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鉴赏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1、古诗词鉴赏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2、古诗词鉴赏方法:常见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

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

(李白常用夸张)(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艺术之美: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艺术之美: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艺术之美: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再到元明清诗词,中国古典诗词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

鉴赏中国古典诗词,就是要在理解其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感受其艺术之美,领略其韵味和神韵。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与发展1.1 古典诗词的起源古典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代表了民间歌谣的风格,而“雅”和“颂”则代表了宫廷音乐和祭祀颂歌的风格。

1.2 古典诗词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发展为楚辞、赋等文学形式。

汉代以后,古典诗词进入了繁荣时期,唐代和宋代更是诗词发展的两个高峰。

唐代以诗为主,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众多伟大诗人,而宋代则以词为主,出现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伟大词人。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分类与特点2.1 古典诗词的分类中国古典诗词主要包括诗、词、赋、散文等几种形式。

其中,诗主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则有长短句之分,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形式,散文则包括了唐宋八大家等众多文学家的作品。

2.2 古典诗词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音乐性:古典诗词的音韵、节奏和押韵都具有严格的规定,如平水韵、词林正韵等。

2.意境美:古典诗词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等手法,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3.寓意深刻:古典诗词中常常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思想内涵。

4.表现手法丰富:古典诗词运用了比喻、象征、拟人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3.1 了解背景知识鉴赏古典诗词,首先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和作品特点。

这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2 品味意境古典诗词的意境是其艺术之美的核心。

《古典诗词鉴赏》课件

《古典诗词鉴赏》课件

03
古典诗词的主题与情感
山水田园
总结词: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的主题,表达对自 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
01
03
田园诗则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描写农事、农民和农村 的景致,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04
山水诗以自然风光为对象,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 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如王之涣的《登鹳 雀楼》。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古典诗词可以分为古诗、律诗、绝句 、词曲等类型。同时,不同流派如唐诗、宋词等也有各自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通过相似性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使形象更生动、意义更深刻。例如,“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提升审美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修养。
05
古典诗词的现代价值与影响
古典诗词的文化传承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通过鉴赏古典诗词,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和思想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对于研究历 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古 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典诗词的教育意义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人的品格、修养、 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古典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于拓宽知识面、启发思维等方面也具 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 能力。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课件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课件
3、结合背景及诗人身世经历,剖析所托之志、情 感、品格等。
例7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早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环境的恶劣;“迥〞字表
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
〔1〕了解什么物,怎么写的,怎样的手法写出了 什么特征;
〔2〕了解诗人的身世,了解背景; 〔3〕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从什么角度描绘的; 〔4〕理解事物寄寓的志向、情感或品格。 答题标准:
1、概括所描绘歌咏的物象,加上一定的修饰语;
2、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特点特征,注意用词及评 价时的感情色彩,注意手法;
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诗人以
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坚强、超凡
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8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问: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 手的骏马形象〕 问: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 激愤之情〕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修饰语:大局部为形容词,也是鉴赏诗歌要注 意的词汇。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例3: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
3、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以下几点: a、咏物诗中的“物象〞是作者人格化了的形象。
作者借此曲折的反映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 情。 b、分析咏物诗的思路: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 语,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1、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发上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诗鉴赏这首诗是骆宾王咏荆轲的,正像贾谊凭吊屈原一样,是从其类以见志的。

骆宾王本是才高志远的人,“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自命其才志不在申包胥、张子房之下。

却落得“失路艰虞,沉沦下僚”,甚至入狱失去自由。

他的“积愤”是蓄积已久的。

早在永徽年间,马戴、裴行俭任吏部侍郎时,负责选拔官吏。

裴行俭认为“四杰”浮躁浅露,并断言他们“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这句断言几乎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悲惨命运。

骆宾王在裴的幕府中,自然不被重用。

当他身临易水送客时,对“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荆轲的敬佩之心就油然而生,并因此恨不逢“燕丹”。

诗人作这首诗,是想借咏怀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达久积于胸的郁郁不平之心。

起句“此地别燕丹”,这里就是荆轲与燕丹告别去刺秦王的地方啊!五个字饱含激情,点出时间、地点,并将诗的主人公推向了前台。

虽未明确点出荆轲,实际却是站在荆轲角度说话。

继而用一个典故,饱含深情地忆起这场悲剧的一个壮烈场面:“壮发上冲冠”,生动而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燕丹及其宾客白马缟素送荆轲的情景,高渐离击筑,宋如意与之相和。

每个人都怒发冲冠,泪流满面。

荆轲诵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义无返顾地登车而去。

几句丰富形象鲜明的诗句,将读者带到远古的历史事件中。

紧接着,诗人的笔锋陡转,又将读者带回了现实:“昔时人已没”,古代的英雄豪杰已经不在了,逝者如斯夫,可是“今日水犹寒,结句自然而又意在言外。

物是人非,易水依然如故的流淌着,一个“寒”字,却增添了几许肃然、凛然,移情于景,阐明和拓深了主旨。

两句诗,是由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感演化而来,但有青出于蓝之功效,比原句更显含蓄雅致。

读起来给人“悄然动容”之感。

荆轲刺秦有勇无功之事历来是诗人咏怀的热点。

而骆宾王这首绝句,寥寥二十个字,感人至深。

荆轲刺秦王之事,是人尽皆知的。

因此骆宾王作这首诗,并非为了叙事,而在于以景寓情。

中国古典艺术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艺术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艺术诗词鉴赏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把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根据肯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足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古典艺术诗词鉴赏,仅供大家参考!古典艺术诗词鉴赏1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2春夜喜雨杜甫〔唐代〕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为什么好呢,由于它“知季节”。

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它确实很“好”。

3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强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好像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古典艺术诗词鉴赏2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诗的风格清爽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

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唐诗宋词-5首古典古诗词鉴赏

唐诗宋词-5首古典古诗词鉴赏

5首古典古诗词鉴赏五首古典古诗赏析《送陈章甫》原文与赏析唐[赏析]这是一首送友人罢官归家的诗。

主人公陈是江陵人。

以下是边肖带来的古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送梁六自洞庭山》原文及欣赏张汤说1送洞庭山刘亮作者:张说巴陵望着秋天的洞庭,孤峰水起。

听说诸神无法回答,心随湖水飘荡。

[欣赏]这是住在岳州(巴陵,今岳阳)的诗人的送别之作。

刘亮,诗人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志伟,经岳州入朝。

洞庭山(君山)离巴陵很近,故题云“来自洞庭山”。

如果不要求诗中的告别,真的是“无影无踪”。

住在福建看着帆远去是多么难过。

《唐才子传》是说张说的“晚降岳阳使诗更悲”)?而开篇诗人只讲了“望巴陵”,但延续望后的怅惘变成了“洞庭秋”,纯粹的描写是亲眼所见的景象。

这个场景不是渲染的,也不是上色的,而是简单而轻盈的。

不过可以联想到“秋风袅袅,洞庭在木叶之下”(《楚辞香》)夫人),如看湖上秋色,从而领略“望巴陵”中“见目忧”的情怀。

这难道不是场景中有意义的吗?只是“铺位做不到”,不好找。

洞庭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君山,蒸云摇岳阳。

每天遇到可能没那么新鲜。

但是在今天的告别中,就不一样了。

说白了就是越觉得“孤独”。

不然为什么不说“青山绿水,日新月异”?如果说这个“孤峰”是诗人的自我解读,那是看不到的。

高峰的孤独,表现了寄件人心情的孤独。

“诗歌有一个秘密,它是通过触摸事物而制成的。

虽然很难得到”(《四溟诗话》),但是有意无意得到的。

关于君山有很多传说,或者是项峻姐妹旅行的地方(“疑似水仙花梳洗的地方”),或者是“下面有数百座金殿,玉女居住的地方”(《拾遗记》)。

这些神仙传说让原本的君山显得有些飘渺。

“浮水”的“浮”字,既表达了湖泊汹涌的真实感受,又潜移默化地传达了这样一种迷失的感觉。

看到君山,诗人被这个传说迷住了。

三句话由实写变虚写,由山水写变抒情写。

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告别问题的意思相去甚远。

但是“神仙——不能通”所透露出的莫名的惆怅,不是潜移默化地和其他感情有关吗?把人送进朝鲜的人不禁会有贬谪官员的感觉,而去九皇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神仙”。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瑰宝,它们以简练清丽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和骄傲。

古典诗词的鉴赏不仅是一种文学修养,更是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鉴赏古典诗词时,我们需要追随传统的鉴赏方法,理解诗词蕴含的意义,欣赏其中的美感,感受其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一、深入了解诗词背景和作者生平古典诗词是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其诗意和情感经常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

深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是进行诗词鉴赏的第一步。

通过了解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遭遇以及诗词创作的契机和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表达意义和情感内核。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遭遇、曹操的政治抱负、辛弃疾的人生感悟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诗词作品,更加深入地把握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和思想。

二、品味诗词的音韵和格律之美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和格律美而著称,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特有之处。

在鉴赏古典诗词时,我们需要留心诗词的音韵和格律,欣赏语言之美。

诗词作品无论是五言、七言、绝句、律诗,都有其独特的音韵美和韵脚美。

在鉴赏时,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诗词中的言词音调,感受其中的韵律之美。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运用了水调歌头这种格律,表现出了清新的意境和平淡的情感。

这种音韵和格律之美是古典诗词的独特之处,也是其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三、细品诗词的意境和抒情之美古典诗词以其清丽的意境和深沉的抒情而被人称道,这是古典诗词的灵魂所在。

在鉴赏古典诗词时,我们需要细品诗词的意境和抒情之美,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一首好的诗词往往能够通过意象的表现和语言的运用,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或者表达出作者的真挚情感。

王维的《青溪》中“闲庭春绕树,开圃动平芜”一句就体现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营造出了宁静和谐宜人的意境。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3篇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3篇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3篇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语文知识点: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

古诗词的考察还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

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春行即兴 [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这首是抒情遣怀诗,作者面对当时的情景,抒发了心中的愁绪。

作者经由宜阳,面对历经安史之乱而遭破坏的一片荒凉景象,触景生情。

前两句“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融情于景:作者站立城头,只见土地荒芜,野草丛生,原先的山泉涧水再也无人用来汲引灌溉,任其流去。

后两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借景抒情:以前这里曾是古树、名花的行宫佳境,如今萧条冷落,花谢树枯,再也无人前来观赏,春山一路,只有飞鸟的哀啼了。

全诗显示作者的阵阵感慨叹惜。

点绛唇·雨恨云愁王禹偁雨恨云愁①,江南依旧称佳丽②。

水村渔市③,一缕孤烟细④。

天际征鸿⑤,遥认行如缀⑥。

平生事⑦,此时凝睇⑧,谁会凭阑意⑨!〔译文〕绵绵细雨恨意难消,灰色的云块彷佛郁结着层层愁闷,但江南的景色依旧美丽。

(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

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从远处辨明像是连在一起飞行。

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事业:官职和抱负),此时此刻(我)双眼凝视(恨不能像天边的征鸿一样,施展双臂尽情飞翔),却是没有人能领会我凭阑远眺的心情!〔简析〕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传世之作。

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景,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不遇的苦闷情怀。

艺术上的特色是:运用比拟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

语言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

用词含蓄而不晦涩。

〔注释〕①【雨恨云愁】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

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有自然景物之美,亦表现个人愁怨的情感,可谓“一箭双雕”、“情景交融”。

②【江南】泛指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依旧】副词。

照样。

【称】叫,叫做。

【佳丽】(容貌、风景等)美丽;美好。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起古诗词鉴赏,大家都很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如何正确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意境美意境是古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内心产生了与环境共鸣的特殊基调。

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而诗歌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物抒情,诗人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

例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诗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意境美的诗,都是有“韵味”的。

一首诗要有回味无穷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例如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

或雄奇阔大,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

但诸多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

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以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

中国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中国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中国经典古代诗词鉴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

”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我在此整理了中国经典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中国经典诗词鉴赏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陆游〔宋代〕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大风好像卷起江湖,下雨黯淡了村庄,四周山上被风雨吹打的声音,像海上的浪涛翻卷。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温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境况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将尽时,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风雨佚名〔先秦〕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

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

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

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高兴。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境况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中国经典诗词鉴赏21、风雨李商隐〔唐代〕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我虽有《宝剑篇》那样布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枯败的黄叶照旧被风雨摧残,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演奏焦急管繁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新交的伴侣遭到浅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

记叙类*: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类*: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

议论类*: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艺术。

它们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吸引着无数读者。

通过鉴赏古典诗词,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重点介绍古诗鉴赏和古词鉴赏两个方面。

一、古诗鉴赏古诗是以表达抒情、咏史、写景、写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形式化文学。

唐诗、宋词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古诗流派。

如《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通过对长城的描述,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伟大的历史人文。

另外,还有以纯粹抒情为主的唐代杜牧的《秋夕》一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鉴赏古诗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意境。

通过注重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和意象的运用,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到古诗的内涵。

比如,唐代杜甫的《登高》一诗,通过对登高时的感受和眺望的景色描写,表达了在政治动乱时期的无奈和悲凉。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古诗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

其次,古诗的韵律和押韵也是我们鉴赏的重要部分。

韵律是指古诗在音调上的规则和节奏,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韵脚。

比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通过运用平仄抑扬的韵律和工整的押韵,给人以忧伤的感觉。

通过欣赏古诗的韵律和押韵,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其音韵之美。

二、古词鉴赏古词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用于抒发个人感情和表达社会风貌的重要方式。

宋代的词人苏轼、辛弃疾等被誉为古词的巅峰代表。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对离散爱情的痴迷和思念之情。

在鉴赏古词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古词常常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通过精确的描述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苏轼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通过对春风、花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对悲壮爱情的思念和哀伤,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

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看标题。

从题材看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

例如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2、看作者,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谈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

而与之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语言表达效果有: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3、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察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等九种类型。

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认真去读,就可以定住类型。

4、找意象,定感情。

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他们各自的寓意的。

例如代表相思的红豆,代表离别的折柳、代表孤高独立的梧桐等。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5、找关键字,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6、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得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方面去分析。

鉴赏古典诗词

鉴赏古典诗词

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鉴赏《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是两组整齐的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赏析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

它们以优美的词藻、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形式,让人们陶醉其中。

本文将带您一起走进中国古典诗词的世界,分享鉴赏和赏析的技巧,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1. 赏析杜甫《登高》杜甫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激昂的词句而闻名。

《登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以形象的描写打开了全诗的序幕。

诗人通过运用“风急天高”这样富有气势的词语,使人们感受到登高时的崇山峻岭和广阔天空。

而“猿啸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山色、云霞等景物,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登高场景。

他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登高者的心情,以及对离乡别井之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细腻的描写,杜甫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杜甫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使《登高》成为一首受人喜爱的诗歌。

通过赏析杜甫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2. 鉴赏李白《静夜思》李白是古代诗坛的巨匠,他的诗作充满豪情与浪漫。

而《静夜思》这首简短而又优美的诗歌,成为了他最为人们喜爱和传诵的作品之一。

《静夜思》以一种简约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心情。

通过字里行间的细腻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思念的凝重。

诗中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投射在床前,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而接下来的句子“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则展现了诗人在月光的映照下,思念故乡和远方亲人的心情。

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李白巧妙地传达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通过鉴赏李白的《静夜思》,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简洁而优美的词藻,还能够领略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这也使得李白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古典诗歌诗词鉴赏

古典诗歌诗词鉴赏

古典诗歌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赏析篇一满庭芳·立春西岭萌花,东郊放蕊,江南一夜春临。

山青水秀,碧翠漫从今。

北野桃红杏嫩,蹊径外、岸柳垂金。

听阡陌,莺歌燕舞,归雁绕琼林。

人生知苦短,晓霜鬓染,晚露眉侵。

莫辜负,无边风月诗心。

羁旅红尘倦客,觅幽境、寓意千寻。

兰香里,不追昨梦,把酒寄瑶琴。

注: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经典古代古诗词赏析篇二1、使至塞上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2、凉州词王翰〔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

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的鉴赏开始读诗词难点是很多的。

只有逐渐克服了这些难点,才能入门,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

一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

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

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

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

又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

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

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

毛泽东《致陈毅》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

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柳宗元《郊居》: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阁待贤人。

以国老代甘草;以贤人代浊酒。

又如苏轼《雪》: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

这些在读诗词时都得好好琢磨。

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

如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

自古都说夜长梦多,而这里为什么偏说梦长?这除了表示新婚情绵绵之外,还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所以用了长字。

下面是两例是为了平仄合辙而迁就用字的。

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只有白发搔更短的,哪来的白头搔更短呢?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

李商隐《无题》: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只有桂花香,哪来的桂叶香!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

为了对仗而迁就用字的更常见。

如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

意思是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宵。

若在散文中,这个多字就显得多余的了,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可少的,一来以九宵多与万户动相对仗,二来是为了押韵,这首诗押的是歌韵。

又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这一联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

其实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这一词,完全是为了与出句的黄阁老相对仗。

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

初学者如果有教师辅导,当然方便得多;若没有这条件,那就需要购置注释比较详尽的选读本,还要具备《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二第二个难点是语法。

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

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

诗词的语法相当复杂,初学者也难一时全弄通。

(一)首先是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宵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诗的第一句中的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佐商汤王的伊尹与佐周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

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

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

在诗词中,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的。

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费琢磨些。

又如,杜甫《喜观即到》: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这两句的意思是: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风帆渐近,数驿亭以慰心。

词的省略更是常见。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

(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

(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因此说,诗词中不完全的句子经常见。

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几十字中要表现尺幅千里的画面,句子结构要压缩。

一般是无谓语,或谓语不全。

如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词组,就算一句。

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引发了甜蜜的回忆。

意思很清楚。

又,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里“晴川历历”是一句,“芳草萋萋”是一句,“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句子。

但汉阳树和晴川,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表达出来了。

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美。

又,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云鬟湿”是一句,“玉臂寒”也是一句,但“香雾”和“清辉”则不成句子,而关系是很清楚的。

杜甫惦念妻子,想象她在富县(陕西)独自一人观看中秋明月,在乱离中惦念丈夫,深夜无眠,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表面上好象有主语、动词、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

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

“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

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二)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可以对语序做适当的变换。

如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舜尧。

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

“尧”放在句末,还有压韵的原因。

又,《浣溪纱.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

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三四。

《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提前到三四字,“壁垒”后置。

《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曹操《观沧海》原诗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单依《浪淘沙》规则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故“萧瑟”放一二,“秋风”放三四。

语序的变换,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要求。

它还有积极的意义,即增加诗味,使之成为诗的语言。

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要认为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那就错了。

“香稻”、“碧梧”放前,表示诗人所咏是香稻和碧梧,反是则所咏是鹦鹉和凤凰,不合秋兴题目。

又,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上句有“看”则“经眼”好象是多余,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在“莫厌”之前,但若然则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

所以,这些地方如果按散文要求,那就是不懂诗词艺术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凉州词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三)诗句中改变词性也是常见的。

例如: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

这两句的意思是: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上了一层白毡;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象叠起的青钱。

还有名词当作形容词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曙和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成了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

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江南(渡江),早已着上春色。

还有动词作形容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副词用的,这里不一一例举了。

所以读诗词更讲究咬文嚼字,咬出文外之义,嚼出字外之意。

各种版本的注释也不尽一致,还要靠读者自己多琢磨。

三第三个难点是弄通古语、典故。

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伤时、感事、酬谊、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统和特点。

读一首诗或词,若不把其中的古语、典故等原委弄明白,就不能理解全诗(词)的含义,更谈不上领略其意境和艺术构思。

例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这是诗人为他的好友贺知章还乡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贺知章在朝庭官居太子宾客,故称贺宾客;贺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属越地,故云归越。

镜湖就是绍兴的鉴湖;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故曰:狂客归舟逸兴多。

诗的后两句用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喜爱白鹅,山阴有一道士,请他写《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以所养的一群白鹅为报酬。

贺知章也是书法家,工草隶,亦是山阴人。

诗中以王羲之比贺知章,说《黄庭经》换白鹅的故事,又将在山阴发生了。

现在有的学书法的同志,把这首诗写成条幅送人。

若是送给离退休好友,没问题;若是送给在职的就不适合了,因为贺知章是向朝庭请渡为道士而还乡的。

若是对方也爱好书法,很相称;否则就显得勉强了。

白居易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唱和他的好朋友元稹《放言五首》,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亦名《放言五首》。

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每一首中都引用典故或古代警语名句,宣泄不满和劝导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