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2

合集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问题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原理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动参与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问题导向。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解决的能力。

2. 学生主体性。

学生在问题教学法中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3. 合作学习。

问题教学法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引导性问题。

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1. 引入问题。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入新的知识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用一个具体的生物现象或者实际问题来引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 提出探究问题。

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或者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生物学知识。

3. 引导性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逐步解决问题。

当讲解生物进化的过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4. 研究性学习。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报告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探讨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2.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问题教学法,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验证和推理,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问题教学法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良好的课堂气氛共同解决问题,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相互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

可以设计一些和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安全带?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2. 鼓励学生展开探讨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探讨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从而使学生在探讨中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三、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案例问题:为什么天上的风筝可以飞起来?解决方法:1.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利用风筝进行实际操作,观察风筝飞起来的原因。

问题教学法步骤

问题教学法步骤

问题教学法步骤
x
一、准备
1.调查问题:在进行问题教学之前,老师应先进行问题的调查,以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水平。

2.准备材料:老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来展示问题,这些材料可以是教材、图片、动画、计算机或者实物等等。

3.制定工作流程:老师应安排有关活动,制定工作流程,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教学
1.引入问题:老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诱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引入相关的话题,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程内容。

2.激发学生兴趣:老师要让学生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

3.分析问题:老师要教会学生怎样从学习的内容中,筛选出相关信息,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实践操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准备一些相关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熟悉相关的工具和技能。

5.总结问题:老师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把握学习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评价
1.实施评价:老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进行评价,
以检验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提供反馈: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缺陷,给出相应的纠正和建议,帮助学生持续提高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适应社会的形式,在社会上立足,木里图学校这样一所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底蕴的学校也不甘落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主要体现在问题教学法、晚读课和课前四分钟三大模块。

(一)问题教学法一、问题教学法的提出积极而稳妥地实施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落发展目标的要求,更是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则进,不改革则退。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个结论。

教育在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勇敢改革,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

问题教学法就是我们深思熟虑后提出并将实施的课程改革方案。

问题教学法即由问题而引发并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师生共同达成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由五个教学环节构成即:1.问题引入。

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2.问题导学。

目的是确立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3.问题探究。

目的是通过对问题成因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深入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应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问题解读。

目的是答疑解惑,实现达成教学目标并形成技能技艺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力争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问题创新。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理论解读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校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到:首先,要确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学生自主学习天经地义,教师的教只能服务于学生的学。

其次,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学习方法的改革,核心理念是教法服务学法。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来达到知识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正是以问题为核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从初中数学课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二、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来达到知识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其核心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究。

三、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问题的设置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选择适宜的问题进行教学。

问题的设置应该体现“易中带难”的特点,即从简单到复杂,从技能到能力的层次递进。

问题的设计应该紧扣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美妙。

2. 问题的导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问题的设置,采用生动直观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或通过实验或演示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解决过程。

3. 协作式学习在问题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采用协作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拓展思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4. 定向提问问题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引导也非常重要。

定向提问是指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视问题,调整思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5. 解答分析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阻碍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引言1.1 问题教学法概述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1.2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师的讲解和传授知识,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惰性重、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容易产生学习的泛化和懒惰现象。

高中物理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求较高,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问题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教学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引入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优秀人才。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应用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2. 正文2.1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原则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讨论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3篇)

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课程目标。

本文将探讨综合实践课程的六种课型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概述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体验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知识、技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资源整合教学法资源整合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资源整合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综合实践六课型教学实施策略1. 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1)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教学法”探讨

“问题教学法”探讨

“问题教学法”探讨“问题教学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理论依据1.杜威的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这就明显看出杜威的教育哲学和现代教学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哲学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3.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

”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科学家探索的逻辑起点应该是问题。

波普尔提出的科学进化公式“P1(问题)→TT(假说)→EE(否认)→P2(问题)”就是以问题作为科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

可见问题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如果能培养学生自觉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4.问题解决法也是探究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真正系统地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则是前苏联科学院院士M·N·马赫穆托夫。

他认为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关键是如何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解决分成三个阶段: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十大主流教学方法

十大主流教学方法

十大主流教学方法0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体现的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2.确定问题(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

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0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1.感知教材内容。

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要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明确主次关系;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学会自学;再次,学生完成对教材内容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

2.鼓励学生提问。

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

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克服思维障碍,可设计“学思问”表格。

3.通过问题授课。

多数学生有兴趣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有兴趣且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包含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来亲自解答;有些学生认识上比较偏激或极端的问题,一般采用个别解答的方式。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实施步骤和优点与局限性。

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问题教学法的策略优化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总结了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教学法、应用策略、实施步骤、优点、局限性、策略优化、案例分析、总结、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要将问题教学法有效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问题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步骤,同时要认识到问题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析问题教学法的优点与局限性,并提出优化策略,为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提供参考。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为未来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教学法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和思维碰撞,可以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深入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优点与局限性以及策略优化,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探讨,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实践应用(3篇)

问题教学法实践应用(3篇)

第1篇摘要: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通过对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

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问题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从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问题教学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 促进师生互动问题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 确定问题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的难度应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他们思考。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确定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通过分析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考研问题教学法

考研问题教学法

考研问题教学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包含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形式。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或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务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5.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如数学的实地测量、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等。

6.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7.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8.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9.自学辅导法,也称读书指导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课外读物,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

《解剖学》课程标准(新)

《解剖学》课程标准(新)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任务《解剖学基础》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一门课程,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和组织的微细结构,系统的组成及器官的形态结构、基本功能等。

旨在使学生具备护理专业必需的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 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导,以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以临床应用技能为主线,坚持“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2. 以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根本,以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和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为重点。

通过知识延伸唤起学生对临床问题的责任意识以及对护理执业考试的关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材的基本点要坚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来把握,以必须为准,够用为度。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本课程在护理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适当降低教材难度,内容“能宽勿深”,深入浅出,重视图、表的应用,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构建科学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解剖学基础》教材体系。

本课程第1学期开设,参考学时108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实践40学时。

学时分配二、课程目标(一)理论教学目标1.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理解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

3.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

(二)技能教学目标1. 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

2. 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教学目标1.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又称“五步教学法”。

是教师针对学生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开始于以美国教育家J.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

杜威强调人的经验的主观性,他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经验”的过程,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体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谐的情境,把学生引向问题的确定、解决和应用。

五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 5 步:(1)情境。

给学生设置一种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疑难,产生兴趣。

(2)问题。

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3)假设。

学生应获取资料和进行必要的观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4)解决。

推断何种假设能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应用。

学生通过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后来,杜威把这一过程修改为暗示、问题、臆说、推理和试证。

杜威的哲学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把自然(客观世界)归结为经验,把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的教育称为保守的传统教育,而把自己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称之为进步的现代教育。

但问题教学法重视用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注意应用,方法和形式强调多样化,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一、提出问题在问题教学法的起始阶段,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可以是来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科领域内的经典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引导语言: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问候或引导语,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2.案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

3.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分析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分析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分析问题。

2.教师讲解:教师可以针对问题的背景、关键要素和解决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制定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包括需要收集哪些信息、采用哪些方法等。

三、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引导: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演示: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四、总结评价在解决问题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肯定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总结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总结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两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两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两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简称“两课”教师),是学校德育队伍的重要方面军,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等重大使命。

实现这一特定教育职责的途径无非有两条: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另一条则是通过课堂外(包括所有非“两课”课堂教学以外的其它育人形式)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

我从事“两课”教学十三年,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教学的得失,探索“两课”教学的新途径,现将自己多年来在“两课”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作一个简单地总结。

一、“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带着“问题意识”来组织教学,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包括几个方面的环节:一是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例,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下面几个方面:1.来源于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提出的问题。

比如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还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此老师和学生有不同的意见。

2.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

学生各地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往往发现老师所讲的与自己的家乡的情况不同。

3.就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提出疑问。

比如我们正在努力缩小贫富的差距,但为何贫富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等。

4.就当前的国际形势提出问题,等等。

二是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形成课堂讨论的问题,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准备,然后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指导,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肯定其提出问题的勇气,表扬其提出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正义感,其次要认真对待,既不要马虎应付,敷衍了事,也不要不懂装懂,弄巧成拙,而是要细心倾听,仔细分析。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践(3篇)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践过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强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同化和顺应等认知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三、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教材,也可以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困惑。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问题解决过程。

4.总结评价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经验,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

通过总结评价,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效果评价1.学生参与度评价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有效程度,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等方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和获得知识。

1. 引言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可。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问题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2. 问题教学法的定义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

问题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实践中获得知识。

3.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1)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

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问题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进行创新性的解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4)个性化教学:问题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4.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问题的提出: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问题的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

(3)知识的归纳: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归纳总结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

(4)拓展与应用:通过问题教学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

问题教学法的步骤

问题教学法的步骤

问题教学法的步骤
一、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这一步骤是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把具体的知识点抽象化,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把具体的学习任务装入教学的题目型。

2.提出题目
教师把准备好的学习任务题目提出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的完成方式和要求等。

3.学生自学
让学生依据问题的提出,尽量据理思考,尽量利用自身知识进行学习,尽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复习检查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教师教授新知识,对比新知识、旧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能更为深入地理解,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5.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定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充分实践,加深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6.总结
教师让学生结合练习进行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强化学习效果。

二、问题教学法的优势
1.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激发自己的思考,真正达到思考引导学习的目的。

2.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活跃的态度和活动中,把握学习机会,充分激发兴趣。

3.能够促进学习的效果: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从接受的信息中抽取关键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并可以使学生把相关知识融合起来,进行综合、应用,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PBL 是克服传统医学教育弊端、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罗滢(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5-0156-02 【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二者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等方面均有着根本的区别。

目前PBL 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

结合PBL应用于中医教学实践的体会,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中医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不再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是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拨和帮衬的
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

PBL教学模式是一个综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师在实施PBL教学法时必须扬弃传统讲述式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讨论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辩论,能敏锐地发现讨论中出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并能给予及时正确的解决;能准确地评价每个学生在PBL中的表现。

教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还必须掌握较深厚的专业内容和最新的前沿知识;不但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还要有正确把握局势和观察、评价学生的能力。

1 中医教学应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中医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直沿袭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授课主动权全部在讲授的教师。

这种以“填鸭式”灌输的方法很难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临床运用思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并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丧失对中医的信心和兴趣。

PBL教学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
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PBL教学中,教师并不以讲台上演讲者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学习,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恰当指导下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学习途径收集和处理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料,因此在学习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学生以他的个性和特征学习,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知识点贯穿于真实的病例中,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

通过这样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加强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①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③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④获取和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⑤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中医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很有必要。

2 中医教学PBL 教学法的目标
PBL 是克服传统医学教育弊端、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中医教学中PBL 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保持力,让学生学会辨证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他人工作成果的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作为团体成员与其他伙伴协作的能力等。

3 中医教学PBL 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3.1 转变旧观念,接受新角色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

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角色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

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完善,思维要求更敏捷,担负的责任更重。

PBL教学围绕问题而展开,从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自我学习完成的。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区别。

PBL教学不但能培育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医教学本身临床技能应用的学科特点,亦可强化和弥补操作技能应用的局限,提高学生收集临床资料及对已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组织讨论,注重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PBL 教学模式则不同,教师从主导地位转变为催化者,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非指导性、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促进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协助学生联系过去相关的知识、经验;协助学生讨论、理清及认识其学习议题;协助学生搜寻及运用学习资源;扮演学生学习的咨询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PBL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不管不问,对于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

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当贯穿始终,特别要扮演好在课堂中的角色。

鼓励和促进学习是PBL的主要教学方法。

指导教师在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还需要设法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并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讨论中。

这就要求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复杂,应该采用提出一些调动求知欲、发人深省、自由回答式问题。

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出现“冷场”时,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直接指出答案,而是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式,提供有关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激活已学的知识,使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等。

作为辅导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知道如何恰当地干预讨论,而不是强行打断,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实际的反馈意见,在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此外,必须注意改变传统的知识权威形象,善用“低姿态”及平等“口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信心。

同时,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将整个教学讨论融会于教师与学生的最大快乐之中。

3.3 加深交流,培养感情
通过教学发现,每组学生都非常愿意与辅导老师交流,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身,还包括学习中医的方法,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怎样参与科研活动等诸多问题。

事实上,这种交流让老师们清楚同学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同学希望学习到哪方面的知识颇有益处,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实际上,在课堂PBL教学之前,师生已经建立了某种关系。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
行预读和查找资料,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途径,启发学生怎样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取舍,并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此时与学生沟通不够,关系不融洽,势必会影响PBL的教学效果。

4 中医教学PBL 教学效果评估
PBL教学效果评价非常重要,采用传统考试方法只能占其一部分,另一部分应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平时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动态评估。

教师在学生讲课完毕后,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和争议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今后改进的要求。

学习评价不限于课题结束时进行,而是贯穿于问题解决过程的每一步骤。

对学生的评鉴可采取多元评量法,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团队学习精神、常规测验、课题了解能力等等来评定学生的能力。

评价方式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从表面上看,运用PBL教学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似乎教学的重心转到了学生身上,教师可以轻松些了,其实恰恰相反,PBL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PBL对教师的要求,这对教师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
[2]张银.浅谈对PBL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4,3:
[3]黄翠,王革,宋光泰,等.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口腔医学教育,2006,22(5):568.
[4]王军瑞,王仁,嫒杨艳.中医教学实施PBL教学模式的构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2):32.
[5]李昱,叶秀峰,李丹,等.谈PBL理解误区[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196.
[6]牛丽红,南克勉,王增田,等.解读PBL中的师生角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