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三章 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3章第2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3章第2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学案

第二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通过绘制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说出其特征。

(综合思维)2.利用地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区域认知)3.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简述主要气候区典型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地理实践力)4.树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观念,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观)一、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1.气候的形成: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气候特征:全年皆夏,气温季节变化小,年平均气温在26_℃左右。

全年多雨,分配比较均匀,年降水量大多在2_000毫米以上。

3.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是世界主要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4.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长率最高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土壤为砖红壤,化学风化强烈,在一些地区可形成厚达数米至十数米的风化壳。

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1.气候的形成: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变化较小;全年湿润,冬雨较多,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_000毫米。

3.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

4.气候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群落外貌上的季相更替,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显著特征。

春季萌叶抽枝,夏季枝叶茂密,秋季树叶凋落,冬季完全无叶。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地中海气候1.气候的形成: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三章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解析D.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5.该辐合带位置如乙图所示时()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片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泰山观日峰游客面向东北观日出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加强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图中辐合带为赤道低气压带。

甲图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南部的风带为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风,在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乙图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北部的风带为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的西北风,在澳大利亚北部较为典型。

综合分析,本题选择C选项。

第4题,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故C错,D正确;水平风力较小,不会产生狂风巨浪,A错;低压会促进台风的产生,B错。

第5题,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气温较低,山脉雪线海拔较低,B正确;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水草丰美,A错;除极昼地区外,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C错;黄土高原此季节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D错。

答案:3.C 4.D 5.B(2019·山东济宁期末)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地区的组合中,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解析:①③都为热带沙漠气候,②④都为地中海气候,且④为南半球。

同种气候,气候特征大致相同。

答案:6.D7.A(2019·杭州市质检)北半球海陆分布造成纬向气压带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位置和强度的异常往往造成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

图中以1 028等压线的分布作为某气压中心的分布范围。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甲地气压中心的性质及其切断的气压带最有可能为() A.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B.暖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C.暖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D.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9.若某年份1 028等压线分布偏南偏东,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可能带来()A.冬季气温距平为正值B.梅雨季节较往年提前C.寒潮天气较往年频发D.登陆台风较往年偏多解析:第8题,结合冬季逐月海平面气压场图的气压分布,可判断甲地气压中心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深居内陆,陆地热容量小,冬季降温比海洋快,气温低,形成一个冷高压,把呈带状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给切断了,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附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附答案)

陆地 海洋
夏季 气温 气压 高

冬季 气温 气压 低

原因
低 高 海陆热力 高 低 性质差异
-1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海陆分布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1)冬季,陆地更冷(陆地比热容小),形成冷高压,在亚欧大陆上形 成的是亚洲高压,其中心位于副极地地区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纬度高,气温低,进而气压更高),故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而本 来应该在副极地地区存在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压所切 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2)夏季,陆地更热(陆地比热容小),形成热低压,在亚欧大陆上形 成的是亚洲低压,其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印度半岛西北部(纬度 低,气温高,进而气压更低),故又称印度低压。而本来应该在副热带 地区存在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 上。如下图(单位:百帕)所示: (3)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带来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分析
考向三
-22-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地位于我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 第(2)题,B地位于南亚,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 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 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带来洪涝灾害。第(3)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 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左右。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关闭
第(2()1夏)题季,S,市S市为主地要中海受气( 候,夏) 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 较A弱.季,导风致影常响被雾笼B罩.西,故风C带项影正确响。第(2)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 热C带.低高压气控压制带控制D,故.高D压项正控确制。

2019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三章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三章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一、选择题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1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答案:1.C 2.C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3~4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3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第4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答案:3.A 4.B(2017届杭州质检)右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6.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解析:第5题,甲地区位于南半球,此时35°S附近高空为低压中心,近地面则为高压,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

第6题,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在30°S附近,图示信息显示移动到35°S附近,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故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气压带和风带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时作业气压带和风带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七) 气压带和风带-、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F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甲、乙所在的平面为地面。

据此完成1 •若上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A. 该环流是咼纬环流 B. 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 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D. 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解读:根据垂直方向气流运动情况可知甲为高压,乙为低压,因 知,甲位于30° N,乙位于60° N 。

甲、乙之间的环流属中纬环流,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 带。

答案:C2 .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 ( )A. 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B. 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C. 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冰封雪冻D. 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解读:由上题知北半球大陆 (甲)为高压,大洋(乙)为低压,是北半球冬季。

答案:C3 .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解读: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3题。

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可答案:D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A.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5.右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左图中D风带风向的是()A. ①B.②C.③D.④解读:左图中E气压带位于30°〜40°之间,因此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D风带为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因此右图中①符合。

答案:4.B 5.A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6〜7题。

市帕6 .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①地的较大B .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 .上半月①地的较大7 .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 .西南风C.东北风D .东南风解读:第6题,由图示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压低,是北半球的夏季。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2023·天津市部分区模拟]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4.半年后,南亚盛行(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读澳大利亚等压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南风C.7月、东北风 D.1月、东南风6.导致该大陆a月、b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陆热力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2023·江苏苏州模拟]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下图为某月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气压分布图。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月份可能为( )A.1月 B.3月C.7月 D.9月8.该月份( )A.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B.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C.北半球西风偏转为东北风D.南半球西风偏转为东南风9.图示气压带中,成因与对流运动有关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0.[2023·浙江杭州模拟]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三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三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最新考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纲解读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A为赤道低气压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为极地高气压带(2)六个风带⎩⎪⎨⎪⎧⎭⎪⎬⎪⎫B为低纬信风带D为中纬西风带F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1)七个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

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方法技巧]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大气的运动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基础巩固练]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1~2题。

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 )A.50°N、(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2.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D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我国东部高温多雨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解析]第1题,图中90°E附近,气压最高值为1 036 hPa,而它位于60°N靠右一点,因此可以推断它的纬度可能为50°N。

气压最低值为988 hPa,而它位于60°S左右,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A正确,B、C、D错误。

所以选A。

第2题,根据世界地图,90°E线在北半球主要为陆地,南半球主要为海洋。

根据气压图,北半球气压要高于南半球,即北半球陆地气压高,出现亚洲高压,气温较低,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是北半球夏季,A错误;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是北半球夏季,B错误;我国东部高温多雨为北半球夏季,C错误;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

所以选D。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 C )A.该环流是中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丙地可能盛行西南风D.甲气压带因热力产生4.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环流,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地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B )[解析]第3题,题目图中并无明确的方向,无法判断北半球甲乙两地的纬度高低,甲地受下沉气流影响为高压,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也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地可能受赤道低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对应的可能是高纬环流,也可能是中纬环流或低纬环流,A、B错误;若甲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乙地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则位于北半球的丙地会受盛行西南风影响,C正确;甲气压带可能是动力因素产生,可能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23°26´S 66°34´S
第五页,共21页。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深化探究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fēnbù)规律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 个气压带是高低(gāodī)相 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 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 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 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
2.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kòngzhì)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jìjié)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 夏季炎热干燥,冬
受西风带控制
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 全年高温,一年可
西 南 风
温暖湿 润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和 我国西南等
地区
夏季风强 于冬季风
第十五页,共21页。
考点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试题调研
(2009•全国文综Ⅰ)右图示意某区域(qūyù)某月
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
图,完成1~3题。 A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第七页,共21页。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试题调研
(2010•江苏地理)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 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huǒshān)喷发,火山 (huǒshān)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 图为火山(huǒshān)喷发图片。回答第1题。 1.导致冰岛火山(huǒshān)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考纲呈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纲解读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考点一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①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②低纬环流圈b③中纬环流圈c④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及成因气压带名称成因A⑤赤道低气压带空气⑥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C⑦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⑧堆积下沉(⑨动力因素)E⑩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 G极地高气压带空气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3)风带及成因风带名称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B东北信风带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D盛行西风带响,偏转为西南风极地高气压带气流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F极地东风带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4)全年在A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在D控制下大陆西岸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受 C 控制,冬季受 D 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A、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相关内容。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1)七个气压带的性质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性质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干冷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 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六个风带的性质风带分布风向性质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冷中纬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热一、突破气压带、风带应“四抓”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学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

[备考资料]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学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

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圈②中纬环流圈③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温馨提示(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析考点一⎪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1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答案:1.C 2.C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3~4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3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第4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答案:3.A 4.B(2017届杭州质检)右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6.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C.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D.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解析:第5题,甲地区位于南半球,此时35°S附近高空为低压中心,近地面则为高压,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

第6题,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在30°S附近,图示信息显示移动到35°S附近,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故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答案:5.B 6.C(2017届长沙质检)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7~8题。

7.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①B.②C.④D.⑤8.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解析:第7题,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

第8题,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

答案:7.A8.A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

读非洲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完成9~10题。

9.1月赤道低气压带西段位于赤道以北,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A.海陆分布B.地形C.太阳辐射D.植被10.M地()A.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B.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C.7月盛行西南风,少雨D.7月盛行东北风,多雨解析:第9题,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应分布在气温高,空气受热辐合上升的地区。

图中1月赤道低气压带西段位于赤道以北,说明赤道以北气温较高,而赤道附近地区温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赤道附近及以南地区主要为海洋,夏季增温较慢。

第10题,据图可知,1月份M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盛行来自内陆的东北风,气候干燥;7月份因为靠近赤道低气压带,会受到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以及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9.A10.A(2017届湖北名校联考)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

下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1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A.夏季风逐年增强B.夏季风逐年减弱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解析:第11题,由图可以看出,海陆热力差指数有正有负,不能说明陆温高或海温高,A、B项错;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不是固定的周期性变化,C项正确、D项错误。

第12题,当海陆热力差指数为正时,夏季风较强,反之较弱,A项错;海陆热力差指数时正时负,说明夏季风时强时弱,B项错;1961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大且为正,夏季风强,影响北方时间长,说明华北地区降水偏多,C项错;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小且为负,说明夏季风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江淮地区降水偏多,D项正确。

答案:11.C12.D(2016·福建期末质检)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

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

读图,完成13~15题。

13.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的是()A.40°N B.50°SC.40°S D.60°N14.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D.地势高低15.冬季,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的西风较西岸()A.寒冷干燥B.温暖干燥C.寒冷湿润D.温暖湿润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50°S冬、夏季西风分速差值最大。

第14题,由图可知,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差值总体上比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根据世界海陆分布可知,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海洋分布面积较大,由此可推断出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第15题,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的西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较为寒冷干燥;而大陆西岸的西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冬季受海洋影响,较为温暖湿润。

答案:13.B14.B15.A二、非选择题16.下图为世界某年某月的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中甲地是一片缓和起伏的大草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

(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

(3)某月份,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汇于甲地。

试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太平洋出现低压中心,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说明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第(2)题,此时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在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冰岛受其影响盛行偏南风。

第(3)题,甲地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与当地的东北信风交汇。

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

东南风(或偏南风)。

(3)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交汇。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____(南、北)半球。

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

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

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或⑤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量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第(4)题,地中海气候区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答案:(1)北②⑤(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

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