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1)
心理学名词解释1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修改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主,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4、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5、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冯特。
冯物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
他把意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
6、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机能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思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7、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产生于德国,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该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8、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贮存、转换并加以利用。
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测量的。
9.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0.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11.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1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式,是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
3、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4、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5、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做出的反映。
6、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7、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8、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9、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10、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12、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13、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14、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15、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1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7、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8、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19、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20、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是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的简称;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主观能动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4.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5.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6.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7.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试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一种较为严格的、客观的研究方法。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分心:也称注意的分散,是在无意中改换注意的对象,它可能由外部刺激造成,也可能由主观因素引起。
10.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8.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1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13.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14.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5.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16.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7.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8.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9.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2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心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各管事物的态度以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3.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并稳定表现的特征。
4.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5.相关研究法:是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的方法。
6.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7.心理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测验工具(问卷或量表)度量个体间对某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中的反应差异。
8.调查法:是指就某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9.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10.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
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1.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12.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连系是暂时的。
13.经典型条件反射: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着某个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
14.动力定型:在社会实践中,如果一个人长期的从事某项活动,客观刺激按先后与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具有系统性机能,把这些刺激有规律的协调成条件反射链锁系统。
15.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16.强化:是个体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及任何可以增加先前反应频率的事件。
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2、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3、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
4、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特性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5、问卷法,将要研究的问题印在纸上,并要求参与者以答卷的方式作答。
6、测量法,是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儿童进行测查,从而研究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7、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的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测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8、文化比较法,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发展维度,对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北京的研究对象加以观察、测量、实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9、胎教,就是通过调整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对胎儿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10、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11、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1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发展与儿童的生活、游戏、学习有密切联系。
13、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4、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时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
15、回忆,是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
16、定向反射,就是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
17、习惯化,是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不再产生变化或是反应下降的定向反应。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北京教师资格: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北京教师招聘网/ 北京教师资格: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一)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来源:北京中公教育。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2、意志:与改造世界相联系的自觉确定目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并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两个部分,其中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4、注意:是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5、注意的起伏(动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12秒。
6、注意的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7、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8、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9、注意:注意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之前,要确定目的,拟定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观察过后还要进行归纳和整理,所以说观察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10、记忆:是人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比感知觉更复杂的心理现象。
11、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或者错误的恢复和提取叫做遗忘。
12、表象: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呈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3、想象:是人脑对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4、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完整版)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3.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4.视敏度:也成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5.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6.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7.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8.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9.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0.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1.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1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3.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吸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1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16.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7.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1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9.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1.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22.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2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4.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5.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
26.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
27.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连续的运动。
28.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 xīn lǐxué]基础释义•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学科。
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任务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详细释义•研究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据不同研究领域和目的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
例句• 1. 对于心理学我是一窍不通,所以不敢对这篇文章妄下雌黄。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歪曲的知觉。
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6、观察力:指敏锐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的知觉能力,是人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8、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量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10、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13、有意注意:有……,需要……。
14、有意后注意:有……,但不需要……。
15、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注意的对象的数量的多少。
16、注意的稳定性:我们的注意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17、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18、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19、元认知:人对于自己认知的认知。
2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1、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现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6.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只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章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规律的科学。详细的说,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第三章感觉与感知
1.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他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影象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3.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一集中。
4.生物节律: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动物的冬眠;人的心理活动也体现着周期性变化,比如白天工作,夜晚睡觉,等等。这些节律称为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他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时间的进程。
5.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他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的循环,此外,也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比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研究发现,在完全与外部时间线索隔离的条件下。人依然能够显示出日节律。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中隔离的情况下,周期为25小时。
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讨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原理和规律。
二、认知:认知指的是人们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知觉、思维、记忆和决策等方面。
三、情绪:情绪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快乐、愤怒、悲伤等不同的情感状态。
四、行为:行为是个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反应,包括生理上的动作和心理上的表现。
五、研究:研究是通过经验或训练改变行为的过程,包括条件反射、观察研究、语言研究等不同形式。
六、记忆: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历进行存储和回忆的能力,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
七、意识:意识是人们对外界和内部体验的感知和认知,包括
觉醒状态、注意力、自我意识等方面。
八、人格:人格是个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价值观、态度等方面。
九、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思维和情感等方面,探讨群体、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问题。
十、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
中的心理发展,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等不同阶段。
十一、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通
过评估、诊断和治疗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和疾病。
以上是一些心理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心理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①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是教学中的客体,一般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②教学媒体:媒体为传播信息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就是教学媒体。
<包括A非投影视觉辅助,如黑板、实物、模型、B投影视觉辅助,如投影仪、幻灯机等;C 视听辅助,如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D听觉辅助,如录音机等。
>③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包括A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B 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3、学习与教学三过程:①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4、观察法:由由者直接观察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5、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6、个案研究法: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7、反省思维:指一种能够对自分析、评定的思维能力。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9、个体心理发展8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期(14、15-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10、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行为: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3.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4.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42布洛卡区: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洛罗卡发现,大脑左半球皮层额下回受损伤的病人罹患了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洛卡区。
43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无意注意。
44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有意注意。
45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8.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29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30.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31.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46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47.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而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叫知觉的恒常性。
20.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1.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心理学名词解释(1-12)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人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盛会和学习的。
人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吸取信息进行定向,以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期待他做的进行核对,从而调整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否则就会感孤单、别扭或焦虑,这就是使人产生一种交往的需要和动机。
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算法式:也叫穷举式,式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找到答案。
这种方法的优点式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缺点式需要大量的尝试,费时费力,当问题空间比较大时,人们难以用这种策略解决问题。
年龄特征:是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也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是可他那个学习的主要形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行为:是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无意识现象:是人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精神分析: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观察法:是指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自变量:即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参与观察:指观察者参与被观察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观察、记录。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细胞体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突触: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接触的区域。
布洛卡区:法国医生布洛卡1861年解剖尸体发现,身体右侧瘫痪的人大脑左半球发生病变,同时换有不能说话的“失语症”,其位于额叶后下部,后来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为布洛卡区。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6.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储存和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
7.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8.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9.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接近开头和结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10.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1.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2.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4.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15.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6.创造性思维: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17.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18.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9.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0.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9.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时候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10.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3.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4.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地注意。
15.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24.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25.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刺激量。
26.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值。
28.明适应:由暗处到光处,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29、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看清,这种感受性主见增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3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32.记忆: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35.感觉记忆:称感觉寄存器或者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达到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36.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存储,存储量、保持时间有限。
37.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38.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39.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40.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地反映,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44.抽象: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与属性,舍弃个别特征与属性的过程。
45.概括:在头脑中把从各个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分为初、高级概括。
46.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47.发散思维: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的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48.常规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49.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50.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51.能力: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有多种表现形式。
(分类一把能力和特殊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5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等测验度量。
56.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60.动机: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63.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64.匮乏动机: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65.情绪情感:指人多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66.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68应激:指在意外紧急情况下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69.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70.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7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期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72.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心理特征。
73.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
74.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验单位。
75.投射测验:是以费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
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是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退出若干人格特性。
77.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
78.认知方式:也叫认知风格,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特质三类。
81.沟通:广义的沟通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间的信息交流,人与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狭义的沟通指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83.群体: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各个成员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员之间彼此在心理上又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84.群体规范: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规则。
85.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86.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没人所付出的努力回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87.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极为去个体化。
88.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得到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89.群体思维:群体决策时,成员思维高度倾向与一致,以至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
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极为群体思维。
90.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92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指一种身心反应:是一个过程。
93.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94.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95.压力源: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
主要包括躯体性的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和文化性压力源。
96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客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97.文饰: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
98.升华: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底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
99.关键期:个体在再起发展中,某一反应或者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最容易获得,这一时期100.即为关键期。
社会性发展:指个体在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101.道德认知:指人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知。
102.横断研究: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103.纵向研究: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