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困境分析
2 0 年 1 月 4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 02 1
签 署 了 《 国与 东盟 全 面 经 济 合 作 框 架 协议 》 标 志 着 中 国 . 中 , 东
1 9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 成 为 东 亚 区 域 合 作 的加 速 器 。 盟 建 立 自由贸 易 区 的 进 程 正 式启 动 。 后 分 别 于 2 0 9 7年 此 04年 、0 7 2 0
之8 0年 代 中 国 的 改 革 开 放 以 及 东 盟 各 国也 纷 纷 推 行 改 革 , 扩
( 东 盟 一)
东 盟 , 东南 亚 国家 联 盟 ( E N , 即 AS A ) 其前 身 是 马来 亚 ( 马 现
大 对 外 开 放 水 平 , 亚 区 域 贸 易 不 断增 长 , 逐 渐 形 成 了 以 日 东 且 来 西 亚) 菲 律 宾 和 泰 国于 16 年 7月 3 、 91 1日在 曼 谷 成 立 的 东
此次金 融危机 始于泰 国, 并迅速扩 散到整个 东亚 , 使许 多东南 年和 2 0 0 9年中 国与东盟签署 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 资协
亚 国家 和 地 区 的 汇 市 、 市 轮 番 暴 跌 , 融系 统受 到 重创 。19 议 。2 1 年 1月 1日中 国 . 盟 自由贸 易 区 正 式 前 面 建 立 , 股 金 97 00 东 并
感 受 到 没 有 区 域 合 作 机 制 的痛 苦 , 认 识 到加 强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 并 T ; 东盟 六 个 老 成 员 国 在 2 1 前 与韩 国实 现 货 物 贸 A) 0 2年
移 过 来 劳 动 密 集 型 、 附 加 值 的 产 业 进 一 步 转 移 到 中 国等 发 展 明 显 成 就 的 也 都 主 要 体 现 在 中 日韩 三 国分 别 和 东 盟 的双 边 关 低 中 国家 。从 而 , 成 了 以 日本 为 首 , 国 等 发 展 中 国 家 为 尾 的 系之 中, 形 中 就此 而言 , 东盟在整个 东亚合作 中的作用不 可或缺并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自由贸易逐渐成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主流。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于2013年开始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陆续在多个地区设立了这样的区域。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
一、机遇1. 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先针对的是海外投资者。
它们为外国企业在我国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了一个加速器。
首先是放松外资的准入限制,比如外国投资者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入简化、投资管理更加开放,执行负面清单管理,使外国投资者获得了更好的投资环境。
使国际化的资本和人才更加容易地走进中国,在营商环境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2.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从而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当地政府将会更为注重营商环境的创新改革,尤其是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减少企业的税负成本,完善企业诉求的反映机制,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市场监管等。
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国家的创新动力.3. 引导产业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自具有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
例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主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等优势,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自有比较优势,深圳自由贸易试验区则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
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推进工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创新和科技的发展等方面也提供了机会,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提高制造业质量行动计划的出台,应运而生,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挑战1. 市场风险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开放的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市场的风险。
一些企业或投资者未曾面对过的风险将在这里挑战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营模式。
这就要求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在平衡风险与机遇方面做到更为理性和合理。
2. 制度创新风险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全国公共管理制度不一样,将在落地实施中面临许多制度创新方面的风险,需要勇于尝试,大胆实践,但又不能草率行事,导致制度和经济的大范围崩溃。
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
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一、引言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实行零关税或较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以及简化贸易手续和规则的区域性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加强经济伙伴间的合作与交流,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成为了许多人讨论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二、自由贸易区的利益1. 促进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最重要的优势是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扩大了贸易范围。
成员国相互之间取消了关税和贸易壁垒,降低了进口和出口商品的价格,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这将激发更多的企业参与贸易活动,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2. 提升经济增长自由贸易区消除了贸易壁垒,使成员国之间实现了更便捷的贸易往来。
这将刺激投资增加,激发经济增长。
从长期来看,自由贸易区可以提高成员国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此外,通过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更有效的国际合作。
3. 提高就业机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味着更开放的市场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贸易的增加也推动了区域内的投资和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就业率。
此外,贸易的自由化也会带来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就业市场注入活力。
三、自由贸易区的不利因素1. 不平等竞争自由贸易区中的成员国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
较为发达的国家可能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对其他成员国形成利益压制。
这种不平等竞争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冲击,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经济不平衡等问题。
2. 贸易逆差问题自由贸易区可能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对称性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一些国家可能面临贸易逆差的情况。
长期以来,贸易逆差的积累可能会对一些国家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不可持续的贸易模式。
3. 产业空心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能导致一些产业的空心化。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的重分配,一些产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挑战。
自由贸易区的效果与发展前景
自由贸易区的效果与发展前景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TZ)是一种通过取消或降低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限制,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自由贸易区的效果与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本文将从经济效益、区域合作与发展、创新活力等方面探讨自由贸易区的潜力与未来。
首先,自由贸易区的最显著效果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贸易扩大。
自由贸易区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打破国家间的贸易障碍,促使资源、技术和资金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这样,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国际市场的开放将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历史上,一些自由贸易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效果。
其次,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在于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
随着各国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自由贸易区为经济体之间提供了合作与互惠的机会。
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区域内的国家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并共同推动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进程。
同时,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各国可以共同制定贸易规则和标准,提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还将激发创新活力与经济发展动力。
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贸易的平台,更是一个知识与技术交流的平台。
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国家间的创新资源、技术和经验可以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交流。
这将激发各国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例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新引擎,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和创新资源,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潜在的挑战与问题。
其中包括一体化程度不均衡、规则制定与标准协调的难题,以及对农业、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影响。
各国在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竞争优势和发展目标等也会对自由贸易区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
总之,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增长与贸易扩大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具有巨大的潜力与发展前景。
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分析
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分析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它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为各方提供了多种机会和潜力。
然而,自由贸易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自由贸易区的利与弊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机制。
一、利:扩大市场和增加贸易量自由贸易区的最大优势在于拓展成员国的市场规模和贸易量。
成员国可以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更自由流通,从而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
多边贸易协定的签署可以进一步促进地区内的经济一体化,吸引国际投资和技术转移。
这些措施为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利: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的升级。
成员国可以根据其资源和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分工合作的模式。
这样一来,各国都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贸易的增加也意味着市场的扩大,这将刺激各国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工艺提升,以适应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弊:贸易失衡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然而,自由贸易区也存在一些弊端。
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不同,自由贸易可能导致贸易失衡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一些发达国家可能通过贸易剩余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可能面临贸易逆差和资源外流的风险。
此外,如果自由贸易区内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大规模生产和低成本制造为主,那么一些小国和弱势产业很可能受到冲击。
四、弊: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的压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能给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一定的压力。
随着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人员流动性也会增加。
这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面临压力。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要面临适应跨国劳工和就业的挑战。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这些问题,以确保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五、利与弊的权衡与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自由贸易区既有利于扩大市场和增加贸易量,也有可能导致贸易失衡和产业结构不平衡。
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构建问题
。 …… E
照 自 自 鼠 叵 国 徊 跫 阃圆
孙 芳
( 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南 20 9 10 4)
益, 以取得 本 区域 经 济在 世 界 经 济 中 的有 利地 位 。 所 以 ,无 论 以何 种 形 式 出 现 的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组 织 , 会 或 多或 少 地对 区外 非 成 员构 成 歧 视 。为 应 都 对 这 种歧 视 , 区外 非 成员 也 会 寻求 保 护 自身利 益 的
( nigUnv rt f c n ea dTeh oo y C i g Naj ie i o i c n c n lg , o ee n sy S e l o E o o c aa e n , 唁 2 0 9 ) f c n mi M n g me tNa 1 0 4
Ab t a t sr c :Ea t As n e o o y h s b e o m i g snc s i c n m a e n b o n i e a 1 9 s b te o o ci tgain p o esi lg ig b h n 9 0 , u c n mi n e rt r c s gn e id. o sa
TheAn l s n n e F r t n o E s As nF e ay i o 1 o ma i f a t i s o a r eTr d ae Ar a e
S N a g U F n
建 东亚 自由贸易 区更 为迫 切 。
( ) 界 政治 经 济格局 发展 变化 的 需要 二 世
随着 冷 战结 束 , 国成 为 唯一 的超级 大 国。苏 美 联解 体 后 的俄 罗斯 实 力 大 减 ,但 他 是 联 合 国 常任 理事 国之一 , 大 国地 位 占有 相 当优 势 , 外交 其核 能源 活跃 , 国不得 不 受 制 于俄 罗 斯 。 日本 虽 是 第 二大 美 经济 强 国, 由于历 史 原 因难 以成 为 政 治大 国和 军事 强 国 。 欧盟 为在 国 际事 务 中寻 求 自己独 立 的发 言 空 间而 自觉 走 向联 合 , 当代 世 界 政 治经 济 格 局 中 是 重要 一 极 。 中国坚 持 “ 和平 发 展 ” 战 略, 合 实力 综 不 断增 强 。东 盟 近年 来 以多 种 积 极 方 式 和 各政 治 大 国寻 求 更 多 的合 作 空 间 , 为一 个 大家 庭 的 国际 作
中国与东北亚贸易自由化问题分析
中国与东北亚贸易自由化问题分析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以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推进动力的思想得以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以东北亚地区为目标区域,探讨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形成的战略意义、内部和外部动因以及该经济圈形成所面临的障碍,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东北亚经济合作自由贸易东北亚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科技实力较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基础良好,是亚洲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因此,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进展由中日韩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多边合作,将是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一面具有突出象征意义的旗帜。
由于环黄渤海沿岸地缘经济的优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从贸易开始,然后向生产、技术合作发展,由双边关系向多边关系发展,逐步形成更多的合作机制。
因此,东北亚地区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一个紧密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特征与一体化动力东北亚地区既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又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高互补性、高增长性等一些特点,近年来更是呈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发展高互补性;二、经济高速增长。
国际贸易和区域内经济联系加强。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是区域经济实现整合的前提条件,经济优势的非均质分布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大小。
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梯次结构对于开展地区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东北亚经济合作对内来讲,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达到双赢或共赢的目的。
对外来讲,合作是基于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这样一种战略性考虑。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的国际大背景下,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成为摆在东亚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当今东亚经济政治格局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条件良好,率先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一体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亚经济合作路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体制趋同,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等方面呈现高度依赖、合作、竞争与融合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普遍转轨,世界经济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时代正式到来。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具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某种条约或协定,拟定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协调一致的政策,形成相互之间协作与支持的经济制度和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迅猛发展,其中自由贸易区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世界各国尽可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既渴望通过自由市场竞争获益,又担心自由市场竞争给自身带来伤害。
这种矛盾性使得各国一方面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市场竞争,使全球性经济网络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特征;另一方面寻求与同处一个区域的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联合与协调,确保本国经济利益能够得到区域经济组织的保护,使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
正因如此,大量国家采取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两条腿走路”方针,这显然是理性而明智的选择。
在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运作良好、成效显著,与此相比,东亚缺乏一个能真正代表东亚经济的区域经济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已明显滞后,这对东亚经济的发展不利。
自由贸易利弊谈
自由贸易利弊谈自由贸易是指国家之间不受限制地开展贸易活动的一种形式,具有诸多的优缺点。
一方面,自由贸易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下面将对自由贸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自由贸易的优点促进经济发展: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加强国家间合作: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和对话,增加国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友好性,从而推动国际合作和共同繁荣。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自由贸易能够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商品和服务,降低商品价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自由贸易也能够提高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降低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能够降低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减少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
这有助于建立和发展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国际贸易环境。
贸易不平衡:自由贸易可能会导致贸易不平衡。
在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下,一些国家的出口会大于进口,而另一些国家则相反。
这也使得一些国家在现有的国际贸易市场中难以竞争,从而失去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劳动力竞争:自由贸易可能会导致劳动力的竞争。
在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下,一些国家可以通过低成本的货物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从而破坏了该国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环境问题:自由贸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当一些企业和生产商把生产和工程转移到一些国家,他们很可能会绕开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这可能会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和污染。
结论总的来说,自由贸易是具有争议的,它有益于促进国际贸易和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影响。
因此,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自由贸易的利弊,以确保人们可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内获得最大的利益。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背景介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双方建立了全面的对话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双方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定》(简称《框架协定》),标志着双方建立自贸区的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自此之后,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双方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旨在促进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扩大贸易往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中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通过建立自贸区,双方能够进一步打破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1.2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该自贸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双方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双方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互补性较强,这意味着双方通过开展自由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互相补充,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也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政治互信,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通过经济合作,各国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避免出现冲突和矛盾,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在于推动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现状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自贸区覆盖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涵盖了全球人口的接近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约为10万亿美元,占据了全球贸易总量的约40%。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贸易额达到了总额的近6000亿美元。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义与作用随着中国不断加强改革开放政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手段。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先行,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贸易便利化进程。
本文将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义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促进社会整体进步。
1.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来到试验区经营和投资。
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开放条件,吸纳内外部优势资源,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随着试验区域品牌的建设和逐步显示出的突出优势,自贸试验区将成为带动全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辐射中心。
2. 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创新领域和行业上具有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作用。
通过对资源、技术、人才、金融等多层次、综合性的改革和创新,建立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和引领国内市场发展需要。
实现进出口贸易、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流通领域和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提升区域经济实际效益。
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意义。
3. 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够促进国内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深入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型经济体系。
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软实力,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
4. 带动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
自贸试验区将成为吸引人才和优质资源的重要聚集地,也将促进生产、物流和服务等生活性业态的普及和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作用
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作用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TZ)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经济合作与贸易发展而自主设立的一种经济区域。
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作用可以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经济意义与作用1.促进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消除或降低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这有助于扩大贸易规模,提高贸易效率,推动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2.促进投资便利化:自由贸易区可以为外商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关税、简化行政程序、提供便捷的投资环境等,吸引外国投资者入驻。
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转移。
3.拓展市场开放:自由贸易区可以促使参与国家或地区加强市场开放,开展经济改革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并通过合作与竞争的双重机制来激发经济增长动力。
4.扩大合作领域: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并扩大合作领域。
通过深化贸易关系,各方可以共同开发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合作、促进跨国企业的区域价值链合作等。
二、社会意义与作用1.提升就业机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增长,推动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2.促进资源配置优化:自由贸易区可以带来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区域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不同国家或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提高生活水平:自由贸易区通过拓展市场开放,促进各方间的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政治意义与作用1.促进地区稳定与合作: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参与国家或地区间的政治稳定与合作。
通过加强经济联系,加深经济依赖,减少战略竞争与摩擦,有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促进区域一体化: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限制。
通过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不断提升区域内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
中国在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自 由 贸 易 区 建 设 作 为 我 国发 展 x  ̄- 贸 合 作 l l , '经
的 一 项 重 要 手 段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我 国 在 东 亚 地 区 的 自 由 贸 易 区 建 设 尤 为 重 要 ,一 方 面 我 国 地 处 东 亚 , 具 有 与 东 亚 各 国 建 立 自 由 贸 易 区 的
设 方 面起 步 较 晚 , 而且 伙 伴 国主 要 在 东亚 地 区 。我 国在 东亚 地 区 的 自由 贸 易 区 建设 面 临 两 难 困境 :加 快 自由 贸 易 区建 设 会 给 国 内部 分 产 业 带 来 冲击 和 影 响 ;放 慢 自由 贸 易 区建 设 叉会 遭 遇 日本 以及 东 盟 自由 贸 易 发展 的 竞 争 和 挑 战 。我 国 的 策 略 应 该 是 积 极 应 对 竞 争 和挑 战 ,提 高相 关 产 业 的 国 际竞 争 力 ,制 定 明 确 的 自由 贸 易 区战 略 , 争取 东亚 贸 易 自 由化 和 东 亚一 体 化 的 主 导 权 。 f 关键 词 1中 国 ; 东亚 ; 自 由 贸易 区 [ 图分 类号 ]F 5 中 72 [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7 — 4 l 2 0)4 0 6 — 4 文 6 3 0 6 ( 01 0 — 0 5 0
(. 1 吉林 师范大 学 经济 学 院, 吉林 四 平 16 0 ;. 连外 国语 学院 汉学 院, 30 02大 辽宁 大 连 160 ) 10 2
[ 要】 目前 , 贸 易 自由化 席 卷 全 球 ,世 界 各 国都 在 积 极 与 贸 易伙 伴 谈 判 缔 结 F A E A。我 国在 自 由贸 易区 建 摘 T /P
美 元 【 。
便 利 条 件 , 积 极 稳 妥 地 推 进 我 国 在 东 亚 地 区 的 自 由贸易 区建 设将 有 助 于 提 升 我 国 与东 亚 国家 和地 区 的 双 边 经 贸 关 系 ,最 终 有 利 于 东 亚 主 导 权 的 获 得 ;另 一 方 面 ,据 预 测 未 来 二 三 十 年 里 , 全 球 将 出 现 四 个 最 大 的 经 济 体 : 美 国 、 日本 、 中 国 和 印 度 【,其 中 两 个 来 自东 亚 , 可 见 东 亚 正 处 于 大 变 ”
自由贸易区的作用与意义
自由贸易区的作用与意义近年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成为各国争相推进的重要政策之一。
自由贸易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推动贸易自由化而建立的区域贸易安排,其目的是通过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等方式,提高成员国间贸易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一、自由贸易区的优势1.拓展市场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市场凭借着互惠互利的关税优惠和非关税优惠,相互之间的商品和服务可以更流畅地进入,减少了进出口行业的贸易壁垒,有助于开拓市场。
此外,自由贸易区可以让企业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把高质量的商品卖给更广泛的市场,增加出口。
2.加速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的增长加速了贸易伙伴的工业化进程,其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管理方法的传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自由贸易区也可以推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技术的运用,提高成员国对环境、资源、知识产权等全球性问题的协调和解决能力。
3.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增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利用优势资源和吸引优质产业。
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也可以从更广泛的贸易、技术以及资本流动中获益,提高国际竞争力。
4.优化政策环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有助于尽早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去除成员国之间的障碍和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自由贸易区还可以引导成员国政策协调,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建立更加稳定、可预见的贸易规则和政策框架。
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成员国之间明确的承诺和愿望,以及具有共同认识和理解的贸易规则。
因此,其建设过程一般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初步商谈和建立筹备组织建设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是各成员国之间开展商谈,确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范围、目标和日程安排等。
同时,这个过程需要建立筹备组织,策划和规划后续的商谈和协商进程。
2.贸易自由化第二步是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即逐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开放、平等、公正的贸易体系。
自由贸易的利与弊
自由贸易的利与弊自由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在没有壁垒和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贸易活动。
这种形式的贸易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利益,但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由贸易的利与弊。
首先,自由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开放市场,商品和服务可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国家之间进行交换。
这样可以提高各国的经济效率,加速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同时,自由贸易也可以鼓励资源的优化配置,帮助国家实现最佳的资源利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速度。
其次,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就业。
开放市场可以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这有助于提高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从而刺激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和就业。
此外,自由贸易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它可以创造新的贸易伙伴关系和拓展市场,使企业能够拓展业务并雇佣更多的员工。
然而,自由贸易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可能导致经济不平衡。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些发达国家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生产力,因此能够在自由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面临竞争压力,无法与这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
这可能导致贸易逆差,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自由贸易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
一些国家可能会采用低成本劳动力、低环境标准和低质量产品来获取竞争优势。
这可能导致劳工权益的忽视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此外,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自由贸易的便利性,将生产线转移到低成本国家,造成原本就业机会稀缺的地区更加困难。
最后,自由贸易也可能导致经济震荡。
自由贸易可以加剧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经济危机、金融风险和政治动荡等因素都可能对贸易和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当这些因素发生时,自由贸易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动荡,并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自由贸易既有利益也有不良影响。
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带来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提高。
然而,自由贸易也可能导致经济不平衡、不公平竞争和经济震荡。
因此,在推动自由贸易的同时,国际社会还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入相应的政策机制,以确保自由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自由贸易的益处
自由贸易的益处自由贸易被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通过商业交易而没有政府干预的行为。
许多人认为自由贸易是双赢的事情,不仅可以增加国家之间的贸易,还可以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篇文章将探讨自由贸易的益处,包括其对经济、就业、竞争和全球化的影响。
促进经济自由贸易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它可以增加国际贸易和投资,改善资源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力。
自由贸易能够鼓励企业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生产产品,增加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销售额。
当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时,它们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
这可能会通过更高的投资和更多的技术进步来实现,因为企业将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用于研究和开发。
自由贸易还可以增加竞争和降低价格。
自由贸易意味着国家之间可以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贸易,这意味着产品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销售。
当国内市场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时,企业必须在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相互竞争的企业将促进市场效率和均衡。
提高就业自由贸易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当企业面临国际竞争时,它们必须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以保持市场竞争力的优势。
这种竞争可能意味着企业需要雇佣更多的工人、提高工资或投资于培训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此外,自由贸易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
当国家之间自由贸易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通常降低。
这会导致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增加需求和产生就业机会。
促进竞争自由贸易可以促进竞争,这是因为企业将不再受到当地政府干扰和限制。
自由贸易意味着产品可以从任何国家进口,这可能削弱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
这将迫使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满足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需求。
促进全球化自由贸易可以促进全球化。
当国际之间贸易和投资自由时,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将增加。
这将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扩展和投资,以便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
全球化还将带来更多的文化和知识的交换,并有助于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和贫困等问题。
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
同时,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方式,也逐渐被各国所重视。
自由贸易区能够削减贸易壁垒、促进对外贸易合作和提高国家经济效益。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自有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外贸发展的意义重大。
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背景自由贸易区作为一种贸易合作模式,是指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合作协议中取消本国在合作对象国货物和服务的关税壁垒,并对外实行一个共同的关税体系或采用其他方式达成贸易自由化的区域。
自由贸易区的出现,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推进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许多自由贸易区,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促进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打破贸易障碍,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自由贸易区在中国外贸发展中的地位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国,每年向世界各地出口大量的商品。
目前中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压力。
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可以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联系,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降低贸易壁垒,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摩擦和阻力。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取消关税和非关税限制措施,加强市场准入和技术标准的协调,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这对于中国外贸的扩大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扩大,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问题愈加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实现贸易和投资的互通有无,均衡地发展国际贸易。
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可以达到实现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平衡和稳定。
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经济体,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竞争力。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的国际大背景下,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成为摆在东亚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当今东亚经济政治格局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条件良好,率先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一体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亚经济合作路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体制趋同,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等方面呈现高度依赖、合作、竞争与融合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普遍转轨,世界经济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时代正式到来。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具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某种条约或协定,拟定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协调一致的政策,形成相互之间协作与支持的经济制度和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迅猛发展,其中自由贸易区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世界各国尽可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既渴望通过自由市场竞争获益,又担心自由市场竞争给自身带来伤害。
这种矛盾性使得各国一方面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市场竞争,使全球性经济网络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特征;另一方面寻求与同处一个区域的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联合与协调,确保本国经济利益能够得到区域经济组织的保护,使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
正因如此,大量国家采取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两条腿走路”方针,这显然是理性而明智的选择。
在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运作良好、成效显著,与此相比,东亚缺乏一个能真正代表东亚经济的区域经济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已明显滞后,这对东亚经济的发展不利。
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一辩,今天我要就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的利大于弊这一论点展开讨论。
首先,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企业进驻,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其次,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城市产业升级。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城市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城市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最后,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自由贸易区可以为城市打开国际市场,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和资本进驻,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城市走向国际化。
综上所述,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的利大于弊,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正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二辩,今天我要进一步阐述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的利大于弊。
首先,自由贸易区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企业进驻,增加城市的税收收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其次,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城市的人才流动。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提高城市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融合。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机会,促进城市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综上所述,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的利大于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正方辩词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三辩,今天我要就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的利大于弊这一论点进行细致的分析。
首先,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城市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城市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东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摘要】从研究贸易结构入手,对东亚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国的比较优势,探讨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
从经济一体化实现资源更大范围配置的角度来分析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
一、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与成果,如果在现在的合作基础上各国进一步展开更密切的合作,东亚经济一体化将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是切切实实看得见的区域经济合作,而首先可以考虑的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还是主要由东盟牵头,以“对话合作”为主,它所赖以生存的基本框架,原则上讲是一个东盟(ASEAN)和东盟地区论坛(ARF)为底座;以东盟与全体对话国会议(“10+10”会议)为幅条;以三个东盟与单一国会议(“10+1”会议)为支撑;以中、日、韩与东盟的对话会议(“10+3”会议)为主轴;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辅助的综合性的大框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经济合作的进程已不可逆转,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在地理上是相互比邻的国家,三国具有较大的经济互补性,这种经济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的互补
中国的自然资源在中日韩三国中相对比较丰富。
中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主要有:(1)资源总量大。
中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三位。
很多资源性产品能够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在世界资源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自然资源种类多,资源类型齐全。
拥有多种多样的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品种的多样性居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品种多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在中日韩三国中产业结构层次最高。
日本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方面明显领先于中国,并正进一步发展其生物工程、信息工程、多用途媒体和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处于第二层次,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急剧减少。
中国处于第三层次,还是正在实现
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层次低于日本和韩国,虽然中国在某些尖端技术,如火箭技术和核技术上领先日韩,但在一般应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上与日本和韩国有较大差距。
但是,中国的产业分工格局中也有自己的优势。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不同层次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可以形成一种动态的、不同层次国家间产业结构一次传递转移。
在这种产业结构一次传递转移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日本是高新技术的主要来源,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韩国一方面是日本资本和高新技术的吸收者,另一方面又充当向中国提供部分资金、中等技术和部分中间产品供应者的角色;中国一方面大力吸收日本和韩国的资金、技术,另一方面向他们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
在这样一种优势互补的贸易关系中,中日韩相互贸易地位不断提高。
中日韩三国的在产业结构上的这种互补关系,为三方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客观的基础。
二、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效应
国际通行的最有望达成经济协作的模式是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排它性区域贸易一体化。
从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上讲,取消贸易壁垒后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将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从而改善自由的生产及消费模式,强化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促成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上升,是建立区域自由贸易集团的依据。
此外,还有政治和外交需要。
为了验证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合理性,有必要预测经济融合给经济带来的总体效应。
判断贸易集团建立的经济合理性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贸易集团建立前后的实际收入的比较,为了准确地测定实际收入的变化,需要构筑一个贸易集团影响各个产业和整体宏观经济的经济模型。
中日韩的FTA签订给集团内贸易带来的效应分为静态和动态效应。
降低关税引起价格结构变动,进而影响交易模式来分析动态效应;从FTA下的技术转移促进国外投资扩大、竞争强化等方面对经济进行动态分析。
在本文中使用的是静态模型,所以不能说是动态效应,但可以运用在分析经济融合对贸易的事前效应。
全面衡量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福利效应,除从贸易创造效应方面考察,还应结合贸易转移效应加以综合分析。
维纳(Viner) 1950年在《论关税同盟问题》一文中指出,组成关税同盟的总福利应要看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对比之后的福利。
也就是说,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应,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将是负的。
但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中,经济学家Kowalczyk(2000)提出了另一种衡量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后国家福利变化的方法。
他指出,贸易转移不一定会降低国家福利。
即使在一个只存在贸易转移效应而没有贸易创造效应的关税同盟,国家也可能由于参加同盟而增加福利。
从Kowalczyk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结论:如果一个贸易小国处于周边国家纷纷加入区域经济组织的地缘经济环境中,该国的明智选择就是加入该区域经济组织。
具体到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这一区域经济体,可以预见到的贸易转移效应将与贸易创造效应一样可观。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集团建立早期和建立前一段时间内,贸易转移的效应要远大于贸易创造的效应,即贸易机会由集团成员国外转向集团成员国内。
因此,如何应对三国经济一体化后的贸易转移效应是自由贸易区能否顺利建立的重要前提。
三、结论
中日韩三国地理相邻,作为东亚三个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已经成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三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增长超过了中日韩三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增长。
由此可见,中日韩三国的紧密型合作至关重要。
中日韩实现自由贸易不但会给三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将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做出较大贡献。
显然,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合作符合三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小泽一彦,孙新.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J].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