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全部教案
人美版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美版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学;格尔尼卡⼀、教学⽬标(⼀)充分发挥学⽣的⾃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让学⽣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体派的艺术⼿法。
四、教学准备:学⽣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法:欣赏法.理解法.六、教学过程:(⼀).导⼊:1、联系学⽣在⽣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学习的欲望。
(⼆)、学习新内容:1、直观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带来的⼼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此⽂转⾃斐.斐课件.园 品内涵应从⼏个⽅⾯⼊⼿。
3、学⽣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时期画家作品,认识⽴体主义的作画⽅法,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赏析作品:1、结合课件展⽰,引导学⽣观察⽜、马、母亲、灯、举灯的⼈、跳楼的⼈、逃⽣⼈的表情、姿态,⽤形容词或短句描述其带来的⼼理感受,并讨论、分析画⾯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法的应⽤。
3、分析作品⾊彩、构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对作品进⾏归纳性评价。
(四)、总结赏析办法:1、在深⼊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法:看⼀看,找⼀找,想⼀想。
(五)练习活动:联系1937我国⼈民⽣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的情绪,尝试⽤象征性的艺术⼿法、半抽象的绘画⽅法表现⾃⼰对战争的感受(六)、展⽰作品:1、学⽣展⽰作品,并进⾏⾃我评价与解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学、⾳乐等。
七、板书设计格尔尼卡⽜头:德国法西斯马;西班⽛⽆辜百姓课后反思:第⼀课艺术源于⽣活,⾼于⽣活课型:欣赏课⼀、教学⽬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进⼀步理解"艺术源于⽣活,⾼于⽣活。
人美版 最新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自学;格尔尼卡一、教学目标(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理解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绘画时对情绪的体现和认识,体味情绪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2、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也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你来设想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情绪下创作绘画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新内容:1、直观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品内涵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资料。
4、欣赏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时期画家作品,认识立体主义的作画方法,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赏析作品:1、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牛、马、母亲、灯、举灯的人、跳楼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态,用形容词或短句描述其带来的心理感受,并讨论、分析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解象征性艺术手法的应用。
3、分析作品色彩、构图对作品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
(四)、总结赏析办法:1、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说出现在对作品的感受及学习收获。
2、总结赏析这类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五)练习活动:联系1937我国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激起学生的情绪,尝试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半抽象的绘画方法表现自己对战争的感受(六)、展示作品:1、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与解释。
2、拓展知识,表达战争感受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戏剧文学、音乐等。
七、板书设计格尔尼卡牛头:德国法西斯马;西班牙无辜百姓课后反思: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单元总目标: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七年级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立体图象的表达
四、立体图象的表达
五、物象空间的表达
六、物象空间的表达
七、单色版画
八、单色版画
九、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十、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十一、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
十二、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
十三、策划出游活动
十四、策划出游活动(二)
十五、旗帜与标志
十六、帽子和文化衫
十七、袋和包
十八、出游活动综合展示
第1课时第1周星期一
课题一、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的认知目标: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比等手段,使学生。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
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第一课标志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赏寻觅和搜集各种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的分类与设计的根本规律,初步懂得标志设计的方法。
2 能力目标:为学校的某个园地或某项活动设计一枚标志,让学生体会标志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3 情意目标:结合观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标志的艺术美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以了解和认识标志的根本设计理念为目标,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寻觅搜集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的特点,了解它的特定性和象征性,独特性和易识别性,初步懂得标志设计的方法,结合学过的根本知识,进行标志的制作和设计练习,通过实践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制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标志的特点设计的理念。
难点:标志的创意构思设计。
四教学模式观赏————商量—————赏析—————商量—————练习——————品评五教学打算教师打算: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标志设计范例学生打算:搜集的标志设计资料学习用具*课时分配: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标志的根本知识构思完成草图第二课时:修改完善效果图第二课海报设计课型:设计、应用课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观赏各种海报,了解海报的种类和特点。
2、指导学生为学校艺术节设计绘制海报,让学生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和绘制特点。
3、结合观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并体会海报的艺术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海报和种类及特点,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制造力来设计绘制海报。
三、教具打算各种海报及海报应用的图片,影视资料,水粉颜料、剪刀、彩纸等。
学具打算设计海报应用的图片、影视资料。
设计海报用的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尺规或现在的图片素材,彩纸、胶水、剪刀、刻刀等。
四、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商量、探究发觉、合作应用,必要时适时点拨。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了帮助七年级学生更好地研究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而设计的。
教案涵盖了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研究特点和能力设置了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
通过本教案的使用,学生将能够系统地研究和掌握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
教学目标1. 了解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2. 掌握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章节划分,共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章:传统民间艺术2. 第二章:素描基础3. 第三章:色彩基础4. 第四章:水彩画基础5. 第五章:基础构图6. 第六章:空间透视7. 第七章:版画基础8. 第八章:实践与创作教学步骤1. 概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
2. 分章节讲解:根据教材章节内容,逐一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基本概念、技巧和实例演示。
3. 练与实践:通过练和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作品鉴赏:引导学生观看和分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5.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6. 总结与评价: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活动本教案中包含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课堂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个人练、作品展示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本教案中的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品评价和学科考试评价等多种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步。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七年级下册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题:美丽的艺术世界——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艺术相关知识,提高审美和艺术欣赏水平;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3. 掌握基本绘画技巧和材料,提高绘画水平;4. 培养学生的美术爱好和艺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本教学内容共涉及8个部分,具体如下:模块 1:绘画的基本素描时间:2课时(1课时上机绘制)模块 2:色彩基础时间:3课时模块 3:拓印的概念和技法时间:2课时(1课时拓印)模块 4:色彩对比的表现时间:3课时模块 5:剪纸艺术时间:3课时(1课时制作剪贴画)模块 6:速写基础与实践时间:4课时(1课时现场速写)模块 7:线条表现与构图时间:3课时模块 8:水墨画基础与应用时间:4课时(1课时上机绘制)三、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展示相关美术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的感受和理解;2. 演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提高绘画和手工艺术能力;3. 群体性活动和小组互助学习,通过合作实践,提高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师角色1. 指导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2. 观察者和评价者,对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进行评价;3. 学习顾问和艺术导师,为学生提供艺术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发展艺术素质和创造力。
五、学生角色1. 主体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掌握艺术知识和技能;2. 创造者和表达者,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个性;3. 相互学习和交流,加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考核方式1. 以课堂表现和作品为主要评价依据,考核主要包括技巧的掌握和创作的表现;2.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 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集
课题:创作独特的形象,拼贴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拼贴画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了解和掌握拼贴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10分钟)
1.向学生简要介绍拼贴画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展示一些著名的拼贴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拼贴画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约10分钟)
1.解释什么是拼贴画,以及它的特点;
2.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拼贴画的构成要素。
三、制作方法演示(约15分钟)
1.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拼贴画制作方法,如选择素材、剪切、粘贴等;
2.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制作一幅简单的拼贴画作品。
四、课堂实践(约50分钟)
1.让学生自由选择素材,根据自己的主题创作一幅拼贴画作品;
2.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的制作过程,提供有关技巧和建议;
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材料和组合方式。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约15分钟)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简要介绍作品的主题和创作
过程;
2.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评论和提问,共同欣赏和评价作品。
六、课堂小结(约5分钟)
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2.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创作并尝试更多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扩展活动:
1.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拼贴画作品,并组织展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案篇一: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格尔尼卡》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第一课的内容,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
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场面。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
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
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作品《格尔尼卡》,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
认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时代、生平以及主要的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象征性绘画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册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示范法:示范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讲解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章:素描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素描的定义和分类2. 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基本的素描技巧和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基本的素描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示范法:示范基本的素描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讲解素描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基本的素描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色彩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定义和分类2. 色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基本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色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基本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方法的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色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2009-05-16 13:50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单元总目标: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人美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导学须知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一、导学“八认真”1. 认真搜集资料2. 认真备导学案3. 认真上高效课4. 认真辅优补差5. 认真实习实作6. 认真批改作业7. 认真考核评价8. 认真反思总结二、导学“六要素”1. 教材要让学生读2. 问题要让学生提3. 过程要让学生说4. 规律要让学生找5. 实验要让学生做6. 结论要让学生下三、导学“五原则”1. 胸中有纲2.心中有书3.脑中有题4.目中有人5.手中有法四、学习“三方式”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
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即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
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第二课弘扬真善美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分析: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美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
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第一课了解纹样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纹样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几何形状等题材,经过一定的构图和色彩搭配设计而形成的具有装饰美感的花纹。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全部教案
1234生:平面的图像有长、宽、立体的图像有长、宽、高。
师:对,也就是说一个是二维的平面空间表达,一个是三维的立体空间表达,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就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表达即立体图像的表达,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像。
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呈现立体图像的概念---体形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三维立体形象,请同学们一起来观赏。
生活中的立体形象:建筑物、小车、礼品盒、蛋糕等等课件呈现图片---师:同学们也常常会看到生活中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课件呈现用立体图像表达的形象:楼房、车辆、物品等等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立体图像的表达有什么感觉生:形象生动、逼真师:说的好,运用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能最直观、最形象地体现出物体的形状、结构与特征,因此立体“多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
比如课本上的图例:“吸尘器产品说明书”图像的表达也同样具有记录、用柜的设计”等,那么,怎样来表达所看到的立体形象呢?有什么方法可学吗?展示手绘线描平面和立体的作品,请学生分析二者的差别,从而引出课题—立体图像的表达(提问、讨论)二、新课:(一)平面——立体正方体为例,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1、立体: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物体。
、什么是立体图像?2 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立体图像能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它们的形状、结构与特征。
3、PPT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形象:5长城、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篮球运动员的扣篮动作、雕塑作品、摄像机(二)立体图像与平面图像、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1这些立体图像比平面的图像更能够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当我们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许多形容的语言——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体的体积与量感。
人美版七年级下学期美术教案全集
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课同类色和邻近色第四课《色彩的对比》显性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学习材料:导入新课: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
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一、讲授新课:结合图片分析: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出示色相环)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50。
一180。
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4.山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5.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觉?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8.继续分析课件——艺术作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二、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出示部分运用对比色的剪贴画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练习。
l 作业展评: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课后小结:第五课色彩的调和第六课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教学内容分析:《用笔墨来说话》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三册“造型·表现”单元的第一部分。
教材内容主要是介绍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笔墨”,以及运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感情、“传达心灵的絮语”。
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是:“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本、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
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课:
课件呈现图像(方形和方块)
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
(二)立体图像与平面图像
1、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这些立体图像比平面的图像更能够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当我们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许多形容的语言——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体的体积与量感。
2、平面:二维空间无透视装饰易
立体:三维空间有透视真实难
3、展示图例:
(三)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受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
——手绘线条图像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并且是一种最简洁、最形象的日常交流的语言。
——与素描、色彩画相比较,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显得不仅快,而且还具有一种简洁、清爽的美感。
(四)手绘立体图像表达的三种形式:
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
这种方法能较真实地再现各种立体物象。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
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
这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现物象三维关系的本质特征。
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根据作者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关键:
描绘各种立体图像应首先把各种复杂图形在头脑里归纳成几个基本形体,只要表达出物体的三个面就能把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立体感表现出来。
(六)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练习:
选择一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物品。
四、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一、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二、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
三、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