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知识总结表格)-word文档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过去的人类社会,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高二历史学科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下面将为大家进行一次岳麓版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并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兴起。
1. 儒家:儒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爱”和“礼治”。
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他们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道家:道家学派强调随性而生、无为而治,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他们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3. 法家:法家学派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法律为基础来实现统治。
代表人物有商鞅和申不害,他们主张以法治国,力求实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4. 墨家:墨家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和杀戮。
代表人物为墨子,他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主要观点。
二、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建立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制度。
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 秦始皇:秦始皇是秦朝的创立者,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如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等。
2. 统一制度:秦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如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轮间距等,使得各地的交通和经济更加便利。
3. 建筑工程: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民族的侵袭;同时,他还修建了兵马俑,作为自己的陪葬品。
三、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1. 西汉:西汉时期是汉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并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来保障农民的利益。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纲常伦纪,即为天理”;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 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 人的自然欲求。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 欲求。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四、宋明理学之: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陆王:指陆九渊、王阳明
陆九渊(1139-1192),号 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 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 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 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 “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 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 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 派”。
四、宋明理学之: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的家关人系平,安调。整了与民---俗柏的杨关《系中国。人史纲》
一、背景:
1、隋唐时期儒学会面临挑战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 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 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 镇压, 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 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 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 信徒。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 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 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 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 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 人。
四、宋明理学之:陆王心学 —— 主观唯心主义
1、陆九渊的思想: (1)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2)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 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 即理也。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知识点总结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2、“百家争鸣”的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
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
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1、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1、道家(老庄之学)(1)老子“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历史必修3高中二年级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
时代 时代背景 流派 代表 特点 地位
春秋 铁器牛耕/小农经济出 现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战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逐渐形成/百家争鸣 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
孔子
先秦 儒学
孟子,荀子
关注现实 批判时政 民本主义 复古保守
不被诸侯接 受的显学/ 蔚然大宗
焚书坑儒
汉 中央集权强化,要求思 想文化的大一统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三纲五常
家经典教授学 生
宋明 新发展并 形成儒教
1.二程:天地只有一个理,
2.朱熹:理在气先、存天理,灭人欲 、 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
3.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初末清批 继判承与
1 李 贽:儒学异端、否定孔子权威、思想自由、个 性自由、万物生于两、肯定私利
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与 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四、考查儒家思想的几个思路
(1)发展历程概况:
1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2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 蔚然大宗 3 秦朝,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4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 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 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5 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6 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 的儒学体系“理学”。 7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 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8 晚清(19世纪末):借孔子的名义,推行维新变法。 9 民国初年:打倒孔家店
(2)如何评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消极影响有哪些?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道德教育;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高考历史重点专题复习 儒家思想的演变和认识
高考历史重点专题复习儒家思想的演变和认识一.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1)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他主X“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维护周“礼”,主X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X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他还主X“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和暴民.主X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但在战国纷争的时代,其主X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而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3)秦朝时期受压制:有些儒生遵循旧的思想主X,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西汉时期享“独尊”: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因而获得“独尊”地位,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 宋朝时期形成理学: 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是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6)明末清初遭批判:明清时期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的虚伪。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doc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学派的墨子。
法家学派的韩非子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氏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E、“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C、“性善论”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 B. “君舟民水” C、“性恶论” D、法治(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
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宋朝的程朱理学:北宋时期程颐、程颖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南宋朱熹朱熹的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
高中历史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孔子:仁、礼、中庸、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君舟民水、礼治、性本恶、制天命而用之
西汉
确立正统地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位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设太学,以儒 家经典教授学 生
宋明
新发展并形 成儒教
二程:天地只有一个理 朱熹:先理后气;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王阳明: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构建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的知识网络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西汉时期 宋明时期
明清之际
百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
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4分)
材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
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
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
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
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
继承:色的新思想体系,给传统思想注入新活力。
春秋 战国
历史岳麓版必修3单元知识总结
历史岳麓版必修3单元知识总结【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以孔子为尊,经典六经等,政治上:仁礼,注重伦理道德的学派。
1.孔子学说: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整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后称为“六经“,思想体现于其弟子著的《论语》。
Ⅰ孔子思想①政治学说(“仁“、“礼“是其思想核心):A、“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B、“礼“:“克己复礼“,“正名“,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其保守一面)C、“为政以德“: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任意刑杀。
②天道观(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③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法;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Ⅱ如何评价孔子的思想?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目的:调整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Ⅲ孔子思想影响:1)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3)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尧舜禹,而他为中国思想文化(整理典籍,文化传承)、政治、教育(开创私学,文化下移)、民族精神(中庸、和同、积极向上、乐观)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使得后来的人们推崇他为圣人。
2.孟子战国儒家思想大师,思想体现于其弟子著的《孟子》。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Ⅰ孟子思想①政治上,仁政思想(核心):以德服人对人民“省刑罚,薄赋敛“;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②人性问题上,人性本善。
③义利上,倡导先义后利的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Ⅱ孟子思想的影响: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必修三-儒家思想的演变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方法点拨:组合式选择解题技巧:第一、排错法; 第二、排正法;第三、存正辨异法
真题演练
(2013·新课标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 (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 “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夯实基础
孔 子
人物确认篇
孟
荀
子
子
董 仲 舒
夯实基础
朱 熹
人物确认篇
程
程
颢
颐
陆
王
九
守
渊
仁
夯实基础
人物确认篇
王
顾
夫
炎
之
武
黄宗羲
夯实基础
思想辨析篇
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3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者举之。” 墨子
4 “仁者,爱人。”
孔子
5 “仁政,民贵君轻。” 6 “明天理,灭人欲。” 7 “以德治民。” 8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公害”。
真题演练
据材料一,指出仁
的根本是什么?结
(2013·江苏 21)
合所学知识,列举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 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 (6分)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
——《论语根〃据学材而料》 根本:孝悌
结合所学
春秋政治主张: 德政;
战国政治主张: 实施仁政
高二历史知识点:儒家思想的演变.doc
2018年高二历史知识点:儒家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同时杂取百家,与孔孟不完全一致,但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1)西汉初年,统治者一直奉黄老之学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俱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无为而治适应。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原因:黄老政治使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1)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
理学两大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2)宋明理学两大流派①程朱理学:对理学的发展起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即程颢、程颐,南宋时的朱熹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朝时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明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②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
思想核心分别是”心即理”和”致良知”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4.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1)”异端”思想家李贽①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②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③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①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表格)
的挑战。儒学家提出复兴儒学。
儒学融合了、思想,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理学:
1.北宋:、。
①是万物的本原;
②“,”;
③“”的认识论。
2.南宋:。
①“,”。
②《》
心学:1.:“心”是本原
2.:“致良知”
“程朱理学”成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明
清
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西学东渐开阔了视野。
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带有
儒家思想的演变
时期
背景
发展阶段特点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地位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学术、思想界出现“
”局面。
1时期,儒家思想创立;
2时期,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1.(春秋):
1核心:。
2民本:。
3保守:。
4教育:、
、。
2.(战国):
1仁:。
2民本:。
3人性论:。
3.(荀子):
启蒙色彩。
1.(明朝):离经叛道。
2.(明末清初):
①黄宗羲:;
②:经世致用;
4:唯物思想。
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影响巨大。
1仁:。
2民本:。
3人性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
西汉
1秦朝:焚书坑儒。
2西汉初:儒学复苏。
3汉武帝:社会危机。
儒家思想中糅合了、、
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
人物:
1“”和
“,”。
2“”、“”
“”。
3“”。
儒家思想被
肯定,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危机出现)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这三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1)内容:“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制。
从极权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因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发布新闻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1)内容:南宋,陆九渊:①“心即理也”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进行内心反省)明中期,王阳明: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②知行合一(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积极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形塑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名教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同: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则表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神权统治;压制、消解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性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总貌深沉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岳麓版⾼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程标准】1、知道诸⼦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孟⼦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知识整合】⼀、知识点梳理: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①、各诸侯国政治改⾰的需要;②、私学兴起,相对⾃由的学术风⽓的影响;③、封建经济的产⽣发展提供了⼀定的物质基础;④、⾃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们的认识⽔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百家的代表⼈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哲学思想——思想核⼼是“仁”、“礼”;(仁者爱⼈,克⼰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被推崇为“圣⼈”孟⼦政治思想——“仁政”(核⼼)、“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取义。
⼈格精神——要求⼈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格精神。
评价——①、《孟⼦》⼀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
②、建⽴⼀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化产⽣很⼤影响。
荀⼦哲学思想——①“天⾏有常”“制天命⽽⽤之”(唯物主义)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由恶变善)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文化发展历程)(素材)
历史必修三复习要点(文化史)【课标及考点】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1)了解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道家儒家墨家法家(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本单元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历史背景)——社会经历着时代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经济: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兴起。
(3)政治:宗法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国家分裂。
(4) 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前提条件。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和评价(1)儒家:A、孔子:春秋晚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政治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德”①“仁”即仁者爱人(和“礼”结合,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
作用: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方式:“忠恕之道”②“礼”即克已复礼。
“礼”就是西周的等级名份制度。
提出“正名”,主张贵贱有序,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③“德”即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民,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
(含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教育思想: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高考岳麓版一轮复习:《单元小结: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表》教案
单元小结: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提示二、习题设计与训练: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足人类孜孜以求的—个社会理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人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条云:“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康有为《与朱—新论学书》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山,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三、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
其实,“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材料四、1793年,罗伯斯庇尔指山:“自由是屈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问答:⑴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借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对农民宽刑薄税。
荀子主张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让人民安居乐业。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知识总结表格)
新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纠正了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提倡和发扬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爱”“德治”“民本”等思想,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地位
原因
春秋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
创立发展,受冷落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受抨击,动摇,但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北洋军阀袁世凯破坏民主、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未能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奠定经济基础。
文化大革命
摧毁
新中国成立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采取了一种偏激的态度和措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摧毁。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君舟民水”。
秦朝
遭压制
秦时期,儒家思想不适应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生们又经常非议时政,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排斥和压制。
西汉
董仲舒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治地位确立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北洋军阀袁世凯破坏民主、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未能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奠定经济基础。
文化大革命
摧毁
新中国成立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绝对的领导地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采取了一种偏激的态度和措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摧毁。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君舟民水”。
秦朝
遭压制
秦时期,儒家思想不适应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生们又经常非议时政,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排斥和压制。
西汉
董仲舒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治地位确立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经济上批判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思想上批判理学八股,主张经世致用。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很符合当时下层人民的利益。对儒家思想中的这一部分内容的利用有利于调动各阶层参加反清斗争的积极性。
维新变法
康有为
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将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
被利用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鲁迅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改革开放后
新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纠正了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提倡和发扬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爱”“德治”“民本”等思想,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统治地位巩固
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明朝
陆王心学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为政以德”。
创立发展,受冷落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
受冲击
三教并立
随唐
三教合一
宋朝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李贽
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权威,抨击道学伪善。
批判继承
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政治: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思想:程朱理学、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学术脱离实际。但西学东渐中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使一些知识分子视野开阔。
明清