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 cm 的圆_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76b05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e.png)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册P93—94例1—例3及P94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学会用圆规画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1个圆形物体、圆规、白纸、直尺、图钉、线、2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圆的特征1、找一找(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大家还认识吗?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众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学生说出弯曲的后多媒体演示)2、看一看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下面请你欣赏。
(多媒体出示教材97页的你知道吗图片:自然现象、工艺品和建筑物、运动现象、生活用品)2、说一说美不美啊?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学生举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二、实践操作,探索圆的特征1、画圆:同学们,圆这样美,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师:请你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画一个圆。
(小组合作)反馈: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动画演示)。
(1)借助圆形实物画:你是这样画的吗?还有不同的画法吗?(2)借助图钉和线段画:你是怎样画的?(3)借助圆规画:你是怎样画的?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是通常我们会借助圆规来画圆。
请拿出圆规。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检摸底检验测试题共七套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检摸底检验测试题共七套](https://img.taocdn.com/s3/m/78c00c1df01dc281e53af063.png)
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课后训练一、填一填,我能行。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 ),一般用字母( )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 ),一般用字母( )表示。
2.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1)A,B,C三点中,(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2)线段( )是半径,线段( )是直径。
3.(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4.填表。
二、选一选,我最棒。
1.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是一条( )。
A.线段 B.直线 C.射线2.分别将下面的图形沿一条直线滚动,在滚动过程中,点O留下的痕迹在一条直线上的图形是( )。
三、大显身手。
1.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2 cm的圆和一个半径为2 cm的圆,使它们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让两个圆紧挨着。
2.在下面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半径的大小?四、动脑筋,做一做。
4位同学参加趣味“套圈”比赛,场地设计如下。
1.这样设计比赛场地公平吗?2.请你设计并画出一个公平的比赛场地示意图。
主题口算:9.5×12=19×6=114仿照上面计算方法口算:5.5×14=2.5×16=1.25×24=4.5×32=18×16=25×44=0.5×3.8=2.×150=我做对了____道。
一、计算下列各题,并熟记它们的得数。
∏=3.14 2∏= 3∏= 4∏= 5∏=6∏= 7∏= 8∏= 9∏= 10∏=二、填空(基础题):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倍多一些。
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用字母()表示。
2、要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厘米;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厘米。
3、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
4、圆的直径扩大3倍,周长就()倍,圆的周长缩小4倍,半径就()。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1.1圆的认识和用圆规画图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1.1圆的认识和用圆规画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7a1dd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7.png)
上面这两种方法都是借助实物画圆。 缺点是只能画出形状,尺寸不好把握。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 圆规画圆。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一、定长
二、定点
三、一只脚旋 转一周
2厘米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
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
段叫做半径。
直径d · O 圆心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
的线段叫做直径。
高3.5 cm
r =__3_._5__c_m_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
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半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 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 距离。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 径。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5.以交点构造的四条线段为直径,依次作出半圆。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 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or
d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判一判。
(1)三角形、四边形、梯形、圆都是由直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 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 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把圆沿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两边可以重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的认识》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圆的认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83149d960590c69ec376ca.png)
•
o
在同一个圆里,有( 无数 )条直径, 它们的长度都( 相等 )
请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和直 径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r
d o
•
r
r
d
r
•
r o
r d o
•
r
r
r
பைடு நூலகம்
d•
d=r+r
o r
d=2r
r=
d 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 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r(米) 3
d(米)
总结
认识圆及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圆规画圆
掌握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和圆的 大小的关系
掌握半径与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圆的认识知识点
1.圆中心(针尖所在的点)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在同一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相 等。 6.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 等。 7.在同一圆里,直径是半径的 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1 (即2 ) 8.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9.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也相等。 10.在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 边长相等。
(即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就画出一个圆。
1. 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飞翔——《圆的认识》教学设计-3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飞翔——《圆的认识》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34dca1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e.png)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飞翔——《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应用“五环四点”(“五环”即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一是复习铺垫,情境导入;二是出示指导,学生自学;三是检测自学,展示交流;四是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五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四点”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教学思路,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讨论验证、展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理解掌握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一课时。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这一单元又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
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借助生活经验——利用动手操作——根据自学指导——自主获取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线索,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的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虽然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本课的概念建立可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圆,理解圆的概念,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
体会圆的本质特征,了解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画圆的方法。
2.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之间、直径之间、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知道确定一个圆需要两个条件,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能力目标:1.能够举出生活中遇到的圆的例子,在游戏或生活中发现圆,并利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圆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圆的认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1e21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8.png)
圆的认识知识点总结圆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对圆的认识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圆的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这个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圆的半径。
用圆规画圆时,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有铅笔的一脚绕着圆心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圆。
二、圆的各部分名称1、圆心:用字母“O”表示,它是圆的中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同一个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 2 倍,即 d = 2r 。
三、圆的周长1、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计算公式:圆的周长 C =πd 或 C =2πr (其中π是圆周率,通常取值 314)。
3、影响圆周长的因素: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成正比,直径或半径越大,圆的周长越大。
四、圆的面积1、定义: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计算公式:圆的面积 S =πr² 。
3、推导过程: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即πr ,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r 。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 × r =πr² 。
五、圆的对称性1、轴对称图形: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中心对称图形: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六、弧、弦、圆心角1、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
2、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直径是最长的弦。
3、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320c012852458fb760b5655.png)
1.对于上页中用杯子盖、三角尺画的圆,如何找到圆心?请你自己画一 画,试一试。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 和直径。
二、探二究、新探究知新知
用圆可以设 计许多漂亮的图 案,下面的图形 就是用圆规和直 尺一步一步画出 来的。
二、探究新知
请你试着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二、探究新知
d O
r
认识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 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二、探究新知
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下来,沿着 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
准备好纸张、剪刀、圆规和笔,按下 面的流程操作
用圆规在纸 上任意画圆
标出圆的各 部分名称
剪下圆形纸 片
把不同的圆形纸 片沿着直径对折
反复对折
二、探究新知
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重合。
一个圆里的半径有 无 数条,直径有……
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 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
二、探究新知
从你画的圆中选两个大小不同、圆心不重合的圆。议一议,圆的位置是 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
01234
56789
四、课堂小结
在一个圆内,半径和 直径都有无数条,直径 是半径的2倍。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 母d表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用圆规画圆时,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 在一点,它所在的点为圆心。圆规两脚之 间的距离为半径,也就是圆心确定圆的位 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圆的认识(二)](https://img.taocdn.com/s3/m/bef1d9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e.png)
圆的认识(二)一、知识回顾1、圆的定义圆是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2、圆的各部分名称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作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3、圆的画法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半径)都相等,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3)把另外一只脚旋转一周,就能画出一个圆。
4、圆的特征(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
(3)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4)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一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巩固练习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圆的中心位置由圆心决定B.一个圆里的直径有无数条C.在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D.直径是半径的2倍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5倍,直径扩大了()倍。
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了2倍,半径扩大了()倍。
4、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厘米。
5、圆是平面内的一种()图形,它有()条对称轴;半圆有()对称轴。
6、()确定圆的大小,()确定圆的位置。
7、判断正误(1)通过圆心的线段,叫作直径。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3)直径总比半径长。
();8、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分米,半径是()分米。
9、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
10、小圆的半径为2厘米,大圆的半径为6厘米,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直径的()倍。
11、作图: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并用字母表示出半径、直径、圆心。
《圆的认识(一)》教学课件
![《圆的认识(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f25b5af7ec4afe04a1df48.png)
在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 形里画出一个最大的圆, 可以怎样确定它的圆心 和半径?快试一试吧!
你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吗?
人们在围观时,为什么 会自然地围成圆形呢?
井盖为什么是 圆的呢?
由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
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A
A
A
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A
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A
A
A
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A
A A
A
(1)今天我学习了圆的知识。我 知道用o表示( 圆心 ),用r表示 ( 半径 ),用d表示( 直径 )。 (2)我还学会了画圆。画圆时 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 ( 半径 ),针尖一脚固定的一 点是( 圆心 )。
除了半径还有谁决定圆的大小? 画一画。用语言描述一下。
是什么?
• 1.半径=15cm
• 直径=135m
不公平
不公平
公平
注意事项: ①带有针尖的一只脚不能移动;②两脚 间的距离不能改变;③画出的曲线要收 尾相连。
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一、定长(半径) 二、定点(圆心) 三、一只脚旋转一周
2厘米
0 1 2 3 4 5
想一想
认一认
圆心
认一认
半径
认一认
直径 d
直径
1.画圆的方法很多,如手指画圆法、实物画圆法、系 绳画圆法和圆规画圆法。基本方法是圆规画圆法。 2.圆有圆心、半径和直径,分别用字母O、r和d表示。
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画一画,剪一剪。
分别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一)
什么决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的大小?
圆的认识教法学法
![圆的认识教法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e9994369dc5022abea0003.png)
篇一:《圆的认识说课稿》圆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和广泛的对称性,同时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剪刀、白纸若干张、彩笔、圆规、直尺、圆形物体一个教师:课件、圆规、直尺、圆形纸片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在本节课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欣赏圆、发现圆开始,深深吸引学生,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b5489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e.png)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习。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长方形:2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
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2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在前面所学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轴对称特性。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3f708faef8941ea76e05aa.png)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究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深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直尺、带圆孔的三角尺、硬币、量角器、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源于生活,初步感知1. 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2.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
你发现圆了吗?3. 其实,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Are you ready?let’s go!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对比异同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相同点是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图形。
不同点是多边形都是直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用曲线围成的图形;多边形有顶点、有角,而圆就没有。
2.设疑:圆和旋转有关吗?3.动手画圆(1)你能想办法自己画一个圆吗?(2)谁能展示自己画的圆,并说说是怎么画的。
以物画圆:生: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那叫“拷贝不走样”。
生: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你用你的三角尺在黑板上画个圆。
你怎么笑而不画呢?(没法画)小结:这种以物画圆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画的圆不太标准,大小受限制……圆规画圆交流:A.用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两个脚,一个脚是针尖,是用来固定的,另一个脚上是铅笔,是可以画圆的;两脚可以随意叉开;把一个脚固定,另一个脚就能旋转……B.用圆规画圆有什么优点?(用圆规画圆可以改变大小,能按要求画出大小不同的圆)C.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提问:用圆规画圆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针尖要固定——针尖固定的这一点在圆的正中心,所以叫圆心,用大写字母O来表示。
北师大版圆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圆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bf510453610661fd9f40d.png)
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很快能找到圆的主要特征,而且能从本节课里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直径半径等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让学生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观察与思考。
1、播放课件。
动物王国自行车比赛。分别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
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操作:
用硬纸板分别剪一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
小组合作描出运动轨迹。
七、练一练。《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4、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二、画一画。
1、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1)用手比划着画圆。
(2)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