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教学故事

合集下载

付雪婷 《矛与盾》教学设计

付雪婷 《矛与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教学案例基本信息对应信息技术主题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学科语文学段三年级六案例名称《矛与盾》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 年 1 月教学案例设计参与人员分工(可修改)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付雪婷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52960921实施者付雪婷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52960921学科指导者李英杰教科院基教研中心66023930信息技术指导者闵海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52960911课件制作者付雪婷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52960921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本课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关键处教师点拨。

此外,根据课前调查了解到的学生需求,我利用人机互动教室,为学生提供大量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旨在通过群文阅读的尝试,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加深其对作者及著作的认识,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人机互动系统教学PPT课件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分析《矛与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冲突”的一篇主体课文。

单元中的《矛与盾》《鹬蚌相争》《小抄写员》《大自然的秘密》几篇主体课文从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引发学生对矛盾冲突的思考。

同时,来自古今中外不同时代与国家的文章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同语言风格与表达特点的言语经验获取素材。

《矛与盾》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盾和矛,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落下被世人笑话的悲剧,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傅淑婷读后感

傅淑婷读后感

学会倾听,拓展思维的空间--------读《学会教学》有感牛山小学傅淑婷“关注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教师刚提出问题,教室里就像是炸开了锅,小手如林,目光齐唰唰地投向老师,嘴里不停地喊:“老师,我,我”“老师,我来说”“我知道”,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而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或者是当别人才刚开始发言,他就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根本没有仔细倾听同伴的发言。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根本不会去倾听别人的意见,思考问题也不深入。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教孩子们学会倾听。

只有做到有效倾听,才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学生只有学会科学的倾听,才能引起真正的思考与共鸣,真正让学生自主参与,这样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一、欣赏激励,培养倾听要让孩子学会倾听,首先要让他们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教师要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倾听的教育,郑重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

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听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听懂别人的意思。

说要大胆,听要用心;我们不仅敢说,还要会听。

”“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

”在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要求后,要观察学生的执行情况,对那些由于没有认真倾听,而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要明确地指出这是由于没有认真倾听造成的,让其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发言时其他同学都不听,你会怎么想?真正懂得倾听是一种礼貌,是尊重和理解。

2024年班主任每月份工作总结(5篇)

2024年班主任每月份工作总结(5篇)

2024年班主任每月份工作总结某月份,正值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之际,这也是一个倡导文明新风,让雷锋精神深入校园每个角落的重要时期。

月初,学校启动了“学雷锋活动”的全面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响应,从细微之处入手,从身边之人着手,全面展开互助互爱的行动。

此举有效促进了校园内助人为乐氛围的浓厚,减少了冷漠旁观的现象,增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关怀与理解,学生群体正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本班级亦积极响应号召,紧密围绕学雷锋月的主旨,积极投入到班级建设与各类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中,确保学雷锋活动得以切实落地。

通过一系列活动,同学们不仅得到了锻炼,更在锻炼中实现了成长。

雷锋精神如同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同学们纯真的心田,播种下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种子。

具体而言,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为确保学雷锋活动的实效性与深入性,我着重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层面入手,避免活动流于形式。

通过将学雷锋活动与本学期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力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精神风貌,为班级的稳定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成长埋下希望的种子。

通过班会形式,深入讨论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针对部分同学将学雷锋简单等同于做好事的误解,我强调雷锋精神的多元价值,包括其在学习上的坚韧不拔、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的勇于担当、在是非选择中的立场坚定、在待人接物中的高度热情以及在工作中的高度责任感等,均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实践。

二、为将雷锋精神具体化、生活化,我班组织开展了“向身边的同学学习”活动。

通过挖掘并宣传学生身边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学起,从而更直观地感受雷锋精神的真实存在。

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身边的小雷锋故事,如杨丰宁同学帮助邻居老奶奶打扫卫生、付婷同学主动整理小组桌椅、罗爽同学勇于制止违纪行为等。

这些生动的事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人人可为。

三、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我班还设立了中队之星评选机制,对雷锋事迹及好人好事进行广泛宣传与表彰。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的耐心与耐心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的耐心与耐心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的耐心与耐心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教师的耐心与耐心作为一名教师,耐心和耐心是必备的品质。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身边的师德小故事,展示了教师们在工作中展现出的耐心和耐心。

故事一: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上初中时,班里有一位同学叫小明,他身上有一些生理缺陷,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行走。

由于这个原因,小明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心里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幸运的是,班主任老师王老师发现了小明的困境,并且用他高度的耐心和关怀来帮助他。

王老师每天鼓励小明,在他身边一步一步地陪伴着他。

当其他同学羞辱他时,王老师总是及时制止,为小明争取公正和尊重。

最终,小明在王老师的帮助下,不仅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心态,而且在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的耐心和关怀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二:坚守初心,教书育人陈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他一直以来都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和耐心。

他热爱数学,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耐心。

有一次,我在数学上遇到了难题,完全无法理解。

当时的我感到非常沮丧和绝望,觉得自己学不会数学。

陈老师发现了我的困惑,他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用生动的例子帮助我理解难题的思路。

陈老师从不催促学生,而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真正理解为止。

他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正是因为他的耐心与耐心,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教书育人使命,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潜力。

故事三:倾听学生需求,给予帮助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遇到了一位非常特别的教授,他名叫张教授。

张教授是一位很有学术造诣的教师,但他最令我钦佩的是他对学生的耐心和耐心。

在我的专业课上,我曾经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要请教张教授。

他非常耐心地倾听我的问题,并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答。

即使我反复提问,他也总是耐心地帮助我理解。

学困生转化案例(付婷)

学困生转化案例(付婷)

学困生转化案例作者:付婷(东胜区鸿波小学四年级组)一、学困生情况:四五班,王宇翔,11岁,单亲家庭,跟随父亲生活。

父亲忙于打工,基本不管理孩子,所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孩子很聪明但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不对,经常不完成作业,基础知识差,成绩不好。

爱玩各种玩具,带领花钱较严重,平时在学校不爱与同学交流,也没有什么朋友,与同学关系不好,经常欺负别人也被别人欺负。

二、转化过程及所采取的措施1.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平时在班级的表现,与同学的相处状况,了解孩子的心理2.与孩子交流,询问孩子在家里干些什么,谁管理他的生活,了解孩子生活状况3.给孩子选一个手拉手帮扶小老师,辅导平时学习,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课堂上提醒孩子听讲4.上课多关注孩子,多提问多交流,特别是孩子的作业要面批,及时改正再批改5.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引导班级其他孩子与他玩耍,真正与他成为朋友,多表扬多鼓励孩子,尤其是在全班孩子面前6.与家长沟通交流,回家辅导检查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情况,并给予更多的爱和关注,不能多给零花钱养成坏习惯。

三、转化效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个孩子已经能和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友好相处,并有了一两个朋友,而且在班级中得到多次表扬,也有了一些自信心,上课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朗读课文,还代表班级参加跳棋比赛。

学习上也有了一些进步,作业能基本完成,偶尔日记或积累报做的不太好,但是背诵课文和日积月累特别快,默写也比以前好多了。

小老师帮扶的也很到位,他很喜欢同桌。

四、转化反思通过对这个孩子的转化,我发现其实每一个“坏”孩子都是好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自己越来越好,只是我们老师的方式不对,孩子心理产生了恐惧,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导致不愿意学习,学习习惯和态度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是要关注这些特殊孩子,多给与孩子温暖和爱,多交流多鼓励,多给与正面引导,如此这些缺乏爱的孩子才会越来越好!。

校本教研的“三化”实践

校本教研的“三化”实践

智策教师发展校本教研是规范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校本教研的开展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教研要聚焦教师的真实需求,帮助教师从繁忙的课堂教学中抽身出来,真实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痛点,让教研“看得见、学得会、带得走、用得着”;二是要构建教师从入职到成熟的一体化教研路径,让教师发展“有迹可循”,让教研系统运转尽快实现“飞轮效应”;三是要通过校本教研将教师与学校的发展融合成一条线,既要关注教师常态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解决日常困惑,也要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全面统筹,以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发展,实现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双赢。

据此,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教研机制,通过制度化实施常态教研、序列化推进主题教研、凝练推广教研成果,让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场。

一、制度化:立足课堂教学,实施常态教研常态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教师的成长“现场”,是教师扎根教学之处。

纵观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往往表现为“忙—盲—茫”的工作状态:首先,教师忙于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琐事,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教研活动;其次,教师缺乏对教研计划的明确认识,导致常态教研落地效果衰减;最后,教师教研任务不够明确,教研内容缺乏系统性构建,导致教研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学校要搭建操作性强、成效性足的常态教研模式。

(一)在教学现场中发掘教研内容常态教研解决的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能有效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研究和成长需求。

一个好的教研内容,一方面应能聚焦多样化的研究需求,另一方面应能通过对“问题本质”的解决,以点带面,解决校本教研的“三化”实践谭 磊 付 婷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教研则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场域。

学校积极探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教研机制,通过“三化”实践,让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场:制度化,立足课堂教学,实施常态教研;序列化,着眼教师发展,推进主题教研;成果化,赋能教师成长,输出教研成果。

《落花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落花生》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课文中的道理。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作者心上,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就是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能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或体会加深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4.在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第4—14自然段。
播种 浇水 吩咐 半亩
爱慕 凉亭 榨菜 矮小
学生自由读词语,教师指名读词语。
2.教师借助填空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这篇课文围绕花生写了、、、的过程。
预设: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3.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朗读指导:对话中没有人物的心情、神态、动作等提示语,可联系第1自然段,读出大家种花生、收花生的喜悦,再揣摩父亲说话的语气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在读中体会大家对花生的喜爱。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再全班展示朗读。
三、读写结合,实践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物也像落花生一样能引发思考,让你想到身边的某些人。
3.不足之处在于对文章中提到的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就不好吗?课堂中应当让学生大胆质疑,在思维碰撞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总之,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我要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争取让自己授课的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教学过程设计
《落花生》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真情育桃李,丹心写人生——我的教育故事

真情育桃李,丹心写人生——我的教育故事

创新与实践真情育桃李,丹心写人生——我的教育故事胡 博(山西省临猗中学,山西 运城 044000)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09-0150-01我从2009年8月进入临猗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从教十年来,荣获“临猗县教学能手”、“临猗县优秀教师”、临猗中学“爱岗敬业先进个人”、临猗中学“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称号。

在这些荣誉中,我最喜欢的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因为工作的时间里,陪伴我最多的是学生,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学生。

我真诚地感谢我的学生,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

我一直在尝试、努力,向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这个目标发展自己。

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对待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要和学生亲一点、对学生好一点、问学生多一点。

和学生亲一点。

《礼记·学记》中说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染。

在工作中,我们要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互动。

比如在称呼上叫得亲切一些,在活动和课间的时候,交谈、询问并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惑。

这样一来,学生对我就多了一层亲近感,在我面前会更加积极和放松,更多展现他们青春阳光、活力四射的一面。

很多学生向我要微信、QQ,在假期和我联系,13届的学生虽然我没有带他们高三,但高考后邀请我一起聚会放松。

我带完高三的1422班,学生也非常乐意和我交流,高考后我们班组织一起去漂流。

在集体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收获了快乐和友谊,也不断完善了人格和修养。

在1806班的每次班级活动中,我都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二青会火炬接力,我们一起呐喊、集体拉歌;主题班会活动,我们一起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我穿上校服和学生一起上台为班级做朗诵;学校运动会,我们一起做后勤保障、加油助威。

每一次集体活动我都和他们一起谋划、一起欢笑、一起拼搏、一起体验、一起收获、一起成长。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
2、阶段性成果
(1)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快速提升,涌现出一批新的教学新秀。
华老师荣获市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及公开展示活动一等奖;童海龙、石翠林老师被授予市骨干教师称号;王建平老师被任命为市教学能手,现为市2013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智红老师为市2013年教学能
(3)2012年11月23日,召开全区围的课题开题会议,全面展开课题研究。课题实验校覆盖全区各中学,由各校的教学副校长担任该校课题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与落实工作。由于课题研究工作得到区教育局、区进校、课题实验学校领导及全区政治教师的大力支持,确保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2012年11月—2013年6月,实践操作,验证理论。通过聘请省、市学科专家做专题培训,组织举办区级公开研讨课、教学评优课,组织教师参与省、市级中考及高考报告会,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如校本研修培训、高中跟进式培训、新课标培训、农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灞桥区名师大讲堂活动、教研组长培训等活动,实现专家引领及示带动;通过在课题实验学校开展校级公开课展示课、同课异构公开研讨课、一课多讲的观课、评课、磨课等学科教研活动,以及小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教育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科研水平。
手培养对象;石翠林、华老师分别荣获省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光
盘评比二等奖和三等奖;杜时秀老师荣获市高中新课程优质课评比三等奖;慧琪老师荣获区级教学评优一等奖;华、娟老师分别荣获区级教学评优二等奖;华老师荣获区级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优一等奖;金亚洲、常亚梅老师分别荣获区级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优二等奖;石翠林老师荣获市心理健康教育赛教二等奖;王健老师承担了省公开示课教学。
陕 西 省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精简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精简教案(多篇)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语言运用: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思维能力: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审美创造: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课前解析】本次习作编排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习作前的回顾。

这一段话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入手,再次强调小说这种文体的特征,让学生懂得小说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从读到写,自然过渡。

第二部分是习作内容。

教材设计了三组环境和人物,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这三组环境都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基础,人物也是以少年形象为主,适合学生展开想象。

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

它提供了学生习作的思路和方向:先围绕主要人物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再考虑把故事情节写完整,能吸引人。

这两个要求是本次习作的重点。

第四部分是习作后的交流。

【教学目标】1.能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评改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解读习作要素1.情境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中的精彩情节和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哪些特点。

(出示课件3)预设:形象鲜明、情节曲折、描写生动。

过渡:本次习作的主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

(板书:笔尖流出的故事)2.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重点。

(出示课件4)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1.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虚构的故事,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比较吸引人。

教材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要求我们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出示课件5、6)2.教材还提示我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出示课件7)◇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跨学科教学案例《我要的是葫芦》说课逐字稿

跨学科教学案例《我要的是葫芦》说课逐字稿

探索“语文+”教学方案:明智析理,浸润心灵——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案例《我要的是葫芦》说课逐字稿各位教师同仁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跨学科教学主题是“明智析理,浸润心灵”。

1选取的素材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四单元中的《我要的是葫芦》。

该课文以小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可笑却让人深思的故事。

以葫芦的生长过程变化为线索,展示了生命孕育的不易,教导孩子们要通过劳动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想象着不劳而获。

2我这次基于语文、思政、科学、美术和劳动这5门学科进行跨学科教案设计,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希望能激发学生对包括小学语文在内的多学科内容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3接下来,我将从课程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形成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4一、说课程目标首先,我要来说说课程目标。

5新课标中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义务阶段教师在夯实本学科教学之余主动跨界,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6基于此目标,我依托《我要的是葫芦》语文课文,展开“语文+”多种学科的教学设计。

细化到《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中,该课文跨学科目标可以分为语文主学科教学目标即——1.知识目标:让学生对该课文中的生字进行识别和书写,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课文,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再来是思政目标,通过该篇文章的教学,带领学生反思寓言讲给我们的道理,加强学生对葫芦文化的认同,继而培养他们传承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然后是科学目标,通过视频观察葫芦生长的过程,普及植物生长的科学知识,同时让学生感知生命孕育的伟大之处。

至于美术学科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葫芦的形状结构,然后亲自画一副葫芦画像,既能让学生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又能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其审美情趣。

最后是劳动实践目标,通过布置种葫芦种子的实践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对葫芦幼苗松土、浇灌、施肥、捉虫的过程中更容易感知劳动的不易和伟大。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付婷)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付婷)

《女娲补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付婷)一、教学时间2014年5月26日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掌握女娲补天的过程,并通过多样化的朗读,体会女娲补天过程的艰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四、德育渗透舍身取义,奉献精神五、教学准备㈠神话故事㈡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引言: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女娲补天》时老师给你们讲的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吗?(记得)其实呢这个故事还没有完结,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30页,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女娲补天》,看看女娲创造了人类后发生了什么事。

(板书课题)(二)深入研读1.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过渡:话说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人们一直过得很幸福,但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天崩地裂,人类面临灭绝。

大家一起看看这样可怕的情景。

1)出示: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教师范读)2)亲爱的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形,我们心里会怎样?(害怕、恐惧)A 哪位同学来读读,让老师感受一下你的恐惧。

B 全班齐读3)对比学习:老师把刚才那段话稍微做了修改,大家读读看有什么不同。

出示对比: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天哪,太可怕了!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大窟窿。

中职师德教育故事

中职师德教育故事

中职师德教育故事《中职师德教育的那些事儿》在我们的中职校园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今天我就来讲一讲关于师德教育的一个小故事。

我们有一位特别有趣的老师,姓张。

张老师的课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记得有一次上专业课,有个同学在下面偷偷玩手机,张老师发现了,他并没有立刻训斥那位同学,而是非常巧妙地走到那个同学身边。

这时候张老师突然提高了声音说:“嘿,同学们,我们来看这里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讲的内容。

”那个玩手机的同学被吓得一哆嗦,赶紧把手机藏了起来,然后认真看向黑板。

张老师看着他微微一笑,继续若无其事地讲课。

下课后,张老师把那个同学叫到了办公室,既没有狂风暴雨似的批评,也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是笑着对他说:“小伙子,刚才课上是不是手机比我有意思呀?我看你那眼睛都离不开它啦。

”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张老师接着说:“手机好玩,但是我们来学校是学习本事的呀。

你想想,以后要是没点真才实学,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这番话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一样,让那个同学很容易就接受了,他真诚地向张老师保证以后上课好好听讲。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张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

他会在课堂上鼓励那些胆小不敢发言的同学,会在课后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哪怕是很基础很简单的问题,他也从不嫌麻烦。

他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这些中职生前进的道路。

张老师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师德。

他不是刻板地说教,而是用真心和关爱去引导我们。

在我们的青春岁月里,能遇到这样一个既有趣又有爱的老师,真的是我们的幸运。

这就是我们中职校园里关于师德教育的一个小故事,相信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

我们也有隐私权

我们也有隐私权

隐私是绿草地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愿人人都树立隐私意识 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 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
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课后活动与探究
你认为学校把学困生的考试分 数公布于众,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 数公布于众 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 私权?为什么? 私权?为什么?
小憨教学资源网
大家一起来关注
在银行柜台前设置 一米线
湘教版初中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
时光倒流……现在你们已经坐在初中二年级的课堂上, 上着你们最喜欢的政治课,请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配合!
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系 0805117 魏新野
情景故事一:QQ密码 情景故事一:QQ密码 最近一段时间, 最近一段时间,蔻蔻一回家 就上QQ跟网友聊天 妈妈看到后, 跟网友聊天, 就上QQ跟网友聊天,妈妈看到后, 就马上关掉。 就马上关掉。老师也反映 开学二个月来, 开学二个月来,蔻蔻学习不够 认真,成绩下降明显。妈妈对 认真,成绩下降明显。 此很怀疑, 此很怀疑,坚持要看蔻蔻的聊 天内容,要求蔻蔻告知QQ密码。 密码。 天内容,要求蔻蔻告知 密码 母女俩因此闹翻了…… 母女俩因此闹翻了
你对“一米线”有什 你对“一米线” 么看法?在现实生活中你 么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你 一米线”意识吗? 有“一米线”意识吗
小憨教学资源网
小憨教学资源网
情景故事四: 情景故事四:班主任翻了我的书包
由于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由于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班主任王 老师怀疑蔻蔻有早恋倾向, 老师怀疑蔻蔻有早恋倾向,为制止这种 行为,便当众翻了蔻蔻的书包, 行为,便当众翻了蔻蔻的书包,强迫她 交出日记。王老师还将部分日记和信件 交出日记。 的内容在班上公布。 的内容在班上公布。从此蔻蔻成了全班 同学嘲笑的对象,整日紧张兮兮的。 同学嘲笑的对象,整日紧张兮兮的。蔻 蔻该怎么办呢? 蔻该怎么办呢?

《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教案

《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感受文章的主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引导他们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此外,对于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虽然我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但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仍显得有些吃力。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情感教育方面,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得到了提升。但我也意识到,情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持续进行。因此,我会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学生们学会感恩、关爱他人。
最后,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还不错:一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二是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三是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写作技巧:分析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会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口语交际:讨论成长过程中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情感教育:通过学习文章,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师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积累、写作技巧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口语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老师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父爱之舟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父爱之舟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父爱之舟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小学英语教材《父爱之舟》,该教材中的故事内容涵盖了家庭关系、亲情和友情等方面的主题,旨在启发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听、说、读三方面的能力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听懂并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说话方式和语调。

2. 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情感价值。

3. 熟练使用被动语态描述事物和人物。

能力目标1. 能够独立表述故事情节,通过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能够借助故事情节和语境,在实际语言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表达和交流。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 关注人际关系,加深互助友爱、相互关心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 听、说、读的训练提高。

2. 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价值。

教学难点1. 学生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交流。

2. 借助所学语言,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对话和交流。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交互式教学法教学过程1. Warm-up1)Greetings: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2)Revision:Sing a song “We are the world”.3)Free-talk:Do you like helping others? 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2. Pre-listening1)Show some pictures to and get them to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a. Do you often read books? 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like?b. 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 last class?2)Create a task for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story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s.3. Listening1)Listen to the audio of the story and make notes. (Two times are suggested)2)Group work –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a. What is the story about?b. Who are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c.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aracters?4. Pre-speaking1)Show some key sentences and ask students to read aloud.“You will be surprised.”“Nothing can stop us from doing what we want to do.”“It is easy to be a good father, but it is difficult to be a great one.”2)Let students discuss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s and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relating to the sentences.a. What does “You will be surprised” mean?b. What meaning does “Nothing can stop us from doing what we want to do” have for you?5. Speaking1)Teacher gives a speech or a presentation about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asks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 or individually.a. Describe a photo of your family.b.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relationship?c. What is the role of a father in the family?d.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good father and a great one?e. What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 father?f.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2)Ask different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with the rest of the class.6. Post-listening1)Re-listen to the audio of the story and let students to read along.2)Ask students to try to imitate the tone and the inton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3)Work the pronunciation of some words and patterns.7. Summary and homework1)Ask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class.2)Assign homework: Write a letter to your father or mother to express your gratitude and love; Read one English book and read aloud to your parents or friends.Blackboard design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We are the world.Do you like helping others?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 last class?You will be surprised.Nothing can stop us from doing what we want to do.It is easy to be a good father, but it is difficult to be a great one. Describe a photo of your family.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relationship?What is the role of a father in the family?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good father and a great one? What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 father?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Write a letter to your father or mother to express your gratitude and love.Read one English book and read aloud to your parents or friends.。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记“搓捻、惭愧"等词的读音,熟记“绽、慨”等字的字形;理解“企盼、恍然大悟"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跳读,从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语句和对比手法入手,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细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格魅力,体会作者作为盲聋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4.通过促读,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学习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热爱生命的精神,懂得自强。

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懂得感恩。

教学方法默读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助读材料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盲聋哑人。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

1882年1月,急性脑充血病高烧,从此失明失聪,任性、野蛮,狂躁,父母无计可施,努力寻求帮助。

1887年3月,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1888年,进入柏金斯女子学校,学习盲文。

1890年,跟另一位老师萨拉学习唇语和发声。

1896年,进入中学,学习读唇,学习德语,法语。

1899年,考入哈佛大学,创作。

1968年6月1日,去世,享年将近88岁。

一生中共创作14部作品,代表作《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一生中受到富兰克林总统、罗斯福总统、艾森豪威尔、马克·吐温、卓别林等名人的礼遇。

一生中到访欧洲、埃及、澳大利亚和日本,为激励盲人做演讲,并建立慈善机构。

——以上信息来源:英文读物《Helen Keller Courage in the Dark》,赵老师整理。

2.作品简介课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其中《再塑生命的人》原文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篇文章合编在一起。

“第一天,我要去见那些好心、亲切的人,因为他们的友谊我的生活才变得有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付婷
【期刊名称】《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年(卷),期】2019(0)21
【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力求创新。

创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激励学生由自发到自觉,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与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作了浅显的探讨。

【总页数】1页(P0333-0333)
【作者】付婷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株潭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4
【相关文献】
1.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分析
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
4.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
5.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繁为简,突破重点,轻松阅读

化繁为简,突破重点,轻松阅读

化繁为简,突破重点,轻松阅读发布时间:2021-08-17T17:12:05.4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1期4月作者:付玲[导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做到了课前准备,使自己成竹在胸付玲(普格县附城小学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300)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做到了课前准备,使自己成竹在胸,课上把握住重点,理解内容,并且在教学中还对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研究,用以指导写作,那么,阅读课的重点任务“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标定能实现。

关键词:阅读教学突破重点轻松阅读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来说,教师要凭借阅读教学教给学生有关的读写知识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既然阅读教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教师们往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会从头至尾,巨细无遗,字词落实、句段落实,结果却适得其反,尤其显得力不从心,没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也没让学生培养出什么能力。

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如何做,才能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任务,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呢?我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探讨:一、课前准备,成竹在胸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才能做到成竹在胸,轻松完成后面的学习。

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认真进行。

从教师方面说,备课时,必须对课标和教材作深入的钻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备课。

重点的取向依据有三:1、根据课标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主攻方向”。

2、根据各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水平,确立本课完成教学重点的方法、深度以及训练广度。

一句话,就是要做到既有通盘的考虑,又有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具体安排,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时成竹在胸,有条不紊。

从学生方面说,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

预习内容要依据:1、每个训练组的“导读”提示。

2、每篇课文之后的“思考练习”的提示。

3、由教师针对课文提出一些紧扣教学重点的问题进行预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边的火烧云
作者:付婷
(东胜区鸿波小学四年级组)
中秋假期结束,我坐在回学校的班车上,天色已接近傍晚,天空中飘着很多云,这些云不同于以往,想是一团一团的棉花扫满天空,更像是一块块被切开的蛋糕,大的、小的、圆的、扁的、方的、椭圆形的……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太阳红彤彤的挂在天空,似乎还不想回家。

渐渐地,太阳的红光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夕阳西下美景图!我赶紧抓起手机把这一刻记录下来。

而天边的那些云朵似乎也被太阳的温暖感动了,不一会时间,那些散落的蛋糕快就都染上了色彩,红的、黄的、金黄的、浅黄的、白的……好看的很!随着太阳的脚步,这些云朵的颜色不断变化着,逐渐从白的变成浅黄在变成金黄随后全部都变成了红彤彤的。

哇,这不就是火烧云吗?眼睛看的应接不暇,手机也没有停止拍摄。

夕阳、火烧云、圆月,构成了中秋夜最美的景色!
第二天周一上课,本来应该讲第三课《鸟的天堂》,但是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先讲《火烧云》呢?昨晚的火烧云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看到,我的孩子们是不是也有看到的呢?这么好的课例何不直接感知。

于是伴随着我的描述以及欣赏手机中的照片,孩子们跟我一起回忆起昨晚的火烧云,这一
课孩子们的学的是那样激动,尤其的是读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那一段,大部分孩子不用我可以强调情感,就能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朗读,我想这就是事实的力量!
当让学生想象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样子时,孩子们的踊跃出乎想象,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等想象,真是千奇百怪!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不就是我们要的教育吗?
天边的火烧云,烧出了快乐,烧出了希望,更烧出了我的教育梦想,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相信每一个孩子,静静等待他们开花……
寻找爬山虎的脚
作者:付婷
(东胜区鸿波小学四年级组)
我喜欢爬山虎这种植物,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更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

每每看到公园中、墙院上、围栏上满满的全是爬山虎,不由得想驻足停看,欣赏那多么新鲜的绿,多么耀眼的红……
第二单元第六课正是一篇写爬山虎的课文,我想这一课是我的最爱。

讲课之中就非常激动,时不时表现我对这种植物的喜爱,孩子们仿佛也被我带动了一样,那声声朗读浸透着对爬山虎的喜爱。

恰巧学校北边围栏上就有刚长出不久的爬山虎,我想何不带学生来观察爬山虎呢?
于是,当我向学生说出想法后,学生个个欢呼雀跃,迫不及待的问我什么时候带他们去,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欢喜的情绪,我忽然发现比起课本中的文字,孩子们似乎对实物更感兴趣。

终于等到放学,我整理好队伍带到长满爬山虎的空地处,给他们分好小组,由组长带领观察爬山虎,首先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看是否与文中描写一致,你还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其次观察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与文中描写一致吗?你还有什么新奇发现?
孩子们特备高兴,观察的非常仔细,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个男孩子也兴高采烈的看着,寻找着……不一会儿孩子
们就惊喜的发现了爬山虎的脚,三五成群的一起观看,我也加入他们,边看边给他们介绍,同时又回顾了课文中的描写。

正当我们看的投入时,一个孩子却高呼“付老师,这个爬山虎的脚上面怎么没有小圆片啊?”这个问题吸引了更多孩子的关注,“是啊,为什么没有呢?”“我也没有找到”……我很开心,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学会观察并思考问题了,我没有急于回答他们,而是让他们再仔细找找,说不定有的脚上会有呢。

孩子们又认真的找起来,一个地方都不放过,仔细搜寻着,终于还是有人找到了,在靠墙的几株爬山虎的脚上有小圆片,我让孩子们有序的一一去看,他们非常兴奋,找到小圆片的孩子更是骄傲不已。

就这样,我们观察着,讨论着,思考着……我想在没有任何东西比孩子们自己观察到的让他们记忆深刻,这样的一次观察活动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欢乐还是一种享受。

第二天的观察日记写道很成功,每个人几乎都是满满一页,这是属于他们的收获。

这样一次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观察活动,却让我意识到学习不能只看书本,不能只学课本的知识,而应该更多的关注生活,关注学生当下生命,让学生在更加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从快乐中学习!我想我已经知道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