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四大误区
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技术作者:胡艳华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09期稻田养蟹技术是一项卓越的综合型、环保型生态农业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该技术已成熟。
我区从2009年开始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种植效益分析:应用稻田养蟹技术,公顷可产出河蟹300斤,按市场价每斤10元计算,公顷蟹的收入为3000元;蟹田稻市场价格要比普通稻多卖1元钱,蟹田稻公顷产量按1.5万斤计算,稻田养蟹比常规种植水稻公顷可增加收入1.8万元,扣除养蟹公顷投入3000元,稻田养蟹比常规种植每公顷增加收入1.5万元。
一、稻田养蟹技术中水稻栽培技术要点1.施肥最好用腐熟好的农肥或有机肥每亩400-500公斤,缺少有机肥的地区也可用化肥补充,施用量为常规施肥量的80%,用做底肥一次性深施肥。
2.移栽方式和密度采用宽窄行交替栽插的方式,宽行行距12寸,窄行行距6寸,株距5-6寸,为了保证田间穗数,四周的边行要各加两行。
3.田间管理养蟹田一般不追肥,除草剂要在插秧前使用,而且用药量要用常规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蟹对禾大壮敏感,千万不要用禾大壮。
放蟹后最好不用农药,要在秧苗移栽前2~3天,对秧苗施一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如果后期有虫害发生可适当使用阿克泰等生物杀虫剂来防治。
二、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有2项,一是放蟹到稻田前暂养池工程,二是稻田的田间工程。
1.暂养池工程一般暂养池面积是养蟹面积的10分之1以上,暂养池可利用稻田边沟、小池坑塘等地。
暂养池要平整,池深1.5米,保持30-50厘米水位,以便扣蟹栖息和活动。
暂养池最好700平方米为一格,进排水要自成体系。
2.稻田田间工程田间整地时要挖环形沟,一般离稻田埂1米处挖0. 5米深,0.6-0.7米宽的环形沟,挖沟的土方叠在埂上,并夯实。
目的是增加水深和水量,调节水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设置防逃避墙、投饵和河蟹栖息,便于回捕。
3.防逃避设施工程防逃是稻田养蟹的关键环节之一,埂坝要坚实,高0.7-0.8米,顶宽0.5米,坡度1:1.25,不能过陡,否则容易造成河蟹上下爬行困难,形成赖蟹。
养蟹必须走出五个误区
培 一 定 数 量 的伊 乐 藻 、 草 、 叶 黑 苦 轮 藻 等 沉 水 植 物 , 可 为 螃 蟹 提 供 良 既
好 的 生 活 栖 息 环 境 , 可 以 为 螃 蟹 又
不 准 , 易 购 回劣 质 蟹 种 , 后 果 一 容 其 则 是 成活 率 低 , 则 是 养成 的蟹 商 品 二
技 术 权 威 部 门 代 购 或 请 技 术 专 家 帮 助 鉴 定 , 者 直 接 到 有关 知名 度 较 高 或 的蟹 种繁 育 场 购 买 。 在蟹 品种 上 以长
江 系 的中华 绒 螯 蟹为 最 佳 。
就 不 愁没 产 量 。 镇 有 一位姓 陈 的外 我 来 蟹 农 , 年 在 放 养 蟹 种 前 , 清 除 去 未 蟹 塘 野 杂 鱼 , 之 管 理 不 善 , 了 部 加 跑 分成蟹 , 果 5 结 0多 亩 蟹 塘 只 捕 得 几 百 斤 蟹 , 捕 得 了 3 0多 公 斤 黑 鱼 , 却 0
农 产品 , 必须 达到无 公害要求 , 都 都 要 通 过 质 俭 部 门 检测 合 格后 , 能进 才 入 市 场 销 售 : 此 , 养 蟹 牛 产 过 程 因 在 中 , 严 格 按 照 技 术 眼 务 部 门 的 要 求 要
些 养 殖 户 的蟹 塘 里 几 乎 没 有 种 水
草 , 要 靠 投 喂 饵 料 , 既 加 大 了 养 主 这
每 只仅 有 6 0克 左 右 , 大 的 也 只 有 最 10克 左 右 , 格 很 低 。 塘 养 蟹 合 理 0 价 内 的 放 养 密 度 为 每 亩 5 0~8 0 只 , 0 0 且 规格 大 小要 一致 。 误 区之 三 : 清 塘 寡 水 ” 养 蟹 。 “ 也
一
品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今 后 , 论 什 么 无
稻田养蟹: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稻田养蟹技术稻田养殖在近年来是一种兴起的生态养殖模式,好处很多,也节省成本,养殖效益也是大大的提高,今天就来说说稻田养蟹的养殖技术。
图:稻田养蟹稻田设施建设稻田养蟹,亩产水稻可达450公斤以上,蟹10公斤。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的中熟晚粳或杂粳田块,常年不脱水的沤田也可。
应加高加固养蟹稻田的四周田埂,埂高66厘米、壅土夯实,防止漏水逃蟹。
在田块四周开挖复堆河,复堆河埂2~3米,河宽3米,深1.5米,坡比1∶2。
面积较大的田块中间要开挖蟹沟,沟宽沟深均为50厘米,总体可开成日、田、围等形状,其面积占总面积的10%~15%。
稻田养蟹需建设围栏防逃设施和进排水口防逃设施。
一是建钙塑板防逃墙。
可选用抗氧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田块四周围栏,板埋入土下10~20厘米,高出地面50厘米左右,外侧用木桩支撑,2块钙塑板之间用细铁丝紧紧接牢,四角做成圆弧形。
这种防逃墙具有运输安装方便、造价低、效果好等优点,一般可使用2~3年。
二是芦柴泊与塑料薄膜(或油毛毡)结构防逃墙。
将质量较好,80~100厘米宽芦柴箔沿田块四周埋入土下5厘米左右,外侧每隔2米用一根木桩固定,木桩入土15厘米以上,内侧用细铁丝将市售塑料薄膜(油毛毡)固定在柴箔上,薄膜(或油毛毡)埋入2~3厘米,出土48厘米左右,整个防逃墙上端可向内有所倾斜。
这种防逃墙成本很低,但不大抗风,要及时维修更换,使用年限一般只有1~2年。
也可直接将双层薄膜或油毛毡固定木桩围栏防逃,其效果较差。
三是进排水口的设置。
根据螃蟹的洄游习性,为便于捕蟹,进水口最好设在田块的西北方或西方,排水口设在东南方或东方。
进排水口地基要夯实,铺上一层扁砖后,上置直径40厘米的水泥管,用水泥砂石砌成,其间衔接要无间隙,进水口最好做成弯曲状。
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片密封,再建一道竹栅,并加盖网片,预防螃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稻田水质调节水稻品种以汕优63、南优6号、六优1号、武育粳3号、盐粳187、盐粳235等为宜。
稻田生态养蟹技术要点
稻田生态养蟹技术要点作者:王德生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10期稻田生态养蟹是一项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结合的立体科学种养新模式。
水稻与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里共生互利,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能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繁茂的稻株及其基部则是河蟹的良好栖息场所,而河蟹在稻田里的活动既可疏松土壤,又能减少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使稻、蟹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取得稻丰蟹肥的双重效果。
这项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学种养新技术,是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一等奖的“稻田优质高效立体种养综合技术推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稻田生态养蟹技术推广区域和开发面积正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必将为发展我国“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一条新途径。
一、田块选择与工程设施1. 选择适宜田块。
稻田生态养蟹一定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蓄水力强、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和水涨不淹的田块。
通常每个田块的面积以2~10亩为宜。
2. 挖好配套水沟。
要把稻田四周挖成1条宽1~2米、深0.5~1米的环状沟,把田块中间挖成数条小沟,将整个田块划成数个小块,做到沟沟相通。
在1/3沟面上培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为河蟹觅食、栖息、躲避敌害袭击提供良好场所。
3. 修建防逃设施。
必须修建高标准的防逃设施,埝埂要坚实牢固,内外坡比例为1∶3,高度和顶宽均为50厘米。
在蟹田四周的坝埝上要围设防逃塑料布,其地上高度为50厘米,地下埋入的深度为20厘米,每隔50厘米宽要用坚硬的木杆或竹竿将其固定,并围好铁丝网,在上、下水口处设置防逃网。
二、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1. 选养优质蟹种,确定合理密度。
最好是选养自己培育的蟹种,并要对其进行严格挑选,即精选个头均匀、色泽一致、肢体完整、性未成熟和健壮无病的优质蟹种。
一定要注意忌用“老头蟹”和性腺已经成熟的小蟹种。
放养日期一般应在6月20日前后。
稻田养蟹技术有哪些
稻田养蟹技术有哪些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排水通畅、地势平坦、无污染的稻地。
养蟹稻田用排毛埝、中间埂埝及稻田周围埝,一要宽,一般在0.5m左右;二要坚固、牢实无漏洞;三要高,一般在0.6m左右。
5、水质管理养蟹稻田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并经常维持畦面有5~6cm深的水体,不能任意变化水位或脱水烤田。
一般每3~5天换一次水,高温季节应每天换水,每次换水量掌握在田间正常规规定水体的1/3~1/2,换水时间定在上午10时前后为宜、换水时要注意水温差不超过3℃,并防止急水冲灌,干扰河蟹正常生活。
6、施肥养蟹稻田以施有机肥为主,在施足基肥后,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如确实需要追施化肥时,应施尿素、不宜施碳酸氢铵。
7、防逃防害蟹苗放人稻田后,每天都要进行巡池,以防天敌侵害。
要彻底清除养蟹田内的青蛙、蛇、鳝鱼、泥鳅、老鼠等天敌。
养蟹稻田应避免使用农药,在必须使用农药时,也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而且只能单用一种,不能交替使用几种农药,施药时应先灌注新水加高水位,施农药一般应在下午4时以后,施药后,要注意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换新水。
大面积进行稻田养蟹,应突出抓好两件大事。
一是防盗,二是防逃。
防盗主要依靠专人管护解决防逃则需要防逃设施坚固实用。
墙面要牢固,严防被水冲垮、被风刮倒及埂埝出现洞穴。
另外,建防逃墙时不要离水稻太近,防止河蟹长大后顺水稻秸轩槌至稻顶部越墙逃走。
8、水稻收割后蟹的管理水稻在10月下旬或1月收割后,为延长河蟹养殖期,通常水沟内仍保持九成满的水位,以满足河蟹对水体条件的要求。
适量投饲,做到防逃,按市场需要起捕,捕蟹通常在夜间,先放干沟内水,等多数河蟹爬出洞穴,借灯光捕捉,捕后再放水,如此反复捕捉3个夜晚,大部分可捕净。
水稻如为双季稻,在早稻收割二晚插秧期间,河蟹应集中到蟹沟蟹池中暂养,在二晚返青后再放入大田中饲养。
水稻栽种模式大垄双行,把常规的9寸一垄改为6寸和12寸两垄间隔插秧。
稻田养蟹技术
稻田养蟹技术稻田养蟹是一种古老的农业技术,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中国是稻田养蟹技术的发源地。
在中国,稻田养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区看到它的踪影,比如江南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稻田养蟹技术。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江南,人们将淡水蟹育在稻田里,用以保护河岸和河道,以防止一些植物的残饰。
据说,这种古老的养殖方式在当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农业技术。
时至今日,稻田养蟹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现代性的养殖方式,在适宜的地区,人们仍然在使用它。
现在,稻田养蟹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术,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科学合理的、环境友好的、高效的农业技术。
稻田养蟹技术在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稻田养蟹技术的优势稻田养蟹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它比传统的养殖方式更具有环境友好性。
稻田养蟹使用的技术和方法都非常节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稻田养蟹技术还具有有利的病虫害控制效果,有助于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稻田养蟹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它可以有效地增加稻田的产出,提高稻田的收益。
由于稻田养蟹技术可以产生双份收入,即稻子收入和蟹肉收入,因此稻田的产出和收益都会有所提高。
此外,稻田养蟹技术还能够有效保护农业生态,起到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稻田养蟹技术的实施情况稻田养蟹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根据有关部门最新公布的报告,截至2020年2月,中国稻田养蟹技术已经在55个省份使用,其中前20名排名有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贵州、山东、河南、海南、广西、福建、云南、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和宁夏。
实施稻田养蟹技术的推动因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政府的支持、企业的投资、农民的参与等。
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支持稻田养蟹技术的实施,并加强相关的政策和技术支持。
企业和农民也都在积极参与其中,企业投资了大量的资源来推动稻田养蟹技术的发展,而农民们也在积极实施稻田养蟹技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稻田养蟹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鲤鱼和鲫鱼混养模式是北方地区推广应用较多的鱼类养殖模式,该模式鲤鱼和鲫鱼混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摄食习性不同以养殖鲤鱼、鲫鱼成鱼为例,鲤鱼和鲫鱼采用一台自动投饵机一起投喂时,鲤鱼规格大,抢食能力强,饲养初期鲫鱼还能在投料中间区域吃食,以后由于鲫鱼抢食能力弱,只能在边缘区域吃食,饲料大部分被鲤鱼抢食,导致鲤鱼营养过剩,而鲫鱼营养不良。
(2)饲料粒径存在差异鲤鱼口径大,通常投喂大颗粒饲料;而鲫鱼口径小,通常投喂小颗粒饲料。
2.解决方法在驯食前,在池塘的一边搭两个伸入池塘栈桥作为饵料台,栈桥间距20m。
每个栈桥上各固定一台自动投饵机,一台自动投饵机拟投喂鲤鱼,另一台拟投喂鲫鱼。
驯化初期先用鲤鱼自动投饵机喂粒径大的鲤鱼料,鲤鱼主要集中在投料中央区域吃食,鲫鱼在周边吃食。
然后人工撒喂小粒径小的鲫鱼饲料,使鲤鱼远离鲤鱼饵料台,逐渐引向鲫鱼饵料台,再打开鲫鱼饲料台上的自动投饵机投喂。
一般经过一周这样的驯化,就可形成鲤鱼、鲫鱼在各自投饲料台投料区域吃食的习惯。
稻田养蟹日常管理技术要点程晓霞 郑远洋(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勃利 154500)稻田养蟹是一种生态种养殖技术,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优良安全的生长与栖息环境,稻田中施肥可直接或间接为河蟹培育天然饵料。
同时,河蟹在稻田中觅食活动,可起到松土、除草、灭虫、防病、增温、增肥、增氧等作用,促进水稻生长,免用或少用除草剂、化肥。
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达到了蟹稻共生、互利双赢的目的。
这样既促进了水稻增产,减少了农药、除草剂、化肥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生产出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
因此,稻田养蟹实现了“一地双收,一水两用,水稻增产、稻田增效,品质提高”,综合效益显著,是水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技术。
但稻田要养好蟹,还需加强日常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做好防逃防害河蟹易逃,在稻田插完秧后,扣蟹放养之前建好防逃墙。
防逃墙材料可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
浅谈蟹田田间管理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措施
浅谈蟹田田间管理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措施作者:倪飞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20年第6期倪飞(辽宁省盘锦检验检测中心,辽宁盘锦 124010)[摘要] 稻田养蟹已成为盘锦的一项支柱性产业,养蟹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不仅提高了稻蟹的产量,改善了大米品质,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目前蟹田管理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该文做一些探讨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稻田养蟹;田间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96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708(2020)06-066-021 蟹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由于养蟹的原因,蟹田在施肥、防病、灌溉和除草等方面受一些约束,所以水稻产量不如常规栽培稻田产量高,一般低于常规栽培50 kg/667m2以上。
1.2 对河蟹养殖的影响目前蟹田河蟹回捕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20%~30%,成蟹产量只有10~15 kg/667m2。
同时成蟹规格小,平均重量只有60~70 g/只,商品价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所以效益不高。
河蟹产值也只有300~400元/667m2,除去成本真正的收益很少。
2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2.1 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2.1.1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受到限制。
水稻高产栽培,要根据水稻需肥规律来进行追肥,不仅要分数次施下,而且在水稻需肥高峰期一次追肥数量也较大;但蟹田考虑到河蟹生长安全,一般不进行追肥,即使追肥也要严格控制用量,因而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正常需肥,所以水稻长势稍差。
蟹田在防治病虫草害方面,一般用药也比较谨慎,因此造成一些年份病虫害发生较重。
2.1.2 在水层管理上与常规栽培有区别。
水稻高产栽培过程不需要全程建立水层,特别是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对水分不敏感阶段,要进行烤田和间歇灌溉,从而抑制无效分蘖、调整长相、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作用,使水稻后期不早衰;而河蟹生长必须建立水层,并且水层越深越有利。
稻田成蟹养殖技术
稻田成蟹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09年第21期稻田养殖河蟹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繁荣农村经济的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现将稻田成蟹养殖技术介绍如下:养蟹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状况良好,水质各项理化指标符合渔业用水要求,无污染,稻田排灌水方便,保水性能强,不早不干,洪水不淹,土质肥沃,一般面积5-10亩。
I、稻田修整。
稻田内设置环沟即可,环沟是河蟹活动的主要场所,使稻田在浅灌、晒田等不同阶段河蟹能正常生长,施化肥时能安全存活。
春耕时,离田埂1-1.5米处开挖宽1-2米,深0.6-0.8米的环沟,坡比1:2,防滑坡,所取的土将田埂加宽、加高、夯实。
2、水道的整改。
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对角设置,进排水口地基要夯实,铺上一层砖后,上置直径0.4-0.5米的水泥管,用水泥砂石砌成,其间衔接要无间隙,也可以建水闸,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片闭封,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和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或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栅栏和拦网围栏,常成弧形,栅栏、拦网的宽度和高度因稻田的面积大小而定,一般扦插式的围拦宽0.9-1.5米,高0.8-1米,围栏的网目大小以不会使养殖对象逃逸为准,在栅栏和拦网的上方应用塑料薄膜包衬,防止河蟹翻跃外逃。
3、防逃设施。
采取塑料薄膜防逃墙,选用较厚的塑料薄膜,裁成0.6米宽的长条,一边缝在结实的绳上或铁丝上,另一边埋人地下,每隔2-3米用小竹竿或木桩支撑起来,使薄膜直立在田埂上,沿稻田布置一周,这种防逃墙成本很低,但不抗大风,要及时维修更换,一般可使用1-2年。
养成蟹的稻田,插秧时间最好稍早于一般稻田,促进稻苗早扎根分蘖,达到早放养扣蟹的要求,促进河蟹生长。
水稻品种选用生长期长,秆硬,抗倒伏,抗病力强的良种。
插秧前,翻耕时施250-500公斤/亩有机肥,插秧前2天秧苗喷一次高效低毒农药,防止水稻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插秧时采取大垄双行的模式即由原来30厘米每行,变为20厘米-40厘米-20厘米-40厘米插秧方式,同时在大垄插双行,使总行数不变。
稻田养蟹 - -
稻田养蟹摘要:1.稻田养蟹应具备的条件⑴要选择保水性强、排灌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稻田。
⑵养蟹稻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栏防逃,薄膜一端埋进池埂土里,池埂上端高度50厘米,每隔1-2米用桩橛固定,四角成圆弧状。
注、排水口设置坚固的防逃网。
⑶在稻田边角用土围成小1.稻田养蟹应具备的条件⑴要选择保水性强、排灌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稻田。
⑵养蟹稻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栏防逃,薄膜一端埋进池埂土里,池埂上端高度50厘米,每隔1-2米用桩橛固定,四角成圆弧状。
注、排水口设置坚固的防逃网。
⑶在稻田边角用土围成小型的蟹苗暂养池。
⑷浅水管理的养蟹稻田,在离田埂2米的周边挖深0.5米、宽0.5米的环沟。
2.清田主要是消灭青蛙、鼠类、野杂鱼等敌害生物,一般以人工捕杀。
认真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严防敌害生物进入稻田。
3.放养无论放养蟹苗还是蟹种,都要在养蟹稻田边角的暂养池中暂养到6•月20日左右投放稻田。
培育蟹种亩产80-120•公斤每亩稻田应放蟹苗3-•4•万只(200-250克);养成蟹亩产50-100公斤每亩稻田应投放蟹种600-1,200只(60-80只/公斤)。
投放前应彻底换水,并保持水深10厘米左右,苗种投放时要分散均匀进田。
4.投饵稻田养蟹投饵主面除应在水稻行间放养部分细绿萍,供河蟹采食外和池塘养蟹投饵相同,不再重述。
5.控制水质挖环沟的养蟹稻田,要经常保持10厘米左右水层。
•不挖环沟的养蟹稻田前期水层保持10厘米以上,后期可加深到15厘米左右。
注意保水,尽量减少稻田的断水时间,有条件应经常补水和换水,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促进河蟹生长。
6.起捕稻田养蟹起捕时间应选在水稻收割前后。
⑴以水稻收割前为主的起捕方法:利用收割前田间排水机会,在排水口设陷坑或安置袖网,河蟹顺水行走时自然落入其中。
向四周陆地爬行的人工捕捉,剩余的在收割后一次捕净。
⑵以水稻收割后为主的起捕方法:带水收割水稻,把割下的水稻送出田外,逐格排水,采用陷井、袖网捕捉为主;灯光诱捕、人工捕捉为辅的形式,一次性彻底捕净。
稻田养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稻田养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3期刘万聪龚春升宁夏稻田养蟹已发展到15万多亩,笔者在指导种养户养殖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蟹种暂养成活率低、脱壳期如何管理、种养管理粗放等问题。
一、蟹种暂养成活率低的问题1.暂养池塘或暂养渠沟不理想,池塘没有进行清塘消毒,有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池塘水质差,盐碱度过高,pH值偏大。
建议上年十月下旬选择有水草的浅池塘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彻底进行清塘消毒,清除野杂鱼及敌害生物,加新水Im左右待下年放蟹种。
放蟹种前检查暂养池塘,使水深在40cm左右,水质良好,溶氧Smg/L以上,pH值在7.2-8.5之间。
2.投喂管理粗糙,暂养池没有适口的饵料。
大多数养殖户对河蟹的投喂不重视,蟹饲料均采用单一的植物性原料(小麦、玉米),既不浸泡,也不煮熟,投喂不规范、不合理,河蟹摄食利用的很少。
动物性饲料少,河蟹的营养水平低下,生长缓慢,河蟹每次的脱壳时间过长,造成自相残食,其成活率必然低,所以要加强河蟹暂养期间的投喂管理。
河蟹暂养期间(4月上旬至6月中旬)投喂的饲料要精,投喂量占体重的2%-8%,确保河蟹在此期间脱壳2-3次。
饲料沿池边浅水区分点进行投放,养成给河蟹定点吃食习惯,既可节省饲料,又可观察河蟹吃食、活动等情况。
一般每亩选择3个左右的投喂点。
4月份,以切碎的野杂鱼、豆粕(饼)、河蟹配合饲料等为主,每天傍晚投喂1次,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 -4%,动物性饲料比例占50%,植物性饲料煮熟,看河蟹吃食情况可灵活掌握,确保河蟹脱壳1次。
5-6月,当水温上升14℃以上时,河蟹摄食能力增加,每天投喂2次,一般早晨占日投喂量的20%,傍晚占80%,日投喂量占体重的3%-8%,动物性饲料占20%-30%,植物性饲料豆粕、玉米、小麦要浸泡煮熟,每次投喂前检查上次投饵吃食情况,可灵活掌握投喂量,确保河蟹脱壳1-2次。
3.有的暂养池面积过大,水位过高,没有水草或水草少,蟹种捕捞方法不当,捕捞时间过长,蟹种回捕率低。
探究稻田养蟹立体种养技术
S h u i c h a n y u y e螃蟹是一种肉质鲜美的水产生物,其分为淡水蟹与海水蟹,在淡水蟹养殖中,有一套先进的养殖方法,可以将水稻种植与淡水蟹养殖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套立体化的种养技术。
稻田养蟹立体种养技术能够最大化的发挥空间价值,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水稻种植也给淡水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与食物来源。
下面我们就来结合上海崇明区淡水蟹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一下应用稻田养蟹立体技术的技术要点。
一、稻蟹共生种养的技术特点1、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与稻米品质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所种植,将水稻与淡水蟹共生种养,可以显著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淡水蟹的食物多为植物、绿萍以及池底生物,这些食物在水稻稻田内随处可见,将淡水蟹放养在稻田内,不需要投入过高的饲料成本就能养殖淡水蟹,同时,淡水蟹的排泄物在水底腐化后,也能提升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样就能让稻田土壤肥力显著提升,进而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
2、降低淡水蟹养殖成本将淡水蟹在稻田内饲养,稻田内的浅水生物就能成为淡水蟹的天然饵料,这样就有效减低了淡水蟹的养殖成本。
另外,水稻也为淡水蟹提供了隐蔽环境,淡水蟹的生长环境中必须有较多的遮挡物,这样才能为淡水蟹遮挡阳光,促进淡水蟹生长,这就达到了为淡水蟹创造良好栖息环境的目的。
3、显著提升经济利润应用稻蟹立体种养模式,不仅能收获水稻,同时也能收获大量淡水蟹,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了增产创收的目标。
在稻蟹立体种养技术的支持下,稻田产量可达630~650kg/ 667m2,而淡水蟹产量可达到15kg/667m2,除去淡水蟹的养殖成本,最终仅淡水蟹的利润就能达到350~500元/667m2。
上海崇明区有着悠久的养蟹历史,崇明岛作为国内第三大陆内岛屿,岛屿面积占上海陆域面积的1/5,当地水资源充沛,十分适合开展淡水蟹养殖产业,配合水稻种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
稻田养蟹管理技术要点
稻田养蟹管理技术要点作者:程晓霞郑远洋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3期稻田养蟹是一种生态种养殖技术,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优良安全的生长与栖息环境,稻田中施肥可直接或间接为河蟹培育天然饵料。
同时,河蟹在稻田中觅食活动,可起到松土、除草、灭虫、防病、增温、增肥、增氧等作用,促进水稻生长,免用或少用除草剂、化肥。
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达到了蟹稻共生、互利双赢的目的。
这样既促进了水稻增产, 减少了农药、除草剂、化肥的使用, 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生产出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
因此,稻田养蟹实现了“一地双收,一水两用,水稻增产、稻田增效,品质提高”,综合效益显著,是水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技术。
但稻田要养好蟹,还需加强日常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做好防逃防害河蟹易逃,在稻田插完秧后,扣蟹放养之前建好防逃墙。
防逃墙材料可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
防逃墙建在田埂上,在田埂上挖沟,将防老化塑料薄膜对折,上端加绳作为上纲,下端埋入泥土中10 ~ 20cm,出土部分高45 ~ 55cm。
将塑料薄膜拉直,与地面垂直或向田内倾斜。
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 ~ 100cm 插一个木棍、竹竿或粗竹片作桩,用细铁丝绳将塑料薄上端膜固定于木桩的顶端。
另外,要注意建设的防逃墙不能有褶皱,接头处要光滑无缝隙,拐角处要呈弧形。
还要注意的是进水口(管)要加防逃网。
二、重视河蟹病害防治重点做好田块及蟹沟消毒,用漂白粉对田块进行消毒。
漂白粉用量为每亩5kg。
蟹病应以防为主,严格做好蟹种消毒、底质消毒、水质消毒等三项消毒工作。
三、合理用药、施肥1. 施药:在插秧以前可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封闭除草,插秧以后最好不再使用除草剂。
田中放入扣蟹后,一些细嫩的杂草可以被河蟹吃掉,大型的杂草建议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
水稻虫害的防治应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河蟹对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
另外,还要注意施药的方式,喷药时将喷嘴向上喷洒,尽量使药物落在叶面上,减少落入水中的药量;施药前应将田间的水灌满,施药后应及时换新水。
稻田养蟹误区
稻田养蟹误区
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中带有盲
目性,易走入“误区”,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
有的开挖环沟面积达整个稻田面积
的40%~50%。
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
用土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
这样既可以节约开挖土方
支出,也可以少挖废粮田,同时也能防止市场变化、效益不高时,再返耕种粮。
误区之二:认为养蟹苗种越多越好。
有的亩放蟹苗种2500~3000只,以为苗
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
而实际上,稻田养蟹亩放苗种量应以五期幼蟹1200-
1500只,蟹种600-1000只为宜。
如果超过这个数量,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
且所产的成蟹规格小,上市价格低,影响经济效益。
误区之三:过多投喂精饲料。
不少养蟹户大量投喂小鱼、黄豆、蚬肉、螺蛳等,但产量并未提高多少,效益也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稻田养蟹的饲料,除了稻田自然饵料外,应根据不同季节、螃蟹各个生长期的不同营养需求来确定。
幼蟹时期饵料应以动物性精料为主,确保成活率;壮膘期应以植物性精料为主确保产量;其余大部分生长期应实行精粗结合,提高饵料的利用率,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误区之四:生产模式单一化。
不少农户都搞稻田养成蟹,结果一哄而上,蟹贱
伤农。
稻田养蟹,可以搞成蟹饲养,也可以搞扣蟹培育,还可以搞稻田鱼蟹、稻田虾蟹等多种生产模式。
这样做既避免一些投资风险,又能达到平衡水产品市场、确保稳产高效的目的。
稻田养蟹“六不宜”
稻田养蟹“六不宜”
张建华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
【年(卷),期】1998(000)005
【摘要】稻田养蟹,要取得稻蟹双丰收,养殖户应注意掌握好稻田养殖技巧,力求事半功倍。
一、密度不宜过大 5月以后,蟹苗(种)已陆续投放到稻田中养殖。
有的农户贪多求急,稻田投放蟹苗(种)按照池塘养殖密度投放,结果适得其反,密度太大,管理不便,容易使蟹生病死亡。
一般情况下,个体重30克以上的小蟹,每亩投2000只左右,如投蟹苗则每亩8千—1万只,同时注意均匀分散投入,以避免稀密不均,造成河蟹过于集中而自相残杀,影响成活率。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张建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16
【相关文献】
1.防治骨质疏松六宜六不宜 [J], 查传龙
2.“六勤”和“六不宜”--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思考 [J], 朱红东
3.苹果幼园间作六宜六不宜 [J], 谷春侠
4.数学习题讲解“六宜、六不宜” [J], 许应洪
5.水产养殖中生石灰使用“六宜六不宜” [J], 董伟[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盘锦稻田养蟹的优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盘锦稻田养蟹的优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王炫凯;曲宝成;艾孜买提·阿合麦提;康磊;王树伟
【期刊名称】《水产养殖》
【年(卷),期】2022(43)3
【摘要】20世纪80年代,稻田养殖在南方地区兴起。
起初是稻田养鱼,后来出现了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等模式。
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境内沟渠纵横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为稻田养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盘锦河蟹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ne-Edwards),是我国蟹类中产量最高的淡水蟹。
辽宁盘锦的“盘山模式”既不属于稻田养蟹,更不是蟹池种稻,而是把水稻、蔬菜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三者有机结合,打造“稻、蟹、菜”复合型生态系统。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王炫凯;曲宝成;艾孜买提·阿合麦提;康磊;王树伟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培植新增长点主攻大规格蟹:射阳河沿线稻田养蟹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2.盘锦地区稻田养大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3.培植新增长点主攻大规格蟹:射阳河沿线稻田养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稻田养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我国稻田养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水稻田成蟹养殖方法 精品
水稻田成蟹养殖方法北方地区稻田养蟹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但仍存在养成规格较小、效益增长较慢等问题。
近年来,辽宁省盘山县河蟹技术研究所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在稻蟹生态种养增产增效机理研究过程中,探索出了在保证水稻不减产或增产的前提下,稻田成蟹养成规格、水稻产量和综合效益同步增长的种养新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于2010年9月通过了农业部现场验收。
现将技术关键总结如下一、养蟹条件稻田养成蟹应在4月25日放养扣蟹,但受稻田供水时间的限制,放养时间延迟至5月15日,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前提下,5月15日放养扣蟹,河蟹养殖中只能蜕3次壳。
因此,提早放苗以延长生长期是保证河蟹蜕4次壳的首要技术关键。
1设置苗种暂养池设置苗种暂养池,可以使扣蟹早摄食、早蜕壳、早生长,至投放稻田时,河蟹在暂养池已蜕1次壳。
1暂养方式利用邻近水源的稻田作为苗种暂养池是目前扣蟹暂养的主要方式,但水体小、时常缺水是影响暂养效果的主要因素。
因此,设置宽08~10米、深05米的环沟,并加遮阳物可以获得较好的暂养效果。
也可以利用稻田的排水沟作为苗种的暂养池,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排水沟就进水,此时正是投放扣蟹的最佳时节。
需要注意的是应设置好防逃设施。
2暂养密度根据暂养时间确定扣蟹暂养密度。
在稻田插秧前投放扣蟹,暂养时间为30~45天,河蟹在暂养期间完成1次蜕壳,扣蟹入池密度15~20千克亩,出池密度为30~40千克亩。
稻田插秧后投放扣蟹,暂养时间为50~60天,如暂养环境好,能完成2次蜕壳,扣蟹入池密度不超过25千克亩,出池密度为60千克亩。
2设置环沟从扣蟹投放至7月下旬是河蟹的快速增长期。
由于稻田处于插秧至分蘖前期,受秧苗小、水位浅和炎夏高温等因素的影响,田面时常缺水,制约稻田中河蟹的生长乃至生存。
可以通过设置环沟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环沟占地减少水稻穴数,可以将环沟移到距田埂内第一穴稻06米外挖。
06米宽、04米深的环沟,即可满足河蟹在此期间的生长需求。
宁夏贺兰县稻蟹种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贺兰县充分开发利用黄灌区稻田资源,大力发展稻蟹种养产业,成效显著。
但仍存在暂养密度太大、河蟹肥满度不佳、养殖单元太大、引苗时间偏晚、供水不及时、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建议采取投喂饲料“四看四定”、合理设置养殖单元、尽早引进优质扣蟹、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等措施。
关键词稻蟹种养;问题;应对措施宁夏贺兰县稻蟹种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秀玲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农牧渔业局,宁夏贺兰750200收稿日期:2016-03-28马秀玲,女,1970年生,水产工程师,渔政执法人员。
得黄河之利,宁夏沿黄灌区水源充足,水质条件好,灌排设施完善,日照丰富,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春季回暖快,夏季暖湿而无酷暑,水利条件、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均适应河蟹生长。
近年来,贺兰县充分开发利用黄灌区稻田资源,大力发展稻蟹种养产业,成效显著。
2013年,贺兰县“稻蟹生态种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
成果可喜可贺,但在推广稻蟹种养新技术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贺兰县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1贺兰县稻蟹种养背景及现状2008年12月由宁夏水产研究所牵头,组织水产养殖、水稻种植等方面专家赴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进行考察调研,经充分论证,认为辽宁盘锦稻蟹生态种养模式适合在宁夏推广。
2009年,贺兰县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在洪广镇高荣村实施稻田养蟹试验示范33.3hm 2,当年实现了水稻亩增产100kg 、单价提高2元/kg 、成蟹平均规格100g/只、每666.67m 2产量为22.3kg 、稻蟹亩综合效益增加2000余元的示范效果,为全区稻田养蟹大面积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
自2009年以来,贺兰县每年派出经验丰富的技术指导员前往辽宁盘山县为全县种养户调运优质扣蟹和大眼幼体苗种,并做好田间工程建设、水稻栽培、蟹苗放养及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田养蟹四大误区
作者:王桂香稻田养蟹是一条可以致富的好门路。但是不少生产者在稻田养蟹过程中走入“误区”,突出的有以下四点:误区之一:认为养蟹的稻田环沟越大越好。有的开挖环沟面积达整个稻田面积的40%~50%。根据多年的经验看,稻田养蟹的环沟应根据养蟹需求结合圩埂用土情况确定,一般环沟面积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误区之二:认为养蟹苗种越多越好。有的每亩放蟹苗种2500只~3000只,以为苗多成活多,安全系数高。而实际上,稻田养蟹亩放苗种量应以五期幼蟹1200只~1500只,蟹种600只~1000只为宜。如果超过这个数量,所产的成蟹规格小,上市价格低。误区之三:过多投喂精饲料。不少养蟹户大量投喂小鱼、黄豆、蚬肉、螺蛳等,但产量并未提高多少。究其原因,稻田养蟹的饲料,除了稻田自然饵料外,应根据不同季节,螃蟹各个生长期的不同营养需求来确定。幼蟹时期饵料应以动物性精料为主,确保成活率;壮膘期应以植物性精料为主确保产量;其余大部分生长期应实行精粗结合,提高饵料的利用率,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