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实验中学2012级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2014.4

合集下载

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

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复原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今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疆威逼。

这一改变反映出(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减弱了边地的防卫力气C.明朝对蒙古实行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谐2.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通过搜集史料证明:在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卢修斯把自由和财产赐予英国教会,当卢修斯写信给阿莱赛利乌斯教皇请他到英格兰传授罗马法时,教皇回信说卢修斯不须要罗马法,因为他已经有了不列颠法律。

亨利八世此举的目的是A.否定教会权威 B.证明君权神授C.没收教会财产 D.建立民族国家3.1977至1979年,中心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B.留意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C.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4.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进行互市。

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的儿子谅柞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

”后来因其待宋不尊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

这表明宋朝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懦弱性B.对外贸易政策的敏捷多变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疆贸易5.下图为2024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状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A.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C.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旺盛 D.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6.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始终占据主导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税收结构的改变肯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7.汉武帝元狩五年起先发行下图货币,代替了秦代困难的货币制度,成为特别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易于携带、计重,始终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史试卷〔B卷〕问卷总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题2分,在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卷。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孙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2.下面是朱熹为XX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选项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4.以下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筹算法地动仪?授时历??黄帝内经??齐民要术?A.B.C.D.5.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开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③宋朝风俗画的开展④魏晋书法形成和开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以下思想不属于苏格拉底的根本思想的是A.人是无知的,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够完善自己B.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C.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D、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7.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山东潍坊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史

山东潍坊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史

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不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

据此回答1~6题。

1.一战前夕,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盟的原因是()A.英与法、俄没有殖民地利益冲突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法、俄联系C.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D.三国同盟威胁世界安全2.确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最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的国家性质B.战前世界的主要矛盾C.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D.交战大国的战争目的和结果3.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4.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

”以下各项,实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C.突尼斯歼灭战D.阿拉曼战役6.导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得以发生的共同因素有()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③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④法西斯政策的推行⑤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⑥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A.①②③B.③④⑥C.①②⑤D.②⑤⑥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社会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确立、调整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司马迁B、希罗多德C、索福克勒斯D、亚里士多德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商鞅变法B、秦灭六国C、楚汉争霸D、三国鼎立3、题干: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编写的一部著名天文著作是:A. 《授时历》B. 《天工开物》C. 《梦溪笔谈》D. 《九章算术》4、题干: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成为了世界五强之一B.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C.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南京签署了《双十协定》D.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5、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巩固统一的措施?A. 集权制度B. 书同文、车同轨C. 修建长城D. 实行郡县制6、题干: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实行“贞观之治”B. 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C. 唐朝与吐蕃和亲,加强了民族团结D.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7、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错误的是()A. 秦始皇通过战争手段实现了统一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是秦国原有的货币体系8、题干: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事件,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实行了贞观之治,使国家进入繁荣时期B. 唐朝设立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C. 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唐朝由盛转衰D. 唐朝与吐蕃、回纥等民族关系紧张9、关于以下哪个事件,可以说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 10、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谭嗣同11、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2、题干: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启蒙第一人”?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魏源13、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14、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5、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6、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西汉建立C.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D. 隋朝统一中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国与国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夷夏关系2、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爱人如己,崇尚和平C 、清心寡欲,顺应自然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忠恕”之道B、“道生万物”C、“无为而治”D、“天法(效法)道,道法自然”4、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确立正统地位的A、唐太宗B、宋太祖C、汉武帝D、秦始皇5、太学的建立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关键因素是A、太学是官办学校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C、太学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D、一般地主子弟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6、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的思想家著有A、《四书章句集注》B、《读通鉴论》C、《焚书》D、《天下郡国利病书》7、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A、《诗》《书》《礼》《乐》B、《春秋》《论语》《孟子》《老子》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D、《庄子》《中庸》《墨子》《老子》8、心学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分别是A、韩愈、李翱B、程颢、程颐C、朱熹、陆九渊D、陆九渊、王阳明9、李贽称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0、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君主批判思想B、经世致用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C、王夫之《船山遗书》D、李贽《续焚书》12、以医学著作中,成为中医学奠基之作的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13、浑仪主要用于A、计算圆周率B、进行天文观测C、进行地震测量D、确定航海位置14、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其涂在答题卡上,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60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致事”的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的巩固 B.中央集权的加强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3、《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开始实行分封制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D.礼乐制度的崩溃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B.确立皇帝制度C.置“三公”“九卿” D.全国郡县化5、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此机构应是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6、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7、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地方行政长官B.由皇帝直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铸造钱币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力控制的工具8、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

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形成了区域文化认同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D.早期国家进一步发展2.下表为先秦典籍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华传统文化( )C.强调多元互鉴D.蕴含环保思想3.东晋成帝时期,礼拜王导夫妇的君臣“殊礼”成为常制,郊祀礼也发生变化,象征帝后的太微、轩辕与代表宰辅的三台、文昌并立。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B.士族专权影响政治礼仪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冲击D.政权分立削弱君主权力4.两税法颁行后,中央收回了藩镇节度使、州刺史等的地方制税权,交回户部统一管理;中央除派专员到各州分配定额税外,还任命了两税使、监察御史对征税行为进行监管。

上述举措的目的是( )A.创新赋税制度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削弱地方财权D.重构财政管理体系5.如表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该学规很快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此后历朝书院学规的范本。

这是由于该学规(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D.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6.清朝时期的徽商鲍廷博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所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网罗天下著述,又收编各类遗编,共781卷。

乾隆年间,四库全书馆征集天下遗书,鲍廷博进呈626种,被《四库全书总目》著录250种。

据此可知鲍廷博致力于( )A.学术研究的开展B.古籍的真伪辨别C.商人地位的提升D.文化的保护传承7.送王船是15至17世纪流行于中国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

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该民俗活动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社群的传统活动。

多年来,当地众多的印度裔和马来原住民也乐于参与其中。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高二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l50分。

考试时刻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晰。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先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假如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小孩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小孩会改正错误。

B.认为小孩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小孩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格地惩处他,使他可怕,以防再犯D.认为小孩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行,应择善而居2、《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

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显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变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4、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张仲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B.孙思邈—扁鹊—张仲景—李时珍C.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D.扁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5、“Know yourself”是哪位哲人的名言: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斯多德6、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败兴的讽刺画。

2012年高二下册期中联考历史卷(附答案)

2012年高二下册期中联考历史卷(附答案)

2012年高二下册期中联考历史卷(附答案)2012年高二下册期中联考历史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了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的是A.“解负令”的颁布B.设立四百人会议C.恢复公民大会D.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2、梭伦诗句称:“我手执一个有利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站着优势。

”其中“两个阶级”指A.奴隶主和奴隶B.贵族和平民C.地主和农民D.贵族和奴隶3、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旧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4、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而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他处。

这个故事说明A.守旧贵族反攻倒算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5、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

”该措施的目的是A.践行“小国寡民”思想B.扶植新兴地主成长C.鼓励按军功授爵位D.鼓励发展小农经济6、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

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B.佛教进一步盛行C.汉化政策的影响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7、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A.知识丰富B.诗辞文章写作C.政治D.汉族文化8、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珈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有答案)

高二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家范的《中国历史通论》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里,谈到了西周政治的一大特点,即A.天子并不掌握实权B.中央实现绝对集权C.贵族权力超越天子D.地方拥有自治权力2.古代中国的牌坊多建于祠堂前或村口,起着教化族人、警示来者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中国A.重视文化修养B.宗族观念浓厚C.宣扬安土重迁D.崇尚高官厚禄3.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

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晋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说明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B.齐国当时实力最大C.宗法分封制受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4.以下是两幅古代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汉武帝于首都长安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三河、弘农七郡,其主要目的是A.冲击宗法关系B.削弱封国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地方秩序6.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B.皇权遭遇相权严重挑战C.赋予监察官员更大权力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7.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

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

山东省诸城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岳麓版f

山东省诸城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岳麓版f

某某诸城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 C.墨家D.道家2.“功虽疏必赏,过虽近必株”、“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某某。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某某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4. “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5.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 、b 、c 、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a处:秦崇尚法家,导致此时儒家受到抑制 B. b处:得到汉代统治者认可C. c处:社会动荡、某某兴盛,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D. d处:明朝思想批判推动儒学新发展6. 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7.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当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秦始皇在听取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汇报工作,这一地方行政长官应该是( )A .诸侯B .县令C .郡守D .太尉 2、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课堂上有4位同学对“中央集权”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哪位同学表述较准确( )A 、皇权至高无上,实行个人独裁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嬴政自称始皇帝,实行王位世袭制D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4、秦始皇被不少史学家视为“千古一帝”。

下列各项中,属于秦始皇开创的第一有( ) ①第一次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②第一次进行全国文字统一工作 ③第一次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④第一次组织统一的科举考试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5、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一记载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6、不应该在电视剧《贞观长歌》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 ) A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 .唐玄奘西行天竺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在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 7、文成公主和亲是与下面哪个少数民族政权:( )8、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 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一认识表明( ) A .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 .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 C .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 .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2.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

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A .“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B .“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

……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C .“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D .“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审判与处死了英王查理一世。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A .君主立宪的观点B .革命权利的学说C .社会契约的理念D .天赋人权的思想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民主共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城市实验中学 2012级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4.4.22(供人文倾向学生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这反映出A.政治权力按血缘关系分配 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 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2. 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

但“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

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春秋战国,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B.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推行C.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D.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3.“封建制”本意即为“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土。

按照上述含义,下列现象不属于此处所指“封建制”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C.明太祖封七子朱榑于青州 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亲王4. 《封建论》记载:“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

”周初的这一做法A. 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B. 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 有利于巩固等级秩序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 二者均有弊无利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6.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指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这次“转型”的第一次含义是A. 由“家天下”到“公天下”B. 由“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C.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D.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7.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 B.宣扬君权神授C.树立专制权威 D.制造暴政依据8. 有学者指出,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的两次大一统。

西周大一统,靠的是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秦的大一统,靠的是法律制度。

中国的大一统,是靠这两股力量共同造就的,这段材料说明维系“大一统”的特点是A.地域统一 B. 权利集中 C. 礼法结合 D. 官吏任免9.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10. 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三公九卿制B. 三省六部制C. 内阁制D. 军机处11. 北大教授吴宗国提到,秦始皇和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辛苦的皇帝。

其“辛苦”的共同原因是A.新制初创,尚不完备 B.废除丞相,皇帝集权 C.实行分封.地方权重 D.内阁权重,威胁皇权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12. 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

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13.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的形成主要影响是A. 武功增强B. 商业发展C. 政权开放D. 儒学受抑14.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评价的是A. 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B. 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 八股取士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5. “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A. 宰相有职无权B. 皇权至高无上C. 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 尚书省地位下降16.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戳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7. 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

其中“年谊”是指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18. 《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转运使。

”其目的是A. 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B. 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C. 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D. 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1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三省六部制②宋朝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在地方设置通判③明朝的内阁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0. 《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材料说明宰相A. 职责明确,相权独断B. 佐理国政,位尊权重C. 百官之首,君相平行D. 君尊臣卑,形同虚设21. 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一观点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的实质是A. 独裁政治B. 贵族政治C. 分权政治D. 官僚政治22.“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自由言论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

”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A. 郡县制B. 刺史制度C. 科举制D. 谏议制度23. 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空白处应是A. 兵部B. 枢密院C. 内阁D. 军机处24.《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龙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A.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B. 君臣之间等级森严C. 纺织技术水平甚高D. 中央集权由盛转衰25. 晚年的乾隆帝认为“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何则?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

”这句话本质上反映出清代A. 皇权至高无上B. 官僚集团平庸C. 监察体制完备D. 社会政治稳定高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诸城市实验中学 2012级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4.4.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DADAB 6—10 DCCDB 11—15ABCCB 16—20 DCCAB 21—25 DDBA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答案要点:(1)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2)制度:三省六部制。

(2分)作用:共议国政,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6分)(3)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地方上强壮的士兵挑选到中央,编成禁军;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设通判对其进行牵制;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转运中央等。

(6分)(4)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建立到完善到不断强化的过程。

(2分)27.答案要点:(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

(2分)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2分)(2)影响:功利之风盛行。

(2分)认识:使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形成重利轻义,好战嗜杀的血腥之风,容易导致暴政。

(4分)28.答案要点:(1)本质问题: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分)体现:维新派提出了定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但在变法中并未真正实施。

(2分)(2)教训: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心,毫不妥协;改革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改革要讲究策略,减少改革阻力。

(6分)29.答案要点:(1)王加丰从土地税改革的积极作用进行评价。

(1分)支持依据:废除了领主土地所有制,促进农业近代化。

(2分)杰里·本特利从其消极影响进行评价。

(1分)支持依据:加重农民困难(或牺牲农民利益)(2分)(2)作者评价的视角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选取的研究材料不同。

(4分,答出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