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分析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1. 引言模具制造工艺学是研究模具制造过程的学问,主要包括模具的设计、加工工艺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内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模具在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关键技术。

2.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2.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用于在一定的压力下,对工件(如金属、塑料等)进行成型、加工的工具。

它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2.2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定义模具制造工艺学是指研究模具制造过程的学问。

它包括模具的设计、加工工艺、材料选取和使用维护等方面,旨在实现高效、精密和经济的模具制造。

3.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流程3.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第一步,它是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零件的分解、结构的合理性等因素。

3.2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是指按照模具设计要求,利用加工设备和工具对模具进行加工和成型的过程。

模具加工工艺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工艺步骤,以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

3.3 模具材料选取模具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了模具的性能和寿命。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工具合金钢、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在选取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

3.4 模具使用维护模具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模具使用维护包括清洁、润滑、修复等方面。

4. 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关键技术4.1 3D设计技术3D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对模具的精确设计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建模,可以快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结构,并进行模拟分析,减少设计错误和成本。

4.2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模具的高精度加工和复杂形状的加工。

通过编程控制机床的运动,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模具制造工艺学第一章

模具制造工艺学第一章

6.超精加工和复合加工将得到发展 航空航天等部门已应用纳米技术,必须要有超高精
度的模具制造超高精度的零件。随着模具向精密化和大 型化方向发展,加工精度超过1μm的超精加工技术和集 电、化学、超声波、激光等技术综合在一起的复合加工 将得到发展。兼备两种以上工艺特点的复合加工技术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的模具制造中将有广阔的前景。
模具制 造工艺 学
主编 李振平 参编 刘京华 王怀 亮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模具 技术的发展
一、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 模具,是一种古老的成型工具。利用“型”或“模”的概念,以制造
件,可追溯到陶器、铜器时代。形成“模具”的概念,即作为工业产品生 产的成型工具,则是近100~150年之间逐步形成的。形成模具工业化生产 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即:手工制造阶段,主要工具为锯、锉、凿和锤; 机械化、半机械化制造阶段,此时,车床、刨床已成为模具制造的主要工 具。当应用铣床、磨床制造模具时,则模具已进入工业化生产的初始阶段 工业化生产阶段,约于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专门为汽车工业制造冲模 的模具厂。
5.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将得到发展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
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 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镜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 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 加工中应用。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自1959年起,电火花成形机床开始应用于模具生产,采用成形磨削 法加工凸模和电极。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模具技 和模具工业的新发展,模具的品种、精度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 工业产品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模具也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结

模具制造工艺学总结

名词解释:1.超声波抛光: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振动,并通过悬浮液中的末了加工脆硬材料的一种加工方法。

2.成形磨削:把零件轮廓分为若干直线和圆弧,然后按一定顺序逐段磨削,并使其连续光滑、圆整,达到图样要求。

3.电规准:电火花加工时,选取的一组电子脉冲参数(宽度、间隙、高度)。

包括粗规准、中规准和精规准4.电解加工: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可以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5.电铸成形:利用电化学过程中阴极沉积现象来进行成形加工的,也就是在原模上通过电化学方法沉积金属,然后分离以制造或复制金属制品。

6.复合工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把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7.封闭环:根据尺寸链的封闭性最终被间接保证尺寸大小和精度的那个环。

8.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9.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是对工序的进一步划分10.工艺系统:加工时有机床、刀具、夹具、工件四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叫做工艺系统11.经济加工精度: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标准机床、标准工艺、装置、标准的技术等级工人、标准的加工时间)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精度Ra12.入体尺寸:对轴类零件等被包容面的尺寸,工序尺寸偏差取向负偏差,工序尺寸基本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孔类包容面的尺寸,工序尺寸偏差取单向正偏差,工序基本尺寸等于最小极限尺寸;但对于毛胚表面,制造偏差一般取双向偏差即正负偏差。

13随机性误差:误差大小德尔方向不同且呈无规则变化的随机误差。

包括引起的变形误差等都是随机误差。

14.误差复映:这种由于毛胚形状误差或材料硬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切削力度变化,使工件产生相应误差的现象。

多次走刀来提供加工精度15.系统性误差: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误差,包括常值系统性误差和变值系统性误差16.正极性加工:工件接脉冲电源的正极时,负极性加工;工件接脉冲电源的负极时,当用Ti﹤20us的短脉冲进行精度加工时,采用正极性加工,用Ti﹥50us的较长脉冲进行粗,半精加工时,应采用负极性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品或半成品的过程为工艺过程。

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切削和磨削)得到成品的工艺过程。

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夹紧:工件定位后使其固定,使其保持正确位置不变的操作为夹紧。

工位:是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

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准。

基准。

位)所采用的基准。

粗加工结束后精加工前;一个车间转向另一个车间前后;重要工序加工前后;特种性能的检验(探伤、密封性检测)之前;零件加工完毕,进入装配或成品库之前。

设计尺寸、设计图上检验的测量尺寸或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尺寸等。

尺寸组。

尺寸链:在机械装配或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为尺寸链。

尺寸链图:将尺寸链中各相应的环按大致比列,用首位相接的平箭头按顺序画出的尺寸图。

封闭环:在装配中或加工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辅助时间: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之和称为作业时间。

基本时间: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

准备与终结时间:工人为生产一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名词解释(汇总)1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主要对回转面进行的加工。

2铣削加工:可以用来加工平面,沟槽,螺纹,齿轮,及成形表面,特别是复杂的特形面。

3刨削加工:是以单刃刀具,相对于工件做直线往复运动形式的运动,工件作间歇性移动进给的切削方法。

4仿行加工: 是以预先制成的靠模为依据,加工时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触头与靠模工作表面紧密接触,并沿其表面移动,通过仿行机构,使刀具作同步仿行动作,从而在零件毛坯上加工出与靠模相同型面的零件。

5仿行铣削:主要用于加工非旋转体的复杂的成型表面的零件。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

模具制造工艺学生产过程:从原始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和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编制的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计算公式:N=Qn(1+α)(1+β)N:零件的年产量 Q:产品年产量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α:备品百分率β:次品百分率生产批量计算:n=NA/Fn:每批的零件个数 N:年生产纲领规定的零件个数A:零件应该储备的天数 F:一年工作日天数成产类型:单间生产、成批成产、大量生产工艺规程: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已最合理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书写成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作用:1)一切生产活动的依据,2)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3)建(改)工厂的原始资料,4)便于积累生产经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1)确保质量、满足技术要求,2)提高生产率,按时完成降低成本,3)保证工人良好的工作条件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步骤一、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零件图1、零件尺寸合理性分析:1)零件尺寸合理(圆整、标注合理、考虑刀具尺寸、合理的精度)2)零件尺寸标注合理2、零件结构合理性分析零件结构合理:结构便于加工;结构便于度量;结构刚性足够二、选毛坯1、毛坯的种类: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2、考虑因素:1)零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铸铁、青铜用铸件;性能较高用锻件;一般情况用型材;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3)生产类型4)车间的生产能力5)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三、拟定工艺路线1、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2、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3、进给:在一个工步中,若被加工的表面需切除的金属很厚,要分几次切削,每进行一次切削就叫一次进给。

一个工步包含一次进给或多次进给4、安装:一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5、工位:工件在一次夹紧后在机床上占有的位置6、基准定义: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或面7、基准分类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2)工艺基准: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中,用于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于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测量基准:在加工或加工后,用于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装备基准: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8、工件的装夹1)工件的装夹:使工件在加工前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加工位置的稳定可靠。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

一、1 模具的生产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即生产技术准备;材料的准备;模具零、组件的加工;装配调试和试用鉴定。

2 生产技术准备阶段工作包括模具图样的设计;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材料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的制定;模具成本的估价。

3 工艺过程: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性能和装配关系的生产过程。

4 模具的工艺文件主要包括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模具装配工艺要点和工艺规程、原材料清单、外购件清单和外协件清单。

模具工艺人员应该在充分理解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和要求的情况下。

5 模具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1 编制工艺文件 2 二类工具设计和工艺编制3处理加工现场技术问题 4 参加试模和鉴定工作。

6 模具工艺的特点:1 模具上尽量采用万能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少专用二类工具的数量。

2 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上较多的采用“实配法” 、“同镗法”。

3 在制造工序安排上,工序相对集中,以保证模具加工质量和进度,简化管理和减少工序周转时间。

7 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模具的精度和刚度、模具的生产周期、模具的生产成本和模具的寿命四个基本方面。

8 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 产品制件的精度 2 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 3 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 4 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9 模具的生产周期是从接受模具订货任务开始到模具试模鉴定后交付合格模具所用的时间。

10 影响模具生产周期的主要因素有:1 模具技术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 2 模具企业的专门化程度 3 模具生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4 模具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11模具生产成本主要因素有: 1 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模具功能的高低 2 模具精度的高低 3 模具材料的选择 4 模具加工设备5 模具的标准化程度和企业生产的专门化程度。

12 模具寿命:是指模具在保证产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加工的制件的总数量,它包括工作面的多次修磨和易损件更换后的寿命。

13 不同类型的模具正常损坏的形式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工作表面损坏的形式有摩擦损坏、塑性变形、开裂、疲劳损坏、啃伤。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

1、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2、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3、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工出符号设计图样要求的产品。

1、产品质量的可靠性;2、工艺技术的先进性;3、经济效益的合理性;4、劳动条件的安全性。

(综合)卡片。

性和经济性。

判断零件结构工艺性优劣标准: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

基准。

置的基准。

定位)所采用的基准。

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先占有一个正确位置,然后将其固定,使工件在加工中保证这个正确位置不变,这个过程叫做工件定位。

须使刀具相对于工件具有正确的位置。

1、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2、如果工件要求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3、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4、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当平整;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不重复使用。

1、基准重合原则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这样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基准统一原则在各工序中尽可能选用同一组定位基准,如轴类零件选择轴心线为定位基准;3、自为基准原则在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加工余量要求较小而均匀时,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的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当两个被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多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度等因素来选择加工方法。

标准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2、半精加工消除由粗加工所留下的误差,并留下精加工余量,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3、精加工使精度要求高的表面达到图样上规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4、光整加工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但不能纠正几何形状误差和相互位置误差。

1、保证产品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和保护已加工表面。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模具制造过程中所需工艺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包含了模具制造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如模具设计、加工、组装及规格检验等。

作为一门古老而又不断更新的学科,模具制造工艺学在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经常为各种工业制造提供支持。

在下文中我将重点介绍几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一、模具制造的基础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加工、焊接、电火花加工、抛光等。

数控加工是目前最先进的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被广泛应用。

焊接技术被用来连接模具的不同部件。

电火花加工用于雕刻模具内部细节;抛光技术用于处理模具表面,以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

这些技术都是模具制造的基石。

二、模具材料与性能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优质合金钢、钨钢、高速钢等。

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模具所用的材料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平整度和光滑度。

三、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规范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模具工艺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模具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形状、结构和使用要求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装配、维护和保养。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制造规范和工艺标准,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稳定性。

制造过程还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优化,以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模具检测和维护模具检测和维护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制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防止损坏和磨损,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检测重点包括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等。

总之,模具制造工艺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细节丰富的学科。

它在制造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种工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模具制造工艺学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并且为制造工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模版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模版

模具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模版1、模具技术的特殊要求任务来源随机性强,计划性差;模具零件加工属于单间小批生产;模具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模具零件加工过程复杂,周期长;模具零件需反复修配和调整;在加工中常有意识控制模具零件取值方向。

6、模具制造的工艺内容(考虑因素):模具设计必须满足使12、减少加工困难的方法,普通车削可加工回转体表面。

15、普通车削装夹装置有:三爪卡盘、花盘、四爪卡仿形车削:是采用仿形装置使车刀在纵向走刀的同时,又按照预定的横向轨迹走刀,通过纵向走刀和横向走刀的复合运动,完成模具零件的复杂旋转曲面的内、外形加工。

17、铣削加工包括:立式铣床和万能工具铣床的普通工,加工时仿形销作用在靠模表面上做进给运动,并使铣刀作同步仿形运动,加工出与靠模相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19、仿形铣削的加工方式的形状应与靠模型槽的形状相适应,仿形销端头的圆弧半径应小于靠模型槽的最小圆角半径,仿形销的斜角应小于靠模型槽的最小斜角。

21、普通磨削周边、断面磨削)、是以高速旋转运动的砂轮对低速运动的工件进行磨削,工件相对于砂轮作纵向往复运动。

23、成形砂轮磨削法是利用工具将砂轮修整成与工件型面完全吻合的相反型面,以此磨削工件,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24、成型夹具磨削法:将工件置于成型夹具上,利用夹具调整工件的位置,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作定量移动或转动,由此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25、成形夹具磨削法中常用的夹具安装方法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方法。

30、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31、电蚀32、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放电能量;绝缘介质;间隙。

33、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特点:可以加工任何硬、韧、34、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局限性:只能用于金属等材料;加工速度一般比较慢;存在电极损耗。

35、电火花成型加工的过程是热爆炸力、电动力和流体动力有脉冲电源、自动控制系率的单向脉冲电流,以供给电极放电所需要的能量。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础知识总结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础知识总结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础知识总结模具制造工艺学基础知识总结模具制造工艺学一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

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复合工步用几把刀具或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进给刀具从被加工表面每切下一层金属层。

工艺规程的内容:1、工艺分析2、材料及毛坯的方式;3、工艺方案:表面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尺寸、热处理安排4、加工余量及尺寸;5、设备、刀具、量具;6、时间定额。

生产纲领工厂制造产品(或零件)的年产量分为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

N=Qn(1+a+b)Q-产品的生产纲领;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该零件的备品率;b-该零件的废品率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是被加工表面在一道工序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加工总余量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

也称毛坯余量。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被加工表面上由前道工序生产的微观不平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

2)被加工表面上由前道工序生产的尺寸误差和几何形状误差。

3)前道工序引起的被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

4)本道工序的装夹误差。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1.经验估计法2.分析计算法3.查表修正法工艺规程内容是描述由毛坯加工成为零件的过程的工艺文件。

规定了加工顺序、选用的机床、工具和加工方法,技术条件和检验手段等内容。

作用:指导生产和组织工艺准备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少的劳动量和最低的费用,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和技术要求的零件。

体现在①技术上的先进性②经济上的合理性③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制定工艺规程的基本步骤⑴总装图和零件图的研究分析和工艺审查;⑵确定生产类型;⑶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尺寸;⑷选择定位基准和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拟定加工路线;⑸确定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⑹确定加工机床、工艺装备、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⑺填写工艺文件。

第二章 模具加工基本理论

第二章 模具加工基本理论

工艺过程 的组成
工序 安装
4
一个或一组工人, 在一个工作地对同 一个或同时对几个 工件所连续完成的 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件经一次装 夹后所完成的 那一部分工序
5
工步 工位 走刀
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 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 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 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适用于形状复杂的板料零件,多用 于中、小尺寸件的大批大量生产
13
毛坯及加工余量
毛坯种类选 择的依据
◆零件材料及机械性能 ◆零件的功能 ◆生产类型 ◆具体生产条件
大型齿轮毛坯
工业汽轮机叶片毛坯
连杆毛坯
毛坯及加工余量
毛坯形状和尺 寸的选择
14
减少肥头大耳,实现少、无屑加工。 因此毛坯形状要力求接近成品形状, 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劳动量
根据上述的加工余量计算公式和一定的试 验资料,对影响加工余量的各项因素进行 分析,并计算确定加工余量
19
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用量 三要素
●主运动速度 Vc :主运动速度表示主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
向,单位为m/min。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可按下式计算:
VC Dn 1000
式中:n—主轴转速(r/s或r/min);d—工件或刀具的最大
7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工艺规程
作 用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
定义
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
法等的工艺文件
●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组织生产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新建、扩建工厂(车间)的基本资料
8
制定 工艺 规程 的基 本要 求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提 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模具制造工艺学绪论

模具制造工艺学绪论
返回
(4)装配调整 装配就是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副完整的模具。除紧固定位用的螺钉和销钉外, 一般零件在装配调整过程中仍需一定的人工修研或机械 加工。
(5)试模 装配调试好的模具,需要安装到机器设备 上进行试模。检查模具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正常,所得到 的制品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则必须拆下模 具加以修正,然后再次试模,直到能够完全正常运行并 能加工出合格的制品。
返回
七、模具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
(2)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是有别于传统机械加工 的加工方法,因为它不是用力进行加工的,所以不 要求工具的硬度大于工件的硬度。它是直接利用电 能、声能、光能、化学能等来去除工件上的余量, 以达到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方 法,其中包括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等。
(四)模具技术发展趋势
---摘《模具工业》第7期“模具行业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家电 和建材行业及机械工业本身发展,给模具工业提供广 阔市场。争取占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的10%,进入亚洲 先进行列。
1、CAD/CAM/CAE广泛应用,不断先进,进一步一 体化、集成化、智能化;
模具制造工艺学绪 论
2、课程内容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特种加工(电火花、线切割 ) 模具零件其他加工方法 模具制造装配工艺
3、要求:认真做笔记、多思、多练、勤复习
二、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 ,科技密集产品 。利用模具生产任意几何形状和具有高尺寸精度 的、用途各异的零件和工艺品,而且生产效率极 高。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十五”统计
年份
2000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

模具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成品的过程为工艺过程。

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切削和磨削)得到成品的工艺过程。

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夹紧:工件定位后使其固定,使其保持正确位置不变的操作为夹紧。

工位:是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进给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

产,大量生产。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用的基准。

粗加工结束后精加工前;一个车间转向另一个车间前后;重要工序加工前后;特种性能的检验(探伤、密封性检测)之前;零件加工完毕,进入装配或成品库之前。

寸、设计图上检验的测量尺寸或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尺寸等。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将有关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连列成封闭形式的尺寸组。

尺寸链:在机械装配或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为尺寸链。

尺寸链图:将尺寸链中各相应的环按大致比列,用首位相接的平箭头按顺序画出的尺寸图。

封闭环:在装配中或加工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辅助时间: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

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之和称为作业时间。

基本时间:切除工序余量所消耗的时间。

准备与终结时间:工人为生产一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名词解释(汇总)1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主要对回转面进行的加工。

2铣削加工:可以用来加工平面,沟槽,螺纹,齿轮,及成形表面,特别是复杂的特形面。

3刨削加工:是以单刃刀具,相对于工件做直线往复运动形式的运动,工件作间歇性移动进给的切削方法。

4仿行加工: 是以预先制成的靠模为依据,加工时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触头与靠模工作表面紧密接触,并沿其表面移动,通过仿行机构,使刀具作同步仿行动作,从而在零件毛坯上加工出与靠模相同型面的零件。

5仿行铣削:主要用于加工非旋转体的复杂的成型表面的零件。

6雕刻加工:是对零件,模具型腔表面或型面上的图案花纹,文字和数字的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说课课件资料

模具制造工艺学说课课件资料

3.知道模具的装配工艺 ,冲裁模的试模
实物,图片
课堂讲授法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与电火花成形加工
的优缺点?
问题讨论式 辅助启发式
借助于电子课件,录像进行多媒体理论 教学,在实训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做到 理论联系实践.
1.实践教学以现场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分为任务 布置,操作要领讲解,学生操作,讲评分析等
数控机床切削加工
特种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 电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等)
其他成形方式(冷挤压成形, 快速成形,超塑成形)
3 模具的装配工艺
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 模具试模
1.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明白模具工业在 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该 课程的重要意义.了解模具加工技术的发展 概况 .
2.了解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知道加工模具零件的各种工艺方法(如切削加 工、特种加工、冷挤压加工和快速成形技术等) 及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
2.利用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双向视频演示 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
高了教与学与时俱进,提高了教学质量。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浏览相关网站 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课后实践:复习总结、作业练习
问题讨论法教学
1.提出问题:比较电火花成形加工与电火花 线切割加工模具零件时各自的工艺特点?
10%
激励机制
模具制造工艺学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五、课程考核
3
1
2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2、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3、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工出符号设计图样要求的产品。

1、产品质量的可靠性;2、工艺技术的先进性;3、经济效益的合理性;4、劳动条件的安全性。

(综合)卡片。

性和经济性。

判断零件结构工艺性优劣标准: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

基准。

置的基准。

定位)所采用的基准。

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先占有一个正确位置,然后将其固定,使工件在加工中保证这个正确位置不变,这个过程叫做工件定位。

须使刀具相对于工件具有正确的位置。

1、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2、如果工件要求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3、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4、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当平整;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不重复使用。

1、基准重合原则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这样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2、基准统一原则在各工序中尽可能选用同一组定位基准,如轴类零件选择轴心线为定位基准;3、自为基准原则在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加工余量要求较小而均匀时,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的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当两个被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多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度等因素来选择加工方法。

标准等级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2、半精加工消除由粗加工所留下的误差,并留下精加工余量,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3、精加工使精度要求高的表面达到图样上规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4、光整加工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但不能纠正几何形状误差和相互位置误差。

1、保证产品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和保护已加工表面。

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

的加工内容,工艺路线变长。

1、先粗后精当零件需要分阶段进行加工时,先安排各表面的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和光整加工;2、基面先行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他表面,基准表面加工出来为后继工序起定位作用;3、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内孔,即以平面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孔。

4、先主后次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如果次要表面与主要表面有位置要求时,须待主要表面到达精度后再加工。

1、预备热处理退火、正火、调质和时效处理等其工序位置多在粗加工前后。

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的组织和可加工性能;消除毛坯制造时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

2、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渗碳淬火、渗氮处理、镀鉻等,其目的是: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来提高其耐磨性;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

(最终热处理一般应安排在精加工阶段前后进行)要工序加工前后;特种性能的检验(探伤、密封性检测)之前;零件加工完毕,进入装配或成品库之前。

和。

件的设计尺寸、设计图上检验的测量尺寸或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尺寸等。

式的尺寸组。

1、机床的主要规格尺寸与加工零件的尺寸大小相适应,避免盲目加大机床规格。

2、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3、机床的生产效率与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4、机床选择还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1、单件小批量,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如各种卡盘、台钳和回转台等。

2、大批量生产,应采用高生产率的气、液传动的专用夹具。

3、夹具精度应与加工精度相适应。

1、一般采用标准刀具。

2、特殊加工采用复合刀具或专用刀具。

3、刀具的类型、规格、精度与加工要求相适应。

1、单件小批量用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与百分表等。

2、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量规和高生产率的专用检具,如极限量具等。

3、量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相适应。

工时定额(时间定额):模具加工的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加工一套模具或完成一道复杂的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模具机械加工】1、范围粗车、半精车、精车和精细车。

2、加工精度IT6~IT8。

3、表面粗糙度Ra1.6~0.8um。

4、工艺特点:(1)一次安装完成内外圆、端面和切槽加工,易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2)切削平稳(3)刀具简单,易制造,装夹方便,价格低。

1、加工范围平面、沟槽、斜面、型腔。

2、加工精度IT8~IT10。

3、表面粗糙度Ra 1.6~0.8um。

4、工艺特点:(1)加工适应性好(2)切削效率高(3)加工精度高(4)辅以成形磨削或电火花进行精加工。

1、范围板块外形面、斜面及各种复杂表面。

2、加工精度IT10。

3、表面粗糙度Ra 1.6um。

4、工艺特点:加工灵活简便。

1、平面、内圆、外圆等。

2、加工精度IT5~IT7。

3、表面粗糙度Ra0.8~0.2um。

4、工艺特点:模具精加工的有效手段。

1、跳过复杂曲面的数学建模问题,简化了复杂曲面的加工工艺。

2、靠模、模型可用木材、树脂等易成形的材料制作,扩大了靠模的选取范围。

3、仿型有误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收缩、刀补问题难处理。

4、加工效率高,为电火花加工的40至50倍,常作为电火花前的粗加工。

1)机械式2)液压式3)电控式1、成形砂轮磨削法,亦称仿形法,先将砂轮修整成与工件型面完全吻合的相反型面,再用砂轮去磨削工件,获得所需要的成形表面。

2、夹具成形磨削法,亦称范成法,将工件装夹在专用夹具上,通过有规律地改变工件与砂轮的位置,实现对成形面的加工。

1、砂轮修整器修整2、成形刀挤压法3、数控机床修整4、电镀法【典型模具制造工艺】1、组成上模座、导套、导柱、下模座。

2、作用连接冲模的工作零件与辅助零件;导柱导套的配合保证凸模和凹模相对运动时具有正确的位置。

3、工艺上模座和下模座属平板类零件,为平面和孔的加工。

导柱和导套属轴、套类零件,为内、外圆柱表面的加工。

1、组成模板、导柱、导套、支撑板。

2、工艺模板和支撑板为平面和孔系加工,并保证平面度和平行度误差,以及安装导柱、导套的孔与模板平面的垂直度误差。

1、结构特点平面加工和孔加工。

2、技术要求模座的上、下平面平行度要求;上、下模座导柱、导套安装孔的孔距一致,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模座平面及导柱、导套安装孔的粗糙度。

3、性能要求上、下模座工作时能承受冲击载荷,下模座还要具有抗弯曲性能。

4、材料铸铁(HT200)或铸钢(ZG310)。

5、加工原则先面后孔。

1、作用:安装导柱、导套和凸、凹模等零件。

2、保证模架的装配要求,使模架工作时上模座沿导柱上、下运动平稳,无阻滞现象,保证模具能正常工作。

1、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

2、导柱、导套安装孔的孔距尺寸一致。

3、孔的轴心线与基面垂直,垂直度公差不超过0.01/100mm。

4、先面后孔。

1、导向作用,与导套无阻滞,耐磨。

2、安装位置:下模座。

3、配合形式:H7/r6过盈配合。

1、导向作用,与导柱无阻滞,耐磨。

2、安装位置:上模座。

3、配合形式:H7/r6过盈配合。

4、导柱与导套的间隙采用H7/h6,以保证凸模、凹模工作时具有正确位置。

1、导柱属于外圆柱面加工,外圆柱面加工一般采用车削、磨削加工。

2、导套属于内圆柱面加工,内圆柱面加工一般采用钻孔、扩孔、镗孔、拉孔、铰孔、磨孔等。

3、导柱、导套可选用热轧圆钢做毛坯,渗碳淬火后,再磨削。

1、毛坯:20号低碳钢。

2、热处理:渗碳0.8~1.2mm,淬火硬度HRC58~62。

3、工艺路线:下料→车端面、打中心孔→车外圆→热处理→研中心孔→磨削→研磨。

1、毛坯:20号热轧圆钢。

2、热处理:渗碳0.8~1.2mm,淬火硬度HRC58~62。

3、工艺路线:下料→车端面、内孔、外圆→热处理→磨内、外圆→研内孔。

1、毛坯:锻件。

2、加工工艺路线:毛坯—车削加工(车床上车削棒料,留磨削余量)—热处理—磨削(外圆磨床上精磨)。

1、压印锉修2、铣削3、电火花线切割4、仿形刨削5、成形磨削1、下料:φ56×117。

2、锻造锻成110 ×45 ×55。

3、热处理退火4、铣削:铣六面,留单面余量0.4mm。

5、磨削上/下平面及相邻两侧6、钳工:划线、钻/攻螺纹孔,钻穿丝孔、漏料孔7、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8、磨削:平面磨上、下面及相邻两侧面9、线切割:割内、外刃口面10、研磨:研内、外刃口面11、检验腐蚀现象,并有控制地去除工件材料,以达到一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1)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并可以自动调节。

3)极间放电应该是瞬时脉冲性的。

4)极间放电必须在一定的绝缘液体介质中进行。

1)以柔克刚,可以加工各种硬材料,电极材料不受工件材料的影响。

2)不产生切削力,电极和工件都不会产生变形,便于加工小孔、深孔、窄缝零件。

3)调节电脉冲参数,可以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和精微加工。

4)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化。

1、极性效应由于正、负极不同而导致材料蚀除量不同的现象叫做极性效应。

1)正极性加工:采用短脉冲加工时,电子轰击作用大于离子,正极的蚀除量较大,工件接正极。

短脉冲小于40微秒,表面质量高,效率低,用于精加工。

2)负极性加工:采用宽脉冲加工时,负极蚀除量大于正极,工件应接负极。

长脉冲大于300微秒,表面质量低,效率高,用于粗加工。

2、脉冲参数脉冲量愈大,传递给工件上的热量就越多,蚀除量就愈大。

在单位时间内,正极(或负极)的总蚀除量为:Q=qtf=kwft 措施:增加平均放电电流、减少脉冲间隔、提高脉冲频率、合理选取工作参数。

3、脉冲宽度增大脉冲宽度蚀除量随之增大,但脉宽过短,热量过于集中,金属汽化抛出的百分比增大,汽化热消耗多部分能量,致使蚀除量减小。

脉宽过长,通过传导而散失的热量过高,因而降低蚀除量。

4、材料的热力学常数熔点、沸点、比热容、熔化热、汽化热越高,电蚀量越少,越难加工。

导热系数越大,热量传导散失快,降低本身的蚀除量。

【型孔的电火花加工】1)可以加工模具的型孔凹模2)可安排在坯料淬火处理后进行,热处理变形少,精度高3)简化模具结构,如复杂的凹模可采用整体式,而不用镶拼式,提高了模具寿命。

1、直接加工法特点:工艺简单,无须另加工电极,电加工性能差。

2、间接加工法特点:自由选择电极材料,但放电间隙受限制,间隙均匀性差。

3、混合加工法特点:电极材料自由选择,间隙均匀,电极粘贴困难。

4、二次电极法特点:合理调整放电间隙可加工小间隙或无间隙冲模,操作过程复杂。

1、要求导电性好、机加性好、损耗小、加工稳定、加工速度高、价格合理、来源广泛等。

2、材料纯铜、黄铜、石墨、钢、铸铁、铜钨合金等。

1、整体式2、组合式3、镶拼式1、整体式电极大多数用通用夹具直接将电极装夹在机床主轴下端;2、多电极则用通用夹具加定位块装夹,或用专用夹具装夹;3、镶拼式电极一般采用一块连接板,将几块电极连接成所需的整体,装夹后再安装在机床上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