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经典试题解析23

合集下载

2023年新教材天津高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2023年新教材天津高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详解】辅助性T细胞既能参与细胞免疫又能参与体液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CD4是辅助性T细胞(CD4+)上 一种膜蛋白,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CD8+)上的一种膜蛋白,因此CD4+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D8+只参与细胞免疫,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A.该酶基因突变B.该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C.该酶中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D.该酶在翻译过程中肽链加工方式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研究DNA结构时构建了DNA双螺旋的物理模型,研究减数分裂时可通过橡皮泥等工具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A正确;
B、卡尔文循环用14C进行标记探究,但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用的是对比实验法,分别设置有氧和无氧组进行探究,不涉及同位素标记,B错误;
B、核移植过程中需要处于MII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而过程1是培育试管动物,需要培育到适宜时期(桑葚胚或囊胚等时期)进行胚胎移植,B错误;
C、过程2得到的是克隆动物,是无性生殖的一种,不能大幅改良动物性状,C错误;
D、过程2克隆技术可得到大量同种个体,为过程3提供了量产方式;过程3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可导入外源优良基因,为过程1、2提供了改良性状的方式,D正确。
A HCO3-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一、全文概述高中生物遗传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30道经典题目及其解析,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二、经典题目与解析1.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题目1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题目2解析: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换,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

这种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3.遗传的基本规律:题目3-5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研究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题目6解析: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5.遗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题目7-8解析:遗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题目9-10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基因重组则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7.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形成:题目11-12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形成则是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物种间的遗传隔离逐渐加大,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8.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题目13-14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通过婚前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23讲 生物的变异(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23讲 生物的变异(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第23讲生物的变异1.(2023春·四川绵阳·高一统考期末)一个双链DNA(DNA片段1),在复制过程中解旋时,DNA片段1经过诱变处理获得DNA片段2,如下图所示,而后DNA片段2经过复制得到DNA片段3的示意图。

不考虑图中变异位点外其他位点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处理获得的DNA片段2的碱基序列与片段1的不同B.DNA片段3与片段1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C.DNA片段2至少需要经过3次复制,才能获得DNA片段3D.DNA片段2复制3次后,发生差错的DNA占DNA总数的1/22.(2023春·河北承德·高一承德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人的白化症状是由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酪氨酸酶是基因A编码的产物,某地经检测发现,基因A上的3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形成基因a1、a2、a3,均会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该实例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B.随机性C.低频性D.普遍性3.(2023春·四川南充·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B.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可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4.(2023春·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末)在正常的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下列关于DNA核苷酸替换或增减及其生物学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碱基替换为另一对碱基是最简单的突变,这种替换都发生在同类碱基之间B.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造成的突变,均造成翻译时所有密码子读取位移C.碱基替换或数目改变都有可能使该基因决定的多肽的氨基酸顺序发生改变。

D.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症,就是移码突变造成基因功能变化的实例5.(2023春·四川南充·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B.患者血红蛋白的结构没有改变C.根本原因是致病基因发生了碱基的增添D.红细胞发生的这种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6.(2023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病,严重时会导致患病个体死亡。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3)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3)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2012年2月,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存在于地球3万米高空同温层的芽孢杆菌可用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作为一种高效发电机,下列生物与芽孢杆菌结构相似的是()A. 黑藻B. 草履虫C. 蓝藻D. 艾滋病病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芽孢杆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黑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故A错误。

草履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故B错误。

蓝藻是原核生物,故C正确。

艾滋病病毒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 汉坦病毒(HTV)危害了上万人,HTV引发的心肺综合征是致命的疾病。

下列关于HTV 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深入研究HTV的特性,可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HTV来扩大病毒数量B. 分析HTV所含核酸碱基种类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C. HT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 HTV和大肠杆菌的具有相似的结构【答案】B【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所以不能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HTV来扩大病毒数量,A错误;不同的核酸的碱基有所不同,所以分析HTV所含核酸碱基种类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B正确;汉坦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C错误;HTV没有细胞结构,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两者结构不同,D错误。

【考点定位】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名师点睛】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3.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狼”的层次一致的是A. 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尖→小麦B. 骨骼肌细胞→骨骼肌→运动系统→马C.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水螅D.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小肠→消化系统→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生命系统的定义确定相关层次;识记植物中缺少系统层次;明确原生动物没有系统层次,难度适中。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暑假作业23专项训练五生物的进化综合基础训练含解析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暑假作业23专项训练五生物的进化综合基础训练含解析

专项训练五生物的进化综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为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2.下图表示地雀甲、乙、丙的进化过程,其中地雀丙由地雀乙进化而来。

地雀甲与地雀乙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地雀甲和地雀乙均不能与地雀丙交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地雀分别属于三个物种B.地雀丙的形成是由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引起的C.图2中地雀甲和地雀乙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D.地雀乙的可遗传变异都有利于形成地雀丙3.猎豹和斑马在长期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相互影响,二者不断进化和发展。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属于( )A.用进废退B.过度繁殖C.协同进化D.生殖隔离4.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A. 化石证据B. 比较解剖学证据C. 胚胎学证据D.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5.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40%,aa 个体占20%,Aa 个体占40%.则A 的基因频率为( )A.0.4B.0.6C.0.3D.0.26.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 )A. 新的形态结构B. 新的生理功能C. 生殖隔离D. 地理隔离7.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A.分子生物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C.比较解剖学证据D.化石证据8.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

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70%、30%B.50%、50%C.90%、10%D.80%、20%9.19世纪70年代,10对原产于美国的灰松鼠被引入英国,结果在英国大量繁殖、泛滥成灾。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生物试题解析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生物试题解析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生物试题解析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

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答案】B【分析】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解析】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血糖含量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A正确;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一般通过主动运输,B错误;CD、血糖浓度升高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可以进入肝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并合成肝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CD正确。

故选B。

2.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⑤合理密植,即裁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答案】A【分析】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生物-解析

202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生物-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 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 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 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 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答案】B【分析】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氧气、二氧化碳、脂溶性小分子。

2.协助扩散: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实现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3.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蛋白质和多糖这样的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为胞吞、胞吐,需要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详解】A、甘油、乙醇、苯这些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膜运输,A错误;B、血浆中K+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并需要载体蛋白,B正确;C、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葡萄糖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不同,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B。

2. 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B. 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C. 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D. 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答案】D【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

【详解】A、生长素的产生位置主要是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原料,A正确;B、植物激素都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B正确;C、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例如,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C正确;D、生长素是信号分子,不是催化剂,催化剂是酶的作用,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2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2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课后作业(二十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关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D.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并不都是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C错误。

【答案】 C2.(2012·合肥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B.各种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均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个体的基因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种群通过繁殖保留基因库【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有的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 D3.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解析】由题干信息可推知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的比例为1-30%-20%=5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为30%AA+50%Aa×1/2=55%;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有1/4为AA,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AA×1+50%Aa×1/4=42.5%。

2023年江苏省新课标新教材高考试题生物试卷及精品解析

2023年江苏省新课标新教材高考试题生物试卷及精品解析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和凋亡共同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数量B.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C.细胞自噬降解细胞内自身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D.DNA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可诱发细胞癌变2.植物细胞及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B.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基本结构都与②相似C.③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也含有多种蛋白质D.植物细胞必须具备①、②和③才能存活3.细胞色素C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参与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

下列关于细胞色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是一种能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C.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D.不同物种间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4.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B.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温室效应的形成C.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5.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含有1nmol/L 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培养拟南芥8天,统计侧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1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无影响B.1~2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对侧根形成的协同作用显著C.20~5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D.0~5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协同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6.翻译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常为次黄嘌呤(I),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A、U、C 皆可配对。

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真题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年新教材山东高考真题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中的核糖体由大、小2个亚基组成。

在真核细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转录形成的rRNA与相关蛋白组装成核糖体亚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无核仁,不能合成rRNAB.真核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C.r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D.细胞在有丝分裂各时期都进行核DNA的转录【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原核细胞无核仁,有核糖体,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原核细胞能合成rRNA,A 错误;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真核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C、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C错误;D、细胞在有丝分裂分裂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核DNA无法解旋,无法转录,D错误。

故选B。

2.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

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

高考生物【十年真题】生物试卷23(新课标ⅰ附解答)高三毕业总复习大学招生考高中毕业试

高考生物【十年真题】生物试卷23(新课标ⅰ附解答)高三毕业总复习大学招生考高中毕业试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23(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6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B C D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5.(6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6分)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54分)7.(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细胞分裂D. 储存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它能够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进入细胞,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3.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蘑菇D. 草履虫答案:B解析:原核生物是指细胞核没有被膜包裹的单细胞生物,蓝藻属于这一类生物。

而酵母菌、蘑菇和草履虫都是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核被核膜包裹。

4. 人体细胞内负责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A. 内质网B. 高尔基体C. 线粒体D. 核糖体答案:C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它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能量。

5. 基因重组发生在:A. 减数分裂B. 有丝分裂C. 无性生殖D. 克隆答案:A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新的基因组合的配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从一种_________状态转变为具有特定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未分化;形态;功能解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得细胞从最初的未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

2. 染色体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

答案:DNA;蛋白质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蛋白质则帮助DNA的结构稳定。

3. 植物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吸收水分。

答案:根;蒸腾作用解析: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叶片表面蒸发到大气中,这一过程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023年新高考理综-生物高考生物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解析版)

2023年新高考理综-生物高考生物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解析版)

B、肥沃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为其提供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B 不符合题意;
C、连片的麦田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等条件,C 不符合题意;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不能造成蝗虫缺乏天敌,只是这部分鸟对蝗虫的繁衍扩散未起到有效的阻碍,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 A。
6.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
C、表中结果显示的是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 DNA 序列比,该结果说明人
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C 正确;
D、表中数据显示黑猩猩和大猩猩同种蛋白质相关 DNA 片段的相似度高于黑猩猩与猩猩,因而说明黑猩猩
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近,D 错误。
组别
甲中溶液(0.2mL)
乙中溶液(2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s 50s 100s 150s 200s 250s
I
肝脏提取液
H2O2 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II
FeCl3
H2O2 溶液
0 0 0.1 0.3 0.5 0.9
III 蒸馏水
H2O2 溶液
0 0 0 0 0.1 0.1

A. 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 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 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 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囊泡以出芽的方式,从一 个细胞器膜产生,脱离后又与另一种细胞器膜融合,囊泡与细胞器膜的结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详解】A、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物质运输等活动有关,囊泡运输依赖于细 胞骨架,A 正确; B、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不能产生囊泡,B 错误;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错误; D、囊泡只能在具有生物膜的细胞结构中相互转化,并不能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D 错误。 故选 A。 7. 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2号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产量.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基因重组D.自由组合定律参考答案:B【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倒位发生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解答】解:由题意知,用X射线处理使2号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2号染色体和W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因此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B.2.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参考答案:C3. 考试时,小明正在紧张地做题,参与思维活动的最小结构是A.神经元B.反射弧C.大脑皮层D.神经系统参考答案:A4. 某生物兴趣小组参照下图开展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设计如下表浓度梯度。

(单位:mol·L-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曲线可知: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双重性的特点B.为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每组除培养条件相同外,枝条的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也应相同C.设置更多的浓度梯度,使梯度间隔更小,可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D.实验测得生长素浓度为10-9时,生根最多,可得出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9的结论参考答案:D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参考答案:B6. 如图为一食物网。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解析版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B.①是氨基酸,①是肽键,①是碱基C.①和①都含有C、H、O、N元素D.①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①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答案】B【分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葡萄糖是多糖的单体,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故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A正确;B、蛋白质是由单体①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①肽键连接形成的,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故①是核苷酸,B 错误;C、①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①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C正确;D、检测蛋白质的①可以是双缩脲试剂,检测核酸的①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D正确。

故选B。

2.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B.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C.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答案】D【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A 正确;B、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B正确;C、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C正确;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错误。

2020年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B.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C. 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 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2. 人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遗传物质不同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是指()A.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发生分离B. 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发生分离C. 细胞膜与细胞质之间发生分离D. 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发生分离4. 研究发现果蝇的Indy基因与体内的能量利用和储存有关。

该基因变异后,可限制果蝇细胞水平的能量吸收,即使对果蝇进行节食处理,果蝇的寿命也会明显延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Indy基因变异后,果蝇细胞不再衰老,细胞寿命延长B.只要对果蝇的基因进行诱变,就可限制果蝇细胞水平的能量吸收C.果蝇Indy基因的正常表达是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D.果蝇Indy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中错误的是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B.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C.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胰岛素等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6. 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 ①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 TP即可完成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7.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①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①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①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A.① B.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8. 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K值上下波动9.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含有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n个B.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不含有32P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C.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1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有32P标记D.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10. 苏格兰牛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020年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 核膜上的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 生物膜系统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包括视网膜、口腔粘膜等D.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有关2. 如果有2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受精卵数目是()A.15个B.25个C.10个D.20个3. 下列哪项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A.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B.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使突触后膜神经元容易产生兴奋C. 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保证了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D.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很多线粒体,有利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4.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 吸水纸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5.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B.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C. 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胞间连丝进行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6. 某渗透装置如图烧杯中盛有蒸馏,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

2023山东高考生物23题详解

2023山东高考生物23题详解

2023山东高考生物23题详解23.单个精子的DNA提取技术可解决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因家系规模小而难以收集足够数据的问题。

为研究4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某志愿者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4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后,检测产物中的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已知表中该志愿者12个精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与该志愿者理论上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相同;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

等位基因A a B b D d E e单个精子编号1+++2++++ 3+++4++++ 5++6+++ 7+++8++++ 9+++10++++ 11+++12++++注“+”表示有;空白表示无(1)表中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

据表分析,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排除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2)已知人类个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而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的比例小于非重组型配子的比例。

某遗传病受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只要有1个显性基因就不患该病。

该志愿者与某女性婚配,预期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7/18,据此画出该女性的这2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____。

(注:用“”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本研究中,另有一个精子的检测结果是:基因A、a,B、b和D、d都能检测到。

已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未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从配子形成过程分析,导致该精子中同时含有上述6个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据表推断,该志愿者的基因e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现有男、女志愿者的精子和卵细胞各一个可供选用,请用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及基因E和e的引物,设计实验探究你的推断。

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析

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析

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析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分析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整体难度适中,考查内容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领域,同时注重考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对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的详细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基础部分,要求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高。

2023年高考生物选择题考查了细胞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中,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因的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查。

在选择题中,题目设置涵盖了对基本概念的考察,也包括了对知识点的拓展和应用。

考生在做选择题时应注重对题干的理解和分析,同时还要具备解题技巧和快速作答的能力。

二、填空题填空题在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和应用能力。

填空题内容包括了对生物学术语的理解和运用,对生物化学反应的描述,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

填空题的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考生在做填空题时需注意填写格式的准确性,同时还要确保答案的完整和准确。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考查考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的解答题安排了多个题目,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方面,如动物生理学、植物生长发育、环境变化对生物影响等内容。

解答题要求考生条理清晰、语言准确、逻辑性强,能够全面回答问题并展开思路。

考生在写解答题时应注意提炼重点、概括知识点,确保答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和拓展应用,培养解题能力和运用能力,为应对高考生物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考生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加油!。

2023年新高考湖北高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2023年新高考湖北高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B. 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 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 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一般相反,有相互拮抗作用。 【详解】A、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 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 错误; B、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增加,脱水会伴随着无机盐的丢失,如果此时只喝水不补充盐,稳态遭到破坏后会 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 错误; C、运动剧烈运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C 错误; D、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并经垂体释放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D 正确。
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D 正确。 故选 C。 4. 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 的基因的 DNA 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用 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 若用 PvuⅠ酶切,在含 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 若用 SphⅠ酶切,可通过 DNA 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 若用 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 Amp(氨苄青霉素)和 Tet 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质粒内,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内含有 AcaI 和 PvuI 的酶切位点,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内含有 HindIII、SphI 和 SalI 的酶切位点。 【详解】A、若用 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可能正向插入,也可能反向插入,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A 正确。 B、若用 PvuⅠ酶切,重组质粒和质粒中都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因此在含 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 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B 正确; C、DNA 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 DNA 片段,重组质粒的大小与质粒不同,能够鉴定重组质粒构 建成功与否,C 正确; D、SphⅠ的酶切位点位于四环素抗性基因中,若用 SphⅠ酶切,重组质粒中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因此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 Amp(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在含 Tet 的培养基中不能形 成菌落,D 错误。 故选 D。 5. 2023 年 4 月,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 26000 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 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