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校_如何走出中国的道路
333教育综合背诵笔记
333教育综合冲刺背诵笔记目录目录 (1)第一篇:《教育学》 (3)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3)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第五章教育目的 (4)第六章教育制度 (5)第七章课程 (7)第八章教学(上) (8)第九章教学(下) (9)第十章德育 (11)第十一章班主任 (12)第十二章教师 (12)第十三章学校管理 (13)第二篇:《教育心理学》 (14)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4)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14)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16)第四章学习动机 (18)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20)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20)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20)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21)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24)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24)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24)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28)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29)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30)第六章早起启蒙教育思想 (32)第七章中国近代教育的转折 (32)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34)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 (34)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建设 (36)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36)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探索 (36)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39)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 (39)第二章古罗马的教育 (39)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39)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41)第五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41)第六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43)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活动。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我国教授治学制度现状、问题对策论文
浅析我国教授治学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教授治学作为一种现代大学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教授治学内涵的分析,梳理了教授治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力求探索出能有效促进教授治学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教授治学必要性问题对策新时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政府和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加强制度的创新,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完善治理结构。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授治学制度已经纳入我国高校制度建设体系之中,充分表明了教授治学是完善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完善教授治学制度,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
一、教授治学的内涵教授治学制度源自于教授治校制度,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以及大学发展所形成的我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教授治校是西方大学的传统。
20世纪以来,随着大学人数的急剧增加,知识与学科的迅速分化,大学管理日益复杂。
由于教授精力的限制,无法承担“治校”这一庞大的职责。
因此,教授治学成为更加合理的教授参与民主管理的方式。
新形势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和改进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教授治学的内涵包括:(一)治教学大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其根本职能是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因此,教书育人是教授治学的首要任务。
治教学,首先要求教授关注学生学业,投入更多精力于知识的传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
其次,要求教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教授应以“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兼有者形象来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记者: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期间,当权者多次更换,他也曾多次辞职,如何看待蔡先生和当时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张晓唯:就蔡元培先生一生而言,可谓亦学亦政。客观地讲,蔡元培在北大的教育改革能够卓有成效地推行下去,与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态度也不无关系。教育部肯放权给蔡先生,不干涉学校内部事务,这是蔡先生能够放手推行自己的办学理念、使北大引领一时风气的先决条件。当时的教育部长如傅增湘等总体上支持和维护蔡元培校长,只是希望他能做些微调,顾及一下反对者的声音而已,并不强力干预。过去我们片面认为当时教育主管部门站在蔡元培先生的对立面,是阻碍北大改革的势力,这恐怕需要重新认知。蔡先生曾说过:合则留,不合则求去。他的留任与辞职,实际上是有合与否这个条件的。对此,后人却忽略了。
子曰诗云的旧教育被推下时代飞驰的“列车”,中国近代教育开始高起点起步。
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他倡导教育求远效,要有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要指导社会而非随波逐流。
在抱残守缺的年代,蔡元培以超前的眼光为中国教育安放下包含现代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石。
不久,袁世凯专政,群魔乱舞,一切又慢慢回到从前。
此后,光复会的重要成员徐锡麟、秋瑾都走上了以身许国的道路。但蔡元培更多时候是一名书生,他的救国理念和徐锡麟、秋瑾还是不同,他觉出这种革命的无效,蔡元培后来回忆说:“孑民在上海所图不成,意颇倦。”他更希望通过改造旧的教育塑造新的国民。
1907年,年届不惑的蔡元培远渡德国,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这一转折事关风雨飘摇的中国的走向。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所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我国大学“教授治校”问题研究
我国大学“教授治校”问题研究我国大学“教授治校”问题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授治校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教授在大学中担任重要角色,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任务,同时还要肩负起学术领导与管理职责。
然而,教授治校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权力过集中、学科建设滞后、人事任免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对教授群体和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教授治校的问题主要源于我国高校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制约。
作为一种以教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教授治校理论上强调学术自治和民主参与,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制度性弊端,教授治校在实际中常常变得僵化和权力过集中。
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校内管理结构的脱节,决策权集中在少数教授手中,其他教师和学生成为被动的执行对象。
此外,一些教授在利益与权力面前往往产生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和学术环境的恶化。
教授治校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教授治校机制。
应该完善教授任职制度和人事选任机制,推动教授任职程序的透明化、公正化,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腐败行为。
其次,建立学科和人才评价体系,提升教授的学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实现管理者的专业化和专业人才的选拔。
此外,培育和强化学术道德,加强激励机制,让教授真正成为学术典型和学术带头人,引领全体教师和学生积极进取,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同时,还需加强教授的培训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塑造。
教授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应当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践行学术道德,引领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此外,教授还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级别、多形式的国际间学术合作,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推进学术领域的开放和进步。
教授治校问题的研究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应加强对教授治校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以期为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政策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还需要对国内外相关教授治校经验进行借鉴,吸取他国的成功经验,发展合适我国国情的教授治校模式。
教授何以治学?——基于中国现行大学制度的思考
袁本 涛
(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 0 0 0 8 4 ) 摘 要 “ 教授 治学”是 关于现代 大学制度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 ,但对它的理解并不一致。文 章认为,“ 教授治学”是指以学术 自由和学术责任 为价值导向的 “ 教 学科研”期( 总第1 1 3 期)
一
、
引言
“ 教 授治学 ” 是关 于现 代 大学 制 度 讨 论 的核 心话 题 之一 。 中国建立 现代 大学 制 度 的尝 试始 于 2 0世 纪初 蔡 元 培 等 教 育 家 的努 力 。蔡 元 培 参 考 欧美 大 学 体 制 ,提 出 “ 教 授 治 校 ” 的 原 则 ,并
UA Be n—t a o
(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4,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 P r o f e s s o r s Do S c h o l a r l y Re s e a r c h ”i s o n e o f t h e c o r e t o p i c s a b o u t mo d e N 1 u n i v e r s i t y s y s t e m, b u t t h e r e re a d i f e r e n t c o mp r e h e n s i o n bo a u t i t . I n t h e p a p e r , ” P r o f e s s o s r D o S c h o l rl a y Re s e rc a h ” me a n s t h a t” T e a c h i n g a n d Re s e a r c h i n g ” wi t h t h e v a l u e g u i d nc a e o f a c a d e mi c ̄e e d o m a n d a c a d e mi c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a nd a l — S O i s” Ac a d e mi c Ma n a g e me n t ’wi t h t h e v a l u e ui g d a n c e o f” Ac a d e mi c P o we r a n d C o mmo n G o v e ma n c e ” . A l t h o u g h t h e l e g a l b a s i s o f C h i n e s e P r o f e s s o s r D o S c h o l a r l y Re s e a r c h e x i s t s ,i t s t i l l f a c e s a s e r i e s o f s y s t e m d i — l e mma -i n c l u d i n g t e a c h e r s a p p o i n t me n t s y s t e m,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 p a y me n t s y s t e m 。e t c . w h i c h i s t o b e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的制度设计及其局限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的制度设计及其局限近代中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制度设计和局限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进行分析。
一、制度设计1.选拔任用制度近代中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中的选拔任用制度较为严格,注重学术能力和教学经验的评估。
对教授的选拔通常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通过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
这种制度设计保证了教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2.奖惩机制近代中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对教授的奖惩机制体现了触动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中表现优秀会得到表彰和奖励,例如晋升职称、获得科研经费等;而教学和科研不达标的教授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和限制。
这种奖惩机制促使教授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不少人才。
3.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制度重视学术自由,鼓励教授在学术领域中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种制度设计为教育界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对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局限1.官僚主义近代中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中存在官僚主义的问题。
教授治校制度过于依赖于行政主导,缺乏学术自主权,导致教学和科研活动受到过多的行政干涉。
这种制度设计限制了教授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空间,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2.权力过于集中近代中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中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广泛参与机制。
决策和管理过程过于垂直,教授们在学校管理中的话语权较低,难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主观能动性。
这种局限限制了教授治校制度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效能和学术水平。
3.评价体系不完善近代中国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中的评价体系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科研成果和学术造诣,相对忽视教学质量和师生互动。
这种局限容易导致教授偏重科研而忽视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制度设计在选拔任用制度、奖惩机制和学术自由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竺可桢的大学教育思想与治校实践
2003年第4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No.4,2003第5卷(总第20期)JOURNALOFHUAINANⅡAC旺RSCOLI正GEGeneralNo.20,V01.5竺可桢的大学教育思想与治校实践曹丽(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竺可桢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融合中西教育之长,颇具特色。
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中,他秉着“求是”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改革大学教育,将浙江大学从一所底子薄弱的地方性大学发展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著名高等学府。
学习和探讨竺可桢的教育思想和治校实践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竺可桢;大学教育思想;治校实践;浙江大学【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30(2003)04一0074一04竺可桢(1890~1974)所撰写的<向沙漠进军>一文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所以~提起竺可桢,人们便会联想起他是位著名的科学家,联想起他在我国近代气象学界和地理学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事实上,竺可桢还是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把自己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一段时间,献给了大学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业绩。
从1936年4月至1949年4月,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是浙大校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而在这13年中,浙江大学饱经战乱动荡和艰难困苦,曾于抗日战争中内迁并屡易校址。
然而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竺可桢把浙江大学由一所底子较薄、规模较小的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名扬中外的综合性大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据记述,“在浙江大学近140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友中,大多数是竺校长在校时聘任的教师和毕业的学生”。
【2J1944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两次访问浙大,他对浙大在抗战期间物质设备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教育和科研成果大为惊叹,称誉其为“东方的剑桥”。
正是由于竺可桢卓有成效的治校,浙江大学在解放前就已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著名高等院校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途
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党的领导: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5.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6. 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7. 坚持教育国际化: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8. 坚持依法治教: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保障教育公平,维护教育秩序。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进教育国际化,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
对我国高校“教授治学”的若干思考
对我国高校“教授治学”的若干思考摘要:教授是我国高校师资的主体,本应的任务便是治学,但在目前我国高校日益“行政化”的倾向下,教授所治之学变得不那么纯粹。
此外,高校校长与教授在“治校”与“治学”的界限上日益模糊,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高校日益形成梯级的权力架构,本文就基于“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的思考,探讨领导权力的明确,“教授治学”的合理性与优势,试寻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1]其中“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表明了我国高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三者的分工与制衡,而民主管理是这三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实现管理民主的方法与手段。
而高校目前存在日益“行政化”的倾向,“官本位”思想倾入这片曾是象牙塔的净土,使得“教授治学”的学术权力弱化,学术行为不端,学术腐败等乱象产生,“教授治学”难以达到其应有之意。
一、“教授治学”的内涵及与“校长治校”的关系教授是我们通常意义上高校教师的泛称,而治学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教授在学术德行、学术能力及水平上达到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教授在与学术及教学相关的事务中拥有的权力。
这是相互依存又促进的两个方面,共同统一于治学的内涵。
在一定程度上“教授治学”的学术权力的“应然”与“实然”一致后,对教授更有创造性地进行学术研究是有积极影响。
同样当一个教授注重自身学术道德的修养,治学能力与水平较高时,同等境遇下其学术权力要高于其他教师。
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侧重探讨教授群体的学术权力的归位与提升,而现在高校教授治学的学术权力在整个权力架构中是缺乏保障的。
“学校”一词本是由“学”与“校”两字组成的,学校管理有序才会作为一个有效的机构在运行,而学校的管理着重体现于“治”那么显然“治学”与“治校”的权力应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治校是宏观层面隶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而治学体现于微观层次的着重于学科自身发展建设的把握。
四大特色的耶鲁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的论文
四大特色的耶鲁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的论文四大特色的耶鲁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1 耶鲁大学的四大特色由40本书奠基的耶鲁北美康涅狄格在1638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约翰·达文波特牧师认为应该在本地大力发展教育、建立大学,使欧洲文明在美国生根。
虽然他的计划屡屡遭挫,但其思想却影响了当地的许多人。
1701年,成立了一所教会学校,成立之初的建校资本为40本图书。
1701年10月,亚伯拉罕·皮尔逊被推举任第一任校长。
但直到第二年3月,学校才有了第一个学生雅各布-海明威。
1707年,第一批18名学生被授予学士学位。
1718年,伊莱休-耶鲁先生向这所教会学校捐赠了货物、书籍等物资,因此,学校正式更名为“耶鲁学院”。
此后,在耶鲁校友的鼎力相助及学校与康涅狄格州政府的关系不断改善下不断壮大发展逐渐由学院发展为大学。
教授做主的耶鲁教授治校是耶鲁大学最为重要的管理特色,这一特色不但对当时的美国高等教育,乃至于对当时和现今全球的很多高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授治校意味着教室有权参与高校的重大决策、参与制定与学术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教授治校彰显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心,对学院的名气尤为重视,承载学术自由精神。
同时,它使学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独立性,以至于耶鲁首创的学校董事会不驻校制以及权力机构校外制等被后来成立的许多大学竞相采用。
300年来,不管耶鲁的管理体制如何演变,但重视和信赖教授的传统代代相传,它反过来又激励着教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能力,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教授的威信,也加强了教师的独立性。
耶鲁大学既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
而教师很高的自身素质及耶鲁对教师的严格挑选,也使教授在耶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们学识超人,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教师同时也很敬畏与崇拜。
其中,使得耶鲁学生素质高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很早就能得到德高望重的名师的亲自授课。
论“教授治校”在中国大学中的应用
关 政策 和措施 , 以确 保 这 个 理 念 的 贯 彻 落 实 。 如 东 北 的英 国牛津大 学 、 桥 大 学继 承 了这 一 传 统 , 国柏 剑 德
而美 国哈 佛大 学 、 鲁 大学 则 耶 师 范大 学成 立 了“ 授 委 员会 ” 并 制 订 了工 作 暂 行 林大 学将其 发扬 光 大 , 教 , 规定 , 就是 一个 积 极 的探 索 。与 此 同 时 , 多 的高 校 以革 新 的精 神 赋 予 其 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内 涵 。应 该 说 , 教 授 治 更 “
Ap i 2 09 rl 0
论 “ 授治 校 " 中 国大 学 中的应 用 教 在
耿 有 权
( 南大 学 , 苏 南 京 2 0 9 ) 东 江 106
摘 要 : “ 教授 治校” 就是 以教授为主体和主导来 治理大 学。这 个理念 , 来源 于西方大 学, 普及 于美欧等 国大学,
一
“ 教授 治校 ” 办 学政 策 , 的 至今 为人 钦 佩 和称 颂 。 伴 随改革 开放 的不 断深入 , 国大学 正经历 前所 未有 的 我
、
“ 授治校’ 教 ’ 理念 之溯 源
“ 教授治 校 ” 学理念 的来 源 可 以从 两个 角 度来 大
时问视角下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微观社会基础与现实构建——以教授治校为例
美 等 国的教 授治校 的具 体运 作 与大学 治理 的制度 ( 如章 程 ) 障 ; 理 念 上 , 授 治 校 的 概 念 内 保 从 教
涵有 了 较 多 探 讨 , 如 教 授 治 学 与 治 校 之 例
区别 。
主 自治共 同体 , 即便 是 学 术 领 导 ( 系 主任 ) 也 如 ,
网 络 出 版 时 间 :2 1 0 2—0 0 6— 1 网 络 出版 地 址 : t :/ ww ck. e kmsdti 3 .7 4 G .0 26 104 .0 2 4 2 -0 .t ht / w .n int c / e l 2 17 . 4 2 10 0 .92 2 10 .6 06 hml p / a/
断 然 不 能 忽略 作 为 由行 动 者 实践 出的 制 度 ( rc c gistt nb cos 的社 会 性 脉 络 与 现 实基 础 。 本 文 引入 pat i tui yatr) in n i o 时 间 的理 论 视 角 , 现代 大 学 制度 下 的教 授 治校 的微 观 社 会 基 础 出发 , 教 授 的 时 间 与 压 力 、 织 时 间 协 调 与 从 从 组
铺 开 与发展 , 授参 与 大 学 事务 的决 策 与管 理 已 教 然 成 为 中 国大 学 体 制 现 代 化 进 程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议程。 在英文 文献 中 , 方 大学 被 认 为 是学 者 的 自 西
历 史而 言 , 国时北 大 与 清华 等大 学 曾经 出现 过 民
(00 22 ) 中 , 代 大 学 制 度 是 高 等 教 育 领 2 1- 00 》 现 域改 革 的重 要 试 点 项 目, 中虽 然 没 有 出现 “ 其 教 授 治 校 ” 4个 具 体 的字 , 随着 教 育 部 几 年 前 这 但
论中国大学权力制度中的教授治理
2 1 第 1 ( 第 12期 ) 02年 期 总 0
论 中 国大 学权 力制 度 中 的教 授 治理
田 联 进
( 宜宾 学院高等教 育研 究所 四川 宜宾 64 0 ) 40 0
摘
要: 教授 治校 的 历 史脉 络展 示 了教 授 治理 的 内涵与合 理性 。 以大 学权 力制 度 为分析 框 架 ,
可能 就是 大学董 事 会 的意 志 , 可 能 就是 几 名 教 师 也
的意见 。然 而 随着 大学 结 构 变 得 复 杂 , 大学 学 术 事 务与非 学术 事务 就 需要 不 同的人 群 去 治理 。“ 师 教
务 。教授 治校作 为一 种 大学管 理制 度萌 芽于 中世纪
的 巴黎大学 , 为了 防止教会 、 府等组 织 机构对 大学 政
内人 员 的聘 任权 等 大部 分权力 。而后来 居上 的美 国
2 6
专 长 的教 授 掌 握 着 具 有 价 值 的 、 人 尊 重 的 知 识 。 令 高 深学 问一 旦超 出了一 般 的 、 杂 的甚 至 是 神秘 的 复 知识 , 么 , 那 自然 只有学 者才 能够 深刻 地理 解 和把握 它 的复 杂性 和 神秘 性 , 只 有 “ 知 识 的人 才 有 资 也 有 格拥 有较 大 的发 言权 ” L 随 着科 学 的发 展 , 个专 。4 每 业 领域 的判 断 愈来愈依 赖 于拥 有专业 知识 的专家 教 授 。因而 ,在知 识 问题 上 , “ 应该 让 专 家 单 独解 决 的 严
发 展 。这必 然使 大学 丧失 自己 的发 展 方 向 , 及 大 危
AU ) A P 将学 术 自由、 学术 自治 内化 为 一种 终 身 职 教
教授治校与大学去行政化
教授治校与大学去行政化作者:谢艳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2期摘要:“大学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这是近年来教育界热议的话题。
从高等教育行政化趋向的现实状况出发,对“教授治校”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做了深刻诠释,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教授治校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构建教育学术民主、回归学术本位、完善法律和制度、营造民主环境的高校教授治校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授治校;去行政化;教授治校模式中图分类号:G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238-0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将这一命题从理论推向了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一流大学应是‘教授治校’。
……中国高校最大的受制因素是行政化趋势,或者是上级的行政干预,学校管理体制的行政化趋势,以至于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机构不能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而是以行政化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办。
”概而言之,破解今天大学行政化的困局,真正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行“教授治校”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笔者试图对大学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法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行政化趋向的现实状况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行政化趋向是最为主要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学术行政化,高校衙门化高校内部,行政凌驾于学术、教学之上,“官本位”盛行于校园,“学者争相入仕”,这些无不直接关系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高校已经成为一个官场,不仅有官场的结构,还有官场的文化,官场的行事方式。
高校成为官场,讲的自然就是官场的游戏规则,其中,“对上不对下”就是明显的“官场文化”——高校领导只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高校教职工、大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无有置喙之处。
我们为何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且这条路走得通
我们为何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且这条路走得通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问题。
这条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不同在于,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同时保持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下面是正文和拓展:正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就已经存在,如儒家的思想中强调“仁爱”、“正义”等,而在道家的思想中则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如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投入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创新和自主发展。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坚持自主创新和发展自己的技术。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方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迅速发展,也体现在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诸多方面。
例如,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在文化领域,中国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和传承,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社会领域,中国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措施,实现了社会生活的整体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中国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不足,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也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十大先生
近代史上的十个“先生”一、先生之蔡元培众所周知,蔡元培先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教育总长。
作为晚清的翰林,同时又是光复会的创立者,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当之无愧。
然而,由于不愿与袁世凯合作,他毅然辞职总长之位。
1916年年底,刚刚回国的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上任伊始,蔡元培就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在这一理念下,北京大学吸引了无数优秀的年轻学者,使得保守沉闷的学术环境顿时焕然一新。
同时,这一理念影响了后来的蒋梦麟、胡适、梅贻琦、王世杰、李登辉等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在十年的校长生涯中,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广泛而彻底的改革,使得这所曾经的国家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变成真正的世界性大学。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有:“教育应着眼于未来”,“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是专门事业”,“毋宁展个性”,“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倡导“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制度,成为后来诸多大学一并认可的大学原则。
1928年,蔡元培被推举为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毛主席称赞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先生之胡适1912年,21岁的胡适写就传世名章《非留学篇》,胡适就已基本预定了未来数十年里中国新文明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1917年,26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开启了中国文学革命的序幕,这篇文章使胡适成为名正言顺的新文化领袖。
在纷乱动荡的中国近代史上,胡适始终致力于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他宏大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他成为“先生”的基石。
胡适从1917年起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此后他的命运就基本与北大绑在一起。
1919年5月,胡适就成为北大教务长。
1922年,胡适受命担任北大国学研究所。
在此之后,胡适先后担任北大哲学系、外文系、英国文学系、教育系、中文系等五个系的主任,1930年又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
抗战结束后,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大学是教授治校吗?
中国大学是教授治校吗?徐超富【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年(卷),期】2013(012)003【总页数】2页(P封2-封3)【作者】徐超富【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大学是教授治校吗?回答是“肯定的”。
有的人看到使用引号作出这样的断语既感不适也会感到疑惑,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喜欢这些文字的人不可沾沾自喜;反对这种“观点”的人也不要横眉冷对。
因为,中国大学的现状既会使人难以自喜,又会让人血流减缓,心渐于静。
对我国大学教授治校作出如此“断定”,也是缘于多方面的考量:第一,大学正副校长包括党委书记几乎都是教授,学校的人、财、物,或者学术、行政和党务等大多是教授统管着。
第二,教务处、研究生院(处)、科研处等学术职能部门都是教授负责,甚至还有学校其他许多职能部门都是教授兼任着。
第三,(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学院的院长、系主任以及教研室和实验室负责人都是教授。
第四,院、校学术委员会以及职称评委会等学术性机构或社团、活动都是教授主持。
可见,从学校管理层、职能部门,到院、系、室各级以及学术社团或“活动”都是教授治理着,难道你能说不是“教授治校”吗?但问题是:校长、院长、处长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治校即遵循怎样的治理逻辑?教授是如何参与决策的?主事的教授又是如何实施管理的?中国有多种类型的教授,既有学术型教授,又有如政工教授、党务教授等,在教授治理的过程中,各类教授的构成如何?话语权又怎样?在西方,大学教授(学术型教授)都是由教授会评选学校聘任的;校长、院长,一般也是由教授(包括教师、学生等)推选出来的,由下而上,遵循的是学术逻辑。
在中国,校长由政府任命,院长、处长由学校任命,自上而下,遵循的是行政逻辑。
显然,学术逻辑和行政逻辑是两种不同的逻辑,尽管二者都叫“教授治校”,但它们却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两种教授治校:学术性的教授治校和行政化的教授治校。
因此,教授治校也有一个概念界定的问题。
蔡元培的成长经历、治校经验与启示
蔡元培的成长经历、治校经验与启示
马坤;梁国利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6(0)3
【摘要】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蔡元培知难而进。
以自己对大学的深刻认识,运用自己的道德权威,明智决策,有力执行,引领"老北大"走出低谷。
他的成长经历和做事经验,为当今大学校长的治校树立了范型、提供了启示。
【总页数】3页(P81-83)
【作者】马坤;梁国利
【作者单位】[1]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沈阳化工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46
【相关文献】
1.蔡元培"教授治校"与去官僚化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J], 邹东明
2.蔡元培"教授治校"与中国大学近代化 [J], 张思源;陈添锦;张进清
3.从“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蔡元培治校经验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J], 牛晓燕;徐澄
4.蔡元培的成长经历、治校经验与启示 [J], 马坤;梁国利
5.权力的博弈:蔡元培"教授治校"思想及启示 [J], 李宜江;吉祥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授治校,如何走出中国的道路杨克瑞(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沈阳110034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摘要】作为高等教育基本传统的教授治校,其不仅是尊重学术权力、实现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径,更是人力资本剩余控制权的重要体现。
实现教授治校,并非形而上学地让教授步入领导岗位,其实质在于确立学者在大学中的立法者地位,通过评议会方式确立政策的合法性,从而与中国高校党委会的决策职能及校长行政工作形成管理上的三权分立,最终达到高校管理的善治境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授治校道路。
【关键词】教授治校;人力资本产权;大学评议会;三权分立【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12)04-0010-04【作者简介】杨克瑞(1968—),男,山东鄄城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追求。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追求中,人们发现,无论早期的京师大学堂还是今天“985项目”,形式上的指标尚可以做到的,而内在的精神实质却难以把握。
诚如中国曾有强大的北洋海军,不足以抵御外侮,缺乏精神支撑的庞然大物只能令后人扼腕叹息。
那么,今天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除了形式指标上的相似之外,我们更应如何在深层次方面学习发展呢?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关于大学的经典认识: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的确,大学教授的舞台,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
可以说,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才是大学的最大资源。
事实上,西方大学能够引领世界走向一流的重要经验,也就在于他们对于大学学者的重视,人力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
这其中的秘籍,就在于教授治校。
教授治校,这在西方的大学传统中似乎如同呼吸空气那么自然,在中国却显得是如此陌生遥远。
虽然它曾一度引起中国学者的热捧,却始终无法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至今更是悄然褪色,留下一种所谓的“教授治学”的说法而掩人耳目。
那么,西方所认可的教授治校就是教授治学吗?这一字之差可谓谬之千里,其直接拉开了中外现代大学制度的差异。
试想,大学依托于落后的管理制度何以国际化而争创世界一流呢?因此,探索走出中国的教授治校道路,依然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教授治校:大学发展的基本法则在一定意义上,没有大学教授参与的大学治理,是不可思议的,必定是畸形的发展。
这在西方大学的发展史上是被证明了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教授治校的西方传统教授治校作为大学治理的命题,在西方传统上是自然而然的,是西方大学发展的自然结果。
大学本初的形式就是社团,其管理活动理所当然就是这些社团的教授自治了。
然而,教授治校的传统,在西方也曾受到挑战。
特别是在后来宗教改革及科学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大学走出了象牙塔而日益世俗化,知识教育不再被看做是学者的自娱自乐。
这些欧洲现代意义上所出现的民族国家,都不会忽视教育的价值,开始积极创办了政府所直接掌控的现代大学,如普鲁士政府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等。
政府大学的出现与传统意义上学者大学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这就是因为,政府有政府的意图,学者有学者的路径。
大学创始人洪堡在此问题上却保持着高度警醒,因而特别提出了大学创办的“自由”原则,就是以此来引导解决大学与国家的关系(张斌贤,2005)。
但反过来,既然同为大学,自然也要遵循一些约定成俗的规则,政府必然与学者在大学规则上达成某种妥协一致。
这就是,大学教授可以推举校长,但须政府批准。
政府确定大学的基本规模与方向,如教授职位与学生人数,但在具体的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则是主要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评议会来民主决策。
因此,虽然大学校长是由政府来任命的,但教授治校的传统,则以评议会的方式得以传承下来。
所以说,在德国大学这一级,其主要决策性机构是学术评议会[1]。
校长则是每年一选,走马灯似地轮换,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当然,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同样存在明显的差异,各国教授的权力不尽相同,教授治校的方式各具特色。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对高校学术组织跨国比较后,将学术权力的分配概括为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等几种经典类型,但无论是何种权力的组合,教授权力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正如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教师就应该广泛控制学术活动。
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此他们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如何讲授。
此外,教师还应该决定谁最有资格学习高深学问(招生),谁已经掌握了知识(考试)并应该获得学位(毕业要求)。
更显而易见的是,教师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知道谁最有资格成为教授。
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是他们的学术自由是否受到侵犯的公证人。
”[2]事实上,虽然历经风雨,教授治校还是西方国家所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
例如,欧洲大陆高等教育传统的权力分配,首先是将权力置于行会形式的讲座,其次是中央各部门的官僚机构。
这种模式主要反映两种群体的利益———高级教授和政府部门官员,教授有大量的个人权力去控制学部和大学,高级教授甚至在中央决策过程中有咨询和顾问的重要权力。
而英国高等教育权力分配的传统模式是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及行政人员的适度影响的结合。
教授行会拥有很大权力,董事会权力和行政人员权力只是其中的渗透部分。
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大体相似,也是由教授行会和学校董事会及学校行政管理当局相结合,但与英国模式相比,教授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院校董事和行政人员的影响较为强大。
(二)教授治校观念的中国化漫长的中华文明也产生了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但是,无论封建帝王政府所创办的国子监,还是民间发达的书院高等教育传统,都没有形成西方大学的教授治校传统。
国子监的管理自然是封建官僚主义,即便是学者所创办的书院,也是创办人一言堂,其兴衰发展时常因人而异,这与西方教授治校的民主模式大相径庭。
民国初期的蔡元培、梅贻琦等大学校长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教育家,正是因为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率先探索了中国大学的教授治校模式。
蔡元培留学于德国,对于德国的教授治校了然于心。
由他主持下的《大学令》(1912年10月24日由教育部公布),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教授治校制度,赋予了教授参与管理大学的权力(张正峰,2008)。
不过,教授治校的实践,还要等待他1917年的北大改革。
蔡元培在《回任北大校长在全体学生欢迎会上演说词》中指出:“第一步组织评议会,给多数教授的代表,议决立法方面的事”[3]。
组建教授会,由教授们集体决定学校的具体事务,这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可谓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然而遗憾的是,教授治校之风,在中国只能说是昙花一现。
就在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之后,他就颁布了“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生读书三原则”,此制(教授治校———笔者注)终结了[4]。
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文革”等多种政治因素影响,民国时期初具端倪的教授治校被冲击得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同时拉开了时代的序幕,教授治校的呼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积极关注。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许多的大学管理者尚没有教授职称,外行领导形式鲜明,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于教授治校的热切期盼。
然而,由于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形成的集权体制原因,当时人们更多地把教授治校当成了破解外行领导的一种方式,而没有从根本上探索教授治校本质,结果就出现了一种“头痛医头”的现象,即提拔个别教授充实校领导班子。
当然,在这种大学领导需要职称的背景下,大学管理者也都纷纷解决了个人职称问题,初步实现了管理者为教授的内行管理。
可是,即便大学管理者全部具有了教授职称及其学术地位,人们蓦然发现,中国大学的管理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管理体制依然如故。
正如中国传统的书院山长一样,貌似学术当家,实则个人专权。
中国的教授治校除了走出一段弯路之外,似乎仍然茫茫然而不知路在何方,所谓“制度性障碍”的问题,依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解不开的瓶颈。
当思考“阻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障碍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过去我们可能认为是人的因素,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却发现,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制度安排问题”(张斌贤,2005)。
二、教授治校: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解说在当今大学多为政府或社会所创办的背景下再谈教授治校问题,似乎有些观念陈腐,实则不然。
人力资本产权以及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发展,令教授治校这一传统思想再次焕发出时代新机。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是委托代理理论,这是基于现代股份企业资产分离的事实,主要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最优化,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式下最大限度地维护投资人股东的利益。
然而,在资本金融市场发达的现代社会,股东往往不再是传统的“老上司”,反而容易抽身而去,而人力资本持有者以其专用性和团队性特征,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稳定力量,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
从企业的价值创造方面来看,人力资本才是企业主动性的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最重要源泉。
因而,“股东至上”理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大学之所以重视大师,正是因为大学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也就意味着大学的核心资本。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者加盟大学,就是以自己无形的人力资本入股,共同铸造了大学的无形资产品牌。
人力资本的重要特点,就是其专用性强,因为它只能体现在特定的组织事业之中,否则将变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也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这些组织机构才具有不可复制性,品牌价值倍增。
例如,哈佛之所以是哈佛,绝不是将哈佛的大楼搬迁过来就可以复制的。
因此,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应保护这些专用性程度高等的人力资本的利益,否则将导致企业运转的低效率[5]。
现代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保护的最重要方式,就是赋予产权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
所谓剩余控制权,这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是指契约中事先不能规定的那份控制权,即除了工资等劳动报酬收入之外的余额要求权。
由于契约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工资报酬并非就是全部的劳动所得,企业发展的剩余控制权同样也应是所有者必然享用的一种权力。
由此观之,大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正是其掌握人力资本剩余控制权的一种具体体现,是人力产权观念的实现。
同样质疑传统“股东至上”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也认为,经理人如果仅仅强调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其为此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
正确的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这是因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必须是一个多赢的制度安排,能够同时满足个人的理性约束和激励约束,是一种正和博弈。
实践表明,日本公司治理的成功,与其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关注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