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任务额
庆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庆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庆阳市统计局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紧抓"红、黑、绿、黄"四大优势资源开发,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6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91.73亿元,增长9.4%。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6%。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1.7%,二季度上涨2.4%,三季度上涨2.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2%。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6.0%,烟酒及用品上涨0.9%,衣着类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4.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5%。
2010年, 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2亿元,增长32.6%。
各项税收完成43.29亿元,增长34.6%,占财政收入的73.6%。
其中国税收入完成29.87亿元,增长28.9%;地税收入完成13.42亿元,增长49.1%。
全年财政支出1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二、农业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647.71万亩,比上年增长1.8%,粮食总产量达到127.71万吨,增产15.2%,为历史最高水平。
湘潭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准确研判、科学决策,领导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两型社会”建设,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4.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2%,增幅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99.38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98.59亿元,增长11.5%。
经济结构不断改善。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1:52.4:35.5调整为10.7:55.9:33.4,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4.9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0%。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
与上年相比,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85.8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1.2%。
COD、二氧化硫、砷、镉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 2.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0%。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4.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5.0%。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
2010年省委省政府下达湘潭的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改扩建乡镇敬老院等18项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湘潭市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其中实施对城市困难职工大帮扶行动、提质改造城区农贸市场、继续实施“百村帮扶工程”等6件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
2011823 阳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阳江市发改局2011年3月1号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最后一年,更是进入“十二五”时期基础之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困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和谐社会稳步推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4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7.0%。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27.5%和12.0%。
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3.2∶40.8∶36.0调整为22.1∶44.1∶33.8。
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8%、66.6%和26.6%,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1.2个百分点、11.3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26758元,增长16.3%。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2%,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7%。
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类上涨7.2%,居住类上涨3.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0%,衣着类下降4.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63.6万人,同比增长2.3%。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2.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镇化进程推进较慢;现代产业发展势头不足;工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支撑较弱;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227.1亿元,同比增长5.5%。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5.0万亩,比上年增加4.7万亩;粮食总产量71.0万吨,增加2.6万吨。
2010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8日在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徐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张敬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3.5%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含基金)467.6亿元、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164.3亿元、增长30.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72.6亿元、比年初增加45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32.6亿元、比年初增加33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800元、6900元,均增长11%。
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扩大。
“三重一大”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0亿元、增长28%;其中工业投资820亿元,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四大产业”完成投资860亿元、增长32%。
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0亿元、增长18%,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4%。
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四大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实现产值2390亿元、增长22.8%,商贸物流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增长17.8%。
徐工集团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通过国家认定。
中能多晶硅产量达7500吨、跃居亚洲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19亿元、增长51.6%;全市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500项,专利申请量达6900件、授权量达2400件。
宁夏固原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0日在固原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固原市市长白尚成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已提交大会的《固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是我市应对各种挑战、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年,也是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实现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多产业发展并举转变的总体要求和“一五五”工作思路,提振信心,奋力攻坚,全力抓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15件大事和改善民生的25件实事,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及“十一五”规划目标。
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104亿元、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30%,突破“两个百亿元”大关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2.32倍,年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46元(约1031美元),同比增长16.9%,是2005年2.3倍,年均增长18%。
“十一五”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是“十五”的3倍,年均增长2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49%,是2005年3.7倍,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73元,同比增长10%,比2005年增长98.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0元,同比增长15.5%,比2005年增长99.4%。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8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1.61%。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三次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10%,是2005年2.25倍,年均增长8.4%。
酒泉市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
酒泉市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2010年3月22日在酒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酒泉市代理市长康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酒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在中共酒泉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重点抓风电,难点抓移民,整体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五大突破”。
风电装机突破200万千瓦,达到22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达到64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0%;移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扶贫开发资金1.3亿元,是2008年的11倍;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21亿元,增长14.7 %;财政总收入突破45亿元,增长1.07倍,实现当年翻番,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总量跃居全省第二。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 6 亿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 3 亿元,增长2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410元,分别增长10.2%和11.2 %;政府承诺的创业促就业、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10件惠民实事得到较好落实。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是:1.抓项目,经济增长明显加快。
认真落实国家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振兴产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加快开发优势产业项目,扶持民间创业项目,强化领导包抓、部门包挂、协作攻关、绩效考核工作机制,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153项,增加219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8项,5000万元以上项目121项,千万元以上项目449项。
金华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金华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金华市市长陈昆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创新破难、求实奋进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带来的冲击,在中共金华市委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和“工业强市”战略,紧紧依靠全市人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增长,促转型,重民生,创和谐,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9.0%。
财政总收入232.6亿元,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3亿元,增长8.0%。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01元,增长8.9%。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15元,增长7.0%。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
人口自然增长率3.17‰。
(一)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
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坚持企业为基,把保企业作为保增长的前提,围绕“主攻二产、多做贡献”,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2653亿元,增长5.6%。
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年末存贷款余额达到3221亿元、2510亿元,分别增长25%、31%。
设立总额为10亿元的企业应急调头资金,保障了重点企业资金链安全。
把扩大投资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深化“项目推进年”活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亿元,增长8.3%,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增长9.3%。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有效途径,组织了两届“浙中购物节”,精心举办义博会、文博会、旅博会、森博会、五金博览会等展会,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各项促进消费的政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亿元,增长15.6%。
把稳定外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努力保市场、保订单,完成外贸出口总额86亿美元,同比下降4.1%,降幅低于全省9.7个百分点。
2010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关于商丘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1年2月12日在商丘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付元学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商丘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严峻挑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镇建设四项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左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13.5%、1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0.39亿元,增长23.1%。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亿元,增长2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增长18.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3%。
“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实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克服了持续低温天气影响,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123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累计发展种植小区100个,总规模达到200万亩;新增58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5个奶牛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小区总量达到561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6家、市级188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2亿元,实施了吴屯、石庄水库除险加固和三义寨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第16次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
2010年靖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靖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十二五”宏伟蓝图的关键之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克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综合】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6.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7.09亿元、253.78亿元和1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16.1%和15.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58.9∶36.9调整为3.9∶58.2∶37.9,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地方财力持续增强。
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质态进一步提升。
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含江阴园区)3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6.0%,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比重达84.7%,比去年提高2.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5%,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从预算收入构成看,主体税种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基金收入分别增长34.5%、74.3%、33.2%、18.1%。
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3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改善民生、促进转型类支出普遍增长较快。
【农业与农村经济】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全年新增高效农业 1.8万亩,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达1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8%;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600亩。
全市新建高效农业规模项目49个,多数达到泰州市、靖江市两级高效农业项目奖励标准。
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
全年新建、扩建和改建了一批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禽类养殖场,全市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1.6%、87.2%,同比分别提高10.6、11个百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1996.03.17•【文号】•【施行日期】1996.03.17•【效力等级】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序言1996~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我国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为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组织和动员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
经过建国以来4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17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未来15年,在新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下,我国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虽然在前进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但总的来说,仍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自己,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针对新形势下的矛盾和问题,努力把握客观规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湖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湖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6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李鸿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逆势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心协力,迎难而上,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呈现平稳回升、蓄势上行的良好局面,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生产总值12831.5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2.2亿元,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1.8亿元,增长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4亿元,增长19.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4.8亿元,增长14.7%,税收收入比重为75.6%;出口总额99.8亿美元,下降14.8%;实际利用外商投资46.9亿美元,增长13.9%;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3元,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
除外贸出口外,本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已完成。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志着我们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谋划“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做了以下主要工作:(一)始终把坚定发展信心作为应对危机的动力之源。
吉林省2010年鉴
吉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年吉林省大力推进“三化”统筹,全面实施“三动”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力开展抗洪抢险救灾斗争,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77.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1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417.39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3109.52亿元,增长10.4%。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2.2:51.5:36.3。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2010年吉林省遭遇特大洪涝灾情,全省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多项“抗灾保产”的具体政策措施,将灾害影响降低到最小,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在极其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创造了粮食产量的新高,总产量达到2842.50万吨,比2009年增长15.5%。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55.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9%。
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21.09亿元,同比增长24.6%;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861.61亿元,增长24%;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4.3%,低于全省工业增速5.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94.74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66.4%。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2010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21.77亿元,增长32.5%,人均投资达到35381万元。
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925.72亿元,增长33%。
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1001个,比2009年增加120个;除去中央项目外,地方亿元项目919个,增加146个,地市县亿元项目869个。
社会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2010年,吉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1.82亿元,完成计划的101.2%。
其中实现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4.07亿元,增长18.6%;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74亿元,增长17.8%。
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51亿元、2751.66亿元、31.92亿元和317.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18.5%、23%和19.3%。
2010年华阴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化危为机,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发展2009年,是我市在逆境中奋力追赶、在困难中寻求发展,“三区”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五项工作格局”,围绕“五大优势突破”,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科学部署,强势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49亿元,同比增长15.3%,连续三年超过渭南平均增幅;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1亿元,增长41%。
开放开发力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三零措施”、“扎口管理”落实有力,洼地效应日益显现,形成了投资华阴的“福建现象”。
全年新签招商项目16个,续建27个,到位资金2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25%,招商引资位居渭南前列。
争项要资成效显著,争取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重点产业、生态环境等国家新增投资项目5批32个,落实中省资金3.38亿元,到位3.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7%。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51个支撑固定资产项目完成投资40.85亿元,占年计划的10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增长147%,为我市历年来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拉动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一年。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城建投资完成2.7亿元,是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铺设了长城路、华岳路二期、太华路二期、环城东路、杨震路,城市路网不断完善;修建了华山北站站前广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了华山国际温泉等三个五星级大酒店,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建设了东方名城小区、盛世名门小区、华鑫小区、电信小区、万象街区,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实施了市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安装路灯1093盏,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创卫工作通过渭南市阶段验收,城市面貌逐步改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2010年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坚持真抓实干与改革创新结合、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综合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0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60.93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268.56亿元,增长11.6%。
三次产业结构为21.4:45.1:33.5。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15.1%,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8.6%,住宿餐饮业增长11.6%,金融业增长11.2%,房地产业增长14.1%,其他服务业增长12.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人均指标偏低;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调整经济结构难度增加、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等。
二、农业2010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克服灾害性天气多发和畜产品市场波动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24.25万亩,比上年增长1.2%。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2010年比上年±%粮食234.37万吨 2.4棉花 3.57万吨 10.3油料22.51万吨-2.9茶叶6053吨 130.5园林水果15.09万吨 16.5蔬菜302.87万吨 1.6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
全市大牲畜年末存栏43.72万头,比上年下降0.5%;生猪出栏320.22万头,增长4.9%;家禽出笼1.18亿只,增长20.6%;牛出栏12.11万头,增长23.3%;羊出栏19.30万只,增长18.1%;禽蛋产量31.06万吨,增长21.0%。
淄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的一年,是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突出加强结构调整,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突出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积极作为,科学创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经济在调整中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6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增幅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766.57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994.88亿元,增长17.4%。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6:62.8:33.6调整为3.7:61.6:34.7。
人均生产总值63464元,增长13.5%,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430美元。
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6.7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目标范围内,为2.72%,低于上年0.11个百分点。
物价涨势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3.4%。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五涨三降”格局。
其中,食品类涨幅最大,上涨9.4%。
生产价格高位运行。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0.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6.91%。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8%。
2010年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7食品类109.4烟酒及用品103.2衣着类96.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1.3交通和通讯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1居住10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10.69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116.91企业发展信心较强。
石家庄市平山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石家庄市平山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县上下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和建设西柏坡市总目标,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新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盘点一年来的工作,总体呈现三个特点:第一,经济运行:危中寻机,负重奋进,回升向好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经济增长一季好于一季。
——整体经济回升向好,主要指标超出预期。
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6亿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初确定任务;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1.8%,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8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5亿元,比上年增长43.6%,绝对值和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12.5%。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8亿元,比年初增加4.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4亿元,比年初增加7.6亿元。
——工业经济危中寻机,重点企业彰显活力。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业经济在市场动荡、出口萎缩、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呈现出了企稳向好的局面。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19.2%;完成利税13.3亿元,同比下降4.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了65.4个百分点。
到四季度,敬业集团所有高炉运转正常,产能全面恢复;西柏坡电厂发电量由一季度的不足30%,回升到70%;华莹玻璃被列为河北省八大轻工支撑产业之一,由单纯依靠出口成功转型为内外兼销;其他重点工业企业也通过挖潜改造、苦练内功,在逆境中成长壮大,为保持整体经济健康运行提供了强力支撑。
石家庄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三鹿奶粉事件的重创以及雪灾、风灾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以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全新的姿态向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道路大步迈进,全市呈现出总体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普遍前移。
地区生产总值跃上了3000亿元台阶,完成3110亿元,增长11.1%;全部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大关,完成310.2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96亿元,分别增长14.18%和14.47%,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3.18%,藁城、平山、鹿泉、井陉四个县(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5.5亿元,增长26%。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缴税金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90.6亿元,增长18.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2%。
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值三项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外,绝大多数指标达到或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8.7亿元,增长41.3%。
一批事关省会长远发展的产业支撑、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总投资96.9亿元的987个中央投资项目,363个竣工、533个开工建设;总投资436亿元的7个省产业支撑项目正在按计划加快推进;总投资2686亿元的295个省市重点项目中,48个项目竣工,23个正在按进度推进,152个开工建设。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萍府办字[2011]17号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正文:---------------------------------------------------------------------------------------------------------------------------------------------------- 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萍府办字〔2011〕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全面完成了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工作任务,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满意的答卷。
2010年,全市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5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达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5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达到667.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1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7219元,比上年增长13.8%。
一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实现赶超跨越”作为主战略,坚持“在合作中发展、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崛起”的思想理念,坚定不移实施“东融西接”战略,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承接长株潭地区快速发展的辐射,全市呈现出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淮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淮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强力推进“五大建设”,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9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47.10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508.00亿元,增长14.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5.2:48.3:36.5调整为14.1:48.1:37.8。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其中:食品类上涨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衣着类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7%、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3%、居住类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略降0.1%。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700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62%。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3.26万人,在岗农民工培训2.01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县域实力还不强,部分人均指标低于全国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较为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等。
二、农林牧渔和水利业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45.74万吨,比上年增加5.04万吨,增长1.2%。
其中夏粮170.7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274.96万吨,增长1.9%。
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
全年粮食面积为969.57万亩,比上年增加 2.71万亩;棉花面积为0.64万亩,减少0.11万亩;油料面积58.72万亩,减少1.5万亩;蔬菜面积124.31万亩,增加4.7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河津任务额
一、市场范围,按开发顺序进行排列
1.河津
2.韩城、侯马
3.永济、闻喜县
4.运程
二、客户群体性质为,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具有
独立财务及管理权利的组织机构。
1.河津
国有企业山西铝厂、华泽铝电、中十二冶及其下属公司等具有独立财务及管理权利的企业30家。
私营企业大中小具备培训条件的100家。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0家
金融服务等商贸类企业50家。
共计约190目标群体
2.韩城市
国有企业10家
私营企业30家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0家
金融、商贸服务类企业30家。
共计约90家
3.侯马市
国有企业5家
私营企业10家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0家
金融商贸服务类企业30家。
共计约65家
4.永济市
国有私有企业共7家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0家
金融商贸服务类企业30家。
共计约60家
4.闻喜县
海鑫公司等国有私有企业5家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15家
金融商贸服务类企业20家。
共计约40家
5.运城
国有大型企业及其下属单位40家
大中型私有企业100家
金融商贸服务类企业100家。
共计约240家
客户总数量约700家
三、开发时间
1.从1月1日时间开始计算,开发客户完成时间以10年3月30日预计,共有
90天时间
2.开发方法,大中型国有企业以电话预约+陌生拜访的形式进行开发
3.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发方法同上
4.根据目标城市规模及市场接受能力,金融商贸服务类企业全部采取陌生拜访
形式进行市场开发。
5.目标城市开发预计时间为韩城15天,永济15天。
共计三十天。
侯马15天。
闻喜15天。
四地同时进行以四人两组同时进行共计,加入熟悉、培养期预计延时至60天。
6.运城将设为最后一个目标城市,两组同时进行。
预计时间为30天。
7.从1月1日人员到岗熟悉培养到目标城市覆盖完毕预计用时90天。
四、人员保障
根据目标覆盖范围及群体数量,预计人员配置为,5人。
具体分工为王立波负责人员培养,及销售计划实施、监督、修正及协调与重要客户协助跟进维护促成工作。
另外4人将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小组销售工作。
五、任务制定
.成熟产品分为MBA,拓展培训,企业内训。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及管理咨询待定。
细分如下:
1.MBA招生。
开班两期,一期40人,二期60人。
共计100人。
100每人6000
等于60万
2.拓展训练,20单。
每单平均一万元。
20万
3.企业内训20单。
每单平均一万元。
20万
具体实施过程将会出现拓展结合内训形式的组合式培训,销售额度为单列计算。
修改后:
1.mba 预计一期班50人
2.拓展40万
3.内训60万
注:招生数量及不同群体招生实施办法有待斟酌。
2009-12-20
王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