] H an S B,Yoon Y D,A hn H J,et a l1To ll2like recep to r2m e2diated activati on of B cells and m acrophages by po lysaccha2ride iso lated from cell culture of A can thop anax sen ticosus[J]1In t Imm unop ha r m acol,2003,3(9):1301213121[7] A ndo I,T sukumo Y,W akabayash i T,et a l1Safflow erpo lysaccharides activate the transcri p ti on facto r N F2kappa Bvia To ll2like recep to r4and induce cytok ine p roducti on bym acrophages[J]1In t Imm unop ha r m acol,2002,2(8):1155211621[8] A derem A,U levitch R J1To ll2like recep to rs in the inducti onof the innate i m m une response[J]1N a tu re,2000,406(6797):78227871[9] L ien E,M eans T K,H eine H,et a l1To ll2like recep to r4i m parts ligand2specific recogniti on of bacterial li popo lysac2charide[J]1J C lin Invest,2000,105(4):49725041[10] Zhang D M,M ao B L1R ecent advances on researches ofTo ll2like recep to rs[J]1L if e S ci R es(生命科学研究),2002,6(1):362391[11] B row n G D,T aylo r P R,R eid D M,et a l1D ectin21is am aj o r beta2glucan recep to r on m acrophages[J]1J E xp M ed,2002,196(3):40724121[12] B row n G D,H erre J,W illiam s D L,et a l1D ectin21m ediatesthe bi o logical effects of beta2glucans[J]1J E xp M ed,2003,197(9):1119211241[13] A riizum i K,Shen G L,Sh ikano S,et a l1Identificati on of anovel,dendritic cell2associated mo lecule,dectin21,by sub2tractive c DNA cloning[J]1J B iol Che m,2000,275(26):201572201671[14] Grunebach F,W eck M M,R eichert J,et a l1M o lecular andfunti onal characterizati on of hum an dectin21[J]1E xp H e m a2to,2002,30(11):1309213151[15] Yoko ta K,T akash i m a A,Bergstresser P R,et a l1Identifica2ti on of a hum an homo logue of the dendritic cell2associatedC2type lectin21,dectin21[J]1Gene,2001,272(122):512601 [16] H er m anz2FR alcon P,A rce I,Roda2N avarro P,et a l1C lon2ing of hum an D ECT I N21,a novel C2type lectin2like recep to rgene exp ressed on dendritic cells[J]1Imm unog enetics,2001,53(4):28822951[17] Chen H L,L i D F,Chang B Y,et a l1Effects of lentinan onbro iler sp lenocyte p ro liferati on,interleuk in22p roducti on,and signal transducti on[J]1P ou lt S ci,2003,82(5):76027661[18] L i M C,L iang D S,Xu Z M,et a l1Effects of Ganod er m a(Ganod er m a lucid um)po lysaccharide on PKA activity ofm urine peritoneal m acrophages[J]1Ch in T rad it H erb D rug s(中草药),2000,31(5):35323551[19] H su M J,L ee S S,L ee S T,et a l1Signaling m echanis m s ofenhanced neutroph il phagocyto sis and chemo taxis by thepo lysaccharide purified from Ganod er m a lucid um[J]1B r JP ha r m acol,2003,139(2):28922981[20] L i Y W,M a L1TL R42M D2Signaling pathw ay induced byendo toxin[J]1Ch in P ha r m acol B u ll(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2):12121251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陈 巍1,高文远13,贾 伟2,段宏泉1,肖培根3Ξ(11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 300072;21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 200030;3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4)摘 要: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试管苗再生、悬浮培养、反应器培养及转基因器官培养等5个方面介绍了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日本和韩国已经分别实现了人参悬浮细胞和不定根培养的工业化;我国尽管已经开发了人参愈伤组织的一些产品,但在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工业化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关键词:人参属;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中图分类号:R28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4061605Advances i n stud ies on tissue and cell culture i n m ed ic i na l plan ts of P anax L1 CH EN W ei1,GAO W en2yuan1,J I A W ei2,DUAN Hong2quan1,X I AO Pei2gen3(11Co llege of Phar m aceut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T ianjin U niversity,T ianjin300072,Ch ina;21Schoo l of Phar m acy,Ξ收稿日期:2004206211:(022)87401895:@..Shanghai J iao Tong U 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 ina;31Institute of M edicinal P lant,Ch inese A cadem y of M edical Sciences and Pek ing U ni on M edical Co llege,Beijing100094,Ch ina)Key words:P anax L1;tissue cu ltu re;cell cu ltu re;b i o reacto r 人参属包括许多著名的药用植物,如人参P anax g in2 seng C1A1M ey1、西洋参P1qu inquef olius L1、三七P1 p seud o2g inseng var1notog inseng(Burk ill)Hoo et T seng、竹节参P1jap onicus C1A1M ey1和珠子参P1jap onicus C1 A1M eyer var1m ajor(Burk ill)C1Y1W u et K1M1Feng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