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兰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进展pdf
兰花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Stewart等用树兰(Epidendrum)的根首次成功地培 养出了原球茎和从愈伤组织分化出1株苗。后来,根 的诱导相继在不同兰花中获得了成功。徐宏英等用大 花蕙兰的幼根成功地进行组织培养,来检测其快速繁 殖的影响因素。6。。但由于兰花的根部是共生菌根,所 以根部作为外植体较难灭菌,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较 容易污染。 1.2组织培养基和添加物研究 1.2.1组织培养基研究
在自然条件下兰花种子虽多,但由于其不具有发 育完全的胚,且种皮致密、透性差或种皮中含有抑制物 使种子很难萌发。自Noel Bernared在1899年创立了 兰花种子共生萌发法后,研究者们接着发现大部分兰 花种子也可以通过无菌萌发的方式进行,即非共生萌 发。兰花种子的非共生萌发已在蝴蝶兰、石斛兰、文心 兰等兰花中取得成功。2005年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 所首次利用种子成功的诱导出云南野生拖鞋兰和独蒜 兰。由于种皮致密等原因,对部分兰花种子的预处理 也有利于兰花种子的萌发。田梅生等用剪刀将四季兰 种皮剪破后种子的萌发率大大提高。 1.1.4花梗节问作为外植体
收稿日期:2008—08—04;修回日期:2008—09—21 作者简介:丁秋露(1986一),女,专业方向植物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E-mail:qiulu207@sohu.eom; 通讯作者:赵品军,E—mail:hanjunzhao@163.con。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6066);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6KJ061A)
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大规模生产文心兰种苗
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保持通风透光 。管理4 个月以后 ~6
就可以出圃移栽 。圜 参考文献
【 陈心 启, 占和 , 波. 1 】 吉 罗毅 中国野 生兰科植物彩 色图谱 [ . 京 M】 北 7 2
的侧芽消毒后成活率会 比较高。对于花梗 ,一般是在花
梗长至2 3 c 0~ 0 m,花苞还没有形成 时采集 。采芽时 , 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将侧芽从基部切下 ,在母株切 的伤 口
和3 %香蕉泥 的培养基 中,5 d 0后会发现在小芽 的底部长 出圆球茎 。再将其小芽的顶端除去 ,与圆球茎一起转入
滴 的吐 温 。
现将 文心兰组织培养的规模化生产分为外植体的采取 、
消毒 ,圆球茎的诱导 、分化 ,壮苗培养 ,小苗的生根培
养 ,以及各 阶段 ( 增殖 、壮苗、生根 、驯化4 阶段 ) 个 苗株的光照和温度的控制进行论述 。各 阶段见 图1 。 1外植体采集 文 心 兰组 织 培 养 的外 植 体材 料 主 要是 侧 芽 与花 芽 。侧芽的采集在3 月 比较合适 ,花芽采取 的时间主 —5 要是4 月 和1—1月 。该 阶段是海南文心兰侧芽和花 —6 0 2
采集的侧芽要选 自健康优 良母株 ,选取侧芽 的标准
为长7 c ~8 m,叶鞘未张开 ,侧芽健壮无病虫 害。这样
3 d ,观察到有小芽长出时 ,将其转入 1 MS . g 0后 / +2 m / 2 0 L6 B - A+02 g A .m / N A+2 L %蔗糖 ,附加物为 1%椰乳 0
Chi T r na opi a A g i ulur cl rc t e
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杨蕾甘春雁韦妙琴曾进沈丽娟苏大宏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17期摘要:主要从繁殖方式、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述了国内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了文心兰栽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展望,以期为今后文心兰规模化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文心兰;繁殖方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14-051 引言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又叫跳舞兰、瘤瓣兰、舞女兰等,属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集中分布于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秘鲁。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90年代末期被广泛栽培及应用。
因其极具美丽又极具观赏价值,亦是世界上重要的盆花和切花品种之一,目前对文心兰的研究越来越多,如种质资源[1]、组织培养[2]、基因工程[3]、引种驯化[4]、杂交育种[5]、唇瓣花色[6]、栽培管理技术[7]、鲜切花最佳采收成熟度及生理生化[8]等方面的研究,文心兰的潜能被不断挖掘,因此文心兰被应用越来越广泛。
笔者主要从繁殖方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今后文心兰规模化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文心兰的形态特征文心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40~100 cm,假鳞茎扁卵圆形,较肥大,有一些种没有假鳞茎。
叶片1~3枚,顶生,叶条状披针形,叶通常分为3种:薄叶种、厚叶种、剑叶种,薄叶种叶较薄,稍革质。
每个假鳞茎上一般只抽生一枝花茎,花茎有分枝,一般着花数十朵,花瓣边缘波状,侧萼片向上弯曲,唇瓣通常三裂,呈提琴状,在中裂片上有鸡冠状的瘤状突起。
花色以黄色和褐色为主,另外还有绿色、白色、红色和洋红色。
蒴果,内含大量细小如粉面状的种子。
有些种花期在春季,有些种可全年开花,单株花期1~2个月[9]。
文心兰杂种胚培养研究
文心兰杂种胚培养研究罗远华;黄敏玲;林兵;叶秀仙;钟淮钦【摘要】Embryos of the orchidhdyridcrossed between Beallara Marfitch Howards Dream and Oncidium Sweet Sugar Million Dollar were usedas explants in a cultivation experimentation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growth regulators and organic additives on its germination,protocorm differentiation,and rooting,from the formations of embryos and protocorm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plantation of the plants.Aculture medium consisting of Hyponex,6-BA 0.5 mg·L-1 ,NAA 0.1 mg·L-1 ,CM 150 g·L-1 ,AC 1.0 g·L-1 ,and sugar 20 g·L-1 provided an optimal relative embryo germination rate of 155.6% for the hybrid after 90-100 d of cultivation.In addition,the medium inhibited the protocorm proliferation,and thus,encouraged its differentiation subsequently. For the protocorm differentiation,a medium containing Hyponex, 6-BA 0.1 mg · L-1 ,NAA 0.1 mg · L-1 , mashed potato 150 g·L-1 ,AC 1.0 g·L-1 ,and sugar 25 g·L-1 rendered a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87.8%thanother media tested.The addition of mashed potatoes in the mediu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promoting the seedlinggrowth.Vigorously growing plantlets were,then,transferred to a medium containing Hyponex,NAA 0.2 mg·L-1 ,mashed potato 150 g·L-1 ,AC 1.5 g·L-1 ,and sugar 25 g·L-1 for a complete and well-developed rooting on the healthy and well-developed plantlets with 40 d of cultivation.After an initial adaptation period,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transplanted seedling sreached 91.7% on peat moss.%以文心兰‘红狐狸’与‘百万金币’杂种胚为外植体,采用种胚→原球茎→完整植株→移栽的途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文心兰杂种胚萌发、原球茎分化、生根等各阶段的影响,建立文心兰杂种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移栽管理技术
摘 要 以 文心 兰 的侧 芽 为 外 植 体 ,对 侧 芽 的 选 择 、处 理 ,外 植 体 的 消毒 方 法 、培 养 基 的 选择 等技 术 进 行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最 适 合 的 材 料 为 叶 片 还 未 展 开 的 侧 芽 .二 次 消 毒 对 文 心 兰侧 芽 消毒 效 果 最 好 。义 心 兰理 想 的诱 导培 养 基 为 M +6 B . m /  ̄N A0 5 g L S - A 0 g L A . m / +椰 子 水 1 0 L I 5 0 m / ,增 殖 培 养 基 为 M + 6 B . m / +N A . m / + S - A2 0 g L A 2 g L 0 椰 子 水 10 L L 0 m / .壮苗 培 养 基 为 M + 香 蕉 2 g L S 0 / .生 根培 养基 为 】 2 S A . m / +香蕉 5 +土 豆 2 g L / M +N A1 0 g L O g 0 / + A E 0 / 同时 通 过 对 炼 苗 时 间 、 栽 前 的 处 理 及 移 栽 后 管 理 方 法 的 综 合 研 究 .摸 索 出 一 适 合 文心 兰移 栽 的 C . L g 移 套
50mgL NAA 05 mgL c c n t tr1 0mL L poi rt n me im S 6B 20mgL NAA 02 . /+ . /+ o o u e / ; rl eai du M + 一 A . /+ wa 0 f o .
m g + c c n twae 0 m L/ m o o u t r 1 0 L:s e l g m e i e d i dum S ba a a 2 a r oi g m e im / M S N AA 10 n M + n n 0 g 4 o tn du I2 + . me + b n n s 0 , m a a a 5 +p tt 0 oao 2 十 AC 0 L.Th r n p a t g s r ia ae wa v r 9 % at r 2. e ta s ln i u vv lrt s o e 0 n f e
文心兰组织培养
原球茎的诱导技术的应用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的前灭菌处理对文心兰花梗培养的影响
不同的处理后,通过40天的培养观察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 文心兰花梗培养的前灭菌处理
灭菌方式 A1 B2 C3 接种数/个 15 15 15 污染率/% 20 53 53 枯死率/% 40 13 17 生存率/% 40 33 40
原球茎的诱导技术的应用
激素对文心兰花梗培养的影响见表3-4: BA NAA 接种数 污染率 枯死率 mg/l mg/l % % 个 0.45
0.093 0.19 0.37 0.093 0.19 0.37 13 15 14 15 0.093 0.093 38 87 43 53 0.093 0.093 0.093 88 60 31 0 21 20 0.093 0.093 0.093 6 0
下简称CP)为培养容器,采用五种培养方式进行PLB增殖培养,即: FL· S: 以三角瓶为培养容器的固体培养方式 FL· L: 以三角瓶为培养容器的液体静置培养方式 FL· S:以三角瓶为培养容栅的液体振荡培养方式 L· CP· : 以CP为培养容器的固体培养方式 S CP· : 以CP为培养容器的液体静置培养方式 L
文心兰试管苗苗期调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原球茎的诱导技术的应用
1.
材料
实验用文心兰品种为薄叶系 文心兰Aloha ‘Iwanaga’。 茎尖:从母株上切取叶片尚 未展开的幼苗,剥去叶片, 露出侧芽,流水冲洗;消毒 用70%的酒精浸10秒钟,再 用8%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10 分钟,用无菌水冲3次备用。
原球茎的诱导技术的应用
不同外殖体大小对文心兰茎尖培养的影响
实验证明,对PLB形成来说在0.3-1.5mm之间茎尖越小,效果越好。 表3-2 文心兰茎尖大小对茎尖培养的影响
蝴蝶兰·文心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a r b ce u t is te efcso a tr m o c , ne t g t , h n l i d c r ( 1 d C c l r i n te ta so ain wee go a tr m s an , h f t f ce u c n n,ifci i i r e b i n me p e os n u e As a O-ut e t n u me o } rn fr t r l m o
维普资讯
安徽 农业 科学 , unl f nu A r Si20 ,6 8 :19 33 J ra o A h i gi c.0 83 ( )32 — 11 o .
・ 文心 兰遗 传 转化 体 系的初 步研 究
摘要 [ 目的】 优化 蝴蝶 兰和 文心 兰的遗 传转 化条 件 。方法】 [ 以培 养 3周 的蝴 蝶 兰原球 茎和 文心 兰愈伤 组 织为 试材 , 大肠 杆菌 为 生 以 长培 养基 , 究 3种农 杆茵 菌株 的侵 染 力 , 研 以及 茵液 浓度 、 染 时间 、 侵 酚类诱 导 物 ( s 和 共培 养 时 间对 转化 的影 响 。结果 1 A) 『 以蝴 蝶 兰 原球 茎为农 杆 菌介 导 的外 植体 进行 遗 传转 化 的优 化 条件 为 : 培 养 时 间 3d 茵 液侵 染 浓度 O  ̄ O , 预 , D o . 茵液侵 染 时 间 1 i,H值 =3 Omn D 5 , . 茵液侵 染后 , 农杆 菌共 培 养 5 4 与 d并添加 10i oLA , 0 . l s 此条件 下的 瞬间表 达 率 最高 。 蝴 蝶 兰遗传 转化 的条件 运 用于 文心 兰 ,  ̄ / m 将 得 到 的转化 率较 低 。 种 农杆 菌 菌株 中 ,H 0 3 E A15菌株 侵 染力 最强 , 次是 A L , B 40 其 G 1 L A 44最 弱 。 『 结论1 该研 究 为进 一 步研 究蝴蝶 兰和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穆玉珍,朱美瑶(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综述了目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褐化的防控、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天然植物成分等方面阐述了兰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兰花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时对未来兰花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兰科植物;外植体;组织培养;培养基试验体系也在不断的试验研究中逐渐形成。
试验中通常取蒴果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剖开蒴果,取出种子播种到培养瓶中。
不同时期的蒴果萌发率不同。
有试验表明,春兰种子作为外植体时,授粉后8~9个月的种子萌发率较高,而墨兰的种子在3~5个月时容易萌发[2-3]。
预处理也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研究者对种子进行1min 的超声波处理,种子萌发率达到20%;用蜗牛酶处理2~3min ,种子萌发率可达70%以上[4]。
1.2叶片叶片也可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其取材对母株的伤害不大,受季节影响较小。
一般选取试管苗幼嫩的叶片,其更容易诱导原球茎,而成熟植株的叶片诱导成功的研究较少,多发生褐化死亡。
杨美纯等[5]研究发现,叶片正面向上放置时,诱导率更高,且对叶片进行切割,更利于切割边缘诱导出原球茎,切块应大于0.5cm ×0.5cm ,否则容易褐化死亡。
1.3花梗花梗常作为外植体材料,在多种兰科植物中皆有运用,如蝴蝶兰、大花蕙兰、文心兰等,国兰以花梗作为外植体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种子、茎。
通过对石斛兰的研究发现,用带有节间的花梗进行诱导,会出现大部分死亡,从而使诱导效率较低[6]。
花梗的取材受到季节影响,通常不同时期的花梗诱导率也不同。
有试验发现,开花后的花梗比开花前幼嫩的花梗更容易诱导出芽[7]。
具体的原理还有待探究。
1.4茎尖茎尖是最早用于兰花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早在1960年,Morel [8]采用大花蕙兰的茎尖,诱导分化出了植株。
但茎尖的切取会对母株造成较大伤害,而且在茎尖的培养中,容易出现褐化现象[9]。
文心兰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文心 兰( ni im) O cd u 又名跳舞 兰 、 金粉 蝶兰 、 瓣兰 , 复茎类 洋兰 , 瘤 属 附生 或地 生 , 原产 墨西 哥 、 印度 群岛 、 西 巴 西等地 [ 。花小 而繁 多 , 】 ] 形态 变化多样 , 可连续 不断地 开放 , 是重要 的三大 洋兰之一 , 在多 年 的园艺研究 中通过种 间和属 间杂交 培育 出 了许多 花色优美 、 四季开花 的优 良切 花或盆栽 品种 。文心 兰同其 他兰科 植物一样 , 按照传统
的分株 繁殖方 法进行 繁殖 时 , 繁殖 系数较低 , 因而其 种苗繁 殖主要 通过组织 培养 技术 完成 。早 在 1 7 9 3年 , atJ F s[ 2 就 以花 梗尖为外 植体 , 功建 立 了文 心兰离体 再生体 系 , 后 , 内外 学 者用 不 同的外 植体 分别 建 立 了文心 兰 的 成 此 国 离体快 速繁殖技 术体 系 , 为文心 兰种苗 的工厂化 生产及 相关 生 物技 术研 究奠 定 了基础 。传 统杂 交育 种受 制 于种
2 2O一 2 29
草
业
学
报
第1 9卷
第 4 期
21 O O年 8月
ACTA PR ATA CU LT UR AE NI SI CA
Vo 9 No 4 L1 , .
文 心 兰 组 织 培 养 及 转 基 因研 究 进 展
崔广 荣
( 安徽 科 技 学 院植 物 科 学 学 院 ,安 徽 凤 阳 2 3 0 ) 3 1 0
摘 要 : 述 了文 心 兰 组织 培养 及 转 基 因 研究 的主 要 进 展 。外 植 体 、 综 培养 基 及 其 添 加 物 、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和培 养 方 式 植 对 文 心 兰类 原 球 茎 或 丛 芽 诱 导 均 产生 重 要 影 响 , 田植 株 的 花梗 、 大 花芽 、 尖 、 尖 等 均 可 用 作 初 代 培 养 的 外 植 体 , 茎 根 其 中花 梗及 花 芽 为 最 常 用 的 外植 体 , 管 苗 的所 有 组 织 器 官 均 是 有 效 的 外 植 体 ; 心 兰 离 体 培 养 以 固 体 培 养 方 式 试 文 为 主 ,/ Ms MS是 用 于 文 心 兰 离体 培 养 最 常 用 的基 本 培 养 基 , 养 基 中植 物 生 长 调节 剂 种 类 、 度 及 其 配 比是 文 l2 、 培 浓 心 兰离 体 培 养 成 功 与 否 的关 键 因素 。文 心 兰类 原 球 茎 形 成 过程 是 典 型 的体 细 胞 胚 胎 发 生 发 育 过 程 , 细 胞 胚 胎 发 体 生 受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 因 型 、 养 条 件等 影 响 较 大 。文 心 兰转 基 因研 究 尚 处 于初 步 阶段 。 基 培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处 理 1Π2MS + 1. 0mgΠL BA + 0. 1mgΠL NAA 1Π2MS + 2. 0mgΠL BA + 0. 1mgΠL NAA 1Π2MS + 2. 0mgΠL BA + 0. 5mgΠL NAA 1Π2MS + 3. 0mgΠL BA + 0. 5mgΠL NAA
表 3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1Π2MS 1. 0
0. 5 愈伤组织较松散 ,不定芽少或无
2. 2. 2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分化培养基上的材料一般 20~30d 继代一次 ,重复 继代数次 ,使分化材料增殖到一定的数量后再进行 生根培养 。把供试验的接种材料 (幼苗) 切割开 ,分 别接种在含不同浓度的 BA 和 NAA 的培养基中 ,25d 后观察试管苗增殖情况 、平均苗高 、生长状况 ,结果 见表 3 。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材料是从泰国引进的 3 个文心兰杂交品种
星战 、达卡 、爪哇 ,3 个品种均花色艳丽 ,一梗可开花
收稿日期 :2003 - 05 - 09 基金项目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编号 :2002 - 10) 。 作者简介 :杨玉珍 (1973 - ) ,女 ,河南社旗人 ,硕士 ,助理讲师 ,主要从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杨玉珍等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 79 —
3 文心兰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克服措施
在文心兰培养过程中 ,最初我们发现大量出现 试管苗玻璃化现象 ,通过综合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克 服 : ①控制培养基中无机营养成分 ,减少培养基中的 氮素含量 ,采用 1Π2MS 可减少玻璃化苗的比例 。 ② 使用通气好的封口膜封口 ,改善培养器皿的通风状 况 ,降低瓶内湿度以及乙烯含量 ,促进气体交换 。 ③ 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的浓度 。适当提高培养基 中蔗糖的含量 ,可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势 ,减少外植 体从培养基中获得过多的水分 ;而适当提高培养基 中琼脂的含量 ,可降低培养基的衬质势 ,造成细胞吸 水阻遏 ,也可降低玻璃化苗的比例 。我们将琼脂浓 度提高至 1. 0 %、蔗糖浓度提高至 4 %时 ,玻璃化逐 渐消失 。 ④增加光照 ,控制光照时间 。在试验中发 现 ,光照 14h 、光强为 2 000lx 处理一段时间后 ,茎 、叶
文心兰植物组织培养
文心兰植物组织培养发表时间:2020-12-15T10:03:20.20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2期作者:云珍贝[导读] 文心兰的许多器官、组织都可作为外植体,本文通过选择最常用的腋芽云珍贝海南新绿神热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海口 570203摘要:文心兰的许多器官、组织都可作为外植体,本文通过选择最常用的腋芽、花芽、球茎为外植体,观察初代培养阶段,用相同的消毒方法及培养基配方下三种外植体的细菌感染的概率,得出在初代培养阶段成活率最高的外植体,以此提高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和繁殖率。
关键词:组织培养;初代培养阶段;细菌感染文心兰(拉丁学名:Oncidium hybridum),又名吉祥兰,是兰科文心兰属植物。
文心兰原产于美国、墨西哥、圭亚那和秘鲁,花型独特,形似舞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重要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
我国文心兰的引种和栽培历史不长,生产面积尚小,远未成产业规模,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更无法满足出口需求。
我国地域辽阔,沿海一带的福建、广东、海南等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宜文心兰的生长。
本文试验材料来自于博鳌热带花城文心兰种植基地大棚,就地取材,为文心兰组织培养研究奠定基础,有利于文心兰基地的发展。
文心兰传统的繁殖方法主要以分株繁殖为主,但分株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周期长,长期分株繁殖会导致带有病毒的植株逐年增多,品质退化。
[1]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的系统研究,开辟了一条既能大量生产文心兰种苗、又能保持该种苗性状稳定的途径。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是一个经历许多步骤或阶段的复杂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初代培养阶段:选择和栽培管理母株,启动和建立无菌培养(主要步骤:分离外植体、表面杀菌、清洗和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阶段:包括原球茎的诱导及原球茎的继代培养;生根与炼苗阶段:移栽生根苗到无菌土壤中,在温室条件下炼苗。
划分这些阶段,可以按指定的生产阶段供应一定的植物产品,建立一个良好的繁殖体系,各生产阶段分工明确,是促进植物大规模繁殖生产指标和计划完成的先决条件。
文心兰
一、生理学特征 二、组织培养文心兰 三、 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四、意义与进展 五、参考文献
生理学特征
文心兰就是跳舞兰,是一种极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是世界 上重要的兰花切花品种之一,适合于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瓶插,也是加工花 束、小花篮的高档用花材料,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它有着亮丽的黄,每 一朵花,像美丽的少女,裙摆飘飘,翩翩起舞 . 拉丁学名:Oncidium 别称:跳舞兰、金蝶兰、瘤瓣兰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天门冬目Asparagales 科:兰科Orchidaceae 亚科:树兰亚科 Epidendroideae 属:文心兰属 Oncidium 花语:快乐无忧,寓意忘却烦忧
组织培养文心兰
(一)材料类别:嫩芽 (二)培养条件: 1、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基 2、生根培养基 (三) 生长与分化情况 1、茎尖培养与原球茎的诱导: 2、原球茎的增殖及快速繁殖无性系的建立 3、原球茎的增殖与快速繁殖 4、原球茎器官分化与生根培养 5、试管苗的移栽驯化
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谷凤, 候卓捷, 张志平等.文心兰丛生芽组培快繁研究初报.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2):85-87 2、何松林,十鸟三和子,王献等.不同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方式对文心兰原球茎 增殖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01,16(1) :88-91 3、段左俊,白旭华.文心兰的研究现状.热带林业,2006,3 4、杨玉珍,雷呈,胡如善等.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江苏农业科 学,2003:77-79 5、饶秋容,等.文心兰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 ,37(3):237. 6、何 永,张 伟.文心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7、 何松林,孔德政,杨秋生,等. 碳源和有机添加物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J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7 (2) : 154 - 157. 8、欧阳彤, 陈胜, 汪凤珍.文心兰规模化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林业科学研 究.2006,19(5) : 606~611 9、杨增海.园艺植物组织培养. 农业出版社,பைடு நூலகம்987,41
文心兰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三明农业科技》2011年第1期(119)3文心兰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叶炜李永清江金兰罗庆国三明市农科所文心兰(Oncidiinae )是兰科(Orchidaceae )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
虽然文心兰较其他热带兰花具有较广的适应范围,但因其切花高峰期集中于高温高湿的季节等特点,病害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阻碍了文心兰产业的发展。
因此,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文心兰品种是文心兰育种工作的研究热点之一。
文心兰可以进行广泛的属内杂交和属间杂交,但无论属内杂交还是属间杂交其亲和力都差,在自然条件下结果较为罕见,因此文心兰在新品种的登录上远较其它兰科植物少。
此外,文心兰自交不亲和,育种周期长,难以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变某些品种的单一性状,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是快速提升文心兰经济栽培性状的重要手段。
1文心兰转基因研究文心兰转基因报道稍晚于万代兰(1990)、石斛兰(1992)和蝴蝶兰(1996),Knapp 等(2000)利用基因枪技术首次获得了文心兰近缘属蜘蛛兰属转基因植株。
基因枪技术最大优点是不受物种及组织器官的限制,操作简便,避免了复杂的组织培养操作,可以迅速直观地看到效果。
但该技术需要昂贵的设备及后续费用,还存在多基因拷贝导致的基因沉默以及转化效率不稳定等影响。
目前文心兰转基因研究的最主要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Liau 等(2003)首次报道利用该方法成功转化文心兰,目前,转化文心兰的基因有甜椒类铁氧还原蛋白pflp 、乙烯受体突变基因etul-1、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 及ACS 反义基因,但多停留于研究阶段,未见商业化的转基因品种报道。
2R 基因1998年,研究者发现线虫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ed -4、ced -9于NCBI 进行Blast 比对,能匹配到大量同源性高达50%的植物抗性(R )基因,如拟南芥RPP4等,而其序列重叠区多在NBS 区段,二者都有类似的NBS 保守结构。
这些抗性基因还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相关基因NOD-LRR 有高度的相似性(Inohara N 2005),即N 端有一个核结合位点,其后常连接一个高度不保守的富亮氨酸重复LRR (leucien-rich repeat )区域。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移栽管理技术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移栽管理技术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移栽管理技术。
首先,文章描述了文心兰的萌发方法,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移栽条件。
其次,文章进一步说明了文心兰的移栽管理,包括地块地势、温度、湿度、照明、水分、肥料的调节以及病虫害的应对技术。
最后,文章简要总结了文心兰移栽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文心兰;组织培养;移栽管理正文:文心兰是一种热带植物,可以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
组织培养是文心兰萌发的基础,可以有效地使植物的生长良好。
此外,移栽管理技术对文心兰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1. 萌发:文心兰可以采用扦插或种子繁殖萌发。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比较新鲜的种子,以保证其质量。
另外,应选择适宜的基质,以使植物更好地萌发和发育。
除此之外,移栽条件也是萌发文心兰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水分等。
2. 移栽管理:当文心兰准备就绪时,即可进行移栽管理。
移栽前,应斟酌移栽的地块地势、温度、湿度、照明等,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还要注意植物的水分和肥料管理,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状况。
另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病虫害,以防止植株的损坏。
本文总结出文心兰组织培养和移栽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保障植株的健康生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然而,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还需要根据地域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文心兰的顺利移栽管理。
为了较好地移栽管理文心兰,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季节气候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夏季应注意空气湿度的控制,在南方湿度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曝晒的地方,使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辐射,提高植物的抗旱性能。
同时,应注意其温度的调控,因为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影响文心兰的生长。
此外,在秋冬季节,要注意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补充,因为在这两个季节,文心兰的营养元素消耗较大。
此外,在移栽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文心兰的抗病虫害能力。
一般来说,对文心兰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水分和营养含量来提高。
文心兰育种研究进展
文心兰育种研究进展罗远华;黄敏玲;吴建设【摘要】综述了文心兰在种质资源、组织培养、引种驯化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文心兰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文心兰育种的方向.%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Oncidium germplasm resources, tissue culture, and breeding program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crossbreeding,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breeding was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The direction of Oncidium, breeding in future was also proposed according to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4)010【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文心兰;种质资源;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作者】罗远华;黄敏玲;吴建设【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1狭义的文心兰是指兰科(Orchidaceae)文心兰亚族(Subribe Oncidiinae)文心兰属(Oncidium)的植物,又名金蝶兰、舞女兰或瘤瓣兰等。
文心兰研究进展(综述)
文心兰研究进展(综述)
刘晓荣;王碧青;朱根发
【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
【年(卷),期】2007(36)3
【摘要】系统论述近十年来国内外文心兰(Oncidium)组织培养、栽培技术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 提出我国文心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产业化发展前景.
【总页数】6页(P85-90)
【作者】刘晓荣;王碧青;朱根发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31
【相关文献】
1.文心兰育种研究进展 [J], 罗远华;黄敏玲;吴建设
2.文心兰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J], 叶炜;李永清;江金兰;罗庆国
3.文心兰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J], 崔广荣
4.文心兰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J], 杨蕾;甘春雁;韦妙琴;曾进;沈丽娟;苏大宏
5.文心兰开花调控与花器官决定研究进展 [J], 方能炎;樊荣辉;罗远华;钟淮钦;黄敏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夏朝水;胡启灿;陈芝华;华树妹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以文心兰具有休眠芽的花梗节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发育初期的花芽较容易诱导出丛芽,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4.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适合的丛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A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较适宜的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IBA 0.2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0.2%活性炭(pH5.8).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夏朝水;胡启灿;陈芝华;华树妹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365509;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365509;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365509;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3655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迷你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盆花文心兰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3.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4.卡特兰、文心兰和大花蕙兰组培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
5.文心兰切花无病毒种苗组培快繁生产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兰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进展崔广荣(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摘要:综述了文心兰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
外植体、培养基及其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方式对文心兰类原球茎或丛芽诱导均产生重要影响,大田植株的花梗、花芽、茎尖、根尖等均可用作初代培养的外植体,其中花梗及花芽为最常用的外植体,试管苗的所有组织器官均是有效的外植体;文心兰离体培养以固体培养方式为主,1/2MS 、MS 是用于文心兰离体培养最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其配比是文心兰离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文心兰类原球茎形成过程是典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体细胞胚胎发生受植物生长调节剂、基因型、培养条件等影响较大。
文心兰转基因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关键词:文心兰;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转基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5759(2010)0420220210 文心兰(Onci di um )又名跳舞兰、金粉蝶兰、瘤瓣兰,属复茎类洋兰,附生或地生,原产墨西哥、西印度群岛、巴西等地[1]。
花小而繁多,形态变化多样,可连续不断地开放,是重要的三大洋兰之一,在多年的园艺研究中通过种间和属间杂交培育出了许多花色优美、四季开花的优良切花或盆栽品种。
文心兰同其他兰科植物一样,按照传统的分株繁殖方法进行繁殖时,繁殖系数较低,因而其种苗繁殖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完成。
早在1973年,Fast [2]就以花梗尖为外植体,成功建立了文心兰离体再生体系,此后,国内外学者用不同的外植体分别建立了文心兰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文心兰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及相关生物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传统杂交育种受制于种质资源,文心兰农艺性状改良及种质创新难以获得突破,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给兰花的遗传改良带来了希望,各种兰花包括文心兰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也悄然兴起。
本研究对国内外有关文心兰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旨在为文心兰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文心兰组培快繁研究主要进展文心兰离体快速繁殖的基本技术环节主要包括:类原球茎或丛芽诱导、类原球茎或丛芽增殖、试管苗生根及移栽等,由于存在外植体基因型、地理区域等因素的差异,文心兰离体繁殖关键技术环节中依然存在较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不同研究者报道的相关结果也不尽相同。
1.1 类原球茎或丛芽诱导类原球茎(protocorm 2like body ,PLB )的形成是兰花离体培养过程中特有的发育现象,通过PLB 的诱导和增殖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兰花试管苗的大量繁殖,也是各种兰花开展工厂化种苗生产的关键环节。
同其他兰花一样,影响文心兰PLB 诱导与增殖的因素有很多,但外植体的种类、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方式等是最关键的几个因素。
1.1.1 外植体 从理论上说,文心兰所有的组织器官均能够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诱导PLB 或丛芽的形成,建立其离体繁殖技术体系,但花梗及其花芽、茎(芽)尖、根尖是文心兰初代培养最为常用的外植体。
1973年Fast [2]报道了用花梗芽尖诱导PLB 获得成功,建立了文心兰离体繁殖技术体系;Lim 2Ho 和Lee [3]以及Santana 和Chaparro [4]也用花梗芽为外植体,通过PLB 诱导、增殖与分化,实现了文心兰试管苗的大量增殖;中国台湾学者Chen 和Chang [5]利用花梗节间组织,经体细胞胚胎发生和芽形成途径实现植株再生和大量繁殖。
国内的陈兴贻[6]首先利用花穗和茎尖进行文心兰PLB 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大陆文心兰组织培养220-2292010年8月 草 业 学 报 ACTA PRA TACUL TU RA E SINICA 第19卷 第4期Vol.19,No.43收稿日期:2009208221;改回日期:2009211216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1010),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 J 2007B053)资助。
作者简介:崔广荣(19642),男,安徽长丰人,副教授,博士。
E 2mail :cuigr64@有关研究工作正式开始。
彭晓明等[7]、钟士传和曹善东[8]分别用花梗为外植体诱导PLB 成功,建立了文心兰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崔广荣等[9]以花梗为材料,比较了花原芽、幼小花苞、成熟花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诱导丛芽形成效应,证明只有花原芽易于形成丛芽或少量的PLB 。
可见,选取花梗为培养材料时,应该注意花梗芽发育的生理年龄。
以花梗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相对来说比较方便,也有利于保护母株免受损毁。
茎(芽)尖是文心兰初代培养的另一个常用外植体。
Khaw 等[10]、Lim 2Ho [11]、Sagawa 和Kunisaki [12]分别以茎(芽)尖为外植体诱导PLB 的形成而实现试管苗的大量增殖;J heng 等[13],再通过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保持、增殖,实现试管苗的高效再生。
国内有关茎尖培养再生植株也有较多的报道。
陈兴贻[6]、彭晓明等[7]、潘学锋等[14]、李文玲等[15]均用茎尖为外植体,经PLB 诱导、增殖和苗分化途径建立了文心兰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叶秀仙等[16]用茎尖诱导丛生芽途径实现植株的高频率再生。
茎尖大小对最终的培养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茎尖较大,容易成活,则易于形成芽或丛芽;茎尖较小,不易成活,则易于形成类原球茎[15,17]。
茎尖培养的最大问题是对母株的损毁,对于材料有限的优良植株来说要慎用,另外,消毒灭菌和茎尖剥离也相对烦琐、操作困难。
根尖也是初代获取试管苗的一个重要途径,取材方便,也不会损毁母株,但兰花的根尖培养难度较大,不易成功[18,19],因此文心兰根尖离体培养成功报道的文献较少。
Kerbauy [19]在用根尖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或PLB 诱导时发现,由根尖组织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形成PLB 的能力较弱,愈伤组织似乎未能彻底脱分化,依然保持其高度分化的“根状态”(root state ),但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基的调整,最终获得大量的PLB 及再生植株;Chen 和Chang [20]以根尖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由愈伤组织体经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实现了植株的高效再生。
笔者曾以试管苗根段进行培养试验,仅发现在根尖生长点部位膨大,形成少量的愈伤组织,但最终未能形成PLB 及芽苗(未报道)。
以盆栽植株根尖为材料的一个问题是,消毒灭菌困难,培养物易污染,这也是根培养难以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
有关成体盆栽植株叶片及其假鳞茎为外植体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特别是假鳞茎有可能是一潜在的、有价值的外植体。
初代培养获取试管无菌苗或PLB ,其幼嫩叶片、茎尖及PLB 都可作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的研究。
Chen 和Chang [21]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途径,实现了试管苗的有效再生;其后,他们在体细胞胚胎发生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22226],为文心兰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试管苗茎尖分生组织是PLB 诱导的好材料,能够在特定培养条件下有效诱导出PLB [17],对于短时间内需要获得大量PLB 或某些较难获得PLB 的基因型材料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利用类原球茎薄切片(t hin cell layers ,TCL )进行培养,不仅可在短时间内高效获得大量的PLB 及再生苗,而且为文心兰转基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受体材料,也为文心兰离体化学诱变育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27,28]。
1.1.2 基本培养基及其添加物 选定特定的外植体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及其添加物的选择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者在进行任何植物离体培养前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不同类型基本培养基的成分各有特点,它不仅影响培养的效率,甚至决定培养的成败。
除植物生长调节剂外,培养基中的各种添加物对培养物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作用而影响培养效率。
用于文心兰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主要有MS (murashige and skoog medium )、1/2MS 、V W (vacine and went medium )、RM (rugini olive medium )、N 6(Chu N 6medium )、改良KC (Knudson C medium )等,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看,不同的研究者结果不尽相同,其他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也是如此[29]。
国外文献报道用于文心兰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以1/2MS 居多[11,12,20226,30],当然,也有使用VW 基本培养基[19]。
而国内文献报道的以MS 基本培养基为多[6,7,9,14,15,31233],也有使用1/2MS 基本培养基或其他基本培养基[6,27,34241]。
尽管不同研究者使用的基本培养基不同,但他们用不同的外植体培养时均获得了比较好的试验结果,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文心兰对基本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的要求并不苛刻,笔者在实践中使用MS 或1/2MS 基本培养基时,也均获得了比较好的培养效果,这与蝴蝶兰(Phal aenopsis )等其他洋兰要求的较低浓度无机盐不完全相同。
彭晓明等[7]研究认为,N 6培养基中茎尖及花梗外植体分化速度和出芽率都优于MS 培养基,外植体在MS 培养基中分化出较多PLB ,而N 6122第19卷第4期草业学报2010年222ACTA PRA TACUL TU RA E SINICA(2010)Vol.19,No.4培养基则促进分化芽。
何松林等[34]比较了MS、1/2MS、V W3种基本培养基对文心兰PLB增殖和对幼苗形成的影响时发现,1/2MS基本培养基有利于PLB增殖,而MS基本培养基有利于幼苗形成,同时这些影响与培养基中不同凝固剂密切相关。
叶秀仙等[16]研究认为1/2MS适合于茎尖丛芽诱导,而MS适合于丛芽增殖,但杨玉珍等[40]用1/2MS基本培养基时,也得到了较高丛芽的增殖率。
实际上,丛芽增殖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时,除了与基本培养基密切相关外,还与接种连体芽苗数、芽苗大小等因素有关[32]。
分析发现,不同研究者得出试验结果不尽相同的另一重要因素与所使用材料的基因型不同也有一定关系,在对特定基因型材料进行培养时,一定要进行反复试验,寻找最适合自己材料培养的基本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糖源对外植体的生长影响较大,它不仅是外植体生长所必须的碳源和能源,也是调节培养基渗透压的重要物质。
何松林等[35]采用液体静置培养方式研究PLB增殖时发现,以蔗糖为碳源时,PLB在鲜重和干物质重方面显著高于麦芽糖和山梨醇,且PLB分化幼苗数少,有利于PLB增殖。
J heng等[13]研究糖源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PLB、PLB发育及苗再生时证明,较高浓度的蔗糖、麦芽糖、海藻糖(10~20g/L)有利于提高PLB的增殖率,麦芽糖和海藻糖促进PLB的形成和发育;20g/L的麦芽糖和海藻糖不仅增加PLB鲜重,而且使PLB直径增大、数量增加,经过6个月培养后,20g/L的海藻糖比麦芽糖更能有效促进PLB成熟和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